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西省運城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調研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1頁
2023-2024學年山西省運城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調研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2頁
2023-2024學年山西省運城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調研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3頁
2023-2024學年山西省運城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調研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4頁
2023-2024學年山西省運城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調研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山西省運城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調研地理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北斗七星幾乎是夜空中最亮、最容易識別的恒星。我國古代先民不僅用它來指示方向,還能用它區(qū)分季節(jié)。圖1為一年內四個日期的同一時刻看到的北斗七星位置的合成圖。圖2為北半球某地同一天甲、乙兩個不同時刻觀測到的北斗七星與北極星的相對位置。完成下面小題。1.圖1中北斗七星斗柄的朝向變化是由于地球的()A.逆時針公轉 B.逆時針自轉 C.順時針公轉 D.順時針自轉2.圖2中,若甲是17:00,則乙約為()A.11:00 B.14:00 C.20:00 D.23:003.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期間()A.運城晝長夜短,白晝逐漸變長 B.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不斷增大C.地球公轉角速度先變小,再變大 D.全球各地日出東北【答案】1.A2.D3.C【解析】【1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節(jié)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jié):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斗柄指向上的變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轉造成的,地球的公轉形成季節(jié)的變化。地球的公轉是逆時針方向,A正確。BCD錯誤。故選A。【2題詳析】由于地球自轉,我們看到了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北天極附近的天體繞北極星呈同心圓逆時針轉動,其角速度就是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即15°/小時(除南北兩極點外)。甲、乙兩個時刻北斗星位置相差約90°,說明地球自轉了90°,即6小時,乙在甲之后6小時,約為23:00。D正確,ABC錯誤。故選D?!?題詳析】題中提到我國古代先民不僅用它來指示方向,還能用它區(qū)分季節(jié),所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期間,是指北半球夏半年,位于北半球的運城晝長夜短,白晝先變長,后變短,A錯;北京正午太陽高度先變大后變小,B錯;北半球夏半年,地球公轉經過遠日點(7月初)附近,所以公轉角速度先變小后變大,C正確;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時,除極晝地區(qū)外,各地日出東北,D錯。干旱地區(qū)的土壤受蒸發(fā)影響,濕度一般由表層向深層增加,但在特定情況下,水汽可能會,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結而向下輸送,出現淺層土壤濕度大于深層土壤的現象,這就是逆濕現象。圖中綠洲與沙漠間的熱力環(huán)流有利于形成逆濕現象。完成下面小題。4.圖中最容易出現逆濕現象的地點是()A.甲 B.乙 C.丙 D.丁5.有利于形成較強逆濕現象的天氣是()A.背景風較弱,晴朗的白天 B.背景風較弱,晴朗的夜晚C.背景風較強,晴朗的白天 D.背景風較強,晴朗的夜晚6.干旱地區(qū)發(fā)生逆濕現象時()A.土壤表層濕度降低 B.對流運動加強C.不利于植物生長 D.會抑制荒漠化發(fā)展【答案】4.C5.B6.D【解析】【4題詳析】在特定情況下,水汽可能會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結而向下輸送,這就是逆濕現象。荒漠中的綠洲在夏季是一個冷源和水汽源,從熱力環(huán)流角度可知綠洲風在近地面是從綠洲吹向荒漠,綠洲的水汽被帶向綠洲邊緣的荒漠,夜晚荒漠降溫較快,此時水汽易受冷凝結,向上蒸發(fā)能力減弱,使其最容易出現下濕上干的逆濕現象,選項地區(qū)中,最容易出現逆濕現象的是綠洲邊緣的荒漠(丙處),水汽凝結后下滲快,C正確?;哪吘壍木G洲上(乙)、綠洲中心地區(qū)(甲),水源較多,下滲較慢,以向上蒸發(fā)、蒸騰為主,A、B錯誤。荒漠中心(?。┛諝飧稍铮刻?,無法凝結,D錯誤。故選C?!?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背景風較弱,沙漠和綠洲之間因熱容量不同導致的熱力環(huán)流較為明顯,CD錯誤。結合熱力環(huán)流原理,荒漠地區(qū)比熱容較小,因此晚上降溫快,所以此時水汽易受冷凝結,因此在晚上產生逆濕現象較多。并且晚上地表溫度較低,蒸發(fā)較弱,因此A錯誤,B正確。故選B。【6題詳析】逆濕現象發(fā)生時,會使水分向下輸送,利于增加土壤表層水分含量,改善綠洲邊緣土壤墑情,促進植物生長,提高了植被覆蓋率,有固沙,防治沙漠擴張的作用,所以D正確,ABC錯誤。故選D。氣壓帶、風帶的實際位置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復雜多變。下圖是“某季節(jié)赤道低氣壓帶的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圖示M地的季節(jié)及盛行風向是()A.北半球夏季西南風 B.北半球夏季東南風 C.北半球冬季西南風 D.北半球冬季東南風8.圖示季節(jié),N地區(qū)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但該地區(qū)降水量并不豐富。其主要原因是()A.大氣對流運動弱 B.地表蒸發(fā)能力弱 C.大氣水汽含量低 D.寒流減濕作用明顯【答案】7.A8.C【解析】【7題詳析】圖示顯示赤道低氣壓帶在赤道以北,所以此時為北半球的夏季,C、D錯誤;圖示時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向右的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偏轉成西南風,A正確、B錯誤。故選A?!?題詳析】N地區(qū)位于非洲20°N,該地區(qū)為熱帶沙漠氣候,地面以沙土為主,赤道低壓帶控制非洲20°N地區(qū)時,氣流上升強烈,A錯誤;地表蒸發(fā)能力強,B錯誤;地面以沙土為主,大氣水汽含量低,C正確;大陸內部受寒流影響小,D錯誤。故選C。在北半球,由北向南逆行的暖鋒叫倒暖鋒。倒暖鋒是我國東北地區(qū)特有的天氣過程,其具備暖鋒特征,但與常見的暖鋒又有明顯不同。東北地區(qū)在倒暖鋒天氣形成之前的兩天都有一次寒潮襲擊,隨后又受到東北方鄂霍茨克海的極大影響。下圖為某倒暖鋒過境前后某測站14-24時氣溫與風向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9.本次倒暖鋒()A.16-18時過境,向東南推進并伴隨降雪過程B.18-20時過境,向西北推進并伴隨大風過程C.20-22時過境,向西南推進并伴隨增溫過程D.22-24時過境,向東北推進并伴隨降水過程10.在倒暖鋒影響下,下圖中與鋒面附近近地面等壓線分布最接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1.倒暖鋒過境期間東北地區(qū)的氣溫分布特點及原因是()A.南高北低,南部較北部緯度低,氣溫高B.北高南低,北部受來自海洋的暖氣團影響,氣溫高C.南高北低,南部較北部降水少,氣溫高D.北高南低,南部受來自海洋的冷氣團影響,氣溫低【答案】9.C10.B11.B【解析】【9題詳析】由材料“在北半球,由北向南逆行的暖鋒叫倒暖鋒。倒暖鋒是我國東北地區(qū)特有的天氣過程,其具備暖鋒特征,但與常見的暖鋒又有明顯不同。東北地區(qū)在倒暖鋒天氣形成之前的兩天都有一次寒潮襲擊,隨后又受到東北方鄂霍茨克海的極大影響”可知,倒暖鋒的行進方向為自偏北方向向偏南方向行進,過境時,氣溫升高。16-18時氣溫降低,不屬于倒暖鋒,A錯誤;18-20時風向為偏北風,但氣溫下降,B錯誤;20-22時風向為東北風,氣溫升高,符合倒暖鋒過境時的特征,吹東北風時鋒面應該向西南推進并伴隨增溫過程,C正確。22-24時盛行偏北風,但氣溫下降,D錯誤;故選C。【10題詳析】由題可知倒暖鋒,是一種特殊鋒面,因此測站受倒暖鋒影響時應位于低壓槽,并且位于我國東北部,因而是類似于北半球的鋒面氣旋。①測站位于低壓中心,A錯誤;②測站位于低壓槽,且由鋒面氣旋的等壓線分布情況可知該測站風向為偏北風,B正確;③測站位于低壓槽附近,但是由鋒面氣旋的等壓線分布可知其風向為偏南風,C錯誤;④測站位于高壓脊,不會出現鋒面活動,D錯誤。故選B。【11題詳析】由材料可知,倒暖鋒具備暖鋒特征,所以東北地區(qū)北部受來自鄂霍次克海的暖氣團控制,氣溫高,東北地區(qū)南部受寒潮影響,為冷氣團控制,氣溫較低,氣溫北高南低,A、C錯誤。倒暖鋒常出現于東北地區(qū)冬季,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冬季時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故北部的暖氣團來自海洋,南部冷氣團來自陸地,B正確,D錯誤。故選B。蒸散發(fā)的主要形式有:植物蒸騰、水面蒸發(fā)和土壤蒸發(fā)。近年來北川河(黃河的二級支流,位于呂梁山中段西翼)流域植被恢復后年蒸散發(fā)量減少,7.8月減少最明顯。流域內無大型水庫,河床寬度小于30米。下圖示意北川河流域1970~2020年水面蒸發(fā)量變化。完成下面小題。12.近年來該流域蒸散發(fā)量變小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蒸騰量減少 B.土壤蒸發(fā)量減少C.水面蒸發(fā)量減少 D.土壤下滲量減少13.該流域水面蒸發(fā)量呈減小趨勢是因為()A.陰雨天多,光照減少 B.大量灌溉,水面萎縮C.降水減少,空氣干燥 D.植被恢復,風速下降14.不考慮人類活動影響,近年來北川河流域植被恢復,使流域內()A.河床下降 B.坡面徑流增多C.降水明顯增加 D.年均氣溫升高【答案】12.B13.D14.A【解析】【12題詳析】結合材料可知,該現象發(fā)生在流域植被恢復之后,植被數量增加,植物蒸騰量會增加,A錯誤;植被可以增加下滲,D錯誤;結合圖片信息可知近年來水面蒸發(fā)量減少并不明顯,且河床寬度小于30m,無大型水庫,水域面積較小,蒸發(fā)量有限,C錯誤;隨著植被覆蓋度不斷提高,太陽輻射無法直接到達地面,地表溫度上升緩慢,土壤蒸發(fā)量減少,B正確。故選B?!?3題詳析】結合材料信息可知,該地區(qū)植被恢復但是年均氣溫卻是升高的,故流域內植被對氣候的調節(jié)作用微弱,降水不會明顯增加,陰雨天氣不會明顯增多,A錯誤;材料信息沒有顯示該地區(qū)進行大量農業(yè)灌溉活動,且推測植被恢復是由于大規(guī)模退耕還林還草導致的,故耕地面積應該是減少的,灌溉用水也會縮減,B錯誤;植被恢復利于調節(jié)氣候,植被蒸騰量增大,空氣濕度增加,C錯誤;風速是影響蒸發(fā)的因素,風速越大,蒸發(fā)越強,植被恢復利于增加地面摩擦力,降低風速,減少水面蒸發(fā),D正確。故選D。【14題詳析】森林植被會調節(jié)氣溫,使溫差減小,不會導致年均氣溫升高,D錯誤;植被恢復,下滲增加,坡面徑流減少,B錯誤;結合材料信息可知,該地區(qū)植被恢復但是年均氣溫卻是升高的,故流域內植被對氣候的調節(jié)作用微弱,降水不會明顯增加,C錯誤;植被恢復,河流含沙量減小,含沙量小于輸沙能力,河流以沖刷為主,河床降低,A正確;故選A。河流在山區(qū)匯集水源,一路沖出山口,擺脫了側邊的束縛,沿著一定坡度的山麓呈放射狀鋪展開來,形成了扇狀堆積體和“蒲扇”樣的河道形態(tài),這就是河流的沖積扇。根據沖積扇所在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可以將它細分為“旱扇”和“濕扇”,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關于“旱扇”和“濕扇”的敘述,正確的是()A.“濕扇”自扇頂至扇緣顆粒物逐漸變粗B.“旱扇”發(fā)育面積通常較“濕扇”小C.“濕扇”扇上的河流徑流年際變化較大D.我國“旱扇”發(fā)育的活躍期是春季16.高空俯視“旱扇”,有時會發(fā)現一個個“旱扇”疊置成串珠狀,這種現象反映的是山脈的垂直運動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山脈抬升,新的“旱扇”排列在前,舊的“旱扇”排列在后②山脈抬升,新的“旱扇”排列在后,舊的“旱扇”排列在前③山脈下降,新的“旱扇”排列在后,舊的“旱扇”排列在前④山脈下降,新的“旱扇”排列在前,舊的“旱扇”排列在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5.B16.A【解析】【15題詳析】河流流出山口后,隨著流速逐漸降低,攜帶的碎石泥沙逐漸沉積,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所以“濕扇”自扇頂至扇緣顆粒物逐漸變細,A錯誤?!皾裆取背D晔芎恿鞯亩逊e作用,面積一般較大;“旱扇”主河道為常流河,其余為時令河,堆積作用較小,“旱扇”發(fā)育面積通常較“濕扇”小,B正確?!皾裆取鄙先繛槌A骱樱话惆l(fā)育于濕潤、半濕潤區(qū),流量年際變化小,C錯誤。我國的“旱扇”多是時令河沖積形成,我國的時令河多分布在西北地區(qū),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季氣溫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水量大,搬運堆積能力強,是“旱扇”發(fā)育的活躍期,D錯誤。故選B。【16題詳析】“旱扇”呈串珠狀分布,這種現象反映山脈的垂直運動,當山脈抬升時,河流的流速增加,新生成的“旱扇”向前伸展,排列在舊的“旱扇”前面,①正確,②錯誤;當山脈下降時,河流的流速降低,新生成的“旱扇”向后退,排列在舊的“旱扇”后面,③正確,④錯誤。①③正確,A正確;②④錯誤,B、C、D錯誤。故選A?!搬丰牡孛病笔巧綎|省沂蒙地區(qū)獨有的一種地貌景觀。崮,是山頂平展、周圍峭壁如削的方形山,如左圖;岱崮地貌巖層分布如右圖所示。在崮頂村莊,不少壘房子的石頭里都發(fā)現有三葉蟲化石。完成下面小題。17.岱崮地貌形成時期至少早于()A.中生代 B.新生代 C.古生代 D.太古宙18.推測岱崮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質過程是()A.巖漿活動—沉積作用—地殼抬升 B.地殼抬升—沉積作用—變質作用C.沉積作用—地殼抬升—風化侵蝕 D侵蝕作用—地殼抬升—沉積作用19.關于岱崮地貌分布區(qū),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以花崗巖為主 B.易發(fā)生崩塌、滑坡C.地表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 D.重點發(fā)展糧食種植【答案】17A18.C19.B【解析】【17題詳析】根據材料信息“不少壘房子的石頭里都發(fā)現有三葉蟲化石”,結合所學知識,三葉蟲在寒武紀出現,寒武紀晚期與奧陶紀興盛,志留紀開始衰退,二疊紀三疊紀之交滅絕,故岱崮地貌形成時期至少早于三葉蟲滅絕的時代,其中三疊紀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所以岱崮地貌形成時期至少早于中生代,A對,排除BCD。故選A?!?8題詳析】由題干“不少壘房子的石頭里都發(fā)現有三葉蟲化石”可判斷,這些巖石類型為沉積巖。而沉積巖需要漫長的沉積物壓制、固結成巖,因此地質過程的首先一步就是先形成沉積環(huán)境。題干上信息“崮,是山頂平展、周圍峭壁如削”,因此可以判斷岱崮地貌經歷外力侵蝕作用。因此沉積巖經歷地殼抬升后,又經歷外力風化侵蝕。因此岱崮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質過程為沉積作用——地殼抬升——風化侵蝕,C對,排除ABD。故選C?!?9題詳析】根據材料中“不少壘房子的石頭里都發(fā)現有三葉蟲化石”可以判斷,該地巖石主要為沉積巖,A錯;根據材料信息“‘岱崮地貌’是山東省沂蒙地區(qū)獨有的一種地貌景觀”提示及讀圖可見,該地地勢崎嶇,降水集中,容易發(fā)生崩塌、滑坡,B對;結合所學知識,該地(山東省沂蒙地區(qū))位于暖溫帶,地帶性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C錯;該地地勢起伏大,發(fā)展糧食種植易造成生態(tài)破壞,D錯。故選B。土壤是由固相(礦物質、有機質)、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氣相(土壤空氣)三相物質組成的。土壤容重是指一定容積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間的孔隙)烘干后的重量與同容積水的重量的比值,它與土壤質地、土壤水分、壓實狀況、土壤顆粒密度、土壤有機質含量及各種土壤管理措施有關??蒲腥藛T在野外調查祁連山中段山地表層土壤容重時發(fā)現:不同植被類型下,土壤容重不同。左圖示意祁連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帶譜,右圖示意祁連山中段不同植被類型0~10cm土壤容重。完成下面小題。20.與海拔同為3200米的山地北坡相比,南坡的土壤容重特點及原因分析正確的是()A.南坡土壤容重大;南坡冰雪融水多,土壤含水多B.南坡土壤容重大;南坡生物量較低C.南坡土壤容重?。荒掀抡舭l(fā)強,土壤含水較少D.南坡土壤容重小;南坡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21.下列農業(yè)生產措施中,能顯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生產力的是()①秸稈還田②培育良種③間作套種④地膜覆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20.B21.D【解析】【20題詳析】根據材料中關于土壤容重的概念和所學土壤肥力知識可知,有機質含量高、含水量較大,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生產力較高。據圖可知,南坡海拔3200米處為山地草甸草原帶,北坡同海拔為山地森林帶,南坡生物量較北坡低,使得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所以南坡的土壤容重較大,CD錯誤。南坡為陽坡,蒸發(fā)較北坡強,所以南坡土壤含水較少,生物量較低,A錯誤,B正確。故選B?!?1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秸稈還田能夠增加土壤有機質,地膜覆蓋可以保持土壤的水分,都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生產力,①④正確;培育良種提高了種子的品質,對土壤沒有影響,②錯誤;間作套種,主要提高了土地復種指數,提高了土地利用率,③錯誤。①④組合正確,故選D。某校地理科考小組在我國內蒙古東部某地觀測到不同海拔有白樺林、線葉菊、貝加爾針茅(狼針草)、禾草草甸等植被分布并繪制示意圖(如圖所示),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2.該地區(qū)四類植被分布說法可信的是()A.①—白樺林 B.②—貝加爾針茅 C.③—禾草草甸 D.④—線葉菊23.白樺林生長的位置及原因是()A.位于迎風坡,降水較多 B.位于背風坡,降水較少C.位于陽坡,光照較強 D.位于陰坡,土壤濕潤【答案】22.A23.D【解析】【22題詳析】由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內蒙古地區(qū)區(qū)域內水分條件差異大,圖示地區(qū)南高北低,說明四類植被帶均位于山地夏季風背風坡一側,水汽少,①植被帶位于陰坡,且地勢起伏較大,蒸發(fā)少,土壤含水較多,可分布白樺林,A正確;禾草草甸相較于鄰近植被帶,具有較好的水分條件,④位于河流附近,水分較多,因此④為禾草草甸,線葉菊在草原地帶中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的上部,因此②為線葉菊,貝加爾針茅常進入線葉菊草地,成為亞優(yōu)勢種,因此③為貝加爾針茅,BCD錯誤。故選A。【23題詳析】由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示地區(qū)南高北低,四類植被帶均位于山地夏季風背風坡一側,水汽少,森林植被生長需水量大,①植被帶位于陰坡,避免陽光直射,蒸發(fā)較小,土壤濕潤,可分布白樺林,D正確,ABC錯誤。故選D。讀我國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4.圖中甲代表的自然帶最可能是()A.草原帶 B.荒漠帶 C.闊葉林帶 D.常綠闊葉林帶25.關于圖示信息,敘述正確的是()A.從阿爾泰山到青藏高原,雪線高度的變化主要受緯度的影響B(tài).青藏高原山地垂直自然帶數量較少是因為降水少C.阿爾泰山和北路天山有森林分布是因為其山地海拔較低D.北路天山中丙區(qū)為優(yōu)良的冬季牧場,乙區(qū)為夏季牧場【答案】24.B25.A【解析】【24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阿爾泰山、天山位于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qū),氣候干旱,降水少,形成的自然帶為荒漠帶;讀圖分析可知,甲地位于山地的基帶,與周圍水平自然帶相一致,應該最可能是荒漠帶,故選B。【25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山體所在的緯度越高,同一自然帶在山體上分布的海拔高度越高,從阿爾泰山到青藏高原,緯度越高,雪線的海拔高度越高,A正確;影響自然帶數量的因素主要有緯度、海拔高度、和山體的相對高度,青藏高原垂直自然帶數量較少是因為相對高度小,B錯誤;森林多分布于降水較多的區(qū)域,阿爾泰山和北路天山有森林分布是因為其位于山地的迎風坡,降水較多,因而發(fā)育森林,C錯誤;天山的山地森林以上為夏季牧場,以下為冬季牧場,由此判斷丙區(qū)為優(yōu)良的夏季牧場,乙區(qū)為冬季牧場,D錯誤。故選A。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0分)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85年西北石油地質局地質大隊在新疆卻爾卻克山發(fā)現了大量的三葉蟲化石,再次證實了新疆地區(qū)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后逐漸演變出了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該地氣候干旱,平均年降水量不超過100毫米,蒸發(fā)量高達2500-3400毫米,晝夜溫差達40℃以上。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風沙日,大風風速達每秒300米,沙漠中分布著無數個流動沙丘。塔克拉瑪干沙漠沙粒多為細沙和粉沙,在自然狀態(tài)下很難發(fā)育成熟土壤。下圖為塔里木盆地及其周邊示意圖。(1)從地質和氣候角度,分析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2)推測塔克拉瑪干沙漠沙粒多細沙和粉沙的原因。(3)結合土壤發(fā)育過程,分析塔克拉瑪干沙漠難以發(fā)育成熟土壤的原因。【答案】(1)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導致周邊山脈、高原隆起,形成封閉性的盆地;四周山地、高原阻擋了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氣候變暖,蒸發(fā)加劇,蒸發(fā)量遠遠大于降水量。(2)塔克拉瑪干沙漠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物理風化作用強,使沙粒逐漸變細;塔克拉瑪干沙漠多大風天氣,風力侵蝕使沙粒變細;風力從遠處搬運來的多為顆粒細小的細沙和粉沙(或者風力難以搬運較大的顆粒在此沉積);塔克拉瑪干沙漠距離周邊高山較遠,河流流量小(或河流搬運能力弱),難以搬運來顆粒較大的沉積物。(3)塔克拉瑪干沙漠多大風,成土母質的形成過程經常被風蝕和沙埋作用打斷,難以發(fā)育穩(wěn)定的成土母質;當地氣候干旱,降水少,生物稀少,有機質來源少,土層淺薄貧瘠,難以形成土壤。【解析】【小問1詳析】根據所學知識,塔克拉瑪干所在位置位于塔里木盆地,而塔里木盆地是由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擠壓碰撞,導致周邊山脈隆起,高原隆起,形成封閉型的盆地地區(qū);由于盆地四周海拔較高,阻擋了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深入,使得該地區(qū)水汽含量較少,降水較少;同時,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蒸發(fā)加劇,該地區(qū)蒸發(fā)量遠遠大于降水量,形成塔克拉瑪干沙漠。【小問2詳析】塔克拉瑪干沙漠地處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物理風化作用強;多大風天氣風蝕作用強,砂石破碎,粒徑較小;塔克拉瑪干沙漠距離周邊高山較遠,河流水量小,流程短,難以攜帶較大顆粒沉積物;風力搬運到此處的沉積物顆粒也較小,所以沙漠多細沙和粉沙。【小問3詳析】根據所學知識,成土母質是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成土母質來源于巖石的風化物;成土母質在以生物為主導的自然成土作用下,釋放和積累養(yǎng)分,才能形成土壤;塔克拉瑪干沙漠氣候干旱,多大風天氣,地表多細沙和粉沙,成土母質在形成過程中經常被風蝕或砂埋,使成土過程中斷,難以發(fā)育穩(wěn)定的成土母質;當地氣候干旱,生物數量少,有機質來源少,土層淺薄貧瘠,故難以形成土壤。2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7月28日9時55分,臺風“杜蘇芮”裹挾著大量的熱量和水汽在福建省晉江市沿海登陸,其殘余環(huán)流于29日夜間進入河南并繼續(xù)北上。緊接著西太平洋上的臺風“卡努”于8月1日移入東海,逐漸向浙江沿海靠近,形成東南急流,同時副熱帶高壓在華北地區(qū)的北部形成高壓壩。受臺風和高壓壩的共同影響,7月29日至8月2日,京津冀地區(qū)出現極端強降雨天氣,累計降雨量100-600毫米,地處太行山東麓的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達到驚人的1003毫米。受強降水影響,多地出現嚴重城市內澇、山洪、地質災害,受災人口826.9萬,死亡145人,失蹤26人,直接經濟損失352.5億元。下圖為京津冀地區(qū)極端強降水成因示意圖。(1)結合圖文材料,分析京津冀地區(qū)此次極端強降雨形成的主要原因。(2)利用水循環(huán)原理,分析此次多地出現城市內澇的原因。(3)請列舉在城市內澇發(fā)生時可采取的個人避險自救措施。【答案】(1)“杜蘇芮”攜帶大量水汽抵達京津冀地區(qū),形成臺風雨;緊接著臺風“卡努”登陸,形成東南急流,補充了大量水汽;京津冀東北部強大的副熱帶高壓壩,阻擋水汽北上;太行山脈的阻擋抬升作用明顯,在山前形成了此次極端強降水(或受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2)受臺風影響,水汽輸送量大;降水強度大,降水時間長,降水量大;城市路面硬化面積大,下滲少,地表徑流量大;局部地區(qū)地勢低洼或排水系統不完善,排水不暢。(3)及時遠離低洼處,盡量轉移到高處;盡量遠離帶電的物體如電線桿、高壓線;盡量減少外出,要及時切斷電源、氣源;地勢低洼的居民住宅區(qū),在暴雨來臨前迅速在門外放上沙袋,防止積水進入;屋內進水,迅速向樓頂、陽臺等高處轉移,及時撥打110電話,等待救援?!窘馕觥俊拘?詳析】根據題干信息可知,來自印度洋、太平洋夏季風攜帶了大量水汽,水汽沿著圖中兩大水汽通道被源源不斷輸送到京津冀地區(qū),為京津冀地區(qū)降水提供了豐富的水汽。由于受到京津冀地區(qū)北部強大的副熱帶高壓遲滯和阻擋,使得北上的水汽被阻擋,使得降水持續(xù)時間長,累計雨量大。再加上京津冀西邊太行山脈和北部的燕山山脈與攜帶水汽的偏南風正向相交,水汽受地形的阻擋抬升,在山前形成極端強降水。【小問2詳析】根據所學知識,此次臺風來臨,攜帶大量水汽,同時降水強度較多,降水長時間較強,使得該地降水量較大;城市地區(qū)路面硬化面積較大,下身量較少,而地表徑流量較多,導致大量雨水匯集于地表;同時,部分地區(qū)出現地勢低洼或排水系統不完善的結果,導致排水不暢。【小問3詳析】結合所學知識,城市內澇發(fā)生是由于大量降水超過了本城市的排水能力,導致城市地面積水,因此,當城市內澇發(fā)生時,人們盡量遠離低洼地區(qū),及時轉移到高處,比如屋頂或樓層較高的地區(qū);行人在路上行走,盡量避免帶電的物體,如電線桿,高壓線等,避免觸電;當城市內澇發(fā)生時,盡量減少外出,在家要及時切斷電源,氣源等,保證屋內安全;地勢低洼的居民住宅區(qū),在暴雨來臨之前,在門外放上沙袋,防止積水進入屋內;若屋內不慎進水,迅速向樓頂,屋頂等海拔較高的地方轉移,同時撥打110或119等待救援。2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安旒影雿u位于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半島內約有405條冰川,每年夏秋交替之際,數以百萬計的三文魚在河流入海口處集聚,后溯流而上,回到出生地產卵,在此過程中易成為棕熊及其他動物的食物。研究發(fā)現,島上樹林獲得的氮至少有17%—25%來自海洋,距河、湖近的林區(qū)這一比例更高,因而棕熊成為連通海洋與陸地生態(tài)系統氮流動的橋梁。下圖示意堪察加半島地理位置及棕熊捕食三文魚景觀。(1)分析堪察加半島冬季積雪厚,冰川數量多的主要原因。(2)從氣候和水文角度,分析每年夏秋交替之際三文魚洄游到出生地產卵的有利條件。(3)從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角度,說明棕熊是連通海洋與陸地生態(tài)系統氮流動的橋梁的理由?!敬鸢浮浚?)冬季風東進的過程中,越過海洋增溫增濕,在堪察加半島西岸受地形抬升,降雪量大;三面環(huán)海,受海洋影響大,降雪的水汽條件充足;冬季降雪多,形成冰川的物質條件充足;冬季寒冷漫長且半島東岸有千島寒流流經,氣候寒冷,利于冰川形成;堪察加半島緯度較高,山地海拔較高,冬季氣溫較低。(2)堪察加半島緯度高,氣候寒冷,夏秋交替之際,氣溫高,河流解凍;夏秋交替之際,河流水位較淺,上下游之間落差較小,流速緩,三文魚溯流而上的阻力??;河流含沙量小,水質較好等。(3)洄游的三文魚將氮從海洋帶向陸地的河流、湖泊;棕熊捕食三文魚,將氮快速地從河湖中“轉運”出來;棕熊吃剩并隨意丟棄的三文魚殘骸,成為植物生長的重要外部氮源;流水等作用將植物、土壤中的氮攜帶至海洋,從而促成海洋與陸地生態(tài)系統氮流動?!窘馕觥俊拘?詳析】冬季積雪厚主要從氣溫及降水條件角度進行分析,堪察加半島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冬季風東進的過程中,受“大湖效應”影響,越過海洋增溫增濕,在堪察加半島西岸受地形抬升,降雪量大;堪察加半島三面環(huán)海,受海洋影響大,降雪的水汽條件充足;冬季氣溫低,降水以降雪形式出現。冰川數量多應從冰川物質及氣溫角度考慮,由前面分析可知,冬季降雪多,形成冰川的物質條件充足;從氣溫角度考慮,該半島緯度較高,山地海拔較高,冬季氣溫較低;半島東岸有千島寒流流經,加劇降溫,造成半島氣候寒冷,有利于冰川形成?!拘?詳析】三文魚洄游時,逆流向上,需要在河道中洄游,堪察加半島緯度高,氣候寒冷,夏秋交替之際,氣溫高,河流解凍。洄游過程中存在很多困難,如峽谷河道狹窄、彎曲、水流急;逆流而上,河道陡降比(或海拔高度)增大,瀑布、險灘增多。夏秋交替之際,河流水位較淺,上下游之間落差較小,流速緩,三文魚溯流而上的阻力??;河流含沙量小,水質較好也利于三文魚洄游產卵?!拘?詳析】堪察加半島上棕熊捕食三文魚及三文魚洄游等構成了“海洋—三文魚—棕熊—森林”特殊的養(yǎng)分傳遞系統,即以三文魚洄游的形式,從海洋回到淡水,然后由覓食的熊帶至陸地。在這樣的生態(tài)系統中,棕熊是連通海洋與陸地生態(tài)系統氮流動的橋梁。洄游的三文魚將氮從海洋帶向陸地的河流、湖泊,盡管許多幼魚都會死在海洋中,無緣回到故土,但最后洄游并死在產卵地的成魚仍然能從海洋帶給它們最后的棲身地—溪流與湖泊系統大量的養(yǎng)分與能量;棕熊捕食三文魚,將氮快速地從河湖中“轉運”出來,對棕熊來說,三文魚是其極其重要的營養(yǎng)來源,而且它們能否生存并成功繁殖就取決于在每年夏末和秋季儲存脂質的多少;棕熊吃剩并隨意丟棄的三文魚殘骸,成為植物生長的重要外部氮源,借助棕熊殺死肥美三文魚,負載養(yǎng)分的三文魚殘骸會被更遠地帶進森林,為森林中的動植物提供大量的食物及養(yǎng)分,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棕熊是真正的“生態(tài)系統工程師”—它們將來自海洋的養(yǎng)分傳遞到河岸生態(tài)系統;流水等作用將植物、土壤中的氮攜帶至海洋,從而促成海洋與陸地生態(tài)系統氮流動。山西省運城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調研地理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北斗七星幾乎是夜空中最亮、最容易識別的恒星。我國古代先民不僅用它來指示方向,還能用它區(qū)分季節(jié)。圖1為一年內四個日期的同一時刻看到的北斗七星位置的合成圖。圖2為北半球某地同一天甲、乙兩個不同時刻觀測到的北斗七星與北極星的相對位置。完成下面小題。1.圖1中北斗七星斗柄的朝向變化是由于地球的()A.逆時針公轉 B.逆時針自轉 C.順時針公轉 D.順時針自轉2.圖2中,若甲是17:00,則乙約為()A.11:00 B.14:00 C.20:00 D.23:003.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期間()A.運城晝長夜短,白晝逐漸變長 B.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不斷增大C.地球公轉角速度先變小,再變大 D.全球各地日出東北【答案】1.A2.D3.C【解析】【1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節(jié)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jié):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斗柄指向上的變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轉造成的,地球的公轉形成季節(jié)的變化。地球的公轉是逆時針方向,A正確。BCD錯誤。故選A?!?題詳析】由于地球自轉,我們看到了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北天極附近的天體繞北極星呈同心圓逆時針轉動,其角速度就是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即15°/小時(除南北兩極點外)。甲、乙兩個時刻北斗星位置相差約90°,說明地球自轉了90°,即6小時,乙在甲之后6小時,約為23:00。D正確,ABC錯誤。故選D?!?題詳析】題中提到我國古代先民不僅用它來指示方向,還能用它區(qū)分季節(jié),所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期間,是指北半球夏半年,位于北半球的運城晝長夜短,白晝先變長,后變短,A錯;北京正午太陽高度先變大后變小,B錯;北半球夏半年,地球公轉經過遠日點(7月初)附近,所以公轉角速度先變小后變大,C正確;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時,除極晝地區(qū)外,各地日出東北,D錯。干旱地區(qū)的土壤受蒸發(fā)影響,濕度一般由表層向深層增加,但在特定情況下,水汽可能會,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結而向下輸送,出現淺層土壤濕度大于深層土壤的現象,這就是逆濕現象。圖中綠洲與沙漠間的熱力環(huán)流有利于形成逆濕現象。完成下面小題。4.圖中最容易出現逆濕現象的地點是()A.甲 B.乙 C.丙 D.丁5.有利于形成較強逆濕現象的天氣是()A.背景風較弱,晴朗的白天 B.背景風較弱,晴朗的夜晚C.背景風較強,晴朗的白天 D.背景風較強,晴朗的夜晚6.干旱地區(qū)發(fā)生逆濕現象時()A.土壤表層濕度降低 B.對流運動加強C.不利于植物生長 D.會抑制荒漠化發(fā)展【答案】4.C5.B6.D【解析】【4題詳析】在特定情況下,水汽可能會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結而向下輸送,這就是逆濕現象?;哪械木G洲在夏季是一個冷源和水汽源,從熱力環(huán)流角度可知綠洲風在近地面是從綠洲吹向荒漠,綠洲的水汽被帶向綠洲邊緣的荒漠,夜晚荒漠降溫較快,此時水汽易受冷凝結,向上蒸發(fā)能力減弱,使其最容易出現下濕上干的逆濕現象,選項地區(qū)中,最容易出現逆濕現象的是綠洲邊緣的荒漠(丙處),水汽凝結后下滲快,C正確?;哪吘壍木G洲上(乙)、綠洲中心地區(qū)(甲),水源較多,下滲較慢,以向上蒸發(fā)、蒸騰為主,A、B錯誤?;哪行模ǘ。┛諝飧稍?,水汽含量太少,無法凝結,D錯誤。故選C?!?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背景風較弱,沙漠和綠洲之間因熱容量不同導致的熱力環(huán)流較為明顯,CD錯誤。結合熱力環(huán)流原理,荒漠地區(qū)比熱容較小,因此晚上降溫快,所以此時水汽易受冷凝結,因此在晚上產生逆濕現象較多。并且晚上地表溫度較低,蒸發(fā)較弱,因此A錯誤,B正確。故選B?!?題詳析】逆濕現象發(fā)生時,會使水分向下輸送,利于增加土壤表層水分含量,改善綠洲邊緣土壤墑情,促進植物生長,提高了植被覆蓋率,有固沙,防治沙漠擴張的作用,所以D正確,ABC錯誤。故選D。氣壓帶、風帶的實際位置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復雜多變。下圖是“某季節(jié)赤道低氣壓帶的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圖示M地的季節(jié)及盛行風向是()A.北半球夏季西南風 B.北半球夏季東南風 C.北半球冬季西南風 D.北半球冬季東南風8.圖示季節(jié),N地區(qū)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但該地區(qū)降水量并不豐富。其主要原因是()A.大氣對流運動弱 B.地表蒸發(fā)能力弱 C.大氣水汽含量低 D.寒流減濕作用明顯【答案】7.A8.C【解析】【7題詳析】圖示顯示赤道低氣壓帶在赤道以北,所以此時為北半球的夏季,C、D錯誤;圖示時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向右的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偏轉成西南風,A正確、B錯誤。故選A。【8題詳析】N地區(qū)位于非洲20°N,該地區(qū)為熱帶沙漠氣候,地面以沙土為主,赤道低壓帶控制非洲20°N地區(qū)時,氣流上升強烈,A錯誤;地表蒸發(fā)能力強,B錯誤;地面以沙土為主,大氣水汽含量低,C正確;大陸內部受寒流影響小,D錯誤。故選C。在北半球,由北向南逆行的暖鋒叫倒暖鋒。倒暖鋒是我國東北地區(qū)特有的天氣過程,其具備暖鋒特征,但與常見的暖鋒又有明顯不同。東北地區(qū)在倒暖鋒天氣形成之前的兩天都有一次寒潮襲擊,隨后又受到東北方鄂霍茨克海的極大影響。下圖為某倒暖鋒過境前后某測站14-24時氣溫與風向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9.本次倒暖鋒()A.16-18時過境,向東南推進并伴隨降雪過程B.18-20時過境,向西北推進并伴隨大風過程C.20-22時過境,向西南推進并伴隨增溫過程D.22-24時過境,向東北推進并伴隨降水過程10.在倒暖鋒影響下,下圖中與鋒面附近近地面等壓線分布最接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1.倒暖鋒過境期間東北地區(qū)的氣溫分布特點及原因是()A.南高北低,南部較北部緯度低,氣溫高B.北高南低,北部受來自海洋的暖氣團影響,氣溫高C.南高北低,南部較北部降水少,氣溫高D.北高南低,南部受來自海洋的冷氣團影響,氣溫低【答案】9.C10.B11.B【解析】【9題詳析】由材料“在北半球,由北向南逆行的暖鋒叫倒暖鋒。倒暖鋒是我國東北地區(qū)特有的天氣過程,其具備暖鋒特征,但與常見的暖鋒又有明顯不同。東北地區(qū)在倒暖鋒天氣形成之前的兩天都有一次寒潮襲擊,隨后又受到東北方鄂霍茨克海的極大影響”可知,倒暖鋒的行進方向為自偏北方向向偏南方向行進,過境時,氣溫升高。16-18時氣溫降低,不屬于倒暖鋒,A錯誤;18-20時風向為偏北風,但氣溫下降,B錯誤;20-22時風向為東北風,氣溫升高,符合倒暖鋒過境時的特征,吹東北風時鋒面應該向西南推進并伴隨增溫過程,C正確。22-24時盛行偏北風,但氣溫下降,D錯誤;故選C?!?0題詳析】由題可知倒暖鋒,是一種特殊鋒面,因此測站受倒暖鋒影響時應位于低壓槽,并且位于我國東北部,因而是類似于北半球的鋒面氣旋。①測站位于低壓中心,A錯誤;②測站位于低壓槽,且由鋒面氣旋的等壓線分布情況可知該測站風向為偏北風,B正確;③測站位于低壓槽附近,但是由鋒面氣旋的等壓線分布可知其風向為偏南風,C錯誤;④測站位于高壓脊,不會出現鋒面活動,D錯誤。故選B?!?1題詳析】由材料可知,倒暖鋒具備暖鋒特征,所以東北地區(qū)北部受來自鄂霍次克海的暖氣團控制,氣溫高,東北地區(qū)南部受寒潮影響,為冷氣團控制,氣溫較低,氣溫北高南低,A、C錯誤。倒暖鋒常出現于東北地區(qū)冬季,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冬季時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故北部的暖氣團來自海洋,南部冷氣團來自陸地,B正確,D錯誤。故選B。蒸散發(fā)的主要形式有:植物蒸騰、水面蒸發(fā)和土壤蒸發(fā)。近年來北川河(黃河的二級支流,位于呂梁山中段西翼)流域植被恢復后年蒸散發(fā)量減少,7.8月減少最明顯。流域內無大型水庫,河床寬度小于30米。下圖示意北川河流域1970~2020年水面蒸發(fā)量變化。完成下面小題。12.近年來該流域蒸散發(fā)量變小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蒸騰量減少 B.土壤蒸發(fā)量減少C.水面蒸發(fā)量減少 D.土壤下滲量減少13.該流域水面蒸發(fā)量呈減小趨勢是因為()A.陰雨天多,光照減少 B.大量灌溉,水面萎縮C.降水減少,空氣干燥 D.植被恢復,風速下降14.不考慮人類活動影響,近年來北川河流域植被恢復,使流域內()A.河床下降 B.坡面徑流增多C.降水明顯增加 D.年均氣溫升高【答案】12.B13.D14.A【解析】【12題詳析】結合材料可知,該現象發(fā)生在流域植被恢復之后,植被數量增加,植物蒸騰量會增加,A錯誤;植被可以增加下滲,D錯誤;結合圖片信息可知近年來水面蒸發(fā)量減少并不明顯,且河床寬度小于30m,無大型水庫,水域面積較小,蒸發(fā)量有限,C錯誤;隨著植被覆蓋度不斷提高,太陽輻射無法直接到達地面,地表溫度上升緩慢,土壤蒸發(fā)量減少,B正確。故選B。【13題詳析】結合材料信息可知,該地區(qū)植被恢復但是年均氣溫卻是升高的,故流域內植被對氣候的調節(jié)作用微弱,降水不會明顯增加,陰雨天氣不會明顯增多,A錯誤;材料信息沒有顯示該地區(qū)進行大量農業(yè)灌溉活動,且推測植被恢復是由于大規(guī)模退耕還林還草導致的,故耕地面積應該是減少的,灌溉用水也會縮減,B錯誤;植被恢復利于調節(jié)氣候,植被蒸騰量增大,空氣濕度增加,C錯誤;風速是影響蒸發(fā)的因素,風速越大,蒸發(fā)越強,植被恢復利于增加地面摩擦力,降低風速,減少水面蒸發(fā),D正確。故選D?!?4題詳析】森林植被會調節(jié)氣溫,使溫差減小,不會導致年均氣溫升高,D錯誤;植被恢復,下滲增加,坡面徑流減少,B錯誤;結合材料信息可知,該地區(qū)植被恢復但是年均氣溫卻是升高的,故流域內植被對氣候的調節(jié)作用微弱,降水不會明顯增加,C錯誤;植被恢復,河流含沙量減小,含沙量小于輸沙能力,河流以沖刷為主,河床降低,A正確;故選A。河流在山區(qū)匯集水源,一路沖出山口,擺脫了側邊的束縛,沿著一定坡度的山麓呈放射狀鋪展開來,形成了扇狀堆積體和“蒲扇”樣的河道形態(tài),這就是河流的沖積扇。根據沖積扇所在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可以將它細分為“旱扇”和“濕扇”,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關于“旱扇”和“濕扇”的敘述,正確的是()A.“濕扇”自扇頂至扇緣顆粒物逐漸變粗B.“旱扇”發(fā)育面積通常較“濕扇”小C.“濕扇”扇上的河流徑流年際變化較大D.我國“旱扇”發(fā)育的活躍期是春季16.高空俯視“旱扇”,有時會發(fā)現一個個“旱扇”疊置成串珠狀,這種現象反映的是山脈的垂直運動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山脈抬升,新的“旱扇”排列在前,舊的“旱扇”排列在后②山脈抬升,新的“旱扇”排列在后,舊的“旱扇”排列在前③山脈下降,新的“旱扇”排列在后,舊的“旱扇”排列在前④山脈下降,新的“旱扇”排列在前,舊的“旱扇”排列在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5.B16.A【解析】【15題詳析】河流流出山口后,隨著流速逐漸降低,攜帶的碎石泥沙逐漸沉積,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所以“濕扇”自扇頂至扇緣顆粒物逐漸變細,A錯誤?!皾裆取背D晔芎恿鞯亩逊e作用,面積一般較大;“旱扇”主河道為常流河,其余為時令河,堆積作用較小,“旱扇”發(fā)育面積通常較“濕扇”小,B正確?!皾裆取鄙先繛槌A骱?,一般發(fā)育于濕潤、半濕潤區(qū),流量年際變化小,C錯誤。我國的“旱扇”多是時令河沖積形成,我國的時令河多分布在西北地區(qū),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季氣溫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水量大,搬運堆積能力強,是“旱扇”發(fā)育的活躍期,D錯誤。故選B?!?6題詳析】“旱扇”呈串珠狀分布,這種現象反映山脈的垂直運動,當山脈抬升時,河流的流速增加,新生成的“旱扇”向前伸展,排列在舊的“旱扇”前面,①正確,②錯誤;當山脈下降時,河流的流速降低,新生成的“旱扇”向后退,排列在舊的“旱扇”后面,③正確,④錯誤。①③正確,A正確;②④錯誤,B、C、D錯誤。故選A?!搬丰牡孛病笔巧綎|省沂蒙地區(qū)獨有的一種地貌景觀。崮,是山頂平展、周圍峭壁如削的方形山,如左圖;岱崮地貌巖層分布如右圖所示。在崮頂村莊,不少壘房子的石頭里都發(fā)現有三葉蟲化石。完成下面小題。17.岱崮地貌形成時期至少早于()A.中生代 B.新生代 C.古生代 D.太古宙18.推測岱崮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質過程是()A.巖漿活動—沉積作用—地殼抬升 B.地殼抬升—沉積作用—變質作用C.沉積作用—地殼抬升—風化侵蝕 D侵蝕作用—地殼抬升—沉積作用19.關于岱崮地貌分布區(qū),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以花崗巖為主 B.易發(fā)生崩塌、滑坡C.地表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 D.重點發(fā)展糧食種植【答案】17A18.C19.B【解析】【17題詳析】根據材料信息“不少壘房子的石頭里都發(fā)現有三葉蟲化石”,結合所學知識,三葉蟲在寒武紀出現,寒武紀晚期與奧陶紀興盛,志留紀開始衰退,二疊紀三疊紀之交滅絕,故岱崮地貌形成時期至少早于三葉蟲滅絕的時代,其中三疊紀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所以岱崮地貌形成時期至少早于中生代,A對,排除BCD。故選A?!?8題詳析】由題干“不少壘房子的石頭里都發(fā)現有三葉蟲化石”可判斷,這些巖石類型為沉積巖。而沉積巖需要漫長的沉積物壓制、固結成巖,因此地質過程的首先一步就是先形成沉積環(huán)境。題干上信息“崮,是山頂平展、周圍峭壁如削”,因此可以判斷岱崮地貌經歷外力侵蝕作用。因此沉積巖經歷地殼抬升后,又經歷外力風化侵蝕。因此岱崮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質過程為沉積作用——地殼抬升——風化侵蝕,C對,排除ABD。故選C?!?9題詳析】根據材料中“不少壘房子的石頭里都發(fā)現有三葉蟲化石”可以判斷,該地巖石主要為沉積巖,A錯;根據材料信息“‘岱崮地貌’是山東省沂蒙地區(qū)獨有的一種地貌景觀”提示及讀圖可見,該地地勢崎嶇,降水集中,容易發(fā)生崩塌、滑坡,B對;結合所學知識,該地(山東省沂蒙地區(qū))位于暖溫帶,地帶性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C錯;該地地勢起伏大,發(fā)展糧食種植易造成生態(tài)破壞,D錯。故選B。土壤是由固相(礦物質、有機質)、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氣相(土壤空氣)三相物質組成的。土壤容重是指一定容積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間的孔隙)烘干后的重量與同容積水的重量的比值,它與土壤質地、土壤水分、壓實狀況、土壤顆粒密度、土壤有機質含量及各種土壤管理措施有關??蒲腥藛T在野外調查祁連山中段山地表層土壤容重時發(fā)現:不同植被類型下,土壤容重不同。左圖示意祁連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帶譜,右圖示意祁連山中段不同植被類型0~10cm土壤容重。完成下面小題。20.與海拔同為3200米的山地北坡相比,南坡的土壤容重特點及原因分析正確的是()A.南坡土壤容重大;南坡冰雪融水多,土壤含水多B.南坡土壤容重大;南坡生物量較低C.南坡土壤容重??;南坡蒸發(fā)強,土壤含水較少D.南坡土壤容重??;南坡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21.下列農業(yè)生產措施中,能顯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生產力的是()①秸稈還田②培育良種③間作套種④地膜覆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20.B21.D【解析】【20題詳析】根據材料中關于土壤容重的概念和所學土壤肥力知識可知,有機質含量高、含水量較大,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生產力較高。據圖可知,南坡海拔3200米處為山地草甸草原帶,北坡同海拔為山地森林帶,南坡生物量較北坡低,使得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所以南坡的土壤容重較大,CD錯誤。南坡為陽坡,蒸發(fā)較北坡強,所以南坡土壤含水較少,生物量較低,A錯誤,B正確。故選B?!?1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秸稈還田能夠增加土壤有機質,地膜覆蓋可以保持土壤的水分,都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生產力,①④正確;培育良種提高了種子的品質,對土壤沒有影響,②錯誤;間作套種,主要提高了土地復種指數,提高了土地利用率,③錯誤。①④組合正確,故選D。某校地理科考小組在我國內蒙古東部某地觀測到不同海拔有白樺林、線葉菊、貝加爾針茅(狼針草)、禾草草甸等植被分布并繪制示意圖(如圖所示),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2.該地區(qū)四類植被分布說法可信的是()A.①—白樺林 B.②—貝加爾針茅 C.③—禾草草甸 D.④—線葉菊23.白樺林生長的位置及原因是()A.位于迎風坡,降水較多 B.位于背風坡,降水較少C.位于陽坡,光照較強 D.位于陰坡,土壤濕潤【答案】22.A23.D【解析】【22題詳析】由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內蒙古地區(qū)區(qū)域內水分條件差異大,圖示地區(qū)南高北低,說明四類植被帶均位于山地夏季風背風坡一側,水汽少,①植被帶位于陰坡,且地勢起伏較大,蒸發(fā)少,土壤含水較多,可分布白樺林,A正確;禾草草甸相較于鄰近植被帶,具有較好的水分條件,④位于河流附近,水分較多,因此④為禾草草甸,線葉菊在草原地帶中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的上部,因此②為線葉菊,貝加爾針茅常進入線葉菊草地,成為亞優(yōu)勢種,因此③為貝加爾針茅,BCD錯誤。故選A?!?3題詳析】由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示地區(qū)南高北低,四類植被帶均位于山地夏季風背風坡一側,水汽少,森林植被生長需水量大,①植被帶位于陰坡,避免陽光直射,蒸發(fā)較小,土壤濕潤,可分布白樺林,D正確,ABC錯誤。故選D。讀我國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4.圖中甲代表的自然帶最可能是()A.草原帶 B.荒漠帶 C.闊葉林帶 D.常綠闊葉林帶25.關于圖示信息,敘述正確的是()A.從阿爾泰山到青藏高原,雪線高度的變化主要受緯度的影響B(tài).青藏高原山地垂直自然帶數量較少是因為降水少C.阿爾泰山和北路天山有森林分布是因為其山地海拔較低D.北路天山中丙區(qū)為優(yōu)良的冬季牧場,乙區(qū)為夏季牧場【答案】24.B25.A【解析】【24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阿爾泰山、天山位于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qū),氣候干旱,降水少,形成的自然帶為荒漠帶;讀圖分析可知,甲地位于山地的基帶,與周圍水平自然帶相一致,應該最可能是荒漠帶,故選B?!?5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山體所在的緯度越高,同一自然帶在山體上分布的海拔高度越高,從阿爾泰山到青藏高原,緯度越高,雪線的海拔高度越高,A正確;影響自然帶數量的因素主要有緯度、海拔高度、和山體的相對高度,青藏高原垂直自然帶數量較少是因為相對高度小,B錯誤;森林多分布于降水較多的區(qū)域,阿爾泰山和北路天山有森林分布是因為其位于山地的迎風坡,降水較多,因而發(fā)育森林,C錯誤;天山的山地森林以上為夏季牧場,以下為冬季牧場,由此判斷丙區(qū)為優(yōu)良的夏季牧場,乙區(qū)為冬季牧場,D錯誤。故選A。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0分)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85年西北石油地質局地質大隊在新疆卻爾卻克山發(fā)現了大量的三葉蟲化石,再次證實了新疆地區(qū)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后逐漸演變出了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該地氣候干旱,平均年降水量不超過100毫米,蒸發(fā)量高達2500-3400毫米,晝夜溫差達40℃以上。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風沙日,大風風速達每秒300米,沙漠中分布著無數個流動沙丘。塔克拉瑪干沙漠沙粒多為細沙和粉沙,在自然狀態(tài)下很難發(fā)育成熟土壤。下圖為塔里木盆地及其周邊示意圖。(1)從地質和氣候角度,分析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2)推測塔克拉瑪干沙漠沙粒多細沙和粉沙的原因。(3)結合土壤發(fā)育過程,分析塔克拉瑪干沙漠難以發(fā)育成熟土壤的原因?!敬鸢浮浚?)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導致周邊山脈、高原隆起,形成封閉性的盆地;四周山地、高原阻擋了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氣候變暖,蒸發(fā)加劇,蒸發(fā)量遠遠大于降水量。(2)塔克拉瑪干沙漠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物理風化作用強,使沙粒逐漸變細;塔克拉瑪干沙漠多大風天氣,風力侵蝕使沙粒變細;風力從遠處搬運來的多為顆粒細小的細沙和粉沙(或者風力難以搬運較大的顆粒在此沉積);塔克拉瑪干沙漠距離周邊高山較遠,河流流量?。ɑ蚝恿靼徇\能力弱),難以搬運來顆粒較大的沉積物。(3)塔克拉瑪干沙漠多大風,成土母質的形成過程經常被風蝕和沙埋作用打斷,難以發(fā)育穩(wěn)定的成土母質;當地氣候干旱,降水少,生物稀少,有機質來源少,土層淺薄貧瘠,難以形成土壤?!窘馕觥俊拘?詳析】根據所學知識,塔克拉瑪干所在位置位于塔里木盆地,而塔里木盆地是由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擠壓碰撞,導致周邊山脈隆起,高原隆起,形成封閉型的盆地地區(qū);由于盆地四周海拔較高,阻擋了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深入,使得該地區(qū)水汽含量較少,降水較少;同時,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蒸發(fā)加劇,該地區(qū)蒸發(fā)量遠遠大于降水量,形成塔克拉瑪干沙漠?!拘?詳析】塔克拉瑪干沙漠地處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物理風化作用強;多大風天氣風蝕作用強,砂石破碎,粒徑較??;塔克拉瑪干沙漠距離周邊高山較遠,河流水量小,流程短,難以攜帶較大顆粒沉積物;風力搬運到此處的沉積物顆粒也較小,所以沙漠多細沙和粉沙?!拘?詳析】根據所學知識,成土母質是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成土母質來源于巖石的風化物;成土母質在以生物為主導的自然成土作用下,釋放和積累養(yǎng)分,才能形成土壤;塔克拉瑪干沙漠氣候干旱,多大風天氣,地表多細沙和粉沙,成土母質在形成過程中經常被風蝕或砂埋,使成土過程中斷,難以發(fā)育穩(wěn)定的成土母質;當地氣候干旱,生物數量少,有機質來源少,土層淺薄貧瘠,故難以形成土壤。2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7月28日9時55分,臺風“杜蘇芮”裹挾著大量的熱量和水汽在福建省晉江市沿海登陸,其殘余環(huán)流于29日夜間進入河南并繼續(xù)北上。緊接著西太平洋上的臺風“卡努”于8月1日移入東海,逐漸向浙江沿??拷?,形成東南急流,同時副熱帶高壓在華北地區(qū)的北部形成高壓壩。受臺風和高壓壩的共同影響,7月29日至8月2日,京津冀地區(qū)出現極端強降雨天氣,累計降雨量100-600毫米,地處太行山東麓的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達到驚人的1003毫米。受強降水影響,多地出現嚴重城市內澇、山洪、地質災害,受災人口826.9萬,死亡145人,失蹤26人,直接經濟損失352.5億元。下圖為京津冀地區(qū)極端強降水成因示意圖。(1)結合圖文材料,分析京津冀地區(qū)此次極端強降雨形成的主要原因。(2)利用水循環(huán)原理,分析此次多地出現城市內澇的原因。(3)請列舉在城市內澇發(fā)生時可采取的個人避險自救措施?!敬鸢浮浚?)“杜蘇芮”攜帶大量水汽抵達京津冀地區(qū),形成臺風雨;緊接著臺風“卡努”登陸,形成東南急流,補充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