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外研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外研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外研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外研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nèi)…………○…………裝…………○…………內(nèi)…………○…………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627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下面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柴達木盆地所出土的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文物簡況。據(jù)此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來自中原的物品。

大量的開元通寶銅錢;寶花紋銅鏡;刻有“謹封”二字的一枚印章(唐代官方傳遞公文的密封專用章);一件南北朝時期的青瓷蓮花尊;道教符篆錦兩件;其中一件上的文字是“上天太陽神光明,諸神佑護市易,大吉必來,急急如太上律令”。

藏文化方面的物品。

藏文木牘;木簡十余枚;寫有古藏文的駱駝頭蓋骨、羊肩胛骨數(shù)塊;藏文佛經(jīng)及佛像壁畫殘片。

自西方的物品。

東羅馬金幣一枚;波斯錦;波斯鍍金人頭像等波斯物品;鍍金銀質(zhì)佛舍利容器、瑪瑙珠、銅香水瓶等栗特物品。

A.唐朝實現(xiàn)了對青海地區(qū)全面有效的統(tǒng)治B.柴達木盆地是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C.佛教必定是經(jīng)由西域傳人中原地區(qū)D.道教受到當?shù)厣倘说臒崃易放?、有學者認為在歷史學的構建中,對時間的加工至關重要。這不僅僅是排序、按年代排列,或者構造幾個時期。這也是根據(jù)不同現(xiàn)象變化的節(jié)奏來將之分出等級層次。歷史學的時間既不是一條直線,也不是被一連串時期打斷的一根線條,甚至不是一張平面圖:多根線條交織在一起,構成一件浮雕。它有厚度,有深度。該學者認為A.歷史學家在每次研究時都整個重構時間B.歷史學家總是依據(jù)自身需要來加工時間C.不同系列的歷史現(xiàn)象在演變時并非齊步走D.歷史學的時間不只有客觀性是主觀的存在3、近代以來,津巴布韋逐漸淪為的殖民地A.英國B.法國C.德國D.意大利4、2002年;考古學家公布了一件周穆王時的青銅器季姬方尊(如圖),該尊內(nèi)底部著有銘文8行,經(jīng)專家隸定如下:“惟八月初吉庚辰,君命宰茀(官名)易(賜)季姬政(佃)臣于空桑,厥師夫曰丁,以厥友廿又五家折(誓);易(賜)厥田,以生馬十又五匹,牛六十又九?!边@有助于研究當時的。

①天文歷法②職官制度③文字書法④土地制度⑤宗法制度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5、據(jù)法國一家民意測驗機構調(diào)查顯示,在被問及誰是“對戰(zhàn)勝納粹德國起決定性作用的國家”時,1945年57%的法國人認為是蘇聯(lián),20%的人認為是美國,12%的人認為是英國。然而到了2015年,對同樣問題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是,54%的法國人認為是美國,只有23%的人認為是蘇聯(lián),以及18%的人認為是英國。這說明A.歷史難以避免個人情感,價值判斷永遠重于事實判斷B.歷史真相總是錯綜迷離,隨著時間推移總會日漸清晰C.歷史事實雖然是客觀的,但對歷史的理解往往帶有主觀色彩D.歷史解釋必須立足史實,并充分吸收借鑒當代最新民意觀點6、在秦始皇陵西側(cè)出了大量秦時期的器物;如圖中的金駱駝是目前我國發(fā)現(xiàn)的最早單體駱駝,工藝精致,在當時的中原地區(qū)很少見。下列對金駱駝的歷史研究價值表述最準確的是。

A.是研究秦代經(jīng)濟、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實物史料B.證明了古代中國農(nóng)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C.為漢代絲綢之路開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據(jù)D.證明張騫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條中西交通道路評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7、(探索歷史的奧秘)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津巴布韋遺址位于首都哈拉雷以南300多公里的馬斯溫戈鎮(zhèn)附近;是津巴布韋首都以南,非洲最大和最重要的古代文化遺址,是聯(lián)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大津巴布韋在班圖語中意為“石頭城”。在公元13—15世紀,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國的都城,遺址于1877年被發(fā)現(xiàn),占地達一萬多畝。在津巴布韋的維多利亞博物館里,陳列著早年土著人的繪畫和從“大津巴布韋遺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東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遺址旁還保留著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遺址地基上還找到了古代鑄造錢幣的泥模。

——摘編自王青青《津巴布韋:大津巴布韋遺址》材料二大津巴布韋遺址之建筑群。

完成下列要求:

(1)據(jù)材料一與所學知識;指出大津巴布韋遺址所反映的歷史狀況。

(2)綜合上述材料與所學知識,概括大津巴布韋遺址建筑的特點。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977年;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清理出三層人架70多具??又杏秀~器10件,分為禮器;工具、武器和裝飾品四類,部分禮器刻有銘文。陶器32件皆實用器,玉器4件,璜、魚、珠、串珠各一件;出土貝較多,保存好者達718枚。綜觀上述遺跡遺物,圓坑應屬殷墟文化第四期,為祭祀坑。1986年,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遺物,計有銅、玉石、象牙、貝等種類,青銅器439件,玉器131件。根據(jù)發(fā)掘清理情況分析,其放置時是有一定次序的。首先是置放大量海貝和玉石禮器、青銅獸面、小型青銅件以及樹干等。其次再置放大型青銅容器和青銅立人像、人面、樹座等。最后置放一層象牙。坑中出土的青銅人面像、人頭像有的已損壞,多經(jīng)過火燒,大部分遺物遭損。據(jù)此推測大多數(shù)遺物中在投置坑中之前為人們舉行某種儀式時有意損壞的。綜觀上述遺跡遺物,二號坑的時代,大致相當殷墟晚期,其性質(zhì)應是祭祀坑。

——摘編自徐自強《廣漢、安陽祭祀坑比較研究》(1)根據(jù)材料;比較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和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遺跡遺物的不同點。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兩地出土遺跡遺物反映出的中國古代文明的特點。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近幾十年三星堆等大量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蜀地曾有一個特色鮮明的古代文明。這個早期文明是一個以原始宗教維系的神權國家;是一個由多元文化有機融匯而成古蜀文明。古代蜀人相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有一種樸素而充滿生機活力的認識。他們信人神相通,人可以通過宗教活動升天成仙,并創(chuàng)造出許多祭器和禮器,表達出豐富完整的信仰觀念和崇拜習俗。秦漢之后,從出土大量漢畫像磚、搖錢樹等文物中,也可以看出四川地區(qū)盛行一種以升入天國、極樂長生為主題的崇拜習俗。東漢后期四川興起的“五斗米教”,正是在這些思想支配下產(chǎn)生的,并成為道教起源的重要基礎。

——摘編自趙殿增《略論古蜀文明的形態(tài)特征》(1)根據(jù)材料;指出古蜀文明的特征,并結合三星堆的考古發(fā)現(xiàn)舉例說明。

(2)根據(jù)材料,分析古蜀文明與中華文明的關系。10、(探索歷史的奧秘)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是一組由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文物圖片。

材料二蜀候蠶叢;其目縱(突出),始稱王?!猍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

材料三“蜀王之先名蠶叢;是時人萌(民)椎髻(高高的錐型發(fā)髻)左衽?!薄埃ㄐQ叢的)后代名日柏灌(樹和鳥),后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shù)百歲,皆神化不死。魚鳧田于湔山,得仙,今廟祀之于湔。”——[漢]揚雄《蜀王本紀》

請回答:

(1)據(jù)上述材料;研究古蜀文明所依據(jù)的歷史資料有哪些類型?從考證的角度講,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并結合材料加以說明。

(2)材料三是如何描述蜀王的?11、探索歷史的奧秘。

材料。

統(tǒng)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記·秦始皇本紀》對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語。秦始皇陵等處出土的秦權銘文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狀;王綰“法度量則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出土的秦簡記載:“縣及工室聽官為正(校準)衡石毋過歲壹。”“衡石不正,十六兩以上,貲(罰沒)官嗇夫一甲,不盈十六兩到八兩,貲一盾。”

——摘編自《睡虎地秦墓竹簡》等。

(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的具體措施。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在歷史研究中出土文物對已有文獻資料的作用。12、岳麓秦簡材料一

(1)閱讀材料一,對岳麓秦簡的可靠性及內(nèi)容特點進行說明。岳麓秦簡中律令簡冊在1000枚以上,其中律文約占1/4,令文約占3/4。在岳麓秦簡新出現(xiàn)的秦律篇名中,10種見于睡虎地秦簡,4種則未見,如奉敬律,第一次見到。岳麓秦簡新增的秦律條文大多也是首次面世。秦令在傳世文獻中,缺乏存在的確切證據(jù)。岳麓秦簡不僅包含有大量的令文,而且這些令大多是比較完整的,往往還帶有令名。岳麓秦簡律令有細節(jié)性規(guī)定,反映當時社會政治、經(jīng)濟、法律及習俗等情況。

(2)閱讀材料二,分析岳麓秦簡的研究價值。材料二岳麓秦簡中律令簡冊在1000枚以上,其中律文約占1/4,令文約占3/4。在岳麓秦簡新出現(xiàn)的秦律篇名中,10種見于睡虎地秦簡,4種則未見,如奉敬律,第一次見到。岳麓秦簡新增的秦律條文大多也是首次面世。秦令在傳世文獻中,缺乏存在的確切證據(jù)。岳麓秦簡不僅包含有大量的令文,而且這些令大多是比較完整的,往往還帶有令名。岳麓秦簡律令有細節(jié)性規(guī)定,反映當時社會政治、經(jīng)濟、法律及習俗等情況。13、【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一岳麓書院藏秦簡“秦始皇禁湘山詔",記載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時,“登相(湘)山、屏山,其樹木野美,望駱翠山以南,樹木口見亦美,其皆禁勿伐”隨行大臣提出:其禁樹木盡如禁苑樹木,而令蒼梧謹明為駱翠山以南所封刊(封山禁伐)”《史記》則記載秦始皇在潮山遭遇大風,幾乎不能渡過湘江,以為當?shù)厣耢`作怪,“始皇大怒,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使其裸露)其山”岳麓書院藏秦簡“秦始皇禁湘山詔",記載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時,“登相(湘)山、屏山,其樹木野美,望駱翠山以南,樹木口見亦美,其皆禁勿伐”隨行大臣提出:其禁樹木盡如禁苑樹木,而令蒼梧謹明為駱翠山以南所封刊(封山禁伐)”《史記》則記載秦始皇在潮山遭遇大風,幾乎不能渡過湘江,以為當?shù)厣耢`作怪,“始皇大怒,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使其裸露)其山”——摘編自晏昌貴《禁山與赭山:秦始皇的多重面相》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禪位,宋孝宗繼位,詔求直言。朱熹上疏提出了他的“帝王之學”的兩條基本原則:“先格物致知”“自然意誠心正”這樣就可以應對天下的一切事務。擴充了天理,克服了人欲,就會“圣心洞然,中外融徹”也就是心正意誠。據(jù)《宋史》記載,此后不久,有人在路上碰到朱熹,勸他見皇帝不可再講“意誠心正”“上所厭聞,戒勿以為言”朱嘉回答說“吾平生所學,惟此四字,豈可隱默以欺吾君乎?”——摘編自李中《簡明儒學史》

(1)根據(jù)材料一;說明兩則史料中有關秦始皇的記述有何不同及產(chǎn)生這種不同的原因。

(2)閱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述朱熹的思想和品格。材料二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禪位,宋孝宗繼位,詔求直言。朱熹上疏提出了他的“帝王之學”的兩條基本原則:“先格物致知”“自然意誠心正”這樣就可以應對天下的一切事務。擴充了天理,克服了人欲,就會“圣心洞然,中外融徹”也就是心正意誠。據(jù)《宋史》記載,此后不久,有人在路上碰到朱熹,勸他見皇帝不可再講“意誠心正”“上所厭聞,戒勿以為言”朱嘉回答說“吾平生所學,惟此四字,豈可隱默以欺吾君乎?”14、歷史不斷發(fā)展,研究角度也隨之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直到1500年,種族隔離現(xiàn)象遍存于全球。所有的黑人或黑色人種人都生活于非洲,所有的白人或高加索種人都生活于歐洲和中東,所有的蒙古種人都生活于東亞和美洲,而澳大利亞土著居民則生活于澳洲1500年前后,歐洲人處于領先地位,所以正是他們支配了這個剛剛聯(lián)成一體的世界歷史也就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成為全世界的歷史。直到1500年,種族隔離現(xiàn)象遍存于全球。所有的黑人或黑色人種人都生活于非洲,所有的白人或高加索種人都生活于歐洲和中東,所有的蒙古種人都生活于東亞和美洲,而澳大利亞土著居民則生活于澳洲1500年前后,歐洲人處于領先地位,所以正是他們支配了這個剛剛聯(lián)成一體的世界歷史也就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成為全世界的歷史。到19世紀,他們(歐洲人)以其強大的帝國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經(jīng)濟上控制了全球。他們還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于是西方文化成了全球典范。材料二到19世紀,他們(歐洲人)以其強大的帝國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經(jīng)濟上控制了全球。他們還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于是西方文化成了全球典范。在亞洲各國人民采納和應用西方科學技術的時刻,它絕不僅僅是東西方之間的對抗問題在第三世界中,存在著一種日益增長的對外來模式的幻想破滅感,但這種破滅感又留下了一個真空:沒有統(tǒng)一的發(fā)展目標和戰(zhàn)略?!陨喜牧暇鲎运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1)據(jù)材料一指出作者是從怎樣的角度看待人類歷史的。依據(jù)這一研究角度指出新航路開辟的意義。(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的西歐變成“全球典范”的原因。(3)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近代中國“應用西方科學技術”的實踐及結果。評卷人得分三、論述題(共1題,共2分)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關于世界現(xiàn)代史的開端;在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在我國學術界主要有兩種見解。一種認為:20世紀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現(xiàn)代史的開端;另一種認為: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世界現(xiàn)代史的開端。

一一摘編自齊濤《世界通史教程現(xiàn)代卷》

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就材料中關于“世界現(xiàn)代史開端”的觀點談談你的看法并簡要論述。(要求:可以選取材料中任意一個觀點闡述,也可以另立觀點闡述,觀點必須明確,簡述須有史實依據(jù),邏輯清楚)評卷人得分四、簡答題(共1題,共6分)16、時代與史家。

社會文化,時有更新:史家智識,遂以變遷。試以司馬遷、司馬光、梁啟超為例,敘述中國史家治史理念的變化趨勢及其社會原因。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B【分析】【詳解】

由材料可知;柴達木盆地既有來自中原和西藏地區(qū)的物品,又有來自西方的物品,這說明柴達木盆地是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故選B。公元619年,唐朝設置鄯州刺史控制青海,到了6世紀中葉,吐蕃松贊干布時期,青海又為吐蕃所管轄,這說明唐朝時期,中央政府并未實現(xiàn)對青海地區(qū)全面有效的統(tǒng)治,排除A;佛教的傳入有陸路又有海路,C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材料提到道教的物品僅為一樣,由此無法得知當?shù)厣倘巳后w整體對道教的態(tài)度,排除D。

【點睛】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物品的來源,學生在排除選項時需要注意整體與局部的關系。2、C【分析】從材料“根據(jù)不同現(xiàn)象變化的節(jié)奏來將之分出等級層次”“多根線條交織在一起,構成一件浮雕。它有厚度,有深度”可以看出,作者認為,不同系列的歷史現(xiàn)象在演變時不是“直線”,而是“浮雕”,故C項正確;A項說法太絕對,排除;材料“根據(jù)不同現(xiàn)象變化的節(jié)奏來將之分出等級層次”說明B項錯誤;D項是說法錯誤,歷史學的時間不是主觀存在。3、A【分析】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津巴布韋于1980年獨立建國,之前原本稱為羅得西亞,這名字源自于替英國在這地區(qū)建立殖民地的塞西爾·羅茲,故A項正確;法國、德國和意大利沒有在此建立殖民地,故BCD錯誤。4、B【分析】【詳解】

根據(jù)材料中的官職、文字和賜田可知,這一文物可以用來研究當時的職官制度、文字書法和土地制度,B項正確;天文歷法宗法制度在文物中無法體現(xiàn),排除A、C、D項。故選B項。5、C【分析】【詳解】

二戰(zhàn)結束之初,大部分法國人認為蘇聯(lián)在戰(zhàn)勝納粹過程中起到?jīng)Q定性作用,但是2015年時期,大部分法國人認為是美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聯(lián)在二戰(zhàn)中起到?jīng)Q定性作用,但是1991年蘇聯(lián)已經(jīng)解體,美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較高,因此會有上述情況,這說明歷史事實雖然是客觀的,但對歷史的理解往往帶有主觀色彩,C項正確;A中的“價值判斷永遠重于事實判斷”表述失實,排除A項;歷史真相需要探究才能真正顯現(xiàn),而非通過時間推移顯現(xiàn),排除B項;題干所列的民意有偏頗,無法采納,排除D項。故選C項。6、C【分析】【詳解】

金駱駝是秦代的實物,而駱駝是西域的動物,中原少見,說明當時中西文化交流已經(jīng)存在,為漢代絲綢之路開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據(jù),C正確;金駱駝無法反映當時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排除A;B錯在“最早”,排除;通過題干無法證實存在多條中西交通道路,排除D。二、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7、略

【分析】【詳解】

(1)狀況:根據(jù)材料“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國的都城;陳列著早年土著人的繪畫和從“大津巴布韋遺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東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遺址旁還保留著古代的梯田、誰去、水井,遺址地基上還找到了古代鑄造錢幣的泥模?!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大津巴布韋遺址所反映的歷史狀況是曾經(jīng)作為首都、既為政治統(tǒng)治服務,也為宗教服務、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技術水平、對外貿(mào)易較為發(fā)達、統(tǒng)治范圍較廣、會熔煉黃金和制造鐵器和貧富差別等。

(2)根據(jù)材料“大津巴布韋在班圖語中意為“石頭城””結合圖示信息和所學可知大津巴布韋遺址建筑的特點主要有建筑都用花崗石砌成、圣堂外墻和圓錐形塔的建筑水平高超、但衛(wèi)城較為粗糙、不施灰漿、拼縫技術高超等?!窘馕觥浚?)狀況:作為首都;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經(jīng)濟中心;既為政治統(tǒng)治服務,也為宗教服務;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技術水平;對外貿(mào)易較為發(fā)達;統(tǒng)治范圍較廣;會熔煉黃金和制造鐵器;貧富差別。

(2)特點:建筑都用花崗石砌成(僅答石頭,不得分);圣堂外墻和圓錐形塔的建筑水平高超,但衛(wèi)城較為粗糙;不施灰漿;拼縫技術高超。8、略

【分析】【詳解】

(1)不同點:根據(jù)材料“陶器32件皆實用器;玉器4件,璜;魚、珠、串珠各一件;出土貝較多,保存好者達718枚”“計有銅、玉石、象牙、貝等種類,青銅器439件,玉器131件”可知,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以陶器和貝類為主,三星堆祭祀坑以青銅器和玉石器為主;根據(jù)材料“坑中有銅器10件,分為禮器、工具、武器和裝飾品四類,部分禮器刻有銘文”可知,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有成熟的文字,三星堆祭祀坑未出土文字;根據(jù)材料“1977年,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清理出三層人架70多具”可知,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有人殉現(xiàn)象,三星堆祭祀坑基本上無這種痕跡。

(2)特點:三星堆和殷墟都屬于中華文明的一部分,說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體;同時期中國文明發(fā)展程度較高;兩地遺址中有相同內(nèi)容,不同文明之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兩地遺址的遺址坑都是祭祀用,重視祖先崇拜?!窘馕觥浚?)不同點: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以陶器和貝類為主;三星堆祭祀坑以青銅器和玉石器為主;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有成熟的文字,三星堆祭祀坑未出土文字;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有人殉現(xiàn)象,三星堆祭祀坑基本上無這種痕跡。

(2)特點:文明起源多元一體;文明發(fā)展程度較高;不同文明之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重視祖先崇拜。9、略

【分析】【詳解】

(1)特征:根據(jù)材料“這個早期文明是一個以原始宗教維系的神權國家;是一個由多元文化有機融匯而成古蜀文明”可知;古蜀文明神權與王權結合(神權國家),文化多元融合。說明:根據(jù)材料“他們信人神相通,人可以通過宗教活動升天成仙,并創(chuàng)造出許多祭器和禮器,表達出豐富完整的信仰觀念和崇拜習俗”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大立人像象征著古代至高無上的蜀王與大巫師,由此可以看出古蜀國是一個神權國家;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從出土的數(shù)以千計的海貝和銅貝,表明當時三星堆一帶可能與中原地區(qū)、東南沿海以及西南地區(qū)有交往,由此可以看出古文明由多元文化融匯而成。

(2)關系:根據(jù)材料“東漢后期四川興起的‘五斗米教’,正是在這些思想支配下產(chǎn)生的,并成為道教起源的重要基礎”可知,古代蜀人人神相通的觀念,是古代道教的源頭之一,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的來源之一?!窘馕觥浚?)特征:神權與王權結合(神權國家);文化多元融合。

說明: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大立人像象征著古代至高無上的蜀王與大巫師;由此可以看出古蜀國是一個神權國家;從出土的數(shù)以千計的海貝和銅貝,表明當時三星堆一帶可能與中原地區(qū);東南沿海以及西南地區(qū)有交往,由此可以看出古文明由多元文化融匯而成。

(2)關系:古代蜀人人神相通的觀念,是古代道教的源頭之一,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的來源之一。1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根據(jù)出土文物和《華陽國志;蜀志》;《蜀王本紀》等方面記載可知,研究古蜀文明的歷史資料有考古實物、古書記載和傳說。二者之間的關系是考古實物證實了古書記載的可靠性。結合材料可知,材料二中的“其目縱”與圖一相符。材料二中的“椎髻左衽”由圖二得到佐證。材料三中的蜀王之名與鳥和魚有關,與圖三相符。

(2)根據(jù)材料“魚鳧田于湔山,得仙,今廟祀之于湔”可知體現(xiàn)的是蜀王是被神化了的人物?!窘馕觥浚?)資料:考古實物;古書記載和傳說。

關系:考古實物證實了古書記載的可靠性。

說明:材料二中的“其目縱”與圖一相符。材料二中的“椎髻左衽”由圖二得到佐證。材料三中的蜀王之名與鳥和魚有關;與圖三相符。

(2)描述:蜀王是被神化了的人物。11、略

【分析】【詳解】

(1)根據(jù)材料“秦始皇令丞相隗狀;王綰“法度量則.縣及工室聽官為正(校準)衡石..衡石不正;十六兩以上,貲(罰沒)官嗇夫一甲,不盈十六兩到八兩,貲一盾”可知秦朝統(tǒng)一度量衡采用中央由丞相負責,主管官員負責督查校準,并制定相應的處罰等措施。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研究中出土文物為第一手史料對文獻記載有更好印證、補充、訂正的作用,有利于正確認識歷史真相?!窘馕觥浚?)中央由丞相負責統(tǒng)一度量衡;主管官員負責督查;按期校準;限定誤差并制定相應的處罰標準(5分)

(2)印證、補充、訂正文獻資料,有助于認識歷史真相。(3分)12、略

【分析】【詳解】

(1)可靠性:根據(jù)材料“法律文獻抄錄于秦王政時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可知;岳麓秦簡法律文獻抄錄于秦王政時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根據(jù)材料“武漢大學測試中心做過老化程度和竹制降解度檢測,專家評估是珍貴的秦簡”可知,經(jīng)過技術鑒定確定是早期的竹材,經(jīng)專家評估是珍貴的秦簡;根據(jù)材料“岳麓秦簡中首次出現(xiàn)的一些律名,與云夢睡虎地秦簡律典中的律名相當,內(nèi)容相關在里耶秦簡中得到印證”可知,很多內(nèi)容都可與云夢睡虎地秦簡與里耶秦簡相互印證。

內(nèi)容特點:根據(jù)材料中所列秦簡中有《質(zhì)日》《占夢書》《為吏治官及黔首》可知;內(nèi)容比較豐富,但以法律文獻為主。

(2)價值: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岳麓秦簡作為考古史料(或?qū)嵨?、文物、出土文獻),價值較高;根據(jù)材料“秦令在傳世文獻中,缺乏存在的確切證據(jù)。岳麓秦簡不僅包含有大量的令文,而且這些令大多是比較完整的,往往還帶有令名”可知,彌補原有秦令研究材料的不足,開啟秦令研究的新局面;根據(jù)材料“岳麓秦簡律令有細節(jié)性規(guī)定,反映當時社會政治、經(jīng)濟、法律及習俗等情況”可知,秦律令細節(jié)性認知,有利于推進秦律內(nèi)容的復原及對秦朝社會政治、經(jīng)濟及習俗等方面的研究(或?qū)η爻瘹v史研究有較大價值)?!窘馕觥浚?)可靠性:岳麓秦簡法律文獻抄錄于秦王政時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經(jīng)過技術鑒定確定是早期的竹材;經(jīng)專家評估是珍貴的秦簡;很多內(nèi)容都可與云夢睡虎地秦簡與里耶秦簡相互印證。

內(nèi)容特點:內(nèi)容比較豐富;但以法律文獻為主。

(2)價值:岳麓秦簡作為考古史料(或?qū)嵨铩⑽奈?、出土文獻),價值較高;彌補原有秦令研究材料的不足,開啟秦令研究的新局面;秦律令細節(jié)性認知,有利于推進秦律內(nèi)容的復原及對秦朝社會政治、經(jīng)濟及習俗等方面的研究(或?qū)η爻瘹v史研究有較大價值)。13、略

【分析】【詳解】

(1)第一小問;由材料“其樹木野美,望駱翠山以南,樹木口見亦美,其皆禁勿伐”,可見秦簡記載秦始皇喜愛自然;欣賞美景,禁止砍伐樹林以保護環(huán)境,對秦始皇進行正面的褒揚。由材料“以為當?shù)厣耢`作怪”“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使其裸露)其山”,可見秦始皇與神搏斗、征服自然、毀壞山林,對秦始皇進行負面的記述。第二問,由于秦簡是秦代的官方記載,難免對統(tǒng)治者有一定的美化成分?!妒酚洝肥菐в袧h代價值觀的記述,本著崇儒抑法的取向,具有批評秦始皇的傾向。

(2)第一小問,由材料“擴充了天理,克服了人欲”,可見朱熹認為理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由材料“‘先格物致知’‘自然意誠心正’,這樣就可以應對天下的一切事務”,可見要求統(tǒng)治者通過“格物致知”和“意誠心正”來治理天下。第二小問,由材料“吾平生所學,惟此四字,豈可隱默以欺吾君乎?”可見朱熹由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窘馕觥浚?)不同:秦簡記載秦始皇喜愛自然;欣賞美景;禁止砍伐樹林以保護環(huán)境,對秦始皇進行正面的褒揚?!妒酚洝分杏涊d秦始皇與神搏斗、征服自然、毀壞山林,對秦始皇進行負面的記述。

原因:秦簡是秦代的官方記載;有一定的美化成分?!妒酚洝肥菐в袧h代價值觀的記述,具有批評秦始皇的傾向。

(2)思想:朱熹認為理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存天理,滅人欲”;要求統(tǒng)治者通過“格物致知”和“意誠心正”來治理天下。

品格: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剛正不阿的氣節(jié)。14、略

【分析】【詳解】

(1)第一小問;根據(jù)材料信息“歷史也就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成為全世界的歷史”可以概括出全球;整體角度(史觀)。第二小問,根據(jù)材料信息“1500年前后”“正是歐洲人他們支配了這個剛剛聯(lián)成一體的世界”等,可知是與新航路開辟有關,結合所學知識,新航路開辟打破了各大洲相對隔絕的狀態(tài),人類由此從各民族分散孤立開始走向整體世界,歐洲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2)根據(jù)材料“以其強大的帝國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經(jīng)濟上控制了全球。他們還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得出西歐在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上領先世界。第二小問,結合世界史知識,從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角度歸納回答。

(3)近代中國清政府為改變落后狀況,實現(xiàn)富國強兵,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舉辦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宣告洋務運動失敗。【解析】(1)角度:全球;整體角度(史觀)。

評價:人類由此從各民族分散孤立開始走向整體世界;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2)政治上:通過資產(chǎn)階級革命或改革確立了資產(chǎn)階級代議制。

經(jīng)濟上:兩次工業(yè)革命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chǎn)力。

文化上: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近代自然科學不斷進步。

(3)實踐: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引進機器生產(chǎn)。

結果:以失敗告終。三、論述題(共1題,共2分)15、略

【分析】關于世界世界現(xiàn)代史開端問題;可以采用不同的史觀分析。首先要給出明確的分界線。如果用整體史觀,要突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使得世界市場與世界經(jīng)濟最終形成。如果采用采用革命史觀,要突出十月革命的意義,即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起點,是人類歷史由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到社會主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