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勸學》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7/13/wKhkGWd1Z5OAYqjvAAQlbryibK8924.jpg)
![101《勸學》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7/13/wKhkGWd1Z5OAYqjvAAQlbryibK89242.jpg)
![101《勸學》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7/13/wKhkGWd1Z5OAYqjvAAQlbryibK89243.jpg)
![101《勸學》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7/13/wKhkGWd1Z5OAYqjvAAQlbryibK89244.jpg)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勸學》說課稿問好: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我是夏欣,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勸學》,我將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一說教材分析《勸學》選自教育部統(tǒng)編版教材高中必修上第六單元的第10課,是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以“學習之道”為主題,學生通過梳理、探究和反思,形成正確的學習觀,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要求準確把握和評價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理解闡述觀點的方法和邏輯,學習其有針對性地表達觀點。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從合適的角度以恰當?shù)姆绞疥U述自己的看法。本單元學習任務群是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人文主題是學習之道,即是把握學習的價值、意義、原則和方法,通過讀書和學習提升自身修養(yǎng),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理念;借助理性思維,認清事物的本質,辨別是非。本篇課文是一篇文言議論文,本文圍繞“學不可以已”這一中心論點,取譬設喻,生動而深刻地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對學習應持有的態(tài)度,說明學習可以增長才干,培養(yǎng)品德,以及學習必須勤于積累、持之以恒、專心致志的道理。二說學情分析高一學生學習了一些文言文基礎知識,對文言文有一定的鑒賞能力,但尚待提升。理解文言文往往停留在表層大意上,對于文言文深層內(nèi)涵以及藝術特色等感悟不深。三說教學目標1、借助課下注釋以及相關資料,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了解被動句、倒裝句等特殊句式。2、理解文章從多個角度論證中心論點的方法,學習并運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并在寫作中加以運用。3、學習并培養(yǎng)荀子所論述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尊師重道的思想,樹立謙虛好學的態(tài)度。4、課外拓展:“力學篤行”話題探究。四說教學重難點重點:1、體會論證邏輯魅力,感受思辨與表達之美。2、把握文言文主旨,文言實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和理解比喻的含義及其內(nèi)在聯(lián)系。難點:學習并培養(yǎng)荀子所論述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尊師重道的思想,樹立謙虛好學的態(tài)度。五說教法學法利用多媒體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啟發(fā)學生思維能力。教法:精講點撥法、思辨分析法。學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六說教學過程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以五個環(huán)節(jié)設計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1、創(chuàng)設情境:小坤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什么東西一學就會,但是他比較懶惰,只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別的事情怎么說都不會去做。學習上也是這樣,他思維靈活,喜歡數(shù)理化,喜歡與函數(shù)、加速度、化合物相伴。但對于語文、英語、政史地一概無視,上課不聽,下課不寫作業(yè)。這種情況,小坤的家長都束手無策,班主任也認為再這樣下去,好好的“一根苗”就毀了。熱心的你能出謀劃策,幫助班主任一起勸說小坤踏實學習嗎?之后,一名同學扮演小坤,提問23名學生進行勸導,由此引出“對于學習,早在兩千多年前,荀子就為17歲的李蟠寫下了一篇鞭辟入里、膾炙人口的論述學習的重要性的文章《勸學》,讓我們快去看看他是怎么勸導的吧!”2、板書課題,展示學習目標。3、知人論世:荀子。(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解題?!皠瘛痹诒疚氖恰肮膭睢钡囊馑?,故題意是“鼓勵人們勤奮學習”?!皠瘛笔鞘侄?,“學”是目的,作者從不同方面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勉勵人們要鍥而不舍地學習。2、誦讀課文。教師提醒易錯字音,學生齊背課文。3、概括文章大意,明確本文是篇說理論文。(三)細讀課文,剖析各段1、第一段(1)字詞。(2)全段翻譯。(3)本段的作用:開宗明義,統(tǒng)領全篇,開門見山,引起下文論述,是全文的文眼。2、第二段(1)字詞。(2)特殊句式。(3)全段翻譯。(4)找出本段論述的事物及其特點。明確:藍→青,水→冰,木→輪,(金)鈍→利。以上四組都說明一個道理:在外力作用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強。對人而言,這個外作用力就是學習。君子因其博學而且經(jīng)常反省,才能達到智慧清明、行無過錯的境界。分解比喻句的含義,分析與中心論點的關系。教師舉例示范,用圖示法引導學生分析,目的在于教會方法。然后兩三個人一組用此方法解決其他句子的問題。此方法以訓練思維推理能為主,提高學生認識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以第二段為例作分析。本段用了五個比喻論述學習的意義在于能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為此作者選擇了日常生活中的五種事物進行設喻、論證。①“青出于藍”。靛青從藍草中取出,但比藍草的顏色更青。②“冰寒于水”。冰是由水凝凍成的,但比水更冷。這兩個比喻句可以歸納擴展。得出:客觀事物(如藍、水)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過程,可以有所發(fā)展(如青),有所提高(如冰)。又結合本文所論中心事情是學習,聯(lián)想一下,可得出同樣道理:人只要不斷學習,就會改變,就能提高。③“輮以為輪”。直木經(jīng)過加熱可以做成車輪。④“木受繩則直”。木頭經(jīng)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⑤“金就礪則利”。金屬拿到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這三個比喻說明客觀事物(如直木、木頭、金)經(jīng)過人工改造(如輮、繩、礪),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如為輪、直、利)。根據(jù)同樣道理推論:人只有博學,才能增長知識,培養(yǎng)品德,鍛煉才干,即達到“知明而行無過”。可見學習的意義十分重大。以上的推理過程其實是由具體→抽象→具體的過程,分析的目的是尋找規(guī)律,教給學生具體方法,啟迪思維。(5)總結本段中心思想——論述學習的重要性。“青,取之與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輮木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說明事物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可以得到提高和發(fā)展,并且能夠改變原來的狀態(tài)。3、第三段(1)字詞。(2)特殊句式。(3)翻譯。(4)找出本段最能說明作者觀點的句子:“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5)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說明“善假于物也”的?從四個方面說明,登高而招見者遠、順風而呼聞者彰、假輿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絕江河。最后一句是對以上四種情況的歸納總結,說明學習的作用在于彌補自身不足。4、第四段(1)字詞。(2)句式。(3)翻譯。(4)本段可分為幾個層次,又分別說了什么道理?可分為三個層次。①開頭至“無以成江?!?,說明知識在于積累;②“騏驥一躍”至“金石可鏤”,說明學習貴在堅持;③“蚓無爪牙之利”至段末,從正反兩方面強調說明用心、專心的重要性。5、本文主要的論證方法是比喻論證:設喻特點總結例子設喻方法闡明的道理青出于藍、冰寒于水、輮木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正面設喻學習的意義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反復設喻學習的作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正面設喻學習重在積累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反面設喻騏驥一躍、駑馬十駕正反設喻學習貴在堅持鍥而舍之、鍥而不舍蚓無爪牙之利、蟹六跪而二螯正反設喻學習成在專心(四)研讀課文,答疑解惑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闡述這個論點的?(論證思路)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不可以已”,就是學習不可以停止,不可以半途而廢。這一中心論點,是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三個方面來論述的。課文開頭提出“學不可以已”這一論點后,接著從三個角度展開論述:第二段,通過論述學習可以使人“知明而行無過”,說明學習具有重大的意義,從而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第三段,通過論述學習可以使本性與一般人沒有差別的人成為君子,說明學習具有重大的作用,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第四段,通過論述學習應注重積累,持之以恒,專心致志,半途停止是不可取的,只有“學而不已”才能成功,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2、荀子主張“學不可以已”,這個“學”當然是指學習,但是他最終想“勸”人們學習什么呢?課文中,荀子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睆摹肮省弊挚芍@是荀子通過一組比喻得出的結論。從這一點來看,荀子是要“勸”人們學習做人。另外,“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這一句同樣著眼于品德的養(yǎng)成。在荀子看來,學習可以改造人“惡”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養(yǎng)。所以,學習的對象是明確的,也就是品德。3、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倍髯訁s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蹦阍趺纯创@兩種不同的說法?觀點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強調的是學習需要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法,學與思要結合起來。荀子并沒有否定思考,他反對的是單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的方法。他主張利用外界事物,從實際中學習。觀點:“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避髯右杂H身的體驗,通過“終日思”與“須臾學”的對比,證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學習。荀子把“所學”與“善假于物”聯(lián)系起來,這意味著學習的目的是要認識客觀事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吉林省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19矩形菱形與正方形19.1矩形19.1.1矩形的性質聽評課記錄1新版華東師大版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口算競賽試題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3.3降水的變化與分布》聽課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4課《各民族的團結與發(fā)展》聽課評課記錄
-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面積的變化》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聽課評課記錄:第一單元成長的節(jié)拍第三課 發(fā)現(xiàn)自己第一課時認識自己
- 公司員工廉潔自律協(xié)議書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汽車修理廠汽車美容與維修一體化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網(wǎng)絡劇導演專項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肉類產(chǎn)品食品安全監(jiān)管合同協(xié)議
- 風電處理軟件WT操作手冊
- 輕鋼結構廠房安裝合同范本
- 道路工程監(jiān)理投標方案
- 護士長工作質量督查記錄表
- 申克篩子(型號及參數(shù))
- 確定項目干系人(表格)
- 渠道管理就這樣做
- 大客戶銷售這樣說這樣做
- 直流屏操作票
- 精裝修樣板房房屋使用說明
- 【高分復習筆記】李天元《旅游學概論》(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