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ASNZS-27122007 太陽能與熱泵熱水器 設計和構造_第1頁
中ASNZS-27122007 太陽能與熱泵熱水器 設計和構造_第2頁
中ASNZS-27122007 太陽能與熱泵熱水器 設計和構造_第3頁
中ASNZS-27122007 太陽能與熱泵熱水器 設計和構造_第4頁
中ASNZS-27122007 太陽能與熱泵熱水器 設計和構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AS/NZS2712:2007澳大利亞/新西蘭標準太陽能和熱泵熱水器的設計和構造

此澳大利亞/新西蘭聯(lián)合標準是由CS-028(即太陽能熱水器)聯(lián)合技術委員會制定的。2007年6月20日,澳大利亞標準委員會審批通過,2007年6月8日新西蘭標準委員會審批通過。此標準于2007年9月12日正式發(fā)行。CS-028委員會的成員有:澳大利亞工商聯(lián)合會澳大利亞電氣電子制造商協(xié)會澳大利亞工業(yè)集團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太陽能學會能源、設施與可持續(xù)發(fā)展部(NSW)新西蘭節(jié)能環(huán)保局新西蘭專業(yè)工程師協(xié)會詹姆斯庫克大學新西蘭水管,燃氣安裝和排水管道技工可再生能源管理辦公室塑料與化學工業(yè)協(xié)會太陽能工業(yè)協(xié)會(新西蘭)維多利亞可持續(xù)發(fā)展署新南威爾士大學保持標準的更新標準是反映科學,技術以及系統(tǒng)進步的活文件。為保證其時效性,應定期審查所有的標準并發(fā)行新的版本。除此之外,在兩個版本發(fā)行的間隙,可能會頒布修訂。標準也可能會被取消。讀者應確定使用的是現(xiàn)行標準,其包括讀者購買該標準后發(fā)行的所有修訂。請登陸標準的網(wǎng)店查看更多有關澳大利亞/新西蘭聯(lián)合標準的信息,.au,或者新西蘭標準www.standards.co.nz,也可在線查找相關的標準目錄。另外,這兩個機構每年都會發(fā)行印刷版目錄,其中包含所有現(xiàn)行標準的詳細資料。對于經(jīng)常性的標準修改,修訂和取消清單或通知,澳大利亞標準和新西蘭標準委員會提供了一系列的更新方式。請用戶聯(lián)系各自國家的標準管理機構獲取詳細的服務信息。我們非常歡迎讀者對我們的標準提出改進意見,尤其是發(fā)現(xiàn)任何明顯的不確切或歧義時,鼓勵讀者盡快通知我們。請按照背面的地址,將您的意見和建議發(fā)送給澳大利亞標準和新西蘭標準委員會的主管。此標準征詢意見稿的編號為DR065373。

AS/NZS2712:2007澳大利亞/新西蘭標準太陽能和熱泵熱水器的設計和構造源于AS2712+19841993年第二版修訂為AS/NZS2712:20002007年第二版版權聲明?澳大利亞標準/新西蘭標準保留所有權利。未經(jīng)出版商的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辦法復制或拷貝本標準熱任何內(nèi)容,包括影印。由澳大利亞標準(地址為悉尼市476郵政郵箱)和新西蘭標準(地址為惠靈頓市2439專用郵袋)聯(lián)合發(fā)行。ISBN0733783856

前言此標準是由澳大利亞聯(lián)合技術委員會CS-028(即太陽能熱水器)制定的,取代了原來的標準AS/NZS2712-2002,太陽能熱泵熱水器-設計和構造,此標準的目的是為設計單位,制造商,安裝商及其他相關方提供太陽能熱水器供水系統(tǒng)基于應用的設計和構造要求。此標準涵蓋的是現(xiàn)有的系統(tǒng)類型,并不包含發(fā)展創(chuàng)新以及未來可能研發(fā)的材料,設備和方法。隨著此類發(fā)展的進行,將隨時做出修改,并在必要時修訂現(xiàn)行版本。此標準用“標準”和“參考”來定義附錄的應用范圍?!皹藴省备戒浭菢藴实闹饕糠?,而“參考”附錄只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指導。表格備注中強制性術語的內(nèi)容同樣也是此標準的要求。

目錄第一章適用范圍和總體要求 71.1適用范圍 71.2應用范圍 81.3此標準包含的系統(tǒng) 81.4參考文獻 91.5定義 11第二章總體設計要求 152.1概述 152.2與飲用水接觸的材料 152.3安裝設施 152.4維護設施 152.5管道 152.6壓力和溫度保護設計 162.7過溫保護裝置 172.8輔助加熱裝置 172.9操作指南 17第三章儲熱器 203.1概述 203.2構造和性能 203.3標記 20第四章集熱器 224.1概述 224.2吸熱體 224.3集熱器材料和構造 224.4集熱器的玻璃 244.5抗滯止狀態(tài)的能力 254.6耐沖擊性 264.7防水措施 264.8防凍措施 264.9結構要求 274.10標記 27第五章?lián)Q熱器 295.1概述 295.2總則 295.3傳熱工質 295.4設計和構造 305.5操作指南和標記 31第六章循環(huán)泵和控制器 326.1概述 326.2循環(huán)泵 326.3循環(huán)泵控制器和輔助加熱 32第七章太陽能熱水器 347.1概述 347.2太陽能熱水器系統(tǒng) 347.3排氣措施 347.4系統(tǒng)性能 34第八章熱泵熱水器 378.1概述 378.2系統(tǒng)性能 378.3制冷劑 388.4制冷劑的材料和構造 388.5操作指南和標記 41附錄A驗證本標準符合性要求的方法 42附錄B集熱器以及集熱儲水一體化系統(tǒng)的滯止試驗 47附錄C抗沖擊力試驗 54附錄D集熱器進水和保水試驗 58附錄E防凍試驗 62附錄F系統(tǒng)空載運行試驗 66附錄G板材太陽能傳遞試驗 72

澳大利亞/新西蘭標準太陽能和熱泵熱水器的設計和構造第一章適用范圍和總體要求1.1適用范圍此標準為太陽能和熱泵熱水的供應系統(tǒng)部件的設計和構造,以及整體系統(tǒng),為供給質量合格飲用水的家用安裝以及與類似商業(yè)和工業(yè)安裝提供基于性能的要求。系統(tǒng)可選用成套產(chǎn)品,包含一整套同一廠家的部件,或者定制的不同廠家的組裝系統(tǒng)。注意:供水系統(tǒng)可直接使用太陽能加熱水,或者使用水或其他傳熱工質來傳送熱能。此標準中的一些規(guī)定是針對使用塑料作為吸熱板主料的太陽能熱水器,但是,其有必要參考其他標準對此類設施的耐用性進行評估。此標準中的要求是基于裝有固定太陽能方向和角度的系統(tǒng),同時也可用于跟蹤系統(tǒng)。對家用太陽能熱水供應系統(tǒng)的要求包含在標準AS/NZS3500.4以及標準AS/NZS3500.5中。對于太陽能熱泵熱水器熱性能的計算,請參考條款7和9.42。除滿足此標準的要求外,太陽能熱水器也應滿足下列標準的要求:AS/NZS60335.1AS/NZS60335.2.21AS/NZS3350.2.40AS/NZSCISPR14.1AS4552NZS5262AS3498AS/NZS4692.1制造商在出具其產(chǎn)品,包裝或與產(chǎn)品有關的廣告材料符合標準證明時,應確保其符合性是經(jīng)過檢驗的。1.2應用范圍驗證標準符合性的方法請參考附錄A。1.3此標準包含的系統(tǒng)1.3.1系統(tǒng)類型此標準所包含的系統(tǒng)類型有:太陽能集熱器和儲熱器有一段距離,但有一回路管道連接的系統(tǒng);緊湊式太陽能熱水器;整體式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能啟動和空氣源熱泵熱水器。1.3.2系統(tǒng)配置系統(tǒng)配置包括:開路系統(tǒng),直接在集熱器中加熱一回路中的水閉路系統(tǒng),在集熱器/蒸發(fā)器和水之間的一回路中使用傳熱工質(一般不使用水),通過一個換熱器(可以是容器的一部分)將工質的熱能轉送到水。1.3.3系統(tǒng)組件為給現(xiàn)有的熱水系統(tǒng)提供熱量輸入,組件可以是獨立的部分。組件和設備包括:帶有吸熱體的太陽能集熱器,可按照一定的陣列布置并連接同一個儲熱器。儲熱器,可裝配有其他的加熱方式并和加熱控制器一起輔助太陽能加熱。水循環(huán)泵和控制器,或在控制器/熱泵和容器間使用其他傳熱工質。用以熱能收集或傳送的熱泵,和換熱器1.3.4組裝或工廠預制的系統(tǒng)以組裝系統(tǒng)的方式提供太陽能加熱系統(tǒng),包含同一個廠家的整套系統(tǒng)或從不同的廠家定制的組裝部件。組裝或工廠預制的太陽能加熱系統(tǒng)應為同一商標下不同批次的產(chǎn)品,作為一套可以組裝固定配置的零部件購買。此類系統(tǒng)是一個獨立的商品并作為一個整體接受評估。如果因修改配置或更換一個或多個部件而引起組裝系統(tǒng)變化,經(jīng)改動的系統(tǒng)將作為一個新的系統(tǒng),同時要準備一份新的符合性報告。定制的太陽能加熱系統(tǒng)或是單獨制作,或是從一系列的零部件中選擇組裝。對各個部件單獨進行測試,并整合測試結果用以評估整個系統(tǒng)。對于定制的系統(tǒng),每一個單獨的零部件都應符合此標準的相關測試,同時作為一個整體,定制的系統(tǒng)應達到此標準中對相應的類似代表性產(chǎn)品系統(tǒng)的性能要求。注意:可參考符合此標準要求的代表性產(chǎn)品來制定符合項。1.4參考文獻此標準參考了下列文獻:AS(澳大利亞標準)1145塑料材料拉伸性能的確定1145.3第三部分:薄膜和片材的測試條件1288建筑物玻璃的選擇和安裝1432水管設施,燃氣安裝和排水系統(tǒng)中銅管的應用1580涂料以及相關材料的測試方法1580.408.4方法408.4:附著力(橫切)1769水管設施中焊接不銹鋼管的應用3498水管產(chǎn)品的認證要求熱水器和儲熱槽4552熱水供應和/或集中供暖中使用的燃氣熱水器ATS(澳大利亞技術標準)5200水管和排水產(chǎn)品的技術規(guī)范5200.461461部分:壓力不銹鋼管和機械壓力接頭的使用5200.471471部分:壓力不銹鋼管和機械壓力接頭的使用替代系統(tǒng)AS/NZS(澳大利亞標準/新西蘭標準)CISPR14.1(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電磁兼容性家用電器,電動工具以及類似裝置發(fā)射1677制冷系統(tǒng)1677.1第一部分:制冷劑的分類1677.2固定應用的安全要求2535太陽能集熱器的測試方法2535.1第一部分:面蓋式工質加熱集熱器之熱性能及其降壓(ISO9806-1:1994,MOD)2984太陽能熱水器熱性能測試方法戶外測試方法3000電氣安裝(又稱為澳大利亞/新西蘭線路鋪設規(guī)定)3350家用及類似電器的安全3350.2.40條款2.40:電熱泵,空調和抽濕機的特殊要求(IEC60335-2-40:1995,MOD)3500水管設施和排水系統(tǒng)3500.1第一部分:供水系統(tǒng)3500.4第四部分:熱水供應系統(tǒng)3500.5第五部分:家用系統(tǒng)的安裝3820低壓電器設備的基本安全要求AS/NZS(澳大利亞標準/新西蘭標準)4020與飲用水接觸的裝置的測試4234太陽能熱水器家用和熱泵能耗的計算4445太陽能加熱家用熱水加熱系統(tǒng)4445.1第一部分:方法性能分級程序的室內(nèi)測試4692電熱水器4692.1第一部分:能耗,性能和總體要求60335家用及類似電器使用規(guī)范60335.1第一部分:總體要求60335.2.212.21部分:安全熱水器存放的特殊要求NZS(新西蘭標準)3501水系統(tǒng),燃氣及衛(wèi)生設施中銅管的應用規(guī)范4223建筑物中玻璃的使用規(guī)范NZS(新西蘭標準)4223.1第一部分:建筑物中玻璃的使用規(guī)范4223.4第四部分:靜荷載,風荷載和雪荷載4602低壓銅熱存儲電熱水器5262燃氣的安全使用規(guī)范HB18.28符合性評估產(chǎn)品第三方認證系統(tǒng)指南ISO(國際標準化組織)9060太陽能-量測半球太陽輻射與直接太陽輻射儀器之規(guī)格及分級9553太陽能-集熱器用預制橡膠密封劑和密封結合物的試驗方法9806太陽能集熱器的試驗方法9806-2第二部分:資格認證的程序ISO/IEC17025對測試和校準試驗室資格的總體要求ASTM(美國材料與試驗協(xié)會)D638塑料材料拉伸性能的試驗方法D882薄塑料板伸性能的試驗方法E424薄板材料的太陽能傳播和反射的試驗方法G26非金屬材料照射用帶水和不帶水的光照射裝置(氙弧型)的操作NZBC新西蘭建筑物規(guī)范NZBCG12條款G12供水系統(tǒng)1.5定義在此標準中,采用了下列定義。1.5.1吸熱體集熱器內(nèi)的裝置,用來吸收輻射熱量并將此熱量傳送到液體中。1.5.2空氣源熱泵熱水器一個由熱泵和冷凝器組成的系統(tǒng),熱泵配有一個蒸發(fā)器,用來收集空氣中的潛熱和感熱,冷凝器將收集到的熱能傳送到水中。1.5.3殼封閉吸熱體的組件或外殼,或者容器及其保溫層,如果是應用在吸熱體上,則用來固定集熱器的蓋板。1.5.4緊湊式太陽熱水器見太陽能熱水器,緊湊式。1.5.5集熱器一個用來存放吸熱體的裝置。1.5.6集熱器的采光口從外部空氣/蓋板界面?zhèn)魉吞栞椛涞膬裘娣e;對于面蓋式集熱器,指吸熱體的凈面積。1.5.6儲熱器用來存放熱水的容器(包括其配件);有時指存放熱水的容器,圓筒或罐。1.5.8定制系統(tǒng)由各式各樣的部件組成的,為特定的安裝設計的系統(tǒng)。1.5.9設計壽命制造商或供應商指定的使用年限。在制造商或供應商的指導下安裝,使用和維護其產(chǎn)品,購買者可以在其指定的年限內(nèi)有效地使用此系統(tǒng)或部件。1.5.10換熱器,單壁一種換熱器,只有單層管壁分隔飲用水和傳熱工質。1.5.11換熱器,雙壁一種換熱器,至少有兩層單獨的管壁來飲用水和傳熱工質。1.5.12整體式太陽熱水器見太陽能熱水器。整體式。1.5.13組裝系統(tǒng)具有固定配置的系統(tǒng),作為一個包含所有系統(tǒng)部件的預安裝箱售賣。1.5.14外殼儲熱器去除所有可分離的部件。1.5.15太陽能啟動熱泵熱水器一個由熱泵和冷凝器組成的系統(tǒng),熱泵配有一個蒸發(fā)器,用來收集空氣中的太陽輻射,潛熱和感熱,冷凝器將收集到的熱能傳送到水中。1.5.16太陽能熱水器(熱交換型)一種太陽能熱水器,其中飲用水由傳熱系統(tǒng)加熱,并且在該系統(tǒng)的集熱器中,循環(huán)的一級傳熱工質和飲用水是實體分離的。1.5.17太陽能熱水器,緊湊式一種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其中集熱器與儲熱器靠在一起。1.5.18太陽能熱水器。整體式集熱器與儲水箱合為一體的太陽熱水器。1.5.19太陽能預熱器不包含輔助加熱系統(tǒng)的太陽能預熱器,并在冷水進入到其他熱水器之前對其進行預熱。1.5.20滯止溫度集熱器中沒有熱量時,集熱器中工質的穩(wěn)態(tài)溫度。注意:為了試驗的目的,澳大利亞最大的滯止狀態(tài)為太陽輻射1100W/㎡以及50°C的環(huán)境溫度,而新西蘭為太陽輻射1100W/㎡以及40°C的環(huán)境溫度)1.5.21輔助加熱裝置提供輔助能量的加熱裝置,包括相應的熱隔離裝置,支護和直接外殼。1.5.22封閉式熱水器使用減壓閥來控制排氣的熱水器1.5.23開口式熱水器暴露在空氣中的熱水器,因此在任何情況下,水面的壓力都等同于大氣壓。1.5.24儲熱器的容量儲熱器能存儲水的容量,以升為單位。

第二章總體設計要求2.1概述本章為太陽能熱泵熱水器及其部件的耐久性和安全操作提供了最低設計標準。2.2與飲用水接觸的材料系統(tǒng)及其部件的設計應避免污染飲用水。符合AS/NZS4020要求的部件也應視為符合此標準的要求。2.3安裝設施系統(tǒng)部件的設計應確保安裝時所有部件都能夠相互協(xié)調而不能對人或建筑物造成傷害。系統(tǒng)部件的設計應所有部件都能夠安全,穩(wěn)定的固定在結構上,并能承受所在地適用的風荷載,地震和雪荷載。固定方式的設計應確保固定部件不會影響到屋面覆蓋層的整體性。2.4維護設施熱水器系統(tǒng)及其部件的設計應傾向于方便維護。若熱水器包含保護電極,減壓閥,溫度調節(jié)器或過溫保護裝置,應為其外殼預留空間以便按照制造商的說明安裝其部件。注意:溫度調節(jié)器和過溫保護裝置應在未抽干水的情況下移除。2.5管道管道設施應適用于系統(tǒng)操作時可能發(fā)生的任何化學,熱和機械狀況,包括故障,如循環(huán)泵故障以及溫度減壓閥引起的故障。除作為組裝系統(tǒng)供給的管道和配件之外,水管的安裝應遵循AS/NZS3500.4的要求。當管道暴露在空氣中時,應選用耐候型絕緣材料或者采用一層耐候型包裹材料。注意:任何熱液管道應在其規(guī)范范圍內(nèi)應用。一般來講,當熱水系統(tǒng)包含未加控制的熱源時,如慢風燃燒爐或帶熱水管的室內(nèi)熱水器,濕背式鍋爐,或其他類似裝置。一般情況下,管道采用銅管或特制塑料管。如果塑料材料的溫度和壓力極限低于正常工況和故障時的系統(tǒng)值,可采用塑料管系統(tǒng)。2.6壓力和溫度保護設計2.6.1保護裝置的要求所有系統(tǒng)的設計應防止儲熱器內(nèi)的壓力不超過額定值,防止封閉式熱水器的工作溫度不超過99滿足AS3498標準的防止要求的熱水器可視為滿足此標準的要求。任何作為其他并聯(lián)熱水器的預熱器的太陽能或熱泵熱水器應按照上述要求配備獨立的保護裝置,或者符合新西蘭NZBCG12/AS1標準的要求。任何其他熱水器的保護裝置都不能作為此太陽能或熱泵熱水器部件的保護措施。2.6.2安全閥的額定值安全閥的熱輸出額定值不能高于集熱器或熱泵和整體式輔助熱水器的總輸出功率。集熱器或熱泵的總輸出功率為:熱水的溫度為99℃,輻射熱量為110W/m2,環(huán)境溫度為50℃(見為連接管路上裝有隔離閥的封閉式集熱器安裝膨脹閥或其他適用的裝置以防止膨脹(見注意2)。注意:.太陽能或熱泵系統(tǒng)作為并聯(lián)在該系統(tǒng)下游的熱水器的預熱器時,下游熱水器的熱輸出可忽略不計。.對于裝有制冷劑或傳熱工質的集熱器,也需要采取保護措施,同時不推薦向環(huán)境中排放。2.7過溫保護裝置封閉系統(tǒng)裝有受控輔助加熱器時,應安裝過溫保護裝置。過溫保護裝置應滿足下列要求:輔助電加熱,AS/NZS60335.2.21中對過溫保護裝置的要求;輔助燃氣加熱,至少滿足AS4552中對過溫保護裝置的要求。2.8輔助加熱裝置如果系統(tǒng)采用了輔助加熱裝置,此裝置應滿足下面的要求輔助加熱裝置應滿足AS/NZS60335.2.21中的要求燃氣輔助加熱裝置應滿足澳大利亞標準AS4552或者新西蘭標準NZS5262的要求。注意:當太陽能或熱泵輸出停止時,輔助加熱裝置應有足夠的能力提供熱水供應??刂戚o助加熱裝置。只有當首選熱源,即太陽輻射或熱泵,停止工作時,輔助加熱裝置才能啟動。2.9操作指南2.9.1安裝指南安裝和維護指南應以英文書寫,包括詳細的連接和安裝方法步驟以及其他確保安全有效安裝的相關信息。熱水器附帶的信息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nèi)容,水質量和供水壓力的極限值連接和安裝的具體方法,包括:一份說明,闡述熱水器將按照澳大利亞/新西蘭標準AS/NZS3500.4,或者新西蘭標準NZBCG12的要求安裝,包括一份聲明規(guī)定集熱器和儲熱器間的管道材料和保溫要求。一份操作大綱,說明集熱器的排水,加熱時的水膨脹以及釋放部分真空。一份說明,闡述為熱水器安裝適當?shù)陌踩浠蛟谒疂B漏可能造成危害的位置安裝給水箱。一份說明(如適用),闡述熱水器包括一個非金屬集熱器,外殼零件的安裝方法不能混淆,以及當外部連接完成后,不能對零件施加附加力。一份說明,闡述使用低質量水時,熱水器的極限和適用性,以及必要的水軟化處理措施。系統(tǒng)設計的霜凍保護說明。防止集熱器損壞的特殊防護措施注意:防護措施應有效的防止雹災,意外事件或故意破壞。太陽能啟動熱泵熱水器采用面蓋式集熱器作為蒸發(fā)器時,損壞可能會引起高壓制冷劑從集熱器中泄露。為安裝系統(tǒng)的結構設計提供必要的信息,例如,系統(tǒng)或其主要部件充滿水時的質量,還有對于安裝在屋頂上裝置,如果其可以被安裝在此位置,應對氣旋區(qū)域提供詳細的信息。安裝商指南,確保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不會影響到整個建筑物的結構整體性。屋面覆層的安全安裝指南啟動控制器的設置指南溫度調節(jié)器的設置指南熱水器系統(tǒng)的工作步驟及確保其充滿足夠水的步驟。調節(jié)閥的使用建議。2.9.2操作和維護指南制造商應為業(yè)主提供一份詳細的熱水器操作和維護指南:此操作和維護指南應包括下列內(nèi)容,如適用:太陽系統(tǒng)應采用的霜凍保護措施,以及霜凍來臨時,為采取的監(jiān)測或其他措施提供建議。如熱水器有輔助加熱系統(tǒng),提供輔助加熱系統(tǒng)操作指南。集熱器面蓋的清潔方法集熱器面蓋替換的危險警告儲熱器及直接太陽能熱水器集熱器排水和抽水操作指南,以及此操作的時間間隔。主動式膨脹減壓閥減壓裝置的操作指南保護電極替換的詳細操作,如果是制造商推薦的,包括合適的替換間隔(由供水系統(tǒng)的性質決定)以及制造商推薦的合適的替換電極。如果熱水器包含有電極,則參考如下警告:警告如果熱水系統(tǒng)超過兩個星期沒有使用,熱水器中可能會積累中一定量的高可燃性氫氣。釋放這些氫氣,建議可開啟一個熱水龍頭幾分鐘或直到氣體排放完畢。建議使用水槽,洗手池或沐浴出口,不建議使用洗碗機,洗衣機或者其他電器的出口。進行此操作時,必須確保沒有煙,明火,或在附近使用電器。如果使用水龍頭釋放氫氣,可能會有氣體釋放的聲音。

第三章儲熱器3.1概述本章為太陽能和熱泵熱水器中使用的儲熱器提供了最低要求,覆蓋了容積達(包括)700L的儲熱器。3.2構造和性能儲熱器的外殼和給水箱應符合AS/NZS4692.1或AS4522中的相關要求。此標準的相關要求有:儲熱器在靜水壓,壓力浮動和疲勞狀態(tài),以及安裝扭矩下的性能陽極保護措施隔熱措施外殼構造內(nèi)襯性能注意:上述要求不包含附加加熱系統(tǒng)外裝的儲熱器應有足夠的防水和隔熱保護;同時,此類儲熱器應安放在外殼中以防止風化,紫外線輻射和腐蝕;應保護隔熱材料直到安裝的設計壽命。符合AS/NZS4692.1要求的儲熱器視為符合此標準的要求。3.3標記在儲熱器的銘牌應有清楚的,擦不掉的標記,或在緊挨著銘牌的外殼上,標明相關的信息,如:制造商和進口商(如果有);制造商的型號或名稱生產(chǎn)年月(如01/2008或2008年1月)或一個代碼或編號,以及可以查到生產(chǎn)批次的必要信息;儲熱器的構造類型最大工作壓力,以kPa或MPa為單位制造商指定的溫度調節(jié)器設置或溫度調節(jié)器的最大允許設置(如果有);儲熱器的容積,以升為單位;和儲熱器參考的標準編號。如果排放儲熱器中的部分水會影響系統(tǒng)的未來性能,請在明顯的位置張貼需要遵守的注意事項。

第四章集熱器4.1概述本章為太陽能熱水器系統(tǒng)和太陽能啟動熱泵熱水器系統(tǒng)中使用的吸熱體和集熱器提供了最低要求。4.2吸熱體4.2.1吸熱體材料吸熱體的材料應和集熱器使用的其他材料兼容。對于有表面涂漆的吸熱體,根據(jù)AS1580.408.4的要求,經(jīng)試驗,涂層的附著力應達到0級水平。注意:選用的材料應具有高太陽輻射吸收能力,并且應具有低熱輻射能力(可進行表面處理)。對于無面蓋式太陽能啟動熱泵蒸發(fā)器,低熱輻射不是很重要。4.2.2吸熱體工質吸熱體的工質應滿足AS/NZS60335.2.21中指定工作壓力下液壓測試的要求,并且不能低于下列使用時的防腐蝕和耐久性要求:銅管應至少達到AS1432或者NZS3501中C類管的相關要求;不銹鋼管應符合AS1769,ATS5200.461以及ATS5200.471的相關要求。采用銅合金管材時,吸熱體工質應可抵脫鋅作用以及應力腐蝕開裂。4.3集熱器材料和構造4.3.1集熱器的隔熱措施集熱器的隔熱應滿足下列要求:隔熱材料不應在使用時變形;運輸或安裝時被壓實,只留下較次的隔熱效果;對接觸的集熱器部件造成腐蝕。當吸熱體處于滯止溫度時,隔熱材料不能退化或排氣;根據(jù)集熱器裝置的設計,隔熱材料工作時將會暴露在太陽下,則其不能因此而退化。4.3.2集熱器外殼集熱器的外殼和安裝應采用堅固和耐久的材料,適用的材料有:耐久性能在使用時不次于熱鍍鋅鋼片的金屬材料或其他材料;或根據(jù)《新西蘭建筑物規(guī)范》或《澳大利亞建筑物規(guī)范》,任何可用在建筑物外覆層或屋頂覆蓋層的材料。集熱器外殼的設計應可承受由集熱器內(nèi)溫度的變化引起的壓力變化。注意:采用附錄B的滯止試驗評估此項要求。4.3.3密封材料集熱器設計時,使用時暴露在熱和太陽光下部件的質量,如密封材料,墊片或軟管,在集熱器的設計壽命內(nèi),應可以保持其功能性能。密封劑和墊片應可以承受集熱器部件熱膨脹產(chǎn)生的法向力。滿足ISO9553中C類W級要求的密封和密封材料視為滿足此標準的要求。4.3.4真空管集熱器真空管集熱器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為真空管提供足夠的支撐;選用適當?shù)姆椒ü潭崴髦械恼婵展?;以及便于真空管的替換。在管線的設計壽命內(nèi),真空管應可以保持其真空度,每個真空管應配備指示器說明其真空損失。4.3.5玻璃失效造成的水損玻璃系統(tǒng)中任何組件的損失都不應造成連續(xù)水流失。玻璃失效造成的水損不應大于儲水箱容積的兩倍。4.4集熱器的玻璃4.4.1玻璃安全集熱器的玻璃體系應可以承受可能的荷載。此外,玻璃也應該可以承受動物和鳥類造成的破壞。玻璃應牢固的安裝和密封,并為玻璃材料和集熱器材料的熱膨脹和收縮采取防范措施。4.4.2平板玻璃的厚度不管被安裝在何處,任何平板型集熱器采用的玻璃的厚度都應符合AS1288或者NZS4223.1以及NZS4223.4的相關要求。4.4.3玻璃破裂當玻璃破裂時,如果破裂的尺寸大于50mm,則此玻璃可以保留。為評定玻璃的破裂安全,按照附錄C的要求,對玻璃進行影響評估試驗。鋼化玻璃視為符合本標準的要求。4.4.4玻璃的耐候性能集熱器采用的玻璃應可以承受正常工況下的各個條件,如溫度,風力,太陽輻射和雨水,而不在集熱器的設計壽命內(nèi)發(fā)生物理退化或透明度降低,則視為玻璃能夠滿足此標準的要求。根據(jù)ASTMG26,將玻璃材料放在一個氣候模擬試驗室(氙弧老化試驗機),黑板溫度為70℃,通過一個循環(huán)包括18分鐘的光照和噴涂,接著102分鐘的光照,經(jīng)過2000h的加速老化,聚合玻璃材料應滿足下列標準:目測但不放大的情況下(可佩戴正常的眼鏡),無明顯的裂縫或裂紋。根據(jù)ASTME424的A部分以及本標準的附錄G的測量方法,經(jīng)過加速老化,玻璃材料的光學透過率最多下降10%。經(jīng)過加速老化,根據(jù)下列標準的測量,玻璃材料的拉伸強度和延伸率最多下降20%:AS1145;或者如果玻璃的厚度小于1.0mm,參考ASTMD882;如果玻璃的厚度不小于1.0mm,則參考ASTMD638.4.5抗滯止狀態(tài)的能力4.5.1總則集熱器的設計應可以抵抗滯止狀態(tài)的危害,或太陽能熱水器系統(tǒng)計應盡量避免滯止狀態(tài)的危害。為防止滯止狀態(tài)引起的危害,應根據(jù)4.5.2中的要求設計集熱器。太陽能系統(tǒng)的設計請參考4.5.3中的要求。4.5.2包含抗滯止狀態(tài)設計集熱器的系統(tǒng)根據(jù)附錄B的試驗方法,集熱器應滿足下列要求:目測但不放大的情況下(可佩戴正常的眼鏡),集熱器或其蓋子上無明顯或部分結構缺陷。無影響集熱器功能或耐久性的缺陷。集熱器的任何部位都無燃燒或燒焦的痕跡根據(jù)附錄B中給出的試驗條件,集熱器熱性能的降低不能超過15%。4.5.3抗滯止狀態(tài)系統(tǒng)上述4.5.2中沒有覆蓋的系統(tǒng)的集熱器應滿足下列要求:正常操作和服務時,系統(tǒng)應提供為期三十天的無損害(如4.5.2所述)保護,包括水供應壓力或電供應損失。對系統(tǒng)的傳熱工質提供永久保護的集熱器,應在集熱器的側面,在儲水箱,以及在不透明蓋上的永久地張貼類似下列警告的標簽:警告:當太陽能集水器空置時,暴露在陽光下可能會受到損壞。只有供應商指定的安裝商才能進行安裝及相關服務。請聯(lián)系制造商詢問指定的安裝商。制造商應為每個集熱器配備可拆卸的防水不透明蓋以防止輻射危害,并提供類似下列警告的標簽:警告:只有供應商指定的安裝商才能拆卸集熱器蓋。注意:此蓋以及保護裝置可在其安裝位置暴露在空氣中12個月。4.6耐沖擊性除非另有說明,太陽能集熱器應有經(jīng)受大冰雹的能力。如是下列情況之一,則視為滿足要求:按照附錄C中的試驗方法1或2,集熱器不能承受任何明顯的損壞,開裂,破碎或裂紋,刺穿玻璃或無面蓋式集熱器內(nèi)的吸熱體;或澳大利亞地區(qū)的集熱器采取了適當?shù)臎_擊保護措施,并經(jīng)過測試,其滿足對保護措施的要求;同時應張貼永久性標記“如果沒有沖擊適當?shù)姆雷o措施,此裝置不能在澳大利亞使用”。有永久性標記“此集熱器不能在澳大利亞使用”的集熱器。注意:如采用了冰雹預防措施,建議其安裝在距離面蓋式集熱器的玻璃面或無面蓋式集熱器的吸熱體至少50mm的地方。4.7防水措施太陽能集熱器(不包括無蓋板式和無保溫式)應可以經(jīng)受雨淋而不積水。穿過戶外安裝或以其他方式暴露的太陽能熱水器儲熱器或集熱器外殼的管線,應采用耐侯型密封。排水孔應位于集熱器外殼的最低點。集熱器的外殼應采取措施確保冷凝過程的封閉以及釋放集熱器內(nèi)因溫度變化而引起的壓力。采取措施確保在故障時(如漏水和冷凍),過高的壓力不會損壞集熱器。采用附錄D中的方法測試集熱器,經(jīng)過附錄B中規(guī)定的滯止試驗,在每組連續(xù)的三個測候時,集熱器的質量增加不得超過0.05千克。4.8防凍措施對于在霜凍地區(qū)安裝的系統(tǒng),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霜凍危害??赏ㄟ^下列方法之一進行預防:在零下15℃或以下,集熱器內(nèi)的工質還可以流動。集熱器內(nèi)的工質不因冷凍而膨脹。按照附錄E的試驗方法,設計的系統(tǒng)不會被損壞且還能正常使用。為系統(tǒng)安裝一個防凍裝置,按照附錄E的試驗方法,其不會被損壞且還能正常使用。當霜凍來臨時,系統(tǒng)將自動排水以避免被損壞且還能正常使用。4.9結構要求4.9.1安裝方式為集熱器在屋頂結構上或中的安裝提供適當?shù)姆绞剑蛊淅喂痰睾徒Y構連接。4.9.2強度集熱器應有足夠的強度避免在安裝時或使用時被損壞。集熱器的外殼(帶有玻璃)應有足夠的強度和硬度防止集熱器被運輸和安裝時的正常操作損壞。如果集熱器安裝在一個完整的裝置中,其可以承受相當于其干重30%的力向上和向下垂直作用在任一角上而其他三個角被牢固地固定在水平面上。注意:如制造商要求現(xiàn)場組裝集熱器,此要求不適用于真空管集熱器片,但是適用于安裝在永久結構前組裝好的裝置。4.10標記在集熱器的銘牌上或在緊挨著銘牌的外殼上,安裝后仍可見,應有清楚而擦不掉的標記注明足夠的信息辨認下列內(nèi)容,如:制造商和進口商(如果有);制造商的型號或名稱生產(chǎn)年月(如08/2007或2007年8月)或一個代碼或編號,以及可以查到生產(chǎn)批次的必要信息;集熱器的設計最大工作壓力;集熱器承受滯止狀態(tài)的能力。未能滿足附錄B中2級滯止狀態(tài)的集熱器,應標明“不適合在澳大利亞安裝”;集熱器適宜在霜凍區(qū)安裝,包括以下內(nèi)容:‘通過一級防凍測試(-5℃)’;‘通過二級防凍測試(-15℃)’;或‘如沒有使用防凍系統(tǒng)或裝置,不適宜用在霜凍區(qū)’此標準的編號,即AS/NZS2712

第五章?lián)Q熱器5.1概述本章為從太陽能集熱器或熱泵傳送熱量到飲用水系統(tǒng)中使用的傳熱器提供標準。本章不適用于全部安裝在集熱器內(nèi)的熱管。5.2總則換熱裝置的設計應確保傳熱工質不會污染飲用水。換熱裝置的設計應防止正常工況下不同線路的工質交換。換熱器的每個線路應能承受正常工況下的最大壓力。傳熱器應能承受工作時可能遇到的最高溫度和最高溫度梯度,而不會受到損壞或影響其性能。5.3傳熱工質5.3.1穩(wěn)定性在系統(tǒng)的設計壽命內(nèi),遇到最低或最高溫度和壓力時,傳熱工質及其配件不會退化或分解成有毒物質。正常使用時,傳熱工質應與其接觸的材料兼容并保持穩(wěn)定。5.3.2許可在單壁換熱器中使用一級加壓工質時,一級工質應是無毒的;為指示工質的損失,一級工質將被無毒的染料上色,其濃度應足夠高以便泄漏到二級回路(飲用水)中可以被發(fā)現(xiàn)。注意:接受澳大利亞/新西蘭食物標準認可的材料。5.3.3指示顏色當使用指示劑顯示傳熱工質的存在時,指示劑應用顏色區(qū)分。指示劑的濃度應為一份的傳熱工質和1000份的水,并且通過目測能區(qū)分指示劑和未處理的水。與太陽能熱水器中的飲用水混合,90天后,指示劑應不會褪色。注意:紅色食用色素1618,9號Cl食用紅色(紫紅色)和熒光黃(熒光,熒光納和熒光素鈉)是適宜的色素材料。5.3.4水作為傳熱工質在所有的太陽能換熱系統(tǒng)中,水都可以作為傳熱工質。開口換熱系統(tǒng)采用水作為傳熱工質,其應滿足AS/NZS3500.1金額AS/NZS3500.4的相關要求。單壁換熱器采用水作為一級加壓工質時,如果能保證水的引用質量,可不使用指示劑。5.4設計和構造5.4.1材料換熱回路中采用的所有材料應和傳熱工質以及與其接觸的材料兼容。使用時,材料的使用壽命不應低于儲熱器的設計壽命。5.4.2材料的強度使用時,換熱器的管道的液壓性能,抗腐蝕性和耐久性不應低于AS1432中C類銅管的性能。5.4.3支護措施采取適當?shù)拇胧┐_保換熱器在運輸過程中和工作時的支護。5.4.4內(nèi)部過壓測試采用下列任一方法進行為期2分鐘的測試,換熱器及其閉路管線不應有任何漏水或變形現(xiàn)象:換熱器采用減壓閥或裝置時,把其標注的設置增加到2倍。換熱器未采用減壓閥或裝置時,根據(jù)附錄B的規(guī)定,當系統(tǒng)處于儲熱器溫度的滯止狀態(tài),把傳熱器的最大注冊壓力提高到1.5倍。對于熱泵熱水器,其滯止狀態(tài)應選擇非自動復位熱斷流器的調節(jié)點溫度和99℃中的較低值。5.4.5排水及注水設施需要時,應提供排水及注水設施。安裝排水設施時,應選擇閉路的最低點。5.4.6開口換熱系統(tǒng)中傳熱工質的水位作為整個裝置的一部分,應為提供方法保持傳熱回路中工質的適當水位。如采用手動裝置,應使用工質水位指示器。5.5操作指南和標記5.5.1總則除了AS/NZS4692.1,AS/NZS60335.2.21及此標準中的操作指南和標記,還應包括傳熱工質的詳細信息,如其濃度及其替換。5.5.2壓力信息如換熱回路中使用減壓閥,其位置和壓力設定應清楚地標記在其中的部件上,并且安裝完成投入使用后,此標記也是可見的。5.5.3泄露指示客戶說明書中應包含說明使用顏色系統(tǒng)來指示泄露的條款,以及泄露發(fā)生后,應采取的措施。5.5.4采用無毒非水傳熱工質的系統(tǒng)在熱水器上靠近注水/排水點的位置,永久地標注類似的注意事項:只有制造商授權的代理商才能操作收集工質并妥善處理5.5.5采用有毒傳熱工質的系統(tǒng)在熱水器上靠近注水/排水點的位置,永久地標注類似的注意事項:危險:回路中的溶液有毒只有制造商授權的代理商才能操作請收集工質并妥善處理

第六章循環(huán)泵和控制器6.1概述本章為太陽能熱水器中的循環(huán)泵和控制系統(tǒng)提供了最低要求。注意:對于熱泵熱水器的循環(huán)泵和控制系統(tǒng),請參看第八章。6.2循環(huán)泵6.2.1循環(huán)泵的構造循環(huán)泵應采用可預防工作時的侵蝕,腐蝕,污染并可保持機械性能的材料。此外,也應符合系統(tǒng)的安全要求。循環(huán)泵不能產(chǎn)生太大的噪音或震動。注意:鑄鐵體的循環(huán)泵不適合用在開環(huán)路系統(tǒng)中。任何與水或水基傳熱工質接觸的銅合金材料應抗脫鋅腐蝕。6.2.2集熱器中的循環(huán)流量循環(huán)泵的排量應適合集熱器的型號,請參照制造商的推薦。若制造商沒有提供此類信息,集熱器的循環(huán)回路以及循環(huán)泵的流量應為30L/h.m2.注意:在高輻射強度下,采用此設計流量,集熱器的溫度將被提高大約20℃.6.3循環(huán)泵控制器和輔助加熱注意:AS/NZS3000和AS/NZS3820分別為電氣線路和設備提供了標準。6.3.1控制器的設計控制器應可安裝在指定位置。如采用外部安裝,控制器的外殼應具有耐候性??刂破鲬乐?jié)i漪信號影響系統(tǒng)的設置。控制器應確保優(yōu)先使用太陽能而不是輔助加熱系統(tǒng)。注意:建議選用的輔助電加熱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泵控制器連接獨立的電源,以確保輔助加熱系統(tǒng)采用時控的供電而控制器為連續(xù)供電。6.3.2循環(huán)泵和控制器的操作指南循環(huán)泵和控制器應有操作指南,如以下說明:首先循環(huán)泵應在一個較低的位置從儲熱器中吸取較冷的水;然后,冷水在集熱器中循環(huán)并吸收熱量;最后,從一個相對吸入點較高的位置,通過儲熱器或零部件的連接點,將加熱后的水輸送回儲熱器,請參考制造商的推薦。循環(huán)泵的控制系統(tǒng)應安裝在一個無障礙的位置除非采用可浸入水中的溫度探頭。在溫度探頭浸入水中前,其袋子應是干燥的。安裝探頭后,應保持袋子的干燥。在當?shù)毓╇姽芾頃r,循環(huán)泵的供電系統(tǒng)應不受到影響。如果電源對系統(tǒng)的工作很重要或者防凍裝置已啟動,應性明顯的位置張貼通知,提醒不能切斷電源。應提供循環(huán)泵和輔助加熱系統(tǒng)的操作和維護指南??刂破鞯牟僮髦改蠎峁┙ㄗh,說明改變其設置可能會影響太陽能的效果。

第七章太陽能熱水器7.1概述本章為太陽能熱水器系統(tǒng)提供了最低要求。7.2太陽能熱水器系統(tǒng)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由一系列的部件組成,如集熱器,儲熱器以及輔助設備。應為特定的部件提供參考說明。系統(tǒng)說明應包括下列內(nèi)容:部件說明部件尺寸型號應采用文件資料或部件和系統(tǒng)的特征來區(qū)分各個系統(tǒng),應清楚地區(qū)分每個系統(tǒng)。注意:供應商可在工廠或現(xiàn)場安裝系統(tǒng)。7.3排氣措施制造商應提供從工質循環(huán)中排放氣體的方法。一個太陽能集熱器安裝后,連接集熱器和儲熱器的管線可以逐漸地從集熱器的總管抬起到儲熱器,此設置視為滿足此標準的排氣要求。7.4系統(tǒng)性能7.4.1總則太陽能熱水器的設計應確保有效地吸收太陽輻射并把熱量傳送到水中,并減少排水浪費。7.4.2和7.4.3給出了詳細的說明。7.4.2熱性能根據(jù)AS/NZS2984或AS/NZS4234的要求,評估太陽能熱水器的熱性能。注意:.AS/NZS2984適用于戶外試驗;.AS/NZS4234可采用計算機模擬進行性能評估;.一般在澳大利亞使用AS/NZS4234評估可再生能源證書。但是可再生能源管理辦公室對AS/NZS4234要求輸入的數(shù)據(jù)做了改動。應在相關系統(tǒng)性能的文件中說明熱性能評估的依據(jù)。7.4.3空載系統(tǒng)的操作測試總則根據(jù)附錄F的要求,評估無抽水延長期的太陽能熱水器系統(tǒng)。對于安裝在現(xiàn)有熱水系統(tǒng)上的整體設備,包括集熱器,循環(huán)泵和控制器,根據(jù)附錄F中的要求,作為開口或封閉系統(tǒng)的一部分,進行測試。儲水箱的容積對采光面積的比率不應大于50L/m2。封閉式系統(tǒng)應滿足,和的要求,所有的測試都在同樣的測試條件下進行。開口系統(tǒng)應滿足的要求并按照試驗一的條件進行測試。由帶有直接集熱器回路的開口式儲水箱(回路和儲水箱都為低壓)和滿足滯止試驗的集熱器(見4.5.2)組成的系統(tǒng),可不進行空載性能測試。注意:附錄F中的試驗可用來證明與AS3498中相關控制和防護要求的符合性。注水條件采用了溫度/壓力安全閥感應器后,太陽能熱水器儲水箱的最高核心溫度不能超過88℃,按照附錄F試驗A的測試條件;或93℃,按照附錄F試驗B的測試條件。損壞根據(jù)附錄F的試驗結果,系統(tǒng)應滿足下列條件:目測但不放大的情況下(可佩戴正常的眼鏡),系統(tǒng)無明顯或部分結構缺陷。無影響系統(tǒng)功能或耐久性的缺陷。系統(tǒng)的任何部位都無燃燒或燒焦的痕跡排水要求在附錄F中給出的空載條件下,日常排水應不超過集熱器陣列的容量(如果集熱器陣列直接和儲水箱連接)和儲水箱含水的膨脹量總和的三倍。虹熱吸管的反轉對于泵系統(tǒng),在低或無太陽能條件下,應采取措施盡量阻止虹熱吸管從儲熱器反轉到集熱器。如集熱器回路中采用了止回閥,則視為滿足本條款的要求。

第八章熱泵熱水器8.1概述本章為使用制冷劑作為傳熱工質的熱泵熱水器提供了標準。適用于太陽能啟動熱泵熱水器和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圖8.1為典型的系統(tǒng)配置圖。8.2系統(tǒng)性能熱泵熱水器的設計應確保其有效地吸收太陽輻射并把熱量傳送到水中,并減少排水浪費。圖8.1典型系統(tǒng)配置8.2.1熱性能根據(jù)AS/NZS2984或AS/NZS4234的要求,評估熱泵熱水器的熱性能。注意:.AS/NZS2984適用于太陽能啟動熱泵的戶外試驗;.AS/NZS4234可采用計算機模擬進行性能評估。AS/NZS4234發(fā)行時,沒有覆蓋熱泵熱水器。等到適宜的試驗方法成熟后,就會添加有關熱泵熱水器的標準.一般在澳大利亞采用AS/NZS4234評估可再生能源證書。但是可再生能源管理辦公室對AS/NZS4234要求輸入的數(shù)據(jù)做了改動。.應在相關系統(tǒng)性能的文件中說明熱性能評估的依據(jù)。8.3制冷劑8.3.1制冷劑的分類熱泵熱水器中采用的制冷劑應符合相關部門的規(guī)范要求。根據(jù)AS/NZS1677.1的規(guī)定,對制冷劑進行分類。8.3.2制冷劑的最大裝載量熱泵熱水器中制冷劑的最大裝載量應參考AS/NZS1677.2中對制冷劑的要求。注意:.在此標準中,參考AS/NZS1677.2,系統(tǒng)配置1可使用相當于類型認定(e)的量,而對于系統(tǒng)配置2和3,根據(jù)換熱器為單壁或雙壁,選擇采用相當于類型認定(e)或(d)的量。.AS/NZS1677.2也提供了計算制冷劑最大裝載量的方法。8.4制冷劑的材料和構造8.4.1制冷劑的材料與制冷劑接觸的任何材料應和選用的制冷劑兼容。8.4.2過溫保護裝置(熱斷流器)根據(jù)AS/NZS3350.2.40的要求,采用過溫保護裝置以防溫度調節(jié)器故障。8.4.3系統(tǒng)壓力和溫度設計和施工時,應確保熱泵回路不超過系統(tǒng)工作或停止時的最大壓力。此外,應符合下列要求:低壓測的最大飽和溫度。低壓測(蒸發(fā)器/集熱器)的最大飽和溫度指的是:對于太陽能啟動蒸發(fā)器,飽和溫度是在1100W/m2,50℃的環(huán)境溫度;對于空氣源系統(tǒng),43℃或更高;以及對于熱泵的工質,太陽能預熱器的飽和溫度。最大熱泵回路壓力。當儲熱器溫度調節(jié)器不能開啟以及壓縮機受非自動復位熱斷流器控制或受非自動復位壓力斷流器(如果有)控制,或者集熱器受安全閥(大約99℃)的限制時,熱泵回路應可承受制冷劑產(chǎn)生的壓力。注意:當控制壓縮機工作的水溫控制器安裝在冷凝器的冷凝區(qū)域時,設計水溫應采用控制器的最高設置加上其正容差。設計溫度。系統(tǒng)中與制冷劑接觸的裝置和部件的設計應參考AS/NZS1677.2中的壓力關系。8.4.4循環(huán)泵的構造循環(huán)泵應采用可預防工作時的侵蝕,腐蝕,污染并可保持機械性能的材料。此外,也應符合系統(tǒng)的安全要求。循環(huán)泵不能產(chǎn)生太大的噪音或震動。注意:.鑄鐵體的循環(huán)泵不適合用在開環(huán)路系統(tǒng)中。.任何與水或水基傳熱工質接觸的銅合金材料應抗脫鋅腐蝕。8.4.5循環(huán)泵控制器和輔助加熱控制器的設計控制器應可安裝在指定位置。如采用外部安裝,控制器的外殼應具有耐候性??刂破鲬乐?jié)i漪信號影響系統(tǒng)的設置??刂破鲬_保優(yōu)先使用太陽能而不是輔助加熱系統(tǒng)(如果有)。注意:建議選用的輔助電加熱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泵控制器連接獨立的電源,以確保輔助加熱系統(tǒng)采用時控的供電而控制器為連續(xù)供電。循環(huán)泵和控制器的操作指南除了作為熱泵熱水器整體一部分的循環(huán)泵或控制器,循環(huán)泵和控制器應有操作指南,如以下說明:首先循環(huán)泵應在一個較低的位置從儲熱器中吸取較冷的水;然后,冷水在集熱器中循環(huán)并吸收熱量;最后,從一個相對吸入點較高的位置,通過儲熱器或零部件的連接點,將加熱后的水輸送回儲熱器,請參考制造商的推薦。循環(huán)泵應和熱泵壓縮機使用同一供電線路或者使用不受當?shù)毓╇姽芾砭S修影響的線路。如果電源對系統(tǒng)的工作很重要或者防凍裝置已啟動,應性明顯的位置張貼通知,提醒不能切斷電源。應提供循環(huán)泵和輔助加熱系統(tǒng)的操作和維護指南??刂破鞯牟僮髦改蠎f明改變其設置可能會影響太陽能的效果。8.4.6壓力釋放如果熱泵系統(tǒng)的制冷劑質量大于表8.1中給出的極限值,應采取合適的減壓或壓力限制裝置安全的釋放由可預見原因造成的多余壓力,如火災。減壓或壓力限制裝置應滿足AS/NZS1677.2中的要求。表8.1熱泵系統(tǒng)壓力容器的質量極限制冷劑類型質量極限(千克)A1和A23A31.5B1和B換熱器制冷回路使用的換熱器應滿足AS/NZS1677.2中的要求。制冷劑的設計和操作應避免污染飲用水。使用二級傳熱工質交換制冷設備和飲用水的熱量的任何二級換熱器應滿足此標準第五章中的要求。雙壁換熱器以及其外殼的設置應允許泄漏的工質釋放到大氣中。如飲用水和制冷劑間采用單壁換熱器,正常工況或故障時,飲用水的大力不應大于換熱器中制冷劑的最大壓力(見AS3498)?;蛘?,采取5.3中的措施。8.5操作指南和標記8.5.1安裝指南根據(jù)相關標準的要求(如AS/NZS1677.2),為要求現(xiàn)場安裝制冷裝置的系統(tǒng)提供指南,例如遠程蒸發(fā)器/集熱器的管道。8.5.2標記除了標記此標準的要求的外,熱泵系統(tǒng)應滿足AS/NZS1677.2以及AS/NZS3350.4.40中的規(guī)范要求。

附錄A驗證本標準符合性要求的方法(標準)A1適用范圍此附錄為制造商提供了使用本標準驗證產(chǎn)品符合性的方法。A2相關性水管系統(tǒng)的長期性能在建筑設施的耐久性,保護公共健康和安全以及環(huán)境保護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A3產(chǎn)品認證產(chǎn)品認證的目的是制造商提供單獨的保證說明與本標準符合性。認證計劃應符合SAHB18.28(ISO/IEC指南28)中的規(guī)范,以及獨立抽樣生產(chǎn)的全面測試和后續(xù)符合性檢驗,要求制造商對采用有效的生產(chǎn)控制規(guī)劃。認證計劃用來說明產(chǎn)品對本標準的符合性。認證機構應參考附錄A中A5制定采樣和試驗計劃。A4定義A4.1批次放行試驗制造商對一批熱水器或熱水器部件做檢測,各項指標都合格后才放行。A4.2生產(chǎn)批次一批在同樣的生產(chǎn)條件下,使用同樣規(guī)格的材料連續(xù)制造的,可清楚辨別的裝置A4.3樣品從一批產(chǎn)品中隨機抽取一個或多個產(chǎn)品,無論其質量如何;抽樣產(chǎn)品的數(shù)量為試樣量。A4.4取樣計劃一個特定的計劃,說明部件或裝配裝置的數(shù)量。A4.5試驗批次制造商指定的批次,同類型工程尺寸的裝置。A4.6典型試驗通常是指AS/ISO/IEC17025認可的試驗室做的試驗,用來驗證材料,部件,接頭或裝配是否符合此標準的要求。A4.7批次放行試驗制造商對一批熱水器或熱水器部件做檢測,各項指標都合格后才放行。A5試驗A5.1典型試驗為測試集熱器,作為系統(tǒng)的部分,儲熱器的尺寸應滿足任何裝有集熱器的系統(tǒng)的性能要求。表A1中列出了對典型試驗以及其驗證頻率的要求。對于封閉式儲熱器,采集了兩個樣品,一個做流體靜壓試驗,另一個做壓力疲勞試驗。A5.2批次發(fā)放試驗表A2為制造商提供了不斷完善基礎上驗證產(chǎn)品符合性的最低采樣和式樣頻率計劃。制造商可以向認證機構展示足夠的過程控制。在本標準中,應優(yōu)先采用制造商的質量計劃和/或文件程序中的采樣和測試頻率。A5.3重新試驗如果試驗失敗,被測試的裝置將被拒絕,或者修復后再次進行試驗,或者如果根據(jù)A5.2,比較表A2中的規(guī)定,質量計劃允許一個較低的頻率,整個生產(chǎn)批次應在放行前,按照表A2中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

表A1典型試驗特性章節(jié)要求試驗方法試驗頻率第一章適用范圍和總體要求對其他規(guī)范的符合性1.1電氣/燃起的安全要求適當?shù)脑S可/試驗報告視許可的適用性第二章總體設計要求設計和構造2.2與飲用水接觸的材料AS/NZS4020任何影響特定性能或要求的設計變更2.3安裝設施設計評審2.4維護設施2.5管道2.6壓力和溫度保護2.7過溫保護裝置2.8輔助加熱設施適當?shù)脑S可/試驗報告2.9.1安裝指南設計評審2.9.1操作和維護指南第三章儲熱器儲熱器3.2儲熱器的構造和性能AS/NZS4692.1AS4552任何影響特定性能或要求的設計變更3.3標記設計評審第四章集熱器蒸發(fā)器4.2.2蒸發(fā)器的工質設計評審任何影響特定性能或要求的設計變更集熱器的材料和構造4.3.1集熱器的隔熱措施設計評審4.3.2集熱器的外殼4.3.3密封材料4.3.4真空管集熱器4.3.5集熱器的水損失4.4.1玻璃安全4.4.2平板玻璃的厚度4.4.3玻璃破裂設計評審和附錄C4.4.4玻璃的耐候性能設計評審和附錄G4.5抗滯止狀態(tài)的能力設計評審和附錄B(待續(xù))表A1(接上表)4.6耐沖擊性附錄C4.7防水措施附錄D4.8防凍措施附錄E4.9結構要求4.9.2標記4.10標記設計評審第五章?lián)Q熱器傳熱工質5.3傳熱工質設計評審任何影響特定性能或要求的設計變更設計和構造5.4.1材料5.4.2材料的強度5.4.3支護措施5.4.4內(nèi)部過壓測試.5排水及注水設施設計評審5.4.6傳熱工質的保養(yǎng)措施標記5.5標記設計評審第六章循環(huán)泵和控制器循環(huán)泵6.2.1循環(huán)泵的構造設計評審任何影響特定性能或要求的設計變更6.2.2集熱器中的循環(huán)流量控制器6.3.1控制器的設計6.3.2操作指南第七章太陽能熱水器排氣7.3排氣措施設計評審任何影響特定性能或要求的設計變更系統(tǒng)性能7.4.2熱性能AS/NZS2984或AS/NZS42347.4.3空載系統(tǒng)的操作測試附錄F第八章熱泵熱水器系統(tǒng)性能8.2熱性能AS/NZS2984或AS/NZS4234制冷劑8.3.1制冷劑的分類設計評審任何影響特定性能或要求的設計變更8.3.2制冷劑的最大裝載量設計和構造8.4.1制冷劑的材料8.4.2過溫保護裝置8.4.3系統(tǒng)壓力和溫度8.4.4循環(huán)泵的構造8.4.5循環(huán)泵控制器(待續(xù))表A1(接上表)8.4.6壓力釋放8.4.7換熱器操作指南和標記8.5.1安裝指南8.5.2標記備注:設計評審為一份滿足實驗要求的評審;或者有資質的科技人員編制的文件過程。表A2批次釋放測試特性章節(jié)要求試驗方法試驗頻率設計和構造防水性AS/NZS60335.2.21每個裝置操作指南和標記2.9,6.3.2,8.4.5,8.5.1操作指南目測3.3,4.10,5.5,8.5.2標記目測備注:本表中的方法是以基本方法為依據(jù)并反應其特殊性。

附錄B集熱器以及集熱儲水一體化系統(tǒng)的滯止試驗(標準)B1適用范圍本附錄提供了兩種方法來評估在下列全部或部分條件下,一個集熱器或集熱儲水一體化系統(tǒng)承受接近最高溫度時的能力:安裝時的無水的情況;維修時排空水的情況夏天最熱時候,裝滿水但沒有使用時在高太能輻射和環(huán)境溫度,并且沒有從集熱器中排放熱量時,產(chǎn)生最高溫度。注意:本附錄中的兩個方法可任選其一,但值得注意的是,方法1只適用于傳熱工質可從集熱器或集熱器總管抽送的集熱器。為了得到適用于不同位置的極限條件,試驗條件從原來的1200W/m2輻射量和40方法2的輻射水平和環(huán)境溫度都較低,原因是模擬光的熱輻射水平比從太陽接受到的要高。B2試驗儀器B2.1方法1注意:此方法不適用于熱管集熱器。方法1需要下列儀器(見圖B1):一個采用合適傳熱工質的抽送傳熱回路,集熱器也包含在回路中。適傳熱工質是指當系統(tǒng)處于滯止溫度和最大工作壓力時,傳熱工質還能保持液態(tài)。一個支架,使得在中午時集熱器總是面向直接太陽輻射。溫度調節(jié)器或溫度測量裝置同來測量試驗中關鍵材料或熱感部件的溫度。B2.2方法2注意:此方法適用于所有集熱器,包括整體式系統(tǒng)和熱管集熱器。方法2需要下列儀器:合適尺寸的太陽能模擬器;一個溫度控制室,可存放集熱器當其暴露在模擬器下時。溫度調節(jié)器或溫度測量裝置同來測量試驗中關鍵材料或熱感部件的溫度。B3試驗條件根據(jù)目標安裝位置,下面兩個試驗條件可任選其一:試驗條件1全球總輻射為1100W/m2。有效溫度為40試驗條件2全球總輻射為1100W/m2。有效溫度為50注意:條件2的符合性也視為符合條件1的試驗要求;條件1適用于新西蘭,條件2適用于澳大利亞;滿足原來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1200W/m2和40滿足ISO9806-2中SunnyC耐高溫試驗要求的集熱器視為符合條件2的試驗要求;滿足ISO9806-2中SunnyB耐高溫試驗要求的集熱器視為符合條件2的試驗要求;B4試驗步驟B4.1方法1試驗步驟如下:注意:采用此試驗步驟,有兩種方式來確定滯止溫度(Ts)。步驟(a)和(b)給出了第一種方式而步驟(c)和(d)給出了第二種方式(反復查對及校驗)。集熱器熱性能的試驗是按照AS2535.1進行的。使用步驟(a)給出的常數(shù),運用等式B4(1)計算滯止溫度(Ts),當效率為零;全球總輻射為1100W/m2。條件1下,有效溫度(Tas)為40℃;條件2下,為B4(1)B4(1)中的常量是參考AS2535.1中的試驗。作為滯止溫度的交叉校驗,包括如下過程:根據(jù)制造商的操作指南,將集熱器安裝在支架上并調整其角度以接受最大量的太陽輻射(晴天)。確定系統(tǒng)的空氣已抽干。測量集熱器平面的太陽輻射(G)和環(huán)境溫度(Ta)。調整工質的溫度(Tf)并采用如下方程式:B4(2)測量流經(jīng)集熱器工質的溫差(ΔTfluid)并通過測繪集熱器的隨時間的輸出溫度來確定是否集熱器已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如果溫度升高,將進入集熱器工質的溫度提高5℃,或如果溫度降低,將進入集熱器工質的溫度降低5測量G,Ta,以及集熱器的溫差。如果仍有升溫或降溫,重復步驟(ⅲ)。如果升溫轉變?yōu)榻禍鼗蛘呓禍剞D變?yōu)樯郎?,擇已達到真正的滯止溫度。圖B2給出了預測滯止溫度(Ts)的校驗。Ts-ture=Ts+CB4(3)其中:Ts-ture為真正的滯止溫度;Ts為B4(1)計算所得到的滯止溫度;C為是通過圖B2的校驗得到的。將工質溫度調整到Ts加從步驟(c)中得到的校驗值;調整集熱器內(nèi)的流速使試驗時的平均輸入溫度和平均輸出溫度都大于滯止溫度(至少測量五分鐘);保持此流速和溫度運轉12小時然后關閉循環(huán)泵12個小時。重復此操作10天。每次循環(huán)開始前,確定傳熱工質處于計算的滯止溫度。每天目測集熱器的情況并記錄其外表的變化;10天后,停止試驗,或觀察到有明顯的結構或材料損壞可能會影響集熱器的工作,可盡早結束試驗;根據(jù)AS/NZS2535.1,對集熱器的熱性能進行試驗。在單次試驗中,選擇工質輸入溫度至少50°C,或GT=1000W/m2,Ta=25°C時滯止溫度的一半,(Tf–Te)/GTB4.2方法2試驗步驟如下:集熱器熱性能的試驗是按照AS2535.1進行的;將集熱器安裝在位于溫控室的支架上并調整其角度以接受最大量的太陽輻射(模擬器);確保集熱器工質的通道時敞開,避免壓力積累;當光譜燈開啟時,確保集熱器附近的溫度在試驗條件1下大于30°C或試驗條件2下大于38調整太陽能模擬器的輸出,確保在采光口的面積變化小于20%時,統(tǒng)一布置的六個點的平均輻射不小于1050W/m2。采用AS/NZS4445.1中規(guī)定的光譜燈。注意:可采用弧光燈;但是弧光燈的輻射波長較長,可用在更嚴格的試驗中測試集熱器蓋和玻璃密封性。在此條件下,保持系統(tǒng)運轉12個小時,然后關閉12個小時,持續(xù)10天。每天目測集熱器的情況并記錄其外表的變化;10天后,停止試驗,或觀察到有明顯的結構或材料損壞可能會影響集熱器的工作,可盡早結束試驗;根據(jù)AS/NZS2535.1,對集熱器的熱性能進行試驗。在單次試驗中,選擇工質輸入溫度至少50°C,或GT=1000W/m2,Ta=25°C時滯止溫度的一半,(Tf–Te)/GTB5試驗報告試驗報告應包含下列內(nèi)容:集熱器或作為系統(tǒng)一部分的集熱器的材料和型號標志;溫度測量,時間以及持續(xù)時間的詳細記錄;試驗后集熱器的詳細情況,尤其是:結構缺陷;燒痕,燒焦或熱收縮;影響集熱器功能的情況;試驗導致的性能退化。一份符合性證書或者按照4.5.2的要求。圖B1測量延長滯止溫度(Ts)效果的裝置示意圖

(a)ΔTfluid升高(b)ΔTfluid降低圖B2計算滯止溫度(Ts)的校對實例

附錄C抗沖擊力試驗(標準)C1適用范圍本附錄提供了兩種方法來確定集熱器承受冰雹或其他飛行物體的沖擊力,可任選其一:一個25.4mm的鋼球(方法1);或一個25mm的預制冰球(方法2)。此前,還提供了一個試驗測試玻璃的防碎片飛散性能。C2試驗樣本本試驗的樣本為一整套采用制造商提供或指定的安裝托架或固定裝置裝配的集熱器。任何制造商提供的防冰雹裝置都應安裝到位。C3抗沖擊力式樣C3.1沖擊點本實驗中,沖擊點的位置如下布置:對于平板或拱頂開口式集熱器距離玻璃或吸熱體交叉邊150mm的位置;對于封閉式集熱器吸熱體中間的工質通道;對于采用管狀外玻璃的集熱器玻璃管的軸,距離兩端小于150mm。如果集熱器包含三個以上的玻璃管,選擇一個位于邊緣玻璃管和一支位于中間的玻璃管。C3.2方法1C3.2.1試驗裝置試驗裝置由一個公稱直徑為25.4mm的鋼球和一個用來固定,瞄準以及將鋼球投擲一定距離落到集熱器上的指定點。集熱器應垂直或水平安裝在支架上。支架應有足夠的硬度,在發(fā)生沖擊時,只產(chǎn)生可忽略的變形或位移。如果集熱器是水平安裝的,鋼球將垂直降落;如果集熱器是垂直安裝的,鋼球將水平降落。在兩種情況下,降落的高度指的是釋放點到?jīng)_擊點水平面的垂直距離。C3.2.2試驗步驟本試驗的包含如下步驟:從距離2.9m的高度,對三個沖擊點各投擲一次;檢查集熱器的玻璃或吸熱體的表面有沒有裂開,破碎,斷裂或戳痕。注意:方法1并沒有對應冰雹沖擊的物理效應,因為鋼球沖擊不能復制冰的變形能力。但是,對于鋼化玻璃集熱器,此方法是一個簡單而快速的極限試驗。C3.3方法2C3.3.1試驗裝置本試驗由以下裝置組成:適宜材料制作的模型,用來制作指定直徑(25mm)的冰球;溫度控制在-10±5℃溫度在零下的儲存箱,用來存放冰球;一個可以23m/s的速度將冰球發(fā)射到指定位置的投擲器;一個支撐集熱器的剛性框架,其沖擊面和冰球的發(fā)射道垂直;支架應有足夠的硬度,在發(fā)生沖擊時,只產(chǎn)生可忽略的變形或位移。一個天平,用在確定冰球的質量精度為±5g;一個測量冰球的速度精度為5±1m/s的工具。速度感應器距離集熱器表面不超過1m。C3.3.2試驗步驟本試驗的包含如下步驟:使用模具和制冰機制作足夠的25mm冰球,包括測試投擲器的冰球;檢查冰球的表面,尺寸和質量,合格的冰球為沒有肉眼觀察到的裂縫;其直徑為25.0±1mm;以及其質量為7.5±1g。對模擬目標試射幾次并調整投擲器直到冰球的速度-23±1m/s;集熱器的溫度范圍為10℃到320℃對三個沖擊點連續(xù)發(fā)射五次。在保持沖擊角度和沖擊面垂直的情況下,沖擊點每次都挪動幾毫米。C4抗沖擊力試驗報告試驗報告應包含下列內(nèi)容:集熱器或作為系統(tǒng)一部分的集熱器的材料和型號標志;試驗后,集熱器或防冰雹的詳細情況,尤其是:損害的性質和位置;結構缺陷;影響集熱器功能的情況;一份符合性證書或者按照4.6的要求。C5玻璃的防碎片飛散性能評價C5.1集熱器安裝集熱器應安裝在有30°角度的平面,此平面在長度和寬度上至少是集熱器的兩倍。C5.2試驗步驟本試驗的包含如下步驟:從高處垂直拋下一個25mm的鋼球,增加投擲高度直到玻璃破碎。對于真空管集熱器,應選擇一個位于邊緣的玻璃管和一個位于中間的玻璃管。測量散落在集熱器外的玻璃碎片的線性尺寸。C6玻璃破碎的試驗報告試驗報告應包含下列內(nèi)容:集熱器或作為系統(tǒng)一部分的集熱器的材料和型號標志;玻璃碎片的位置,包括一張拍攝集熱器全景和周圍碎片的照片;一份符合性證書或者按照4.4.3的要求。

附錄D集熱器進水和保水試驗(標準)D1適用范圍本附錄提供了一個方法評價太陽能集熱器的進水和保水程度。本附錄不適用于沒有玻璃和沒有隔熱措施的集熱器。D2試驗裝置本試驗由以下裝置組成:一個合適的支座,集熱器可以制造商推薦的角度安裝。支座應包含一塊波狀鋼板用來安放集熱器,以模仿典型的屋頂。集熱器的邊緣距離波狀鋼的邊緣應至少250mm;確定集熱器質量的辦法,準確度至少在0.01kg以內(nèi);六個如圖D1所示的噴頭,按照圖D2布置;噴頭應直接對準集熱器的上表面。四個噴頭以30°的角度向集熱器平面的四個角噴水。剩下的兩個噴頭以10°的角度向集熱器兩個長邊的中間噴水。噴頭的位置應距離集熱器的邊和角250mm。噴頭的類型請參考AS4552中關于雨水的試驗。大氣溫度和300kPa條件下的供水系統(tǒng)D3試驗步驟本試驗應采用通過附錄B的滯止試驗的集熱器。本試驗的步驟為:封閉所有正常安裝時關閉的輸入或輸出管道或閥門。打開排水口(如果有);確定并記錄干燥情況下集熱器的質量m1(儲水箱或回路中都沒有水,也沒有以前試驗留下的水);根據(jù)制造商的指南,以最小的傾斜角度安裝集熱器,根據(jù)D2(c),布置六個噴頭;噴頭向集熱器噴水并持續(xù)十分鐘;為集熱器安裝不透明蓋,集熱器在原地排水四個小時;然后封閉所有的排水口并擦干集熱器外面的水;確定并記錄集熱器此時的質量(m2)。清除步驟(c)中的所有密封裝置并測量其質量。用m2減去密封裝置的質量,得到集熱器的凈質量(m3);重復步驟(a)和(f)至少兩次,并確定連續(xù)三次試驗后集熱器質量的增加。連續(xù)試驗不能在同一天完成。D4試驗報告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nèi)容:集熱器或作為系統(tǒng)一部分的集熱器的材料和型號標志;每次試驗的集熱器質量增加(m3-m1);一份符合性證書或者按照4.7的要求。

(a)組裝件(b)主體(c)放大的插入過程圖D1雨水試驗中的噴頭

圖D1噴頭的布置

附錄E防凍試驗(標準)E1適用范圍本附錄提供了低大氣溫度,晴天的情況下,測試太陽能熱水器防凍能力的方法。本附錄中的方法適用于置于戶外的太陽能集熱器或其他系統(tǒng)部件中沒有使用防凍劑的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本附錄提供了兩種試驗條件。試驗條件1是為罕見黑凍的溫和海岸地區(qū)安裝設計的。滿足試驗條件1的系統(tǒng)應可以承受大氣溫度為零下五度以上的晴朗黑夜。滿足試驗條件2的系統(tǒng)應可以承受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地區(qū)更嚴峻的霜凍。此試驗可以通過模擬寒冷天氣試驗或者冷空氣試驗完成。寒冷晴朗天氣的輻射熱量的損失可以通過太陽能集熱器(方法A)上安裝的冷凍儲熱器模擬。如果沒有儲熱器可以模擬寒冷晴朗天氣,可以采用低大氣溫試驗(方法B)。注意:盡管試驗條件2下的滿意結果可以說明該系統(tǒng)有良好的防凍能力,但不能保證該系統(tǒng)可以承受所有的霜凍天氣。E2試驗裝置本試驗由以下裝置組成:一個容納系統(tǒng)所有原來安放在室外的部件的保溫室。沒有安放在室外的部分,如內(nèi)天花板集熱器和水管,可以裝在保溫室的外面。一個用來安裝最大面積集熱器的支架(或者閉路太陽能熱水器的一體式裝置)以制造商推薦的角度安裝。如果制造商沒有制定安裝角度,則采用22°的角度。對于方法A,一個相當于系統(tǒng)總暴露面積加四個邊各200m的突出的冷凍儲熱器。儲熱器的安裝應和集熱器的采光口平行并500mm高于采光口。儲熱器的底面應有個不小于0.95的排氣孔,其上面的保溫應達到R值,大于0.3K.m2/W,以減小其降低大氣溫的影響。儲熱器的冷卻應和保溫室的冷卻分開進行。一個風扇以大于1m/s的速度向采光口吹風以最小化保溫室的分層現(xiàn)象。便于系統(tǒng)或集熱器平面的壓力測試。E3實驗條件E3.1方法A(晴天模擬器)采用下列條件:實驗條件1(溫和海岸氣候)保持保溫室的溫度在零下五度到零下七度,儲熱器的溫度在零下十五度到零下十七度,持續(xù)六小時;將保溫室和儲熱器的溫度更改到15±5℃實驗條件2(嚴霜氣候)。試驗條件和條件1相同,除了保溫室的溫度保持在零下十五度到零下十七度,而儲熱器的溫度在零下二十五度到零下二十七度。E3.2方法B(不使用晴天模擬器)采用下列條件:實驗條件1(溫和海岸氣候)保持保溫室的溫度在零下十三到零下十五度,持續(xù)六小時;將保溫室溫度更改到15±5℃實驗條件2(嚴霜氣候)。試驗條件和條件1相同,除了保溫室的溫度保持在零下二十三度到零下二十五度。E4溫度測量E4.1保溫室溫度在集熱器的氣流通道安裝一個溫感器來測量大氣溫。溫感器應裝在不受太陽輻射影響的地方。E4.2儲熱器溫度儲熱器溫度(方法A)應參考兩個相鄰的制冷管中間的肋基溫度,在儲熱器平面上沿制冷管的中間位置測量。E5試驗步驟本試驗的步驟為:按照制造商的指南組裝熱水器。對于內(nèi)天花板熱水器和地裝熱水器,其集熱器應在保溫室的外面。向熱水器中注入溫度為10±2℃啟動所有在低溫下提供保護的系統(tǒng)和設備。降低大氣溫(如可以)以及儲熱器的溫度到指定水平,最多持續(xù)兩個小時。保持指定的溫度六個小時。中斷所用的制冷,允許保溫室內(nèi)的大氣壓和儲熱器的溫度升高15±5℃重復步驟(d)和(e)的操作。最后一個循環(huán)完成后,采用相當于減壓閥設定壓力兩倍的值對封閉式系統(tǒng)進行靜水壓測試。對于開口式系統(tǒng),采用相當于最大工作壓力兩倍的值對冷凍室內(nèi)的集熱器和水管不見進行壓力測試。六個實驗循環(huán)和壓力測試完成后(或更早些如果系統(tǒng)漏水),檢查系統(tǒng)是否有缺陷,比如靜水壓試驗中,影響系統(tǒng)性能或造成漏水的部件變形。E6試驗報告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nèi)容:集熱器或作為系統(tǒng)一部分的集熱器的材料和型號標志;六個實驗循環(huán)中,采用的試驗方法(A或B),霜凍測試的條件(實驗條件1或2),平均大氣溫和儲熱器溫度;一份損壞或缺陷描述;是否觀測到漏水;一份符合性證書或者按照4.8(c)或(d)的要求。

附錄F系統(tǒng)空載運行試驗(標準)F1適用范圍本附錄提供了方法評價無熱水使用時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的運行。F2實驗原理本附錄中的系統(tǒng)空載運行試驗由兩部分組成。如果采用試驗A,一個太陽能系統(tǒng)的箱體溫度大于88℃,則需滿足試驗B中的要求。試驗A和B可在戶外或采用太陽能模擬器進行??蛰d運行可能會損壞集熱器和以及抽送大量熱水的泵系統(tǒng)。本試驗評價的是在未抽干熱水時,系統(tǒng)暴露在高太陽輻射下一段時間后:溫度/壓力安全閥沒有開始排放,或有有排放的可能;由于過高的溫度,產(chǎn)生了大量的水垢;以及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有足夠的保護措施。注意:允許誰膨脹引起的高壓力下,膨脹閥開始緩慢的釋放水;試驗A中并不是最壞的情況,但說明在嚴重時,產(chǎn)品有排水的可能。F3典型試驗一個試驗可能覆蓋一系列相似的系統(tǒng)。在這些系統(tǒng)中,所有的部件都有如下特征:滯止控制方法集熱器管道和流量控制箱(所有部件采用熱虹吸管或泵送循環(huán))。箱配置(所有部件采用水平或垂直的軸水箱)。如果系統(tǒng)的最大熱傳遞和水箱容量的比滿足試驗要求,則認為該系列中不同熱性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