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SpecificationforlayoutofurbanroadtrafficmarkingsI 2 3 4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本文件在GB5768和GB51038的基礎上,對各類交通標線的設置,結合天津市城市道路實際情況進交通標志和標線是交通設施的主要組成部分。交通標志地方標準DB12/T947《城市道路交通指引標志設置規(guī)范》(計劃修訂為DB12/T947.1《城市道路交通標志設置規(guī)范第1部分:指路標志、旅游區(qū)標導道路交通組織的標線施劃,對道路規(guī)劃、1城市道路交通標線設置規(guī)范本文件適用于天津市市域范圍內(nèi)各級城市道路交通標線設置于交叉口范圍內(nèi)的標線,包括交叉口出入部分的標線和交叉路段標線sectiontrafficm非機動車引導線Nonmotorizedvehicleguidanc24基本規(guī)定4.1設置原則4.1.1交通標線應符合道路功能定位要求,4.1.3交通標線可單獨使用,與交通設施配合使用時,應相互協(xié)調(diào),相互補充。交通標線應與周邊其他交通設施表達的信息相匹配,傳遞的信息不得相互4.1.4交通標線應遵循適當設置的原則,不應出現(xiàn)傳遞信息過量或不足的情況。4.1.5應保證交通標線在使用期間的可視性4.1.6交通標線位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縫處,可偏向接縫的一側,偏移寬度不宜大于所施劃標線的4.2標線種類4.2.1交通標線按設置位置可分為以下兩類:a)交叉口標線:交叉口標線包括交叉口出入部分的標線和交叉口內(nèi)部標線。交叉口出入部分的標線包括導向車道線、車行道導向箭頭以及為開辟左右轉專用道設置的標線等;交叉口內(nèi)部標線包括停止線、停車讓行線、減速讓行線、人行橫道線、左彎待轉區(qū)線、路口導向線、導b)路段標線:設置在交叉口范圍以外的標線。包括車行道分界線、車行道邊緣線、道路出入口4.2.2交通標線按功能可分為以下三類:c)警告標線:促使道路使用者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況,提高警覺4.2.3道路交通標線按設置方式可分為三類:c)其他標線:字符標記或其他形式標c)突起路標:安裝于路面上用于標示車道分界、邊緣、分合流、彎道、危險路段、路寬變化、e)彈性交通柱:安裝于道路中,用以分隔交通流或提醒駕駛員注意的具有逆反射性能的彈性圓4.3標線顏色34.3.1非機動車引導線應采用白綠相間標線。4.4材料要求4.4.1標線應具有良好的視認性,顏色均勻、邊緣整齊、線型規(guī)則、線條流暢。涂層厚度應均勻,無4.4.2設置于路面的道路交通標線應使用抗滑材料,標線表面的抗滑性能一般不應低于所在路段路面4.4.3城市道路交通標線應采用反光標線,標線涂料宜采用反光型雙組份涂料或熱熔涂料,預混玻璃珠應均勻,標線涂料的技術標準應符合JT/T280的規(guī)定。5.1一般規(guī)定5.1.1在保障交通安全、改善交通秩序的前提下,合理確定車道寬度,提高交通運行效率,高效利用5.1.2車道寬度需結合交通流量、道路等級、設計車速、交叉口設計5.2路段車道寬度5.2.1以通行中、小型客運車輛為主的道路或改擴建時用地嚴重受限的道路,機動車車道寬度可采用5.2.5當?shù)缆返哪惩ㄐ蟹较蜍嚨罃?shù)為兩車道,且最外側車道無法分隔出獨立的非機動車道時,最外側動車通行路權。采用非機動車優(yōu)先的交通組織方式時5.2.7車道寬度與標線的位置關系參見附5.3交叉口車道寬度5.3.1出口車道數(shù)應不少于各方向進口車道同一信45.3.3平面交叉口一條出口車道的寬度不應小于下游路段車道寬度。在條件受限時,一條出口車道寬5.3.4交叉口設置公交專用車道時,交叉口公交專用車道寬度應符合DB12/T1032的規(guī)定。5.3.5導流島間導流車道寬度和環(huán)島內(nèi)車行道寬度應按設計速度及轉彎半徑大小設計加寬。5.3.6交叉口內(nèi)非機動車單向通行空間寬度不宜小于3.0m,雙向通行空間寬度不宜小于5.0m。6.1.1用于分隔對向行駛的交通流,凡路面寬度6.2.1用于分隔同向行駛有2條及以上車行道的56.3.1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用于分隔對向行駛的交通流,包括單黃實線、雙黃實線和黃色虛實6.3.2對雙向大于等于4車道的城市道路,沒有設置中6.3.3黃色虛實線作為禁止跨越對向車道分界線時,實線一側禁止車輛越線行駛,虛線一側準許車輛a)雙向2車道道路,單側視距受限的平豎曲線路段、有其他危險需實行單側禁止超車的路段、c)已設置雙實黃線的路段或交叉口處,a)視距受限的平豎曲線路段,兩個方向超車視距均不滿足要求的路段;c)學校附近、大型橋梁及大型隧道路66.4.1禁止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用于分隔同向交通流,包括白色實線和白色虛實線兩種。6.4.2白色實線作為禁止跨越同向車道分界線時,禁止車輛跨越車行道分界線進行變換車道或越線行a)經(jīng)常出現(xiàn)強側向風的大型橋梁路段、寬度窄于路基的長大隧道路段;b)爬坡車道、車行道寬度漸變段、視距不良彎道、急彎陡坡段、接近人行橫道線的路段、交叉6.4.3白色虛實線作為禁止跨越同向車道分界線時,實線一側禁止車輛越線行駛,虛線一側準許車輛線的線段及間隔長分別為200cm和400cm。白色虛實線的兩標線間距為176.5.1車行道邊緣線用以指示機動車道的邊緣或用以劃分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的分界。車行道邊緣6.5.2車行道邊緣白色實線用于指示禁止車輛跨越的車行道邊緣或機非分界。雙向四車道及以上道路除出入口、交叉口及允許路邊停車的特殊路段外,所有車行道邊緣6.5.3雙向三車道及以下道路可不設置車行道邊緣白色實線,但下列情況應在車行道邊緣施劃白色實f)經(jīng)常出現(xiàn)大霧等影響安全行車天氣的路段;6.5.4在出入口、交叉口、允許路邊停車路段等允許機動車跨越邊緣線的地方,可設置車行道邊緣線86.5.5車行道邊緣線白色虛實線表示虛線側允許車輛跨線行駛,實線側不允許車輛跨線行駛。公交車式。車行道邊緣白色虛線的虛線線段及間隔長分別為b)主要方向與對向交通出現(xiàn)時段性的流c)設置潮汐車道后,對向的道路通行能力能夠滿足交通需求。6.6.3潮汐車道線在交叉口出入端應設置停止線,應采用白色虛實線,長度應為潮汐車道的寬度,線寬均應為15cm,線間距宜為10cm~15cm,虛線的線段及間隔長度均應為0.5m,96.6.5潮汐車道線應配合設置車道信號燈或可變的車道行駛方向標志、注意潮汐車道標志等。潮汐車6.7.1除公交車外,其他類型車輛及行人不允a)交叉口設置公交專用進口車道時,公交專用車道線施劃至停止線,此時導向車道線為黃色實線。交叉口不設置公交專用進口車道時,公交專用車道線終點距離導向車道線不小于30m,);b)交叉口設置公交專用出口車道時,公交專用車道線從交叉口出口道起點開始施劃,并在起點施劃直行導向箭頭、標寫地面文字。交叉口不設置公交專用出口車道時,公交專用車道線起點距離交叉口出口道起點不小于30m,并在交叉口出口道起點施劃向左合流導向箭頭,在公c)公交專用車道線設置于道路最右側車道,且右側為分隔帶時,設置公交專用車道線,分隔帶側可不設置車行道邊緣線。當公交專用車道與非機動車道臨近設置,且無機非分隔帶時,應線寬應為20cm或25cm;白色文字應為“公交專用”。分時專用車道時間,漢字及數(shù)字字高、高寬比例、排列方式應按本文件第6.17節(jié)的規(guī)定。公交專用車道線每經(jīng)過一個交叉口應重復設置,路段距離較長可在中間適當位置6.8.1除小型車外,其他類型車輛及行6.8.2小型車專用車道線的設置應符合下b)小型車專用車道線應在車行道內(nèi)施劃“小型車”的白色文字,漢字及數(shù)字字高、高寬比例、排列方式應按本文件第6.17節(jié)的規(guī)定6.9.1對規(guī)定大型車需在該車道內(nèi)行駛時,應設置大型車專用車6.9.2大型車專用車道線的設置應符合下a)在大型車流量較大的路段,可設置大型專用車道線;b)大型車專用車道線應在車行道內(nèi)施劃“大型車”的白色文字,漢字及數(shù)字字高、高寬比例、排列方式應按本文件第6.17節(jié)的規(guī)定6.10.2多乘員車輛專用車道線的設置應符合下a)對單向車道數(shù)在3條及以上,道路交通流量大較易發(fā)生擁堵,可設置多乘員專用車道線。為400cm,線寬應為20cm或25cm,白色文字應為多乘員專用??筛鶕?jù)乘員車輛專用車道線,分時專用車道可在文字下加標專用時間。漢字及數(shù)字字高、高寬比例排列方式應按本文件第6.17節(jié)的規(guī)定。6.10.3多乘員車輛專用車道線應與多乘員車輛專用車道標志配合設6.11.1對專供非機動車行駛,除特殊地點外,機動車不允許進入該車道,應設置非機動車道線。6.11.2非機動車道線的設置應符合下a)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無明顯分隔的人非共板道路,宜設置非機動車道線;b)非機動車道線可僅在非機動車行道內(nèi)施劃非機動車道路面標記,還可同時在非機動車行道內(nèi)定,非機動車路面標記應按本文件第6.外圍線和內(nèi)部填充線組成,外圍線和內(nèi)部填充線夾角為45°,外圍線線寬為20cm,內(nèi)部填充線為V形入口標線設置示例見圖16,立交出入口標線設置示例見圖6.13.1路面寬度變化或車道數(shù)變化的路6.13.3路面(車行道)寬度漸變斜角度為45°,方向應順兩側行車方向。標線顏色及線寬與路段一致。6.14.2下列情況下,應設置接近障礙物標線:a)對向或同向車道分界線處有橋墩、安全島、分隔帶端頭、渠化島、標志基座、燈座及其他可6.14.3路段接近障礙物標線應沿道路縱向布置;其長度應由漸變段長度(L)、路寬縮減終點距離(D)組成,L、D的取值按本文件第6距離實體障礙物距離組成,標線距離實體障礙物應為3的填充線應為V形線,線寬應為45cm,間隔應為100cm,傾斜度應為45°,方向應順兩側行車方向。白色填充線和白色實線的角度應為45°。港灣式停靠站設置在非機動車道外側時,應在停靠站上游非機動車道內(nèi)設置注意前方路面狀況標記,見圖停靠站的白色虛線、站臺段的白色實線兩部分組成。線寬應均為45cm,白色虛線的線段與間隔長應均線的虛線線寬15cm,線段與間隔長應均為100cm,停靠站上游的虛線位于實線左側,停靠站下游的虛6.16.3機動車停車位標線可布置為車輛平行于通道方向停放的平行式、車輛與通道方向成30°~60°6.16.4城市道路路內(nèi)設置停車位后加箭頭的視認,停車位編號的構成及外形尺寸等根據(jù)管理需求輛宜采用長600cm、寬250cm車位尺寸,在條件受限時道路路內(nèi)設置平行式停車位時,寬度應采用200cm標志的,可不施劃非機動車路面標記。非機動車停車位標線寬度應為10cm,每個停車區(qū)段長度不宜大車道行駛速度、逆光路段和大車干擾等導致對交通標志視認有困難時,應設置路面文字-40、30、208c)數(shù)字標記應沿車輛行駛方向從左至右橫向排列。(ab)軸之比應為2.5:1的橢圓,長軸與行車方向應平行。該標記應為反光標記且應與限制速度標志配合使車行道內(nèi),顏色為白色,設置次數(shù)不宜小于3次。指路信息和提示出、入口信息宜與導向箭頭組合使6.18.1當需利用路面圖形標記傳遞某種特定的交通信息,應設置路面圖形標6.18.2設置于車道或停車位內(nèi)的路面圖形標記寬度應為車道或停車位寬度的一半,應四舍五入取口進口道、出口道或路段適當位置,路段較長或路側6.18.4殘疾人專用停車位路面標記應設置于殘疾人專用停車位6.18.6當采用非機動車優(yōu)先的交通組織方式6.19.3車行道橫向減速標線應由一組垂直于車行道的白色標線組成,線寬應為45cm,虛線的縱向間道橫向減速標線應由第一道橫向減速標線向上游排布,設置間隔及標線條數(shù)應符合表6的規(guī)定。根據(jù)2222233975436.19.4車行道縱向減速標線應由一組平行于車行道分界線的菱形塊虛線組成。菱形塊傾斜度應為6.19.5車行道減速標線可采用振動標線,宜與限速標志配合使7.1.1交叉口交通標線的設置以保障交叉口交通安全、有序、高效為目標,應符合交叉口交通組織、7.1.2交叉口范圍內(nèi)應積極開辟左右轉彎專用車道,開辟車道所采取措施的優(yōu)123457.2待轉(行)區(qū)線7.2.2交叉口范圍較大且直行車道及車輛較多,設有直行獨立信號相位的信號燈控制交叉口,宜設置7.2.6待轉區(qū)線的設置及待轉區(qū)線所引導的車流軌跡不得相互交叉。左彎待轉區(qū)線與對向直行車流軌7.3.2直行車道進口道和出口車道錯位,漸變率大于設計速度規(guī)定的交叉口漸變率,宜設置直行導向7.3.3右轉轉動角度較大或右轉車輛易與非機動車、路緣石發(fā)生沖突,宜設置右轉導7.3.5路口導向線可僅設置一條導向線布置于導向車道行駛方向的一側,車道方向識別特別困難情況7.4.1需要禁止以任何原因停車的區(qū)域,應設置網(wǎng)狀線;大型商業(yè)中心、停車場、重要單位在干路的7.4.2網(wǎng)狀線應由外圍線和內(nèi)部網(wǎng)格填充線組成,應采用黃色實線,外圍線寬應為20cm7.4.3對交通量較小的交叉口或其他出入口處,可設置簡化網(wǎng)狀線。簡化網(wǎng)狀線線寬應均為40cm或7.4.4網(wǎng)狀線可根據(jù)實際需要設置7.6.2當非機動車流量較大且路徑不明確易與機動車產(chǎn)生干擾時,應設置非機動車引導線,并施畫非7.6.3當?shù)缆方徊婵跈C動車流線較多或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沖突嚴重時,非機動車應采用二次過街的交通組織,見圖40。7.7.2路段中設置人行過街通道時應配合設置人行橫道線,設置人行過街通道應綜合考慮以下a)次干路及支路上大型公共建筑、賣場超市、學校、幼兒園、醫(yī)院、養(yǎng)老院、地鐵站出口等行b)路側有出入口或人流集中區(qū)域,高峰小時橫穿道路人流量大、集中的位置應設置人行過街通c)按照道路等級、交叉口間距及所處城市g)在視距受限路段、急彎、陡坡等危險路段和車行道寬度漸變的視距不良路段,不應設置人行h)當特殊條件需設置人行過街通道時,必須配合設置人行橫道線和人行橫道警告標志。做防滑處理,增強摩擦力,見圖41。兩端應避開電線桿、燈桿、廣告牌、樹木、草坪燈、人行護欄等影響行人正常行走的設施,見圖47.7.6行人過街流量較大的區(qū)域,應在起點行進方向右側人行橫道線設置150°折角,可重并在人行橫道線的端頭分別設置方向箭頭指示行人靠右分道過街,箭頭總長應為lOOcm,道分界線處的人行橫道上設置安全島。安全島長度不應小于人行橫道線寬度,安全島的寬度不宜小于人行橫道線宜采用3m,見圖46;7.8.3對雙向行駛的交叉口,停止線應與對向車行道分界線連接;對單向行駛的交叉口,停止線應橫7.9.1對車輛在此處停車讓干道車輛先行時,應設置停車讓行線。對車輛在此處減速確認安全后通行7.9.2停車讓行線應由兩條平行白色實線和一個白色“?!弊纸M成,白色實線寬度應為207.9.3減速讓行線應由兩條平行的白色虛線和一個白色倒三角形組成,虛線線段及間隔長應分別為7.9.5對雙向行駛的交叉口,讓行線的長度應與對向車行道分界線連接;對單向行駛的交叉口,讓行7.9.6需要控制右轉大型號牌機動車時,應在機動車右轉進口道路側設置停車讓行標線和標志。見圖7.9.7設置有信號燈的交叉口不設讓行標志和標線7.9.8停車讓行線應與停車讓行標志7.10.1導向車道設置應根據(jù)路口流7.10.3導向車道線應為白色實線,線寬應為15cm。導向車道線設置時應在導向車道內(nèi)配合7.11.1當部分進口車道的行駛方向隨需要可變時,應設置可變導向的長度應為30cm,可變導向車道線長度7.12.2交叉口間距較短的出口道或交叉口出40,30,20-9621道的起始位置設置、箭頭起始端與導向車道線起始允許行駛方向保持一致,箭頭間隔距離應包含下一組箭頭本身長度,見圖7.12.5當導向箭頭與路面指路文字標記同時7.13.3設置有多個左轉車道時,除最內(nèi)側左轉車道外,其余左轉車道應設置禁止掉頭標7.13.5如本車道為限時禁止掉頭(轉彎)車道,應在禁止掉頭(轉彎)標記7.13.7禁止掉頭(轉彎)標記應與禁止掉頭(轉彎)標志配合設置,見圖7.14.1當非機動車道寬度大于或等于1.5機動車道寬度在3m~4.5m之間時,宜劃為“直左+右”車道;寬度大于等于4.5m以上時,宜劃“左+(ab)7.14.4用來連接對向車道分界線的導流線應7.14.5導流線的型式可分為單實線、V形線和斜紋線三種,外圍線寬宜為20cm,內(nèi)45cm,間隔應為1OOcm,傾斜角應為45°,方向應順兩側行車方向,見圖58。7.14.6導流線的設置應考慮車輛最小7.15.2鐵路平交道口標線宜由交叉線b)“鐵路”路面文字標記,應為白色反光標線,自左至右標寫于交叉線的左右部位,單個字高d)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應為黃色反光標線,應與路段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寬度一7.15.4鐵路平交道口標線應與鐵路道口警告標志及停車讓行標志配合設置。見8.1輪廓標8.1.1在快速路以及互通立交、服務區(qū)、停車場的連接道或連接道路,應連續(xù)設置輪廓標。8.1.2主干路及以下等級道路的小半徑及視距不良路段,連續(xù)急彎陡坡路段,以及車道數(shù)或車道寬度8.1.3按行車方向,輪廓標宜在道路左右兩側對稱布置,路的左側設置黃色反射體的輪廓標,右側設8.1.4直線路段輪標設置間隔應為50m,曲線段設置間隔應按表10選用,也可適當加密。曲線段兩R90~180~275~375~1000~S488.1.5輪廓標的設置高度(指反射體的中心距路面的高度)應控制在60cm~80cm,標準設置高度宜為8.1.6安裝輪廓標,反射體應面向交通流,其表面法向應與道路中心線成0°~25°的角度。8.1.7附著于波形梁護欄、混凝土護欄、隧道側墻、橋梁護欄上的輪廓標,由反射體、支架和連接件8.1.8輪廓標的其他性能應滿足GB/T28.2.1立面標記用以提醒駕駛人注意,在車行道或近旁有高出路面的構造物,可設在靠近道路凈空范8.2.2立面標記應由多組黃黑相間的傾斜線條組成,斜線傾角應為45°,線寬及間距應均為15cm,8.2.3立面標記應與限高標志配合使用。在上游適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限售政策對法拍房市場的影響
- 圖書館校園廣播讀書分享計劃
- 八年級地理教師培訓計劃
- 海濱度假酒店市場營銷計劃
- 四年級上冊科學趣味游戲復習計劃
- 外貿(mào)業(yè)務員在合同談判中的職責
- Scratch編程與邏輯思維發(fā)展計劃
- 九年級學科教學改革工作計劃
- 2025年新編小學三年級語文學習計劃
- 化工廠安全管理目標及應對計劃
- KEGG代謝通路中文翻譯20200408
- TBSRS 038-2020 核電廠液態(tài)流出物中鍶-90的分析方法
- YY/T 1809-2021醫(yī)用增材制造粉末床熔融成形工藝金屬粉末清洗及清洗效果驗證方法
- 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課件語文園地七-小動物
- 融合終端微應用開發(fā)設計規(guī)范-版本
- 婦科門診護理質量控制管理考核標準
- 秋收起義-完整版課件
- 朝陽區(qū)編制外崗位應聘人員報名表
- 人教版一年級起點小學二年級英語下冊全套教案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guī)程
- 供貨、安裝、調(diào)試、驗收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