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案號四川省住宅設計標準2021-04-26發(fā)布2021-11-01實施四川省住宅設計標準主編單位: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四川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四川省住宅設計標準DesignstandardforresidentialbuildingsinSic*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qū)二環(huán)路北一段111號西南交通大學創(chuàng)新大廈21樓)各地新華書店、建筑書店經銷成都蜀通印務有限責任公司印刷*成品尺寸:140mm×203mm印張:4.625字數(shù):113千2021年5月第1版2021年5月第1次印刷版權所有盜版必究(舉報電話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本社負責退換(郵政編碼610031)網(wǎng)上書店:3四川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關于發(fā)布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四川省住宅設計標準》的通知川建標發(fā)〔2021〕112號各市州及擴權試點縣住房城鄉(xiāng)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各有關單位:由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的《四川省住宅設計標準》,經我廳組織專家審查通過,并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備案,現(xiàn)批準為四川省工程建設強制性地方標準,編號為:DBJ51/168-2021,備案號為:J15686-2021,自2021年11月1日起在全省實施。其中,第4.6.2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該標準由四川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管理,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解釋。2021年4月26日5本標準是根據(jù)四川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關于下達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四川省住宅設計標準〉編制計劃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主編單位,在對省內外典型住宅小區(qū)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參考現(xiàn)行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編制完成。為滿足四川省居民日益增長的居住要求,提升居住環(huán)境質量,編制組在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參考國內外典型項目的做法,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住宅品質做了改善和提升:(一)居住環(huán)境和空間;(二)安全耐久;(三)適老性;(四)健康防疫;(五)室內聲環(huán)境和空氣質量;(六)智慧小區(qū)和智能本標準共分14章,主要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3總體要求;4套內空間;5公共部位;6物理與室內環(huán)境性能;7外圍護及構件;8技術經濟指標;9結構;10給水排水;11燃氣;12供配電及照明;13小區(qū)智能化及智能家居系統(tǒng);14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本標準中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本標準由四川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管理,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在執(zhí)行過程中,6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反饋給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大道北段866號;郵編:610042;聯(lián)系電話E-mail:zub4@),以便今后修訂時參考。主編單位: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參編單位:成都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基準方中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四川國恒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成都萬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都興城人居地產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藍光和駿實業(yè)有限公司碧桂園集團四川區(qū)域公司天地建筑創(chuàng)新技術成都有限公司保利(成都)實業(yè)有限公司萬科(成都)企業(yè)有限公司融創(chuàng)中國西南區(qū)域集團四川置地公司中鐵房地產集團西南有限公司四川藍光嘉寶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成都蜀信物業(yè)服務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秦盛民熊澤祝司馬陽主要審查人:劉小舟何曉軍9 33總體要求 63.1一般規(guī)定 63.2居住環(huán)境 73.3總平面消防 84套內空間 4.1套型 4.2臥室 4.3起居室 4.4廚房 4.5衛(wèi)生間 4.6陽臺 4.7過道、儲藏空間及套內樓梯 4.8層高、凈高 4.9適老設計 5公共部位 5.1樓梯 5.2電梯 5.3走道、連廊 215.4管道井 215.5出入口及門廳 225.6附建公共用房 225.7垃圾收集處理 235.8外墻及裝飾 235.9安全避難 245.10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256物理與室內環(huán)境性能 266.1聲環(huán)境 266.2熱濕環(huán)境 276.3室內空氣質量 287外圍護及構件 297.1門窗 297.2信報箱、智能快遞柜 7.3排油煙道、排氣道 7.4空調室外機座板 8技術經濟指標 9.1一般規(guī)定 9.2場地與地基 9.3多層砌體結構住宅和底部框架砌體結構住宅 389.4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 9.5鋼結構住宅 41 42 12供配電及照明 4912.1負荷計算及電能計量 4912.2供電、配電 12.3家居配電箱 12.4插座設置 12.5電氣照明 5413小區(qū)智能化及智能家居系統(tǒng) 14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 14.1一般規(guī)定 14.2供暖 6214.3通風 6314.4空氣調節(jié) 64本標準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附:條文說明 3 6 6 7 84Dwellingunit 4.1Dwellingunit 4.4Kitchen 4.9Ageappropriated 21 225.6Accessorialpublicroo 22 235.8Externalwall 5.10Basementandsemi-basement 26 26 27 287Externalprotectionan 29 29 7.4Boardofairconditi 9.3Multi-storym 49 49 62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65Listofquoted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6911.0.1為適應四川省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提高城鎮(zhèn)住宅設計水平,滿足城鎮(zhèn)居民對居住質量、居住功能、居住環(huán)境和安全的需求,結合四川省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四川省行政區(qū)域內城鎮(zhèn)新建、改建、擴建住宅的建筑設計。1.0.3住宅設計必須嚴格執(zhí)行國家和四川省的有關政策和法規(guī),體現(xiàn)以人為本、可持續(xù)發(fā)展、節(jié)能、節(jié)地、節(jié)水、節(jié)材、環(huán)保和海綿城市等指導思想,貫徹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設方針。1.0.4住宅設計應符合項目所在地的城市規(guī)劃要求,并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1.0.5住宅設計應推行標準化、模數(shù)化和多樣化,因地制宜的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推廣裝配式住宅、智慧社區(qū)、工業(yè)化建造技術,促進住宅產業(yè)現(xiàn)代化。1.0.6住宅與配套工程及設施應同步設計和實施。1.0.7實施全裝修的新建住宅,其建筑設計與裝修設計應同步進行。1.0.8住宅設計應從建筑全壽命周期考慮,采用套型可變、適老性的設計理念,在滿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時,兼顧改造的可能性。1.0.9住宅設計應考慮四川省地形和氣候多樣性,遵循因地制2宜的原則,在不同的氣候區(qū)和不同的地形環(huán)境條件下,采用針對性的設計。1.0.10住宅設計應考慮能夠應對地震、防汛及疫情等重大災害。1.0.11住宅設計除應執(zhí)行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和四川省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32.0.1住宅residentialbuilding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由居住空間和廚房、衛(wèi)生間、陽臺等共同組成的基本住宅2.0.3居住空間habitablespace臥室、起居室(廳)等的統(tǒng)稱。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間。供居住者會客、娛樂、團聚等活動的空間。2.0.6玄關entryway為外來用詞,特指住宅戶內入口處的小型使用空間。2.0.7陽臺balcony附設于建筑物外墻,設有欄桿或欄板,可供人活動的空間。2.0.8生活陽臺livingbalcony附設于建筑物外墻,有生活配套設施的陽臺。2.0.9凹口notch為了房間的通風采光而在建筑平面上采用的凹形槽口。2.0.10封閉式內天井enclosedinnerpatio四面封閉圍合,高度超過一層的空間。4上下相鄰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2.0.12設備平臺equipmentplatform室外專供本套住戶安置空調、熱水器的小型平臺。2.0.13室內凈高interiornets2.0.14低層住宅low-risedwellingbuilding2.0.15多層住宅multi-storeydwellingbuild四至九層且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2.0.16高層住宅high-risedwellingbuildi十層及十層以上或高度大于27m的住宅。2.0.17躍層式住宅duplexdwellingbuilding2.0.21綠地率ratioof52.0.22綠容率ratioofgreencapacity場地內(扣除建筑基底面積)各類植被葉面積總量與場地面積的比值。63.1.1總體設計須尊重地形地貌,順應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結合居住功能需求,綜合考慮配套設施、交通流線3.1.2總體設計應符合城鎮(zhèn)規(guī)劃和居住區(qū)規(guī)劃的要求,經濟、執(zhí)行各市州(縣、區(qū))的相關規(guī)劃管理規(guī)定。3.1.3住宅設計應按現(xiàn)行當?shù)叵嚓P規(guī)劃管理的規(guī)定配置公共服1除應滿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尚應根據(jù)需要滿足老年2滿足人體健康所需的通風、日照、自然采光和隔聲要求;4結構設計應滿足安全、適用、耐久的要求;5建筑設計應滿足安全防護和防火安全要求。73.1.5居住區(qū)總平面設計、豎向設計、建筑單體設計、環(huán)境設計等內容應滿足四川省綠色建筑、海綿城市建設的相關要求。3.1.6新建住宅宜進行全裝修設計,按套型設計的公租房、廉租新建住宅應進行全裝修設計。全裝修住宅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地方標準《四川省成品住宅裝修工程技術標準》DBJ51/015的相關規(guī)定。3.2.1住宅日照應執(zhí)行現(xiàn)行國家標準《住宅建筑規(guī)范》GB50368的規(guī)定,按不同氣候區(qū)不同大中小城市分類執(zhí)行。3.2.2住宅間距應以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綜合考慮采光、通風、消防、防災、管線埋設、衛(wèi)生間距等要求確定,并符合當?shù)匾?guī)劃管理的相關規(guī)定。3.2.3居住區(qū)域內道路應滿足消防、救護、搬運等車輛的通行,并符合防災救災的要求。道路最小寬度及與建筑物的距離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標準》GB50180的相關規(guī)定。綠地率和集中綠地的設置應分別符合當?shù)鼐G化管理及城市規(guī)劃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3.2.4居住區(qū)域應進行景觀設計,設計宜以綠植為主,喬、灌、草合理配置。綠植景觀的豎向設計應以總體設計布局和控制高程為依據(jù),營造有利于雨水就地消納的地形并與相鄰用地相協(xié)調。3.2.5居住區(qū)域內場地綠化應考慮空間生態(tài)效益,合理配置葉面積指數(shù)較高的樹種,提倡立體綠化和復合綠化,提倡綠容率評83.2.6居住區(qū)域內場地綠容率不宜低于3.0。3.2.7居住區(qū)域內應設置給水、污水、雨水、燃氣、電力、通信和有線電視等管線。各類管線必須與城市管線相銜接,并應按照當?shù)毓芫€工程規(guī)劃管理的相關規(guī)定,采用地下敷設的方式進行管線綜合設計。3.2.8有城市污水管網(wǎng)時,生活污水應納入城市污水管網(wǎng)內,并的相關規(guī)定。無城市污水管網(wǎng)時,生活污水應進行處理,達標后3.2.9居住區(qū)域內應科學合理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收集容器設置應當滿足垃圾分類投放需要。3.3.1小區(qū)消防車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低層、多層的居住小區(qū)內應設有消防車道,其轉彎半徑不應小于9m,其盡端式消防車道的回車場面積不應小于12m×2高層住宅應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應至少沿建筑的一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但該長邊所在建筑立面應為消防車登高操作面。其消防車道轉彎半徑不應小于12m,其盡端式消防車道的回車場面積不應小于15m×15m,當供超高層、重型消防車使用時,消防車道轉彎半徑不宜小于15m,回車場面積不宜小于18m×18m;3消防車道的道路中心線間的距離不宜大于160m;93.3.2當住宅建筑沿街道部分的長度大于150m或總長度大于3.3.3有封閉內院或天井的住宅建筑,當內院或天井的短邊長度大于24m時,宜設置進入內院或天井的消防車道;當該建筑沿街時,應設置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宜大于80m。3.3.4高層住宅應至少沿一個長邊或周邊長度的1/4且不小于裙房進深不應大于4m。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高層住宅,連續(xù)不宜大于30m,且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的總長度仍應符合上述規(guī)1場地與高層住宅之間不應設置妨礙消防車操作的樹木、2場地的長度和寬度分別不應小于15m和10m;對于建筑3場地應與消防車道連通,場地靠建筑外墻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筑外墻不宜小于5m,且不應大于10m,場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3.3.5高層住宅與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相對應的范圍內,應設3.3.6消防車道的路面、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溝等,應能承受消防車的壓力,面層應做硬化處理。在地下建筑上布置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消防車道時,地下建筑的頂板荷載計算應考慮消防登高車的壓力。4.1.1住宅應按套型設計,每套住宅應設臥室、起居室(廳)、廚房和衛(wèi)生間等基本功能空間。宜設置書房、入口玄關、陽臺和生活陽臺、衣帽間、儲藏間等。4.1.2套型設計應按照大套、中套、小套、單間進行分類,各類的居住空間個數(shù)及套內建筑面積宜符合表4.1.2的規(guī)定。套內建筑面積/m2單間1小套2中套34.1.3套型設計宜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標準》GB/T50002的相關規(guī)定。功能分區(qū)應明確合理,動靜分離。合理安排各空間序列,減少交通面積,組織好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的關系,避免相鄰住戶的視線及噪聲干擾。4.1.4套型設計宜南北通透,具備組織穿堂風條件。4.1.5套型中各房間應方正完整,門窗開啟應綜合考慮家具布置和空調安裝與維護的方便性。4.1.6套型不宜設計為錯層。確有需要時,入戶標高層應包含臥室、起居室(廳)、廚房和衛(wèi)生間等基本功能空間。4.1.8當封閉內天井貫通整個建筑時,四層及四層以上住宅不4.1.9住宅外墻面凹口凈寬,臥室及起居室等主要空間不宜小于1.8m,廚房、衛(wèi)生間等不宜小于1.5m,且深度與開口寬度之1雙人臥室不應小于10m2;2單人臥室不應小于6m2;3兼起居的臥室不應小于12m2。1小套、中套不應小于12m2;2大套不應小于14m2。4.3.2起居室的短邊凈寬不宜小于3.10m。4.3.3起居室內門洞設置應考慮使用功能的要求,減少直接開向起居室門的數(shù)量,且至少一側的墻面直線長度不宜小于3.00m,設柜式空調時不宜小于3.30m。4.3.4起居室宜按照客廳、餐廳的功能劃分空間;無獨立餐廳時,起居室應兼有用餐的空間。4.4.1廚房的使用面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中套不應小于4.5m2;4.4.2廚房應設計為獨立可封閉的空間,宜布置在套型入口處,并緊鄰餐廳。4.4.3廚房的采光和通風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住宅設計規(guī)范》GB50096的規(guī)定。4.4.4廚房應設置洗滌池、案臺、灶爐及排油煙機等設施或為其預留位置。宜為凈水器、消毒柜等凈化設備預留位置。4.4.5廚房內設施、設備、管線應按使用功能、操作流程整體設計。4.4.6廚房應有地面事故排水措施。4.4.7單排布置設備的廚房凈寬不應小于1.50m;雙排布置設備的廚房凈寬不應小于2.10m。4.4.8廚房操作面的凈長不應小于2.10m。4.5.1每套住宅應至少有一個衛(wèi)生間配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三件衛(wèi)生設備或為其預留設置位置及條件。當套型內僅設有一個衛(wèi)生間時,宜采用分離式布置。三件衛(wèi)生設備集中布置的衛(wèi)生間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3.5m2。4.5.2衛(wèi)生間宜有天然采光、自然通風;有多個衛(wèi)生間時,至少應有一間有天然采光、自然通風。無通風窗的衛(wèi)生間應有通風換氣措施,并預留設置條件。4.5.3當住宅套型居住空間為3個及以上時,宜設置含獨立衛(wèi)生間的套房。4.5.4衛(wèi)生間內設備、設施及管線應整體設計。4.5.5衛(wèi)生間門不應直接開向廚房,無前室的衛(wèi)生間門不應直接開向起居室、餐廳。4.5.6衛(wèi)生間應采用同層排水。4.5.7當衛(wèi)生間布置在本套內的臥室、起居室(廳)、廚房和餐廳的上層時,應采取同層排水,并應有防水和便于檢修的措施。4.6.1主要陽臺凈深度不宜小于1.30m;生活陽臺凈深度不宜4.6.2從可踏面算起,陽臺欄板或欄桿凈高不應低于1.10m。臨空面底部0.10m高度內不應留空。4.6.3上人屋面臨空處的防護欄桿高度不應低于1.20m。4.6.4相鄰住戶的毗鄰陽臺應設分戶隔板;按封閉陽臺設計的套型,分戶處理應滿足本標準第4.1.7條分戶墻的要求。4.6.5陽臺、雨罩及高度超過10m的雨棚均應采取有組織排水及防水措施。4.6.6套型應設置晾曬空間預留洗衣機的位置,宜預留污洗池等設施設備的位置,同時應設置給、排水管線及排水點位。4.6.7陽臺排水應與屋面排水分開設置。屋面雨水管應設置在4.6.8燃氣管、避雷裝置、雨水立管等垂直管線,當安裝在室外臨近陽臺或窗的部位時,應有防攀爬措施。4.6.9緊鄰人員密集場所上方的住宅陽臺宜設置封閉陽臺。4.6.10露臺應設置防水并采取防止室外雨水倒灌的措施。4.6.11廚房和有燃氣設備的封閉陽臺,建筑外墻上、下層開口之間應設置高度不小于1.50m的實體墻或挑出寬度不小于1.00m、長度不小于開口寬度的防火挑檐;與相鄰戶開口之間的墻體寬度不應小于1.00m,小于1.00m時,應在開口之間設置突出外墻不小于0.60m的不燃性隔板。4.7過道、儲藏空間及套內樓梯4.7.1套內入口過道凈寬不應小于1.20m,宜設置過渡空間、儲藏收納空間;有條件時宜設置消洗功能;通往臥室、起居室(廳)的過道凈寬不應小于1.00m;通往廚房、衛(wèi)生間、儲藏間的過道凈寬不應小于0.90m。4.7.2套內宜設置獨立儲藏間。4.7.3套內各功能用房應設置或預留儲藏空間,為本功能房間4廚房應設置櫥柜,櫥柜深度不應小于550mm,并應利用4.7.4套內設于底層或靠外墻、靠衛(wèi)生間的壁柜,其背后墻體4.7.5套內樓梯當一邊臨空時,梯段凈寬不應小于0.80m;當4.7.6套內樓梯的踏步寬度不應小于0.24m;高度不應大于0.185m,扇形踏步轉角距扶手中心0.25m處,寬度不應小于4.8.1住宅層高不應小于2.80m,且不宜大于3.60m??蛷d、4.8.2臥室、起居室(廳)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60m,局部凈高不應低于2.20m,且局部凈高的室內面積不應大于室內使用4.8.3利用坡屋頂內空間做臥室、起居室(廳)時,至少有1/24.8.4廚房、衛(wèi)生間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20m。4.9.4套內外地面高差,廚房、衛(wèi)生間、陽臺與相鄰空間地面高差不應大于15mm,并以斜坡過渡。4.9.5墻體陽角部位,應做成圓角或防止尖角碰撞的措施,且1操作臺前通行凈寬不應小于0.90m;1單衛(wèi)空間尺寸宜滿足輪椅回轉要求,雙衛(wèi)及以上套型至2坐便器旁宜安裝扶手,浴盆和淋浴位置應至少在一側前4.9.9門窗五金件把手不應有尖角,應易于單手持握或操作,4.9.10主要功能空間的門凈寬度不應小于0.80m。5.1.2樓梯直接出室外時,入口處與室外地坪應有高差,不應小于0.10m。5.1.3帶地下室的住宅套型,當其在地下室布置有庫房或停車不低于3h的墻體與住宅功能隔開。5.1.4直接出室外的樓梯間門,當門洞周圍1.0m范圍內無其他房間洞口時,可采用普通門。滿足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防煙排煙系統(tǒng)技術標準》GB51251位置和面積要求的門玻璃可兼作地下室樓梯間固定(緊急排煙)窗。5.1.5樓梯間開向底層門廳的防火門應順應疏散方向開啟,且5.1.6正對梯段設置的樓梯間門距踏步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5.1.7住宅樓梯應至少設置單面扶手,圓形扶手的直徑宜為5.1.8樓梯踏步的寬度和高度在同一梯段應保持一致,相鄰梯5.1.9樓梯間通至屋頂平臺的門應朝屋頂方向開啟且符合下列1當樓梯間通至屋頂平臺的門洞周圍1.0m范圍內無其他2單元式住宅各單元的樓梯間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的門洞周圍1.0m范圍內不應有其他門窗洞口,通至屋頂平臺的的高度超過9m的新建住宅每單元應設置電梯,其中至少1臺為1十二層以下(不包括十二層)應設置至少1臺電梯;2十二層及以上的高層住宅每單元應設置至少2臺電梯,3電梯廳應滿足擔架通行要求,且候梯廳凈深度應不小于4電梯載重量七層以下不宜小于800kg,七層及以上不應小于1000kg;轎廂門凈寬不應小于0.90m,其中至少應有一臺5除無障礙電梯轎廂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GB50763規(guī)定執(zhí)行外,普通電梯轎廂內宜設高850mm~900mm6單元門廳、電梯廳凈高不宜小于2.40m,局部凈高不應5.2.2四層以下的住宅,住戶入口層在二至三層的住宅宜設置電梯,或預留電梯設置條件。5.2.3高層住宅電梯設置數(shù)量應經過計算確定,建筑高度100m以下住宅,2臺電梯服務的戶數(shù)不應超過100戶,3臺電梯服務的戶數(shù)不應超過200戶;建筑高度100m及以上住宅每單元電梯設置數(shù)量不宜小于4臺,且宜進行高低分區(qū)。5.2.4設置2臺電梯的居住單元,電梯之間應每層直接相連,不得采用隔層設置連廊的方式相連。5.2.5電梯應在設有戶門和公共走廊的每層???,當設置有地下汽車庫時,每臺電梯均應通至地下汽車庫。當?shù)叵率夜δ軆H為自行車庫或設備用房時,至少1臺電梯宜到達該層。5.2.6設置公用電梯的住宅,每單元應設置至少1臺無障礙電梯,地下車庫電梯廳應滿足無障礙要求。5.2.7電梯井道及電梯機房不應緊鄰臥室布置。5.2.8公共電梯的每層電梯廳均應能通過樓梯間及公共區(qū)域直接到達。5.2.9電梯軌道應采用減振軌道和隔振支架,曳引機應采用低噪聲設備,并采用隔振支座。若不能避免緊鄰起居室(廳)布置,起居室(廳)緊鄰電梯井道的墻體應采取有效的隔聲措施。5.2.10速度較快的獨立式電梯井道宜設泄壓通風口。明,凈寬不小于1.20m,且不應有妨礙疏散的障礙。5.3.2公共走道在精裝修完成后應保證凈寬不小于1.20m,凈高不低于2.20m,局部不低于2.00m。走道內影響疏散寬度和公5.3.4開向公共走道的門開啟時(常閉的管道井門除外),不得5.3.5設置無障礙出入口及無障礙電梯的住宅,入口至電梯、GB50763的相關規(guī)定。5.4.2除可燃氣體管道井外的其他管道井,設在前室、合用前5.4.3管道井下部應設高度不低于0.10m的擋水檻。5.4.4下列設施應設在住宅建筑共用空間內,不得設置在住宅1給水總立管、熱水立管、消防立管、屋面雨水管、供暖(空調)供回水總立管、配電和弱電干線(管)等公共功能的管道;2公共的管道閥門、電氣設備及用于總體調節(jié)和檢修的部件(套內排水立管檢修口除外);5.5.1住宅底層公共出入口室外地面應采用防滑材料,當有高5.5.2住宅底層公共及疏散出入口應有防墜物及防雨措施,雨棚凸出出入口上方墻面及陽臺、挑廊等投影線不小于1m。5.5.3底層門廳大門應按無障礙要求設置,最小凈寬不應小于5.6.1住宅附建的公共用房(裙房)不應布置餐飲等有噪聲及5.6.2經營、存放和使用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物品的商店、作坊和貯藏間,嚴禁設于住宅附建公共用房(裙房)內。5.6.4附建的地上物管用房應與住宅功能完全隔開,其防火及疏散的要求不應低于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5.6.5住宅與附建公共用房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h無門窗洞口的防火隔墻和1.5h的不燃性樓板,當為高層住宅時,應采用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2.0h的不燃性樓板完全分隔,上下層開口之間應設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實5.6.6附建的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出入口上方應有防墜物措施,雨棚凸出出入口上方墻面及陽臺、挑廊等投影線不小于1m。5.6.7有振動或噪聲產生的設備用房不應設置在住宅樓棟外墻5.7.1小區(qū)垃圾收集、清運方式應符合社區(qū)或街道環(huán)衛(wèi)部門的1點位設置應避開主要人流通行,并避免對相鄰住戶居民5.8.1裝修裝飾材料的選用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5.8.2住宅公共走道、公共部位及樓梯間的地面、墻和頂棚應5.8.3住宅外墻采用外保溫系統(tǒng)時,超過一層或建筑高度大于5.8.4住宅外墻和屋頂女兒墻的裝飾構件應采用與主體結構一體化實施的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鋼結構和木結構除外),或采用保證5.8.5外墻防水應進行系統(tǒng)設計,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民4水平構件與墻面交接處(迎水面)應有防水加強措施;6外墻封閉的空腔(線條)應防排結合,設置泄水孔;5.8.6低樓層外墻立管應設置防攀爬倒刺,相鄰陽臺之間應設5.9.1避難層(間)的設置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1避難區(qū)的凈面積應按3人/m2計算;避難層(間)的凈高2避難區(qū)除開向防煙樓梯間或其前室的門外,不得開設其5m,且應采用甲級防火門;4避難層(間)上下窗檻墻的高度不應低于1.20m,與相5.9.2高層住宅疏散樓梯到達的屋頂層若布置有其他用房,不得擠占避難面積。用于避難的公共屋面凈面積按3人/m2計算,且不小于50m2,人數(shù)按樓棟總戶數(shù)×3人/戶計。動車時,應與自行車分區(qū)停放,并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guī)范》GB17761的要求,預留或設置充電6物理與室內環(huán)境性能6.1.1住宅應有良好的聲環(huán)境,住區(qū)選址環(huán)境噪聲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聲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096的相關規(guī)定。6.1.2住宅建筑的外墻、外窗、戶門、分戶墻、分戶樓板、內隔墻及分隔住宅和非居住空間的樓板空氣隔聲性能應符合表6.1.2的交通干線兩側臥室、起居室外窗戶門分隔住宅和非居6.1.3相鄰兩戶房間之間及住宅與非居住用途空間分隔樓板上下的房間之間的空氣隔聲性能應符合表6.1.3的規(guī)定??諝饴暩袈晢沃翟u價量+頻譜修正量/dB頻譜修正量(DnT.w+C)的樓板頻譜修正量(DnT.w+Ctr)6.1.4住宅建筑的臥室、起居室的分戶樓板撞擊聲隔聲性能應符合國家標準《住宅建筑規(guī)范》GB50368—2005第7.1.2條的規(guī)定,并應滿足表6.1.4的要求??諝饴暩袈晢沃翟u價量+頻譜修正量/dB(實驗室測量)(現(xiàn)場測量)6.1.5有噪聲的設備用房,應采取減振和隔聲技術措施,保證受影響的居住空間的室內噪聲級滿足標準要求。6.2熱濕環(huán)境6.2.1住宅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節(jié)能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地方標準《四川省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DB51/5027的相關規(guī)定。6.2.2高海拔嚴寒和寒冷地區(qū)的住宅圍護結構熱橋部位應有保溫措施,屋面、外墻、架空樓板、地下室頂板、窗框等部位內表面溫度不應低于室內空氣露點溫度,應滿足露點溫度驗算的不結露要求。6.2.3住宅建筑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和相關文件的規(guī)定。6.3室內空氣質量6.3.1室內裝修材料及輔材應嚴格控制有害物質的含量和釋放量,并宜進行室內空氣污染物預評估。6.3.2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活度和濃度應符合國家和行業(yè)現(xiàn)行有7.1.1住宅外開窗的開啟扇應有防止脫落的措施。7.1.2外窗的開啟扇應附設紗窗,宜與窗一體化設置。7.1.3設置凸窗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臨空外窗處的防護設施宜與窗一體化設置;2防護高度從窗臺面起算不應低于0.90m,防護設施不應影響窗開啟。7.1.4嚴寒和寒冷地區(qū)不應設置凸窗。7.1.5戶(套)型的開窗不宜直接開向走廊或公用上人屋面等7.1.6戶門應采用具備防盜、隔聲功能的防護門。向外開啟的戶門不應妨礙公共交通及相鄰戶門開啟。7.1.7住宅底層的外窗和陽臺門、開向公共部位的窗以及外窗口下緣距屋面(平臺)小于2.00m時,應采取防衛(wèi)措施。7.1.8各部位門洞的最小尺寸應符合表7.1.8的規(guī)定。類別單元門廳外門起居室(廳)門類別臥室門廚房門衛(wèi)生間門陽臺門(單扇)儲藏間、家政間2戶(套)門安裝完成后的凈寬不應小于0.90m;7.1.9戶(套)內門的門洞宜預留不小于0.10m寬門垛。7.2信報箱、智能快遞柜7.2.2新建住宅小區(qū)應設置快遞存取處或智能快遞柜。智能快遞柜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設置位置宜靠近住宅小區(qū)主要入口,結合管理值班室設置;若條件不允許,可設置在小區(qū)架空層、物業(yè)用房或具有便捷使用通道的地面層,方便郵件、快遞的收取。位于室外時,應有防雨措施;2不得降低住宅基本空間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標準;3宜利用公共部位的照明,但不得降低住宅公共照明標準;4應預留電源接口。7.3.1排油煙道、排氣道的設置應符合現(xiàn)行地方標準《四川省居住建筑油煙氣集中排放系統(tǒng)應用技術標準》DB51/T5066的相7.3.2共用排油煙道、共用排氣道應采用主副成品煙道結構形式。7.3.3排油煙道、排氣道應采用不燃燒體,其耐火極限不應低7.3.4廚房的共用排油煙道宜與灶具位置相鄰,共用排油煙道與排油煙機連接的進氣口應朝向灶具方向。7.3.5衛(wèi)生間豎向排氣道出屋頂口宜安裝無動力風帽。7.3.6排油煙道、排氣道屋頂排風口的安裝高度不應低于相鄰墻體。排油煙道、排氣道的出口設置在上人屋面、住戶平臺上時,應高出屋面或平臺地面2m;當周圍4m之內有門窗時,應高出7.4.1空調室外機座板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便于空調室外機的安裝和維修保養(yǎng),散熱迅速;2應與建筑一體化設計,兼顧美觀、適用、安全;3新建住宅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4應有收水及排水的措施;5與墻面交接處應有防水加強措施。7.4.2空調室外機位宜每戶獨立設置。7.4.3設置戶式中央空調或空氣源熱泵(供水)時應設置設備平臺,設備平臺不得緊鄰臥室外墻設置,且應設排水設施,并應考慮配電設施。7.4.4空調機位冷凝水立管不應設置在戶內。7.4.5空調室外機位設置遮擋裝飾百葉時,百葉宜采用水平或內低外高形式,百葉傾角不應大于40°,宜采用0°~20°;葉片間距不應小于60mm;設置遮擋裝飾矩管時,矩管高度尺寸不應大于40mm,管間凈距不應小于80mm。7.4.6室外空調機位的設置應符合表7.4.6的規(guī)定。寬高厚1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應等于各功能空間墻體內表面所圍4套內使用面積應按結構墻體表面積尺寸計算;有內保溫5利用坡屋頂內的空間時,結構凈高小于1.20m的空間不應計算使用面積;結構凈高大于或等于1.20m小于2.10m的空間應按1/2計入使用面積;結構凈高大于或等于2.10m的空間應7套內凸窗部位凈高大于2.10m時,凸窗部位使用面積應1應按全樓各層外墻結構外表面及柱外沿所圍合的水平投影面積之和,求出住宅樓建筑面積(不包括住宅樓的套型陽臺面2應以全樓總套內使用面積除以住宅樓建筑面積得出計算3套型總建筑面積應等于套內使用面積除以計算比值所得9.1.2結構體系應根據(jù)抗震設防烈度、場地條件、建筑高度、材料和施工技術等因素確定。8度(0.3g)及9度宜采取減隔震9.1.3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設計使用年限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9.1.4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應根據(jù)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結構施工、維護條件等因素選用合理的防腐蝕設9.1.5結構構件防火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9.1.6住宅的抗震設防類別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確定。住宅的抗震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及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9.1.7住宅結構應滿足風振舒適度要求和樓蓋結構的豎向振動舒適度要求。9.1.8住宅的房屋高度除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行業(yè)標準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本章有關規(guī)定。采用裝配式結構時,應符合國家及四川省關于裝配式住宅建筑的相關規(guī)定。9.1.9砌體結構伸縮縫間距不應大于現(xiàn)行國家標準《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的規(guī)定,鋼筋混凝土結構伸縮縫間距不宜大于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規(guī)定。9.1.10建筑平面設計宜規(guī)則、對稱,質量分布和剛度分布宜均勻,應盡量避免平面凹凸、樓板不連續(xù)、錯層、結構豎向剛度突變及豎向構件不連續(xù)等不規(guī)則情況。若存在上述不規(guī)則情況,應采取相應的計算分析及加強措施。9.1.11住宅的荷載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中的相關條文取值,應充分考慮裝修改造引起的荷載變化,并應滿足表9.1.11的補充規(guī)定。12設浴缸、坐廁的衛(wèi)生間34凸窗窗臺板5空調板1.5kN或取空調機重量+1.0kN作為集中荷載作用于最不利處,兩者取包絡值6管道轉換層7設備平臺8水泵房10.0或按實際1樓板、屋面板的結構厚度不應小于120mm。異形板、內2高層住宅不宜采用懸挑長度大于1.5m的懸挑板;懸挑長度大于1.2m或板厚不小于120mm的懸挑板,應配置下部鋼筋,配筋率不應小于0.15%;3現(xiàn)澆樓板混凝土強度等級大于C35時,應采取減少樓板4屋面板宜設置貫通鋼筋,鋼筋間距不大于1502結構構件預留孔洞應避開受力關鍵部位、保證構件的有4現(xiàn)澆樓板內埋設設備管線時不宜并排集中布置。管線外徑不應大于板厚的1/3,交叉管線處管壁至板上下邊緣距離不得小于25mm。對于管線鋪設處的樓板應采取相應的防裂措施;5在砌體填充墻上不宜開槽敷設水平向管線(包括斜向管線),可在墻中設置現(xiàn)澆混凝土帶埋設水平管線。9.2.2原坡地經填方處理后的場地,應驗算填土沿原地面或巖土界面滑動的穩(wěn)定性,不滿足穩(wěn)定性要求時應采取改善措施或設9.2.3同一結構單元的基礎不宜設置在性質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宜采用相同的基礎形式;巖石地基當巖石面起伏較大時,可9.2.4基礎持力層為遇水易軟化和崩解的泥巖層時,應采取隔水保護措施減少其對巖體承載力的影響。當巖石軟化系數(shù)小于0.45時,不宜采用打入式施工工藝的預制樁基礎。9.3.1多層砌體結構住宅應優(yōu)先采用橫墻承重或縱橫墻共同承7度時底部框架-抗震墻砌體結構樓層數(shù)不宜超過三層,8、9度時9.3.2多層砌體結構住宅中砌體墻段的局部尺寸限值:承重外墻盡端至門窗洞邊的最小距離,6、7度不應小于1.0m,8度不應小于1.2m,9度不應小于1.5m;其余承重墻段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限值規(guī)定。承重墻段局部尺寸不足時,應采取局部加強措施,且墻長不宜小于1/4層高或尺寸限值的80%。9.3.3房屋轉角處不應設置門窗洞口。樓梯間不宜設置在房屋9.3.4房屋外墻陽角的構造柱宜適當加大截面及配筋。6、7度時樓層數(shù)超過五層、8度(0.2g)樓層數(shù)超過四層和8度(0.3g)、9度時,外墻陽角底層構造柱截面邊長不宜小于350mm,縱筋宜采用8φ14,底端箍筋間距不宜大于100mm;其余部分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規(guī)定。9.4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9.4.1框架結構、異形柱結構(含異形柱框架結構和異形柱框架-剪力墻結構)住宅最大適用高度宜符合表9.4.1的規(guī)定,其余結構體系最大適用高度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規(guī)定。結構類型烈度679異形柱框架結構9不應采用不應采用異形柱框架-剪力墻結構不應采用9.4.2異形柱結構住宅,高度在15m以上時不應采用錯層結構,高度不大于15m時不宜采用錯層結構。樓板錯層處不應采用異9.4.3底部商業(yè)的框架結構住宅,應計入上部住宅樓層隔墻對結構抗側剛度的影響,避免形成底部薄弱層。9.4.4剪力墻結構住宅,當6、7度高度超過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中規(guī)定的A級高度限值的70%,以及8、9度,不宜在房屋外圍角部剪力墻體上開轉角洞口。其他情況需要在外圍角部剪力墻上開轉角洞口時,應符合1兩側剪力墻不應采用一字短肢剪力墻、不宜采用短肢剪2墻厚不應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層高的1/15;3轉角樓板厚度不應小于130mm,配置雙層雙向通長鋼筋,各向配筋率均不應小于0.25%,并按抗震錨固;4應采取相應的計算分析及加強措施。9.4.5剪力墻結構住宅宜避免出現(xiàn)某一方向少墻情況,否則應采取相應的計算分析及加強措施。9.4.6多層住宅可采用短肢剪力墻結構、框架-短肢剪力墻結構。高層住宅不應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墻,超過A級高度以及9度不宜布置短肢剪力墻;有短肢剪力墻的高層結構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的規(guī)定。9.4.7樓梯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框架結構、位于框架-剪力墻結構中框架范圍的樓梯,宜9.5.1鋼結構住宅結構設計應提高構件和節(jié)點的標準化和通用9.5.2鋼結構住宅的結構自振周期計算,應考慮隔墻的影響,嵌入式輕質墻板0.7~0.8;外掛式輕質墻板0.8~0.9;2框架一支撐結構、鋼框架—鋼板剪力墻結構:空加氣混凝土砌塊等輕質砌塊0.7~0.8;嵌入式輕質墻板0.8~0.9;外掛式輕質墻板0.85~0.95;9.5.3風荷載作用下,層間位移角不宜超過1/400;多遇地震作10.0.1住宅內給水排水系統(tǒng)及給水水質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10.0.2住宅生活用水定額及小時變化系數(shù)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50015的規(guī)定。10.0.3衛(wèi)生器具和配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節(jié)水型衛(wèi)生潔10.0.4住宅中市政水壓不能供及的樓層應設二次加壓供水系統(tǒng)。住宅二次供水系統(tǒng)應在滿足安全、衛(wèi)生、適用、經濟、綠色的要求下進行系統(tǒng)選型和設計。10.0.5住宅二次供水系統(tǒng)可采用增壓設備和高位水箱聯(lián)合供水、變頻調速供水等供水方式。10.0.6住宅小區(qū)二次供水宜采用智慧管理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控供水系統(tǒng)流量、水質、水壓和能耗等技術參數(shù)。10.0.7住宅小區(qū)二次供水機組的服務半徑不宜超過500m。10.0.8生活用水水箱應設置在專用房間內,房間應無污染、不結凍、通風良好并應維修方便。10.0.9住宅建筑生活給水管不得采用鍍鋅鋼管。生活給水干管及立管宜采用不銹鋼管、銅管、鋼塑復合管等金屬管材。高層住宅建筑生活給水立管不應采用塑料管。分戶支管宜采用不銹鋼管、銅管、鋼塑復合管、塑料管。10.0.10住宅入戶管的給水壓力應保證戶內分戶設置的水加熱10.0.11當住宅設置有入戶花園或生活陽臺時,宜在上述安裝取水龍頭并配置軟管快速接頭及帶有快速接口的軟管。軟管口徑為DN20,長度不小于10m;快速接頭供水管應設置真空10.0.12住宅二次供水系統(tǒng)的壓力和流量應保證各戶的正常用水需求。系統(tǒng)中的水池(箱)或出水管上應設置消毒裝置,水池10.0.13住宅二次供水的水泵機組不應設在住宅居住用房的正10.0.14水泵機組設在地下室時,應設在地下室的最底層。低10.0.15住宅給水管應設置在室內,當條件受限必須設置在室10.0.16住宅各戶應設置分戶水表且不應設置在住宅套內,分10.0.17具有公共功能的給水管、消防管和屋面雨水排水管不設計規(guī)范》GB50096—2011第8.1.7條的規(guī)定。10.0.18住宅的給水管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戶外從水表井進入住戶的給水管道應在頂板下敷設;2住宅戶內的冷、熱水管不應在地面找平層內埋設,禁止在衛(wèi)生間內的回填層中敷設;3戶內的冷、熱水管道宜在頂板下沿墻敷設,結合建筑裝修進行隱蔽。10.0.19住宅建筑內頂板下敷設的熱水管道應做保溫處理,保溫層厚度應經計算確定。下列部位的給水管道應進行夏季管道外壁結露驗算,并采取相應的防結露措施:1地下室明裝或吊頂內安裝的給水管道;3戶內敷設在頂板下或吊頂內的給水管道。10.0.20住宅戶內最遠處熱水用水點距水加熱裝置的管道長度在12m以內時,宜設熱水循環(huán)泵及循環(huán)管或配置電伴熱保溫措施;當上述管道長度超過12m時,應設熱水循環(huán)泵及循環(huán)管或配置電伴熱保溫措施。10.0.21住宅廚房和衛(wèi)生間的通氣管應分別設置。10.0.22住宅廚房和衛(wèi)生間的污廢水排水橫管不得敷設于下層住戶的套內空間(陽臺除外),且排水橫管和立管均不應穿越任一10.0.23住宅衛(wèi)生間當采用下沉降板式同層排水方式時,沉坑內敷設的排水橫管下部應用水泥砂漿填實形成帶型基礎承托管道。排水橫管安裝完成后應進行通、閉水試驗,試驗合格后才能進行回填。沉坑底部、回填完成面均應做防水處理,具體做法按建筑專業(yè)要求執(zhí)行。10.0.24在非嚴寒和非寒冷地區(qū)排水立管應優(yōu)先考慮設在外墻面。當排水立管設于室內時,不應設在與臥室相鄰的內墻面,宜設在管井內。當條件受限,排水立管只能設在與臥室相鄰的內墻時,墻體厚度不得小于200mm,且應采用排水鑄鐵管或低噪聲管材。10.0.25衛(wèi)生潔具的排水設施及水封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小便器、大便器均應選用本體自帶水封的產品;2洗臉盆、洗滌盆及浴盆排水接口應設置水封,宜采用管3淋浴間及洗衣機排水應設置直通地漏,下設管道式存水彎;4地面排水應采用直通地漏或機械密封地漏,下設管道式存水彎;5所有管道式存水彎均應在住宅交付前完成。10.0.26住宅的陽臺(含生活陽臺、客廳陽臺、露臺等)排水系統(tǒng)應按生活排水系統(tǒng)的要求進行設計,排水出戶管應接入室外生活污水系統(tǒng),排水立管應設置伸頂通氣管或專用通氣立管。10.0.27住宅廚房內不應設置地漏。10.0.28住宅建筑中,豎向接納兩戶及以上衛(wèi)生間大便器排水的污水立管應設置專用通氣立管和連通管,排水立管和通氣立管10.0.29住宅建筑底層住戶應單獨排至室外檢查井。當排水立管有轉換橫干管時,轉換橫干管上層住戶排水應單獨采用排水橫支管接入橫干管轉換完成后的豎向管段,接入點應在豎向管段距轉向處0.6m以下。10.0.30當住宅中地下室、半地下室等處排水點所在位置的標高低于室外地面標高時,其排水管不得與上部排水管道相連,且—2011第8.2.11條的規(guī)定。10.0.31戶用空調室外機的設置位置應考慮室外機和室內機的有組織排水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不得接入屋面雨水立管。空調冷凝水排水立管應間接排水,每層的各排水接管口或排水地漏不需設水封,排水立管不需設伸頂通氣。10.0.32住宅建筑中底部附設有商鋪時,商鋪的給水排水系統(tǒng)應單獨進行組織。住宅部分的給水管道不得敷設在商鋪內,住宅部分的排水管道宜避免敷設在商鋪內。10.0.33住宅配套用室內停車庫當其停車位地面低于停車庫入口處的室外地面時,應在停車庫內設置集水坑和排水泵。10.0.34住宅生活排水管材應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柔性接口機制排水鑄鐵管及相應管件,通氣立管應與排水立管管材一致。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住宅生活排水立管管材應采用柔性接口機制排水鑄鐵管及相應管件。高層住宅底部的匯合排水管宜采用柔性接口機制排水鑄鐵管。10.0.35住宅建筑屋面雨水管材選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屋面雨水排水系統(tǒng)采用外排水系統(tǒng)時,應選用建筑排水塑料管、金屬管等管材;2屋面雨水排水系統(tǒng)采用內排水系統(tǒng)時,應選用金屬管或2燃氣計量表的安裝場所應具有良好的通風設施,且應設3燃氣計量表宜設置在套外共用部位;燃氣計量表設在戶4燃氣計量表確需設置在住宅的敞開樓梯間內時,供氣管1燃氣設備應安裝在廚房或服務陽臺等通風效果良好的部4安裝燃氣設備的房間應預留安裝位置和排氣孔洞位置,室外排氣口應采取防風措施。11.0.6用氣場所應設燃氣泄漏報警裝置。11.0.7燃氣管道的敷設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城鎮(zhèn)燃氣設計規(guī)11.0.8燃氣管道的敷設除滿足本標準第11.0.7條的要求外,尚1當燃氣管道敷設在地下室、半地下室、設備房、地上密閉房間、住宅汽車庫以及豎井時,必須對燃氣管道采取安全措施;2戶內燃氣管道宜明敷,不得設在承重墻、地板夾層、吊頂內;當暗敷時,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3住宅內設置的燃氣設備和管道,應滿足與電氣設備和相鄰管道的凈距要求。11.0.9燃氣立管、調節(jié)閥和燃氣表前、燃具前、測壓點前、放散管起點等部位應設置手動快速切斷閥。11.0.10燃氣設計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yè)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12.1.1每套住宅的用電負荷和電能表的選擇不宜低于表12.1.1套型建筑面積S/m2A4B6C8D注:當每套住宅建筑面積大于150m2時,超出的建筑面積可按1每套住宅用電負荷不超過12kW時,應采用單相電源進戶;每套住宅用電負荷超過12kW時,宜采用三相電源進戶,電能表應能按相序計量;2當住宅套內有三相用電設備時,三相用電設備應配置三3建筑面積不大于60m2且為一居室的住戶,進戶電源線不應小于6mm2,照明回路支線不應小于1.5mm2,插座回路支線不應小于2.5mm2;建筑面積大于60m2的住戶,進戶電源線不應小于10mm2,照明和插座回路支線不應小于2.5mm2。12.1.2住宅建筑的負荷計算宜采用單位指標法與需要系數(shù)法相結合的算法。住宅建筑用電負荷采用需要系數(shù)法計算時,需要系數(shù)應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采暖方式、電炊具使用等因素進行確定。需要系數(shù)的選擇不宜低于表12.1.2的規(guī)定。需要系數(shù)注:表中的需要系數(shù)值給出一個范圍,供設計人12.1.3電能表應安裝在住宅套外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對于高層住宅,電能表宜按樓層集中安裝;3電能表箱安裝在公共場所時,暗裝箱底距地宜為1.5m,明裝箱底距地宜為1.8m;安裝在電氣豎井內的電能表箱宜明裝,箱的上沿距地不宜高于2.0m;4高層住宅的電能表按樓層集中安裝在配電間、電能表間或配電豎井內時,配電間或電能表間的凈深不宜小于0.8m,凈寬不宜小于1.2m,配電豎井的凈深不宜小于0.6m,凈寬不宜小于1.5m。12.2.1住宅供電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嚴寒和寒冷地區(qū)住宅建筑采用集中供暖系統(tǒng)時,熱交換系統(tǒng)的用電負荷等級不宜低于二級。住宅小區(qū)采用變頻恒壓供水系統(tǒng)時,其變頻水泵等設備的用電負荷等級不宜低于二級;2建筑高度為100m及以上住宅建筑的消防用電、應急照明、航空障礙照明、生活水泵、電梯等宜設自備柴油發(fā)電機電源供電,未設置自備柴油發(fā)電機時,可在變電所或總配電間低壓母線處預留外接臨時電源所需的接口;3住宅建筑內設置的變電所不應設在住戶相鄰樓層的正上方、正下方,不應與住宅貼鄰,不應設在住宅建筑疏散出口處,不宜設在住宅建筑地下的最底層。當?shù)叵轮挥幸粚訒r,應采取預防洪水、消防水或積水從其他渠道淹漬變電所的措施;當變電所設在住宅建筑外時,變電所宜避開住戶主要窗戶的水平視線;4當變壓器低壓側電壓為0.4kV時,變電所中單臺變壓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預裝式變電站單臺變壓器容量不宜5新建住宅小區(qū)變電所,應設置配建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變壓器及容量,或預留其安裝條件;預留的建設條件應包括變電6住宅建筑其他配套設施設備如地下室、電梯、水泵、消1住宅建筑電源進線處應設置電源進線箱,箱內應設置總于IP54;住宅建筑每個單元或樓層配電總箱應設2住宅建筑各單元或樓層配電總箱應設電氣火災剩余電流3采用三相電源供電的住宅,套內每層或每間房的單相用5敷設在電氣豎井內的母線槽、電纜等供電干線,可選用6至家居配電箱的線纜和住戶室內線纜,可穿線槽、金屬1)住宅建筑應做總等電位聯(lián)結,裝有淋浴或浴盆的衛(wèi)生浴盆、洗臉盆、采暖管、散熱器、門窗和衛(wèi)生間電源插座的PE不應低于1.6m,不應安裝在與衛(wèi)生間0區(qū)共用的墻上,不宜安裝在與衛(wèi)生間1區(qū)共用的墻體上,不應安裝在防火墻上。2照明、空調電源插座、廚房電源插座、衛(wèi)生間電源插座3每個柜式空調電源插座應單獨設置1個回路,其他每個空調電源回路不宜帶超過2個空調;4除廚房、衛(wèi)生間外,其他功能房應設置至少一個電源插座回路,每一回路插座數(shù)量不宜超過10個(組);1起居室(廳)、兼起居的臥室2餐廳、陽臺3臥室、書房4廚房5衛(wèi)生間67注:1表中序號1~5設置的電源插座數(shù)量不包括12.5.1公共照明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住宅建筑公共部位照明應采用長壽命節(jié)能型燈具;2住宅建筑的雨篷、門廳、前室、公共走道、樓梯間等公共區(qū)域應設人工照明,并應采用定時開關、感應控制開關等非觸摸方式控制的節(jié)電開關或照明智能控制系統(tǒng)。有自然光的門廳、公共走道、樓梯間等的照明,開關宜具有光控功能;3當應急照明采用節(jié)能自熄開關控制時,在應急情況下,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建筑內的應急照明應自動點亮,無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應急照明應能集中點亮;4住宅建筑雨篷、門廳、前室、公共走道的照明控制方式應滿足無障礙通行的要求。無障礙坡道附近應設置專用照明,坡道照度不宜小于501x,其控制開關宜設置在安防控制室等值班場所內或采用感應控制開關。12.5.2全裝修住宅戶內的照明由裝修設計單位根據(jù)裝修圖紙按照國家和地方標準進行設計。非全裝修住宅照明設計應符合下1起居室(廳)、餐廳等公共活動場所的照明應在頂棚至少預留一個電源出線口;2臥室、書房、衛(wèi)生間、廚房的照明宜在頂棚預留一個電源出線口,燈位宜按預設家居布置設置;3衛(wèi)生間等潮濕場所,宜采用防潮易清潔的燈具;衛(wèi)生間的燈具位置不應安裝在0區(qū)和1區(qū)內。裝有淋浴或浴盆衛(wèi)生間的照明回路,燈具開關、浴霸開關宜設于衛(wèi)生間門外;4起居室、通道和衛(wèi)生間照明開關,宜選用夜間有光顯示12.5.3當住宅設計按照本標準第4.9節(jié)執(zhí)行時,電氣專業(yè)設計內容應符合行業(yè)標準《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JGJ450—2018第7.3節(jié)的相關要求。13.0.1小區(qū)智能化及智能家居系統(tǒng)設計應采用先進成熟的技13.0.3智能家居系統(tǒng)設計應結合小區(qū)的功能與定位,有前瞻1住宅小區(qū)宜設置電信間,電信間宜設于首層或地下室;電信間內應配置AC220V電源,設置接地端子板;2應預留水、燃氣和電力遠程抄表系統(tǒng)的供電及通信網(wǎng)絡4全裝修住宅的電視和通信(電話和數(shù)據(jù))等插座應布置時,設置家居配線箱及入戶管線,不設計電視和通信(電話和數(shù)據(jù))等管線及插座;5并列的2臺及以上電梯應具備群控功能;電梯轎廂內應6住宅應設置訪客系統(tǒng),系統(tǒng)宜具備視頻功能。設置在小7地下車庫和電梯井道內宜預留移動通信信號覆蓋設備安8公共區(qū)域設置的通風設備、給排水設備,當需要集中控9全裝修住宅室內信息插座和電視插座應布置到位,并應雙孔信息插座1、有線電視插座1次臥室單孔信息插座1、有線電視插座1書房單孔信息插座113.0.8全裝修住宅宜設置智能家居系統(tǒng),設置智能家居系統(tǒng)時,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智能家居系統(tǒng)設計應具有靈活性,其中功能模塊、應用場景等應滿足住戶可選擇性的需求;2應支持本地操作及遠程控制,且外部網(wǎng)絡故障不應影響3系統(tǒng)可由家庭通信及信息安全子系統(tǒng)、家庭安防子系統(tǒng)、家電監(jiān)控子系統(tǒng)、家居環(huán)境監(jiān)控子系統(tǒng)、家庭醫(yī)護子系統(tǒng)、多媒體娛樂子系統(tǒng)等組成;4系統(tǒng)架構宜由終端設備層、感知層、傳輸層、本地應用層及云服務應用層組成;5宜配置集中控制單元,且應內嵌或外置家庭網(wǎng)關設備;6系統(tǒng)功能配置宜符合表13.0.8的規(guī)定。子系統(tǒng)類別功能類別功能示例通信及信息安全子系統(tǒng)光纖到戶電話、寬帶上網(wǎng)、IPTV,多√CATV、寬帶上網(wǎng)√無線局域網(wǎng)√智能家居控制箱帶控制接口√√√√電氣火災探測系統(tǒng)√可燃氣體探測√防盜報警探測器門磁、窗磁開關,紅外、√√照明設備控制√電動窗簾本地或無線控制√子系統(tǒng)類別功能類別功能示例配置規(guī)定電飯煲√(或電源狀態(tài))監(jiān)視√空調設備本地定時控制√空調設備√√√空氣凈化器√衛(wèi)生間、廚房漏水探測√水質監(jiān)測√家庭醫(yī)護√兒童監(jiān)護設備√居家醫(yī)療監(jiān)測√智能穿戴設備√多媒體娛樂高清視頻、電視√音樂√健身、娛樂√14.1.1位于高海拔嚴寒、寒冷地區(qū)的住宅建筑,應設置供暖冷(熱)量計量裝置。1)室內計算溫度取18℃;2)高海拔嚴寒、寒冷地區(qū)換氣次數(shù)取0.5次/h;3)夏熱冬冷、溫和地區(qū)換氣次數(shù)取1.0次/h。1)計算溫度取26℃;2)換氣次數(shù)取1.0次/h。1)計算溫度取16℃;1有可利用的廢熱、工業(yè)余熱或地熱的區(qū)域,供暖宜采用2太陽能豐富地區(qū)宜利用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作為供暖熱源,3不具備本條第1、2款的條件,供暖熱源宜采用空氣源熱泵;4以熱電廠和區(qū)域鍋爐房為主要熱源;在城市集中供熱范5除電力充足和供電政策支持,或者建筑所在地無法利用系統(tǒng)宜按75℃/50℃連續(xù)供暖進行設計,且供水溫度不宜大于85℃,供回水溫差不宜小于20℃。14.2.3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供水溫度宜采用35℃~45℃,不應大于60℃;供回水溫差不宜大于10℃,且不宜小于5℃。取措施使設計工況時各并聯(lián)環(huán)路之間(不包括共用段)的壓力損失相對差額不大于15%。置跨越管或裝置分配閥。14.2.7設計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時,應按主要房間劃分供暖環(huán)路。14.2.8采用戶式燃氣采暖熱水爐作為供暖熱源時,其熱效率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和燃氣采暖熱水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20665中能效等級2級的規(guī)定值。14.2.9采用空氣源熱泵機組作為供暖熱源時,其性能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具有先進可靠的融霜控制,融霜時間總和不應超過運行周期時間的20%;2冬季設計工況時機組性能系數(shù)(COP),冷熱風機組不應小于1.80,冷熱水機組不應小于2.00;3在冬季寒冷、潮濕的地區(qū),當室外設計溫度低于當?shù)仄胶恻c溫度,或對于室內溫度穩(wěn)定性有較高要求的空調系統(tǒng),應設4對于同時供冷、供暖的建筑宜選用熱回收式熱泵機組;5高海拔嚴寒、寒冷地區(qū)宜選用能適應當?shù)貧夂驐l件的低溫型熱泵機組。14.3.1衛(wèi)生間優(yōu)先采用每戶獨立水平排氣方式。當采用豎向排氣時,應有防止倒灌和不同衛(wèi)生間串風的技術措施。14.3.2住宅的新風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住宅新風系統(tǒng)技術標準》JGJ/T440的規(guī)定。14.3.3分戶式新風系統(tǒng)的進氣口位置應避開空調室外機、衛(wèi)生間排氣口、燃氣熱水器排氣口等。進氣口應安裝與新風機相適應的接口配件,并在室外側設置避風防雨的成品構件。14.4.1住宅套內的主要房間應設置空調設施,或預留安裝空調設施的位置和條件。14.4.2室內空調設備的冷凝水應能有組織地排放,不應出現(xiàn)倒坡。14.4.3空調室外機的安裝位置應符合本標準第7.4節(jié)的規(guī)定。14.4.4空調系統(tǒng)應設置分室溫度控制設施。本標準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標準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2標準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執(zhí)行”。引用標準名錄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4《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5《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5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7《城鎮(zhèn)燃氣設計規(guī)范》GB500288《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9《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10《住宅設計規(guī)范》GB5009613《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GB5014《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16《住宅建筑規(guī)范》GB5036818《民用建筑節(jié)水設計標準》GB5019《住宅信報箱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20《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23《住宅區(qū)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guī)25《建筑防煙排煙系統(tǒng)技術標準》GB5125126《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GB5134828《節(jié)水型衛(wèi)生潔具》GB/T3143629《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標準》GB/T5000230《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31《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統(tǒng)技術規(guī)程》CJJ14232《建筑同層排水工程技術規(guī)程》CJJ23233《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JGJ24234《智能快件箱設置規(guī)范》YZ/T015035《四川省居住建筑油煙氣集中排放系統(tǒng)應用技術標36《四川省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DB51/5027四川省住宅設計標準制定說明四川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四川省住宅設計標準》DBJ51/168—2021,經四川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2021年4月26筑創(chuàng)新技術成都有限公司、保利(成都)實業(yè)有限公司、萬科(成都)企業(yè)有限公司、中海地產成都公司、融創(chuàng)中國西南區(qū)域集團制完成。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員是秦盛民、賀剛、殷波、唐浩家良、鄒秋生、杜毅威、熊澤祝、胡斌、侯余波、文燁、涂敏、周渝、楊珂、劉東升、南艷麗、幸運、吳婷婷、劉民、趙東總結工程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內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主要問題進行了反復討論、協(xié)調,最終確定各項技術要求。為便于廣大設計、施工、科研、學校等單位有關人員在使用本標準時能正確理解和執(zhí)行條文規(guī)定,《四川省住宅設計標準》編制組按章、節(jié)、條順序編制了本標準的條文說明,對條文規(guī)定的目的、依據(jù)及執(zhí)行中需注意的有關事項進行了說明,還著重對強制性條文的強制性理由做了解釋。但是,本條文說明不具備與標準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僅供使用者作為理解和把握標準規(guī)定的參考。為了減少篇幅,只列條文號,未抄錄原條文。 77 3總體要求 3.1一般規(guī)定 3.2居住環(huán)境 4套內空間 4.1套型 814.2臥室 4.3起居室 4.4廚房 4.5衛(wèi)生間 4.6陽臺 4.7過道、儲藏空間及套內樓梯 4.8層高、凈高 4.9適老設計 5公共部位 5.1樓梯 5.2電梯 975.3走道、連廊 5.6附建公共用房 5.9安全避難 6.1聲環(huán)境 6.2熱濕環(huán)境 7.4空調外機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中建七局秋季校園招聘正式啟動“七”待有你共建未來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個人經營借款合同范本
- 動車輪椅租賃合同范本
- 產品代銷售合同范本
- mcn商務推廣合同范本
- 借款續(xù)約合同范本
- 傳媒行業(yè)培訓合同范本
- 武侯衛(wèi)生間補漏施工方案
- 保利地產施工合同范本
- 專利免責合同范例
-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口語交際:注意說話的語氣 名師教學設計】
- 建筑基坑工程監(jiān)測技術標準
- 【2024高考萬能答題模版】數(shù)學答題模板1
- DG-TJ 08-2242-2023 民用建筑外窗應用技術標準
- 專項訓練-解決問題訓練(專項訓練)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人教版
- SHT 3060-2013 石油化工企業(yè)供電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
- 2024年俄羅斯高空作業(yè)平臺車行業(yè)應用與市場潛力評估
- 【中考真題】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
- 2024版年度經濟法基礎完整全套課件
- JT-T-445-2021汽車底盤測功機
- 體育科學:田徑考試考試題(三)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