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鑒賞古詩語言——語言風格
學習目標
I了解古代詩歌的語言風格
2掌握語言風格題的答題步驟
考點闡釋
語言風格,是指不同作家的作品或者同一作者不同時期的作品所呈現(xiàn)出的不同的語言特色,是指詩歌整體
的語言特色。
提問方式:
1?般認為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征,并作簡耍分析。
2.宋人王灼《碧雞漫志》評王觀詞是“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這首詞“新麗”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哪此
方面?請作簡要分析。
3、請簡要賞析這三篇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及語言特色.
答題步驟:
1.敘: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析: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評:指出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題型和答題角度:
題型一: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特色。
1.談談下面這首詩的語言藝術。
春怨
唐?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答:①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敘)。
②“黃鶯兒”是兒化吾,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疤鋾r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zhì)樸的語言表明了打
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析
③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xiàn)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評)。
2.閱讀賈島的《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的語言有何特點?
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①敘:本詩語言清新自然、樸實無華。
②析:這首小詩,無華麗的詞藻,以平常用語入詩,不著一色,寓問于答,簡煉而自然,寓深沉于
平淡之中。
③評:全詩景中寓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隱者欽慕而不遇的惆悵之情。
對點練習:(2021年全國乙卷)
鵲橋仙-贈鷺鷺
辛棄疾
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shù)。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
白沙遠浦,青泥別,剩有蝦跳綠舞。聽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p>
這首詞的語言特色鮮明,請簡要分析。(6分)
答題方法總結(jié):
題型二: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6分)
(2019全國3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作答。
插田歌(節(jié)選)劉禹錫
連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樓,適有所感,遂書其事為俚歌,以俟采詩者。
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
田藤望如線,白水光參差。
農(nóng)婦白紇裙,農(nóng)父綠蓑衣。
齊唱郢中歌,嚶嚀如《竹枝》。
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6分)
答案:①《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仗工穩(wěn),用典精當,語言典雅華麗;
②這幾句詩則采用民歌的形式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
答題方法小結(jié):
題型三:(1)“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痹鯓芋w現(xiàn)了辛詞的豪放特點?
(2)前人評此詞,稱其“飄逸”。請結(jié)合“聞說閩山通閩苑,樓高不見君家”兩句作簡要賞析。
1.(2013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詞,按要求作答。
鵬科天送廓之秋試①
(宋)辛棄疾
白芭②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③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注:①秋試:科舉時代秋季舉行的考試。②白差(zh€i):用白色芭麻織成的布。③禹門:即龍
門,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怎樣體現(xiàn)了辛詞的豪放特點?(3分)
①意象豪邁:“鵬”“鳳”意象不同于凡鳥,都是神話傳說中的神鳥,給人以豪邁之感;
②意境開闊:“北?!薄疤枴薄奥访C!钡冉M成了開闊的意境;
③氣概剛健:攜書佩劍,顯示出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
2.(2013年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臨江仙
宋.歐陽修
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如今薄宦老天法。卜年歧路,空負曲江花。
聞說閩山通闿苑,樓高不見君家。孤城寒日等閑斜。離愁難盡,紅樹遠連霞。
【注】歐陽修貶任滁州太守期間,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將赴任閩州(今四川閩中)通判,遠道來訪,歐陽修
席上作此詞相送。詞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進士的宴會,“闿苑”指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評此詞,稱其“飄逸”。請結(jié)合”聞說閭山通間苑,樓高不見君家''兩句作簡要賞析。
.①想象奇特,虛實結(jié)合。詞人忽發(fā)奇想,將本來荒僻的闿州點化為神仙聞苑,賦予間州神話
般的美麗。虛實處理得當,富有浪漫色彩。
②境界縹緲開闊,語言灑脫靈動?!畱懮?'通“闿苑”,“滁州”望“闔州”,展現(xiàn)了多重時空的組合
變化?!奥務f”二字導入傳說,忽又接以“樓高”句設想將來,靈動超逸,揮灑自如。
對點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
歐陽修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亳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①慶歷八年,歐陽修任揚州太守,作平山堂,壯麗為淮南第一,上據(jù)蜀岡,下臨江南數(shù)百里。②《宋
史-劉敞(字原甫)傳》:為文尤贍敏,學外制時,將下真,會追封王、主九人,立馬卻坐,頃之,九制成。
M:本詞?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詞風,開豪放之詞的先路,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6分)
答題方法總結(jié):
(1)以上兩首詩,劉詩優(yōu)美,蘇詩壯美,請結(jié)合詩句賞析。(4分)
(2)這首詩的寫景敘事,平實而富有韻味,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3)本詩語言婉而多諷,請結(jié)合全詩進行賞析。
1.(2011年湖北卷升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后面的題。
望湖樓晚景
雨映寒空半有無,橫風吹雨入樓斜,
重樓閑上倚城隅。壯觀應須好句夸。
淺深山色高低樹,雨過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圖。電光時掣紫金蛇。
以上兩首詩,劉詩優(yōu)美,蘇詩壯美,請結(jié)合詩句賞析。(4分)
①劉詩通過若有若無的細雨、有淺有深的山色、高高低低的樹木,描繪出如水墨圖般寧靜淡
雅的優(yōu)美畫面。
②蘇詩借助疾風、驟雨、雷電,描繪了雷雨天氣雄渾開闊、氣勢磅礴的壯美景觀?!皺M風吹
雨,,“電光時掣,洗后出現(xiàn),中間插入“雨過潮平”的短暫平靜,跌宕起伏,更凸顯其〉士觀。
2.(2011年北京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示柜秸張耒
北鄰賣餅兒,每五鼓未旦,即繞街呼賣,雖大寒烈風不廢,而時略不少差也。因為作詩,且有所警,示
柜、秸。
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
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
注:和秸:張耒二子張柜、張秸,張耒,北宋著名文學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這首詩的寫景敘事,平實而富有韻味,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對點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題。
贈賣松人
于武陵
入市雖求利,憐君意獨真。
欲將寒澗樹,賣與翠樓人。
瘦葉幾經(jīng)雪,淡花應少春。
長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塵。
本詩語言婉而多諷,請結(jié)合全詩進行賞析。
【參考答案】
1.①使用對話口吻,用擬人手法,“吾”“汝”〃我”“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華師大新版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度個人房屋抵押貸款擔保與藝術品投資合同3篇
- 2024年滬科版高二化學上冊月考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成品油運輸合同模板(綠色包裝)3篇
- 2025年外研版九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修化學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度個人自用房產(chǎn)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2025年粵教新版高二語文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轉(zhuǎn)讓與維修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環(huán)保涂料材料采購協(xié)議3篇
- UPVC管道安裝施工方法
- 張家界喀斯特地貌
- 讓學生看見你的愛
- 12123交管學法減分練習題及答案二(帶圖文通用版)
- 銷售禮盒營銷方案
- 南潯至臨安公路(南潯至練市段)公路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
- 初中數(shù)學校本教材(完整版)
- 重慶市銅梁區(qū)2024屆數(shù)學八上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中央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防控
- 光的偏振和晶體光學基礎課件
- 中科大光學講義08光的偏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