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非寄生性魚病 2.病毒性其他器官病 3. 細菌性其他器官病 4.寄生蟲引起的其他器官病 5. 細菌性腸道病 6.寄生蟲引起的腸道病 7.細菌、真菌性鰓病 可為廣大養(yǎng)殖戶提供技術幫助!,常見的魚病,2019/7/12,2,1.非寄生性魚病,(一)食物缺乏引起的疾病 跑馬病 跑馬病主要發(fā)生在魚苗至夏花培育階段,常見干草、青魚。魚苗下塘后10多天,魚苗繞魚池邊成群狂游,長時期不停止,如跑馬狀,故稱“跑馬病”。此病主要是由于缺乏食物引起的。多因魚苗下塘后,陰雨連綿,水溫較低,池水肥不起來,缺乏魚苗適口的餌料。池塘漏水,也能引起跑馬病,因漏水影響水質不肥,也能引起跑馬病。由于魚成群結隊圍著池邊狂游不停,造成體力過分消耗,使魚體消瘦,體力枯竭,最后大量死亡。(二)不良水質引起的疾病 1.泛塘 泛塘是池塘水中的溶解氧不足而引起的一種魚病。養(yǎng)魚水體要求每升水中含溶解氧5毫克以上,如果低于1毫克,魚就要浮頭,甚至發(fā)生死亡。泛塘一般多發(fā)生在59月。每當天氣悶熱、氣壓降低、風向由北轉南、暴雨過后等情況下,半夜之后最容易發(fā)生泛塘。泛塘之前,一般池塘水面出現泡沫,甚至有一股腥臭味;小魚蝦聚集于池邊等。泛塘時塘內魚群狂游亂竄、翻白,如不及時搶救,會全池死光,2019/7/12,3,2.彎體病 病原:彎體病又稱畸形病、龍尾病。癥狀:魚類發(fā)生彎體病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由于水中含重金屬鹽類過多,刺激魚的神經和肌肉收縮所致。新開的魚池,由于土壤中的重金屬鹽類溶解在水中,所以魚種患彎體病的較多,養(yǎng)魚較久的老魚池,土壤中的重金屬鹽類大多溶解完了,一般不易發(fā)生此病。二是由于魚缺乏鈣質而產生彎體病?;紡濗w病的魚,主要的癥狀是身體呈“s”形彎曲,有的病魚身體身體有兩三個彎曲,有的只尾部彎曲,有的鰓蓋凹陷或嘴部上下腭和鰭出現畸形。 知名獸藥廠家 獸藥求購,2019/7/12,4,1.草魚出血病病原:草魚出血病是由呼腸弧病毒引起的魚病。病毒的個體極小,呈顆粒狀,須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清。這種病毒寄生在魚體組織細胞中,具有很強的抗藥性,所以難以用藥物治療。病癥:病魚體色發(fā)暗,微帶紅色。病癥主要有三種類型:“紅肌肉”型,撕開病魚的皮膚或對準陽光或燈光透視魚體,可見皮下肌肉充血現象,有全身充血和點狀充血;“紅鰭紅鰓蓋”型,病魚鰭基、鰓蓋充血,常伴有口腔充血;“腸炎”型,病魚腸時務須仔細觀察病魚體外和體內腸道等器官,以免誤診。首先檢查病魚口腔、頭部、鰭條基部有無充血現象,然后用鑷子剝開皮膚觀察肌肉是否有充血現象,最后解剖魚體,觀察腸道是否有充血癥狀。如果充血癥狀明顯,或者有幾種癥狀同時表現,可診斷為草魚出血病。 流行情況:草魚出血癥的流行季節(jié):59月主要危害草魚,其中57月主要危害2齡草魚,89月主要危害當年草魚種。 2.鱖魚暴發(fā)性傳染病 病原 初步查明是由一種顆粒的截面呈六角形的病毒引起的魚病。癥狀 病魚嚴重貧血,鰓及肝臟的顏色蒼白,并常伴有腹水,肝臟有淤血點,腸內充滿淡黃色粘稠物。流行情況 病毒在鱖魚體內可長期潛伏,在廣東省流行于511月。,2019/7/12,5,2.病毒性其他器官病,1.草魚出血病病原:草魚出血病是由呼腸弧病毒引起的魚病。病毒的個體極小,呈顆粒狀,須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清。這種病毒寄生在魚體組織細胞中,具有很強的抗藥性,所以難以用藥物治療。病癥:病魚體色發(fā)暗,微帶紅色。病癥主要有三種類型:“紅肌肉”型,撕開病魚的皮膚或對準陽光或燈光透視魚體,可見皮下肌肉充血現象,有全身充血和點狀充血;“紅鰭紅鰓蓋”型,病魚鰭基、鰓蓋充血,常伴有口腔充血;“腸炎”型,病魚腸時務須仔細觀察病魚體外和體內腸道等器官,以免誤診。首先檢查病魚口腔、頭部、鰭條基部有無充血現象,然后用鑷子剝開皮膚觀察肌肉是否有充血現象,最后解剖魚體,觀察腸道是否有充血癥狀。如果充血癥狀明顯,或者有幾種癥狀同時表現,可診斷為草魚出血病。 流行情況:草魚出血癥的流行季節(jié):59月主要危害草魚,其中57月主要危害2齡草魚,89月主要危害當年草魚種。,2019/7/12,6,2.鱖魚暴發(fā)性傳染病 病原 初步查明是由一種顆粒的截面呈六角形的病毒引起的魚病。癥狀 病魚嚴重貧血,鰓及肝臟的顏色蒼白,并常伴有腹水,肝臟有淤血點,腸內充滿淡黃色粘稠物。流行情況 病毒在鱖魚體內可長期潛伏,在廣東省流行于511月。 李女士 QQ:923080139,2019/7/12,7,3.細菌性其他器官病,魚類暴發(fā)性出血病 病原 該病是由嗜水氣單胞菌為主的多種細菌感染而引起的細菌性傳染病。病癥 早期病魚的上下頜、口腔、鰓蓋、眼睛、鰭基和魚體兩側輕度充血,進而嚴重充血,有的眼球突出,肛門紅腫,腹腔積有淡黃色透明腹水,腸內沒有食物而被粘液脹得很粗,鰾壁充血,有的鱗片豎起,肌肉充血,鰓絲末端腐爛。但也有癥狀不明顯而突然死亡的,這是由于魚的體質弱,感染病菌太多,毒力強所引起的超急性病例。病魚表現為厭食、靜止不動,繼而發(fā)生陣發(fā)性亂竄,有的在池邊摩擦,最后衰竭而死。 流行情況 初發(fā)于江浙一帶養(yǎng)魚老區(qū),80年代以后才蔓延至全國各養(yǎng)魚區(qū)。,2019/7/12,8,4寄生蟲引起的其他器官病,四極蟲病 病原:四極病魚是由鰱四極蟲寄生引起的魚病。蟲體孢子球形,一端有4個形態(tài)和大小相似的球形極囊,無嗜碘泡,縫脊直,殼片有810條與縫脊平行的雕紋。病癥:患四極蟲病的白鰱體軀消瘦,有的體色發(fā)黑,眼圈出現充血現象或眼球稍突出,魚腹和鰭基部變成黃色,有的病魚與水霉和斜管蟲病并發(fā),造成大批死亡。流行情況:四極蟲主要侵襲鰱魚膽囊,使膽功能失常,能造成大規(guī)模死亡。,2019/7/12,9,5.細菌性腸道病,1.腸炎病病原:腸炎病又叫爛腸瘟、烏頭瘟。病原體為點狀產氣單孢桿菌。細菌為短桿狀,兩端圓形,單個或幾個相連,極端單鞭毛,有運動能力。病癥:病魚行動緩慢,不吃食,腹部膨大,體色變黑,特別是頭部顯得更黑,有很多體腔液,腸壁充血,呈紅褐色。腸內沒有食物,只有許多淡黃色的粘液。如不及時治療,病魚會很快死去。 流行情況:此病是目前飼養(yǎng)魚類中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在草、青魚中非常普遍,尤其是當年草魚和一齡的草、青魚最易得病。死亡率很高,一般可達50左右。全國各養(yǎng)魚地區(qū)都有發(fā)生。各地的流行季節(jié)和發(fā)病程度,隨氣候的變化和飼養(yǎng)管理水平有所差異。在一年中,此病有兩個明顯的流行季節(jié),56月主要是12齡草、青魚的發(fā)病季節(jié),89月主要是當年草魚的發(fā)病季節(jié),同時,該病往往與細菌性爛鰓病并發(fā),流行地區(qū)十分廣泛。,2019/7/12,10,6.寄生蟲引起的腸道病,1.毛細線蟲病病原 毛細線蟲病是由毛細線蟲寄生于魚的腸中而引起的魚病。蟲體線狀,肉眼可見。卵生,卵隨寄主糞便排入水中,沉入水底,或附在水草及碎屑上,被魚吞食后感染。病癥:蟲體以頭部鉆入宿主腸壁的粘膜層內,破壞腸壁組織,引起發(fā)炎,嚴重時可致死亡。少量寄生,不顯癥狀,感染4條以上蟲體,魚體即消瘦,體色變黑,離群獨游,長度1766厘米的草、青魚種,平均感染強度達75條時, 能引起大量死亡。流行情況:主要危害草魚、青魚種,鰱、鳙、鯪魚也有感染。 2.頭槽絳蟲病 病原 頭槽絳蟲病是由九江頭槽絳蟲、馬口頭槽絳蟲等引起的腸道寄生蟲病。九江頭槽絳蟲主要寄生于草、青、鰱、鳙、鯪等魚腸道內,馬口頭槽絳蟲主寄生于青魚、團頭魴、赤眼鱒等魚腸道內。頭槽絳蟲為扁帶形,由許多節(jié)片組成,頭節(jié)略呈心臟形,頂端有頂盤,兩側有兩個深溝槽,無明顯頸部。每個體節(jié)片內均有一套雌雄生殖器官,睪丸不球形,成單行排列在髓層。卵巢塊狀雙葉腺體。卵黃腺散布在皮層。成熟節(jié)片內充滿蟲卵。頭槽絳蟲卵隨著糞落入水中,孵出鉤球蚴,為魚類誤食后,即在魚腸道中發(fā)育為裂頭蚴,并陸續(xù)長出節(jié)片發(fā)育成成蟲。 病癥:病魚黑色素增加,口常張開,但食量劇減,故又稱“干口病”。嚴重的病魚,腹部膨脹,剖開魚腹,可見腸道形成胃囊狀擴張,破腸后,即可見到白色帶狀蟲體聚集在一起。流行情況:此病主要危害草魚種。流行地區(qū)主要在廣東、廣西,越冬草魚種死亡率達90,是主要魚病之一。,2019/7/12,11,3.變形蟲病 病原:為鯇內變形蟲引起的一種腸道病。營養(yǎng)體淡灰色,運動活潑,胞質分內外兩層,內質比較濃密,具細小空泡,外質透明,能不斷伸出葉狀偽足,使蟲體向前推進。細胞核透明、圓形。當環(huán)境不良時,偽足消失,體積變小,不活動也不攝食,分泌一層薄膜把身體包圍,形成胞囊,隨寄主糞便排出體外,被魚吞食而感染。病癥:鯇內變形蟲寄生在腸內,由于腸粘膜組織遭到破壞,充血發(fā)炎,出現乳黃色粘液,因此與細菌性腸炎病有些相似,但無細菌性腸炎的其他癥狀。常與六鞭毛蟲、腸袋蟲同時存在,或與細菌性腸炎形成并發(fā)癥。 流行情況:鯇內變形蟲主要寄生在2齡以上草魚的后腸,長江中下游和西江流域各養(yǎng)魚地區(qū)都有分布,但以兩廣地區(qū)流行最普遍,69月為流行季節(jié),且常與細菌性腸炎病同時暴發(fā)。 獸藥廠家 獸藥代理,2019/7/12,12,7.細菌、真菌性鰓病,1.細菌性爛鰓病病原:是由魚害粘球菌引起的魚病,菌體細長,粗細基本一致,兩端鈍圓。一般稍彎曲,有時彎成圓形、半圓形、V形、Y形。較短的菌體通常是直的。菌體長短很不一致,大多長224微米,個別長37微米,寬08微米。菌體無鞭毛,通常作滑行運動或搖晃顫動。病癥:病魚鰓絲腐爛帶有污泥,鰓蓋骨的內表皮往往充血,中間部分的表皮常腐蝕成一個圓形不規(guī)恥的透明小窗(俗稱開天窗)。在顯微鏡下觀察,草魚鰓瓣感染了粘細菌以后,引起的組織病變不是發(fā)炎和充血,而是病變區(qū)域的細胞組織呈現不同程度的腐爛、潰爛和“侵蝕性”出血。另外有人觀察到鰓組織病理變化經過炎性水腫、細胞增生和壞死三個過程,并且分為慢性和急性兩個類型。慢性型以增生為主,急性型由于病程短,炎性水腫迅速轉入壞死,增生不嚴重或幾乎不出現。 流行情況:細菌性爛鰓病主要危害當年草魚種,每年的79月為流行盛期。12齡草魚發(fā)病多在45月。,2019/7/12,13,2.鰓霉病,病原 是由鰓霉菌寄生在魚鰓上引起的魚病。國內發(fā)現的鰓霉有兩種類型。寄生在草魚鰓上的鰓霉,菌絲體比較粗直而少彎曲,通常是單枝延長生長,分枝很少,不進入血管和軟骨,僅生長在鰓小片的組織,菌絲直徑為2025微米,孢子的直徑為7496微米,平均為8微米。另一種寄生于青、鳙、鯪魚鰓上,它的菌絲常彎曲成網狀,較細而壁厚,分枝特別多,分枝沿著鰓絲血管或穿入軟骨生長,縱橫交錯,充滿鰓絲和鰓小片。菌絲的直徑為66216微米,孢子的直徑為4884微米。病癥:感染鰓霉病急性型的病魚,出現病情后幾天內大量死亡,表現為鰓出血,部分鰓絲顏色蒼白,魚不攝食,游動緩慢。慢性型發(fā)病的病魚,死亡率稍低,壞死的鰓絲部分腐爛脫落,鰓絲貧血,呈蒼白色。鰓霉病必須借助顯微鏡確診。剪少許腐爛的鰓絲,在顯微鏡觀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滬科版選擇性必修三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木模板木方采購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借款合同參考格式4篇
- 2025年度橋梁路面混凝土施工勞務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農用拖拉機租賃與農田作業(yè)合同3篇
- 2025年度幕墻施工勞務分包合同施工質量監(jiān)督與驗收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苗木新品種研發(fā)與推廣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旅游地產開發(fā)貸款擔保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廠房租賃與智慧城市建設合作合同范本3篇
- 護士長合同范本(2篇)
- GB/T 16288-2024塑料制品的標志
- 麻風病防治知識課件
- 干部職級晉升積分制管理辦法
- TSG ZF003-2011《爆破片裝置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
- 護理服務在產科中的應用課件
- 2024年代理記賬工作總結6篇
- 電氣工程預算實例:清單與計價樣本
- VOC廢氣治理工程中電化學氧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 煤礦機電設備培訓課件
- 高考寫作指導議論文標準語段寫作課件32張
- 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英語統(tǒng)一考試模擬演練八省聯考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