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歷史】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練習_第1頁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練習_第2頁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練習_第3頁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練習_第4頁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1.1964年10月19日,《參考消息》援引合眾國際社東京十七日電:“紅色中國……一個非白人的國家第一次打開了軍事技術中的一些最深奧的秘密。中國人已插足于一個過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進入的領域。”這一消息的背景是()A.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B.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C.中國第二炮兵部隊組建成功 D.神舟一號飛船順利升入太空2.1956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的報告中說:“我們如今已經比過去強,以后還要比如今強,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笨梢姡珴蓶|提出研制原子彈的直接目的是()A.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 B.提高新中國的國際地位C.增強新中國的國防力量 D.落實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3.2020年11月24日,中國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中國開始進入“航天時代”的標志是()A.“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發(fā)射成功B.“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C.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D.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4.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同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lián)名致電參與首次核試驗的全體人員和一切從事國防建設的同志們,熱烈祝賀第一次核試驗成功的巨大勝利。賀電指出,首次核試驗的成功,標志著中國國防現(xiàn)代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對美帝國主義核壟斷、核訛詐的政策是一個有力的打擊,對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這段材料反映出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①提高了我國的國防力量 ②打破了有核大國的核壟斷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④體現(xiàn)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法國《費加羅報》1970年4月27日發(fā)表時事評論;“人們可以說,并且人們在說:中國是繼蘇聯(lián)、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的第五個空間大國。不,中國是第三個空間大國,實際上,憑時間的排列沒有根據(jù)技術能力排列重要?!痹撛u論可以佐證當時中國()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衛(wèi)星發(fā)射技術取得重大突破C.載人航天技術成功實踐 D.“科教興國”戰(zhàn)略成效顯著6.中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了世界22%的人口,實現(xiàn)糧食基本自給。對此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是()A.鄧稼先 B.袁隆平 C.錢學森 D.屠呦呦7.青蒿素開創(chuàng)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青蒿素類藥物對瘧疾的治愈率很高,使全球數(shù)億人受益。由于對人類生命健康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誰因此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yī)學獎?()A.袁隆平 B.屠呦呦 C.錢學森 D.鄧稼先8.毛澤東的親筆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毛澤東的題詞主要是針對我國的()A.鄉(xiāng)村生活 B.體育事業(yè) C.科學文化D.軍工事業(yè)9.習近平總書記贊揚道:“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為自己贏得了兩彈元勛的稱號”習近平總書記贊揚的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A.王進喜 B.鄧稼先 C.雷鋒 D.焦裕祿10.2021年2月5日20時,“天問一號”探測器發(fā)動機點火工作。國家航天局同步公布了“天同一號”傳回的首幅火星圖像。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國的事件是()A.東方紅一號成功發(fā)射 B.神舟一號無人飛船成功飛行C.神舟五號飛船成功著陸 D.神舟七號航天員實現(xiàn)太空行走11.《流浪地球》作為一部票房很高的科幻電影呈現(xiàn)了載人航天技術的發(fā)展,下列各項成就與這一技術密切相關的是()A.東方紅一號 B.原子彈 C.神舟五號D.嫦娥一號12.“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寫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材料中贊譽的“他”是()A.王進喜 B.鄧稼先 C.袁隆平 D.錢學森13.學習歷史需要區(qū)分歷史事實與歷史結論。歷史事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事件,歷史結論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屬于歷史事實的是()A.到1957年底,我國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C.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中國人民洗雪百年國恥D.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14.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科技成就中哪一項是我國在世界范圍內最先取得成功的()A.原子彈爆炸B.氫彈爆炸C.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D.雜交水稻培育15.她從中醫(yī)藥古典文獻中獲得靈感,經過數(shù)百次實驗,終于在20世紀70年代初有所成就,此成就使全球數(shù)億人受益,她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她的成就是()A.發(fā)現(xiàn)了抵抗瘧疾的青蒿素 B.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C.撰寫了《傷寒雜病論》 D.參與“東方紅一號”的研制工作16.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辟了一個文明古國走向復興、惠及人類的嶄新道路,彰顯了一個政黨堅不可摧的宗旨信念和始終不渝的責任使命。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開天辟地譜新篇)材料一它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它,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四昙壣蟽詺v史教材(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它”誕生的標志是什么?(星星之火可燎原)材料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zhàn),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xiàn)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共十九大報告(2)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正確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3)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召開的哪次會議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確立了以誰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功垂千古永不忘)材料三:(4)請把材料三補充完整。a、A(具體到年月日)___________,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b、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B_________。c、1978年C____________的召開,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材料四:(5)圖一人物是黨的好干部_________,他在任河南蘭考縣委書記期間與自然災害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6)圖二是哪一歷史大事?這一事件得益于鄧小平提出的哪一構想?(7)圖三人物________因發(fā)現(xiàn)了能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責任使命鑄輝煌)(8)根據(jù)上述材料說說你從“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中得到的感悟。17.探究問題。材料一:1964年我國經濟形勢好轉,趙九章上書周總理認為抓衛(wèi)星工作是時候了。從此,制訂衛(wèi)星計劃被列入國家任務。4月29日,國防科委向中央專委提出發(fā)射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的報告,建議由中國科學院配合,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的研制任務正式啟動。材料二:1965年中國科學院受國防科委的委托,在北京主持召開了中國第一顆地球衛(wèi)星總體方案論證會,會期長達42天,對重大問題進行了反復的慎重的討論,確定我國第一顆衛(wèi)星為科學實驗衛(wèi)星。何正華建議第一顆衛(wèi)星命名為“東方紅1號”,并在衛(wèi)星上播放《東方紅》樂曲,讓全世界人民聽到,得到與會專家的贊同。這次會議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會議。中國科學院與國防部五院和全國許多部門單位密切合作,我國研制衛(wèi)星不斷有進展,地面設施一個個地建立起來。特別是三年困難過后,自動化所、電子所,搞衛(wèi)星控制,能連續(xù)通信;正當科學院的衛(wèi)星研制基本完成的時候,發(fā)生了“文化大革命”??茖W院衛(wèi)星研制科研隊伍將實驗基地、科研設施和工廠一起交給了國防部。1968年,成立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繼續(xù)完成了東方紅1號衛(wèi)星的研制工作?!浴蹲骷椅恼?006年第12期(1)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從開始研制到成功發(fā)射相距多少年?(2)據(jù)材料二,指出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用途。并探究我國成功研制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經驗。18.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材料一:1935年,錢學森赴美國求學,離開祖國之前,他說:“現(xiàn)在中國政局混亂,豺狼當?shù)?,我到美國去學習是暫時的,學成之后,一定回來為祖國服務!”1949年,錢學森聽聞中國解放,辭去美國空軍科學顧問團和美國海軍炮火研究所顧問職務,積極為回國做準備。但美國當局以錢學森離去“不利于美國的最高利益”,將其軟禁五年之久。1955年,在中國政府與美國多次談判后,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撓,終于回到祖國。自1958年起,錢學森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fā)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他還積極投身建立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體系,提出發(fā)展科技必須重視教育,培養(yǎng)熟悉科學技術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理、工、文、藝結合的現(xiàn)代人才。錢學森以自己的親身實踐給當代知識分子樹立了榜樣。材料二: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屠呦呦、黃旭華等8人“共和國勛章”。其中黃旭華是20世紀30年代末回國的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20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試航。1958年,作為國家最高機密的中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當時34歲的黃旭華成為“核潛艇總體設計組”重要成員,科研人員沒有見過核潛艇長什么樣,中國的核潛艇事業(yè)從零開始,他們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魚雷攻擊核潛艇“401”艇神秘下水。1974年八一建軍節(jié)這天,“401”艇正式交付海軍,編入人民海軍的戰(zhàn)斗序列。這是世界核潛艇史上罕見的速度:上馬三年后開工,開工兩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1988年初,64歲的黃旭華親自參加核潛艇極限深潛航試驗,他是全世界第一位參與深潛試驗的核潛艇總設計師。最終,“404”艇抵達水下極限深度,成功完成預定的深潛試驗。(1)依據(jù)材料一,分析錢學森能夠回國的主要原因。(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中國核潛艇研制的國際、國內背景。(3)依據(jù)上述材料,概括錢學森和黃旭華均在哪一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歸納以上材料中涉及到的杰出人物身上所體現(xiàn)的共同時代精神。19.閱讀下列示意圖,回答問題。(1)①的成立,使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中因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②戰(zhàn)爭,開展③運動,鞏固新生政權,為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鋪平道路。(2)1954年,民主建設順利進行,確立④(制度)。1956年,我國完成⑤,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1966年,我國組建⑥,是戰(zhàn)略威懾的核心力量。(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實行⑦,逐步建立起⑧(體制).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4)從“⑨”到漫步太空,我國科技成就舉世矚目。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辟了⑩(道路)(5)概括1952年——2019年我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變化趨勢的成因?!?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文化自信,源于實力,源于創(chuàng)新。正是因為有了長遠的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我們才有了堅定的文化自信和充足的發(fā)展底氣。長春電影制片廠從1991年開始連續(xù)6年虧損,一度無片可拍。通過積極推進股份制改造,以電影創(chuàng)新為龍頭,電影旅游、電影加工和影視傳媒等多元素并舉,創(chuàng)作出大批優(yōu)秀作品,目前,中式大片已經探索出了中國獨資、中外合資、民間融資、大陸香港合拍等多種電影投資渠道,并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的投資環(huán)境。另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觀看電影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1)藝術源于生活,材料一中圖1電影的內容反映了哪一重大歷史史實?材料一中兩幅圖片反映了我國影視業(yè)發(fā)生了什么樣的發(fā)展變化?(2)根據(jù)材料二分析我國影視業(yè)發(fā)生變化的原因。(3)你最喜歡哪一類題材的影片?如果你是導演,請根據(jù)你所學知識,寫出你最想拍攝的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歷史大片片名。

參考答案及解析1.B【詳解】根據(jù)材料“1964年10月19日”“紅色中國……一個非白人的國家第一次打開了軍事技術中的一些最深奧的秘密。中國人已插足于一個過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進入的領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自行制造的第一顆原子彈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原子彈的爆炸成功,代表了中國科學技術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故選項B符合題意;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1號,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1966年中國第二炮兵部隊組建成功,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神舟一號飛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在酒泉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升空,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C【詳解】依據(jù)題干信息“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并結合所學可知,我國決心發(fā)展“兩彈一星”是為了加強國防力量,故C正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是實行土地改革,故A錯誤;抗美援朝的勝利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故B錯誤;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是關于科技教育的政策,與國防無關,故D錯誤。綜上故選C。3.B【詳解】1970年4月,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將中國第-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順利送人太空。它標志著中國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衛(wèi)星的空間技術。從此,中國在空間技術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中國開始進入"航天時代”,選項B符合題意;“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發(fā)射成功標志著我國的航天技術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所以A不符合題意;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標志著我國國防現(xiàn)代化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所以C不符合題意;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標志在核武器發(fā)展方面的又一次飛躍,標志著中國核武器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所以D不符題意。4.A【詳解】由材料“這次成功的試驗,標志著我國國防現(xiàn)代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對美帝國主義核壟斷、核訛詐的政策是一個有力的打擊,對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笨梢姡覈谝活w原子彈爆炸成功,它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于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故①②③符合題意;我國改革開放始于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排除④。故選組合,排除BCD,A符合題意。故選A。5.B【詳解】根據(jù)材料“法國《費加羅報》1970年4月27日發(fā)表時事評論”“中國是繼蘇聯(lián)、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的第五個空間大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0年4月24,“東方紅一號”發(fā)射成功,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制并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國家。這與題干中的描述相符合。故選項B符合題意;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與題干中的時間不相符合,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5號”發(fā)射成功,與題干中的時間不相符合,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科教興國”戰(zhàn)略提出于20世紀90年代,這與題干中的時間不相符合,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6.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中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著世界22%的人口,這個奇跡的背后,便是以灌溉為基礎的精耕細作農業(yè)。中國可灌溉耕地面積占全部耕地的45%,但這45%的耕地生產了70%的糧食,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水稻是一種單位面積產量很高的農作物。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基因的多樣性培育出了高產的雜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量,故B符合題意;鄧稼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fā)做出了重要貢獻。故A不符合題意;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故C不符合題意;屠呦呦的突出貢獻是創(chuàng)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7.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chuàng)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2015年10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理由是她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該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故B符合題意;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fā)展雜交水稻的開創(chuàng)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故A不符合題意;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故C不符合題意;鄧稼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fā)做出了重要貢獻。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8.C【詳解】1951年,毛澤東為中國戲曲研究院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1953年,他就中國歷史研究問題提出“百家爭鳴”的主張,1956年4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指出,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應成為我國發(fā)展科學、繁榮文學藝術的方針,C符合題意,ABD排除。故選擇C。9.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鄧稼先,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被譽為“兩彈元勛”。故B符合題意;王進喜被稱作“鐵人”,排除A;雷鋒被稱作“解放軍好戰(zhàn)士”,排除C;焦裕祿被譽為“黨的好干部”,排除D。故選B。10.C【詳解】結合所學可知,目前僅美、中、俄三國擁有自主載人航天能力。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航天遺產)于1961年4月12日發(fā)射了人類第一艘載人飛船;1961年5月5日,美國第一位進行亞軌道飛行的航天員艾倫·B·謝潑德駕駛美國“水星”MR3飛船進行首次載人亞軌道飛行,美國因此成為繼蘇聯(lián)之后世界上第二個具有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故C符合題意;“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的升空,使中國成為繼蘇聯(lián)、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第5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fā)射衛(wèi)星的國家,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大大提高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威望。故A不符合題意;1999年“神舟一號”無人實驗飛船發(fā)送成功,未載人,故B不符合題意;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器,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yè)的飛船,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C【詳解】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神舟"五號飛船是在無人飛船的基礎上研制的我國第1艘載人飛船,故C符合題意;"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是中國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故A不符合題意;原子彈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沖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zhàn)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故B不符合題意;"嫦娥一號"是中國自主研制并發(fā)射的首個月球探測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2.C【詳解】根據(jù)題干信息“專注于田疇”、“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位在農業(y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學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袁隆平是農業(yè)科學家,他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產量,讓所有人遠離饑餓。選項C符合題意;“鐵人”王進喜,A不符合題意;“兩彈元勛”鄧稼先,B不符合題意;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D不符合題意;故選C。13.D【詳解】根據(jù)“歷史事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事件,歷史結論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可知,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是對歷史事件的客觀敘述,屬于歷史事實,D符合題意;ABC項都是對歷史事件的評價,屬于歷史結論,排除。故選擇D。14.D【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這項科技成就使我國在雜交水稻領域取得世界第一的地位,故D符合題意;原子彈、氫彈最先由美國獲得成功,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最先由蘇聯(lián)獲得成功,故ABC均不符合題意。故選D。15.A【詳解】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可知,2015年,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理由是她和她的團隊先驅性地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開創(chuàng)了瘧疾治療新方法,故A符合題意;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指的袁隆平,屬于農學領域,與醫(yī)學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傷寒雜病論》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著作之一,作者是東漢末年張仲景,至今是中國中醫(y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故C不符合題意;參與“東方紅一號”的研制工作,屬于航空航天領域,與醫(yī)學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6.(1)中國共產黨中共一大的召開(2)五四運動;井岡山革命道路(或工農武裝割據(jù),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3)遵義會議毛澤東(4)1949年10月1日;土地改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5)焦裕祿(6)香港回歸;一國兩制(7)屠呦呦(8)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領導核心等。(合理即可)【詳解】(1)根據(jù)材料一“它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它,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它,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標志性事件是五四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展現(xiàn)了偉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重要作用。根據(jù)“實現(xiàn)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正確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井岡山革命道路(或工農武裝割據(jù),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為保存革命力量,放棄攻打長沙,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jù)地,開始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是紅軍長征途中召開的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遵義會議確立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是黨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4)a、根據(jù)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這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b、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決定在新解放區(qū)進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c、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這次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做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這次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5)根據(jù)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一是焦裕祿,焦裕祿在任中共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時,蘭考縣遭受內澇、風沙、鹽堿三害,糧食產量降到歷史最低水平。他帶領全縣干部和群眾,同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使蘭考貧困面貌大為改觀,他身患癌癥,仍然堅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稱頌他是“黨的好干部”,“縣委書記的好榜樣”。(6)仔細觀察圖片可知,圖二反映了我國在推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上取得的重要成就--香港回歸,為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在一國兩制的指引下,1997年7月1日我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7)圖三人物是屠呦呦,為尋找治療瘧疾的藥物,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攻關克難終于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由于對人類生命健康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她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20世紀70年代初,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發(fā)現(xiàn)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并因此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8)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領導核心等。17.(1)6年(2)用途:提高我國的國際威望和地位。經驗: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中國人民的大力支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的鼓舞;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fā)展。【詳解】(1)據(jù)材料“1964年我國經濟形勢好轉,……國防科委向中央專委提出發(fā)射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的報告,建議由中國科學院配合,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的研制任務正式啟動。”可知,1964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的研制任務正式啟動;據(jù)所學可知,1970年“東方紅1號”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從開始到成功發(fā)射相距6年。(2)用途:據(jù)材料“……并在衛(wèi)星上播放《東方紅》樂曲,讓全世界人民聽到,得到與會專家的贊同”可知,目的是提高我國的國際威望和地位。經驗:據(jù)所學可從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中國人民的大力支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的鼓舞;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fā)展等方面回答。18.(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錢學森的感召力;錢學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報效祖國的熱情;中國政府的外交努力;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對人才的需求,政府對知識分子的重視等等。(2)國際背景:冷戰(zhàn)(兩極格局);美國遏制中國;中蘇關系緊張;美國國防科技領先等等。國內背景:中國國防科技建設的需要;中國經濟、技術落后等等。(3)國防(軍事)領域(或國防科技領域);時代精神:報效祖國的精神;對科學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奮發(fā)創(chuàng)新的精神;等等?!驹斀狻浚?)依據(jù)材料一,由“錢學森聽聞中國解放,辭去美國空軍科學顧問團和美國海軍炮火研究所顧問職務,積極為回國做準備”,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錢學森的感召力;由“在中國政府與美國多次談判后,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撓,終于回到祖國”,可知錢學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報效祖國的熱情;中國政府的外交努力。因此錢學森能夠回國的主要原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錢學森的感召力;錢學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報效祖國的熱情;中國政府的外交努力;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對人才的需求,政府對知識分子的重視等等。(2)依據(jù)材料二“20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試航。1958年,作為國家最高機密的中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當時34歲的黃旭華成為‘核潛艇總體設計組’重要成員,科研人員沒有見過核潛艇長什么樣,中國的核潛艇事業(yè)從零開始,他們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際上,20世紀五十年代,美蘇冷戰(zhàn),美國遏制中國,美國國防科技領先等;國內中國國防科技建設的需要;中國經濟、技術落后等等。因此中國核潛艇研制的國際背景是冷戰(zhàn)(兩極格局);美國遏制中國;中蘇關系緊張;美國國防科技領先等等。國內背景是中國國防科技建設的需要;中國經濟、技術落后等等。(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錢學森和黃旭華均在或國防科技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杰出人物身上所體現(xiàn)的共同時代精神是報效祖國的精神;對科學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奮發(fā)創(chuàng)新的精神;等等。19.(1)①中華人民共和國;②抗美援朝;③土地改革。(2)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⑤三大改造;⑥第二炮兵部隊。(3)⑦改革開放;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⑨兩彈一星;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5)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社會主義制度的有力保障等?!驹斀狻浚?)依據(jù)課本所學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shù)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成立后,為了保家衛(wèi)國,進行抗美援朝??姑涝膭倮?,鞏固了新生政權,為我國經濟建設贏得相對穩(wěn)定的和平環(huán)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新中國成立后,在新解放區(qū),進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鞏固了人民政權,大大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農業(yè)的恢復和發(fā)展,為國家的工業(yè)化建設準備了條件。由此可知,①中華人民共和國;②抗美援朝;③土地改革。(2)依據(jù)課本所學可知,隨著經濟建設的發(fā)展,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加緊進行。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步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