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_第1頁
水稻栽培_第2頁
水稻栽培_第3頁
水稻栽培_第4頁
水稻栽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稻栽培技術,單世我國水稻種植區(qū)域,1、水稻在我國種植面積略大于小麥,總產(chǎn)高于小麥是第一大糧食作物。主要分四個種植區(qū)域:(1)華南區(qū)(臺灣、海南、香港)(2)華中區(qū)(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3)西南區(qū)(青海、云南、廣西、貴州、四川)(4)華北、東北、西北等北方區(qū)(河北、山東、河南、山西等),水稻品種,1、粳稻(1)麥茬品種:生育期150天,如中新一號。(2)春茬品種:生育期165天,如中作稻93、遼粳294。(3)春麥茬品種:春夏皆可,生育期140-170天,如臨稻4號。,水稻品種,2、秈稻品種:適應于長江中下游種植,如中156、鹽稻4號、湘秈15。3、雜交稻:產(chǎn)高質(zhì)優(yōu),如兩優(yōu)培九、秈優(yōu)多系1號。4、香糯稻:如魯香粳2號。5、早稻品種:IVD95-2,春種160天,也可做麥茬,適于京津、冀、魯旱澇地。,水稻生產(chǎn)的基本數(shù)據(jù),1、育苗田播種量30-40kg/畝。2、麥茬稻生育期大至在140-150天,春播在160天左右。3、移栽密度在2-2.6萬墩左右。4、畝成穗數(shù)在26-30萬穗。5、千粒重在26-30g。6、穗粒數(shù)在100-130之間(大穗品種在200粒以上)。7、5-6葉期移栽。具體到各種植區(qū)域,以上數(shù)據(jù)都有變化,主要是氣候條件、農(nóng)民的種植習性決定的。,水稻生育期及環(huán)境要求,1、按生育進程分:(1)營養(yǎng)生長期:秧苗期35-40天,分蘗期30天,返青期3-5天。(2)生殖生長期:長穗期30天,結實期35-45天。,發(fā)芽出苗期,1、吸水至自身重量25%,達40%飽和時適合發(fā)芽。2、溫度12以上發(fā)芽,適溫32左右。3、供氧:露白(出芽)前無氧呼吸,以后有氧呼吸。,幼苗期(營養(yǎng)生長期),1、齊苗-拔節(jié)(分蘗結束):夏播在65-75天,包括育秧期、返青期、分蘗期。秧苗生長期,適溫28-31。2、水層調(diào)節(jié):移栽后,保持淺水層2cm左右。3、幼苗期光飽和點為5萬勒克斯,一般晴天都能滿足水稻的生育需求。,生殖生長期(長穗期和結實期),1、幼穗分化到新種子形成,歷時65-75天,包括長穗期、結實期。2、長穗期從幼穗分化到抽穗30天,結實期從抽穗到成熟35-45天。3、幼穗分化溫度25-30,日均低于20高于35形成秕粒。4、水:抽穗前20天后10天要“兩次水不見、兩天有水三天干”,見干見濕狀態(tài)。灌漿期水位可加深至3cm以上。5、生殖期要求強光照,5-6萬勒克斯,日照時數(shù)8-12小時。,水稻對土壤條件的要求,1、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在1%以上,腐殖酸、富里酸、胡敏酸能促作物發(fā)育,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及各種礦物質(zhì)的溶解,利于吸收。2、活土層在25cm以上不漏水、不漏肥(保留犁底層)。3、酸堿度在6-7之間,近中性。鹽分含量低。4、全氮含量800ppm左右,速效磷在20-30ppm,速效鉀在50-100ppm。,水稻所需要的礦質(zhì)營養(yǎng),1、主要有氮磷鉀、硅鈣鎂硫、鐵銅錳鋅硼鉬。2、氮:蛋白質(zhì)成份,土壤供2/3,施肥1/3。3、磷:核酸成份,以磷酸氫根離子吸收,3/4靠土壤釋放。4、鉀:參于糖的合成和運輸,2/3靠土壤的釋放。5、硅:水稻是硅酸植物,對硅需求量很大,靠土壤供應。6、其他中微元素缺一不可,互相促進,互相制約。,水稻田的施肥原則,1、增施有機肥料(全價肥)。2、配合速效肥料(礦質(zhì)營養(yǎng))。3、增施中微肥(主要硅、鈣、鋅)。4、根據(jù)水稻的生長類型施肥(早稻、晚稻、雙季稻、雜交稻,需肥性能各有不同)。,麥茬水稻三旱栽培技術,1、秧田旱育苗(1)種子處理(2)播種(3)秧田管理(4)秧田除草2、本田栽培(1)旱整地(2)水插秧(3)旱管理,種子處理,1曬種、將選定的種子曬2-3個好青天,勤翻曬勻。然后將種子放入20%的濃鹽水中雜物、秕籽。2用50%的代森胺500倍侵24小時,也可用適樂時拌種。3將侵好的種子控凈水,堆悶,保持30-32度,超溫時翻動,24小時即可露白。,稻田育苗,1、播種:(1)翻耕、平整土壤,畝施腐熟有機肥3-4方,二胺20kg,尿素20kg,鉀肥15kg,硫酸鋅2kg。(2)澆透底水,滲透后播種。(3)每畝播量掌握在40kg左右,均勻撒布。(4)播后蓋土1-1.5cm,有條件的可加蓋薄膜保濕保溫。,稻田育苗.秧田管理,1、出苗前后防雨拍,晴天后破除板結。2、3葉1心時用90%丁草胺(稻蓋)60-100ml/畝噴施;也可用每升100g氰氟草酯80-100ml噴施除草。3、3葉后遇干旱澆跑馬水防青枯死苗。4、根據(jù)長勢長相2-3葉期沖施尿素,每畝次5-7公斤。5、4-5葉期適當降溫降濕煉苗。,大田旱整地,水插秧,1、麥收后用翻耕犁翻地25厘米以上,后旋耕。2、耕田時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kg。尿素15kg,二胺15-20kg,鉀肥25kg。3、整平土地后上水,保持水深2cm。4、按2513cm的行株距“淺”“勻”“直”插秧,每墩2-4株苗。(600kg以上產(chǎn)量采用小群體種植模式),本田旱管理,濕潤加淺水管理稱旱管理:1、插秧.返青分蘗期保持水深2cm,淺水管理。2、分蘗中后期-拔節(jié)進入雨季,“兩水不見連面,2天有水3天干”采取濕潤管理。3、抽穗前20天后10天是需水高峰期“兩天有水一天干,3-4天一循環(huán)”,深水3cm左右。(以上管理方法既能滿足生理需水又防爛根,減少紋枯病、酒中毒現(xiàn)象的發(fā)生)。,本田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做好分期追肥:1、返青分蘗肥,畝施尿素5kg左右。2、拔節(jié)期(孕穗期),畝施尿素10-15kg。3、攻粒肥,用尿素1%、磷酸二氫鉀0.5%、鋅肥0.3%葉面噴施2-3次。,水稻病蟲草防治,1、病害防治(預防為主,綜合防治)。2、蟲害防治(做好蟲情調(diào)查,按指標防治)3、草害防治(掌握雜草種類,適時.適量.適法防除),病蟲害防治,1、稻瘟?。海?)苗瘟:芽和鞘出現(xiàn)黑色斑點有灰霉層。(2)葉瘟:葉上發(fā)生灰白、暗綠、褐色、園白點等斑點。(3)節(jié)瘟:莖節(jié)上形成黑色斑點造成白穗。(4)穗莖瘟:莖枝上發(fā)生灰白變黑的斑塊,造成干穗。(5)谷粒瘟:粒上深褐色斑塊,中間灰白色。,稻瘟病防治,1、選擇抗性品種。2、清理田間地埂雜草、秕谷、稻草。3、藥防:50%多菌靈800倍、5%菌毒清水乳劑500倍、20%丙環(huán)唑1000倍、40%異稻瘟凈150-200ml/畝。,胡麻斑病,抽穗期發(fā)病較重,在稻葉、護穎、葉鞘、葉梗上發(fā)生麻子狀的斑點,濕度大時出現(xiàn)黑色絨毛狀霉層。,胡麻斑病防治,1、底肥多施有機肥。2、改善通氣環(huán)境,防群體過大造成小氣候密閉。3、及時排水、澆水防旱防澇。4、藥物防治:50%甲托1000倍、50%多菌靈800倍、20%丙環(huán)唑1000倍、25%嘧菌酯40g/畝、40%異稻瘟凈200ml/畝。,紋枯病防治,1、全程都可發(fā)病,抽穗期最重,地表葉鞘上產(chǎn)生中心灰白、橢圓型、外緣褐色云紋狀斑點,潮濕時有菌核產(chǎn)生。2、發(fā)病初用5%井崗霉素800倍、20%粉繡寧500倍、50%甲托800倍噴莖基部。孕穗前后各噴一次。,白葉枯病防治,1、細菌性病害,葉邊發(fā)黃后發(fā)展為灰白色,向內(nèi)延伸成條狀病斑,最后葉干枯。2、防治(1)種子消毒用代森胺500倍侵種。(2)選抗性品種。(3)20%葉枯唑600倍+鏈霉素4000倍、20%噻森銅300倍、50%菌毒清粉劑1000倍,水稻立枯病防治,1、苗期:一葉一心期,苗基部產(chǎn)生褐色斑點,根發(fā)褐色腐爛,病苗很快枯死。2、防治(1)選無病田育苗、培肥床土、控制土壤含水量。(2)播種前做好種子處理。(3)控旺長促壯苗。(4)用惡霉靈3000倍加天達2116.齊苗后噴施。(5)用甲霜靈、乙酸銅噴灌。,干尖線蟲病防治,1、由線蟲引起,葉尖變黃、葉片卷曲、心葉干枯,早晨葉展開見光后卷曲。2、防治:用25%殺蟲雙500倍、阿維菌素2000倍噴灌。,惡苗病防治,1、秧苗期到抽穗期都可發(fā)生,病苗細長比正常苗高,葉片由下至上細長干枯,空穗無籽。頸上常有粉紅色絮狀物。2、精細選種。3、藥物處理、50%福美雙1500倍、45%代森胺按種量的0.25%侵種4-5天。,蟲害防治(1),1、三化螟:只危害水稻,一年3-4代,雌蛾一次產(chǎn)卵100-300粒,幼蟲喜食不含葉綠素的嫩莖,將莖蛀空,造成白穗。2、防治(1)越冬期灌田淹死越冬蛹。(2)產(chǎn)卵塊在孵盛期噴藥:50%殺螟松500倍、毒死蜱1000倍加有機硅3000倍、也可用三唑磷、氯蟲苯甲酰胺防治。,蟲害防治(2),二化螟:華北每年一兩代;華南兩到三代。食性雜,晝伏夜出。雌蛾產(chǎn)卵100-200粒;幼蟲先在葉鞘內(nèi)危害,三齡后蛀入莖內(nèi)造成白穗。防治:(同三化螟),蟲害防治(3),1、稻卷葉螟:每年發(fā)生1-11代,北方1-2代南方9-11代。雌蛾在劍葉上產(chǎn)卵每次50粒左右,幼蟲在心葉上吃食,三齡后卷葉吃食。2、防治:在二齡高峰期用80%殺蟲單40g/畝、50%殺螟松100ml/畝、45%毒死蜱1000倍加有機硅、10%吡蟲啉30g/畝。也可用康寬、三唑啉防治。,蟲害防治(4),1、稻飛虱:分長翅、短翅兩種。害蟲發(fā)生后稻莖干上發(fā)生褐色斑點,影響生長,降低粒重,灰背飛虱傳播病毒;2、在卵孵盛期用25%噻嗪酮可濕粉1500倍、25%撲虱凈1000倍加有機硅防治。,蟲害防治(5),1、潛葉蠅:一年4-5代以幼蟲蛀入葉皮內(nèi)吃食葉肉,造成蟲道,影響光合作用。2、防治:4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