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運算經(jīng)典60題詳細分析.pdf_第1頁
數(shù)學運算經(jīng)典60題詳細分析.pdf_第2頁
數(shù)學運算經(jīng)典60題詳細分析.pdf_第3頁
數(shù)學運算經(jīng)典60題詳細分析.pdf_第4頁
數(shù)學運算經(jīng)典60題詳細分析.pdf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1 在乘積 1 2 3 4 698 699 700 中 末尾只有 個零 A 172 B 174 C 176 D 179 天字一號解析 此題我們現(xiàn)需要了解 0 是怎么形成的 情況只有 1 種 那就是 5 跟一個偶數(shù)相乘就可以構(gòu)成 一個 0 但是還要注意 25 算幾個 5 呢 50 算幾個 5 呢 125 算幾個 5 呢 具有幾個 5 主 要是看他能否被幾個 5 的乘積整除 例如 25 5 5 所以具有 2 個 5 50 2 5 5 也是 2 個 5 125 5 5 5 具有 3 個 5 方法一 我們只要看 700 個數(shù)字里面有多少個 5 的倍數(shù) 700 5 140 還不行 我們還要看有多少 25 的倍數(shù) 700 25 28 還要看有多少 125 的倍數(shù) 700 125 5 625 的倍數(shù) 700 625 1 其實就是看 700 里有多少的 5 1 5 2 5 3 5 4 5 n 5 n 必須小于 700 所以答案就是 140 28 5 1 174 方法二 原理是一樣的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連除的方式不聽的提取 5 的倍數(shù) 直到商小于 5 700 5 140 140 5 28 28 5 5 5 5 1 答案就是這些商的總和即 174 140 是計算含 1 個 5 的 但是里面的 25 的倍數(shù)只被算了一次 所以我們還需要將 140 個 5 的倍數(shù)再次挑出含 5 的數(shù)字 以此類推 就可以將所有含 5 的個數(shù)數(shù)清 2 王先生在編一本書 其頁數(shù)需要用 6869 個字 問這本書具體是多少頁 A 1999 B 9999 C 1994 D 1995 天字一號解析 這個題目是計算有多少頁 2 首先要理解題目 這里的字是指數(shù)字個數(shù) 比如 123 這個頁碼就有 3 個數(shù)字 我們通常有這樣一種方法 方法一 1 9 是只有 9 個數(shù)字 10 99 是 2 90 180 個數(shù)字 100 999 是 3 900 2700 個 數(shù)字 那么我們看剩下的是多少 6869 9 180 2700 3980 剩下 3980 個數(shù)字都是 4 位數(shù)的個數(shù) 則四位數(shù)有 3980 4 995 個 則這本書是 1000 995 1 1994 頁 為什么減去 1 是因為四位數(shù)是從 1000 開始算的 方法二 我們可以假設(shè)這個頁數(shù)是 A 頁 那么我們知道 每個頁碼都有個位數(shù)則有 A 個個位數(shù) 每個頁碼出了 1 9 其他都有十位數(shù) 則有 A 9 個十位數(shù) 同理 有 A 99 個百位數(shù) 有 A 999 個千位數(shù) 則 A A 9 A 99 A 999 6869 4A 1110 3 6869 4A 7976 A 1994 3 在一個兩位數(shù)之間插入一個數(shù)字 就變成一個三位數(shù) 例如 在 72 中間插入數(shù)字 6 就 變成了 762 有些兩位數(shù)中間插入數(shù)字后所得到的三位數(shù)是原來兩位數(shù)的 9 倍 求出所有這 樣的兩位數(shù)有多少個 A 4 B 5 C 3 D 6 天字一號解析 我們先進行簡單的判斷 首先什么數(shù)字個位數(shù) 9 得到的數(shù)個位數(shù)還是原來的 乘法口訣 稍微默念一下就知道是 5 9 或者 0 9 個位數(shù)是 0 的 2 位數(shù) 9 百位數(shù)肯定不等于原來的十位數(shù) 所以排除 好我們假設(shè)這個 2 位數(shù)是 10m 5 m 是十位上數(shù)字 我們在這個數(shù)字中間插入 c 這個數(shù) 字 那么變成的三位數(shù)就是 100m 10c 5 根據(jù)關(guān)系建立等式 100m 10c 5 9 10m 5 化簡得到 10m 10c 40 m c 4 注意條件 m 不等于 0 則有如下結(jié)果 1 3 2 2 3 1 4 0 四組 答案是選A 3 4 有 300 張多米諾骨牌 從 1 300 編號 每次抽取偶數(shù)位置上的牌 問最后剩下的一張 牌是多少號 A 1 B 16 C 128 D 256 最后 行測 申論復習與考試過程中 閱讀量都非常的大 如果不會提高效率 一切白 搭 首先要學會快速閱讀 一般人每分鐘才看 200 字左右 我們要學會一眼盡量多看幾個字 甚至是以行來計算 把我們的速讀提高 然后再提高閱讀量 這是申論的基礎(chǔ) 行測 的 各種試題都是考察學生的思維 大家平時還要多刻意的訓練自己的思維 學會快速閱讀 不 僅在復習過程中效率倍增 在考試過程中更能夠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 提高效率 而且 在我們 一眼多看幾個字的時候 還能夠高度的集中我們的思維 大大的利于歸納總結(jié) 學會后 更 有利于 行測 的復習 考試 特別是在學習速讀的同事 還能夠?qū)W習思維導圖 對于 行 測 的各種試題都能得心應手的應付 本人當年有幸學習了快速閱讀 至今閱讀速度已經(jīng)超 過 5000 字 分鐘 學習效率自然不用說了 我讀大學的成績是很差 考公務員的時候我媽說 我只是碰運氣 結(jié)果最后成績出來了居然考了崗位第二 對自己的成績非常滿意 速讀記憶 是我成功最大的功勞 找了半天 終于給大家找到了下載的地址 怕有的童鞋麻煩 這里直 接給做了個超鏈接 先按住鍵盤最左下角的 ctrl 按鍵不要放開 然后鼠標點擊此行文字 就可以下載了 認真練習 馬上就能夠看到效果了 此段是純粹個人經(jīng)驗分享 可能在多個 地方看見 大家讀過的就不用再讀了 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 天字一號解析 這個題目本身并不難 但是一定要看清楚題目 題目是抽取偶數(shù)位置上的牌 1 是奇數(shù)位置 上的 這個位置從未發(fā)生變化 所以 1 始終不可能被拿走 即最后剩下的就是編號 1 的骨牌 當然如果每次是拿走奇數(shù)位置上的 最后剩下的是編號幾呢 我們做一個試驗 將 1 到 100 按次序排開 每輪都拿掉奇數(shù)位置上的骨牌 我們發(fā)現(xiàn) 骨牌 數(shù)目基本上是呈現(xiàn)倍數(shù)縮小 同時我們有一個更重要的發(fā)現(xiàn) 那就是什么樣的數(shù)字才能確保 它的 1 2 仍然是偶數(shù) 這個自然我們知道是 2 n 但是當 2 n 2 時它的一半就是 1 在接下 來的一輪中就會被拿走 因此我們發(fā)現(xiàn)每一輪操作2 n位置上的數(shù)都會變?yōu)? n 1 當2 n 1 時 被拿走 按照這樣的操作 100 個多米諾骨牌每次少 1 2 當操作 6 次即剩下的數(shù)目小 于 2 個 100 2 6 2 根據(jù)上面我們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必然是最后留下了 2 6 64 移動到了第 1 位 也就是僅剩下的 1 位 所以答案是 100 內(nèi)最大的 2 n 64 總結(jié) 大家記住這樣一個規(guī)律 直線排列最后剩下的是總數(shù)目里面最大的 2 n 次方 此題 300 內(nèi)最大的 2 的 n 次方就是 256 所以如果每次拿走奇數(shù)位置上的骨牌 那么最后剩下的就是編號 256 5 兩人和養(yǎng)一群羊 共 n 只 到一定時間后 全部賣出 平均每只羊恰好賣了 n 元 兩人 商定評分這些錢 由甲先拿 10 元 再由乙拿 10 元 甲再拿 10 元 乙再拿 10 元 最后 甲 拿過之后 剩余不足 10 元 由乙拿去 那么甲應該給以多少錢 A 8 B 2 C 4 D 6 4 天字一號解析 這個題目就是一個常識的題目沒有什么可以延伸的空間 所以我就主要介紹一下解答方法 X 2 是總錢數(shù) 分配的時候 10 元 2 次一輪 最后單下一次 說明總錢數(shù)是 10 的奇數(shù)倍 數(shù)根據(jù)常識 只有個位數(shù)是 4 或者 6 才是十位數(shù)是奇數(shù) 那么個位數(shù)都是 6 說明 最后剩下 6 元乙應該給甲 10 10 6 2 2 元 6 自然數(shù) A B C D 的和為 90 已知 A 加上 2 B 減去 2 C 乘以 2 D 除以 2 之后所 得的結(jié)果相同 則 B 等于 A 26 B 24 C 28 D 22 天字一號解析 結(jié)果相同 我們可以逆推出 A B C D 假設(shè)這個變化之后四個數(shù)都是 M 那么 A M 2 B M 2 C M 2 D 2M A B C D 90 4 5M M 20 則 B 20 2 22 7 自然數(shù) P 滿足下列條件 P 除以 10 的余數(shù)為 9 P 除以 9 的余數(shù)為 8 P 除以 8 的余數(shù)為 7 如果 100 P 下車人數(shù)的時候 車子上的人一直在增 加 知道相等 達到飽和 我們看到上車的人數(shù)從起始站開始 下車的人數(shù)也是從起始站開始 列舉一下 起始站 上車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起始站 下車 0 1 2 3 4 5 6 7 8 9 我們發(fā)現(xiàn)當上車人數(shù) 7 的時候下車人數(shù)也是 7 達到最大值 所以答案是 14 13 1 12 2 11 3 10 4 9 5 8 6 56 人 32 自然數(shù)乘 1999 末尾 6 位數(shù)都是 9 是哪個數(shù) A 2001 B 2011 C 2111 D 20001 天字一號解析 此題看上去貌似很復雜 其實還是我們常見的考察知識點 我們知道這個數(shù)末尾 6 個數(shù)字全是 9 如果這個數(shù)字 1 那么末尾 6 個數(shù)字應該都是 0 了 我們根據(jù)平方差公示 這個數(shù)的開方應該是 3 個 0 A 2 1 A 1 A 1 因為一個數(shù)字是 1999 只能是 A 1 1999 18 A 2000 那么另外一個數(shù)字就是 A 1 2001 選A 33 參加會議的人兩兩都彼此握手 有人統(tǒng)計共握手 36 次 到會共有 人 A 9B 10C 11D 12 天字一號解析 每個人握手的次數(shù)是 N 1 次 N 人就握手了 N N 1 次 但是每 2 個人之間按照上述 方法計算重復了一次 所以要除以 2 即公式是 N N 1 2 36這樣 N 9 如果不理解 我們還可以這樣考慮 假設(shè)這些人排成一排 第一個人依次向排尾走去 一個一個的握手 第 2 個人跟著第一個 人也是這樣 第一個人是 N 1 次 第 2 個人是 N 2 次 第 3 個人是 N 3 次 最后第 2 人是 1 次 最后一個人不動 所以他主動握手的次數(shù)是 0 次 這樣我們就看出這些人握手的次數(shù)是一個線段法則規(guī)則 我在我的 45 題練習里面解析了關(guān) 于線段法則的運用情況 即總握手次數(shù)就是 1 2 3 4 5 N 1計算公式 就是 首項 尾項 項數(shù) 2 當然如果是這樣的題目 你還可以通過排列組合計算 這么多人中 任意挑出 2 人即多少種就 有多少次握手 Cn 取 2 36也就是N N 1 2 36解得 N 9這個只適用 于比較簡單的握手游戲 取 2 如果 C 取值大于 2 則就不要用排列組合了 例如這樣一道例題 某個班的同學體育課上玩游戲 大家圍成一個圈 每個人都不能跟相鄰的 2 個人握手 整個 游戲一共握手 152 次 請問這個班的同學有 人 A 16B 17 C 18 D 19 天使在唱歌解析 此題看上去是一個排列組合題 但是卻是使用的對角線的原理在解決此 題 按照排列組合假設(shè)總數(shù)為 X 人則 Cx 取 3 152 但是在計算 X 時卻是相當?shù)穆闊?我 們仔細來分析該題目 以某個人為研究對象 則這個人需要握 x 3 次手 每個人都是這樣 則總共握了 x x 3 次手 但是沒 2 個人之間的握手都重復計算了 1 次 則實際的握手 次數(shù)是 x x 3 2 152 計算的 x 19 人 34 商場的自動扶梯勻速自下而上行駛 兩個孩子嫌扶梯走得太慢 于是在行駛的扶梯上 男孩每秒向上行走 2 個階梯 女孩每 2 秒向上走 3 個階梯 如果男孩用 40 秒到達 女孩用 50 秒到達 則當電梯停止時 可看到的扶梯級有 A80B100C120D 140 天字一號解析 關(guān)于電梯問題實際上也是一種行程問題 而不是我們所理解的 牛吃草 問題 但跟行程問 題卻又很大的不同 下面就來說說其不同之處 19 行程問題里面我們常見的有 2 種 一種是相遇問題 同時想向而行 何時相遇的行程問題 一種是追擊問題 是一個人在另外一個人的前面 兩個人同方向走 后面的人速度快 前面 人速度慢 什么時候能追上的問題 我們先分析 2 種模型 1 人的方向跟電梯方向同向 當人在扶梯的底端開始往上走 而扶梯也是自動往上走 方向相同 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方向相 同 但是扶梯是幫助人往同一個方向走的 并且共同走過了扶梯的總級數(shù) 說明 人的速度 扶梯的速度 時間 扶梯級數(shù) 這就好比行程問題里面的相遇問題 這 不過這里的方向是同向 2 人的方向跟電梯方向反向 人本來是向上走的 但是扶梯的速度是向下的 行程了 反向 人走的路程往往被扶梯同時間內(nèi)出來的級數(shù)抵消一部分 所以人的速度一定要大于扶 梯的速度才能到達頂部 當?shù)竭_頂部的時候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 其實就是 人的速度 扶梯的 速度 時間 扶梯級數(shù) 這就好比行程問題里面的追擊問題 只不過這里的方向是相反 我們再來分析例題 首先確定是同向 確定為相遇問題 速度和 時間 電梯級數(shù) 對于男生 2 V 電梯 40 對于女生 1 5 V 電梯 50 建立等式關(guān)系 2 V 電梯 40 1 5 V 電梯 50 解得 V 電梯 0 5 則電梯級數(shù) 2 5 40 100 或者 2 50 100 例如我們在舉例一個反向的例子 例題練習 商場的自動扶梯勻速自上而下行駛 兩個孩子從下往上走 于是在行駛的扶 梯上 男孩每秒向上行走 2 個階梯 女孩每 2 秒向上走 3 個階梯 如果男孩用 50 秒到達 女孩用 40 秒到達 則當電梯停止時 可看到的扶梯級有 A80B100C120D 140 練習 兩個孩子逆著自動扶梯的方向行走 20 秒內(nèi)男孩走 27 級 女孩走了 24 級 按此 速度男孩 2 分鐘到達另一端 而女孩需要 3 分鐘才能到達 則該扶梯靜止時共有多少級可 以看見 A 54B 48C 42D 36 解 以 20 秒為一個單位 2 分鐘 6 個 20 秒 3 分鐘 9 個 20 秒 1 27 V 電梯 S 6 2 24 V 電梯 S 9 1 2 S 18 3S 54 35 有甲乙兩杯含鹽率不同的鹽水 甲杯鹽水重 克 乙杯鹽水重 克 現(xiàn)在從兩杯 倒出等量的鹽水 分別交換倒入兩杯中 這樣兩杯新鹽水的含鹽率相同 從每杯中倒出的鹽 20 水是多少克 A24 B 48 C 32 D 16 天字一號解析 公式 mn m n 120 80 120 80 48 公式的由來是通過 2 個十字交叉法得到的 你假設(shè)交換的部分是 a 克鹽水 假設(shè) 120 克的鹽水濃度是 P1 80 克的鹽水濃度是 P2 交換混合后相同的濃度是 P 那么對于 120 克的鹽水來講建立十字交叉法 120 a P1 P P2 P a P2 P1 P 我們得到 120 a a P P2 P1 P 那么對于 80 克的鹽水來講建立十字交叉法 80 a P2 P1 P P a P1 P P2 我們得到 80 a a P1 P P P2 根據(jù)這 2 個比例的右邊部分我們可以得到 120 a a a 80 a 化簡得到a 120 80 120 80 說明跟各自的濃度無關(guān) 補充方法 補充方法 因為因為 2 2 2 2 種溶液的混合濃度相等 其實可以看作是先將種溶液的混合濃度相等 其實可以看作是先將 2 2 2 2 種溶液直接混合 在按照比例分開種溶液直接混合 在按照比例分開 成成 2 2 2 2部分 所以我們假設(shè)交換了部分 所以我們假設(shè)交換了 a a a a 克克 a 克相對于 120 克的溶液剩下部分的比例也就是滿足濃度之間的差值比例 跟原始的參照質(zhì)量也是同一比例 即 120 120 120 120 a a 120 80a a 120 80a a 120 80a a 120 80a 48a 48a 48a 48 克克 或者或者 80808080 a a a a a 80 120 a 80 120 a 80 120 a 80 120a 48a 48a 48a 48克克 36 甲乙兩人各坐一游艇在湖中劃行 甲搖漿 10 次時乙搖漿 8 次 而乙搖漿 70 次 所走的路程 等于甲搖漿 90 次所走的路程 現(xiàn)甲先搖漿 4 次 則乙搖漿多少次才能追上 A 14B 16C 112D 124 天字一號解析 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求出其速度 21 甲搖漿 10 次時乙搖漿 8 次 知道甲乙頻率之比 5 4 而乙搖漿 70 次 所走的路程等于甲搖漿 90 次所走的路程 則可以得到每漿得距離之比是甲 乙 7 9 所以 我們來看 相同時間內(nèi)甲乙得速度之比 5 7 4 9 35 36 說明 乙比甲多出 1 個比例單位 現(xiàn)在甲先劃槳 4 次 每漿距離是 7 個單位 乙每漿就是 9 個單位 所以甲領(lǐng)先乙是 4 7 28 個單位 而事實上乙每 4 漿才能追上 36 35 1 個單位 說明 28 個單位需要 28 4 112 漿次追上 選 C 37 一個游泳者逆流游泳 在 橋遺失一只空水壺 水壺浮在水面 隨水漂流 游泳者繼續(xù)逆游 了 小時到達 橋 發(fā)覺水壺遺失 休息了 分鐘再游回去找尋水壺 又游了 小 時后 在 橋找到了水壺 求 兩橋的距離是 兩橋距離的幾倍 A 1 5 倍B 4 3 倍C 2 倍D 2 5 倍 天字一號解析 B A D 從 A 掉下是逆水行使到 D 跟水壺的速度差都是靜水速度 時間 1 小時 從 D 到 B 是順水 行使 跟水壺的速度差也是靜水速度 所以追上水壺用時也應該是 1 小時 但是因為中間 休息了 12 分鐘 水壺還在飄向 B 所以才會延長了追上的時間延長了 1 05 1 0 05 小時 說明 水壺速度 游泳者的靜水速度 時間的反比 0 05 小時 12 分鐘 1 4 AD 1 小時的逆水 4 1 的水流速度 AB 1 1 05 0 2 小時的水流速度 2 25 AD AB 3 2 25 4 3 38 機場上停著 10 架飛機 第一架起飛后 每隔 4 分鐘就有一架飛機接著起飛 而在第一架飛 機起飛后 2 分鐘 又有一架飛機在機場上降落 以后每隔 6 分鐘就有一架飛機在機場上降落 降落在飛機場上的飛機 又依次隔 4 分鐘在原 10 架之后起飛 那么 從第一架飛機起飛之 后 經(jīng)過多少分鐘 機場上第一次沒有飛機停留 A104B 108C112D 116 天字一號解析 這個題目類似于 青蛙跳井 問題 我們不能直接求最終結(jié)果 否則我們會忽略在臨界點狀 態(tài)的一些變化 碰到這種問題 首先就是求臨界點是在什么時候發(fā)生 發(fā)生時的狀況怎么樣 這樣才好判斷 例如 青蛙跳井 問題 10 米深的井 青蛙每次跳 5 米 就會下滑 4 米 問幾次能夠跳上 來 這個題目的臨界點就是當青蛙最后一次跳 5 米的時候剛好到井口 也就是說我們只需研 究到青蛙跳到 10 5 5 米的地方 這里都是常規(guī)計算 10 5 5 4 5 次 最后一次的 時候 我們就無需考慮下滑了 因為已經(jīng)到頂了 22 同樣這個題目很多人做出 116 分鐘 其原因就是犯了這個錯誤 我們必須先求臨界點 所謂的臨界點就是 當機場剩下 1 架飛機的時候 假設(shè)是 N 分鐘剩下一架飛機 N 4 1 N 2 6 1 10 1 為什么兩邊都 1 那是因為這是植樹問題 從 0 分鐘開始計算的 所以要多加 1 次 解得 N 104 分鐘 所以我們知道 104 分鐘的時候是臨界點 飛機場只有 1 架飛機沒有起飛 當 108 分鐘的時候 飛機起飛了 而下一架飛機到機場則是在 110 分鐘的時候 所以從 108 110 這段時間是機場首次出現(xiàn)沒有飛機的現(xiàn)象 答案應該選 B 39 某校參加 祖沖之杯 數(shù)學邀請賽的選手平均分是 75 其中男選手比女選手人數(shù)多百分 之八十 而女選手比男選手的平均分高百分之二十 則女選手平均分是多少 A75B 90C70D84 天字一號解析 方法一 就這個題目你可以建立十字交叉法來解答 假設(shè)男生平均成績是 a 女生 就是 1 2a 男生人數(shù)跟女生人數(shù)之比就是最終之比 1 8 1 9 5 男生 a1 2a 75 9 全班平均成績 75 女生 1 2a75 a 5 根據(jù)交叉法得到的比例 1 2a 75 75 a 9 5 解得 a 70 女生就是 1 2a 84 方法二 根據(jù)十字交叉法的公式我們發(fā)現(xiàn) 0 2a 是多出來的平均值 這就是兩者的差值 根據(jù)我們上面衍生出來的公式 應該 最重比例之和 9 5 14 再乘以系數(shù) M 0 2a 14M得a 70M 因為分數(shù)不可能超過 100所以 M 只能 1 即 a 70 女生就是 1 2a 84 40 甲車以每小時 160 千米的速度 乙車以每小時 20 千米的速度 在長為 210 千米的環(huán)形 公路上同時 同地 同向出發(fā) 每當甲車追上乙車一次 甲車減速 1 3 而乙車則增速 1 3 23 問 在兩車的速度剛好相等的時刻 它們共行駛了多少千米 A 1250B 940C 760D 1310 天字一號解析 像這樣的行程問題 比例法是最佳的解答方法 首先我們確定需要幾次相遇速度相等 我們先來看 需要多少次相遇才能速度相等 160 2 3 的 N 次方 20 4 3 的 N 次方 N 代表了次數(shù) 解得 N 3 說明第三次相遇即達到速度相等 第一次相遇前 第一次相遇前 開始時 速度是 160 20 8 1 用時都一樣 則路程之比 速度之比 8 1 所以 8 1 1 圈對應的比例即 210 所以 2 人路程之和是 210 7 8 1 270 第二次相遇前 第二次相遇前 速度比是 甲 乙 4 1 用時都一樣 則路程之比 速度之比 4 1 所以 4 1 3 等于 1 圈的距離對應的比例 即 210所以 這個階段 2 人路程之和是 210 3 4 1 350 第三次相遇前 第三次相遇前 速度比是 甲 乙 2 1 用時都一樣 則路程之比 速度之比 2 1 所以 2 1 1 對應的是 1圈的比例 即 210所以第 3 階段 2 人路程之和 是 210 1 2 1 630 則總路程是 270 350 630 1250 41 有一輛自行車 前輪和后輪都是新的 并且可以互換 輪胎在前輪位置可以行駛 5000 千米 在后輪位置可以行駛 3000 千米 問使用兩個新輪胎 這輛自行車最多可以行多遠 A4250B3000 C 4000 D 3750 天字一號解析 這個題目主要是看單位內(nèi) 1 千米 的消耗率 前輪是 1 5000 后輪是 1 3000單位內(nèi)消耗 的總和是 1 5000 1 3000 4 7500 因為兩個輪子的消耗總量是 1 1 2 所以可以行使 2 4 7500 3750 千米 42 有一類自然數(shù) 從第三個數(shù)字開始 每個數(shù)字都恰好是它前面兩個數(shù)字的和 直到不能 寫為止 如 257 1459 等等 這類數(shù)字有 個 A 45 B 60 C120 D 無數(shù) 天字一號解析 此題主要把題目理解清楚 直到不能為止 這個是關(guān)鍵 例如 123 1235 12358 這算一個數(shù)字 就是 12358 123 和 1235 還能繼續(xù)往下寫 題 目要求不能寫為止 所以不符合題目要求 不過我們也發(fā)現(xiàn) 其實我們只要去看前 2 位就可以 就能區(qū)別于其他數(shù)字 因為前 2 位決定 后面的數(shù)字 看看前 2 位的組合 10 11 12 13 17 18 24 60 61 62 63 70 71 72 80 81 90 可見這是呈現(xiàn)一個等差數(shù)列規(guī)律 個數(shù)為 1 9 9 2 45 43 有一水池 單開 A 管 10 小時可注滿 單開 B 管 12 小時可注滿 開了兩管 5 小時后 A 管壞了 只有 B 管繼續(xù)工作 則注滿一池水共用了多少小時 A 8 B 9 C 6 D 10 天字一號解析 這個題目我拿出來說 是要引起大家重視的 主要是學會識別題目設(shè)置的障眼法 如果我們按部就班的來做 恐怕需要多費些時間 所以我們在看完題目可以迅速的做一個思 考 什么思考 題目問 則注滿一池的水共用多少小時 我們知道乙全程都在參與 所以實際上乙工作了多 少小時 就是我們最終要求的結(jié)果 從工作的情況看 A 參與了 5 小時則相當于 5 10 1 2還剩下 1 2這部分都是乙做的 乙做 1 2 需要多少時間呢12 1 2 6 小時答案就是 6 小時 44 五個人的體重之和是 423 斤 他們的體重都是整數(shù) 并且各不相同 則體重最輕的人最 重可能是 A80B82C84D86 天字一號解析 這個題目跟一道分花的題目是 姊妹 題型 我把這個題目作為例題給大家練習 就本題來看 題目要求最輕的人最重是多少 而且 5 個人的體重各不相同 也就是說 總 體重一定的情況下 數(shù)字大的盡可能和數(shù)字小的靠近 那樣數(shù)字小的才會相對最重 只有連續(xù)自然數(shù)滿足這個條件 我們看 5 個人的總重量是 423 斤 根據(jù)連續(xù)自然數(shù)的特征 423 5 中間數(shù) 平均數(shù) 84 余數(shù)是 3 那么我們知道這 5 個自然數(shù)的序列是 82 83 84 85 86 還剩下 3 斤不可能分配給最小的 幾個人 否則他們就會跟后面的數(shù)字重復了 所以這 3 斤應該是分配給最重的幾個人 對輕者 無影響 答案就是 82選 B 例題 現(xiàn)有鮮花 21 朵分給 5 人 若每個人分得的鮮花數(shù)目各不相同 則分得鮮花最多的人 至少分得 朵鮮花 A 7B 8C 9D 10 25 45 有一項工程 甲 乙 丙三個工程隊每天輪做 原計劃按甲 乙 丙次序輪做 恰好甲 用整數(shù)天完成 如果按乙 丙 甲次序輪做 比原計劃多用 1 2 天完成 如果按丙 甲 乙 次序輪做 也比原計劃多用 1 2 天完成 已知甲單獨做用 10 天完成 且三個工程隊的工作 效率各不相同 那么這項工程由甲 乙 丙三對合作要多少天可以完成 A 7B 19 3C 209 40D 40 9 天字一號解析 我們先把題目告訴我們的條件分類 1 甲 乙 丙甲整數(shù)天 注意 甲收尾 剛好完成 2 乙 丙 甲 多用 0 5 天 剩余的部分給乙做 也是需要多做 0 5 天 即丙做 3 丙 甲 乙 多用 0 5 天 剩余的部分給丙做 也是需要多做 0 5 天 即甲做 甲單獨做 10 天完成 甲的工作效率是 1 10 看 3 甲的 1 10給丙做 丙需要 1 天 還得讓甲做半天 所以丙的效率是甲的一半 即為 1 20 再看 2 1 10 乙 1 20 0 5得到乙的效率是 3 40 合作需要 1 1 10 3 40 1 20 40 9選 D 46 某服裝廠有甲 乙 丙 丁四個生產(chǎn)組 甲組每天能縫制 8 件上衣或 10 條褲子 乙組每天能縫制 9 件上衣或 12 條褲子 丙組每天能縫制 7 件上衣或 11 條褲子 丁組每天能縫制 6 件上衣或 7 條褲子 現(xiàn)在上衣和褲子要配套縫制 每套為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 則 7 天內(nèi)這四個組最多可以縫 制衣服多少套 A110 B 115 C120 D125 天字一號解析 主要我們采用的主要思路是 讓善于做褲子的人做褲子 善于做上衣的人做上衣 這樣才能 發(fā)揮各自的長處 保證最后的總數(shù)最大 相等的可以做機動的補差 進行微調(diào) 綜合系數(shù)是 8 9 7 6 10 12 11 7 3 4 單獨看 4 個人的系數(shù)是 4 5大于綜合系數(shù) 3 4 等于綜合系數(shù) 7 11 小于綜合系數(shù) 6 7 大于綜合系數(shù) 則 甲 丁做衣服 丙做褲子 乙機動 7 8 6 98 11 7 77 多出 98 77 21 套衣服 機動乙根據(jù)自己的情況 需要一天 12 9套褲子才能補上9 12 9 3需要各自 3天的生產(chǎn) 3 天衣服 3 天褲子 1 天褲子 則答案是 衣服 98 3 9 125褲子是 77 4 12 125 26 47 五個瓶子都貼了標簽 全部貼錯的可能性有多少種 A6B 12C 26D44 天字一號解析 首先我們從簡單的 1 封信開始 1 封 不可能貼錯0 種 2 封 貼錯的情況是相互交換 1 種 3 封 貼錯的情況是 2 種 4 封 貼錯的情況是 9 種 5 封 貼錯的情況是 44 種 大家就像記住平方數(shù)一樣記住就可以了 一般如果考試考到 也就是查不到在 5 以內(nèi)的情況 好 我們接著對這些數(shù)字形成的數(shù)列進行歸納 0 1 2 9 44 得到了這樣一個遞歸公式 Sn n S n 1 1 n Sn 表示 n 個貼錯的情況種數(shù) 如 S1 0 S2 2 S1 1 2 1 S3 3 S2 1 3 2 S4 4 S3 1 4 9 S5 5 S4 1 5 44 48 某書店得優(yōu)惠政策 每次買書 200 元至 499 99 元優(yōu)惠 5 每次買書 500 元以上 含 500 元 優(yōu)惠 10 某顧客買了 3 次書 如果第一次于第二次合并買比分開買便宜 13 5 元 如果 三次合并買比三次分開買便宜 39 4 已知第一次付款是第三次付款得 5 8 求第二次買了多 少錢書 A115B120C125D130 天字一號解析 第一次與第二次購書的合價 13 5 5 270 第三次購書優(yōu)惠 39 4 270 10 12 4 如果第三次購書原價 12 4 10 124 則三次購書款 270 124 394 不符合題意 所以第三次購書款應該是 200 以上的 即已經(jīng)享受優(yōu)惠 則第三次購書原價 12 4 10 5 248 第一次書價 248 5 8 155 第二次書價 270 155 115 27 49 電車公司維修站有 輛電車需要進行維修 如果用一名工人維修著 輛車的修復時間分 別為 分鐘 每輛電車每停開一分鐘經(jīng)濟損失為 元 現(xiàn)在由 名工人效率相等的維修電車 各自獨立工作 要使經(jīng)濟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 最少損失多少錢 天字一號解析 這是一道統(tǒng)籌問題 抓住題目的關(guān)鍵 耗時多的放到最后 這樣大家等待時間就少 A 81730耗時 8 3 17 2 30 88 B 1218耗時 12 2 18 42 C 1423耗時 14 2 23 51 總耗時 88 42 51 181 則費用是 181 11 1991 50 1 2007 3 2007 5 2007 7 2007 9 2007 的值的個位數(shù)是 A 2B 3C 5D 7 天字一號解析 這里不再多說 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總結(jié)的規(guī)律 當某 2 個數(shù)的個位數(shù)之和是 10 的時候這 2 個數(shù)字的相同奇數(shù)次方的個位數(shù)和還是 10 相同 的偶數(shù)次方的個位數(shù)相同 舉例 4 4 跟 6 4 4 6 10那么他們的偶數(shù)次方個位數(shù)相同 4 4 2566 6 個位數(shù)也 是 6 4 5 和 6 5 次方其個位數(shù)之和是 4 6 10 此題我們先分組 1 9 3 7 5 根據(jù)上述規(guī)律 其次方數(shù)是 2007奇數(shù)次方 那么其個位數(shù)之和是 10 10 5 25則答案是選 C 51 甲 乙 丙三個人共解出20道數(shù)學題 每人都解出了其中的12道題 每道題都有人解出 只有 一人解出的題叫做難題 只有兩人解出的題叫做中等題 三人解出的題叫做容易題 難題比容 易題多 題 A 6B 5 C 4 D 3 天使在唱歌解析 第三題需要結(jié)合文氏圖來理解了 畫圖會很清楚的 第 14 題 我們設(shè) A 表示難題 B 表示中檔題目 T 表示簡單題目 1 A B T 20 2 A 2B 3T 12 3 這個式子式文氏圖中必須要記住和理解的 將 1 2 2 A T 4 28 這就是我們要求的難題比簡單題目多出 4 可能很多人都說這個方法太耗時了 的確 在開始使用這樣方法的時候費時不少 當你完全 了解和熟練運用 A 2B 3T 這個公式的時候 這個題目我在第一部分就有說明 52 甲夫婦邀請 乙丙兩對夫婦來家做客 大家隨意圍坐在一個圓桌上用餐 請問每對夫婦 相鄰而坐的概率是多大 A 1 15 B 2 15 C1 5 D 4 15 天字一號解析 這個題目我們必須先掌握一個基礎(chǔ)知識 環(huán)形排列跟直線排列的區(qū)別 我們知道直線排列 例如 5 個人站成一排 有多少種方法 P55 120 但是如果問 5 個人圍成一圈有多少種方法呢 我們必須注意環(huán)形排列的特別之處 環(huán)形 的開始也就是結(jié)束 首尾相連的 所以沒有絕對位置之分 只有相對位置 所以第一個人 一般是作為參照物 不參與全排列 所以 5 個人圍成一圈是 P44 24 種方法 再看這個題目 先看 三對夫婦六個人全排列應該是 P55 120 種 滿足條件的情況 我們我可以先將這三對夫婦捆綁 視為 3 個人 那么圍成一桌的全排列是 P22 2 種 然后我們再對每對夫婦進行調(diào)換位置 那就是 2 2 2 2 3 所以滿足情況的方法有 2 8 16 種 答案是 16 120 2 15 53 一個袋里有四種不同顏色的小球 每次摸出兩個 要保證有 10 次所摸的結(jié)果是一樣的 至少要摸多少次 A55 B 87 C41 D 91 天字一號解析 這個題目是一個典型的 抽屜原理 題目 碰到抽屜原理類型的題目 我們首先需要去尋找什么是抽屜 其次是抽屜的個數(shù) 當這些 都確定以后 我們可以根據(jù)題目提供的條件 對抽屜進行極限化分配 什么是抽屜 題目中告訴我們 四種不同顏色的小球任意取 2 個小球組成的不同組合 這里 就是指不同顏色的搭配形成的組合 那么我們看 有多少個抽屜 組合 呢 4 種顏色的搭配應該是 分兩種情況 1 不同顏色的組合 C 4 2 6 2 相同顏色的組合 C 4 1 4 很明顯了 抽屜 組合 的種數(shù)就是 6 4 10 種 要的 10 次所摸的結(jié)果一樣 最壞的情況就是每種組合都會摸到最大限度 最大限度就是 10 1 9 種 所以答案是 9 10 1 91 選 D 29 54 已知連續(xù)四個自然數(shù)的積是 1680 這四個數(shù)的和是 A 22B 24 C 26 D 28 天字一號解析 此題是個不錯的題目 屬于比較簡單的題目 方法有 3 種 方法一 分解因式法 1680 2 2 2 5 6 7 一目了然 這四個數(shù)是 5 6 7 8 和為 26 這個方法對于比較小 的數(shù)字適合 如果數(shù)字比較大的話 分解因式是個耗時的做法 另外當四個連續(xù)自然數(shù)全是 合數(shù)的情況 那么分解因式來解決此類型題目就更加困難 方法二 數(shù)字特性法 這里告訴大家一個數(shù)字規(guī)律常識 連續(xù)四個自然數(shù)的乘積必是一個數(shù)的平方 1 數(shù)字概念特性 N 的平方 N 1 N 1 1 也就是說 一個數(shù)的平方 這個數(shù)的兩 邊數(shù)字乘積 1 根據(jù)這個我們可以確定 1681 是某個數(shù)字的平方 41 的平方 可以直接估算 出來 根據(jù)上述特性 1680 40 42 則結(jié)果出來了 42 6 7 40 5 8 方法三 排除法 根據(jù)選項我們發(fā)現(xiàn)最小的是 22 最大的是 28 連續(xù)四個自然數(shù)之和 大概是在 4 9 這個范 圍內(nèi)的某四個連續(xù)自然數(shù) 稍微試一試就出來了 55 甲乙丙三人共同進貨回來 在平均分配的時候 甲比丙多了 3 噸 丙比乙少了 3 噸 為 了公平起見 甲乙各自給了丙 12000 元 則每噸貨值 元 A 4000 元B 8000 元 C 16000 元 D 12000 元 天字一號解析 此題非常的好 這是一個參照物選擇的問題 從題目表面看似乎就是甲乙跟丙的比較 其實 是三者跟平均數(shù)的比較 平均數(shù)才是這個題目的參照標準 如此題 我們知道 甲乙比丙都多了 3 噸 則總共多了 3 2 6 噸 平均分給 3 個人 則每個人是 2 噸 相比原先多出 3 噸的情況 甲乙其實都是只比平均數(shù)多了 1 噸 公平起見 每個人都應 該分得平均數(shù) 現(xiàn)在甲乙都是多拿了 1 噸 則 每個人付出的 12000 元就是 1 噸貨物的錢 此題選 D 56 有 8 件產(chǎn)品 其中有 3 件是次品 能夠恰好在第 5 次找出 3 件次品的概率是 A3 28 B 1 8 C 1 7 D 3 56 天字一號解析 這個題目我們先看 8 件產(chǎn)品里面任意去 3 種次品的情況是多少種 C 8 3 56 再看恰好是第 5 次找到 注意這句話的 恰好 這個詞 一般情況是 第 5 次肯定就是最后第 3 個次品被找到 前面 4 種情況就出現(xiàn)了 2 個次品 所以是 C 4 2 6 種 注意 這里還隱藏了一種情況 那就是前面 5 次都是好成品 沒有次品 那么就可以確定剩 下的 3 個都是次品 則第 5 次能夠恰好找到次品的種數(shù)是 6 1 7 種 30 則概率是 7 56 1 8 57 某食堂有大 中 小三種碗共計 1060 只 按照規(guī)定 2 人一個小碗 3 人 2 個中碗 5 人 3 個大碗 某日中午該食堂開飯 所有碗都被用光 問此時來進餐的有 人 A 480B 600 C 640 D 720 天字一號解析 這個題目相對比較簡單 我們先來介紹基礎(chǔ)的方法 解法一 根據(jù)食堂規(guī)定 2 人一個小碗 3 人 2 個中碗 5 人 3 個大碗 則表示 1 個人占用了 1 2 個小 碗 2 3 個中碗 3 5 個大碗 則一個人需要 1 2 2 3 3 5 53 30 個碗 1060 個碗中有 1060 53 30 600 個 說明就有 600 個人 解法二 我們看 2 3 5 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 30 那么我們看 30 人需要 30 2 15 個小碗 30 3 2 20 個中碗 30 5 3 18 個大碗 則 30 個人總共需要 15 20 18 53 個碗 1060 中有 多少 53 個碗 就有多少個 30 人 1060 53 20 則總?cè)藬?shù)是 20 30 600 人 58 1 某品牌啤酒可以用 3 個空瓶再換回 1 瓶啤酒 某人買回 10 瓶啤酒 則他最多可以喝 到 瓶啤酒 A13 B 14 C15 D16 58 2 5 個空瓶可以換 1 瓶汽水 某班同學喝了 161 瓶汽水 其中有一些是用喝剩下來的空 瓶換的 那么他們至少要買汽水多少瓶 天字一號解析 這 2 道題目是同屬姐妹題 58 1 這道題目 是通過 3 個空瓶去換 1 瓶啤酒 這里需要了解的是 存在酒瓶相差 1 個的情 況下可以借空瓶的說法 3 空瓶 1 瓶酒 我們發(fā)現(xiàn)這換來的 1 瓶酒 也有一個酒瓶 實際上 我們發(fā)現(xiàn)是 2 個空瓶換了一瓶酒 不含瓶子 而最重的結(jié)果也是不留任何空瓶全部兌換出 去了 所以我們實際上就是看 10 個空瓶可以換多少酒瓶里面的酒 10 2 5 瓶 答案就是 10 5 15 再看 58 2 我們先知道了 總共喝了 161 瓶 還知道空瓶換酒是 4 個空瓶換 1 瓶酒 假設(shè)原來是購買 了 a 瓶酒 根據(jù)上述推理 我們可以得到 a a 5 1 161 解得 a 644 5 128 8 這里注意 因 為存在借酒瓶的問題 所以碰到小數(shù)不管是多少 直接進一 所以答案是 129 或者你可以采用 求余反商 的方法 我們知道 5 個空瓶換一個 那么實際上這個同學是喝掉了 161 個空瓶的汽水 應該說 5 個空瓶跟換來的 1 瓶看作一組 就是 5 1 6 個瓶子 我們看看這 161 里面有多少個 161 6 26 余數(shù)是 5 26 5 6 5 余數(shù)是 1 5 1 6 1 31 實際上就是多喝了 26 5 1 32 瓶 原來購買的就是 161 32 129 瓶 點評 解析此類題目 對于思維敏捷的人很容易 推薦大家學會思維導圖法 對解析此類題 目很容易 最后和大家說 我想 每一次都推薦一下對大家都非常有用的信息 只推薦三個 有用的 其他的我覺得都沒什么意思 每一次推薦都不容易 希望大家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