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第十 金匱 課件.ppt_第1頁
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第十 金匱 課件.ppt_第2頁
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第十 金匱 課件.ppt_第3頁
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第十 金匱 課件.ppt_第4頁
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第十 金匱 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傷寒金匱教研室 張建榮,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腹?jié)M、寒疝、宿食三病,因其病變部位均在腹部,以胃腸病變?yōu)橹?,其癥狀都有腹部脹滿或疼痛,有些方藥可互為通用,故合篇討論。 腹?jié)M是以癥狀命名的病證,突出特征即腹部脹滿,其癥狀雖見于多種疾病之間,病因病機亦較復雜,但本篇作了集中系統(tǒng)的論述,證有寒熱虛實之差異,治有溫涼補瀉之不同。 其基本證型可概括為熱結(jié)證、虛寒證、寒結(jié)證三類。腹?jié)M發(fā)生原因,除胃腸本身功能失調(diào)外,與外邪入侵亦有密切關(guān)系,因感邪性質(zhì)不同,以及患者體質(zhì)差異,可形成表里寒熱虛實等不同類型。 虛寒型與脾腎關(guān)系密切,胃腸尚無結(jié)滯存在,而熱結(jié)及寒結(jié)兩型與胃腸關(guān)系密切,腸腑

2、中有典型的結(jié)滯存在。 虛寒證用溫補法,以大建中湯為代表方;熱結(jié)證用清下法以大乘氣湯為代表方;寒結(jié)證用溫下法,以大黃附子湯為代表方。,寒疝是一種陰寒性的腹中疼痛病證。寒,指病變性質(zhì),疝,說文解字謂:“腹痛也?!彼院薏∶?,既明確了病因病性,又明確了癥狀特征。內(nèi)經(jīng)雖無寒疝病名,但素問長刺節(jié)篇有“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的記載,其病情及癥狀特點與金匱所論寒疝基本相似。 本篇原文明確提出屬寒疝病者,可分為三種證型。陽虛寒盛,方用大烏頭煎;血虛寒滯,方用當歸生姜羊肉湯;內(nèi)外俱寒,抵擋烏頭桂枝湯。 有醫(yī)家據(jù)寒疝為寒性腹痛,故將附子粳米湯、大建中湯、赤丸方、大黃附子湯等方證歸入寒疝,亦

3、不無道理。但區(qū)別腹?jié)M與寒疝的關(guān)鍵是:滿與痛,雖然上述腹?jié)M方證腹痛較甚,但寒氣逆滿仍為主要矛盾,而本篇凡原文中冠“寒疝”之名者,尚未明確指出有腹?jié)M現(xiàn)象。 宿食是由飲食不節(jié),食積不化,停積胃腸,經(jīng)宿不消,以致脾胃功能失調(diào)。本篇根據(jù)宿食停留部位高下之不同,結(jié)合因勢利導的原則,治療提出了吐下兩法。催吐方用瓜蒂散;攻下方用大承氣湯。,腹?jié)M,【原文】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jié)M,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1) 病者腹?jié)M,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2) 腹?jié)M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3) 一、辨證與治則 (一)虛寒性腹?jié)M 虛寒型與脾腎關(guān)系密切,

4、胃腸尚無結(jié)滯存在。 診斷要點是:腹部喜溫喜按,時有減輕,舌淡苔白,脈象微弦者,屬虛寒證;治用溫補法, (二)實滯性腹?jié)M 熱結(jié)及寒結(jié)兩型與胃腸關(guān)系密切,腸腑中有典型的結(jié)滯存在,是其共有病理。 診斷要點是:腹部拒按,持續(xù)不減,大便不通,舌紅苔黃或舌苔黏膩,脈多沉實或弦緊者,屬實證。 熱結(jié)證用清下法,寒結(jié)證用溫下法。,二、證治,(一)熱結(jié)證 【原文】病腹?jié)M,發(fā)熱十日,脈浮而數(shù),飲食如故,厚樸七物湯主之。(9) 1.里實兼表證 【主癥】 太陽病,發(fā)熱十日,繼見腹?jié)M,大便秘結(jié),飲食如故,脈浮而數(shù)。本證為陽明腑實已成,但太陽表證未盡解。 【病因病機】 太陽病發(fā)熱十日不解,入于陽明,化熱成實,形成表里俱病,

5、且里證重于表證。 發(fā)熱十日,脈浮而數(shù),為太陽表邪未盡解。繼見腹?jié)M,為腸中已有實邪,氣機阻滯不通。飲食如故,為胃氣尚未受傷,結(jié)滯主要在腸道。 【治法】 解表通里 【方藥】 厚樸七物湯: 桂枝湯調(diào)和營衛(wèi),以解未盡之表邪,因腹?jié)M不痛, 方析 故去陰柔酸斂的芍藥; 厚樸、枳實行氣除滿; 大黃通腑瀉實。 若伴胃氣上逆而嘔者,加半夏以和胃降逆;若伴下利者,去大黃;若表寒多者,加重生姜用量以散風寒。,2.里實兼少陽證 【原文】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12) 【主癥】 按之心下痞滿脹痛,滿痛范圍涉及胸腹,旁及兩脅。可伴輕度胸中煩悶,嘔逆,往來寒熱,舌紅苔黃,脈弦有力等癥。本證為陽明腑

6、實兼有少陽邪熱。 【病因病機】 本證為邪在少陽與陽明;或為肝膽郁熱,胃腸功能失調(diào)所致。按之心下痞滿脹痛,為內(nèi)有實邪結(jié)滯。本病邪雖已入陽明之腑,但少陽之經(jīng)邪熱并未解除。另外,此病滿痛涉及面廣,關(guān)乎胸腹兩脅,但以胃脘兩脅為中心,部位相對較高,而厚樸七物湯、厚樸三物湯、大承氣湯均以腸胃為病變中心。 【治法】 和解少陽,兼通里實。 【方藥】 大柴胡湯方: 【方析】 本方由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增生姜量,加芍藥、枳實、大黃而成。 方中柴胡、黃芩、生姜和解少陽之邪;半夏和胃降逆消痞;大棗固護胃氣;枳實、大黃通下陽明熱結(jié);因心下疼痛較著,故加芍藥以緩急止痛。,3.脹重于積 【原文】 痛而閉者,厚樸三物湯主之

7、。(11) 【主癥】 痛而閉。即腹脹疼痛,大便不通。 【病因病機】 實熱內(nèi)結(jié),氣滯不通。由于氣滯較甚,故腹脹滿疼痛。實熱與燥屎內(nèi)積,故大便不通。 【治法】 行氣通下。 【方藥】 厚樸三物湯方: 【方析】 方中重用厚樸行氣泄?jié)M為主藥,輔以枳實破氣消積,佐以大黃瀉下通便,使積去而氣行。 【討論】金匱要略厚樸三物湯、厚樸大黃湯、小承氣湯是藥同而用量不同,故適應證有差異。 (1) 厚樸三物湯:厚樸八兩,枳實五枚,大黃四兩。 厚樸與大黃之量為2:1,其證為脹重于積; (2)小承氣湯:厚樸二兩,枳實三枚,大黃四兩。 厚樸與大黃之量為1:2,其證為積重于脹; (3) 厚樸大黃湯:厚樸一尺,枳實四枚,大黃六兩

8、。 厚樸與大黃用量俱重,其證為積脹俱重。 可見仲景用藥之道是證變量變,隨證調(diào)整藥量。,4.積脹俱重 【原文】 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13) 【主癥】 腹?jié)M持續(xù)不減,臍腹疼痛拒按,大便不通。 【病因病機】 氣滯與燥屎內(nèi)結(jié)致腑氣不通。燥屎不行,則氣滯不 通,故腹?jié)M持續(xù)不減;因燥屎積滯內(nèi)結(jié)腸腑,大便不通,故臍腹疼痛拒按。而虛證腹?jié)M則時有減輕,因其里無實邪結(jié)滯,故無拒按及持續(xù)疼痛現(xiàn)象。 【治法】 通腑瀉實。 【方藥】 大承氣湯:見前痙病中。 【方析】 方中枳實破積消痞;厚樸行氣除滿;大黃推蕩實積;芒硝軟堅潤燥。諸藥合用,能使積脹俱除,痞滿燥實堅俱消。,【討論】 腹?jié)M屬實熱型4方的

9、鑒別: 厚樸七物湯表里俱治,屬腹?jié)M兼太陽之表,為表邪入里化熱成實,里證重于表證,且里證為氣滯重于積滯。 大柴胡湯和表攻里,屬少陽陽明合病,滿痛以胃脘為中心,涉及胸腹,并旁及兩脅,病位相對較高,其表為少陽之表。 厚樸三物湯行氣除滿,其滿痛偏于中脘,脹重于積,為實熱內(nèi)積,氣機壅滯。 大承氣湯攻下積滯,其滿痛多以繞臍部為主,脹與積俱重,是燥屎積結(jié)于腸道,有痞滿燥實堅系列癥狀。,(二)虛寒證 1.虛寒飲逆 【原文】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10) 【主癥】 腹中雷鳴切痛,胸脅氣逆脹滿,嘔吐。本證以滿、痛、嘔、鳴為突出特征。 【病因病機】 脾胃虛寒,水濕內(nèi)停,升降逆亂。 由

10、于脾胃陽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使之反停聚而為水濕。因既有陽氣虛寒,又有水濕下注,故見腹中雷鳴切痛;陽虛寒逆,水濕內(nèi)聚,脾胃升降失常,致清陽不能升發(fā),濁陰不能下降而反上逆,故見胸脅氣逆脹滿,嘔吐。 【治法】 溫中散寒,化濕降逆,緩急止痛。 【方藥】 附子粳米湯 附子辛熱以振奮脾胃之陽,祛散腹中寒氣; 半夏辛溫化濕降逆止嘔; 甘草、大棗、粳米補益脾胃,并能緩解急迫。 本方煎煮法以米熟湯成為度,可提高粳米補益脾胃之作用。,2.寒氣壅滯 【原文】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 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14) 【主癥】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時有腹中寒氣上下攻沖

11、皮起,腹部出現(xiàn)頭足樣塊狀物,疼痛拒按。本證痛勢劇烈,涉及部位廣泛,沖逆時作時止,作則拒按,止則喜按。本證以滿、痛、嘔、塊狀物為突出特征。 【病因病機】 脾胃陽衰,寒氣壅滯于中,攻沖于外。由于陽衰與寒氣壅滯較甚,故胸腹疼痛劇烈;脾胃陽衰不能運化水谷,加之寒氣上攻,故嘔不能飲食;當寒氣壅滯不解而由里向外沖逆時,則腹部出現(xiàn)頭足樣塊狀物,上下攻沖作痛并拒按,這種現(xiàn)象實為本虛標實證,其標實之塊狀物實由脾胃陽衰之本所引起。 【治法】 溫中散寒,大建中氣。【方藥】 大建中湯 蜀椒、干姜大辛大熱溫中陽,散寒氣; 人參、飴糖補益脾胃,以建中氣。 四藥合用,散寒不礙陽氣之虛,補氣不礙寒氣祛散,共振中陽,大建中氣,

12、使寒氣無滋生之地。,3.寒氣厥逆 【原文】 寒氣厥逆,赤丸主之。(16) 【主癥】 寒氣厥逆。本證除四肢厥逆外,尚有腹?jié)M痛,嘔吐,心動悸等癥。本證以滿、痛、嘔、厥逆為突出特征。 把“寒氣厥逆”與原文第10條的“腹中寒氣”,第14條的“腹中寒”聯(lián)系起來看,本證“寒氣”致病,也應具備滿、痛、嘔的特征。原文未提,可作省文理解?!柏誓妗奔戎赴Y狀,又指病機。 【病因病機】 脾腎虛寒,水飲上逆。脾腎陽氣虛寒,水飲內(nèi)停,致陰陽之氣不相順接,陽氣不能通達四肢,則四肢厥冷;陽虛寒凝,水飲停滯,則腹?jié)M痛;水飲隨寒氣上逆凌心,則心動悸;胃失和降,則嘔吐。 【治法】 散寒止痛,化飲降逆?!痉剿帯?赤丸方: 烏頭、細辛

13、溫散沉寒痼冷,通陽止痛; 茯苓、半夏化飲降逆利水; 佐少量朱砂重鎮(zhèn)降逆,固護心君; 蜜丸解藥毒;酒服助藥力。 諸藥合用,則寒散陽通,飲化逆降。,【討論】 上述虛寒三個證型,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 脾胃寒濕證有明顯的水濕下注,故以腹中雷鳴切痛為主; 脾胃虛寒證,因虛寒之氣壅滯較著,故以腹部攻沖疼痛,出現(xiàn)塊狀物時聚時散為特征; 寒氣厥逆證,雖亦有水飲內(nèi)停,但有典型的四肢厥冷象,以及陰陽之氣不相貫通之機理。 此三證之間均可見滿、痛、嘔的共癥,但有輕重緩急之別。,(三)寒結(jié)證 寒實內(nèi)結(jié) 【原文】 脅下偏痛,發(fā)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15) 【主癥】 脅腹偏痛,大便不通,拒按,發(fā)熱,

14、脈弦緊??砂樾魏?,腹部冰涼,口氣清冷,舌苔黏膩等癥。 【病因病機】 可因風寒由臍腹入里,影響脾胃健運功能,致消化傳導失職,形成寒實內(nèi)結(jié);或由素體寒氣較甚而陽氣不運,腸胃寒氣與糟粕相結(jié)而成。脅腹偏痛,大便不通,拒按,均為寒實內(nèi)結(jié),氣機不暢;緊弦脈主寒、主痛,為寒實內(nèi)結(jié)之象;本證發(fā)熱,既非表熱,又非里熱,此乃寒實內(nèi)結(jié),陽氣郁滯,營衛(wèi)失調(diào)現(xiàn)象。 【治法】 溫通攻下。 【方藥】 大黃附子湯 大黃攻下通便,以治其標; 附子、細辛溫散寒結(jié),以治其本。 三味合用共奏溫陽散寒,通腑去積之功。,【討論】 金匱要略所論攻下有寒下、溫下、潤下、逐瘀等法,大黃附子湯是溫下法的代表方,除此,金匱要略雜療方中的三物備

15、急丸(大黃、干姜、巴豆)功效與此相似,可資參考。 后世醫(yī)家在大黃附子湯的啟發(fā)下創(chuàng)立的溫脾湯,用于陰寒內(nèi)結(jié),陽虛不運的虛實夾雜證,則更臻全面。 如千金溫脾湯由大黃、附子、干姜、人參、甘草組成,可兼顧脾虛;本事方溫脾湯由厚樸、干姜、附子、大黃、桂心、甘草組成,可兼顧脾虛氣滯。 仲景治陳寒痼冷善用附子、細辛,如大黃附子湯治寒實內(nèi)結(jié)僅配一味大黃,即可達溫通攻下,引邪從里從下解;傷寒論治少陰虛寒兼太陽傷寒的麻黃附子細辛湯,僅加一味麻黃溫經(jīng)發(fā)汗,引邪從表從外解。 此二方主藥不變,藥僅一味之差,便有邪從表或從里解之異,可見仲景用藥之妙。 另外,此二方在藥物用量上有差異,如古方作法舉隅云:“麻黃附子細辛湯中附

16、子只用一枚,此方附子用三枚,所以然者,麻附細辛是三味溫藥,只相助而不相制,故附子一枚足也。此方大黃苦寒且系三兩,若只用附子一枚,豈不為大黃牽制,阻礙其已寒興陽之功?!?寒疝,1.陰結(jié)陽痹 【原文】 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wèi)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 寒疝繞臍痛,若發(fā)則白汗1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17) 【主癥】 腹痛,惡寒,不欲飲食,脈弦而緊。寒疝發(fā)作時,以繞臍疼痛為主,并見冷汗出,手足厥冷,脈由弦緊轉(zhuǎn)為沉緊。本證屬發(fā)作性寒疝。 【病因病機】 陰寒內(nèi)結(jié),陽氣痹阻。陰寒與陽氣相搏,進一步痹阻虛陽,即為寒疝。腹痛由于寒盛,寒盛由于陽虛。陽虛衛(wèi)氣運行痹阻,不能

17、外達肌表,皮毛失之溫煦,故惡寒。陽虛寒盛,脾胃運化受阻,故不欲飲食。脈弦與緊,皆為陰寒內(nèi)盛。寒疝之病,每因觸寒而發(fā)或加劇,因本為陽虛寒盛,若風寒由臍腹入里,引動內(nèi)寒,里外之寒交加,陽氣痹阻不通更甚,故發(fā)作時,即見繞臍疼痛,冷汗出,手足逆冷,脈由弦緊而轉(zhuǎn)變?yōu)槌辆o。 【治法】 祛寒止痛 【方藥】 大烏頭煎方: 【方析】 烏頭性大熱有毒,以散沉寒痼冷止痛。烏頭功效峻猛,單用取效更捷。用蜜煎烏頭可制其毒性,并可甘緩急劇。服時要嚴格掌握劑量,并據(jù)患者身體強弱程度,強者進7合,弱者進5合,1日服1次,不可再服。,2.血虛寒凝 【原文】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里急者,當歸生姜羊肉湯主之。(18) 【主癥】 腹中

18、與兩脅拘急疼痛。有得溫得按則減,及痛勢較緩特征,脈弦緊而澀,或微緊無力。 【病因病機】 此為肝脾氣血虛寒所致。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居大腹;肝為藏血之臟,經(jīng)脈布兩脅。若脾氣虛則氣血生化無源,氣血不足則寒自內(nèi)生,進一步導致肝血虛寒,血虛寒凝,肝脾之經(jīng)絡失之潤養(yǎng)溫煦,則出現(xiàn)腹中與兩脅拘急疼痛等癥。 【治法】 養(yǎng)血散寒。 【方藥】 當歸生姜羊肉湯: 寒甚加生姜量,腹痛兼嘔吐者加橘皮、白術(shù)。 【方析】 方中羊肉為血肉有情之品,性甘溫,大補氣血;當歸溫潤養(yǎng)血活血;生姜健脾暖胃散寒,若寒凝較重,可加重生姜用量以散其寒。若腹痛而嘔者加橘皮、白術(shù)健脾和胃,止痛止嘔。,【醫(yī)案舉例】 某婦,苦腹痛為時已久。精羊肉50

19、g,當歸9g,生姜12g。按:本例腹痛證屬虛寒。見范老書方后,該婦人直對先生言曰:“吾腹痛日久,特請先生高診,先生戲吾何耶!并非街上買菜,何以方中有生姜、羊肉,藥僅當歸一味,能治病乎?”先生笑答:“此仲景方當歸生姜羊肉湯是也,于汝病最合,放心用之?!备魯?shù)日,該婦人前來道謝,謂藥后腹痛愈矣??梢姺独嫌梅街?。(張迪蛇,等浙東大醫(yī)范文虎遼寧中醫(yī)雜志,1983,11:38),3.內(nèi)外俱寒 【原文】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主癥】 腹中痛,四肢逆冷,手足不仁,并見身疼痛。 【病因病機】 寒邪內(nèi)結(jié),兼患風寒,形成內(nèi)外俱寒,表里皆病。寒邪內(nèi)結(jié),故腹中痛

20、。寒盛陽衰,不能達于四肢,故四肢逆冷,手足麻痹不仁。又因風寒外束肌表,營衛(wèi)不和,經(jīng)脈肌腠經(jīng)氣受阻,故身疼痛。 【治法】 溫里散寒,兼以解表。因本證為表里俱寒,非單純溫里、解表、針灸所能奏效,故需表里同治。 【方藥】 烏頭桂枝湯:烏頭、桂枝湯 【方析】 方中烏頭溫里散寒止痛;桂枝湯調(diào)和營衛(wèi),解肌散邪。 本方煎服法:將烏頭與蜜同煎以降低烏頭毒性,并可提高止痛療效,然后與分別煎好的桂枝湯湯汁混和服用。服藥后,出現(xiàn)如醉狀或嘔吐,是藥已中病的“瞑眩”反應,如發(fā)現(xiàn)中毒,即應及時處理。,【醫(yī)案舉例】 1980年孟春,遇一男性患者,32歲。奮戰(zhàn)水利工程,突然少腹墜痛難忍,小便涓滴不爽,大便努掙不出,且形寒,手

21、足逆冷,周身疼痛。舌邊見紫氣,苔白滑,脈沉澀。從寒疝考慮,予烏頭、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棗組方進治。藥后痛勢不減,腹部拒按,腹肌緊張,踡臥呼號。經(jīng)X線胸腹透視,診斷為腸梗阻。此為勞累過度,寒瘀互結(jié),勉議抵當湯烏頭煎桂枝湯合而進冶:炙水蛭、制虻蟲、甘草各3g、桃仁、大黃(次下)、制附子、桂枝、赤白芍各10g,生姜3片,大棗5枚,蜂蜜20ml(沖)。2劑。囑每劑煎2煎,6小時1服。翌日二便暢泄,腹痛頓減,原方減量,3劑后瘥。 抵當烏頭桂枝湯組成,應為抵當湯、烏頭煎、桂枝湯三方合一的復方,由水蛭、虻蟲、桃仁、大黃、烏頭、桂枝、芍藥、甘草、生姜、大棗、蜂蜜組成。具有溫散寒積,活血化瘀,理氣定痛作用

22、,主治寒瘀互結(jié)少腹及前陰疼痛諸癥,如腸梗阻、嵌頓疝、睪丸炎等。賈美華.抵當烏頭桂枝湯發(fā)微.遼寧中醫(yī)雜志,1989,9:12,宿食,1.食積上脘 【原文】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瓜蒂散。(24) 【主癥】 胸膈痞悶硬痛,噯腐吞酸,泛泛欲吐,不思飲食。宿食在上脘的特征:在上脘者,則胸膈痞悶硬痛;在中脘者則胸腹?jié)M痛;在下脘者,則臍腹?jié)M痛。 【病因病機】 宿食在上脘,多由飲食不節(jié),食滯不化;或見于暴飲暴食蓄積于胃。宿食停留,不能運化下行,而胃氣尚勝,可促使宿食上行,故見胸膈痞滿硬痛等癥。 【治法】 涌吐宿食。因宿食在上脘,故應因勢利導,采用催吐之法。 【方藥】 瓜蒂散 方中瓜蒂味苦,赤小豆味酸,酸苦合用,以涌吐胸中痰涎及胃脘宿食,佐香豉以開郁結(jié),和胃氣。本方因涌吐可耗傷胃陰,故失血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