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 2.3.4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_第1頁
高中數(shù)學 2.3.4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_第2頁
高中數(shù)學 2.3.4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_第3頁
高中數(shù)學 2.3.4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_第4頁
高中數(shù)學 2.3.4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3.4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一、教材分析 空間中平面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中,垂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位置關系,它不僅應用較多,而且是空間問題平面化的典范.空間中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具備以下兩個特點:(1)它是立體幾何中最難、最“高級”的定理.(2)它往往又是一個復雜問題的開端,即先由面面垂直轉化為線面垂直,否則無法解決問題.因此,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是立體幾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掌握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2)能運用性質(zhì)定理解決一些簡單問題;(3)了解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zhì)定理間的相互關系.2過程與方法(1)讓學生在觀察物體模型的基礎上,進行操作確

2、認,獲得對性質(zhì)定理正確性的認識;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推理證明”,培養(yǎng)學生空間概念、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三、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教學難點:平面與平面性質(zhì)定理的應用.四、課時安排1課時五、教學設計(一)復習(1)面面垂直的定義.如果兩個相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兩個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經(jīng)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兩個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符號表述為:.兩個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圖形表述為:圖1(二)導入新課思路1.(情境導入)黑板所在平面與地面所在平面

3、垂直,你能否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與地面垂直?思路2.(事例導入)如圖2,長方體ABCDABCD中,平面AADD與平面ABCD垂直,直線AA垂直于其交線AD.平面AADD內(nèi)的直線AA與平面ABCD垂直嗎?圖2(二)推進新課、新知探究、提出問題如圖3,若,=CD,AB,ABCD,ABCD=B.請同學們討論直線AB與平面的位置關系.圖3用三種語言描述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并給出證明.設平面平面,點P,Pa,a,請同學們討論直線a與平面的關系.分析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的特點,討論應用定理的難點.總結應用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的口訣.活動:問題引導學生作圖或借助模型探究得出直線AB與平面的關系.問題引

4、導學生進行語言轉換.問題引導學生作圖或借助模型探究得出直線a與平面的關系.問題引導學生回憶立體幾何的核心,以及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的特點.問題引導學生找出應用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的口訣.討論結果:通過學生作圖或借助模型探究得出直線AB與平面垂直,如圖3.兩個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用文字語言描述為:如果兩個平面垂直,那么在一個平面內(nèi)垂直于它們交線的直線垂直于另一平面.兩個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用圖形語言描述為:如圖4.圖4兩個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用符號語言描述為:AB.兩個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證明過程如下:圖5如圖5,已知,=a,AB,ABa于B.求證:AB.證明:在平面內(nèi)作BECD垂足為B,則AB

5、E就是二面角CD的平面角.由,可知ABBE.又ABCD,BE與CD是內(nèi)兩條相交直線,AB.問題也是闡述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變?yōu)槲淖謹⑹鰹椋呵笞C: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么經(jīng)過第一個平面內(nèi)的一點垂直于第二個平面的直線,在第一個平面內(nèi).下面給出證明.如圖6,已知,P,Pa,a.求證:a.圖6證明:設=c,過點P在平面內(nèi)作直線bc,,b.而a,Pa,經(jīng)過一點只能有一條直線與平面垂直,直線a應與直線b重合.那么a. 利用“同一法”證明問題,主要是在按一般途徑不易完成問題的情形下所采用的一種數(shù)學方法,這里要求做到兩點.一是作出符合題意的直線b,不易想到,二是證明直線b和直線a重合,相對容易些.點P的位置由投

6、影所給的圖及證明過程可知,可以在交線上,也可以不在交線上. 我認為立體幾何的核心是:直線與平面垂直,因為立體幾何的幾乎所有問題都是圍繞它展開的,例如它不僅是線線垂直與面面垂直相互轉化的橋梁,而且由它還可以轉化為線線平行,即使作線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也離不開它.兩個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的特點就是幫我們找平面的垂線,因此它是立體幾何中最重要的定理. 應用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口訣是:“見到面面垂直,立即在一個平面內(nèi)作交線的垂線”.(四)應用示例思路1例1 如圖7,已知,a,a,試判斷直線a與平面的位置關系.圖7解:在內(nèi)作垂直于與交線的垂線b,b.a,ab.a,a.變式訓練 如圖8,已知平面交平面于直線a

7、.、同垂直于平面,又同平行于直線b.求證:(1)a;(2)b. 圖8 圖9證明:如圖9,(1)設=AB,=AC.在內(nèi)任取一點P并在內(nèi)作直線PMAB,PNAC.,PM.而a,PMa.同理,PNa.又PM,PN,a.(2)在a上任取點Q,過b與Q作一平面交于直線a1,交于直線a2.b,ba1.同理,ba2.a1、a2同過Q且平行于b,a1、a2重合.又a1,a2,a1、a2都是、的交線,即都重合于a.ba1,ba.而a,b.點評: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作用是把面面垂直轉化為線面垂直,見到面面垂直首先考慮利用性質(zhì)定理,其口訣是:“見到面面垂直,立即在一個平面內(nèi)作交線的垂線”.例2 如圖10,四棱錐PAB

8、CD的底面是AB=2,BC=的矩形,側面PAB是等邊三角形,且側面PAB底面ABCD. 圖10 圖11(1)證明側面PAB側面PBC;(2)求側棱PC與底面ABCD所成的角;(3)求直線AB與平面PCD的距離.(1)證明:在矩形ABCD中,BCAB,又面PAB底面ABCD,側面PAB底面ABCD=AB,BC側面PAB.又BC側面PBC,側面PAB側面PBC.(2)解:如圖11,取AB中點E,連接PE、CE,又PAB是等邊三角形,PEAB.又側面PAB底面ABCD,PE面ABCD.PCE為側棱PC與底面ABCD所成角.PE=BA=,CE=,在RtPEC中,PCE=45為所求.(3)解:在矩形AB

9、CD中,ABCD,CD側面PCD,AB側面PCD,AB側面PCD.取CD中點F,連接EF、PF,則EFAB.又PEAB,AB平面PEF.又ABCD,CD平面PEF.平面PCD平面PEF.作EGPF,垂足為G,則EG平面PCD.在RtPEF中,EG=為所求.變式訓練如圖12,斜三棱柱ABCA1B1C1的棱長都是a,側棱與底面成60角,側面BCC1B1面ABC.求平面AB1C1與底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圖12活動:請同學考慮面BB1C1C面ABC及棱長相等兩個條件,師生共同完成表述過程,并作出相應輔助線.解:面ABC面A1B1C1,則面BB1C1C面ABC=BC,面BB1C1C面A1B1C1=

10、B1C1,BCB1C1,則B1C1面ABC.設所求兩面交線為AE,即二面角的棱為AE,則B1C1AE,即BCAE.過C1作C1DBC于D,面BB1C1C面ABC,C1D面ABC,C1DBC.又C1CD=60,CC1=a,故CD=,即D為BC的中點.又ABC是等邊三角形,BCAD.那么有BC面DAC1,即AE面DAC1.故AEAD,AEAC1,C1AD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C1D=a,AD=a,C1DAD,故C1AD=45.點評:利用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找出平面的垂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思路2例1 如圖13,把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沿斜邊AB旋轉至ABD的位置,使CD=AC,圖13(1)求證

11、:平面ABD平面ABC;(2)求二面角CBDA的余弦值.(1)證明:(證法一):由題設,知AD=CD=BD,作DO平面ABC,O為垂足,則OA=OB=OC.O是ABC的外心,即AB的中點.OAB,即O平面ABD.OD平面ABD.平面ABD平面ABC.(證法二):取AB中點O,連接OD、OC,則有ODAB,OCAB,即COD是二面角CABD的平面角.設AC=a,則OC=OD=,又CD=AD=AC,CD=a.COD是直角三角形,即COD=90.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即平面ABD平面ABC.(2)解:取BD的中點E,連接CE、OE、OC,BCD為正三角形,CEBD.又BOD為等腰直角三角形,OEBD.O

12、EC為二面角CBDA的平面角.同(1)可證OC平面ABD,OCOE.COE為直角三角形.設BC=a,則CE=a,OE=a,cosOEC=即為所求.變式訓練 如圖14,在矩形ABCD中,AB=33,BC=3,沿對角線BD把BCD折起,使C移到C,且C在面ABC內(nèi)的射影O恰好落在AB上.圖14(1)求證:ACBC;(2)求AB與平面BCD所成的角的正弦值;(3)求二面角CBDA的正切值.(1)證明:由題意,知CO面ABD,COABC,面ABC面ABD.又ADAB,面ABC面ABD=AB,AD面ABC.ADBC.BCCD,BC面ACD.BCAC.(2)解:BC面ACD,BC面BCD,面ACD面BCD

13、.作AHCD于H,則AH面BCD,連接BH,則BH為AB在面BCD上的射影,ABH為AB與面BCD所成的角.又在RtACD中,CD=33,AD=3,AC=3.AH=.sinABH=,即AB與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為.(3)解:過O作OGBD于G,連接CG,則CGBD,則CGO為二面角CBDA的平面角.在RtACB中,CO=,在RtBCD中,CG=.OG=.tanCGO=,即二面角CBDA的正切值為.點評:直線與平面垂直是立體幾何的核心,它是證明垂直問題和求二面角的基礎,因此利用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找出平面的垂線,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例2 如圖15,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

14、AB=BB1=1,直線B1C與平面ABC成30角,求二面角BB1CA的正弦值.圖15活動:可以知道,平面ABC與平面BCC1B1垂直,故可由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來尋找從一個半平面到另一個半平面的垂線.解:由直三棱柱性質(zhì)得平面ABC平面BCC1B1,過A作AN平面BCC1B1,垂足為N,則AN平面BCC1B1(AN即為我們要找的垂線),在平面BCB1內(nèi)過N作NQ棱B1C,垂足為Q,連接QA,則NQA即為二面角的平面角.AB1在平面ABC內(nèi)的射影為AB,CAAB,CAB1A.AB=BB1=1,得AB1=.直線B1C與平面ABC成30角,B1CB=30,B1C=2.在RtB1AC中,由勾股定理,得AC=.

15、AQ=1.在RtBAC中,AB=1,AC=,得AN=.sinAQN=,即二面角BB1CA的正弦值為.變式訓練 如圖16,邊長為2的等邊PCD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BC=2,M為BC的中點.(1)證明:AMPM;(2)求二面角PAMD的大小. 圖16 圖17(1)證明:如圖17,取CD的中點E,連接PE、EM、EA,PCD為正三角形,PECD,PE=PDsinPDE=2sin60=.平面PCD平面ABCD,PE平面ABCD.四邊形ABCD是矩形,ADE、ECM、ABM均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求得EM=,AM=,AE=3,EM2+AM2=AE2.AMEM.又EM是PM在平面A

16、BCD上的射影,AME=90.AMPM.(2)解:由(1)可知EMAM,PMAM,PME是二面角PAMD的平面角.tanPME=1.PME=45.二面角PAMD為45.(五)知能訓練課本本節(jié)練習.(六)拓展提升(2007全國高考,理18)如圖18,在三棱錐SABC中,側面SAB與側面SAC均為等邊三角形,BAC=90,O為BC中點.(1)證明SO平面ABC;(2)求二面角ASCB的余弦值. 圖18 圖19(1)證明:如圖19,由題設,知AB=AC=SB=SC=SA.連接OA,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OA=OB=OC=SA,且AOBC.又SBC為等腰三角形,故SOBC,且SO=SA.從而OA2+SO2=SA2.所以SOA為直角三角形,SOAO.又AOBC=O,所以SO平面AB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