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 4《民族和睦與中外交流》教學設計 中華書局版_第1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 4《民族和睦與中外交流》教學設計 中華書局版_第2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 4《民族和睦與中外交流》教學設計 中華書局版_第3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 4《民族和睦與中外交流》教學設計 中華書局版_第4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 4《民族和睦與中外交流》教學設計 中華書局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4課 民族和睦與中外交流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 了解唐代民族政策,知道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等基本史實; 2. 知道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的史實。過程與方法:1. 了解和收集遣唐使與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的史料,培養(yǎng)從歷史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2. 通過列表比較鑒真東渡與玄奘西行的異同,學習用列表歸納整理知識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 通過對唐代與少數(shù)民族交往史實的學習,了解唐代開明民族政策,樹立尊重別人、平等待人的意識,培養(yǎng)待人寬容、豁達的性格,理解我國現(xiàn)在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民族政策。學習鑒真、玄奘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2.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到唐朝的經濟、文化對日本等國產生

2、了巨大影響,唐朝在頻繁的對外交往中,進一步促進了自身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從而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教學重難點:重點:唐與吐蕃等民族關系的史實;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難點:通過比較鑒真東渡與玄奘西行的異同理解唐朝對外開放與交流的特點。體會民族交往對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雙方發(fā)展的促進作用,認識友好互助是各民族關系的主流。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師展示唐太宗接見吐蕃求婚使者圖片導入新課。問:上圖描繪的是唐太宗接見吐蕃求婚使者的情景。唐太宗接受他的請求了嗎?此后,漢藏兩族人民的關系又有什么新的發(fā)展?二、學習新課(一)文成公主入藏1.自主學習課本P18-20第

3、一框題內容。自學指導:快速閱讀課文,完成自學。(1)開明的民族政策唐朝統(tǒng)治者實行 民族政策,唐太宗后期深受各族愛戴,被尊稱為 。(2)文成公主入藏背景:7世紀初,吐蕃( 的祖先)首領_統(tǒng)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松贊干布仰慕中原王朝文化,幾次派使者到長安求婚,唐太宗決定把_嫁給他。意義: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_的發(fā)展,密切了_的關系。2.合作探究(1)師展示材料: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提問:這句話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民族政策?學生回答。(2)展示唐初邊疆少數(shù)民族分布圖,出示材料: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柳宗元師提問:根據(jù)材料并思考:唐太宗

4、為什么被少數(shù)民族稱為“天可汗”?學生回答,師總結。(3)簡要介紹松贊干布的事跡。提問:松贊干布為什么想和唐朝聯(lián)姻?唐太宗給文成公主準備了什么嫁妝?文成公主入藏給吐蕃社會帶來了什么變化?有什么歷史意義?學生回答,教師總結。(4)師提問:文成公主與藏和親后,唐和吐蕃還有哪些新的友好交往?學生回答。過渡:唐朝前期,我國政治相對穩(wěn)定,經濟和文化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國內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進一步密切,疆域空前廣大,出現(xiàn)了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時期。唐朝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得到發(fā)展的同時,十分注重對外交往。二、玄奘西行盛唐時,與唐朝建立經濟文化聯(lián)系的國家很多,主要有:新羅、日本、天竺、中亞諸國、波斯

5、、大食。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天竺:即指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教師設問:大家對西游記這部小說非常喜愛,誰能為大家講講其中的精彩片段,這些精彩片段說明了什么?想一想書中對唐僧的描寫與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什么不同? 多媒體演示:玄奘人物畫像、玄奘取經圖等。展示玄奘西游路線圖,讓學生直觀了解。教師引導:玄奘西游天竺取經,經歷了艱難險阻,最后取得成功,從這點上是相同的,但是小說中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經歷的具體情節(jié)大多都是虛構的。那么,為什么玄奘要歷經艱辛去取經呢?多媒體演示:大唐西域記等圖片教師歸納:因此,他不遠萬里,歷時十九年,跋涉五萬余里回到長安,帶回佛

6、經六百五十七部。又在以后二十年的時間內,和助手們陸續(xù)翻譯出1300多卷。這些佛經原本在印度已經失傳,它的譯本成為研究印度半島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既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又保留了世界的文化遣產。當然,印度也有不少的高僧攜佛經到唐朝,有的還親自參加譯經工作,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那么,你從玄奘法師的身上學到了什么?學生答:玄奘西游取經,對促進中國和印度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歷盡艱辛的頑強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三、鑒真東渡唐朝時,國力強盛、文化發(fā)達,日本與唐朝保持頻繁的友好往來,積極地學習唐朝的文化,促進了其自身的發(fā)展;同時也豐富了唐朝的經濟文

7、化生活。那時候,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響的是高僧鑒真。唐玄宗時,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多媒體演示:鑒真像、鑒真東渡圖。學生自讀課本21頁內容了解。師具體講述鑒真東渡的史實、內容、影響。教師引導:大家都知道鑒真多次東渡日本,從鑒真六次東渡日本的史實中,你得出什么啟示?請討論后回答。學生討論并回答:(1)表明了鑒真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2)鑒真為傳播唐朝文化、促進中日交流,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值得我們學習。鑒真為中日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列表比較玄奘西行和鑒真東渡事件內容時間目的地途中遭遇玄奘西行唐太宗時印度歷盡千難萬險,九死一生鑒真東渡 唐玄宗時日本六次航行,五次失敗,歷盡磨難(1)鑒真和玄奘有哪些共同之處?(2)鑒真和玄奘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都生活在唐朝,都是僧人,都對唐與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