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中語文 文言文斷句題練習_第1頁
高考高中語文 文言文斷句題練習_第2頁
高考高中語文 文言文斷句題練習_第3頁
高考高中語文 文言文斷句題練習_第4頁
高考高中語文 文言文斷句題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高中語文文言文斷句題練習

第一題

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少游太學,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

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還,將過拜尊親,

見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

必不乖違。"母曰:"若然,當為爾醞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

拜飲,盡歡而別。后至原師,受業(yè)太學。時諸生長沙陳平子亦同在學,

與式未相見,而平子被病將亡,謂其妻曰:〃吾聞山陽范巨卿,烈士也,

可以托死。吾歿后,但以尸埋巨卿戶前?!肆阉貫闀?,以遺巨卿。既

終,妻從其言。時式出行適還,省書見瘞,愴然感之,向墳揖哭,以為

死友。乃營護平子妻兒,身自送喪于臨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書于柩

上,哭別而去。其兄弟聞之,尋求不復見。長沙上計掾史到京師,上書

表式行狀,三府并辟,不應。舉州茂才,四遷荊州剌史。友人南陽孔嵩,

家貧親老,乃變名姓,傭為新野縣阿里街卒。式行部到新野,而縣選嵩

為導騎迎式。式見而識之,呼嵩,把臂謂曰:〃子非孔仲山邪?〃對之

嘆息,語及平生。曰:"吾蒙國恩,致位牧伯,而子懷道隱身,處于卒

伍,不亦惜乎「嵩曰:"侯嬴長守于賤業(yè),晨門肆志于抱關。子欲居

九夷,不患其陋。貧者士之宜,豈為鄙哉!〃式敕縣代嵩嵩以為先傭未

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厲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訓化。遂辟公府。之京師,

道宿下亭,盜共竊其馬,尋問知其嵩也,乃相責讓日:〃孔仲山善士,

豈宜侵盜乎!〃于是送馬謝之。嵩官至南海太守。式后遷廬江太守,有

威名,卒于官。

(選自《后漢書?范式列傳》)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式敕縣代嵩/嵩以為先傭/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厲行/街中子弟/

皆服其訓化

B.式敕縣代嵩/嵩以為先傭/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厲行街中子弟/

皆服其訓化

C.式敕縣代嵩/嵩以為先傭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厲行/街中子弟/

皆服其訓化

D.式敕具代嵩/嵩以為先傭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厲行街中子弟/

皆服其訓化

C【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能力?!ㄎ淳?是對"先傭〃的陳述,

翻譯為〃先前的受雇沒有到期",二者主謂關系聯系緊密,獨立完整的

句子,中間不可斷開?!ú豢先?為承前省略,主語為"嵩〃,故在其

前斷開,排除A、B。"街中子弟〃為后文〃皆服其訓化"的主語,"厲

行〃的主語為〃嵩〃,都是主謂成分完整的句子,中間不能斷開,故排

除D。

第二題

居易敏悟絕人,工文章。未冠,謁顧況。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

見其文,自失日:〃吾謂斯文遂絕,今復得子矣!〃貞元中,擢進士,補

校書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詔有所蠲貸,振除災泠。居易見詔節(jié)未詳,

即建言乞盡免江淮兩賦,以救流瘠。憲宗頗采納。李師道上私錢六百萬,

為魏征孫贖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寢,后嗣不能

守,陛下猶宜以賢者子孫贖而賜之。師道人臣,不宜掠美。"帝從之。

河東王錯將加平章事,居易以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顯功不可

任。按錯誅求百計,所得財號為羨余以獻。今若假以名器,四方聞之,

皆謂陛下得所獻,與宰相。諸節(jié)度私計曰:’誰不如錯?‘爭裒割生人以

求所欲?!?/p>

后對殿中,論執(zhí)強鯉,帝未諭,輒進曰:"陛下誤矣。"帝變色罷謂

李絳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爾我叵堪此必斥之。絳日「陛下啟言者路,故

群臣敢論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發(fā)揚盛德也。〃帝悟,待之

如初。明年,盜殺武元衡,京都震擾。居易首上疏,請亟捕賊,刷朝廷

恥,以必得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悅。俄有言:〃居易母墮井死,而居

易賦《新井篇》,言浮華,無實行,不可用?!ǔ鰹橹荽淌贰V袝崛?/p>

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貶江州司馬。既失志,能順適所遇,托浮屠生死

說/若忘形骸者。

贊曰:居易在元和、長慶時,與元稹俱有名,最長于詩,它文未能稱

是也,多至數千篇,唐以來所未有。其自敘言:關美刺者,謂之諷諭;詠

性情者,謂之閑適;觸事而發(fā),謂之感傷;其它為雜律。又譏〃世人所

爰惟雜律詩,彼所重,我所輕。至諷諭意激而言質,閑適思澹而辭迂,

以質合迂,宜人之不愛也"。今視其文,信然。而杜牧謂:"纖艷不逞,

非莊士雅人所為。流傳人間,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媒語入人肌骨不

可去。“觀居易始以直道奮,在天子前爭安危,冀以立功,雖中被斥,

晚益不衰。嗚呼,居易其賢哉!

(節(jié)選自《新唐書?白居易傳》)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帝變色罷/謂李絳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爾/我叵堪/此必斥之

B.帝變色/罷/謂李絳日/是子我自拔擢/乃敢爾/我叵堪此/必斥之

C.帝變色/罷/謂李絳日/是子我自拔擢/乃敢爾我/叵堪/此必斥之

D.帝變色罷/謂李絳日/是子我自拔擢/乃敢爾我/叵堪此/必斥之

B【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本題中劃線句的意思是,皇

帝臉色變了,過后,對李絳說:"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這樣,

我不能容忍,一定要斥貶他!〃〃罷〃這里表示時間,指"過了一段時

間",可單獨成句,前后斷句,排除A、D;〃我叵堪此"〃此〃為代

詞,"這樣”的意思,作"堪”的賓語,其后斷句,排除C。

第三題

(班)固字孟堅,年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及長,遂博貫載籍。所

學無常師,不為章句,舉大義而已。

永平初,東平王蒼以至戚為驟騎將軍輔政,開東閣,延英雄。時固

始弱冠,奏記說蒼,薦桓梁、晉馮諸人,蒼納之。

父彪卒,歸鄉(xiāng)里。固以彪所續(xù)前史未詳,乃潛精研思,欲就其業(yè)。

既而有人上書顯宗,告固私改作國史者,有詔下郡,收固系京兆獄,盡

取其家書。固弟超恐固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馳詣闕上書,具言固

所著述意。顯宗甚奇之,召詣校書部,與前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

司隸從事孟異共成《世祖本紀》,遷為郎。固又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

奏之。帝乃復使終成前所著書。固以為漢紹堯運,以建帝業(yè),至于六世,

史臣乃追迷功德,私作本紀,編于百王之末,廁于秦、項之列,太初以

后,闕而不錄,故探撰前記,綴集所聞,以為《漢書》。固自永平中始

受詔潛精積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當世甚重其書學者莫不諷誦焉永

元初,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以固為中護軍,與參議。北單于聞漢軍出,

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韓邪故事,朝見天子,請大使。憲上遣固行中郎

將事,將數百騎與虜使俱出居延塞迎之。會南匈奴掩破北庭,聞虜中亂,

引還,及竇憲敗,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學諸子,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

苦之。初,洛陽令種兢嘗行,固奴干其車騎,吏椎呼之,奴醉罵,兢大

怒,畏憲不敢發(fā),心銜之。及竇氏賓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獄

中,時年六十一。詔以譴責兢,抵主者吏罪。

論曰:司馬遷、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載籍之作,大義粲然著矣。議者

咸稱二子有良史之才。遷文直而事核,固文贍而事詳。若固之序事,不

激詭,不抑抗①,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曹亶②而不厭,信哉

其能成名也。彪、固譏遷,以為是非頗謬于圣人。然其論議常排死節(jié),

否正直,而不敘殺身成仁之為美,則輕仁義,賤守節(jié)愈矣。固傷遷博物

洽聞,不能以智免極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嗚呼,古

人所以致論于目睫也。

(節(jié)選自《后漢書?班彪列傳》)

【注】①抑抗:縮小與夸張。②亶亶:不倦。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斷句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固自永平中始受詔/潛精積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當世甚重其書

/學者莫不諷誦焉

B.固自永平中始受/詔潛精積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當世甚重/其

書學者莫不諷誦焉

C.固自永平中始受詔/潛精積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當世甚重其書

/學者莫不諷誦焉

D.固自永平中始受/詔潛精積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當世甚重其書

/學者莫不諷誦焉

C【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固自永平中始受詔〃的意

思是班固自永平中開始接受詔令?!ㄊ茉t〃中〃受〃作謂語,〃詔"作

〃受"的賓語,〃受詔"中間不能斷開,應在〃受詔"之后停頓,這樣

就排除B、D項?!爸两ǔ踔心顺伞ǖ囊馑际侵两ǔ跄觊g才完成。"至

建初中”作狀語,〃成”作謂語,所以應在此句的前后停頓,所以排除

A項。短句后疏通語意為:班固自永平中開始接受詔令,潛心鉆研二十

多年,至建初年間才完成。當時人非常推崇此書,學者們沒有不朗讀背

誦它的。

第四題

(韓)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

鞅鞅,羞與絳、灌等列。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

〃大王乃肯臨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上常從容與

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日:"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

過能將十萬?!ㄉ先眨骸ㄓ诰稳纾俊ㄔ唬骸ǔ级喽喽嫔贫??!ㄉ闲?/p>

日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日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

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陳轆[XT]拜為距鹿守,辭于淮陰侯?;搓幒铌涫?辟左右與之步于

庭,仰天嘆曰:〃子可與言乎?欲與子有言也?!ㄘ堅唬骸ㄎ▽④娏钪?。〃

淮陰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

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為公

從中起,天下可圖也。“陳轆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謹奉教!〃漢

十年,陳稀果反。上自將而往,信病不從。陰使人至轆所,曰:“弟舉

兵,吾從此助公?!ㄐ拍酥\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fā)以襲呂后、

太子。部署已定,待輔報。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殺之。舍人弟上

變,告信欲反狀於呂后,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

人從上所來,言稀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賀。相國紿信日:〃雖疾,強入

賀?!ㄐ湃?,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鐘室。信方斬,曰:"吾悔不

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太史公日: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

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余視其母

冢,良然。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于漢

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①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

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節(jié)選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注】①血食,享受后代的犧牲祭祀。

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0

A.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日/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

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B.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日/陛下不能將兵師善將/將此乃信

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C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日/陛下不能將兵師善將將/此乃信

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D.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日/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

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A【解析】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題中B項在“善將"后

斷開,"善將"的意思是“善于帶領",應帶有賓語,在〃善將“后

斷開,缺少賓語,故錯;C項,"此乃信之"意思是"這是我",顯然

句意表明不完整,在此處斷開錯,應與〃所以為陛下禽也〃相連,解釋

為"這是我被陛下擒住的原因〃,句意表達才完整,故錯;D項,"多

多益善何為〃意思是"多多更好為什么〃,下句〃為我禽〃意思是"被

我擒住",兩句之間句意不連貫,"何為〃應與下句相邊,翻譯為〃多

多更好,為什么被我擒住",語意連貫,故錯。

第五題

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6處)

蜀賈三人,皆賣藥于市。其一人專取良計入以為出不虛價亦不過取

贏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價之賤貴惟買者之欲而隨以其良不良應之。一人

不取良,惟其多賣,則賤其價,請益則益之不較,于是爭趨之,其門之

限月一易,歲余而大富,其兼取者趨稍緩,再期亦富。其專取良者,肆

日中如宵,旦食而昏不足。(選自劉基《郁離子》)

【答案】其一人專取良/計入以為出不虛價亦不過取贏/一人良不良

皆取焉/其價之賤貴/惟買者之欲師隨以其良不良應之

【解析】解答斷句題,首先應當通讀語句,力求對語句內容有個大

體的了解,然后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如本題中,

橫線后有”一人不取良〃,考生憑語感不難得出”其一人專取良"與“一

人良不良皆取焉〃應獨立成句;又〃計入以為出〃句意完整,中間不能

斷開??忌凑沾朔椒ǚ治霾浑y得出答案。

【原文】其一人專取良,計入以為出,不虛價亦不過取贏。一人良

不良皆取焉,其價之賤貴,惟買者之欲,而隨以其良不良應之。

【參考譯文】

蜀地有三個商人,都在集市上賣藥。其中一人專門進購優(yōu)質藥材,

按照進價確定賣出的價格,不虛報價格也不過多地取得利潤。其中一人

優(yōu)質不優(yōu)質的藥材都進購,他的藥材售價的高低,只看買者的需求,然

后用優(yōu)質的藥材或不優(yōu)質的藥材來應對他們。其中一人不進購優(yōu)質的藥

材,只求多賣,于是降!氐藥材的價格,要求多給就多給一點不予計較,

于是人們爭著到他那里買藥,他店鋪的門檻每個月換一次,一年多后他

就^常富有。那位優(yōu)質和不優(yōu)質藥材都進購的商人,前往他那里買藥的

稍微少些,過了兩年也富了。那專門進購優(yōu)質藥材的商人,店鋪的生意

中午就和晚上一樣,早晨有飯吃而晚餐不夠吃。

第一題

劉文靜勸李淵與突厥相結,資其士馬以益兵勢。淵從之,自為手啟,

卑辭厚禮,遺始畢可汗云:"欲大舉義兵,遠迎主上,復與突厥和親,

如開皇之時。若能與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親,坐受寶貨,亦

唯可汗所擇。"始畢得啟,謂其大臣曰:"隋主為人,我所知也。若迎以

來,必害唐公而擊我無疑矣。茍?zhí)乒詾樘熳?,我當不避盛暑,以兵馬

助之。”即命以此意為復書。使者七日而返,將佐皆喜,請從突厥之言,

淵不可。裴寂、劉文靜等皆日:"今義兵雖集而戎馬殊乏,胡兵非所須,

而馬不可失;若復稽回,恐其有悔。"淵曰:“諸君宜更思其次。"寂等乃

請尊天子為太上皇立代王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縣改易旗幟雜用絳向以

示突厥。淵曰:“此可謂‘掩耳盜鐘',然逼于時事,不得不爾。"乃許之,

遣使以此議告突厥。

西河郡不從淵命,甲申,淵使建成、世民將兵擊西河;命太原令溫

大有與之偕行,曰:"吾兒年少,以卿參謀軍事;事之成敗,當以此行

卜之?!睍r軍士新集,咸未閱習,建成、世民與之同甘苦,遇敵則以身

先之。近道菜果,非買不食,軍士有竊之者,輒求其主償之,亦不詰竊

者,軍士及民皆感悅。至西河城下,民有欲入城者,皆聽其入??へ└?/p>

德儒閉城拒守,己丑,攻拔之。執(zhí)德儒至軍門,世民數之曰:"汝指野

鳥為鸞,以欺人主,取高官,吾興義兵,正為誅佞人耳!"遂斬之。自

余不戮一人,秋毫無犯,各尉撫使復業(yè),遠近聞之大悅。建成等引兵還

晉陽,往返凡九日。淵喜曰:"以此行兵,雖橫行天下可也。"遂定入關

之計。淵開倉以賑貧民,應募者日益多。淵命為三軍,分左右,通謂之

義士。

突厥遣其柱國康鞘利等送馬千匹詣李淵為互市,許發(fā)兵送淵入關,

多少隨所欲。淵引見康鞘利等,受可汗書,禮容盡恭,贈遣康鞘利等甚

厚。擇其馬之善者,止市其半;義士請以私錢市其余,淵曰:"虜饒馬

而貪利,其來將不已,恐汝不能市也。吾所以少取者,示貧。且不以為

急故也。當為汝貫之,不足為汝費?!翱登世边€。淵命劉文靜使于突

厥以請兵。私謂文靜曰:"胡騎入中國,生民之大蠹也。吾所以欲得之

者,恐劉武周引之共為邊患;又,胡馬行牧,不費芻粟,聊欲藉之以為

聲勢耳。數百人之外,無所用之。"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隋紀》)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寂等乃請尊天子/為太上皇立代王/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縣改

易/旗幟雜用絳白/以示突厥

B.寂等乃請尊天子為太上皇/立代王/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縣改

易旗幟/雜用絳白/以示突厥

C.寂等乃請尊天子為太上皇/立代王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縣/改

易旗幟/雜用絳白/以示突厥

D.寂等乃請尊天了/為太上皇立代王/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縣/改

易旗幟雜/用絳白/以示突厥

C【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能力。裴寂等人就請李淵尊煬帝為太

上皇,故應在太上皇后斷開,排除A、D;立代王楊侑為皇帝,排除B。

故選Co

第二題

趙上交,涿州范陽人.本名遠,字上交,避漢祖諱,遂以字稱。上交身

長七尺,黑色,美風儀,善談論,負才任氣,為鄉(xiāng)里所推。后唐同光中,

嘗詣中山干王都①。有和少微②者亦在都門下,忌之,頗毀皆上交,都

遂不為禮。上交不得志,因南游洛陽。秦王從榮開府兼判軍衛(wèi),以上交

充六軍諸衛(wèi)推官。李瀚、張沆皆白衣在秦府,悉與上交友善。從榮素豪

邁。不遵禮法,好昵群小。上交從容言曰:"王位尊崇,當修令德以慰民

望。王忍為此,獨不見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從榮怒出之。晉初,召為

左司郎中,遷刑部侍郎。嘗上言:"伏睹長興中詔書:州縣官在任詳漱刑獄、

昭雪人命者,不限歲月赴選,許令超資注官。諸道州府躬赴行部投狀,隨

給優(yōu)牒,庶絕欺同,以存激勸。’載詳元詔,止言州縣,未該內外職司。乞

自今但能雪活冤獄,不限中外官,并加旌賞?!霸t從之。俄遷戶部侍郎,

拜御史中丞,彈舉無所阿避。周祖監(jiān)國,命太師馮道迎湘陰公于徐州,以

上交副之。廣順初,拜禮部侍郎。會將試貢士,上交申明條制,頗為精密,

始復糊名考校。擢扈載甲科,及取梁周翰、董淳之流。時稱得士。樞密使

王峻用事,常薦童子,上交拒之。峻怒,奏上交選士失實。貶商州司馬,

朝議以為太重,會峻貶乃止,但坐所取士李觀、侯璨賦落韻,改太子詹

事。顯德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請告不朝時出游別墅世宋因問陶毅曰上交豈

衰老乎毅對Fl上交昔掌貢舉受所獻名園多植花卉優(yōu)游自適世宗怒,免其

官。宋初,起為尚書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蒞官以

干聞,當時稱有公輔器。

(節(jié)選自《宋史?趙上交傳》)

【注】①②王都、和少微:都是人名。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顯德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請告不朝/時出游別墅/世宗因問陶毅日/上

交豈衰老乎/轂對日/上交昔掌貢舉/受所獻名園多/植花卉/優(yōu)游自適/

B.顯德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請告/不朝時出游別墅/世宗因問陶毅曰/上

交豈衰老平/轂對曰/上交昔掌貢舉/受所獻名園多/植花卉/優(yōu)游自適/

C.顯德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請告/不朝時出游別里/世宗因問陶毅曰/上

交豈衰老平娥對曰/卜.交昔掌貢舉/受所獻名同/多植花卉/優(yōu)游自適/

D.顯德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請告不朝/時出游別器/世宗因問陶轂曰/上

交豈衰老乎/毅對曰/上交昔掌貢舉/受所獻名園/多植花卉/優(yōu)游自適/

D【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不朝"是不上朝的意思、,"時〃

是時時的意思,為"出游別嬖"的狀語,結合句意內容分析,"不朝"后面

需要斷開,排除B項、C項。"多"修飾限制”植、不能斷開,排除A項。

第三題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

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

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

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

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

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賈生以為漢興至

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

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

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

屬盡害之,乃短賈生u:"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賈生既辭往行,

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歲余,賈生征見。孝

文帝方受麓,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

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

今不及也。"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

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文帝復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

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上疏,言諸侯或連數郡,非古之制,可稍

削之。文帝不聽。居數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

狀,哭泣歲余,亦死。

(節(jié)選自《史記倔原賈生列傳》)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

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

B.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

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

C.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

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

D.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

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

C【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句中,”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

中”這介詞短語后置句,“于郡中”是介詞結構,作“聞”的狀語,中間不能

斷開,排除D項。"吳廷尉"是專有名詞("廷尉"官職名,"吳廷尉"意思

為"姓吳的廷尉"),作"為河南守”的主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項?!闭?/p>

置門下”是一個事件,“甚幸愛"的主語是"吳廷尉",而非"門下","召置門

下"后應斷開,排除B項。

第四題

商君者,衛(wèi)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鞅

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

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

殺之無令出境公叔既死,鞅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yè),

東復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jiān)以求見孝公。公與語,數日不

厭。景監(jiān)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歡甚也。"鞅曰:"吾以強國之術說

君,君大說之耳。"孝公既用衛(wèi)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衛(wèi)換曰:"疑

行無名,疑事無功。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

禮?!靶⒐?“善。""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以衛(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

不便者以千數。于是太子犯法。衛(wèi)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⒎?/p>

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蹤其師公孫賈。明日,

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

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于是以鞅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

富強。孝公使衛(wèi)鞅將而伐魏。衛(wèi)鞅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印,因攻其軍,

盡破之以歸秦。魏惠王兵數破于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

河西之地獻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

用公叔瘞之言也。”衛(wèi)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

(節(jié)選自《史記?商君列傳》)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日/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

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B.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日/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

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C.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日/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

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D.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日/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

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B【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句中“年雖少"與“有奇才”是公

叔座推薦商鞅的話,"有"的賓語是"奇才",不能斷開,排除A項?!霸竿?/p>

舉國而聽之〃意思是"希望大王把全部國政交付給他處理",此句語意連貫,

中間不需要斷開,排除D項?!奥犛明?即”聽從任用鞅“中間不能斷開,“不

聽用鞅"是"必殺之"的前提,"必殺之"前斷開,排除C項。故選B。

第五題

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須賈。須賈為魏昭王使于齊,范雎從。

齊襄王聞雎辯口,乃使人賜雎金十斤及牛酒。須賈大怒以為雎持魏國陰

事告齊以告魏相魏齊魏齊使舍人笞擊雎折脅摺齒雎詳死即卷以簧置廁

史。賓客飲者醉,更溺雎,故修辱。范雎得出。后魏齊悔,復召求之。

魏人鄭安平聞之,乃遂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