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匯編6篇_第1頁
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匯編6篇_第2頁
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匯編6篇_第3頁
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匯編6篇_第4頁
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匯編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匯編6篇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關(guān)系,增強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意識

2、領(lǐng)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3、體會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明白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聽過有關(guān)狼的故事嗎?你覺得狼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是啊!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應該毫不留情的消滅,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鹿和狼的故事》這篇課文,卻告訴我們另外一種看法。

二、自學課文,提出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思考:課文寫了發(fā)生在凱巴伯森林的一個什么故事,說說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再不懂得地方做上記號,準備質(zhì)疑

三、學生自學、思考

四、小組討論,交流以上思考題,集體匯報交流

五、再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1、讀了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好友那些你懂得地方

2、提出不懂得地方,解疑

3、指名復述發(fā)生在海巴伯森林的故事

六、重點討論

1、為什么我們不應該完全消滅兇殘的狼?”再度課文,用課文中的話來回答

2、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

(1)、什么叫制約?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狼和鹿以及森林之間是怎樣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

(2)、再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為什么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如果破壞了會怎么樣?

找到描寫這些情景的段落,反復讀讀,想象一下,那時怎樣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話給大家描述一下嗎?見到如此情景你想說什么?

(3)、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還看過還聽過類似鹿和狼的故事這樣的事例嗎?試著講一講

七、討論: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八、作業(yè):寫寫讀了這片課文的感受,同學之間交流

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2

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船長情急中果斷處理理問題的思維方法。

2、學習注意事物之間聯(lián)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3、學習本科生字、新詞,聯(lián)系用模仿、風平浪靜造句。

4、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船上人與猴子的聯(lián)系,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體會返航是風平浪靜預估似的發(fā)生、發(fā)脹和結(jié)果的關(guān)系。

教具學具

自制幻燈片鵬博士教育軟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從《蛇與莊稼》這一刻,你知道了那些聯(lián)系?學習課文懂得了什么道理?

2、今天我們來學習《跳水》一課,看這一課主要寫了什么和什么之間的聯(lián)系?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讀音微機出示生字開火車讀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3、提問:跳水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主要寫了誰與誰之間的聯(lián)系?

出示《資料》部分,了解作者

三、再度課文,了解大意,理清層次

1、出示幻燈片自學提綱

①故事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結(jié)果怎樣?

②課文有機個自然段?每段寫的是誰與誰之間的聯(lián)系?

③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分段

2、學生按要求預習

3、討論以上問題

四、細讀課文,抓住聯(lián)系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導讀第一段

找出寫故事起因的句子

理解詞語:取樂顯然因而放肆

(顯然寫出了猴子放肆的原因,因而寫出了人們拿猴子取樂的原因)。

2、指導學習-3自然段

①默讀思考:孩子為什么要去追猴子?從那些詞語看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②討論回答

3、講讀第4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思考: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遇到危險?

微機出示插圖:指導看圖看最高的橫木與甲板的距離、橫木的寬度,理解孩子的危險境地難以轉(zhuǎn)身

甲板上的水手怎樣?

4、講讀5-6自然段

指名讀課文

討論思考題:船長看到危險情況是怎么做的?

大家為什么覺得40秒太長了?

五、總結(jié)全文

六、作業(yè):

1、朗讀課文弄清各段之間的聯(lián)系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朗讀全文

1、按學習小組朗讀

2、總結(jié)提問:

①課文主要寫誰與誰之間的聯(lián)系?這些聯(lián)系是怎樣發(fā)展起來的?

②孩子遇險是由那些原因形成的?

③孩子得救是由于哪幾方面的原因?

④這一天風平浪靜預估似的發(fā)生發(fā)展有什么關(guān)系?

⑤讀了這篇課文逆向到了什么?

二、聯(lián)系用模仿風平浪靜造句

1、找出穩(wěn)重的句子讀一讀

2、指名口頭造句并訂正

3、學生書面造句

三、作業(yè)

1、抄寫生詞

2、預習《威尼斯的小艇》

板書設(shè)計:

6跳水

逗拿命令

水手------→猴子------→孩子←------船長

←------←------←------

放肆追救↖跳水

水手

教學札記:

本文所列人物眾多,關(guān)系也比較復雜,應引導學生理解各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并知道高潮的出現(xiàn)是由于眾多關(guān)系綜合影響的結(jié)果,并非單是猴子與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3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3.培養(yǎng)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對比和引用數(shù)據(jù)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傳達的強烈的憂患意識。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蕭瑟(se4)

和煦(xu4)

干涸(he2)

吞嘍(shi4)

裸索(luo3)

戈壁灘(ge1)無垠(yin1)

邊緣(yuan2)

2.解釋下列詞語。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和煦:溫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沒有水了。

裸露:沒有東西遮蓋。

戈壁:蒙古人稱沙漠地區(qū),這種地區(qū)盡是沙子和石塊,地面上缺水,植物較少。

滄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顆谷粒。

無限:遼闊無邊。

邊緣:沿邊的部分。

二、導人

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南部的羅布泊,曾為我國第二大內(nèi)陸河,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聞名于世。昔日的羅布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huán)繞、河水清澈的生命綠洲,而今卻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茫茫戈壁灘,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悲劇?

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收集的羅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資料、圖片。

圖片1:西北地區(qū)地圖;指導學生查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塔克拉瑪干沙漠、塔里木河、羅布泊的地理位置。

圖片2:茫茫大戈壁龜裂大地。

圖片3:青海湖月牙泉。

資料投影:昔日碧波蕩漾,如今舉國荒涼羅布泊變故誰能評說(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4日電。)

資料投影:探險樂園羅布泊(摘自1998年1月5日《南方日報》)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從文中找出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記在學習筆記本上。

四、學習課文內(nèi)容

(一)提問:在文中劃出闡述羅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明確:

問題主要出在近30年時間里。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各種需求也跟著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礦需要水,人們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

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干涸以后,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馬上惡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wèi)士胡楊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羅布泊消失了。

(二)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1.找一位學生讀課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讀出感情)

2.組織學習思考、回答問題:

(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樣的悲劇?(訓練復述能力)

(2)作者引用了具體數(shù)據(jù),告訴人們同樣的悲劇仍在繼續(xù),呼吁人類行動起來,制止生態(tài)惡化。引導學生把數(shù)據(jù)整理出來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要求學生在文中劃出直接表達作者憂患意識的句子。

學生討論交流,進一步明確作者充滿了憂患意識。

(三)學習對比的寫法。

組織學生討論。

1.作者采用這種對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2.課文中還有類似的對比嗎?請找出來。

明確:

過去的羅布泊:在船的不遠處幾只野鴨在湖面上玩耍,魚鷗及其他小鳥歡娛地歌唱著

現(xiàn)在的羅布泊: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樹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這里已脫盡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膚筋骨。

五、探究活動

提問:

假如你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說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1.我與羅布泊同齡,共百歲。

2.我的成長史就是羅布泊的坎坷史。

3.從出生~20歲(從斯文?赫定發(fā)現(xiàn)仙湖,想像要豐富、擬人化、有情調(diào)。)

從20歲~60歲(扣兩次改道、四盲危害,重點講人類對羅布泊的破壞。)

從60歲~100歲(扣我的少年、青年時代的美好記憶,尋找回來的世界,思念、牽掛、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山水。展開聯(lián)想,懇求上蒼再賜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羅布泊養(yǎng)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報羅布泊。)

六、拓展學習

課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瀕臨干涸的兩個例子,說明悲劇仍在繼續(xù)。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試寫一封公開信,呼吁人們行動起來,制止生態(tài)的惡化。

七、小結(jié)

這篇課文是從一篇報告文學中節(jié)選下來的。羅布泊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還曾經(jīng)是一片美麗的仙湖,但現(xiàn)在卻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無數(shù)的生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狀況?作者通過翔實的資料說明,人對自然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這一悲劇主要原因。課文最后,作者發(fā)出了拯救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呼吁。

課文全篇充滿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為羅布泊生態(tài)之惡化而痛苦,為人們索取之盲目而痛惜。為了表達這種感情,作者運用了各種表現(xiàn)手法,一是拿羅布泊過去的繁華與現(xiàn)在的破敗對比;二是運用擬人手法,以事物自身的訴說引起人內(nèi)心的震動,如站在羅布泊邊緣,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你會感到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與無奈一句所描寫的羅布泊的慘狀,實在讓人痛心疾首;三是運用數(shù)據(jù)客觀說明。這些在教學中都要引導學生仔細體會。

八、布置作業(yè)

1.研討與練習二。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shè)計。

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命題、真命題和假命題等概念.

2.使學生了解幾何命題是由“題設(shè)”和“結(jié)論”兩部分組成.能夠初步區(qū)分命題的題設(shè)和結(jié)論,或把命題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重點和難點

分清命題的題設(shè)和結(jié)論,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請大家隨意說出一些語句,教師把它們寫在黑板上.如:

(1)對頂角相等嗎?

(2)作一條線段AB=2cm;

(3)我愛初二(1)班;

(4)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5)相等的兩個角,一定是對頂角.

二、新課

問:上述語句中,哪些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

答:(3)、(4)、(5)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

教師指出:判斷是對事物進行肯定或否定的一種思維形式,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題.數(shù)學課堂里,只研究數(shù)學命題,如(4)、(5).

例1請大家說出若干個(數(shù)學)命題,再分析一下,每一個命題由幾部分組成?

(1)等角的補角相等;

(2)有理數(shù)一定是自然數(shù);

(3)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4)如果a是有理數(shù),那么a2>a;

(5)每一個大于4的偶數(shù)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zhì)數(shù)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教師啟發(fā)學生得出:一個命題,由題設(shè)和結(jié)論兩部分組成,都可以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也可以簡稱為“若A則B”.

練習:把上述(1)至(5),都按“如果……,那么……”的形式,表述一遍.

例2在例1的(1)至(5)個命題中,所作的判斷是否都正確?怎么檢驗各個命題的真?zhèn)危?/p>

(l)“如果兩個角是等角的補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是正確的命題,已經(jīng)由補角的定義得到證明.

(2)“如果是有理數(shù),那么它一定是自然數(shù)”,命題教學設(shè)計方案(二)。是不正確的命題(判斷),反例如是有理數(shù)但不是自然數(shù)。

(3)“如果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截得的內(nèi)錯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是正確的命題,已證.

(4)“如果a是有理數(shù),那么a2>a.”是不正確的命題,反例如a=1,a2=a.

(5)“如果是一個大于4的偶數(shù),那么它可以表示成兩個質(zhì)數(shù)之和.”這個命題,至今沒人舉出一個反例,說明它不正確;也沒有人完全證明它正確.我國著名數(shù)學家陳景潤,已證明了“每一個大于4的偶數(shù)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zhì)數(shù)與兩個質(zhì)數(shù)之積的和”,即已經(jīng)證明了“1+2”,離“1+1”這顆數(shù)學王冠上的珍珠,只差“一步之遙”.這是目前世界上對這個命題的真?zhèn)蔚呐卸?,所能達到的最好結(jié)果.

教師幫助學生歸納:命題既然是一個判斷,就有判斷是否正確的區(qū)別.

真命題---如果題設(shè)成立那么結(jié)論一定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做真命題.

假命題---如果題設(shè)成立,不能保證結(jié)論總是成立,也就是說結(jié)論不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做假命題.注意:不是命題與假命題的區(qū)別!

怎樣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踐.數(shù)學中,判斷一個命題是真命題,要經(jīng)過證明(或以公理形式,即由實踐證明的形式出現(xiàn));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需舉出一個反例即可.

例3試將下列各個命題的題設(shè)和結(jié)論相互顛倒或變?yōu)榉穸ㄊ?,得到新的命題,并判斷這些命題的真假.

(1)對頂角相等;

(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3)若a=0,則ab=0;

(4)兩條直線不平行,則一定相交;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解:

(l)對頂角相等(真);

相等的角是對頂角(假);

不是對頂角不相等(假);

不相等的角不是對頂角(真).

(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真);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真);

兩直線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真);

同位角不相等,兩直線不平行(真).

(3)若a=0,則ab=0(真);

若ab=0,則a=0(假);

若a≠0,則ab≠0(假);

若ab≠0,則a≠0(真).

(4)兩條直線不平行,則一定相交(假);

兩條直線相交,則一定不平行(真);

兩條直線平行,則一定不相交(真);

兩條直線不相交,則一定平行(假).

(注)本小題如果添上“在同一平面內(nèi)”的大前提條件,那么假命題將變?yōu)檎婷}.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假);

凡直角都相等(真);

凡不相等的角不都是直角(真);

凡不都是直角的角不相等(假).

說明:本例,尤其是第(5)小題,視學生接受情況,教師靈活掌握.講還是不講,講到什么程度,介不介紹四種命題(原、逆、否、逆否),都有較大的伸縮性.

小結(jié):

命題---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

命題的結(jié)構(gòu)---;如果(題設(shè))……,那么(結(jié)論)……;

命題的真假---正確或錯誤的判斷;

四種命題---原、逆、否、逆否.

(用投影片顯示或掛小黑板)

三、作業(yè)

1.在下列語句中,指出哪些是命題,哪些不是命題.如果是命題,指出命題的真假,并仿照例3說出一些新的命題來.

(l)如果AB⊥CD于O,那么∠AOC=90°;

(2)取線段AB的中點C;

(3)兩條直線相交,有且只有一個交點;

(4)一個平角的度數(shù)是180°;

(5)若a=b,則a2=b2;

(6)如果一個數(shù)的末位數(shù)字是0,那么它一定能夠被5整除;

(7)同角的余角相等;

(8)周角的一半等于直角.

2.選作題

判斷命題“如果n是自然數(shù),那么n2+n+17是質(zhì)數(shù)”的真假.

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5

一、教學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自己查資料和上課聽講兩條渠道獲取知識,從而了解我們每個人長相的差別所在,讓學生學會如何去觀察一個人的`長相,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良好習慣。

本節(jié)重點:重點是引導學生學習觀察人物五官的特點。

本節(jié)難點:難點是在課堂上的組織,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有條理地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實際觀察。

二、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從圖書、畫冊以及通過上網(wǎng)查出一些五官比較有特色的人物的照片。上課前按照班里的七組把學生分成發(fā)型、臉型、眉、目、鼻、口、耳七組,分別查資料。每人帶一面小鏡子、圖畫紙、鉛筆、橡皮。

教師準備:教學、教材、教案。

教學器材準備:電腦、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講臺。

三、教學設(shè)計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guī)進行

二、引入新課:

每個人都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特別是一些演藝界、政界的名人,不惜在自己的臉上花上大量的時間及金錢,這充分說明形象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為我們每一個平常的人雖然不是“靠臉吃飯”,但在我們生活中自己的形象也是十分重要的。

板書標題:“認識我們的臉”

我們每個人的臉都是我們形象的代表,我相信每個人都十分重視我們自己的這張臉,雖然每個人的長相都有所不同,但這都是我們個性的表達。我們都知道我們這個地球上有各種不同的人,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部短片,看看世界各地的人都長的什么樣?

看MV片斷。

每天我們都和許多人打交道,每個人都有一張個性鮮明的臉。那么是什么決定了我們每個人都長得各不相同呢?

學生回答:略

剛才同學們都說了,五官以及臉型發(fā)型是區(qū)分人與人差別的主要部分,那么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些關(guān)于“長相”的知識。(展示:發(fā)型、臉型、眉、目、鼻、口、耳)

三、由各組學生代表介紹各組查到的資料:

頭發(fā)是我們頭上的一片茂密的森林,它是頭上最醒目的一部分,下面我們就聽聽第一組同學是怎么介紹頭發(fā)特點的。(學生分析略)

教師總結(jié):直發(fā)、卷發(fā)、長發(fā)、短發(fā)、傳統(tǒng)發(fā)型、新潮發(fā)型……等等

臉是我們頭上廣博的土地,它的形狀對一個人的長相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就聽聽第二組同學向我們介紹一下臉型的知識。

(介紹完后教師總結(jié)漢字表示的臉型)“田國目用,甲申由風”

眉毛是我們臉上的一道防風林,每當下雨的時候,眉毛會擋住流向眼睛的雨水,那么眉毛又是有什么樣的特點呢?

教師總結(jié):長眉、短眉、濃眉、淡眉、上挑眉、下垂眉……等等

眼睛像是什么呢?(問學生?)

教師總結(jié):眼鏡是心靈的窗子,人的豐富的感情世界都靠這扇窗子來展示。

鼻子又像什么呢?——“臉上挺拔的山峰”

教師總結(jié):高鼻、窄鼻、肥鼻、瘦鼻、長鼻、短鼻……等等

下面我們來看看在臉上有著重要作用的嘴。

在總結(jié)完嘴的特點之外,向?qū)W生講:“微笑是最好的社交語言!”提倡以樂觀的微笑面對人生。

我們的頭上還有一對永遠也不能見面的“雙胞胎兄弟”——耳朵

看完了七個組的介紹,下面我們來看幾張照片:

展示:付彪、鞏漢林、葛優(yōu)等人的照片及漫畫像。和學生一起觀察人物的五官特點。

(每看一位名人都讓學生講出他的五官特征、臉型特征以及發(fā)型特征,講完后再讓學生看明星的漫畫像,通過漫畫象證實學生學生分析的正確與否。)

請一位學生上講臺,由班里的同學觀察他的五官特點。

布置作業(yè):

利用自己帶的小鏡子觀察自己的五官特點,并試著畫一張自己的漫畫像。此時教師在教室巡視,幫助一些學生分析他們的特點并進行造型的輔導。

最后,教師總結(jié)。

四、教學點評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設(shè)計,我覺得學生的積極性一旦被調(diào)動起來,能量是巨大的,他們會去主動地到生活中去尋找許多相關(guān)的話題,從而又帶動了更多的學生,而且學生的語言又是他們最好接受的,學習效果十分明顯,學生能夠產(chǎn)生出極大的學習興趣。教與學真的是需要花一番工夫去研究的,不能把全部的知識都通過教師交給學生,要善于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尋找他們想要的東西。

教學設(shè)計方案篇6

教學內(nèi)容:

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七課《爺爺和小樹》。

教學目的:

1、學會5個生字和一個詞語。

2、會認8個字。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4、教育學生要保護環(huán)境,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

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指的是什么。

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電腦教學。

教學準備:

自制CAI課件、生字卡片、小紅花。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

新課。

1、導: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在篇課文的生字并初讀了課文?,F(xiàn)在請大家來認讀生字??凑l認得快?(指認5個生字)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學習(齊讀課題《爺爺和小樹》)

3、復習小。

(1)(遮住課題?。﹩枺耗氵€記得這是什么字嗎?(齊讀?。幔空l來當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讀它的音。(指名讀,齊讀)

(2)課題里用小組的詞是小樹。(教師范讀)樹是翹舌音,要讀準。爺爺和小樹第二個爺是輕聲。(帶讀,齊讀)

二、檢查讀書。

1、自由讀。

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初讀了課文,這節(jié)課我們要進行一次朗讀比賽,誰讀得好就可以為本組爭得一朵小紅花,比比哪組紅花多。先請大家自己練習讀一讀,不會的字可以看拼音,也可以向同桌請教。

2、檢查讀書情況。

3、齊讀課文。

4、總結(jié)小組獲獎情況。

三、讀講新課。

1、學習第一段。

(1)請小朋友齊讀第一段,找找里面哪個字是這篇課文里學過的生字?(口)

(2)你會用口組詞嗎?課文里組的詞是(門口),誰家門口?(我家門口),我家門口有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