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江蘇卷6-7題-地表形態(tài)、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原卷版)_第1頁
押江蘇卷6-7題-地表形態(tài)、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原卷版)_第2頁
押江蘇卷6-7題-地表形態(tài)、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原卷版)_第3頁
押江蘇卷6-7題-地表形態(tài)、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原卷版)_第4頁
押江蘇卷6-7題-地表形態(tài)、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押江蘇卷第6—7題地表形態(tài)、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2021年是江蘇省首次施行新高考方案,新高考中江蘇省高考卷由22道單選題和3道解答題組成,在試卷的第三組選擇題中考查了河流侵蝕地貌、河流堆積地貌、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以及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與自然帶等知識點,題目綜合性較強。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是江蘇省考查的一個難點,多與等高線結合,考查地層的判讀,通常比較難,但是在2021年江蘇省高考中在選擇題的第7小題并沒有考查山地的形成,而是考查了河流地貌;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綜合性較強,是歷年的高考的考查重點,例如2021年江蘇高考的第6小題就考查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1.山地的形成解題技巧為:(1)背斜與向斜:山地的形成中,地層剖面圖的判斷是考查的重點,通常需要考生掌握背斜與向斜的基本知識,結合地層線和等高線進行考查。①背斜:巖層向上凸起,頂部巖層較為脆弱,在外力侵蝕作用下,常形成背斜谷;從中間向兩邊走,巖石的年齡越來越新;背斜通常適合開鑿隧道和修建采石場,同時背斜也是一種儲存油氣的構造;但是背斜處不宜修建水庫大壩。②向斜:巖層向下凹,底部巖層較為堅硬,不易被侵蝕,在外力作用下,往往形成向斜谷;向斜處從中心向兩邊走,巖層年齡越來越老;向斜是一個良好的儲水構造,適宜修建水庫大壩。(2)要了解我國常見的地壘和地塹構造:①我國常見的地壘構造:華山、泰山、黃山、廬山等;②我國常見的地塹構造:渭河谷地、汾河谷地、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吐魯番盆地。2.河流地貌解題技巧為:河流地貌包括河流侵蝕地貌和河流堆積地貌。(1)河流侵蝕地貌常考的主要有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以及河曲地貌:①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部的云貴高原,形成條件:有石灰?guī)r的分布和濕潤的氣候條件即流水侵蝕作用較強。②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南方丘陵地區(qū),形成條件:濕潤的氣候條件和紅色的砂巖分布區(qū)。③河曲地貌: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垂直方向上凹岸水流向下,流速較快,凸岸水流向上,流速緩慢;河流凹岸適合修建港口,凸岸則適合聚落和農田的分布。④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作用為主,常形成V形河谷。3.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解題技巧為:要求考生能夠熟記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氣候、地形、土壤、生物、水五大要素,且能夠分析各環(huán)境因子之間的關系。4.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解題技巧為:(1)能夠識記自然帶與氣候的對應關系,且要掌握各自然帶的植被特征。(2)掌握各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分異基礎,知道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分布特點:①總體上看山地的垂直自然帶分布與緯度地帶性相似;②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基帶與當?shù)厮阶匀粠Х植家恢拢⒁獠荒苷f與同緯度自然帶分布一致;③相同自然帶緯度越高,分布的海拔越低。(3)非地帶性:簡單的說就是不符合緯度地帶性和經度地帶性的特殊自然帶,通常受到地形、洋流、下墊面的影響。(4)雪線高低的判斷:陽坡雪線高,陰坡雪線低;迎風坡雪線低,背風坡雪線高;某山坡既是陽坡又是迎風坡時,以迎風坡為主;坡度越大雪線越高。2021?江蘇卷?選擇題第三組第6—7題(2021·江蘇·高考真題)河流流經平坦地形時常形成千回百轉的曲流景觀。下圖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觀圖”。據(jù)此完成下面1-2小題。1.決定該地林地分布的生態(tài)因子是(

)A.氣溫 B.水分 C.光照 D.風向2.在河流變遷過程中,河道景觀的演化過程是(

)A.曲流→牛軛湖→林地→草地 B.牛軛湖→曲流→草地→林地C.林地→草地→曲流→牛軛湖 D.草地→林地→牛軛湖→曲流(2022·江蘇南通·一模)下圖為某區(qū)域地質地形圖,圖中巖層輕微褶皺,斷層南側巖層有明顯的沉降。據(jù)此完成下面1-2小題。1.圖示西北部巖層曾受到的主要水平擠壓方向為(

)A.南—北 B.西北一東南 C.東一西 D.東北一西南2.圖中部分巖層的年齡由老到新依次是(

)A.灰?guī)r、砂頁巖、頁巖 B.砂頁巖、頁巖、灰?guī)rC.頁巖、砂頁巖、灰?guī)r D.頁巖、灰?guī)r、砂頁巖(2022·江蘇江蘇·二模)地質工作者對同一方向三個小山丘開展考察,并繪制出地質、地形剖面示意圖(下圖),下圖山丘中的含礦地層是同時代形成的連續(xù)小褶皺。日前a處小褶皺垂直,b處小褶皺傾斜,c處小褶皺倒轉。據(jù)此完成下面3-4小題。3.考察發(fā)現(xiàn)圖示區(qū)域僅有三個地勢較高的小山丘,推測山丘中小褶皺(

)A.巖性較硬、抗風化、抗侵蝕 B.巖性較軟、易風化、植被好C.巖性較硬、易斷裂、易抬升 D.巖性較軟、成土快、土壤肥4.若發(fā)現(xiàn)山丘小褶皺中有重要礦藏,則下列地點開采條件較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22·江蘇江蘇·一模)讀我國東南某地地形地質圖,完成下面5-6小題。5.下列沿AB線繪制地層剖面圖,最可能的是(

)A. B.C. D.6.下列關于該地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河谷為背斜谷 B.河流以地下水補給為主C.茶樹最宜在甲處種植 D.乙處最易形成聚落(2022·江蘇南通·二模)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地處黃土高原,位于水蝕、風蝕交錯區(qū)。該縣多年平均降水量466.7mm,年均蒸發(fā)量891.2mm。自1998年起,該縣在荒山及坡地營造水土保持林,主要造林樹種有油松、刺槐、山杏、沙棘等。受自然條件和植被生長習性影響,四種防護林分布空間差異顯著,下表示意四種防護林分布特征(坡向一般以正北方向記作0°,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所得角度為坡向角度)。據(jù)此完成下面8-10小題。分布特征海拔/m坡向范圍刺槐1410~15100°~20°;50°~62°;82°~95°;277°~360°山杏1444~15530~100°;280°~360°油松1380~14510°~100°沙棘1365~15620°~74°;280°~360°8.該地適生坡向范圍最大的防護林類型是(

)A.刺槐 B.山杏 C.油松 D.沙棘9.四種防護林在135°~225°坡向范圍內幾乎沒有分布,主要是該坡向范圍內(

)A.降水量少 B.土壤淺薄 C.蒸發(fā)量大 D.下滲量大10.多年觀測顯示,曾經作為先鋒樹種的沙棘分布范圍不斷縮小,逐漸被油松等其他喬木取代,這反映了當?shù)兀?/p>

)A.熱量條件改善 B.降水總量增多 C.人類活動減少 D.生態(tài)環(huán)境改良(2022·江蘇泰州·一模)使沙粒開始運動的臨界風速稱為起動風速,大于起動風速的風稱為起沙風。風是我國西北地區(qū)沙漠化的重要因子。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通過科學營造防風固沙林,有效治理了荒漠化。圖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某地起沙風季節(jié)變化及風向、風速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下面11-13小題。11.該地沙塵天氣出現(xiàn)頻率最低的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2.為達到最好的防風效果,營造林帶的走向應選擇(

)A.東一西 B.南一北 C.東北-西南 D.東南-西北13.科學營造防風固沙林,應(

)A.縮小植株間距 B.引種適生林草 C.選擇速生樹種 D.禁伐原有林木(2022·江蘇江蘇·一模)下圖為陰山山脈不同地段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14-16題。14.甲、乙、丙、丁對應的自然帶,正確的是(

)A.甲——草原化荒漠帶 B.乙—山地荒漠草原帶C.丙——典型草原帶 D.丁—落葉闊葉林帶15.陰山東段陰坡、陽坡自然帶差異,最可能的原因是(

)A.陽坡土層厚 B.陰坡濕度大 C.陽坡降水多 D.陰坡坡度小16.陰山自然帶分布及物種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A.相同自然帶高度東段高于西段 B.隨海拔升高物種豐富度降低C.坡向的植被差異東段大于西段 D.隨經度增加物種豐富度增加(2022·山西太原·一模)沙丘運移速度受風力、風向、植被、沙丘形態(tài)(形狀、高度、寬度、體積)、排列密度和人類活動等因素影響。下圖示意某區(qū)域部分沙丘2003~2013年的運移狀況。據(jù)此完成下面1-2小題。1.圖示沙丘高度最低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導致甲沙丘移動速度慢于其他沙丘的主要因素是(

)A.風力 B.人類活動 C.植被 D.排列密度(2022·四川遂寧·二模)暫時性河流和季節(jié)性河流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廣泛發(fā)育。典型的暫時性河流在一年里基本都是干的,偶爾形成突發(fā)性洪水。新疆準噶爾盆地西部白楊河沖積扇表面發(fā)育有暫時性河流和季節(jié)性河流,暫時性河道占據(jù)著沖積扇表面的大部分區(qū)域。下圖為白楊河沖積扇上兩種類型河道的分布及其沉積過程模式圖,1~6代表不同時期的季節(jié)性河流沉積物。據(jù)此完成下面3-5小題。3.暫時性河流的主要補給水源是(

)A.地下水 B.冰川融水 C.積雪融水 D.短時暴雨4.不同時期的1~6沉積物形成的位置不同,說明了(

)A.該區(qū)域地殼不斷下降 B.季節(jié)性河道頻繁擺動C.該區(qū)域氣候冷暖交替 D.暫時性河道逐漸增加5.在白楊河沖積扇頂部,與季節(jié)性河道相比,暫時性河道沉積物(

)A.平均顆粒大 B.顆粒棱角多 C.源地距離遠 D.分選性明顯(2022·河南洛陽·二模)黃河上游某古老江心洲平均海拔約4600米,面積還在持續(xù)增大。據(jù)調查,該江心洲上不同樹齡的灌木植被仍然保持著原生自然狀態(tài),沒有喬木植被發(fā)育。下圖是該江心洲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6-7小題。6.樹齡較大的灌木主要分布在江心洲的(

)A.東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7.該江心洲沒有喬木植被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土壤瘠薄 B.熱量不足 C.水分過多 D.風力強勁下圖為某區(qū)域地質構造平面圖,圖中主體構造為向斜,地形以山地為主,經外力長期侵蝕,地形起伏不大。沉積巖顆粒物粗細與沉積環(huán)境中的水深有關,水越深,顆粒物越細。完成下面8-9小題。8.若甲地附近發(fā)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

)A.東北 B.西南 C.西北 D.東南9.關于地層新老與沉積環(huán)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b比c老②be期間,海岸線向海洋后退③b比c新④be期間,海岸線向陸地前進A.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2·安徽安慶·二模)研究表明,祁連山植被的空間分布與其降水空間分布一致,其東部海拔2000米到4100米之間分布著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灌叢草原、草甸草原。下圖示意2000~2014年祁連山區(qū)域內12個自動氣象站氣溫和降水取平均值的年際變化。據(jù)此完成下面10-12小題。10.祁連山植被覆蓋率的空間分布格局是(

)A.北高南低 B.山麓最低 C.東高西低 D.山頂最高11.祁連山東部2000米到4100米之間植被的垂直分布表明(

)A.灌叢草原降水最多 B.草原土壤有機質最豐富C.草甸草原氣溫最高 D.森林草原地面光照最少12.從氣象站點的氣候變化趨勢,推測祁連山(

)A.自然帶高度下降 B.自然帶寬度變窄 C.植物生長量增加 D.植物的種類減少(2022·河北邯鄲·一模)巴芬島是加拿大的第一大島,大部分位于北極圈內,一年有8~10個月是冰雪覆蓋的冬天,夏天短暫而涼爽。有一條被冰川覆蓋的山脊縱貫全島,島上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海拔1500~2000m。多山的巴芬島海岸線曲折,峽灣多,島上的村落沿著海岸線分布,居民是祖祖輩輩堅守在這里的因紐特人,他們平時靠漁獵為生。當?shù)噩F(xiàn)代房屋多為架空樁基鋼結構房屋結構體系。下圖為巴芬島區(qū)域圖。據(jù)此完成下面13-15小題。13.巴芬島自然帶主要屬于(

)A.苔原帶 B.針闊葉混交林帶 C.冰原帶 D.亞寒帶針葉林帶14.當?shù)胤课荻嗖捎眉芸諛痘摻Y構房屋結構體系,體現(xiàn)了當?shù)兀?/p>

)A.多大風天氣 B.地質條件復雜 C.有較深的凍土 D.多風暴潮15.推測巴芬島島內居民出行主要的交通工具是(

)A.雪橇、雪地摩托 B.雪橇、小汽車 C.馬車、有軌電車 D.馬車、雪地摩托岳樺林景觀位于長白山火錐體下部,地面坡度陡峻,氣溫低,雨量豐沛,風力強大,蒸發(fā)量較小,相對濕度甚大,土層很薄,主要土類為山地生草森林土。岳樺林帶是針葉林和山地苔原之間的過渡帶,是山地苔原和森林成分的特殊結合。下圖為長白山局部等高線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