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5009.244-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二氧化氯的測定》與《SN/T 1954-2007》相比,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不同:

  1. 適用范圍:GB 5009.244-2016作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適用范圍更廣泛,涵蓋了各類食品中二氧化氯殘留量的測定,而SN/T 1954-2007則可能更多地側(cè)重于進出口食品或特定類型食品的檢測。

  2. 檢測方法:新標準可能引入了新的檢測技術(shù)和方法,以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靈敏度。例如,GB 5009.244-2016可能采用了更現(xiàn)代的分析儀器和更優(yōu)化的化學(xué)反應(yīng)體系,相比SN/T 1954-2007,這些改進有助于提升檢測效率和結(jié)果可靠性。

  3. 限量標準與判定依據(jù):新標準可能會根據(jù)最新的科學(xué)研究成果和風(fēng)險評估,對食品中二氧化氯的最大殘留限量進行調(diào)整,提供更為科學(xué)合理的安全閾值。同時,對于判定食品是否合格的依據(jù)也會更加明確和嚴格。

  4. 采樣與前處理:GB 5009.244-2016中可能對樣品的采集、保存、前處理步驟進行了詳細規(guī)定或優(yōu)化,確保檢測結(jié)果更能代表實際狀況,減少因操作不當(dāng)導(dǎo)致的誤差。

  5. 質(zhì)量控制:新標準加強了實驗室質(zhì)量控制的要求,可能包括更多的平行樣、空白試驗、回收率試驗等,以確保檢測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和可比性。

  6.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隨著技術(shù)進步和標準體系的更新,GB 5009.244-2016所引用的相關(guān)標準和規(guī)范較SN/T 1954-2007更為新穎,確保了檢測方法的先進性和國際接軌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quán)發(fā)布的權(quán)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xiàn)行
  • 正在執(zhí)行有效
  • 2016-08-31 頒布
  • 2017-03-01 實施
?正版授權(quán)
GB5009.24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二氧化氯的測定.pdf_第1頁
GB5009.24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二氧化氯的測定.pdf_第2頁
GB5009.24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二氧化氯的測定.pdf_第3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5009.24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二氧化氯的測定.pdf-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國 家 標 準G B5 0 0 9.2 4 42 0 1 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二氧化氯的測定2 0 1 6 - 0 8 - 3 1發(fā)布2 0 1 7 - 0 3 - 0 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fā) 布G B5 0 0 9.2 4 42 0 1 6 前 言 本標準代替S N/T1 9 5 42 0 0 7 進出口冰鮮肉中二氧化氯殘留量的檢驗方法分光光度法 。本標準與S N/T1 9 5 42 0 0 7相比, 主要變化如下: 修改了檢測方法及檢測方法的適用范圍; 增加試樣分類; 修改試樣處理條件; 修改檢出限, 增加定量限。G B5 0 0 9.2 4 42 0 1 6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二氧化氯的測定1 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蔬菜、 水果、 畜禽肉、 水產(chǎn)品中二氧化氯的分光光度檢測方法。本標準適用于蔬菜、 水果、 畜禽肉、 水產(chǎn)品中二氧化氯的測定。2 原理試料中的二氧化氯用磷酸鹽緩沖溶液提取, 經(jīng)冷凍離心, 纖維濾紙過濾, 以甘氨酸作掩蔽劑, 消除溶液中C l2、C l O-等物質(zhì)的假陽性干擾, 加入N,N-二乙基-對苯二胺(D P D) 顯色劑與二氧化氯顯色, 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 5 2n m處測定其最大吸光度, 從而確定食品中二氧化氯的含量。3 試劑和材料除非另有說明, 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水為G B/T6 6 8 2規(guī)定的二級水。3.1 試劑3.1.1 甘氨酸(C2H5NO2) 。3.1.2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 D T A) (C1 0H1 4N2N a2O8) 。3.1.3 碘化鉀(K I) : 純度9 9.5%。3.1.4 亞氯酸鈉(N a C l O2) 。3.1.5 乙酸(CH3C OOH) 。3.1.6 硫酸(H2S O4) 。3.1.7 無水硫酸鈉(N a2S O4) 。3.1.8 氫氧化鈉(N a OH) 。3.1.9 磷酸二氫鉀(KH2P O4) 。3.1.1 0 N,N-二乙基-對苯二胺(D P D) 。3.1.1 1 硫代硫酸鈉(N a2S2O3) 。3.1.1 2 可溶性淀粉。3.1.1 3 重鉻酸鉀(C r2K2O7) 。3.1.1 4 高純氮氣。3.2 試劑配制3.2.1 D P D顯色劑(1g/L) : 稱取1gD P D(3.1.1 0) 溶于含8m L硫酸溶液(1+3) 和2 0 0m gE D T A的無氯二級水(3.2.2) 中, 并用無氯二級水稀釋至10 0 0m L, 儲于具玻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置于暗處。3.2.2 無氧化性氯二級水: 二級水中加入亞硫酸鈉(3.1.4) , 將氧化性氯還原為氯離子( 以D P D檢查不顯色) , 再進行蒸餾, 所得水為無氧化性氯二級水。G B5 0 0 9.2 4 42 0 1 62 3.2.3 甘氨酸溶液(1 0%) : 取1 0g甘氨酸(3.1.1) , 用水溶解, 定容至1 0 0m L。3.2.4 氫氧化鈉溶液(2m o l/L) : 稱取8 0g氫氧化鈉, 用水溶解, 定容至1L。3.2.5 氫氧化鈉溶液(0.1m o l/L) : 稱取4g氫氧化鈉, 用水溶解, 定容至1L。3.2.6 硫酸溶液(1m o l/L) : 量取9 8.4%的硫酸(3.1.6)5 4m L, 緩慢地加入約3 0 0m L蒸餾水中, 冷卻以后, 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 把容器用約2 0m L蒸餾水洗滌3次, 也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 用水定容至1L。3.2.7 磷酸二氫鉀溶液c(KH2P O4)=0.1m o l/L :1 3.6 1g磷酸二氫鉀溶液(3.1.9) , 用水溶解, 定容至1L。3.2.8 磷酸鹽緩沖液(p H=6.5) : 取5 0 0m L0.1m o l/LKH2P O4和8 1m L0.1m o l/LN a OH, 用水稀釋至1L。3.2.9 亞氯酸鈉飽和溶液: 取適量亞氯酸鈉(3.1.4) 于燒杯內(nèi), 加少量水, 攪拌使成為飽和溶液( 亞氯酸鈉的溶解度相當(dāng)高, 按所需用量配制) 。3.2.1 0 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配制c(N a2S2O3)=0.1 0 00m o l/L : 稱取1 6g無水硫酸鈉(3.1.7) , 溶于1L水中, 加熱煮沸1 0m i n, 冷卻, 避光兩周后過濾備用。3.2.1 1 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標定c(N a2S2O3)=0.1 0 00m o l/L : 稱取0.1 5g于1 2 0烘至恒重的基準重鉻酸鉀(3.1.1 3) , 準確至0.0 0 01g, 置于碘量瓶中, 加入2 5m L水, 溶解后加入2g碘化鉀及2 0m L2 0%硫酸溶液, 搖勻, 于暗處放置1 0 m i n。加1 5 0 m L水, 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3.2.1 0)滴定, 近終點時加入3m L淀粉指示液(5g/L) (3.1.1 2) , 繼續(xù)滴定至溶液由藍色變?yōu)榱辆G色。同時做空白試驗。3.2.1 2 淀粉指示劑(5g/L) : 稱取5.0g淀粉放入5 0m L燒杯, 量取1L蒸餾水, 先用數(shù)滴把淀粉調(diào)成糊狀, 再取約9 0 0m L水加熱至微沸時, 倒入糊狀淀粉, 再用剩余蒸餾水沖洗5 0m L燒杯3次, 洗液倒入燒杯, 然后再加入1滴1 0%鹽酸, 微沸3m i n。3.2.1 3 淀粉溶液(1%) : 稱取1g可溶性淀粉, 用少許水將其調(diào)成糊狀, 用1 0 0m L沸水將其溶解, 再加熱煮沸至澄清。3.3 標準品3.3.1 二氧化氯標準儲備溶液的制備在A瓶中放入3 0 0m L純水, 將A瓶一端玻璃與空氣壓縮機相接, 另一玻璃管與B瓶相連。B瓶為高強度硼硅玻璃瓶, 瓶口有三根玻璃管; 第一根插至離瓶底5mm處, 用以引進空氣; 第二根上接帶刻度的圓柱形分液漏斗, 下端伸至液面下; 第三根下端離開液面, 上端與C瓶相接。溶解1 0g亞氯酸鈉于7 5 0m L純水中并倒入B瓶中, 在分液漏斗中裝有2 0m L硫酸溶液。C瓶裝有亞氯酸鈉飽和溶液的洗氣塔。D瓶為2L硼硅玻璃收集瓶, 瓶中裝有15 0 0m L純水, 用以吸收所發(fā)生的二氧化氯, 余氣由排氣管排出。整套裝置應(yīng)放入通風(fēng)櫥內(nèi)。二氧化氯的發(fā)生及吸收裝置見圖1。圖1 二氧化氯的發(fā)生及吸收裝置G B5 0 0 9.2 4 42 0 1 63 啟動空氣壓縮機, 使空氣均勻地通過整個裝置。每隔5m i n由分液漏斗加入5m L硫酸溶液, 加完最后一次硫酸溶液后, 空氣流量要持續(xù)3 0m i n。所獲得的黃色二氧化氯儲備溶液放入棕色瓶中密塞于冷藏箱中保存。其質(zhì)量濃度約為2 5 0m g/L6 0 0m g/L, 相當(dāng)于5 0 0m g/L12 0 0m g/L有效氯(C l2) 。3.3.2 二氧化氯標準儲備溶液的標定向2 5 0m L碘量瓶內(nèi)加入1 0 0m L純水、1g碘化鉀及5m L乙酸, 搖動碘量瓶使碘化鉀完全溶解。加入1 0.0 0m L二氧化氯標準溶液, 在暗處放置5m i n。用0.1m o l/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3.2.1 0) 滴定至溶液呈淡黃色時, 加入1m L淀粉溶液, 繼續(xù)滴定至終點。按以上步驟加入相同量的試劑( 僅不加二氧化氯) , 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至藍色消失, 記錄空白用量。二氧化氯標準儲備溶液的濃度按式(1) 計算:(C l O2)=c(V1-V0)1 3.4 9V2(1) 式中:(C l O2) 二氧化氯標準儲備溶液的濃度, 單位為毫克每毫升(m g/m L) ;c 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濃度, 單位為摩爾每升(m o l/L) ;V1 滴定二氧化氯所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 單位為毫升(m L) ;V0 滴定空白所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 單位為毫升(m L) ;V2 二氧化氯體積, 單位為毫升(m L) ;1 3.4 9 與1.0 0m 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c(N a2S2O3)=0.1 0 00m o l/L (3.2.1 0) 相當(dāng)?shù)囊院量吮硎镜亩趸鹊馁|(zhì)量。3.4 二氧化氯標準溶液配制1m L溶液含二氧化氯(C l O2)0.2 5m g, 根據(jù)測定的二氧化氯儲備液的濃度, 吸取一定量二氧化氯標準儲備液, 用無氯二級水(3.2.2) 進行稀釋。該溶液即用即配。4 儀器和設(shè)備4.1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4.2 均質(zhì)器:80 0 0r/m i n。4.3 離心機:1 00 0 0r/m i n。4.4 具塞錐形瓶:1 0 0m L。4.5 濾膜:0.2 2m。4.6 移液管:1.0m L、2.0m L、5.0m L、1 0.0m L。4.7 分析天平。5 分析步驟5.1 試樣制備從所取全部樣品中取出有代表性樣品約1k g, 經(jīng)搗碎機充分搗碎均勻, 均分成兩份, 分別裝入潔凈容器內(nèi)作為試樣。密封并加貼標簽。G B5 0 0 9.2 4 42 0 1 64 5.2 試樣保存將試樣于-1 8以下冷凍保存。在抽樣及制樣的操作過程中, 應(yīng)防止樣品受到污染或發(fā)生殘留物含量的變化。5.3 提取5.3.1 水果及蔬菜稱取試樣1.0 0g( 精確至0.0 1g) 于5 0m L離心管中, 加入2 0m L磷酸鹽緩沖溶液(p H 6.5) (3.2.8) ,80 0 0r/m i n均質(zhì)提取3m i n, 于高速離心機中1 00 0 0r/m i n冷凍離心1 0m i n, 取出, 用纖維濾紙過濾于1 0m L具塞比色管中, 供分光光度計測定。5.3.2 畜禽肉及水產(chǎn)品稱取試樣1.0 0g( 精確至0.0 1g) 于1 0 0 m L離心管中, 加入5 0 m L磷酸鹽緩沖溶液(p H 6.5)(3.2.8) ,80 0 0r/m i n均質(zhì)提取3m i n, 于高速離心機中1 00 0 0r/m i n冷凍離心1 0m i n, 取出, 用纖維濾紙過濾于1 0m L具塞比色管中, 供分光光度計測定。5.4 測定5.4.1 標準曲線的繪制向一系列1 0m 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氯標準使用溶液, 使各管中的濃度相當(dāng)于0.0 0m g/L、0.0 5m g/L、0.1 0m g/L、0.5 0m g/L、1.0 0m g/L、2.0 0m g/L、5.0 0m g/L的二氧化氯標準溶液。分別加入1.0m L磷酸鹽緩沖液(3.2.8) 和1.0m LD P D溶液(3.2.1) 、1.0m L甘氨酸溶液, 定容至刻度搖勻, 在6 0s內(nèi), 用1c m比色皿在5 5 2n m處測定吸光度, 以標準工作液的濃度為橫坐標, 以響應(yīng)值( 吸收值) 為縱坐標, 繪制標準曲線, 見附錄A。5.4.2 樣品中二氧化氯的測定取5m L濾液于1 0m L具塞比色管中, 向濾液中加入1m L甘氨酸溶液(3.2.3) 混合, 加入1m L磷酸鹽緩沖液(3.2.8) 和1.0m LD P D溶液(3.2.1) , 用水定容至刻度1 0m L搖勻。立即在6 0s內(nèi), 用1c m比色皿在5 5 2n m處測定吸光度, 根據(jù)標準曲線求出二氧化氯的濃度。注:整個操作過程需避光。6 分析結(jié)果的表述試樣中二氧化氯含量按式(2) 計算:X=(c-c0)Vm(2) 式中:X 試樣中C l O2含量, 單位為毫克每千克(m g/k g) ;c 樣液中C l O2的濃度, 單位為毫克每升(m g/L) ;c0 試劑空白中C l O2的濃度, 單位為毫克每升(m g/L) ;G B5 0 0 9.2 4 42 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xué)習(xí)、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復(fù)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luò)傳播等,侵權(quán)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wù)。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zhì)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