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專版2020中考物理復習方案第05課時透鏡及其應用試題_第1頁
呼和浩特專版2020中考物理復習方案第05課時透鏡及其應用試題_第2頁
呼和浩特專版2020中考物理復習方案第05課時透鏡及其應用試題_第3頁
呼和浩特專版2020中考物理復習方案第05課時透鏡及其應用試題_第4頁
呼和浩特專版2020中考物理復習方案第05課時透鏡及其應用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4第5課時透鏡及其應用真題回顧把握考向命題點一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應用1.[2018·呼和浩特,19題4分]在玻璃板下放置一個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體,把一滴水滴在小物體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個凸透鏡,如果還看不清小物體,再拿一個凸透鏡位于水滴正上方,調節(jié)凸透鏡與水滴間的距離,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體。此時看到的是小物體的(選填“正立”或“倒立”)、(選填“放大”或“縮小”)的(選填“實”或“虛”)像。這個組合與(選填“望遠鏡”或“顯微鏡”)的原理相同。

命題點二透鏡作圖2.[2019·呼和浩特,19題(2)2分]如圖5-1所示,S是點光源。請正確畫出從點光源S發(fā)出的兩條射向凸透鏡的光線,以及其通過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要求兩條光線不能重復)圖5-13.[2014·呼和浩特,12題3分]有一凸透鏡成像情況如圖5-2所示,其中AC是從物點A發(fā)出的一條射到凸透鏡上的光線。圖5-2(1)請作出這條光線經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2)如果AB向左移動,則它成的像將向(選填“左”或“右”)移動。

(3)主光軸上有刻度,每一小格代表1cm,請你通過作圖讀出凸透鏡的焦距為m。

命題點三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4.[2017·呼和浩特,11題3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凸透鏡的光心,燭焰、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線上,蠟燭、凸透鏡位置如圖5-3所示,當光屏移至光具座80cm刻度線處時,在光屏上觀測到等大、倒立的實像。圖5-3(1)該凸透鏡的焦距是cm。

(2)在題干中成像的情況下,把蠟燭向左移動5cm,光屏應向(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在題干中成像的情況下,把蠟燭向右移動5cm,然后移動光屏可成清晰的像,這種成像特點與實際生活中(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5.[2016·呼和浩特,19題4分]學習透鏡知識時,秦老師與同學們發(fā)現照相機、投影儀與放大鏡,在距離、成像等方面有差異,經過討論,確立了探究課題“凸透鏡所成像的虛實、大小、倒正跟(選填‘物體的大小’或‘物距’)有什么關系”。小敏同學利用如圖5-4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時,發(fā)現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移動光屏,能承接到一個倒立、的實像,與上面探究過的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讓所成實像變大些,可將蠟燭適當(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

圖5-46.[2015·呼和浩特,12題3分]小玉同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發(fā)現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按如圖5-5所示放置后,蠟燭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形成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的特點是(選填“正立”或“倒立”)、(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就是利用凸透鏡的這一成像特點制成的?,F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光屏與蠟燭的位置對調,則光屏上(選填“能”或“不能”)形成一個清晰的像。

圖5-5達標檢測鞏固提升|基礎達標|一、選擇題1.[2019·宜昌]據央視新聞報道,我國臺灣省臺中市一輛小客車,因車主將礦泉水隨手放在儀表盤上的防滑墊上,導致防滑墊起火,如圖5-19所示。這瓶礦泉水所起的作用相當于 ()圖5-19A.平面鏡 B.三棱鏡 C.凸透鏡 D.凹透鏡2.[2019·鹽城]小明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如圖5-20所示操作最合理的是 ()圖5-203.[2019·邵陽]小紅同學利用爺爺不用了的老花鏡的一片鏡片做凸透鏡成像實驗,肯定不能得到 ()A.放大的實像 B.倒立的虛像C.倒立的實像 D.放大的虛像4.[2019·湘潭]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當燭焰離透鏡14cm時成放大的實像,當燭焰離透鏡8cm時成放大的虛像,則這個透鏡的焦距可能是()A.4cm B.7cm C.10cm D.16cm5.[2019·煙臺]如圖5-21所示是小明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的一次實驗操作情景,這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將燭焰移動到距離凸透鏡15cm處,調節(jié)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 ()圖5-21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等大的實像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6.[2019·濱州]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某小組測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數據,并繪制成如圖5-22所示的圖像,根據圖像可知 ()圖5-22A.該凸透鏡的焦距f=20cmB.當物距u=30cm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利用了這條規(guī)律C.當物距u=8cm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幻燈機利用了這條規(guī)律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向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過程中,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7.[2019·蘇州]將一凸透鏡正對太陽,可在距凸透鏡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F將該凸透鏡和蠟燭、光屏安裝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圖5-23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5-23A.此時可以在光屏上觀察到清晰縮小的像B.僅在凸透鏡左側附近放一合適的凹透鏡,可模擬近視眼的矯正C.將蠟燭移到30cm刻度處,移動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D.將蠟燭移到40cm刻度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8.[2019·常州]如圖5-24所示,把眼鏡片放在燭焰與凸透鏡之間,調節(jié)光屏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鏡片,像變得模糊,調節(jié)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該眼鏡片 ()圖5-24A.是凹透鏡,屬近視眼鏡B.是凹透鏡,屬遠視眼鏡C.是凸透鏡,屬近視眼鏡D.是凸透鏡,屬遠視眼鏡9.(多選)[2019·株洲]為使倒車更安全,車輛通常會配置倒車可視和倒車雷達。倒車時,可視系統(tǒng)自動接通車尾攝像頭,將車后狀況顯示在液晶屏上,如圖5-25甲所示;保險杠上的超聲波探頭(如圖乙所示)探測到障礙物進入危險距離時,蜂鳴器就開始鳴叫,提醒司機及時停車。關于攝像頭和探頭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5-25A.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 B.攝像頭相當于凹透鏡C.探頭相當于聲吶 D.探頭相當于喇叭10.[2019·衡陽]當汽車經過十字路口時,監(jiān)控攝像頭就會拍下照片。攝像頭相當于一個透鏡,影像傳感器相當于光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監(jiān)控攝像頭和近視眼鏡的鏡片都對光有會聚作用B.拍照時,汽車位于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C.當汽車遠離攝像頭時,影像傳感器上的像變大D.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虛像11.[2019·自貢]小明同學用數碼相機(可調焦距)拍攝了同一花菜的兩張照片,如圖5-26所示,結合圖片分析,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圖5-26A.照相機的鏡頭與老花鏡屬于同一類透鏡B.凸透鏡能成縮小的實像是照相機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況下,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焦距需調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況下,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焦距需調得大一些12.[2019·德州]圖5-27是小強用手機、透鏡和紙盒自制的簡易“投影儀”,它能將手機上的畫面放大投射到白墻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圖5-27A.手機屏幕到透鏡的距離應在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B.白墻上呈現的是手機畫面倒立、放大的實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紙板遮住透鏡的一部分,白墻上的畫面將不再完整D.從各個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墻上的像,是因為白墻對照射到其上面的光產生漫反射二、實驗題13.[2019·內江]如圖5-28所示,是矯正遠視眼的光路示意圖,請在虛線方框內畫出相應的透鏡。圖5-2814.[2019·赤峰]如圖5-29所示,平面鏡垂直于凸透鏡主光軸放置,且在凸透鏡右側焦點上,請把光路補充完整。圖5-2915.[2019·南京]用如圖5-30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圖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鏡,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畫出)。圖5-30(1)圖乙中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畫出),則該像是倒立、的實像。

(2)若在圖乙中將凸透鏡移到55cm刻度線處,則將光屏移動到cm刻度線處,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若在圖乙中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近視眼鏡的鏡片,則將光屏向(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圖乙中用塑料吸管對準A點沿垂直于紙面方向持續(xù)用力吹氣,發(fā)現光屏上“燭焰尖部”變模糊,則將光屏向移動,“燭焰尖部”又會成清晰的像。

16.[2019·淄博]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1)如圖5-31甲所示,移動光屏找到清晰的燭焰的像,這個像是圖乙中的,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

圖5-31(2)小明把蠟燭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標紙上記錄了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圖丙所示,A'、B'分別表示蠟燭在A、B處所成的像。跟同學們交流后發(fā)現: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條件是;

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

(3)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小明又把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8cm處,在光具座上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聰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處,在光具座上移動光屏,光屏上出現了清晰的像,則小明拿起的眼鏡是(選填“近視鏡”或“遠視鏡”)。

17.[2019·臨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不動,移動蠟燭和光屏至如圖5-32所示位置時,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圖5-32(1)該凸透鏡的焦距為cm。

(2)將遠視眼鏡的鏡片放在蠟燭和透鏡之間適當位置,此時應將光屏向(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3)取走鏡片,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后,應將光屏移至(選填序號)范圍內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A.50~65cm B.65~80cmC.80~95cm(4)將蠟燭移到37cm刻度線處,觀察到的像是(選填“倒立”或“正立”)的。

三、綜合題18.[2019·綿陽]人進入老年后,眼睛睫狀體對晶狀體的調節(jié)能力減弱,太遠、太近的物體都看不清楚。近視遠視一體眼鏡(雙光鏡)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戴上這種眼鏡,透過下半部分可以看清書上的文字,透過上半部分鏡片可以看清遠處景物。由此可知,近視遠視一體眼鏡下半部分是透鏡,上半部分鏡片對光具有(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

圖5-3319.[2019·泰州]如圖5-33所示,用鐵絲繞成一個內徑約為4mm的圓環(huán),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滿圓環(huán)的水膜猶如透鏡,用這個水膜透鏡貼近課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為(選填“實像”或“虛像”);透過水膜透鏡看遠處的樓房,樓房倒立、縮小了,這種成像情況與(選填“照相機”或“幻燈機”)成像原理相同;輕輕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過水膜透鏡看遠處的樓房成正立、縮小的像,此時水膜透鏡相當于(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

|挑戰(zhàn)自我|20.[2019·安順]下列關于圖中5-34光學現象的描述或解釋不正確的是 ()圖5-34A.圖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實像B.圖乙中凹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C.圖丙中白光通過三棱鏡會分解成多種色光D.圖丁中漫反射的光線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1.[2019·溫州]將一蠟燭放在裝有水的燒瓶前,調整蠟燭和燒瓶至如圖5-35所示位置,在墻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是 ()A.縮小的虛像 B.放大的虛像C.縮小的實像 D.放大的實像圖5-3522.[2019·泰安]如圖5-36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燭焰在距離凸透鏡8cm處時,在距離凸透鏡15cm處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現把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7cm,下列關于燭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圖5-36A.不能成清晰的像 B.成倒立、縮小的像C.成倒立、放大的像 D.成倒立、等大的像23.[2019·徐州]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開始時燭焰在光屏上成縮小的像,接著把物距調整為剛才的一半,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時的像 ()A.是放大的 B.是縮小的C.是等大的 D.以上三種都有可能24.如圖5-37所示,在“用‘凸透鏡’觀察周圍的景物”活動中,小科將印有綠色環(huán)保標志“”的紙固定在墻上,再將一只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移到標志的正前方,然后改變玻璃杯與標志之間的距離。小科站立時透過玻璃杯和水觀察。圖5-38所示圖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圖5-37圖5-3825.[2019·孝感]如圖5-39所示,凸透鏡斜放,其主光軸與水平面成45°角,F是焦點。一條入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被反射,已知折射光線BO與水平面成45°角,請完成光路圖,畫出入射到凸透鏡的入射光線和經平面鏡反射的反射光線。圖5-3926.[2019·威海]黑洞是宇宙中質量很大的天體。如圖5-40所示,兩恒星1、2發(fā)出的光在經過某黑洞附近時發(fā)生了彎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類觀測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選填“偏高”“偏低”或“不變”);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個光學元件代替它對光的作用(光學元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該光學元件為。

圖5-4027.[2019·嘉興]如圖5-41所示,保持礦泉水瓶與白紙的位置不變,當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觀察到“黑白顛倒”的現象,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礦泉水瓶相當于形成了一塊鏡。此時,若要將“黑白顛倒”的現象重新顛倒回來,白紙應(選填“靠近”或“遠離”)礦泉水瓶。

圖5-41【參考答案】真題回顧把握考向1.倒立放大虛顯微鏡2.如圖所示3.(1)如圖所示(2)左(3)0.115(0.109~0.121m均可)4.(1)7.5(2)左(3)投影儀5.物距縮小照相機靠近6.倒立放大投影儀能達標檢測鞏固提升1.C[解析]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裝水的礦泉水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可以將太陽光會聚,導致防滑墊起火,故C正確。2.C3.B4.C[解析]當燭焰離透鏡14cm時成放大的實像,則蠟燭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即2f>14cm>f,所以7cm<f<14cm;當燭焰離透鏡8cm時成的是放大的虛像,則蠟燭在一倍焦距以內,即8cm<f。綜上所述8cm<f<14cm,故選C。5.C6.B[解析]根據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可知: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由圖像可知:當物距u=20cm時,像距v=20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為f=10cm,故A錯誤;當物距u=30cm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利用了這條規(guī)律,故B正確;當物距u=8cm時,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是利用該原理來工作的,故C錯誤;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向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時,物距變小,當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故D錯誤。7.B[解析]由題意可知,透鏡的焦距是15cm,圖中物距是40cm,大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在透鏡的另一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而圖中光屏在二倍焦距之外,因此光屏上不能呈現清晰像,故A錯誤;僅在凸透鏡左側附近放一合適的凹透鏡,相當于使成在視網膜前的像,通過凹透鏡的發(fā)散作用而落在視網膜上,即模擬近視眼的矯正,故B正確;將蠟燭移到30cm刻度處,此時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移動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實像,而不是等大的,故C錯誤;將蠟燭移到40cm刻度處,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內,此時會在蠟燭同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移動光屏無法得到任何像,故D錯誤。8.D[解析]把眼鏡片放在燭焰與凸透鏡之間,調節(jié)光屏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鏡片,像變得模糊,將光屏遠離凸透鏡適當距離后光屏上重新出現清晰的像,說明移走眼鏡片后,成像推遲了,即對光的會聚能力減弱了,說明移走的眼鏡片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則該眼鏡片應該是凸透鏡,屬于遠視眼鏡,故D選項符合題意。9.AC[解析]攝像頭是根據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確,B錯誤。保險杠上的超聲波探頭探測到障礙物進入危險距離時,蜂鳴器就開始鳴叫,提醒司機及時停車,說明探頭相當于聲吶的作用,故C正確,D錯誤。10.B[解析]監(jiān)控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近視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故A錯誤。監(jiān)控攝像頭是利用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工作的,即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正確,D錯誤。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則當汽車遠離攝像頭時,影像傳感器上的像變小,故C錯誤。11.C[解析]照相機的鏡頭是凸透鏡,老花鏡也是凸透鏡,屬于同一類透鏡,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在物距不變的條件下,乙照片中的花菜大些,則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的焦距需調得大些,故C錯誤,符合題意,D正確,不符合題意。12.C[解析]根據投影儀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機到透鏡的距離應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投影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若用不透明的硬紙板遮住透鏡的一部分,白墻上的畫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變暗,故C錯誤,符合題意;發(fā)生漫反射的物體可以從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從各個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墻上的像,是因為白墻對照射到其上面的光產生了漫反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13.如圖所示14.如圖所示15.(1)放大(2)75(3)右(4)左[解析](1)由圖甲知,焦距f=60cm-50cm=10cm;當蠟燭、凸透鏡位于圖乙所示的位置時,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2)在圖乙中將凸透鏡移到55cm刻度線處時,物距為u=55cm-35cm=20cm=2f,則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像距等于物距,則光屏應移到75cm刻度線處。(3)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會使像會聚在光屏的后方,即要將光屏向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在圖乙中用塑料吸管對準A點沿垂直于紙面方向持續(xù)用力吹氣,A點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