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研究論文-農民流動與鄉(xiāng)村傳統(tǒng)社會意識的變化——對江西省20個村實證調查的一項綜合分析.doc_第1頁
農村研究論文-農民流動與鄉(xiāng)村傳統(tǒng)社會意識的變化——對江西省20個村實證調查的一項綜合分析.doc_第2頁
農村研究論文-農民流動與鄉(xiāng)村傳統(tǒng)社會意識的變化——對江西省20個村實證調查的一項綜合分析.doc_第3頁
農村研究論文-農民流動與鄉(xiāng)村傳統(tǒng)社會意識的變化——對江西省20個村實證調查的一項綜合分析.doc_第4頁
農村研究論文-農民流動與鄉(xiāng)村傳統(tǒng)社會意識的變化——對江西省20個村實證調查的一項綜合分析.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村研究論文-農民流動與鄉(xiāng)村傳統(tǒng)社會意識的變化對江西省20個村實證調查的一項綜合分析內容提要:本文通過對江西省20個村實證調查結果的綜合分析,描述了改革開放特別是農民流動興起后鄉(xiāng)村傳統(tǒng)社會意識的變化狀況,并對鄉(xiāng)村傳統(tǒng)意識變化與農民流動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指出改革開放后社會就業(yè)路徑的變化,是引發(fā)農民大規(guī)模流動從而帶動社會意識變化的主要原因,這同時還促使了農民市場意識的復蘇和價值理念的轉變,農村勞力的生產效率和比較收益也因此得到提高。但不可忽視的是農民流動對農村文化教育帶來的消極影響,可能會延緩農村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關鍵詞:農民流動、社會意識、社會變遷、農村研究、中國社會意識指社會的精神生活過程。1長期以來,受小農經濟生產方式的影響而形成的小農觀念,是農村社會意識的主要表現(xiàn)形態(tài)。改革開放后,隨著商品經濟的確立和發(fā)展,農民外出務工人數(shù)的日益增加,農村的社會意識是否發(fā)生了變化?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農村社會意識的變化與農民流動之間又是否存在何種關系?這些是近年來國內外學術界十分關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對20個樣本村實證調查結果的綜合分析,從農村文化意識、經濟意識、政治意識等方面的變化狀況入手,來初步解析農民流動與農村傳統(tǒng)社會意識變化間的關系。一、樣本村的基本概況本課題研究的20個村,皆系非隨機抽樣選取的樣本。它們并不具有代表性、推論性,但具有一定的類型分析意義,即能對我國中部地區(qū)特別是江西農村幾種不同經濟社會狀況村的農民流動與農業(yè)生產關系進行探索性研究。這20個村都在江西農村,因此這些村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西農村目前的大概面貌和現(xiàn)實處境。分析這20個村的基本概況,就可發(fā)現(xiàn)具有一定的廣泛性、代表性:從區(qū)域分布看,處于江西東部的有朝陽村、芳山村,居江西西部的有楊村、栗水村、東洛村、高汪村,位于江西省北部的有柳田村、泉溪村、新基村,處江西南部的有東林村、馬嶺村、肖田村,位江西中部的有滁山村、坊城村、舊下村、康山村,還有古竹村、泉塘村、沙田村處于江西的西南部,吳村位于江西的東南部。從行政區(qū)劃看,分別隸屬于17個縣9個地級市,南昌市(2個)、九江市(3個)、贛州市(1個)、吉安市(6個)、上饒市(2個)、宜春市(3個)、萍鄉(xiāng)市(1個)、新余市(1個)、撫州市(1個),占江西省11個地市的82%.從區(qū)位看,位于城鎮(zhèn)郊區(qū)的有楊村、芳山村、康山村,其他村與城鎮(zhèn)都有一定的距離,大約在1525公里之間,泉溪村、高汪村、東林村和馬嶺村還屬于偏僻的山區(qū)村落。就交通而言,交通方便的村占45%,交通一般的村占25%,交通不方便的村占30%.地處平原的6個,丘陵地帶的有8個,山區(qū)的有5個,水鄉(xiāng)2個。從行政村的規(guī)???,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有6個即楊村、滁山村、康山村、吳村、沙田村、東洛村,人口在10002000人的有芳山、古竹、朝陽、柳田、舊下、栗水、東林、馬嶺、泉塘等9村,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有坊城村、泉溪村、高汪村、肖田村、新基村等5個。樣本村的經濟狀況又怎么樣呢?從統(tǒng)計分析情況(見表1)來看,以稻作農業(yè)為主體依然是多數(shù)行政村產業(yè)結構的特征。2002年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有2個村,占10%;在15002000元之間的有7個,占35%;10001500元的有6個占30%;在1000元以下的為5個占25%,其中有1個村的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在500元以下。同年,有60%的村集體經濟沒有純收入,年收入在50000元以下的村占35%,在50000200000元的村有15%,300000元以上的村為10%.而且大多數(shù)村已負有一定數(shù)額的債務,村干部的工作報酬能得到兌現(xiàn)的村只為35%.這些情況基本反映了江西農村乃至中國中部地區(qū)農村的普遍性特點。二、農民流動與農村文化意識的變化農村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們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人們的社會生活怎樣,總是在一定的社會主客觀條件的支持下,按照一定的方式有序地進行。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為,農村生活方式與農業(yè)的生產方式有一定的聯(lián)系?!凹t薯飯、茶麩火,除了皇帝就是我?!边@句1980年代初以前在江西大部分地區(qū)流傳的民謠,反映了當時在江西農村的民眾中廣泛存在的受傳統(tǒng)小農思想影響而產生的自我滿足情緒,也表明農民的生活方式在改革開放以前一直未有大的變化。改革開放后,隨著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農民的家庭經濟收入狀況得到了大的改革,農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從我們對20個樣本村的實證調查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近20年來農民在“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出現(xiàn)了較大的變化。衣服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男性從“對襟裝中山裝青年裝軍裝西裝(以及夾克、牛仔裝和休閑裝)”,女性從“掩襟裝對襟裝緊身衣、牛仔裝裙子”。特別是隨著農民流動的興起,農民穿著服飾的顏色也越來越鮮艷,花色品種愈來愈多,尤其是進入1990年代以后更是樣式品種色彩豐富多樣,并且成衣服飾市場也進入農村,農民不再請人縫做衣服而是到服飾市場上購買成衣。在我們調查的所有樣本村,村民們都普遍感覺到,自1990年代以來,各種色樣的裙子和春夏秋冬四季適令時裝已經是農村青年婦女的日常衣著,而正規(guī)的西裝套在了農間老農身上的景象也隨處可見當然他們身上的西裝也一般不是自己特意去買的,而是兒子們退換的舊西裝,盡管他們穿得很不規(guī)范,即不打領帶,也不配西褲,有時還打著赤腳或穿著雨鞋。這一農村穿著的變化,也是和“民工潮”的興起密切相關的。與穿著變化相對應的,是農村飲食的變化,不僅改革開放前難得吃上的魚、肉等也開始成了家常菜,還能吃上反季節(jié)蔬菜。同時農民的“菜籃子”也不再以自給為主,而是隔三差五地到集市上買。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變化最大的是住房。從20個樣本村的情況看,前后出現(xiàn)了五輪建房高潮,有80%以上的農戶自1970年代末以來都基本上先后建了新房,有的農戶還幾次建新房。房屋的結構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xiàn)變化,從第一輪到第五輪先后依次是青磚土磚混合結構磚木結構磚混(鋼筋水泥)結構兩層小洋房多層小洋房。同時,電視、電話和摩托車也開始進入了農村家庭,日常生活的燃料也經歷了從燒柴禾燒煤用沼氣和液化氣的深層變化。因此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有44.8%的人認為農民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當然,與城市生活方式相比,農村的確還存在一定差距,正因如此,才有10.9%的被調查者認為農民生活方式沒明顯變化,甚至有44.3%的人認為農民生活方式沒有變化。也正是這一差距,促使向往城里人生活方式的農村青年,在城市就業(yè)機會封閉更趨于嚴格的情況下外出務工的人數(shù)還在不斷增加。農村婚姻家庭。所謂婚姻,是指男女兩性依照一定的風俗、倫理和法律的規(guī)范而建立起來的夫妻關系。通婚圈的大小一般也反映了通婚人日常交往活動區(qū)域的范圍。在江西農村,改革開放前青年人婚姻關系的建立大多是靠媒人的介紹才開始的,當時的通婚圈一般都是以鄉(xiāng)鎮(zhèn)為范圍,跨鄉(xiāng)鎮(zhèn)特別是跨縣通婚的現(xiàn)象還極少。這種狀況一直到1980年代后期隨著農民流動的興起始出現(xiàn)變化,一起在外務工的青年男女由于日常交往頻繁往往就此產生感情。從表2可以看出,雖然在農村現(xiàn)在的通婚圈主體還是在本鄉(xiāng)內(占23.5),但跨縣、地市以及跨省的也不少(占17.8),特別是選擇“說不定”的最多達44.1%,這表明通婚圈的大小已在農村青年的心里不再沒有觀念的限制,也不再是選擇對象時必須加以考慮一種固定的條件。從樣本村的情況看,由于農村青年大多外出務工,因此他們的戀愛婚姻對象也就不再需要媒人的介紹,而大多是同在外面務工的青年男女。如古竹村、泉塘村青年的通婚范圍已及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省,馬嶺村、高汪村青年的通婚范圍已及河南、廣東、遼寧等省,柳田村、東林村、栗水村青年的通婚范圍卻達重慶、貴州、廣西等省,不過他們的婚偶大多都是在外務工同廠職工。表3的結果表明,關于農民流動對農村婚齡青年的通婚范圍和戀愛方式的影響這一問題,認為通婚范圍擴大有82.4%,認為變化不明顯的為10.4%,而認為沒變化的只有7%;認為自由戀愛更多的有89.3%,認為變化不明顯的為6%,而認為沒變化的只有4.7%.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血緣或收養(yǎng)關系所組成的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社會上通常認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不過從我們調查的結果看,農民流動對農村家庭的穩(wěn)定性也帶來一定影響,農村離婚現(xiàn)象也日益增多。特別是婚姻男女單方在外務工的家庭更容易出現(xiàn)家庭的離異現(xiàn)象。相對于婚姻家庭而言,生育觀念的變化是比較遲緩的。農村生育中重男輕女的現(xiàn)象還比較嚴重,因此一般人家都有兩個以上小孩,如果生了兩個小孩還沒有生兒子,超生就成了難以避免的事情。當然,現(xiàn)在農村的計劃生育工作與1980年代初期相比,還是順暢多了,一般的家庭生了兩個小孩后就會主動去做計劃生育的相關手術。農村的社會網絡。社會網絡或說社會圈子是社會關系的表現(xiàn)形態(tài)。網絡結構分析就是把社會互動中的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系、群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當作一種社會結構化的過程,其中,所有主體與其他主體(個體或群體)的紐帶關系都會對主體的社會行動產生影響,直接介入主體的行動和意義的構成之中。(渠敬東,2001)青井和夫給“社會關系”下的定義是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互動的模式相結合,形成的一個功能性單位。(青井和夫,2002)費孝通先生在鄉(xiāng)土中國一書中提出了“差序格局”這一極為重要的概念,以說明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社會關系的特點。中國農村傳統(tǒng)社會關系的基礎,是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特別是血緣關系,這種“緣”就是社會關系的基石。(劉建華、孫立平,2001)農村的社會網絡一般包括交往網絡、互助網絡與支持網絡等三方面,我們也以此為基礎作相關分析。從20個樣本村的實證調查結果看,在村落場域內村民的交往網絡更趨向于地緣性和業(yè)緣性,而互助網絡更趨向于血緣性和業(yè)緣性。在多姓村落這一現(xiàn)象更加明顯,不過當出現(xiàn)利益沖突時,血緣關系具有更強的聚合力。而在單姓村落,互助網絡更呈現(xiàn)為“差序格局”,這主要是由家族的內部關系遠近來決定(將在分析農村家族時作詳細介紹)。如在古竹村,村民們的日常生活圈子包括兩個,一個是日常交往圈,一個協(xié)作互助圈,這兩個圈子雖有交叉重合的部分,但兩者不是重疊的。村民們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基本上是以性情是否相近和地理上的相鄰以及業(yè)緣關系來劃分群體的;但在要做紅白喜事等“大事”時,協(xié)作互助的圈子通常還是以血緣關系的親近程度來決定的,當然這可能是源于鄉(xiāng)土社會傳統(tǒng)文化的承接。支持網絡,主要是指農民外出務工獲取職業(yè)的過程中所得到支持的主體之間的關系網絡,它充分體現(xiàn)了農村傳統(tǒng)社會的關系強度。格蘭諾維特從四個維度即互動頻率、情感強度、親密程度和互惠交換把關系分為強關系和弱關系兩類。(格蘭諾維特,1997)從樣本村的調查結果看,在當前的農村社會中,強關系仍是農村富余勞力外出務工可依靠的主要關系網絡。表4的結果也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特征,農村富余勞力第一次外出務工找工作有54.6%的人是通過老鄉(xiāng)或親友介紹,有8.8%的人是靠家庭成員帶出去,這兩者之和占63.2%.如果把農民外出務工也劃分為生存階段和發(fā)展階段的話,那么,通過對比分析外出務工農民生存(第一次外出務工時)和發(fā)展(務工多年后的工作)兩個階段獲取職業(yè)的支持網絡,就可發(fā)現(xiàn)(見表5),發(fā)展階段的強關系已經只占42.6%,比生存階段時的強關系63.2%下降了20.6個百分點;而發(fā)展階段的弱關系已經上升到53.3%,比生存階段上升了17.9個百分點。2這表明,在生存階段中,強關系網絡為跨情境流動的行動個體提供了保護傘,成為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在城市立足的基本條件;在發(fā)展階段,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除了利用現(xiàn)有的同質關系外,還必須充分利用具有異質成分和制度因素的弱關系,尋求在城市生活中發(fā)展的信息、機遇和資源。這一關系的變化,構成了當代社會轉型中又一個“偉大的轉變”。(渠敬東,2001)而其又必然影響和誘導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網絡的變遷。農村的文化教育?!叭f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千百年來農村社會一直具有的道德觀念。因此,讀書考學就成了中國農村的農民改變自己命運的選擇和追求,也是合作化運動后至1990年代初農村人口非農化的主要渠道。這種狀況至1990年代初隨著農民大規(guī)模流動的出現(xiàn)而改變。從我們調查的樣本村的情況看,農民流動對農村文化教育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層級性特點:小學階段影響不大,小學適齡兒童的入學率并沒因農民流動現(xiàn)象的加劇而降低,而是由于父母外出務工家庭經濟狀況有好轉小學適齡兒童的入學率在上升;農民流動對初中階段學生的影響就比較大,課題組調查成員在調查中普遍感到,現(xiàn)在農村初中學生的厭學情緒普遍存在,“讀書無用論”的觀念在廣大農民心中也明顯抬頭。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大中專畢業(yè)生都得自找工作,而在當前社會轉型就業(yè)壓力日益加重的環(huán)境下,出身農村的大中專畢業(yè)生往往是畢業(yè)即失業(yè),而與他們年輕相仿的沒考上大學的農村青年,卻可能外出打了好幾年工賺了不少錢,這一比較差異不僅讓農村學生的父母心中感到失落,就是學生本人也感到心里失衡;二是不讀書考學同樣能到城市打工,這一非農化路徑的拓展和改變使得學生讀書沒有動力,而原來源于父母的壓力也因此減輕;三是經濟發(fā)展的區(qū)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