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財經大學《古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1頁
南京財經大學《古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2頁
南京財經大學《古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3頁
南京財經大學《古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4頁
南京財經大學《古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場____________準考證號學校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場____________準考證號…………密…………封…………線…………內…………不…………要…………答…………題…………第1頁,共3頁南京財經大學《古生物學》

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批閱人一、單選題(本大題共3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3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研究地質過程中的侵蝕作用時,河流的侵蝕作用不僅包括下蝕和側蝕,還包括溯源侵蝕。溯源侵蝕會使河流?()A.長度縮短B.長度增加C.河道變寬D.河道變窄2、火山活動會產生多種產物。以下哪種巖石是由火山噴發(fā)的碎屑物質堆積形成的?()A.玄武巖B.安山巖C.火山角礫巖D.流紋巖3、在研究地球的演化歷史時,對于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的重大地質事件、生命演化和氣候變化,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太古宙是地球形成早期,生命尚未出現B.元古宙出現了原始生命C.顯生宙生物多樣性迅速增加D.地球的氣候在演化過程中始終保持穩(wěn)定4、關于地質圖的編制方法和原則,對于野外地質調查、數據采集、圖形繪制和圖例編制等環(huán)節(jié),以下描述不準確的是()A.野外地質調查是地質圖編制的基礎B.數據采集要準確、全面C.圖形繪制要符合地質規(guī)律和規(guī)范D.地質圖的編制不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標準5、在研究地質歷史中的造山運動時,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得青藏高原隆起。以下關于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描述,哪一項是正確的?()A.是一次短暫而劇烈的構造運動B.至今仍在持續(xù)進行C.只導致了地殼的上升,沒有水平方向的擠壓D.對全球氣候沒有影響6、在研究地質構造對地震活動的影響時,以下哪種地質構造區(qū)域地震活動較為頻繁?()A.穩(wěn)定的地塊內部B.大型褶皺構造的核部C.斷層交匯地帶D.單斜構造的緩傾斜部位7、對于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過程,包括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之間的相互轉化以及所需要的條件,以下描述不準確的是()A.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B.三大類巖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C.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對地球表層的物質組成沒有影響D.地質作用是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的動力8、關于冰川的形成、運動和所產生的地貌,對于山岳冰川和大陸冰川的區(qū)別、冰川作用的過程以及相關地貌的特征,以下描述不準確的是()A.山岳冰川規(guī)模較小,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區(qū)B.大陸冰川面積廣闊,如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冰川C.冰川的運動可以塑造出角峰、U型谷等典型地貌D.冰川的融化對海平面上升沒有顯著影響9、在研究巖石的變形和破裂時,節(jié)理和斷層是常見的地質現象。以下哪種說法是正確的?()A.節(jié)理是巖石的破裂面,沒有明顯位移;斷層有明顯位移B.節(jié)理和斷層都是巖石的破裂面,都有明顯位移C.節(jié)理有明顯位移,斷層沒有明顯位移D.節(jié)理和斷層的區(qū)別在于形成的地質年代不同10、在探討地質歷史時期的海平面變化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以下關于海平面變化的原因和影響,不正確的是?()A.冰川的消融和形成會導致海平面升降B.地殼運動可以引起海平面相對變化C.海平面變化對沿海地區(qū)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沒有影響D.海平面上升會淹沒沿海低地,造成土地資源減少11、在研究地質過程中的變質相時,不同的變質相反映了不同的溫度和壓力條件。綠片巖相通常形成于怎樣的溫壓條件下?()A.低溫低壓B.高溫高壓C.中溫中壓D.低溫高壓12、在研究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時,地??梢苑譃樯系蒯:拖碌蒯?。上地幔中的軟流層對地質活動有重要影響,其主要物質狀態(tài)是?()A.固態(tài)B.液態(tài)C.氣態(tài)D.固液混合態(tài)13、在研究地球的圈層結構時,地幔的物質組成和物理性質是重要的研究內容。以下關于地幔的描述,哪一項是不準確的?()A.主要由橄欖巖等巖石組成B.是地球體積最大的圈層C.溫度和壓力隨深度增加而升高D.物質具有固態(tài)和液態(tài)的混合特征14、侵蝕作用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各種地形,以下關于侵蝕作用的類型和特點,描述錯誤的是?()A.河流的下蝕作用使河床加深B.河流的側蝕作用使河道加寬C.風蝕作用主要形成風蝕蘑菇等地貌D.侵蝕作用只對地表巖石產生破壞,不會形成新的地貌15、對于風化作用,以下關于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的特點及相互關系,哪一項是恰當的?()A.物理風化使巖石破碎,化學風化改變巖石成分,生物風化促進物理和化學風化;三者通常同時進行,相互影響B(tài).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是獨立進行的,互不影響C.化學風化是主要的風化作用,物理風化和生物風化作用很小D.生物風化只對松軟的巖石起作用,對堅硬巖石沒有影響16、在研究地質歷史中的沉積相時,三角洲相是一種重要的沉積環(huán)境。以下哪種特征是三角洲相常見的?()A.砂質沉積為主,具有交錯層理B.泥質沉積為主,水平層理發(fā)育C.礫石沉積為主,分選差D.碳酸鹽沉積為主,生物化石豐富17、在地質礦產勘查中,地球物理方法是常用的手段之一。以下關于地球物理方法的原理和應用,哪一項不準確?()A.重力勘探利用巖石密度的差異來探測地下地質結構B.磁法勘探通過測量地磁場的異常來尋找磁性礦產C.電法勘探對所有類型的礦產勘查都非常有效D.地震勘探可以提供地下地層的詳細信息18、在研究地質構造對油氣儲存的影響時,背斜構造常常是良好的油氣藏。背斜中油氣儲存的位置通常在?()A.頂部B.翼部C.核部D.底部19、地質歷史時期中,地球上的生物經歷了多次大規(guī)模的滅絕事件。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以下哪種假說得到了較多的支持?()A.小行星撞擊說B.火山噴發(fā)說C.氣候變化說D.以上都有可能20、在研究火山活動時,關于火山的類型(如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劃分依據和特點,以下哪種表述是正確的?()A.劃分依據包括火山的活動情況和噴發(fā)歷史;活火山經常噴發(fā),休眠火山暫時停止活動但可能再次噴發(fā),死火山很久沒有活動且不太可能再噴發(fā)B.火山的類型劃分是主觀的,沒有明確的標準C.所有的火山都是活火山,不存在死火山和休眠火山D.火山的類型只取決于火山的高度和形狀,與活動情況無關21、在探討地質構造對地形的影響時,以下關于褶皺和斷層構造及其形成的地貌,理解不準確的是()A.背斜一般形成山嶺,但在某些情況下也會形成谷地B.向斜通常形成谷地,但經過外力作用可能會變成山嶺C.斷層一側上升的巖塊常形成塊狀山地,如華山D.斷層線附近不可能形成河流和湖泊22、在分析地質構造對隧道穩(wěn)定性的影響時,以下哪種地質構造會增加隧道施工的難度?()A.背斜核部B.向斜核部C.斷層破碎帶D.單斜巖層23、在分析地質圖時,根據地層的新老關系可以判斷地質構造的類型。如果地層中間新、兩翼老,這種地質構造是?()A.背斜B.向斜C.地壘D.地塹24、對于地層的接觸關系(整合接觸、不整合接觸)的判斷依據和地質意義,以下哪一項是正確的?()A.整合接觸表示地層連續(xù)沉積,沒有明顯的沉積間斷;不整合接觸表明地層沉積有中斷,存在侵蝕面,反映了地殼運動和沉積環(huán)境的變化B.地層的接觸關系無法判斷,也沒有地質意義C.所有的地層接觸都是整合接觸,不存在不整合接觸D.地層的接觸關系只與地層的厚度有關,與地殼運動無關25、地球的演化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從最初的星云到現在的地球,以下關于地球演化階段的描述,不準確的是?()A.地球形成初期是一個熾熱的球體B.太古宙時期出現了原始生命C.中生代是恐龍繁盛的時期D.新生代地球的氣候和環(huán)境一直保持穩(wěn)定26、在研究地質過程中的巖石圈板塊運動驅動力時,以下關于板塊運動動力來源的說法,哪一項不準確?()A.地幔對流是板塊運動的重要動力B.重力作用對板塊運動有一定影響C.地球自轉是板塊運動的主要驅動力D.板塊邊界的相互作用推動板塊運動27、巖石的物理性質對于地質研究和工程應用都具有重要意義,以下關于巖石物理性質的描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A.巖石的密度取決于其成分和孔隙度B.巖石的硬度可以通過摩氏硬度計進行測量C.巖石的抗壓強度是指巖石抵抗壓碎的能力,與巖石的結構無關D.巖石的吸水性和透水性會影響其在工程中的穩(wěn)定性28、在研究地質歷史中的地層對比時,標準化石對于確定地層的相對年代具有重要意義。以下哪種特征使得一種化石能夠成為標準化石?()A.分布廣泛B.演化迅速C.特征明顯D.以上都是29、在研究河流地貌的發(fā)育過程中,需要考慮河流的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以下關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和發(fā)展,不準確的是?()A.河流上游以侵蝕作用為主,形成峽谷地貌B.河流中游以搬運作用為主,河道較為平直C.河流下游以沉積作用為主,形成沖積平原D.河流入??谔幊P纬扇侵薜孛?0、在研究地質過程中的變質作用時,區(qū)域變質作用通常發(fā)生在較大的范圍內。以下哪種地質環(huán)境容易發(fā)生區(qū)域變質作用?()A.火山活動地區(qū)B.板塊碰撞地帶C.沉積盆地D.河流侵蝕地區(qū)31、在研究地質過程中的風化作用時,化學風化作用的進行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A.氣候條件B.巖石成分C.地形地貌D.以上都是32、在探討地質歷史時期的生物滅絕事件時,需要分析其原因和后果。以下關于生物滅絕事件的說法,不準確的是?()A.大規(guī)模的生物滅絕事件通常由多種因素共同導致B.生物滅絕事件會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新洗牌C.人類活動不會引發(fā)生物滅絕事件D.生物滅絕事件為新物種的產生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機會33、在研究地球的演化歷史時,太古宙是地球形成后的早期階段。太古宙時期的地球環(huán)境與現在有很大差異,以下哪種特征是太古宙時期的典型表現?()A.豐富的生物多樣性B.大量的氧氣存在C.高溫高壓的環(huán)境D.廣闊的海洋覆蓋34、在研究地質過程中的侵蝕和沉積平衡時,當侵蝕作用大于沉積作用時,地形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A.趨于平坦B.形成高山C.形成盆地D.保持不變35、在研究地球內部的熱傳遞時,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下哪種方式在地球內部的熱傳遞中占主導地位?()A.熱傳導B.熱對流C.熱輻射D.三種方式同等重要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有多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礦物的物理性質主要包括()、()、()、()、()和()等。其中,礦物的顏色可以分為()、()和()三種。2、沉積巖中的結核通常是由()、()和()等物質在沉積過程中圍繞核心逐漸沉淀形成的。3、褶皺的組合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復背斜、復向斜、隔檔式褶皺和隔槽式褶皺等,復背斜是由()組成,復向斜則是由()組成。4、斷口的形態(tài)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和()等,不同的斷口形態(tài)可以反映礦物的某些性質。5、地質過程中的流體包括()、()和()等,它們在巖石的變質作用、成礦作用和油氣運移等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請分別闡述這些流體的性質、來源和在地質過程中的作用機制。6、在地質歷史時期,地球上曾經發(fā)生過多次大規(guī)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如()、()等。這些生物滅絕事件對地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物演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請分析導致這些生物滅絕事件的可能原因,并探討其對地質學和生物學研究的意義。7、斷層根據兩盤相對運動的方向可以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和平移斷層,正斷層是上盤相對(),下盤相對()的斷層,逆斷層則是上盤相對(),下盤相對()。8、地質構造對地下水的賦存和運動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例如在()地質構造中容易形成()地下水,在()地質構造中地下水的運動則較為()。請?zhí)顚懴鄳牡刭|構造和地下水特征,并解釋其原因。9、在地質歷史時期,地球上的氣候曾發(fā)生過多次顯著的變化,例如()時期的冰川活動廣泛,導致大量陸地被冰川覆蓋,而()時期則氣候溫暖濕潤,生物多樣性豐富。請在括號內填入對應的地質時期名稱。10、地質歷史時期的生物演化具有()、()和()等特點。從簡單到復雜的演化過程中,出現了多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如()和()等。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15分)1、(本題5分)簡述地質調查的目的、任務和工作方法,探討如何制定地質調查方案和收集有效的地質數據,以及地質調查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2、(本題5分)闡述地質災害的類型和成因,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分析地質災害的監(jiān)測和預警方法以及防治措施。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