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統(tǒng)編版2024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7/1F/wKhkGWehn06AWA0iAAFViZV1AQc758.jpg)
![2025年統(tǒng)編版2024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7/1F/wKhkGWehn06AWA0iAAFViZV1AQc7582.jpg)
![2025年統(tǒng)編版2024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7/1F/wKhkGWehn06AWA0iAAFViZV1AQc7583.jpg)
![2025年統(tǒng)編版2024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7/1F/wKhkGWehn06AWA0iAAFViZV1AQc7584.jpg)
![2025年統(tǒng)編版2024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7/1F/wKhkGWehn06AWA0iAAFViZV1AQc75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統(tǒng)編版2024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題文】藏羚羊是我國特產珍稀動物,它瀕臨滅絕的原因是()A.草原毀壞B.環(huán)境污染C.氣候變化D.偷獵捕殺2、下列哪項不屬于動物的節(jié)律行為的是()A.青蛙冬眠B.北極熊冬天產仔C.大天鵝每年到榮城海灣越冬D.母獅餓了便去捕食羚羊3、移栽樹苗時,下列措施不應該采用的是A.選擇陰天或傍晚移栽B.帶土移栽C.多澆水、多施肥D.剪去部分枝葉4、蛔蟲長期適應寄生生活,喪失了獨立生活能力,但某個系統(tǒng)卻非常發(fā)達,該系統(tǒng)是A.神經系統(tǒng)B.消化系統(tǒng)C.運動系統(tǒng)D.生殖系統(tǒng)5、下列關于動物行為的敘述,錯誤的是()A.先天性行為是動物體內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B.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C.學習行為是動物后天學習所得,與遺傳因素無關D.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對動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義6、下面關于兩棲動物生殖發(fā)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生殖和發(fā)育必需在水中進行;幼體要經過變態(tài)發(fā)育才能上陸地生活。
B.生殖和幼體發(fā)育必需在水中進行;幼體不經過變態(tài)發(fā)育就能上陸地生活。
C.生殖必需在水中進行;幼體發(fā)育在陸地進行。
D.幼體發(fā)育必需在水中進行;生殖過程在陸地進行。
7、下列是比較常見的一些動物行為,這些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的一組是()A.螞蟻搬家.孔雀開屏B.貓捉老鼠.鸚鵡學舌C.蜘蛛結網.驚弓之鳥D.公雞報曉.老馬識途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8、______是一個統(tǒng)一整體:是地球上最______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9、傳染源是指能夠傳播病原體的人和動物.____.10、家蠶是具有社會行為的典型動物.____.11、科學家利用鳥環(huán)志對鳥類的遷徙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屬于觀察法.____.12、【題文】豌豆的高莖基因(D)對矮莖基因(d)是顯性?;蚪M成為Dd的高莖豌豆;
它產生的生殖細胞有____種,生殖細胞基因是____。13、【題文】“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向世人證實了:肉湯中的____不是自然發(fā)生的,而是由空氣中原來已經存在的____產生的。14、生活方式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____,如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它與人的健康關系密切。15、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稱為____.疫苗通常是用____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將它____于人體后,可以使人體內產生相應的____,從而提高對____傳染病的抵抗力.這種免疫的類型是____性免疫.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6、環(huán)境保護已經列入我國的基本國策。()17、狒狒群體中擔任“首領”的一般是雄性狒狒。18、為了提高對乙肝的抵抗能力,應每年都接種乙肝疫苗.______(判斷對錯)19、在雪地里生活的雪兔,它的體毛一般是白色的,這有利于它的生存。()20、烏賊遇到敵害噴墨汁是防御行為。()評卷人得分四、解答題(共3題,共24分)21、根據如圖所示:
(1)寫出關節(jié)頭的序號______.
(2)寫出對關節(jié)頭和關節(jié)窩具有保護作用的序號______.
(3)寫出圍成關節(jié)腔的各個部分的序號______.
22、下表是某家庭成員某些特征的調查結果;請根據調查結果及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調查項目父親母親女兒①有無酒窩有無有②有無耳垂有有無③有無白化病正常膚色正常膚色白化?。?)家庭成員中的有酒窩;無酒窩特征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
(2)由調查結果可知;女兒酒窩特征與父親相同,這一現象在生物學上稱為______;
(3)由表中第②組可以判斷出______是顯性性狀;
(4)如果膚色正常由顯性基因D控制;白化病由隱性基因d控制,則在該家庭中,父親的基因組成為______,女兒的基因組成為______;若這對夫婦再生一個孩子,則孩子膚色正常的幾率為______.
23、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首次發(fā)現了完整的;距今50萬年的北京人頭蓋骨.1941年,隨著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北京人頭蓋骨在二戰(zhàn)中從此下落不明.北京人頭蓋骨的遺失是人類考古學歷史上的“世界奇案”之一.但近日,據二戰(zhàn)時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士兵理查德?鮑恩老人的回憶,提供了北京人頭蓋骨可能埋藏在中國秦皇島某地的一個停車場下的新線索.
(1)材料中的頭骨化石為研究人類的進化提供了______.
(2)如圖為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頭骨.請你據圖比較;判斷甲是______的頭骨,你判斷的依是______.
(3)人類進化四個階段中;最關鍵的階段______.
評卷人得分五、實驗探究題(共1題,共2分)24、在五個相同的瓶子中分別裝入等量的相應物質(如表);并攪拌均勻,在瓶口處套上一個擠癟的氣球。把五個瓶子同時放在不通風的環(huán)境中,放置一段時間后觀察到了表中的現象。請據此回答問題:
。裝置物質溫度現象①水+白砂糖+酵母菌22~30℃有氣泡產生,氣球脹大了②水+白砂糖22~30℃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③水+酵母菌22~30℃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④水+白砂糖+酵母菌0℃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⑤水+白砂糖+酵母菌100℃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1)試管①有氣泡產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白砂糖產生了______;除此之外還會產生______。
(2)①②作為對照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可以選擇試管______為一組。
(4)如果選擇①④或①⑤作為對照實驗,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需要______。評卷人得分六、其他(共3題,共30分)25、【題文】在五個相同的瓶子中分別裝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應物質;并攪拌均勻,在瓶口處套上一個擠癟的氣球。把五個瓶子同時放在一個不通風的環(huán)境中,放置一段時間。
。裝置。
物質。
溫度。
現象。
①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氣泡產生;氣球脹大了。
②
水+白砂糖。
22-3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④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⑤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1)試管①有氣泡產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實驗中;①和②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設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可以選擇兩支試管為一組。
(4)除此之外;請你再從表中選出一組對照實驗,你選取此兩組作為對照實驗,準備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聞到了酒味;證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轉化為____。
(6)你如何鑒定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6、【題文】(10分)為了驗證酵母菌的發(fā)酵作用;李娜同學做了如下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圖中的瓶內;并加入一些溫開水,搖勻。
②將一只未充氣的小氣球套在瓶口上(如圖)。
③將瓶子放在教室內的窗臺上(或溫暖的地方);每天觀察瓶中的情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瓶中的液體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氣球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
____
(3)要將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搖勻的原因是:____
(4)為什么要將瓶子放在溫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實驗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應用?試舉例說明。____。27、【題文】(6分)在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實驗時;某實驗小組的實驗設計如下:在甲;乙、丙三個玻璃缸中,分別注入三分之二容積的水。取三條活鯽魚,分別放入三個魚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魚捆住不同的鰭,請預測實驗結果并回答:
(1)甲圖中的魚捆住了____鰭,觀察甲缸中的魚,你將會看到的現象是____。
(2)乙圖中的魚捆住了____鰭。觀察乙缸中的魚,你將會看到的現象是____。
(3)丙圖中的魚起____作用。
(4)你們認為在捆綁魚鰭時應注意什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D【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由于藏羚羊的羊絨特別珍貴;國際黑市上價格特高,不法分子偷獵藏羚羊的槍聲不絕于耳,而藏羚羊的棲息地,由于人類活動較少,環(huán)境保護較好,又建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因此威脅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不法分子大肆獵殺;濫捕亂殺,選D。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威脅生物生存的原因,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威脅生物生存的原因?!窘馕觥俊敬鸢浮緿2、D【分析】解:ABC;“青蛙冬眠”、“北極熊冬天產仔”、“大天鵝每年到榮城海灣越冬”;都屬于節(jié)律行為;
D;“母獅餓了便去捕食羚羊”;是為了獲取食物,屬于捕食行為.
所以;不屬于動物的節(jié)律行為的是“母獅餓了便去捕食羚羊”.
故選:D.
節(jié)律行為是指生物隨著地球;太陽、月亮的周期性變化如晝夜交替、季節(jié)變化、潮汐漲落等;逐漸形成的周期性、有節(jié)律的行為節(jié)律行為.節(jié)律行為分為晝夜節(jié)律行為、季節(jié)節(jié)律行為、潮汐節(jié)律行為.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者節(jié)律行為的概念和特點.【解析】【答案】D3、C【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移栽植物的方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知移栽植物的時候要盡量保護幼根和根毛,減弱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窘獯稹緼.在陰天或傍晚進行移栽光照不強烈;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能減少體內水分的散失,避免出現萎蔫現象,提高成活率,與降低蒸騰作用有關,故A不符合題意;
B.盡量帶土移栽樹苗是為了保護幼根和根毛不受傷害;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故B不符合題意;
C.多施肥;會增大土壤溶液的濃度,不利于根吸水;多澆水不利于根向深處生長,故C符合題意;
D.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剪去部分枝葉,會減弱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的散失,利于植物的成活,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窘馕觥緾4、D【分析】【分析】本題考查蛔蟲的結構特點,解題的關鍵是理解蛔蟲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與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窘獯稹恳环N生物寄居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體表或體外,并從這種生物體上攝取養(yǎng)料來維持生活的現象叫做寄生,營寄生生活的動物都有與寄生生活相適應的特點。與寄生生活相適應?;紫x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體表有角質層,運動器官和感覺器官也都退化?;紫x的生殖器官非常發(fā)達,每條雌蟲每日排卵約24萬個;這些寄生蟲之所以具有如此發(fā)達的生殖器官,產下如此數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機會。故D符合題意。故選D?!窘馕觥緿5、C【分析】解:A;先天性行為是動物體內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A正確.
B;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B正確.
C;學習行為是動物后天學習所得;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形成的,C錯誤.
D;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對動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義;D正確.
故選:C
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也稱為后天性行為.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動物行為獲得途徑和特點.【解析】C6、A【分析】
兩棲動物的生殖是雌性將卵細胞排在水中;雄性將精子產在卵塊上,受精卵在水中發(fā)育,幼體也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經過幼體發(fā)育成成體后,成體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營水陸兩棲生活.因此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都離不開水.
故選:A.
【解析】【答案】本題考查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水中或陸地上,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結合對生活蝌蚪;青蛙的觀察及課本知識的學習進行記憶.
7、A【分析】【解答】A;螞蟻搬家、孔雀開屏為動物的一種本能;為先天性行為,故A選;
B;貓捉老鼠、鸚鵡學舌都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為后天性行為,即學習行為,故B不選;
C;蜘蛛結網為動物的一種本能;為先天性行為,驚弓之鳥為后天性行為,故C不選;
D;公雞報曉、老馬識途為后天性行為;即學習行為,故D不選;
故選:A
【分析】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分析作答.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8、生物圈大【分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huán)境形成的一個統(tǒng)一整體;因此生物圈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整個的生物圈包括所以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等等,所以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所有生物共同家園。
故答案為:生物圈;大。
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指生物與其所生活的環(huán)境共同形成的一個統(tǒng)一整體;據此解答。
關鍵點:生物圈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解析】生物圈大9、略
【分析】
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同時具備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缺少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
故答案為:√
【解析】【答案】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該題要從傳染病的流行環(huán)節(jié)方面考慮解答.
10、略
【分析】
社群行為是群體內形成了一定的組織;成員間有明確分工的動物群集行為,有的高等動物還形成等級.家蠶群內沒有明顯的組織;沒有明確的分工,也沒有等級次序,因此不具有社群行為.因此家蠶不具有社會行為.
故答案為:×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社會行為.解答時可以從社會行為的特點方面來切入.
11、略
【分析】
觀察法就是在野外的自然狀態(tài)下實地觀察動物的各種行為;科學家利用鳥環(huán)志對鳥類的遷徙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加入了人為因素,應為實驗法.故本小題錯誤.
故答案為:×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生物學的研究方法.觀察;分類、文獻、實驗等方法.
12、略
【分析】【解析】分析:生物體的各種性狀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細胞把基因傳遞給了子代,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精子與卵細胞就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
解答:解: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成對的染色體分開,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基因也隨著染色體的分離而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中.因此基因組成為Dd的高莖豌豆,它產生的生殖細胞有兩種,生殖細胞的基因分別是D;d.
故答案為:兩;D、d【解析】【答案】2,D和d13、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巴斯德對自然發(fā)生說產生懷疑;并通過實驗否定了該學說:巴斯德將煮熟的肉湯放在一個大燒瓶中,并將瓶頸拉成鵝頸狀,這樣,外界空氣中的細菌便不會落到肉湯里,四年后,他打開鵝頸瓶,發(fā)現肉湯依然新鮮,他又將瓶子搖晃了幾下,再放置幾天,結果肉湯變質了;這說明使肉湯腐敗的細菌不是自然發(fā)生的,而是來自于空氣中已經存在的細菌.
考點:生物的基本常識【解析】【答案】細菌細菌14、各種行為習慣飲食習慣起居習慣日常生活習慣娛樂方式參與社會活動【分析】【解答】生活方式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種行為習慣.包括飲食習慣;起居習慣、日常生活安排、娛樂方式、和參與社會活動等。
【分析】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知道生活方式的概念。15、病原體滅活接種抗體特定特異性【分析】【解答】病原體指能引起傳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tǒng)稱.病毒;細菌、真菌屬于能引起傳染疾病的微生物;疫苗通常是用低毒的和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將它接種于人體后,會使人體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提高對特定傳染病的抵抗力.這種免疫方式只針對一種病原體起作用,屬于特異性免疫。
故答案為:病原體;滅活、接種、抗體、特定、特異性。
【分析】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疫苗能產生免疫力,有效的預防某種傳染病。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6、√【分析】試題分析:保護環(huán)境,刻不容緩,這需要我們堅持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故題干說法正確考點:本題考查環(huán)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窘馕觥俊敬鸢浮俊?7、√【分析】試題分析:在營群居生物的動物中有森嚴的等級制度,如狒狒營社會行為,在各個組成成員之間,根據個體大小、力量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排成等級次序,其中只有一個雄性個體最占優(yōu)勢,其為社群中的首領,優(yōu)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優(yōu)先選擇筑巢場地,其他成員對它表示順從,負責指揮整個社群的行動,并且和其他雄狒狒共同保衛(wèi)這個群體。故答案為:√考點:此題考查的是社會行為的特征。【解析】【答案】對18、×【分析】解:乙肝疫苗是用于預防乙肝的特殊藥物;疫苗接種后,可刺激免疫系統(tǒng)產生保護性的抗體,抗體是人體自身產生的,保護人體自身的蛋白質,抗體產生后能在體內存留,所以不必每年都接種乙肝疫苗.
故答案為:×.
乙肝疫苗接種后;體內可產生保護性抗體,這種抗體存在于人的體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現,抗體會立即作用,將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會傷害肝臟,從而使人體具有了預防乙肝的免疫力,從而達到預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據此解答.
乙肝疫苗接種后產生的抗體水平隨時間逐漸下降.一般接種疫苗,注射3針后1個月97%的人都可測到表面抗體;第2年仍保持在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體滴度也下降.【解析】×19、√【分析】試題分析:生活在雪地里的野兔,它們的毛色是白色,這種體色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適應,對它是一種保護,對于其個體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xù)有利。考點: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解析】【答案】√20、√【分析】試題分析:防御行為:為了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各種行為都是防御行為。如逃跑、裝死、釋放臭氣、保護色、警戒色、機體防御等。烏賊遇到天敵難以脫身時會釋放墨汁,是為了掩護自己逃跑,因此屬于防御行為??键c:各種行為的概念【解析】【答案】√四、解答題(共3題,共24分)21、略
【分析】
關節(jié)是指骨與骨之間能夠活動的連接;一般由關節(jié)面;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腔三部分組成.
(1)根據關節(jié)的結構示意圖中;各部分的名稱是1關節(jié)頭,2關節(jié)軟骨,3關節(jié)窩,4關節(jié)囊腔,5關節(jié).因此關節(jié)頭為1
(2)關節(jié)囊:由結締組織構成;包繞著整個關節(jié),把相鄰的兩骨牢固地聯(lián)系起來.囊壁的內表面能分泌滑液.在關節(jié)囊及囊里面和外面還有很多韌帶,使兩骨的連接更加牢固,因此對關節(jié)頭和關節(jié)窩具有保護作用的序號4關節(jié)囊.
(3)關節(jié)面: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鄰骨的接觸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關節(jié)頭,略凹進的一面叫做關節(jié)窩.關節(jié)面上覆蓋一層表面光滑的關節(jié)軟骨,可減少運動時兩骨間關節(jié)面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關節(jié)腔:由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面共同圍成的密閉腔隙,內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潤滑關節(jié)軟骨的作用,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jié)的運動靈活自如,因此圍成關節(jié)腔的各個部分的序號1;3、4.
故答案為:(1)1;(2)4;(3)1;3、4.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關節(jié)的結構和功能;關節(jié)是指骨與骨之間能夠活動的連接;一般由關節(jié)面;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腔三部分組成;關節(jié)既具有牢固性又有靈活性,可結合關節(jié)模式圖來分析解答.
22、略
【分析】
(1)生物體的形態(tài)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叫做相對性狀;人類的有酒窩、無酒窩是同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屬于相對性狀.(2)生物的性狀傳給后代的現象叫遺傳,父親有酒窩,女兒也有酒窩,這表現了親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相似性,屬于遺傳現象.(3)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則親代個體表現的性狀是顯性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由一對隱性基因控制;由表中第②組調查結果可知:子代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無耳垂,則有耳垂是顯性性狀,無耳垂是隱性性狀.(4)由表中第②組調查結果可知:該膚色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白化病的女兒,則說明該夫婦都攜帶一個白化病致病基因,如圖所示:即父親的基因組成是Dd,女兒的基因組成是dd,若這對夫婦再生一個孩子,則孩子膚色正常的幾率為75%.故答案為:(1)相對性狀(2)遺傳(3)有耳垂(4)Dd;dd;75%
【解析】【答案】該題要從性狀;相對性狀、遺傳變異、基因的顯隱性等方面考慮解答.
23、略
【分析】
(1)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等;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漫長的年代和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為證明生物的進化提供了直接證據.
(2)甲圖為人類的顱腔;因為人類的顱腔比類人猿的顱腔大,所以容量也大.
(3)南方古猿;約600萬年前,現代公認的最早的人類祖先,即人類的起源.最早出現在非洲大陸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動物.此后,原始人類逐漸從猿類分離出來.
能人;約150萬到250萬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進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東岸出現.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屬動物.舊石器時代開始;后經過數十萬年的演進,能人最終為被新品種的人類: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與后代直立人曾共存過一段時間.
直立人;約20萬到200萬年,最早在非洲出現,也就是所謂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開始使用符號與基本的語言,約100萬年前,冰河時期來臨,非洲開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開始遷徙,向世界各地擴張,在歐亞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屬于直立人).注意:此時人類第1次走出非洲.約80萬年前,直立人來到現在的西班牙地區(qū),成為最早的歐洲人,即現代人.約20萬年前,歐亞非的直立人逐漸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種人類:智人取代.
智人;直立人之后未被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淘汰取代,而是一直存活下來并獨自發(fā)展進化,最后演化成為現代人.
由上可知;人類進化最關鍵的一個階段是直立人.
故答案為:(1)直接證據(2)人類的顱腔;人類的顱腔比類人猿的顱腔大;所以容量也大(3)直立人。
【解析】【答案】生物進化的證據是多方面的;如化石能證明生物進化的歷程和趨勢以及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等;比較解剖學是對各類脊椎動物的器官和系統(tǒng)進行解剖和比較研究的科學,比較解剖學為生物進化論提供的最重要的證據是同源器官;胚胎學是研究動植物的胚胎形成和發(fā)育過程的科學,也為生物進化論提供了很重要的證據,如脊椎動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鰓裂和尾,說明了脊椎動物和人是從某些古代的低等動物進化來的.
五、實驗探究題(共1題,共2分)24、二氧化碳酒精酵母菌分解白砂糖產生二氧化碳①③適宜的溫度【分析】解:(1)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氣泡產生,除此之外還會產生酒精。
(2)①和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酵母菌,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
(3)酵母菌的營養(yǎng)方式是異養(yǎng)(腐生)。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沒有白砂糖,因此可選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
(4)①④或①⑤的溫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則實驗變量是溫度。
故答案為:(1)二氧化碳;酒精;
(2)酵母菌分解白砂糖產生二氧化碳;(3)①③;(4)適宜的溫度。
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發(fā)酵現象、酵母菌的作用,確定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窘馕觥慷趸季凭湍妇纸獍咨疤钱a生二氧化碳①③適宜的溫度六、其他(共3題,共30分)25、略
【分析】【解析】
考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發(fā)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探究“糖對酵母菌活性的影響”的實驗和酵母菌的營養(yǎng)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條件.解答從發(fā)酵現象;酵母菌的作用;確定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氣泡產生.
(2)①和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酵母菌,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設.
(3)酵母菌的營養(yǎng)方式是異養(yǎng)(腐生).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沒有白砂糖,因此可選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
(4)①④或①⑤的溫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
(5)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釋放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聞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機物);產生氣體(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點: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
(5)酒精。
(6)將氣球中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氣體是二氧化碳.
點評: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發(fā)酵現象、酵母菌的作用,確定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機物)產生氣體(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超低頻傳感器標定系統(tǒng)合作協(xié)議書
- 八年級上冊第一章復習導學案
- 新華東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10章-軸對稱、平移與旋轉-10.5-圖形的全等》教案-162
- 2025年代理合同解除協(xié)議常用版(2篇)
- 2025年代合同標準樣本(2篇)
- 2025年五年級作文工作總結范例(二篇)
- 2025年五星級酒店保潔勞務合同協(xié)議(2篇)
- 2025年二年級老師個人教學工作總結模版(四篇)
- 熱點1-1 集合與復數(8題型+滿分技巧+限時檢測)(解析版)
- 2025年產品買賣協(xié)議燈具(2篇)
- SL 288-2014 水利工程施工監(jiān)理規(guī)范
-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卷
- 2024年02月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2024年公開招考專業(yè)技能崗位文職人員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肺栓塞的護理課件
-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搭配(二)》大單元集體備課整體設計
- (高清版)TDT 1031.6-2011 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guī)程 第6部分:建設項目
- 2024年江蘇省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生物試卷
- 露天采場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 蘇教版一年級上、下冊勞動與技術教案
- 七上-動點、動角問題12道好題-解析
- 山東曲阜的孔廟之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