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通信信號磷酸鐵鋰電池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_第1頁
《鐵路通信信號磷酸鐵鋰電池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_第2頁
《鐵路通信信號磷酸鐵鋰電池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_第3頁
《鐵路通信信號磷酸鐵鋰電池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_第4頁
《鐵路通信信號磷酸鐵鋰電池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T/CCTASXX—XXXX鐵路通信信號磷酸鐵鋰電池技術條件本文件規(guī)定了鐵路通信信號磷酸鐵鋰電池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及標志、包裝、運輸、儲存等內(nèi)容。本文件適用于鐵路通信信號磷酸鐵鋰電池的設計、研制、檢測、標志、標識、包裝、運輸及存儲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2408-2008塑料燃燒性能的測定水平法和垂直法GB/T17626.2—201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GB/T17626.5-2019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GB/T31484—201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循環(huán)壽命要求及試驗方法GB/T36276-2018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GB38031—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TB/T1528.6-2018鐵路信號電源系統(tǒng)設備第6部分:不間斷電源(UPS)及蓄電池組YD/T2344.1-2011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組第1部分:集成式電池組IEC62619:2017Secondarycellsandbatteriescontainingalkalineorothernon-acidelectrolytes–Safetyrequirementsforsecondarylithiumcellsandbatteries,foruseinindustrialapplication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電池單體cell3.2電池模塊batterymodule4T/CCTASXX—XXXX3.3電池組系統(tǒng)batterysystem3.4電池管理系統(tǒng)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3.5額定容量RatedCapacity3.6容量保持率SaveRatedOfCapacity3.7充電終止電壓end-of-chargevoltage3.8放電終止電壓end-of-dischargevoltage3.9荷電狀態(tài)state-of-charge(SOC)3.10健康狀態(tài)state-of-health(SOH)爆炸explosion起火fire5T/CCTASXX—XXXX3.13外殼破裂housingcrack泄露leakage3.15熱失控thermalrunaway3.16熱擴散thermalpropagation3.17滅火裝置Fireextinguishingassembly3.18均衡功能BalancingFunction3.19充電保護ChargeProtection3.20核容CheckCapacity3.21循環(huán)壽命CycleLife4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C1—1h率額定容量(Ah);6T/CCTASXX—XXXXC3—3h率額定容量(Ah);C10—10h率額定容量(AhI1—1h率放電電流,其數(shù)值等于1C1(A);I3—3h率放電電流,其數(shù)值等于1/3C3(A);I10—10h率放電電流,其數(shù)值等于1/10C10(A)5一般要求5.1環(huán)境要求5.1.1電池的工作環(huán)境應無腐蝕性、爆炸性和破壞絕緣的氣體及導電塵埃,并遠離高熱源。5.1.2環(huán)境溫度應符合以下要求:a)工作溫度范圍:-10℃~55℃;b)貯存溫度:0℃~40℃;5.1.3環(huán)境濕度應符合以下要求:b)儲運相對濕度范圍:≤95%。5.1.4大氣壓力:61kPa~106kPa(相當于海拔不超過4000米)。5.2外觀要求電池組外觀應符合以下要求:a)電池組表面應清潔,無明顯變形,無機械損傷,接口觸點無銹蝕;b)電池組表面應有必需的產(chǎn)品標識,且標識清楚;c)電池組的正、負極端子及極性應有明顯標記,接線方式應為前接線方式,便于連接;d)電池組的電源接口、通訊(或告警)接口應有清晰標識。5.3電池單體技術要求5.3.1電池單體采用以磷酸鐵鋰為正極材料,以石墨等為負極材料的鋰離子蓄電池。5.3.2電池單體應采用金屬硬殼,外殼無變形、裂紋及污漬。5.3.3電池單體工作電壓范圍應在2.5V~3.65V之間。5.3.4電池單體重量比能量應大于100Wh/kg,體積比能量應大于190WhL。5.3.5電池單體采用防爆閥結構。5.3.6電池單體應具有充電保護功能,宜按IEC62619要求通過過充、過放、短路測試要求。5.3.7電池單體應能夠實現(xiàn)高倍率充放電,最大允許充電脈沖電流應能達到1.5I1A,最大允許放電脈沖電流應能達到4I1A。5.3.8在環(huán)境溫度25℃士5℃條件下,電池單體按1I3A、100%DOD時循環(huán)壽命應不少于2000次不少于容量80%,循環(huán)壽命測試方法符合GB/T31484-20156.4要求。浮充使用壽命應不少于15年。5.4電池模塊技術要求7T/CCTASXX—XXXX5.4.1電池模塊采用磷酸鐵鋰鋰離子電池單體,內(nèi)部若涉及塑膠件,塑膠件需滿足GB/T2408-2008阻燃等級要求。5.4.2電池單體串并聯(lián)連接應采用自動激光焊接工藝,焊接可靠防止松動脫落,匯流排與電池單體極柱焊接面積滿足通流要求。5.4.3電池單體與外箱間、電池單體四周應有絕緣和緩沖設計。5.4.4電池模塊應滿足能安裝在標準19英寸機柜內(nèi),或通過轉接件滿足安裝要求。不應在開放式電池架上安裝。5.4.5模塊內(nèi)采樣線應采用阻燃電纜,阻燃等級需不低于GB/T19666-2005中ZB的要求。采樣線走線需配有走線通道,走線通道與周圍帶電部件有效隔離。5.4.6在環(huán)境溫度25℃士5℃條件下,電池模塊按1I3A、100%DOD時循環(huán)壽命應不少于2000次不少于容量80%,循環(huán)壽命測試方法符合GB/T31484-20156.4要求。浮充使用壽命應不少于15年。5.5電池組系統(tǒng)技術要求5.5.1電池組的儲能供電時間規(guī)格應能滿足0.5h、1h、2h、3h、6h、9h等的不同時間需求。5.5.2電池組在正常工作環(huán)境條件下使用時,浮充使用壽命應不少于15年。5.5.3電池組機柜內(nèi)應安裝獨立的滅火裝置,實現(xiàn)自動滅火功能,滅火材質宜使用全氟己酮或七氟丙烷。5.5.4電池組監(jiān)控要求電池組應配置本地柜體屏幕查詢系統(tǒng),具備與上層管理系統(tǒng)連接的能力。本地柜體屏幕查詢及上報上層管理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功能包含如下:a)狀態(tài)信息:工作狀態(tài)、溫度、電流、電壓、SOC、SOH;b)告警:支持過壓、欠壓、過流、高低溫等異常告警;c)保護:支持過壓、欠壓、過流、高低溫、電池單體故障、硬件故障等異常保護;d)充放電控制:控制電池組的接入、斷開,充/放電限流;e)信息上報:支持北向通訊,能夠上傳告警和狀態(tài)數(shù)據(jù);f)應具備信息存儲功能,要求如下:1)電池組運行日志、保護與告警、保護與告警恢復時應能記錄,能區(qū)分告警類別并以時間(年/月/日/時/分)為基礎記錄單體電壓、總電壓、SOC、充/放電電流、溫度等參數(shù):;2)除能正常記錄保護與告警、保護與告警恢復信息外,需能記錄不少于30天內(nèi)的磷酸鐵鋰電池參數(shù):單體電壓、總電壓、充/放電容量、充/放電電流、溫度等;3)應具有一定的存儲容量,存儲容量不小于10000條運行記錄。存儲時間段、時間間隔可設,存儲內(nèi)容采取先進先出原則,存儲內(nèi)容可通過監(jiān)控接口讀取。5.5.5電池組功能要求電池荷電狀態(tài)(SOC)電池組應具備動態(tài)荷電量計算功能,環(huán)境溫度20℃-30℃下,計算值與電池實際電量的誤差應不大于均衡功能8T/CCTASXX—XXXX當電池單體最低電壓≥3.0V且電壓極差≥20mV,電池組均衡功能應自動啟動。多柜均流要求同批次同SOC/SOH電池組,可通過BMS控制,控制多柜并聯(lián)時的不均流度不超過3%。容錯工作要求單柜/多柜并聯(lián)下通過BMS管理,一個電池模組故障,剩余電池模組重新組合后能繼續(xù)工作。滿足備件等待期間繼續(xù)工作的要求。分組核容要求多柜并聯(lián)時,通過BMS管理,宜具備單柜核容測試功能,避免核對容量結束后備電時間丟失風險。5.6電池管理系統(tǒng)(BMS)5.6.1BMS應具有開關機及維護功能,具體要求如下:a)具有手動開機、關機功能;b)自動保護關機;c)與BMS有關的通訊接口、告警指示、狀態(tài)指示應有明確標識。5.6.2BMS前端采集設備應具有電池單體的電壓、系統(tǒng)總電壓、充/放電電流、電池溫度檢測、本地顯示的功能。5.6.3BMS應能測量電池組的充/放電狀況、電池單體電壓、系統(tǒng)電壓、電流、溫度等各種參數(shù)值,且與電池組實際的參數(shù)值之間的誤差應符合表1的要求。表1BMS測量精度5.6.4BMS管理功能充電保護管理BMS應具備充電過流保護功能,當充電電流大于電池組的充電限流設置值時,BMS能采取限流或關斷機制保護電池避免過流。電池過壓保護BMS應具有電池單體過壓保護功能,當充電到電池單體電壓告警點時可實時發(fā)出告警信號,到保護點時啟動過壓保護,當單體電壓下降到恢復點時恢復充電。電池欠壓保護BMS應具有電池單體電壓低保護功能,到單體電壓告警點時可實時發(fā)出告警信號,到保護點時啟動欠壓保護,一段時間后電池組應進入休眠模式。放電過流管理BMS應具有輸出過流保護功能。若負載電流超出限流能力,切斷電路并告警。保護后應能通過人工手動重啟方式恢復工作。9T/CCTASXX—XXXX電池高溫保護BMS應具有電池高溫保護功能,當電池溫度達到告警點時告警;到保護點時保護并斷開回路,溫度回落到一定值后,應能通過自動方式恢復或人工手動重啟方式恢復工作。電池低溫保護BMS應具有電池低溫保護功能,當電池溫度達到告警點時告警;到保護點時保護并斷開回路,溫度回升到一定值后恢復。應能通過自動方式恢復或人工手動重啟方式恢復工作。BMS高溫保護BMS自身應具有BMS高溫保護功能,當BMS溫度達到保護點時保護并斷開回路;溫度回落到一定值后恢復。應能通過自動方式恢復或人工手動重啟方式恢復工作。短路保護BMS應具有短路保護功能,配合柜內(nèi)斷路器實現(xiàn)切斷電路并告警。應能通過人工手動方式恢復工作。電池組內(nèi)保護裝置應包含斷路器和熔斷器,當電池組短路時實現(xiàn)雙重保護,BMS和電池單體應不損壞(包括不打火、變形、漏液、冒煙、起火或爆炸)。本地顯示BMS應具有本地顯示功能,包括電池組總電壓、電流、SOC/SOH、當前電量、累計充放電量、絕緣阻值、斷路器和接觸器狀態(tài)、運行狀態(tài)、告警狀態(tài),電池模塊的溫度信息,每個電芯的SOC/SOH、電壓信息及其極值和實時圖表曲線。5.7電池柜技術要求a)電池柜宜選用標準的19英寸標準機柜,采用可拆裝式全開放結構,前后旁門可快速拆卸,具有高靈活性,安裝檢修方便,并適應各類機房布置要求,電池柜內(nèi)應具有合理的通風散熱設計,以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電池柜的安裝應平穩(wěn),安裝間距應均勻,排列整齊,標識應清晰、正確;b)電池柜柜體應滿足蓄電池的承重載荷要求;c)電池模塊應安裝于電池柜中,且電池模塊正負極接線端子應正對電池柜前后門方向,以便安裝和檢查,同時應具有能夠防止電池模塊端子短路的防護措施;d)直流母線與電池柜之間的絕緣電阻應不低于10MΩ;e)電池柜應進行表面處理,以保證耐磨防蝕;f)電池柜應可靠接地。6整機安全要求6.1機柜安全電池組按照本文件規(guī)定進行絕緣強度試驗,應無擊穿、無飛??;電池組按照本文件規(guī)定進行絕緣電阻試驗,電池正、負極接口分別對電池金屬外殼的絕緣電阻不小于2MΩ。6.1.2安全接地機柜應形成一個良好的等電勢體,外露可導電部分與電平臺之間的連接阻抗不大于0.1Ω,電位均衡通路中,任意兩個可以同時被人碰觸到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即距離不大于2.5m的兩個可導電部分間電阻應不大于0.2Ω。T/CCTASXX—XXXX機柜防護等級應滿足IP20。6.2電池模塊安全要求安全試驗均在有充分安全保護的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如果測試對象有附加主動保護線路或裝置,應除去。試驗結果符合附錄A的要求。6.2.1抗跌落電池模塊按A.4.3.1進行試驗,應不起火、不爆炸、不泄漏。6.2.2抗重物沖擊電池模塊按A.4.3.2進行試驗,允許發(fā)生變形,應不起火、不爆炸。6.2.3抗加熱電池模塊按A.4.3.3進行試驗,應不起火、不爆炸。6.2.4抗過充電電池模塊按A.4.3.4進行試驗,應不起火、不爆炸。6.2.5抗過放電電池模塊按A.4.3.5進行試驗,應不起火、不爆炸、不泄漏。6.2.6抗短路電池模塊按A.4.3.6進行試驗,應不起火、不爆炸。6.2.7高溫儲存電池模塊按A.4.3.7進行試驗,應不起火、不爆炸、不泄漏。6.2.8抗針刺電池模塊按A.4.3.8進行試驗,應不起火、不爆炸。6.2.9抗擠壓電池模塊按A.4.3.9進行試驗,應不起火、不爆炸。6.2.10抗低氣壓電池模塊按A.4.3.10進行試驗,應不起火、不爆炸、不泄漏。6.2.11恒定濕熱電池模塊按A.4.3.11進行試驗后,其外觀應無明顯變形、銹蝕或爆炸,容量應不低于額定值的90%。6.2.12抗振動電池模塊按A.4.3.12進行試驗,其外觀應無明顯損傷、泄漏或爆炸,并能正常工作。6.2.13抗沖擊電池模塊按A.4.3.13進行試驗,其外觀應無明顯損傷、泄漏或爆炸,并能正常工作。6.2.14溫度循環(huán)電池模塊按A.4.3.14進行試驗,應不起火、不爆炸。6.2.15耐浮充性能T/CCTASXX—XXXX電池模塊按A.4.3.15進行試驗,電池模塊內(nèi)各個單體電池電壓應不超過3.4V。6.3電磁兼容性電池組的電磁兼容性能應符合GB/T24338.5的規(guī)定。6.3.1靜電放電抗擾性滿足GB/T17626.2-2018等級3或IEC61000-4-2:2008Level3的要求。6.3.2傳導騷擾限值符合表2的要求(滿足GB9254-2008中第5.1條要求,或IEC62040-2-2018C3)。表2A級ITE電源端子傳導騷擾限值/dB(μV)值值0.15~0.50~6.3.3輻射騷擾限值符合表3的要求(滿足GB9254-2008中第6.1條中表5要求,或IEC62040-2-2018C3)。表3A級ITE在測量距離R處(10m)的輻射騷擾限值/MHz6.3.4浪涌(沖擊)抗擾性通信端口和電源端口應采用相應的隔離措施,通信端口線對線應滿足GB/T17626.5-2019等級2(開路試驗電壓0.5kV)的要求,線對地應滿足GB/T17626.5-2019等級2(開路試驗電壓1kV)的要求或IEC62040-2-20182ndEd。6.4熱安全要求電池組進行熱安全試驗時,滿足本標準中的安全要求;電池組按照本標準對應章節(jié)進行電池組熱擴散試驗,電池組在由于電池單體熱失控時不會導致電池組熱失控,在柜級測試時在引發(fā)電池模塊熱失控后不會擴散導致相鄰的模塊熱失控。6.5環(huán)境可靠性要求電池組進行環(huán)境可靠性試驗時,滿足本標準中的安全要求。T/CCTASXX—XXXX7檢測規(guī)則安全檢驗測試主要為型式試驗,檢驗項目與樣品數(shù)量應符合表4規(guī)定,檢驗方法見本文件A.4。表4安全測試檢驗規(guī)則序號驗量1√32√33√34√25√26√27√28√29√2√2√2√3√2√2√2√2√2√2警)護√2)護√2)護√2)護√2)復√2)護√2)√2T/CCTASXX—XXXX)√2)√2)√2)√28標志、標識、包裝、運輸及存儲8.1標志每個電池組上應有下列中文標志:產(chǎn)品名稱、型號、所采用電池的化學類型、標稱電壓、標稱容量、制造日期或批號、制造廠名、商標和警示說明,其中允許將執(zhí)行標準編號、廠址、郵編和聯(lián)系電話標識印刷在包裝或使用說明書中。說明書內(nèi)容包括但不限于:執(zhí)行標準編號、產(chǎn)品規(guī)格參數(shù)、安裝與配置說明、使用、維護及常見故障處理方法、注意事項、廠址、郵編和聯(lián)系電話等。8.2標識應在電池組機械電氣單元外殼設備上顯著位置用文字和二維碼標識產(chǎn)品名稱、產(chǎn)品型號、額定電壓、額定容量、出廠時間、制造廠名等相關信息;其中允許將廠址、郵編和聯(lián)系電話標識印刷在包裝或使用說明書中。8.3包裝每個電池組都應有外包裝,電池組包裝后放置在干燥、防塵、防潮、防震的包裝箱內(nèi);外包裝箱上標志包括:“小心輕放”“向上”“防雨”“防曬”“重心”“層數(shù)極限”“禁止翻滾”“第九類危險品標識”;且應附有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合格證、裝箱單等。包裝箱外應標明產(chǎn)品名稱、型號、數(shù)量、毛重、制造廠商、出廠日期,其包裝儲運圖示標志應符合GB/T191要求。8.4運輸要求產(chǎn)品運輸時應符合以下要求:a)運輸溫度-40℃~60℃;b)產(chǎn)品包裝成箱后再運輸,運輸過程中電池的荷電態(tài)為20~50%或符合制定要求;在運輸過程中應防止劇烈振動、沖擊或擠壓,防止日曬雨淋,不得倒置。8.5儲存蓄電池組系統(tǒng)宜以40%~50%SOC狀態(tài)儲存在環(huán)境溫度5°C~35°C、相對濕度不大于75%的清潔、干燥及通風良好的倉庫內(nèi),應避免與腐蝕性物質接觸,蓄電池組系統(tǒng)不應受到陽光直射,應遠離火源及熱源,不得倒置及臥放,并避免承受機械沖擊或重壓。T/CCTASXX—XXXXA.1一般條件除另有規(guī)定外,試驗環(huán)境溫度為25℃±5℃,相對濕度為5%~95%,大氣壓力為86kPa~106kPa。電池組在所有測試前或部分測試后需包括必要的操作文件,以及和測試設備相連所需的接口部件,如匹配線纜等,制造商需提供電池組的安全工作值。安全測試項目,除有特殊規(guī)定,試驗對象均以A.3.1規(guī)定的充電方法充至完全充電狀態(tài)進行測試。A.2測量儀器要求A.2.1測量儀器、儀表準確度準確度應不低于以下要求:a)電壓測量裝置:±0.5%FS;b)電流測量裝置:±0.5%FS;c)溫度測量裝置:±0.5℃;d)時間測量裝置:±0.1%FS;e)尺寸測量裝置:±0.1%FS;f)質量測量裝置:±0.1%FS。A.2.2測量過程誤差控制值(實際值)與目標值之間的誤差要求如下:a)電壓:±1%;b)電流:±1%;c)溫度:±2℃。A.2.3數(shù)據(jù)記錄與記錄間隔除在某些具體測試項目中另有說明外,測試數(shù)據(jù)(如時間、溫度、電流和電壓等)的時間間隔應不大A.3實驗準備A.3.1充電方法A.3.1.1電池單體/電池模塊標準充電方法:a)在25℃±5℃的環(huán)境條件下,電池模塊先以1I3(A)電流放電至任一電池單體電壓達到放電終止電壓后,擱置1h;b)再以1I3(A)電流恒流充電至規(guī)定的充電終止電壓時轉恒壓充電,至充電電流降至0.05I1(A)時停止充電;c)若充電過程中有電池單體電壓超過充電截止電壓0.1V時則停止充電,充電后擱置1h。A.3.1.2電池組標準充電方法:a)在25℃±5℃的環(huán)境條件下,電池組先以1I3(A)電流放電至任一電池電壓達到放電終止電壓后,T/CCTASXX—XXXXb)以恒流電流或恒定功率放電至任一電池或模塊(組)的放電終止電壓或BMS停止放電,擱置1h;c)以恒流充電至制造商規(guī)定的終止電壓或跳轉電壓,轉恒壓充電至電流降至0.05I1(A)或直至電池組達到BMS停止充電。A.3.2放電方法A.3.2.1電池單體/電池模塊標準放電方法:a)電池模塊按A.3.1.1的規(guī)定充滿電;b)在25℃±5℃的環(huán)境條件下,電池模塊以1I3(A)電流放電至任一電池單體電壓達到放電終止電壓。c)計量放電容量(以Ah計)和放電比能量(以Wh/kg計)。d)重復步驟a)~c)5次,當連續(xù)3次實驗結果的極差小于額定容量的3%,可提前結束試驗,取最后3次試驗結果平均值。A.3.2.2電池組標準放電方法:a)在(25℃±5℃)下擱置1h或被測樣品表面溫度在30min內(nèi)變化≤2℃,被測樣件溫度達到穩(wěn)定。b)以制造商規(guī)定的放電電流或恒定功率放電至任一電池或模塊(組)的放電終止電壓或BMS停止放電。A.3.2.3低溫放電容量a)電池模塊按A.3.1.1的規(guī)定充滿電;b)電池模塊在-20℃±2℃下擱置24h;c)電池模塊在-20℃±2℃下,以1I3(A)電流放電至任一電池單體電壓達到2.0V;d)計量放電容量(以Ah計)。A.3.2.4高溫放電容量a)電池模塊按A.3.1.1的規(guī)定充滿電;b)電池模塊在55℃±2℃下擱置5h;c)電池模塊在55℃±2℃下,以1I3(A)電流放電至任一電池單體電壓達到2.5V;d)計量放電容量(以Ah計)。A.3.2.5荷電保持及容量恢復能力室溫荷電保持與容量恢復能力試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電池模塊按A.3.1.1的規(guī)定充滿電;a)電池模塊在25℃±5℃的環(huán)境條件下儲存28天;c)在25℃±5℃的環(huán)境條件下,電池模塊以1I3(A)電流放電至任一電池單體電壓達到放電終止電壓;d)計量荷電保持容量(以Ah計);f)在25℃±5℃的環(huán)境條件下,電池模塊以1I3(A)電流放電至任一電池單體電壓達到放電終止電壓;g)計量恢復容量(以Ah計)。T/CCTASXX—XXXX高溫荷電保持與容量恢復能力試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電池模塊按A.3.1.1的規(guī)定充滿電;b)電池模塊在55℃±2℃的環(huán)境條件下儲存7天;c)電池模塊在25℃±5℃下擱置5h后,以1I3(A)電流放電至任一電池單體電壓達到放電終止電壓;d)計量荷電保持容量(以Ah計f)在25℃±5℃的環(huán)境條件下,電池模塊以1I3(A)電流放電至任一電池單體電壓達到放電終止電壓;g)計量恢復容量(以Ah計)。A.3.2.6儲存能力a)電池模塊按A.3.1.1方法充電;b)電池模塊室溫下,以1I3(A)電流放電90min;c)電池模塊在45℃±2℃下儲存28d;d)電池模塊室溫下擱置5h;e)電池模塊按A.3.1.1方法充電;f)電池模塊室溫下,以1I3(A)電流放電至任一電池單體電壓達到放電終止電壓;g)計量放電容量(以Ah計)。A.4試驗方法A.4.1BMS保護功能A.4.1.1充電限流保護電源的電流設定值大于測試設備的限流值,以該限流值參考A.3.1標準充電方法為測試設備充電至滿電狀態(tài),檢測充電過程中的電流值。結果應符合要求。A.4.1.2過壓告警及保護電池組按A.3.1充滿電后,逐步增大充電電壓,記錄高告警電壓和保護動作電壓,當總電壓下降到恢復點時恢復充電,記錄恢復充電電壓。結果應符合要求。A.4.1.3欠壓告警及保護電池組按A.3.1充滿電后,以最大持續(xù)放電電流放電,記錄低告警電壓和保護動作電壓。結果應符合要求。A.4.1.4放電過流保護電池組按A.3.1充滿電后,以1.1倍最大持續(xù)放電電流放電,記錄電池組反應。結果應符合要求。A.4.1.5高溫告警及保護將具有連續(xù)記憶功能的點溫計探頭貼于電池表面,再將電池組放入高溫箱中,進行測試,對電池組充電,調(diào)節(jié)高溫箱的溫度以3℃/min上升至高溫保護點,保持10min,下調(diào)溫度至高溫恢復點。記錄電池組T/CCTASXX—XXXX反應。結果應符合要求。A.4.1.6低溫保護及恢復將具有連續(xù)記憶功能的點溫計探頭貼于電池表面,再將電池組放入低溫箱中,進行測試;對電池組充/放電,調(diào)節(jié)低溫箱的溫度以3℃/min至低溫保護點,保持10min,上調(diào)溫度至低溫恢復點。記錄電池組反應。結果應符合要求。A.4.1.7BMS高溫保護單獨對BMS加熱至高溫保護點,記錄電池組反應。結果應符合要求。A.4.1.8電池組短路測試將試驗對象的正極端子和負極端子相互連接,使回路中短路電阻不超過10±5mΩ。保持短路狀態(tài),直至符合下列任一條件,結束試驗:a)試驗對象保護功能起作用;b)達到安全分級4級以上。完成以上試驗步驟后,在試驗環(huán)境溫度下觀察1h。結果應符合要求。A.4.2電池組功能A.4.2.1并柜擴容兩柜并聯(lián),SOH分別為80%和100%,電池組充滿電后,以額定電流放電,記錄各柜電流,以及放電結束時各柜SOC值,電池組工作應符合要求。A.4.2.2多柜均流兩柜并聯(lián),電池組充滿電后,以額定電流放電,記錄各柜電流,電池組工作應符合要求。A.4.2.3容錯工作兩柜并聯(lián),取掉其中一柜中一個電池模塊,重新串聯(lián)組合后開機,電池組工作應符合要求。A.4.2.4分組核容兩柜并聯(lián),電池組充滿電后,選擇其中一柜進行核對性容量測試,另外一柜不參與。電池組工作應符合要求。A.4.3電池模塊安全測試所有安全試驗均在有充分安全保護的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如果測試對象有附加主動保護線路或裝置,應A.4.3.1抗跌落抗跌落試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電池模塊按A.3.1方法充電;b)電池模塊正負端子向下從1.2m高度處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上;c)觀察1h。結果應符合6.2.1要求。A.4.3.2抗重物沖擊電池模塊放置于沖擊臺上并固定在夾具中,將10kg重錘自1.0m高度自由落下,電池模塊允許發(fā)生變形,結果應符合6.2.2的要求。A.4.3.3抗加熱T/CCTASXX—XXXX抗加熱試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蓄電池按A.3.1方法充電;b)溫度箱按照5℃/min的速率由室溫升至130℃±2℃,并保持此溫度30min后停止加熱;c)觀察1h。結果應符合6.2.3的要求。A.4.3.4抗過充電扛過充電試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電池模塊按A.3.1方法充電;b)以1I1(A)電流恒流充電至任一電池單體電壓達到充電終止電壓的1.5倍或充電時間達1h后停止充c)觀察1h。結果應符合6.2.4的要求。A.4.3.5抗過放電抗過放電試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電池模塊按A.3.1方法充電;b)電池模塊以1I1(A)電流恒流放電至某一電池單體電壓達到0V;c)觀察1h。結果應符合6.2.5的要求。A.4.3.6抗短路抗短路試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電池模塊按A.3.1方法充電;b)將電池模塊經(jīng)外部短路10min,外部線路電阻應小于100mΩ;c)觀察1h。結果應符合6.2.6的要求。A.4.3.7高溫儲存將電池模塊放入85℃±2℃的高溫箱中保持48h,結果應符合6.2.7的要求。A.4.3.8抗針刺抗針刺試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電池模塊按A.3.1方法充電;b)用∮3mm的鋼針沿徑向刺穿電池模塊中任一電池單體;c)觀察1h。結果應符合6.2.8的要求。A.4.3.9抗擠壓抗擠壓試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電池模塊按A.3.1方法充電;b)按下列條件進行試驗:——擠壓板形式:半徑75mm的半圓柱體,半圓柱體的長度大于被擠壓電池的尺寸,但不超過1m;——擠壓方向:與電池模塊在整車布局上最容易受到擠壓的方向相同。如果最容易受到擠壓的方向不可獲得,則垂直于電池單體排列方向施壓;——擠壓速度5±1)mm/s;——擠壓程度:電池模塊變形量達到30%或擠壓力達到電池模塊重量的1000倍和表5所列數(shù)值較大值;——保持10min。c)觀察1h。結果應符合6.2.9的要求表5擠壓力選取表格1T/CCTASXX—XXXXA.4.3.10抗低氣壓抗低氣壓試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電池模塊按A.3.1方法充電;b)電池模塊放入低氣壓箱中,調(diào)節(jié)試驗箱中氣壓為11.6kPa,溫度為室溫,靜置6h;c)觀察1h。結果應符合6.2.10的要求A.4.3.11恒定濕熱將電池模塊放入60℃±2℃、相對濕度為90%~95%的恒溫恒濕箱中靜置12h后,再將其取出,在25℃±5℃的環(huán)境條件下靜置12h,再以1I3(A)恒流放電至放電終止電壓,結果應符合6.2.11的要求。A.4.3.12抗振動將電池模塊緊固在振動試驗臺上,按IEC61373—2010中1類B級的規(guī)定進行振動,試驗應在三個相互垂直方向上進行,每個方向總振動時間不得少于5h。結果應符合6.2.12的要求。A.4.3.13抗沖擊將電池模塊緊固在沖擊試驗臺上,按IEC61373—2010中1類B級的規(guī)定進行半正弦脈沖試驗。試驗應在三個相互垂直軸的正反兩個方向上進行,每個方向3次,共施加18次沖擊。結果應符合6.2.13的要求。A.4.3.14溫度循環(huán)溫度循環(huán)試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電池模塊按A.3.1方法充電;b)電池模塊放入溫度箱中,溫度箱溫度按照表6,循環(huán)次數(shù)5次;c)觀察1h。結果應符合6.2.14的要求表6溫度循環(huán)試驗一個循環(huán)的溫度和時間00000A.4.3.15耐浮充性能耐浮充性能試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電池模塊按A.3.1方法充電;b)電池模塊維續(xù)以1I10(A)電流恒流充電至模塊內(nèi)各個單體電池電壓達到穩(wěn)定;c)測量模塊內(nèi)各個單體電池電壓。結果應符合6.2.15的要求A.4.4電池組滅火測試T/CCTASXX—XXXX針對機柜內(nèi)單個模塊內(nèi)單顆電池單體,通過過充、加熱等方法進行熱失控觸發(fā)測試。a)電池組按A.3.1充滿電后,使用標稱功率300W加熱片對被測電池模塊其中一個電池單體進行加b)通電持續(xù)加熱使電池單體升溫,模擬電池單體熱失控,至冒出可燃氣體,后斷開加熱片電源。采用電子點火的方式對可燃氣體點火,直到電池單體起火出現(xiàn)明火。c)結果判定:柜內(nèi)滅火裝置啟動,明火撲滅不應超過30s,之后24h內(nèi)不應復燃。臨近機柜表面溫度溫升≤97℃,整個過程無火焰擴散到機柜外。A.4.5電池組電氣安全測試A.4.5.1電池組絕緣電阻測試電池組按A.3.1充滿電后,用絕緣電阻測試儀以直流500V的測試電壓,對被測電池正、負極端子對電池金屬外殼進行測試,允許拆除電池組浪涌保護器件,電池組正、負極接口分別對電池組金屬外殼的絕緣電阻不小于2MΩ。結果應符合6.1要求。A.4.5.2電池組絕緣強度測試電池組按A.3.1充滿電后,用耐壓測試儀以50Hz、有效值500V的交流電壓或710V的直流電壓,對被測的電池正、負極端子與電池組金屬外殼進行測試,允許拆除電池組浪涌保護器件。結果應符合6.1要求。A.4.6電磁兼容測試A.4.6.1靜電放電抗干擾按GB/T17626.2-2018等級4規(guī)定的試驗方法進行測試,結果應符合6.3.1要求。A.4.6.2傳導騷擾阻值按GB9254-2008等級A規(guī)定的試驗方法進行測試,結果應符合6.3.2要求。A.4.6.3輻射騷擾阻值按GB9254-2008等級A規(guī)定的試驗方法進行測試,結果應符合6.3.3要求。A.4.6.4浪涌沖擊按GB/T17626.5-2019規(guī)定試驗方法進行測試,結果應符合6.3.4要求。A.4.7電池組熱安全測試A.4.7.1電池組過熱保護測試將具有連續(xù)記憶功能的點溫計探頭貼于電池組表面,再將電池組放入高溫箱中,進行測試,對電池組充電,調(diào)節(jié)高溫箱的溫度以3℃/min上升至高溫保護點,保持10min,下調(diào)溫度至高溫恢復點。當符合以下任一條件時,結束試驗:a)試驗對象自動終止或限制充電或放電;b)試驗對象發(fā)出終止或限制充電或放電的信號;c)試驗對象的溫度穩(wěn)定,溫度變化在2h內(nèi)小于6℃。完成以上試驗步驟后,在試驗環(huán)境溫度下觀察1h。T/CCTASXX—XXXXA.4.7.2電池組熱擴散測試將試驗對象的SOC狀態(tài)調(diào)至不低于制造商規(guī)定正常SOC工作范圍的50%。對模組中外側電池單體以300W進行加熱通電持續(xù)加熱使電池單體達到熱失控條件(判定方法執(zhí)行GB38031)后斷開加熱片電源,靜置觀察24h,測試電池不應出現(xiàn)起火、爆炸及電池外殼破裂現(xiàn)象,結果應符合6.4要求。A.4.8電池組環(huán)境可靠性測試A.4.8.1低氣壓測試電池組在25℃±3℃,大氣壓力不大于11.6kPa的環(huán)境下儲存不少于6h。試驗后,測試樣品的外觀、功能和技術指標應符合本文件中的安全要求。A.4.8.2電池組恒定濕熱電池組按A.3.1充滿電后,將其放入60℃±2℃、相對濕度為90%~95%的恒溫恒濕箱中靜置12h后,再將其取出在環(huán)境溫度25℃±3℃的條件下靜置2h,目測其外觀,再以最大持續(xù)放電電流放電至終止電壓。試驗后,測試樣品的外觀、功能和技術指標應符合本文件中的安全要求。A.4.8.3電池組交變濕熱電池組按A.3.1充滿電后,按照GB/T2423.4執(zhí)行試驗Db:交變濕熱(12h+12h循環(huán)),其中最高溫度60℃,循環(huán)5次。試驗后,測試樣品的外觀、功能和技術指標應符合本文件中的安全要求。A.4.8.4鹽霧電池組按A.3.1充滿電后,按照GB/T28046.4-2011中5.5.2的測試方法和GB/T2423.17的測試條件進行試驗。鹽溶液采用氯化鈉(化學純、分析純)和蒸餾水或去離子水配置,其濃度為5%±1%(質量分數(shù)35℃±5℃下測量PH值在6.5-7.2之間。將試驗對象放入鹽霧箱循環(huán)進行試驗,一個循環(huán)持續(xù)24h,在35℃±5℃下對試驗對象噴霧8h,然后靜置16h,在一個循環(huán)的第4h和第5h之間進行低壓上電監(jiān)控。共進行1個循環(huán)。試驗后,測試樣品的外觀、功能和技術指標應符合本文件中的安全要求。T/CCTASXX—XXXXB.1一般規(guī)定B.1.1電池機房宜結合磷酸鐵鋰電池組系統(tǒng)布局和承重要求提前進行規(guī)劃設計,改造站點機房承重不滿足磷酸鐵鋰電池組系統(tǒng)承重要求時,應考慮對磷酸鐵鋰電池柜安裝底座散力架。B.1.2電池組系統(tǒng)安裝前,應由生產(chǎn)廠商編制安裝與調(diào)試方案或調(diào)試手冊,內(nèi)容應包含磷酸鐵鋰電池組系統(tǒng)安裝、使用、調(diào)試和維護等。B.1.3電池組系統(tǒng)的安裝調(diào)試人員應經(jīng)過生產(chǎn)廠商系統(tǒng)培訓并通過考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