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14美蘇爭霸中的對抗與緩和北師大版選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14美蘇爭霸中的對抗與緩和北師大版選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14美蘇爭霸中的對抗與緩和北師大版選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14美蘇爭霸中的對抗與緩和北師大版選修3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14美蘇爭霸中的對抗與緩和北師大版選修3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課時分層作業(yè)(十四)美蘇爭霸中的對抗與緩和(建議用時:35分鐘)[基礎達標練]1.1959年,美國國家展覽會在莫斯科舉辦。對于榨汁機和洗碗機等展品,赫魯曉夫表示工人階級決不會購買這些無用的小器具,當場引起了美國副總統尼克松的反對。這反映了當時()A.美蘇“冷戰(zhàn)”的重點從軍事領域轉向經濟領域B.美國霸主地位動搖,急需打開蘇聯市場C.蘇聯輕工業(yè)發(fā)達,不須要進口這些器具D.經濟文化溝通沒有變更兩國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解析】1959年是美蘇爭霸的第一個階段,此時雙方的態(tài)勢是有談判也有競爭,從時間“1959年”看,B項表述明顯不符合實際。C項不符合當時蘇聯的實際,可以解除。材料內容反映了美、蘇雙方對展覽會展出的與生活相關的小器具的看法,不涉及“冷戰(zhàn)”問題,而赫魯曉夫“工人階級決不會購買”的話和尼克松反對的看法反映了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敬鸢浮緿2.美國《地理雜志》刊發(fā)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墻即將合封時,一位參與修建圍墻的東德士兵突然躍過鐵絲網,投奔西德。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A.西德修筑柏林墻防止東德人逃入西德B.東德修筑柏林墻防止民眾逃往西德C.柏林墻是“冷戰(zhàn)”的產物D.柏林墻從修建之時起在民眾心中就已倒塌【解析】A項說法錯誤?!敬鸢浮緼3.尼克松執(zhí)政期間實行的對外政策與杜魯門政策的最大不同是()A.對蘇實行強硬政策B.對蘇實行“緩和”戰(zhàn)略C.美在爭霸中全面收縮D.美蘇爭奪重點在歐洲【解析】尼克松時期,美國在美蘇爭霸中處于守勢,對蘇實行“緩和”政策,杜魯門時期美國挑起“冷戰(zhàn)”,對蘇實行強硬政策。C項“全面收縮”錯誤。美國為確保爭霸重點歐洲,從亞洲越南撤軍,實行戰(zhàn)略收縮。故B項符合題意?!敬鸢浮緽4.1972年中美簽署《上海公報》:“美國相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全部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美國發(fā)表這一聲明意在()A.緩和中美關系,集中對抗蘇聯B.承認中國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C.緩和中美關系,促進中國統一D.承認封鎖新中國政策的錯誤【解析】20世紀70年頭初,美蘇軍事力氣對比發(fā)生顯著變更,再加上越南斗爭、經濟危機、歐日競爭等因素,美國深感無力同時對抗中、蘇兩大國,為集中力氣對抗蘇聯,美國進行了戰(zhàn)略調整,同中國改善關系是美國全球戰(zhàn)略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敬鸢浮緼5.1968年夏,包括美國和蘇聯在內的很多國家簽署了《防止核擴散條約》,該條約規(guī)定,簽約的國家不得向非核國家供應核武器,禁止簽約的非核國家制造核武器。至1970年3月,已有47個國家簽署了該條約。這一條約在當時所發(fā)揮的主動作用包括()A.消退了核斗爭的危急B.緩解了“冷戰(zhàn)”所造成的國際驚慌局勢C.消弭了美蘇間的分歧D.有效地避開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的發(fā)生【解析】本題考查對基礎史實的再認、再現實力?!跋恕薄跋簟薄坝行У乇荛_”等信息均與史實不符,A、C、D三項錯誤?!敬鸢浮緽6.右圖“陽臺對話”向世界傳遞的信息是()A.古巴導彈危機結束B.美蘇關系趨于緩和C.“冷戰(zhàn)”格局全面終結D.多極化世界的來臨【解析】“親切交談”說明美蘇關系趨于緩和。古巴導彈危機發(fā)生于赫魯曉夫和肯尼迪當政時期;蘇聯解體后,美蘇“冷戰(zhàn)”結束;多極化趨勢出現并加強,但多極化格局尚未形成。說明A、C、D三項表述錯誤。【答案】B[實力提升練]7.下列有關蘇聯入侵阿富汗的評述,不正確的是()A.與阿富汗政變干脆相關B.美蘇關系進一步緩和C.采納了突然攻擊的方式D.說明蘇聯推行霸權政策【解析】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美蘇關系對抗再次升級,美國總統卡特重新強調實力和對蘇聯進行軍事遏制,美蘇關系再次跌入深谷,故B項符合題意?!敬鸢浮緽8.讀下面圖片——《戈爾巴喬夫(右)和里根》,當時蘇、美爭霸的特點是()A.蘇聯企圖與美國平起平坐B.美、蘇爭霸劍拔弩張C.美國居戰(zhàn)略優(yōu)勢D.蘇聯處于被動反擊的地位【解析】戈爾巴喬夫當政時期正處于美、蘇爭霸中美國占優(yōu)勢的階段?!敬鸢浮緾9.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參眾兩院發(fā)表咨文并同時對全國廣播,說希臘遭到由共產黨人領導的“恐怖主義活動的威逼”,一旦它作為獨立國家“隕落”,它不但將危及土耳其和整個中東地區(qū),而且將給歐洲一些“力爭維持其自由和獨立地位”的國家?guī)怼盀碾y性”影響?!_指“極權主義”和任何國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都“危害著美國的平安”,聲稱美國的政策必需是支持各國“自由人民”,反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所實行的折服活動;必需幫助各國人民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去解決有關他們各自命運的問題?!獏怯阝邸R世榮《世界史》材料二美國將參與各盟國和摯友的防務和發(fā)展活動,但是美國不能而且也不會制定全部方案,擬定全部安排,執(zhí)行全部確定,負起保衛(wèi)世界自由國家的全部責任。只有在我們的幫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認為是符合我們的利益的時候,我們才會給以幫助?!峥怂?970年對外政策報告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美國的哪一外交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比較材料一與材料二,指出在“救濟自由國家”問題上二者的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3)就上述美國對外政策發(fā)生變更的緣由,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示。【解析】第(1)題主要是對美國“冷戰(zhàn)”政策的把握。第(2)(3)題要從“冷戰(zhàn)”政策的實質入手回答?!敬鸢浮?1)外交政策:杜魯門主義。目的:遏制共產主義、奪取世界霸權。(2)杜魯門時期推行無條件“幫助”,因為當時美國經濟、軍事實力膨脹,占據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尼克松時期實行有條件的“幫助”,緣由是當時美國經濟增長緩慢,陷入侵越斗爭的泥潭,漸漸丟失世界霸主地位。(3)國家的外交政策與其經濟實力有著親密關系。(意思相近即可)10.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尼克松主義”的基本指導思想是收縮美國的海外戰(zhàn)線,以有限的力氣去維護美國的主要利益……達到目的的手段,一是調整“伙伴關系”,讓其盟國擔當更多的責任和負擔,緩解美國的逆境;二是增加“實力”,即建立強大的軍事力氣,作為與蘇聯抗衡的基礎;三是通過“談判”簽約來限制蘇聯實力的發(fā)展,緩和國際局勢?!R濤《世界通史教程·現代卷》材料二20世紀70年頭初,勃列日涅夫曾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開的東歐各國共產黨領導人隱私會議上闡述了蘇聯的“緩和戰(zhàn)略”。他認為,“緩和”為的是“使蘇聯贏得時間來加強我們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氣對比發(fā)生確定性的變更,從而使我們能夠在任何須要實現我們意愿的地方實現我們的意愿”。——周尚文、葉書宗、王斯德《蘇聯興亡史》請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美蘇關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結合材料一指出美國對蘇聯實行的政策。(3)依據材料二,指出蘇聯“緩和戰(zhàn)略”的主要目的及其干脆背景。(4)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學問,說明美、蘇主見“緩和”的國際因素?!窘馕觥康?1)題依據對兩則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美蘇關系表現為緩和。材料一反映了“尼克松主義”,美國收縮在海外的力氣,對蘇聯推行“緩和”政策,美蘇關系出現緩和新局面。材料二反映了戈爾巴喬夫時期收縮力氣,尋求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全面緩和,美蘇關系進入其次次緩和。第(2)題依據材料一中“收縮美國的海外戰(zhàn)線”等信息歸納美國對蘇聯實行的政策。第(3)題結合材料二中“贏得時間來加強我們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等信息概括蘇聯的目的,聯系所學學問回答干脆背景。第(4)題留意“國際因素”的限制條件,進而從世界格局的變更等方面進行思索。【答案】(1)美蘇關系表現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