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常用中成藥的合理使用.ppt_第1頁
兒科常用中成藥的合理使用.ppt_第2頁
兒科常用中成藥的合理使用.ppt_第3頁
兒科常用中成藥的合理使用.ppt_第4頁
兒科常用中成藥的合理使用.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科常用中成藥的合理使用,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舒蘭 教授 湖 南 長 沙,中成藥是指以中藥材為原料,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按照組 方原則和工藝標準制成的制劑,因其療效確切,使用方便,不良 反應小,在防病治病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對小兒而言,中成藥 尤其受到患兒家長的青睞,臨床應用數廣量多。因此趨利避害, 合理使用,對提高療效、保障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1 中成藥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即依據中醫(yī)理論,辨清疾病的證候,針對證候確定具體治法, 依據治法,選定適宜的中成藥,這是中成藥應用的主要原則。辨證 論治是中醫(yī)理論體系的核心,是中醫(yī)方法論的精髓。中醫(yī)治療的有 效性首先要準確辨證,才能準確的立法和處方,一旦辨證失誤,則 會一錯百錯,絕無療效可言。因此,選用中成藥時,應遵循“辨證 求因,審因論治,依法選方”的基本原則,即所選的中成藥必須與 病證相吻合,否則不但于病無益,還會使病情遷延,甚至造成不良 的后果。所以,選用中成藥時,首先要辨證論治,切忌按病名選藥, 或望文生義。,1.1 辨證用藥,每種中成藥都有其藥性,即“寒、熱、溫、涼”四性,寒涼 和溫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藥性,溫熱藥屬陽,具有溫陽、散寒、 救逆之功;寒涼者屬陰,具有清熱、瀉火、解毒之效。臨床上應 掌握每種中成藥之藥性,方能運用自如,充分發(fā)揮其療效。,1.2 辨病用藥,即針對中醫(yī)的疾病,或西醫(yī)診斷明確的疾病,根據疾病特點, 選用相應的中成藥。臨床上部分所用中成藥品種的藥品說明書是以 西醫(yī)疾?。ɑ蚰撤N病理狀態(tài))來制定藥品適應癥的。對于此類中成 藥,可以依據西醫(yī)疾?。ɑ蚰撤N病理狀態(tài))來用藥。,隨著現(xiàn)代中藥藥理學的迅猛發(fā)展,很多中藥被發(fā)現(xiàn)對西醫(yī)某種 疾病的病因病理有特異性的治療作用,因此直接按中藥的藥理作用 進行組方而制成的中成藥日趨增多,如功善清熱解表的柴胡注射液, 用于治療感冒、流感等的發(fā)熱。這些中成藥大多根據它們所治疾病 的病理改變、臨床癥狀及藥理機制研制而成,因此在臨床應用時針 對性更強,但應用時也需在西醫(yī)辨病的基礎上參照中醫(yī)辨證,務必 使藥(方)證相應 。,1.3 辨病辨證結合用藥,即將中醫(yī)辨證與辨病相結合,西醫(yī)辨病與中醫(yī)辨證相結合,選 用相應的中成藥。目前上市的中成藥有不少的品種在西醫(yī)病名的基 礎上增加了中醫(yī)證候適應證,對此類藥物可按此原則用藥 。,1.4 慎選劑型,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明確要求,醫(yī)師在臨床運用中 成藥時,應遵循能口服給藥的不應用注射給藥,能肌肉注射給藥的 不選用靜脈注射或滴注給藥的原則,還要求在使用中成藥注射劑時, 必須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主治功能、推薦劑量、調配要求、 給藥速度等內容使用中成藥,并加強用藥監(jiān)測。 。,此外,應根據患兒的體質強弱、病情輕重緩急及各種劑型的特 點,加以區(qū)別,謹慎選用。如臨床上應用較多的“蒲地蘭消炎口服 液”,對于熱毒較盛、體質較強的患兒適合,而對于體質較弱,脾 胃功能較差的患兒則不宜選用,否則易引起腹瀉、嘔吐等消化功能 紊亂癥狀,所以不能一看是“消炎口服液”則統(tǒng)而用之。一般說來, 急癥、重癥宜選注射液、口服液等速效急性,此類中成藥奏效快, 作用迅速,而慢性疾病宜選用延效制劑(如丸劑、緩釋劑),因其 內服后吸收較慢,作用持久,療效較好。,2 兒科常用中成藥運用舉例,目前防治兒科疾病的中成藥也不在少數,以治療呼吸系統(tǒng)和消 化系統(tǒng)疾病者為主,而尤以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為多,令人眼花繚 亂,現(xiàn)就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常用中成藥(包括口服劑及注射劑) 合理運用作一歸納。,2.1 以疏風清熱解毒為主要作用的中成藥,此類中成藥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風熱證者,小兒以發(fā)熱、頭痛、 咽痛、咳嗽、流涕、舌質紅、苔薄黃為主要表現(xiàn),常用者有:,2.2 以清熱化痰止咳為主要作用的中成藥,此類中成藥治療急性支氣管炎、輕癥肺炎屬痰熱證者,以發(fā)熱、咳 嗽、痰黃、舌質紅、苔薄黃或苔黃為主要表現(xiàn),常用者有:,2.3 以治療食積咳嗽為主要作用的中成藥,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藥物組成:山楂 、檳榔 、枳實、萊菔子、葶 藶子、瓜蔞、批把葉、桔梗、連翹、蟬衣。功效清熱理肺,消積止咳,治 療咳嗽,喉間痰鳴,腹脹口臭等癥。,2.4 以治療痰濕內蘊咳嗽為主要作用的中成藥,小兒肺咳顆粒。藥物組成:人參、茯苓、白術、陳皮、黃芪、干姜、 附子、鱉甲、枸杞子、地骨皮、北沙參 、麥冬、瓜蔞、桑白皮、大黃、 冬花、紫菀、膽南星、青蒿、桔梗、雞內金、炙甘草。功效健脾宣肺, 止咳平喘。用于小兒支氣管炎證屬肺脾不足,痰濕內蘊者,癥見咳嗽痰 多,氣短氣促,動則汗出,食少納呆,舌紅苔厚。,2.5 以鎮(zhèn)咳為主要作用的中成藥,雞膽口服液。藥物組成:雞蛋浸膏。功效鎮(zhèn)咳。適用于上呼吸道感 染和急慢性支氣管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