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測量浮力的大小復習專項練習.docx_第1頁
中考物理測量浮力的大小復習專項練習.docx_第2頁
中考物理測量浮力的大小復習專項練習.docx_第3頁
中考物理測量浮力的大小復習專項練習.docx_第4頁
中考物理測量浮力的大小復習專項練習.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測量浮力的大小一、單選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6.0分)1.如圖所示,重為8N的石塊浸沒在水中稱重時為5N,則石塊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A.2NB.3NC.5ND.8N2.如圖所示,是一密度計分別放入兩種不同液體靜止后的情形,關于兩次密度計所受浮力大小和兩種液體密度大小的關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密度計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小 B.密度計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大 C.甲杯液體的密度比乙 杯液體的密度大 D.甲杯液體的密度比乙杯液體的密度小3.一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 度處緩慢下降,然后將圓柱體逐漸浸入水中。如圖所示是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圖像。(g取10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圓柱體剛好全部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為700 Pa B.圓柱體受到的重力是16N C.圓柱體受到的最大浮力是12 N D.圓柱體的密度是1.5103kg/m3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3.0分)4.下列有關浮力的說法存在錯誤的是()A.游泳的人踩碎石由深水走向淺水,腳越來越疼,因為人受到的浮力越來越大B.鐵路橋的橋墩都是豎直插入河床淤泥里的,橋墩所受浮力為0NC.任何物體都可以用稱重法測浮力D.在地球上用體重秤測體重,讀數(shù)其實比真實體重要小一點三、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8.0分)5.一金屬塊在空氣中稱重29N,把它全部浸沒在水中稱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8N,則該金屬塊受到的浮力是 _ N,方向 _ 6.浮力的大小(1)稱重法: _ (2)阿基米德原理:F浮= _ = _ 7.一金屬塊在空氣中稱重29N,把它全部浸沒在水中稱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8N,則該金屬塊受到的浮力是 _ N,排開水的重力是 _ N8.用彈簧測力計吊著重力為10牛的金屬塊浸入水中,如果金屬塊的一半體積浸入水中,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8牛,此時金屬塊受到水的浮力大小為 牛。如果將金屬塊全部浸沒水中(金屬塊不接觸容器底部),則金屬塊所受浮力大小為 牛。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42.0分)9.為了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量筒、燒杯、金屬塊、木塊、細線、水及其他簡單輔助器材 第一小組:探究金屬塊的下沉條件實驗中,他們用兩種方法測量了物體受到的浮力: 方法1:稱重法測量過程及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則金屬塊所受的浮力為 _ 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測量過程與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排開水的體積為 _ mL,根據F浮=G排=水V排g可計算出浮力 第二小組:探究木塊上浮的條件要測量木塊浸沒時的浮力,你準備選用上述兩方法中的方法 _ (選填“1”或“2”),并簡要說明操作中還應采取的措施: _ 10.為了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量筒、燒杯、金屬塊、木塊、細線、水及其他簡單輔助器材 第一組:探究金屬塊的下沉條件他們用兩種方法測物體受到的浮力(如圖) (1)稱重法測量過程與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則金屬塊所受的浮力為 _ N (2)阿基米德原理法測量過程與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排開水的體積為 _ cm3,浮力為 _ N通過實驗可得到金屬塊浸沒在水中下沉的條件是 _ 第二組:探究木塊上浮的條件 (3)要測量木塊浸沒時的浮力,你準備選用上述兩方法中的方法 _ (選填“1”或“2”),并簡要說明操作中還應采取的措施是 _ 11.12.(6分)下圖是八(下)教材中的一個浮力小實驗: (1)在薄塑料袋中裝滿水并扎緊用彈簧測力計將它提起后靜止由圖可知水袋所受重力的大小為 N;將水袋慢慢浸入水的過程中(不碰容器壁),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會漸漸變 _;當水袋全部浸沒水中時(不碰容器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此時水袋所受浮力的大小為 N。 (2)結合實驗進行推理,說明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確性: (3)該實驗 (選填“能”或“不能”)全面說明阿基米德原理 。13.有一金屬球,在空氣中稱得重68 N,將它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時,有40 mL水從溢水杯流入量筒,求:(g取10 Nkg) (1)金屬球的體積;(2)金屬球所受浮力;(3)金屬球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14. (8分)有一個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用彈簧秤測得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為20N,然后把它全部浸入水中,測出物體在液體中的重力為12N(g=10牛/千克),求: (1)此物體受到的浮力;(2)此時排開水的體積;(3)物體的質量;(4)物體的密度 15.某同學進行了下圖所示的實驗:探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跟排開液體重力的關系 (1)你覺得合理的實驗順序是_。 (2)實驗后,分析甲乙和丙丁,可得出結論:阿基米得原理,浸在水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的大小等于_。 (3)圖乙中,浸沒在水中的合金塊勻速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合金塊所受的浮力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4)如果這位同學準備探究浮力大小跟液體密度的關系,你覺得他應該再增加_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4.0分)16.某物體在空氣中稱重是10N,浸沒在水中稱重是6.8N,求這個物體受到的浮力?17.為了探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浮力,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量筒、燒杯、金屬塊、細線、水及其他簡單輔助器材 (1)如圖使用的一只彈簧測力計時,首先觀察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 _ N,最大測量值是 _ N; (2)曉華同學用稱重法求浮力測量過程及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則金屬塊受到的重力是 _ N;金屬塊所受的浮力為 _ N (3)楊剛同學用阿基米德原理法進行測量測量過程及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排開水的體積為 _ cm3,根據F浮=G排=水V排g可計算出浮力為 _ N18.如圖所示是某公共廁所的自動沖水裝置。浮筒A是邊長為20cm的正方體,蓋片B的面積為80cm2(蓋片B質量、厚度不計),連接AB的是長為30cm,體積和質量都不計的硬桿。當供水管流進水箱的水剛好浸沒浮筒A時,蓋片B被拉開,水通過排水管流出沖洗廁所。 (1)浮筒A浸沒時受到的浮力有多大?畫出此時浮筒A受力的示意圖 (2)當水箱的水剛好浸沒浮筒A時,水對蓋片B的壓力是多少? (3)浮筒A的質量是多少?中考物理專項練習之測量浮力的大?。ê鸢附馕?、全國通用)【答案】1.B2.C3.D4.AC5.11;豎直向上6.F浮=G-F;G排;液gV排7.11;118.2;4。9.0.2;20;2;用細針使木塊完全浸沒10.0.2;20;0.2;物體所受浮力小于重力;2;用針將木塊完全壓入水中11.(1)2.8104N;3.5104Pa;(2)8103N;2104N;(3)2.8104N。12.(1)4.2 ,小 , 0 , 4.2(2)因為F浮= 4.6N G排=G=4.6N 所以F浮= G排(3)不能13.(1)410-5m3;(2)0.4N;(3)6.4N。14.(1)8N;(2) 810-4m3;(3) 2Kg;(4) 2.5103 Kg/m3。15.(1)甲丁乙丙(丁甲乙丙);(2)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3)不變;(4)一包食鹽(或一杯不同的液體)。16.解:根據稱重法測浮力可得,這個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F浮=G-F示=10N-6.8N=3.2N 答:這個物體受到的浮力為3.2N17.0.2;5;2.2;0.2;20;0.218.40;80;4【解析】1.解:由題知,G=8N,F(xiàn)示=5N, 則石塊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8N-5N=3N; 故選B 石塊所受浮力等于石塊在空氣中的重力減去石塊在水中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 本題考查求物體受到的浮力,要掌握利用重力差法求物體的浮力的方法 2.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都處于漂浮狀態(tài),故由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均等于重力,二者是相等的關系;因密度計在甲液體中浸入液體的體積大于在乙液體中時浸入體積,則由浮力公式F=gV可得:甲杯液體的密度比乙杯液體的密度大。故選C。3.A.由圖象可知,圓柱體在剛浸沒時,下表面所處的深度為h=7cm3cm=4cm=0.04m,因此受到的液體壓強,故A錯誤;B.由圖象可知,當h=0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12N,此時圓柱體處于空氣中,故B錯誤;C.由圖象可知物體完全浸沒后排開水的體積不再改變,受到的浮力不再改變,則圓柱體受到的浮力=12N4N=8N。故C錯誤;D.當圓柱體完全浸入水中時,圓柱體受到的浮力,圓柱體密度,故D正確。故選D。4.解: A、人在水中由深水走向淺水時,排開水的體積減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人所受浮力減小,故A錯誤; B、浸在水中豎直的柱形橋墩,下面不受到水的壓力,所以不受浮力的作用,即橋墩所受浮力為0N,故B正確; C、物體在液體中受重力、拉力和浮力的作用,根據物體的受力平衡可知,可以用稱重法測浮力,但由于物體在氣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小,則無法用稱重法測量,故C錯誤; D、由于地球上的物體都受空氣浮力的作用,則用體重秤測體重在地球上用體重秤測體重,根據G=G-F浮可知:讀數(shù)其實比真實體重要小一點,故D正確 故選AC (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由深水走向淺水的過程中; (2)由于浮力就是物體上下兩個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差,據此分析; (3)根據稱重法測浮力的原理分析物體在液體、氣體中的受力特點判斷; (4)由于地球上的物體都受空氣浮力的作用,根據稱重法即可判斷 本題考查浮力產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和力的合成,以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相對比較簡單,屬于基礎題 5.解:根據稱重法可知,金屬球所受的浮力: F浮=G-F=29N-18N=11N,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故答案為:11;豎直向上 (1)稱重法測浮力:金屬塊所受浮力等于金屬塊的重力減去金屬塊在水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一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減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重力減去此時受到的浮力; (2)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本題考查學生對稱重法測浮力的掌握和運用計算浮力有以下幾種方法,根據已知條件選擇合適的方法 知道物體的重力G,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稱的示數(shù)為F,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G-F 物體漂浮在液面上,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G(此方法比較常用) 據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G排=液gV排(此方法比較常用) 根據物體受到向上的和向下的壓力,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F向上-F向下 6.解:(1)稱重法: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重量G,把該物體浸入水中,讀出測力計的示數(shù)F,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G-F; (2)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是: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即,F(xiàn)浮=G排=液gV排 故答案為:F浮=G-F;G排;液gV排 把物體稱重,用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再把物體放入水中,讀數(shù)兩數(shù)之差就是浮力大小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該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浮力公式是解決浮力大小問題的重要工具,它與其他幾種方法相結合,可以解決幾乎所有的浮力大小的計算問題 7.解:根據稱重法可知:金屬球所受的浮力F浮=G-F=29N-18N=11N,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11N, 故答案為:11;11 (1)稱重法測浮力:金屬塊所受浮力等于金屬塊的重力減去金屬塊在水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一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減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重力減去此時受到的浮力;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開水的重力與它受到的浮力之間的關系 本題考查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稱重法測浮力的掌握和運用計算浮力有以下幾種方法,根據已知條件選擇合適的方法 知道物體的重力G,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稱的示數(shù)為F,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G-F 物體漂浮在液面上,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G(此方法比較常用)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G排=液gV排(此方法比較常用) 根據物體受到向上的和向下的壓力,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F向上-F向下 8.本題考查了浮力的測量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理解”在液體密度不變時,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成正比”是解決本題的關鍵。(1)當金屬塊剛好一半浸入水中時,金屬球受到的浮力:F浮=G-F示=10N-8N=2N;(2)當金屬球全部浸入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是原來的2倍,所以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2F浮=22N=4N。故答案為:2;4。9.解:第一小組: 方法一(稱重法),物體受浮力:F浮=G-F=2.2N-2N=0.2N; 方法二(阿基米德原理法), V排=40mL-20mL=20mL=20cm3=2010-6m3,=210-5m3, F浮=水V排g=1103kg/m3210-5m310N/kg=0.2N 第二小組:要測量木塊浸沒時受的浮力,先測出V排,要用助沉法(用細針使木塊完全浸沒),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F浮; 故答案為:0.2,20,2,用細針使木塊完全浸沒 第一小組:對于下沉的物體,在水中受浮力的測量方法:稱重法F浮=G-F,測出V排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F??; 第二小組:對于上浮的物體,還可以測出V排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F浮,注意在測量V排時,要采取“助沉法” 本實驗題考查了量筒的使用、彈簧測力計的使用、稱重法測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排水法測固體體積(上浮的借用助沉法),知識點多,但都屬于基本實驗能力,難度不大 10.解: (1)由甲圖可得:G=2.2N,F(xiàn)示=2N, 金屬塊所受的浮力: F浮=G-F示=2.2N-2N=0.2N; (2)金屬塊的體積: V=40mL-20mL=20mL=20cm3, 金屬塊受到的浮力: F浮=gV排=1.0103kg/m310N/kg2010-6m3=0.2N; 金屬塊浸沒在水中下沉的條件: F浮G; (3)由于木塊不下沉,不能直接測量木塊受到浮力的大小,要測量木塊浸沒時的浮力應選方法2,用針將木塊完全壓入水中 故答案為: (1)0.2; (2)20;0.2;物體所受浮力小于重力; (3)2;用針將木塊完全壓入水中 (1)由圖讀出金屬塊在空氣中重G、金屬塊浸沒在水中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示,利用稱重法求金屬塊所受的浮力; (2)量筒兩次讀數(shù)之差就是金屬塊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受到的浮力;物體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時,物體將下沉; (3)由于木塊的密度小,會漂浮在水中,在不施加外力的情況下,無法浸沒在水中,因此需考慮使用針壓法來進行實驗 本題考查了物體的浮沉條件、阿基米德原理、量筒和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考查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要求用好稱重法測浮力、助沉法測體積 11.(1)圓木的體積:V=0.8m25m=4m3,由=m/V得圓木的質量m=木V=0.7103kg/m34m3=2.8103kg,圓木重力:G=mg=2.8103kg10N/kg=2.8104N,未向水池內注水時,圓木對池底的壓力:F=G=2.8104N,圓木對池底的壓強:;(2)水位達到1m時,V排1=0.8m21m=0.8m3,圓木受到的浮力:F浮1=水V排g=1103kg/m30.8m310N/kg=8103N,圓木對池底的壓力:F壓=G-F浮=2.8104N-8103N=2104N;(3)當圓木對池底的壓力為0時,F(xiàn)浮2=G=2.8104N,即F浮2=水V排2g=1103kg/m30.8m2h210N/kg=2.8104N,解得水深h2=3.5m,當水位達到4m時,圓木靜止時漂浮在水面上,圓木受到的浮力:F浮3=G=2.8104N。故答案為:(1)2.8104N;3.5104Pa;(2)8103N;2104N;(3)2.8104N。12.(1)由圖示彈簧測力計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是4.2N,水袋的重力是4.2N水袋慢慢浸入水的過程中,水袋排開水的體積增大,水的密度不變,水對物體的浮力增大,重力=拉力+浮力,物體的重力不變,浮力增大,彈簧測力計對物體的拉力減小當物體全部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0N,根據重力=拉力+浮力,塑料袋中水重不變,拉力為0N,浮力為4.6N(2)因為F浮= 4.6N G排=G=4.6N 所以F浮= G排;(3)本實驗不能全部說明阿基米德原理,,因為阿基米德原理對氣體也適用,而此實驗不足以說明“浸在氣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氣體的重力”故答案為:(1)4.2;?。淮?;0;4.2;(2)因為F浮= 4.6N G排=G=4.6N 所以F浮= G排;(3)不能。13.本題是力學知識的綜合題,考查了提及的單位換算、浮力的計算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理解金屬塊的體積等于它排開的水的體積是解決本題的關鍵。(1)由量筒中的水的體積可知金屬球的體積:V=40ml=40cm3=410-5m3;(2)金屬球所受浮力等于溢入量筒中水的重力,即:F浮=G排=水gV排=1.0103kg/m310N/kg410-5m3=0.4N;(3)金屬球浸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G-F浮=6.8N-0.4N=6.41N。答:(1)金屬球的體積是410-5m3;(2)金屬球所受浮力0.4N;(3)金屬球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6.4N。14.本題主要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稱重法求浮力;靈活運用公式進行計算是解決本題的關鍵。(1) 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20N-12N=8N;(2)物體排開水的體積為:;(3)物體的質量為:;(4) 物體的密度為:。答:(1)物體受到的浮力為8N;(2)此時排開水的體積810-4m3;(3)物體的質量2kg;(4)物體的密度是2.5103 Kg/m3。15.本題考查探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跟排開液體重力的關系的實驗。(1)合理的實驗順序是:甲、測出實心合金塊所受的重力;丁、測出空桶所受的重力;乙、把合金塊浸沒在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測出合金塊所受的浮力,收集合金塊排開的水;丙、測出桶和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注:甲和丁順序可以互換)(2)由圖中數(shù)據可知,合金塊受到的浮力:F浮=2.0N-1.5N=0.5N,合金塊沒入水中后排開水的重力:G排水=G桶和水-G空桶=1.0N-0.5N=0.5N,由此可知: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