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氣溫和氣溫的分布》教案設計.doc_第1頁
七年級地理《氣溫和氣溫的分布》教案設計.doc_第2頁
七年級地理《氣溫和氣溫的分布》教案設計.doc_第3頁
七年級地理《氣溫和氣溫的分布》教案設計.doc_第4頁
七年級地理《氣溫和氣溫的分布》教案設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地理氣溫和氣溫的分布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l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現(xiàn)實體驗出發(fā),舉例說出氣溫與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關系。 2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并說出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3學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并能讀出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讀圖,用圖及簡單的繪圖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閱讀氣溫變化曲線圖及氣溫分布圖。 教學難點: 理解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及分布規(guī)律。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可在上本節(jié)課前將學生分成三組(每組選出一個代表),讓學生注意收聽連續(xù)三天的天氣情況,每個小組分別關注一天的天氣情況,每組代表作好記錄并填在以下表格當中。 天起狀況 時間陰晴狀況風力大小最高氣溫最低氣溫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每一天都會關注當天的天氣情況,那么,每天的天氣狀況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學生回答) 請同學們拿出你們自己記錄的天氣狀況表格,然后看看,在這個季節(jié)里,你們最想知道的是哪一項?是風力,陰天、晴天,還是氣溫? (同學們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答案不是固定的,只要合理,都應當鼓勵與引導,還能調動課堂氣氛) 現(xiàn)在天氣逐漸轉涼了,變冷了,我很想知道什么時候氣溫降到很低了,就可能會下雪了,你們想不想知道呀?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氣溫的有關知識。 教學新課: 一、氣溫與生活 提出問題: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天氣現(xiàn)象是與氣溫有關的? 學生討論:以小組為單位,大家在一起相互討論,然后每組派一位或幾位代表站起來發(fā)言。 (教師可在下面邊巡視,邊引導學生從我們的衣、食、住、行等幾方面來思考) 大屏幕投影:想一想說一說 學生回答完后,讓學生閱讀書上的活動部分的五則生活實例,再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每則例子分別說明了氣溫與穿衣、飲食、住房、農作物、交通等的關系。如果同學思維較活躍的話,還可引導學生說出氣溫與其他的人類生活、生產方面的關系。 讓我們再來看一下剛才的這個表格,最后兩欄是什么?那么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是怎么測出來的?再看到書上的表3.1,請讀出一天中,8時、14時、20時、2時的氣溫是多少攝氏度?從這個圖表中,你能觀察出氣溫與時間的關系嗎?你會用數(shù)學方法來計算該地的日平均氣溫嗎? 大屏幕投影:看一看算一算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很容易地就能得出答案,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既然一天當中,會有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那么我們在不同的時刻測出來的氣溫是不是一樣的呢?下面,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在橫線上填出幾個字,來概括一下氣溫狀況。 大屏幕投影:午晨,冬夏 在一天中,一年中,我們這里的氣溫是不是相同的?那么,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我國的南方與北方,中國與澳大利亞的氣溫又是不是相同的呢?由此,師生共同得出結論,氣溫是變化的。從而過渡到第二個問題的學習。 二、氣溫的變化 提出問題:同學們請看課本上的圖3.12和圖313(或者把這兩幅圖投影到大屏幕上),你們能從這兩幅圖上看出一些什么信息,然后又能間接地得出一些什么信息呢? (學生可以相互討論、比較,老師也可適當?shù)匾龑А⑻崾荆?大屏幕投影:讀一讀想一想 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討論、比較,然后經(jīng)過,可能得出以下結論: 1圖的縱坐標都是表示氣溫,橫坐標都是表示時間。(教師正好可以引導學生分別分析出如果橫坐標表示的是時刻,那么這幅圖就是反映了氣溫的日變化,如果橫坐標表示的是月份,那么這幅圖就是反映了氣溫的年變化情況) 2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午后2時左右,數(shù)值約為31,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大概4時左右,數(shù)值約為245。 3一年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7月,約為24,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1月,約為-6。 4圖中的曲線形狀都是中間向上隆起,呈波峰式。(當學生得出這個結論時,可趁勢引導他們得出南半球的氣溫曲線呈波谷式,這是判讀氣溫曲線圖的要領之一) 5可以間接得出的結論是:通過計算,可以知道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就是日較差,約為65;一年中,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為年較差,約30。 (學生在經(jīng)過這樣的自己分析讀圖,討論之后,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讀圖析圖能力) 教師小結:由此可見,這種用曲線的彎曲變化來反映一個地方的氣溫變化情況的圖就是氣溫曲線圖,它能更直觀地反映出氣溫在一天或一年中的變化規(guī)律。 好的,下面我想問問大家,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一些什么知識? 學生經(jīng)過回憶,思考,先后回答出: 1.了解了氣溫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2知道了氣溫有最高值和最低值 3會計算氣溫的平均值 4學會了怎么讀氣溫變化曲線圖 下面,我就想來考考大家,看同學們掌握得怎么樣了,我們自己動手來繪制一幅氣溫曲線圖。(根據(jù)書上表31中的氣溫數(shù)據(jù),按有關提示的步驟,畫一幅氣溫曲線圖) 大屏幕投影:畫一畫比一比 以小組為單位,大家可相互討論,商量,教師可在下面進行適當?shù)匾龑?、指點,然后繪圖,最后,各小組選出一到兩幅畫得比較好的圖放到屏幕上投影,讓大家進行點評,這樣可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第二課時 復習舊課,引入新課:(把下面的“三城市氣溫比較表”投影到大屏幕上面) l月()4月()7月()10月() 北京43102227104 倫敦305017.0100 開普敦24612998162 請同學們將這三個城市的氣溫數(shù)據(jù)變成氣溫曲線圖,并且在同一幅坐標圖中反映出來,也就是說,在同一幅圖中,用三根氣溫曲線來反映出三個城市的氣溫年變化情況。 (在上節(jié)課的基礎上,既復習了舊課,又增加了一點難度。學生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繪圖,教師注意在下面引導和提示,然后把畫的比較好的圖放到大屏幕上投影出來) 大屏幕投影:練一練 畫好之后,提出問題:這三根曲線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在經(jīng)過思考討論之后,可以回答出有兩根是波峰狀,一根是波谷狀,分別表示的是南北不同半球的氣溫分布情況。考察了學生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過渡:所以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一下同一時間,不同地方的氣溫的分布情況。 教學新課: 三、氣溫的分布 (大屏幕展示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 教師引導讀圖并提問,這是一張什么圖?你是怎么判斷出來的?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能夠回答出來。 大屏幕投影:想一想 提問:世界的氣溫是怎么分布的呢?有什么規(guī)律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要先學會讀等溫線圖。 引導學生讀書上圖315,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等溫線?它與我們以前所學的等高線有什么不同? 2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氣溫是否相等? 3相鄰兩條等溫線之間的溫差是多少? 4等溫線的稀疏與氣溫差之間有什么關系? 5在等溫線閉合處,如何判斷是高溫中心還是低溫中心? 等學生答出這些問題后,再回到“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上,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中的等溫線,并找出下列問題的答案: 1等溫線分布有什么特點?與緯線有什么關系? (經(jīng)過小組討論思考,學生可以答出: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并且,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2在圖中找出北半球的20等溫線,看看它的分布怎樣?在經(jīng)過陸地與海洋時,等溫線是不是平直的?這說明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有什么?還有什么因素也會影響氣溫分布? (不平直,等溫線會發(fā)生彎曲,這說明除了緯度會影響世界氣溫的分布外,還有海陸的分布也會影響氣溫的分布) 3在炎熱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可不可能有終年不化的積雪,為什么? 學生對這個問題,可能還不太熟悉,教師先引導學生舉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說明氣溫受海拔的影響,比如,我們爬山的時候,會感覺爬到山頂就很涼爽;夏天,人們愿意去城市郊區(qū)附近的山地乘涼,然后再引導學生看看書上的圖316,并根據(jù)有關的提示,計算出該座山頂?shù)臍鉁貞撌?4。所以說,在同一座山地,海拔越高,氣溫降的越低。即使是赤道附近的山地,只要海拔夠高,山頂也可能終年白雪皚皚。 歸納小結: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世界上氣溫的分布,會受到緯度、海陸分布、地勢等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得氣溫的分布變得很復雜了。 做一做: 最后,讓學生做一做書上53頁的“活動”題,并進行講解,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教后記:該教案對教材的處理合理,既考慮了教材的重點、難點、又考慮了學生接受能力,突出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填鴨式為啟發(fā)式,由我要學轉變?yōu)槲視W,極大地活躍了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