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知識點13:機械效率的測量和探究2009年15(09赤峰)在測定斜面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明采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正確記錄的測量結(jié)果如下表:小車的重力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長s/m50.441.0由上表的數(shù)據(jù)計算可知:(1)做的有用功為 j,(2)機械效率為 。答案:2 50%(09煙臺)8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輪和兩根相同的繩子組成如圖5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不計繩子與滑輪的摩擦a甲較省力且機械效率較高b乙較省力且機械效率較高c兩個滑輪組省力程度不同,機械效率相同d兩個滑輪組省力程度相同,機械效率不同答案:c(09廣州)10甲升降機比乙升降機的機械效率高,它們分別把相同質(zhì)量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兩者相比,甲升降機a電動機做的總功較少 b電動機做的總功較多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較少 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較多答案:a(09湖北宜昌市)10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高是指a有用功多 b額外功少 c總功多 d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高答案:d(09廣東湛江)11如圖5所示,用動滑輪把一個物體勻速拉起,不計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拉起的物體質(zhì)量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b動滑輪的質(zhì)量越大,機械效率越高c拉起物體的速度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d物體被拉起的越高,機械效率越高答案:a12. (09廣西百色市)為了粉刷教室,需要將涂料運到五樓。工人師傅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用人直接搬運上去;用定滑輪提上去;用動滑輪提上去。在這幾種方法中 a最省力的是 b最省力的是 c做有用功最多的是 d機械效率最高的是答案:b8(09棗莊)用動滑輪把一物體勻速提起,不計摩擦,下列說正確的是a動滑輪的質(zhì)量越大,機械效率越高b提起的物體質(zhì)量越大,機械效率越高c提起物體的速度越大,機械效率越高d物體被提起的越高,機械效率越高答案:b38. (09淄博)如圖所示,分別用甲、乙兩套裝置將同一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別為 f甲、f乙,它們的機械效率分別為甲、乙。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不計繩重與摩擦且動滑輪重小于物重) ( )a.f甲f乙 甲乙 b. f甲f乙 甲f乙 甲乙 d. f甲乙6(09廣西貴港)分別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把同一個重物提升到同樣的高度,使用 滑輪比較省力;使用 滑輪機械效率比較高。答案:動 定(09安徽).某同學(xué)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重g,按圖示組裝好器材,拉動彈簧測力計使物體勻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別測出物體上升的高度h和繩端移動的距離s,在物體靜止時讀出拉力的大小f,最后,根據(jù)公式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以上操作過程存在一處錯誤,請在錯誤的句子下面畫上橫線,并寫出正確的操作方法: (2)為了提高滑輪組提升物體時的機械效率,請?zhí)岢鰞蓷l措施:答案:(1)畫線的文字:“在物體靜止時讀出拉力的大小f”(1分)正確的方法:在勻速拉動物體時讀出拉力的大小(2分) (2)減輕動滑輪和繩的自重;減小輪和軸間的摩擦;在繩能承受的拉力范圍內(nèi),增大物重。(寫出其中兩條)(09重慶)17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同學(xué)用如圖13所示的同一滑輪組分別做了三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1)在表中的空格處填上適當?shù)臄?shù)據(jù);(機械效率用百分數(shù)表示,保留一位小數(shù))(2)在實驗操作中應(yīng)豎直向上 拉動彈簧測力計;(3)從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輪組, 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能還與其它因素有關(guān),請你作出恰當?shù)牟孪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 有關(guān)(寫出一種影響因素即可)。答案:(1)表中填 889 12 30 (每空1分) (2)勻速 (1分) (3)增加物重 (每空1分) (4)動滑輪重、繩與滑輪的摩擦等(其他合理答案參照給分)(1分)(09江蘇)29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長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1)實驗中,將杠桿拉至圖中虛線位置,測力計的示數(shù)f為 n,鉤碼總重g為1.0n,鉤碼上升高度h為0.1m,測力計移動距離s為0.3m,則杠桿的機械效率為 %請寫出使用該杠桿做額外功的一個原因: (2)為了進一步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一位同學(xué)用該實驗裝置,先后將鉤碼掛在a、b兩點,測量并計算得到下表所示的兩組數(shù)據(jù):次數(shù)鉤碼懸掛點鉤碼總重g/n鉤碼移動距離h/m拉力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1a點1.50.100.70.3071.42b點2.00.151.20.3083.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杠桿的機械效率與所掛鉤碼的重有關(guān),鉤碼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結(jié)論?答: ;請簡要說明兩條理由: ; 答案:(1)0.5 66.7 由于使用杠桿時需要克服杠桿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 (2)不能 兩次實驗時鉤碼沒有掛在同一位置 僅根據(jù)一次對比實驗所得結(jié)論是不可靠的 (09河南)是小松同學(xué)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小松同學(xué)實驗中測量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右表所示:次數(shù)鉤碼重gn鉤碼上升的高度hm拉力fn細線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m機械效率/%12.00.031.60.0623.00.050.175請你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12中畫出實驗時滑輪組的繞線情況,并填好表中的空格。若提升的鉤碼重增加到6n,則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小松在實驗過程中,應(yīng)當 向下拉動彈簧測力計,才能通過彈簧測力計準確讀出拉力的大小。答案:(1)繞線圖略 62.5 2.0 (2)變大 (3)勻速 (09四川遂寧)某實驗小組在“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次數(shù)鉤碼重g/n鉤碼上升高度h/m有用功w有/j測力計拉力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總功w總/j機械效率120.10.20.90.30.2774.1%240.10.41.60.30.4883.3%340.10.41.10.50.55第1、2、3次實驗裝置分別如圖10中的甲、乙、丙所示。(1)比較第1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可得結(jié)論:使用同樣的滑輪組,提起的鉤碼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 (2)填寫實驗3中的機械效率,比較第2次實驗和第3次實驗,可得結(jié)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shù)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如果繩重不計,摩擦不計,丙圖中鉤碼重為4n時,側(cè)力計的拉力為1n,那么當鉤碼重為9n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答案:(1)越高 (2)72.7% 越低 (3)90%(09貴州黔東南州) 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強按正確方法操作,圖9是他實驗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記錄的一組數(shù)據(jù)。(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滑輪組對鉤碼做的有用功為01 j,人做的總功為 j。(2)對以上兩個計算結(jié)果進行比較,其不合理之處是 ;結(jié)合彈簧測力計放大圖,可知小強的錯誤是 。(3)在該次實驗中,所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應(yīng)該為 。答案:(1)006 (2)有用功大于總功;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錯誤(3)833%(09湖北襄樊)某實驗小組的同學(xué)在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時,他們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小車沿斜面向上運動,收集了下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第次斜面的傾斜程度小車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長sm機械效率1較緩50.22.21452較陡50.53.61693最陡50.74.2183(1)分析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得出:當斜面_時,越省力;(2)分析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還可得出:當斜面_時,斜面的機械效率最大;(3)該小組又做了第4次實驗:他們在斜面上鋪上棉布,使斜面變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長分別為0.5m和lm,用彈簧測力計拉著這個小車沿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5n,則他們測出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把第4次與第_次的測量結(jié)果相比較,才能得出:當斜面越粗糙時斜面的機械效率越小。答案:(1)較緩;(2)最陡:(3)56(或填“556)、237. (09北京市)實驗臺上有組裝好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05n。另外還有質(zhì)量均為100g的鉤碼六個(圖中未畫出)。要求利用上述實驗裝置和鉤碼設(shè)計一個實驗證明:用動滑輪提升重物時,如果動滑輪的機械效率不變,則有用功跟總功成正比。請寫出主要實驗步驟。答案:. (2009福建惠安29)(4分) 圖為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鉤碼總重6n. (1)實驗時要豎直向上 拉動彈簧測力計,(2)由圖可知拉力大小為 n,(3)若鉤碼上升的高度為0.1m,所做的有用功是 j.(4)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百分數(shù)表示,保留一位小數(shù))答案:(1)勻速;(2)2.4;(3)0.6;(4)83.3%圖7sh21(09四川南充)小明同學(xué)結(jié)“斜面的機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這一課題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斜面的機械效率跟:a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guān);b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c斜面的長有關(guān);d物體受的重力有關(guān)小剛同學(xué)為了證實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確,設(shè)計方案并進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過程(參看圖7,表中兩次實驗所用斜面是相同的,設(shè)物體在斜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1)請你替小剛在上表中的空格處填上適當?shù)臄?shù)據(jù) (2)通過對比實驗、數(shù)據(jù),可驗證猜想 (填寫字母)(3)通過對比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探究結(jié)論是:當斜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斜面的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機械效率的值越 (4)若要驗證猜想d,應(yīng)控制斜面的傾斜程度和 不改變答案:(1)706 14 (2)b (3)高 (4)粗糙程度39. (09寧夏)針對“斜面的傾斜程度與斜面的機械效率有怎樣的關(guān)系?”這個問題,某同學(xué)利用同一木板,搭成不同傾角的斜面,將同一小車沿斜面勻速拉動,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斜面傾斜程度小車重gn小車上升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小車移動距離s/m有用功w/j總功w/j機械效率1較緩4.00.20.91.20.81. 08742較陡4.00.31.21.21.21.44833最陡4.00.41.51.21.6(1)請你將該同學(xué)第三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中. (2)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況下,斜面省力情況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guān)系是: 。 (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況下,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guān)系是: 。(4)如果該同學(xué)還要進一步探究“斜面機械效率與物重的關(guān)系”,實驗時應(yīng)控制小車移動的距離、 和 不變。 答案:(1)(2分) 1.80(或1.8) 89%(2)(1分)斜面越陡越費力。(3)(1分)斜面越陡機械效率越高。(4)(2分)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的高度(或斜面的傾角)。30(09遼寧十二市)實驗課上,某實驗小組為探究“斜面機械效率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guān)系,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斜面的傾斜程度小車重g/n斜面的高度h/m拉力f/n斜面長s/m有用功w有/j總功w總/j機械效率較緩40.21.810.81.844.4%較陡40.43.011.6最陡40.63.612.43.666.7%()請在上表中空格處填充正確數(shù)據(jù)。()分析上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jié)論:斜面越 ,機械效率越 。()小明猜想斜面機械效率還可能與小車運動的速度大小有關(guān)。請用圖中的器材設(shè)計實驗并驗證他的猜想。(簡要寫出實驗過程及分析論證)實驗過程: 。 。分析論證: 。答案:30(09廈門)小明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如圖16甲所示的滑輪組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上升的高度 ,與所提物體的重力大小 ;(均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 )(2)請用實驗中所測量的物理量符號寫出計算機械效率的表達式= ,并算出第4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 ;(3)如果換用圖16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需要做的額外功更 , 所以機械效率更 :(4)關(guān)于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時的機械效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提升越重的物體,機械效率越大 b有用功越大,機械效率一定越大 c.額外功越大,機擻效率一定越小 d同一機械的機械效率是恒定不變的27(09吉林)課堂上,小宇利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完成了“測量定滑輪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鉤碼重2.5n、拉力大小為2.6n。回到家里,他又用圖16乙所示的裝置進行測量,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茶杯重2.5n、拉力大小為3.2n。請你完成下面的表格。機械名稱機械效率分析機械效率不同的原因設(shè)計一個驗證該原因的實驗,簡述做法裝置甲定滑輪96.2%裝置乙29(09泉州豐澤)某小組在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20。 實驗次數(shù)物理量l23鉤碼重gn446鉤碼上升高度hm0.10.10.1繩端拉力fn1.81.42.4繩端移動距離sm0.30.50.3機械效率745783(1)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分析出實驗1是用圖做的實驗,實驗2是用圖做的實驗。(2)通過實驗1和實驗2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結(jié)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shù)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比較實驗1和實驗3可得結(jié)論:使用同一套滑輪組,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案:(1)甲乙(2)(越)小(3)增加鉤碼的重(2009湖南岳陽28)小岳陽和小君山運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定了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次數(shù) 鉤碼重g/n鉤碼上升高度h/m繩端拉力f/n繩端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140.11.80.374%240.11.40.557%360.12.40.383%(1)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可分析出實驗1是用 圖做的實驗,實驗2是用 圖做的實驗。(2)通過實驗1和實驗2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結(jié)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shù)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比較實驗1和實驗3可得結(jié)論:使用同一滑輪組, 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案:(1) 甲,乙 (2)低 (3)增大提升物體的重力2010年(10自貢)甲升降機比乙升降機的機械效率高,它們分別把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勻速升高相同的高度,兩者相比,甲升降機( )a做的總功較少 b做的總功較多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較少 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較多(10廣安)11李玲玲同學(xué)用水桶從水井中提水做清潔,她在把水從井底提上來的過程中,下列關(guān)于做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對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b對水所做的功是額外功c對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d對水所做的功是總功(10廣東)6、某建筑工地要將同一個箱子從地面搬上二樓,如果分別采用如圖4所示的兩種方式搬運,f1和f2做功的情況,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兩種方式機械效率一定相等b、兩種方式功率一定相等c、兩種方式所做的總功一定相等d、兩種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10河北)圖7f2f121小明用兩個相同的滑輪組成不同的滑輪組(如圖7所示),分別將同一物體勻速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別為1、2。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忽略繩重及摩擦)af1 f2,1 =2bf1 f2,1 2cf1 f2,1 =2df1 2(10萊蕪)7甲升降機比乙升降機的機械效率高,它們分別把相同質(zhì)量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則a乙升降機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較多b甲升降機的電動機做的額外功較多c甲升降機的電動機做的總功較少d乙升降機的電動機做的總功較少(10赤峰)9、如圖2所示,用一個重為9n的動滑輪來提升物體,在實際工作中豎直向上的拉力為30n,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a、一定等于85% b、一定大于85% c、一定小于85%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10西寧)10如圖3所示使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能夠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是 a改變繞繩的方式 b增加物體的提升高度 c減少物體的提升高度 d增加提升物的物重(10合肥)4. 如圖所示,規(guī)格完全相同的滑輪組用相同的繩子繞成甲、乙兩個滑輪組,分別提起重為g1、g2兩個物體,比較它們的省力情況和機械效率(不計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若g1g2,則f1f2,甲昀機械效率較高b. 若g1g2,則f1f2,乙的機械效率較高c. 若g1g2,則f1f2,甲的機械效率較高d. 若g1g2,則f1f2,乙的機械效率較高第22題圖(10無錫)22如圖所示,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分別將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與摩擦,且動滑輪重g動小于乙物體的物重g,則所用的拉力f甲 f乙(選填“”、“ (10揚州)21如圖,滑輪重小于物重(繩重、摩擦不計)。使用甲圖滑輪最大的好處是;若勻速提升相同的重物,則f甲f乙、機械效率甲乙(“”/“”/“”)??梢愿淖儎恿Φ姆较?(10濟寧)7、某實驗小組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如圖7所示,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若不計摩擦,比較1和2兩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 有關(guān);比較1和3兩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 有關(guān)。圖7動滑輪的個數(shù)(或動滑輪的總重) 提升的物重(10柳州)26.小聰用圖10所示的滑輪組將重4 n的物體勻速提高2m,他做的有用功為_j。若滑輪組的繩重及摩擦不計,他用這個滑輪組勻速提升9 n的物體時,機械效率比提升4 n物體時提高了l0,此時的拉力為_n (已知動滑輪的重力小于4 n)。8 5(10本溪)8如圖所示,物重g為600n,用滑輪組將重物勻速提升5m,所用拉力f為25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若將物體浸沒在水中勻速提升,不計摩擦與水的阻力,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80%;變小(10銅仁)如圖,用甲乙圖兩種方法提起相同重的物體,則: (1)使用 圖的辦法省力;機械效率高的是 圖的辦法。 (2)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有: , 。(1)乙;甲。(每空1分) (2)辦法:減輕動滑輪重量;減小摩擦,用同一滑輪組提升更重的重物(在承受范圍)等(答對2個以內(nèi)每對一個給1分,如答為減少額外功給1分,其它酌情給分)(10包頭)1在一次實踐活動中,某同學(xué)分別用一輕質(zhì)杠桿(o為支點,oa30b)、一只滑輪和一些細繩構(gòu)成的簡單機械來提升重90 n的物體,如圖甲、乙所示 (1)在不計機械重、繩重和部件間摩擦時,f1_n,f2_n. (2)使用圖乙組合機械的好處有_和_ (3)在進行圖甲的實驗中,若測出 f1為50 n,則它的機械效率 _ 請你提出一條增大機械效率的辦法:_ 答案:(1)45n 15n (2)省力 改變力的方向 (3)90% 增加物重(減小摩擦或減小滑輪重等)(10棗莊)32、(8分)張強同學(xué)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貨物運送到樓上,圖中每個滑輪等重,不計繩子重和摩擦。如果所送貨物重g從200n開始逐漸增加,直到繩子被拉斷。每次均勻速拉動繩子,且提升同樣的高度。圖乙記錄了在整個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貨物的重力的增加而變化的圖像。請根據(jù)有關(guān)信息完成以下問題:(1)每個滑輪的重是多少?(2)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3)當繩子的拉力最大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解:(1)由乙圖可知:當g=200n時,=50%(1分) g滑=100n (2分)(2)由乙圖可知:當g/=1800n時,繩子剛好被拉斷 (1分) 則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分)(3)當繩子的拉力最大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2分)(10梅州)圖516如圖5所示是“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鉤碼總重6n。 實驗時要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由圖可知拉力大小為_n,若鉤碼上升的高度為8cm,則彈簧測力計向上移動_cm,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2.4 24 83.3 (10龍巖)30.某實驗小組測一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動滑輪重g動/n鉤碼重g物/n鉤碼上升高度h物/m直接將鉤碼舉高做的功w有用/j動力f動/n動力作用點移動距離s動/m使用滑輪組動力做的功w總/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0.5310.10.10.70.30.2147.6%220.10.21.10.30.3360.6%340.10.420.30.666.6%圖18(1)請你在圖18中畫出本實驗的繞繩方法。(2)用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動滑輪的重所做的額外功 (填“相同”或“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時,克服摩擦和繩重所做的額外功變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 (3)多次改變提升的物重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目的是為了 。(填字母)a.減小摩擦 b.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c.獲得多組數(shù)據(jù)歸納出物理規(guī)律 (4)由本實驗 (填“能”或“不能”)推斷:任何機械的機械效率跟物重均有關(guān)。(1)圖略(n=3) (2)相同;大;大 (3)c (4)不能(10瀘州)9、在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高低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什么關(guān)系”的實驗中,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動小車,使小車從斜面底端勻速運動到斜面頂端,如圖所示。多次改變斜面傾斜程度,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斜面傾斜度小車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長s/m有用功w有/j總功w總/j斜面的機械效率較緩100.1311333.3%較陡100.2412450%最陡100.416(1)當斜面“最陡”時,沿斜面拉力為 n;做的有用功為 j;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2)通過對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你認為斜面省力情況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guān)系是:斜面越陡,需要的拉力越 。(3)根據(jù)上面實驗數(shù)據(jù),你可以獲得該實驗探究的初步結(jié)論是: 。(10安順)1 6、(8分)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同學(xué)用如圖8所示的同一滑輪組分別做了三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1)寫出表中標有編號、和的空格處的數(shù)據(jù)? (2)在實驗操作中應(yīng)該怎樣拉動彈簧測力計? (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主要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為什么? (4)不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又與其它哪些因素有關(guān)呢?(列舉一例)(1)889,約2 2,30。 (2)豎直勻速向上 -(1分) (3)主要與所吊物重有關(guān)。 (1分) 因為,用同一滑輪組對不|司物體做功盯,其額外功基本小變, 根據(jù)可知,物重越重其越大,而越大 (2分)(4)動滑輪重 (1分)(10長春)16、(4分)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小紅用如圖7所示的滑輪組分別做了三次實驗,第一次使用塑料滑輪,第二次使用鋁制滑輪,第三次使用鐵制滑輪,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物重g/n物體上升的距離h/cm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f/n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s/cm機械效率13101.63062.5%231023050%33102.530 (1)這個實驗使用的測量工具是 和彈簧測力計。 (2)在實驗操作中應(yīng)豎直向上 拉動彈簧測力計。 (3)在表中的空格處填上第三次實驗的機械效率。 (4)從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提升同一物體,動滑輪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 。(1)刻度尺 (2)勻速 (3)40% (4)低(10眉山)某興趣小組學(xué)習機械效率知識后,為“探究動滑輪和定滑輪的機械效率”,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探究過程: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的重g,按如圖所示組裝好器材。拉動彈簧測力計,使物體勻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別測出物體上升的高度h和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在物體靜止時讀出拉力的大小f。(1)以上操作過程中存在一處錯誤是_,正確的操作方法是_.(2)改正錯誤后,正確操作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比較測力計示數(shù)的大小,可知使用動滑輪的好處是_;在提升重物的過程中,如果要同時兼顧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好處,應(yīng)選擇_。(3)使用動滑輪所做的有用功是_j,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_.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機械效率,兩種滑輪的機械效率不同的原因是_.答案:(1)在物體靜止時讀出拉力的大小f,在勻速提升物體時讀出拉力的大小f(2)省力 滑輪組(3)0.2 83.3,提升動滑輪多做額外功(10漳州)29如圖12所示滑輪組,不計繩重及摩擦,請同答以下問題: (l)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應(yīng)向上 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重物上升一定高度。 (2)利用滑輪組(甲)和(乙)將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對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分別為w甲、w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別為甲、乙,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是w甲_w乙,甲_ 乙。(選填“”、“=”或”(3)小于(10石家莊)16小明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進行了五次實驗,實驗中讀數(shù)準確,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提升速度v/(m/s)物重g/n物體上升的高度h/cm測力計的示數(shù)f/n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cm10.1632.51220.1652.72030.1682.53240.2682.53250.3682.532(1)請畫出實驗中所使用滑輪組的繩子繞法;(2)表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的記錄是不合理的,此數(shù)據(jù)是 ;(3)修正不合理數(shù)據(jù)后,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 無關(guān);(4)若仍用此滑輪組提升重為6n的物體,在滑輪的輪軸處加潤滑油,則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理由是 。答案:(1)圖略 (2)第二次測力計示數(shù)2.7n (3)提升速度、物體上升的高度 (4)增大 有用功不變,額外功減少,所以機械效率增大(10聊城)13、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長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實驗中,將杠桿從實線位置勻速拉至圖中虛線位置,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為 n,測力計移動距離為0.3m,鉤碼總重為1.0n,鉤碼上升高度為0.1m,則杠桿的機械效率為 ,請寫出使用該杠桿做額外功的一個主要原因: 。0.5 66.7 克服杠桿自重(10陜西)21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采用a、b兩種繞線方式不同的滑輪組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了一些實際問題。(1)下表是實驗中的幾組數(shù)據(jù),請在空白處填上相應(yīng)的計算結(jié)果。實驗次數(shù)滑輪組物塊重gn物塊上升的高度hm有用功w有j拉力fn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m總功w總j機械效率1a0.500.20.100.200.40.081252a1.900.20.380.950.40.381003b0.500.20.400.250.64b1.900.20.380.750.60.4584.4 (2)實際中機械效率_ 1(選填“”、“=”或“”),而表格中1、2兩次實驗的機械效率分別為100和125這是什么原因?通過觀察中圖和右圖,手持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時,發(fā)現(xiàn)指針的位置不同,中圖中指針在零刻線的下方(3)經(jīng)過分析,找到了機械效率為100和125的原因是:用滑輪組a進行實驗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比細繩實際的拉力要_,用測量值計算出的總功比細繩實際拉力做的功要_,因此測得的機械效率比實際效率要高(4)實驗總結(jié):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考慮彈簧測力計對讀數(shù)的影響,測拉力時,彈簧測力計一般要豎直向_移動;若彈簧測力計倒置時測拉力,要先將指針調(diào)至零刻線處。答案:(1)0.15 66.7 (2) (3)小 小(或少) (4)上(10寧德)33(4分)在“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所用的裝置如圖15所示。 (1)安裝好實驗器材后,記下鉤碼和繩子自由端的位置,然后向上勻速拉彈簧秤,讀出 的大小,測出鉤碼和繩子自由端上移的距離。 (2)請將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 (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保留小數(shù)點后l位小數(shù))。答案:(1)拉力(彈簧秤示數(shù)) (2)0.6 0.3 (3)83.3%2011年一、選擇題(11蘇州)12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把重150n的物體勻速提升1m,不計摩擦和繩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則下列選項錯誤的是a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b有用功一定是150jc總功一定是250j d動滑輪重一定是100n答案:a(11無錫)12用相同的滑輪和繩子分別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把相同的重物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繩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b繩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同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不相等,拉力對滑輪組所做的功相等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不相等,拉力對滑輪組所做的功不相等答案:c(11廣州)10用圖3甲、乙兩種方式勻速提升重為100n的物體,已知滑輪重20n、繩重和摩擦力不計。則a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甲=乙b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甲乙c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甲乙d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甲乙答案:d(11煙臺)10在不計摩擦和繩子質(zhì)量的情況下,分別使用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兩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勻速提升同一物體到同一高度處,其機械效率分別為定、動、組,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組動定 b 定動組 c 動定組 d 定組 g2,則所用的拉力f1 f2(選填“”、“”或“=”),其機械教率1 2填“”、“”或“=)答案: (11海南)15工人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滑輪把同樣一種沙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別是f甲、f乙,滑輪機械效率分別是 甲、乙,若不計繩重和摩擦,且沙子的重力大于動滑輪重力,則f甲 _ f乙 , 甲_乙。(選填“”、“”或“”)答案: (11哈爾濱)46如圖所示,小聰用桶、小明用口袋,各裝重120 n的砂子從一樓運上三樓小聰做的有用功為j,小聰與小明所用機械的效率之比為(不計繩重及摩擦) 答案:720 9:10(11吉林)23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勻速豎直向上提升重為4.2n的重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機械效率為 。寫出一種用動滑輪提升重物時提高機械效率的一種方法 答案:2.7 77.8%減小動滑輪的重力(或增大所拉重物的重力;或減小繩子的重力;或減小摩擦)(11山西)34如圖所示,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滑輪,勻速提升質(zhì)量相等的物體。且物體質(zhì)量大于滑輪質(zhì)量,不計繩重和摩擦。比較甲、乙兩種方式可知_更省力,_機械效率更高 (均填 “甲”或 “乙”)。答案:甲 乙(11烏魯木齊)22如圖所示的裝置是用實驗室中滑輪組成的滑輪組。(1)若用3n的拉力可使重6n的物體勻速上升,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如果動滑輪重是2n,除動滑輪外,摩擦和繩重等產(chǎn)生的額外功始終是總功的10%,要使該滑輪組的效率滿足50%,求所吊物體重力的范圍。答案:(1)(2)設(shè)動滑輪重為g動,當機械效率為50%時,gh50%w總,g動h(1-50%-10%)w總40%w總,又g動2n,解得g2.5n當當機械效率為80%時,gh80%w總,g動h(1-80%-10%)w總10%w總,又g動2n,解得g16n所吊物體的重力的范圍2.5ng16n(11宿遷)29在 “探究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時,某小組利用自重不同的兩個動滑輪進行了如圖所示的三次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實驗序號鉤碼重/n動滑輪重/n拉力/n鉤碼上升的高度/m測力計移動的距離/m有用功/j總功/j機械效率/%40.52.30.20.40.80.9287.040.92.50.20.40.81.080.060.53.30.20.4(a)(b)(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具設(shè)計中的倫理道德與社會影響分析試題及答案
- 聽力設(shè)備行業(yè)未來發(fā)展趨勢與市場前景分析
- 大學(xué)物理2025年考試準備知識點及答案
- 石材行業(yè)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創(chuàng)新路徑與實施策略
- 病理章節(jié)測試題及答案
- 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詳解試題及答案
- 綠色山地農(nóng)業(yè)振興新策略
- 畫線挑戰(zhàn)測試題及答案
- 海洋能開發(fā)的規(guī)?;窂脚c實施方案
- 江蘇三基試題及答案護理
- 2025年全國低壓電工作業(yè)證(復(fù)審)考試練習題庫(600題)附答案
- 2025年上海市閔行區(qū)初三中考語文二模調(diào)研試卷
- 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fù)習:專題4 我與他人 和諧相處 課件79張
- 貿(mào)易合同保密協(xié)議
- 康復(fù)治療士測試題及答案
- 漢語言文學(xué)自考命題形式試題及答案
- 中國創(chuàng)新藥械多元支付白皮書2025
- 2016賦安消防JB-QBH-FS5101W 火災(zāi)報警控制器
- 2025-2030年中國泵閥產(chǎn)業(yè)運行狀況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CNAS-GL040-2019 儀器驗證實施指南
- KTV服務(wù)禮儀培訓(xùn)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