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勸學》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10.1《勸學》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10.1《勸學》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10.1《勸學》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10.1《勸學》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勸學荀子作者簡介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

,字

,華夏族(漢族),戰(zhàn)國末期

。著名

、

、

、

。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位于今山東蘭陵縣)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fā)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

,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diào)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后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著作有《荀子》,是荀子和其弟子所著,現(xiàn)存20卷,共32篇,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況卿趙國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性惡論政治家知識儲備創(chuàng)作背景及先秦諸子散文

戰(zhàn)國時期,社會局勢風起云涌,思想界“百家爭鳴”。針對當時的社會變革,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fā),提出了不同的主張。(課本P142先秦諸子散文)

荀子就是其中一位重要代表。作為繼孔子、孟子之后的儒家大師,他講學立說,傳道授業(yè),法學家韓非子、秦朝丞相李斯都是他的弟子。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擔任楚國蘭陵(今山東蘭陵)令,后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秳駥W》為《荀子》的開篇之作。說明學習對人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先秦散文的基本特點及作者的基本觀點2.熟悉重點句子的比喻含義,掌握重點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3.熟悉文章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劃分第三段的層次,歸納段落大意4.背誦全文能力目標:以誦讀培養(yǎng)語感,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素養(yǎng)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通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充分認識只有持之以恒、專心致志,才能積少成多,成就大業(yè)的道理解題:勸學

“勸”為何意?勸,勉勵。這個字統(tǒng)領全篇,告訴我們這是一篇勉勵人們努力學習的文章。雖有(yòu)槁(gǎo)暴(pù)礪(lì)參(sǎn)省(xǐng)知(zhì)明須臾(yú)跂(qì)假輿(yú)馬者假舟楫(jí)者君子生(xìng)非異跬(kuǐ)步騏(qí)驥(jì)一躍駑(nú)馬十駕鍥(qiè)金石可鏤(lòu)埃(?。椋┩列妨蚨èⅲ铮┓巧喵X(shàn)之穴無可寄托者字詞讀音小組合作探究1、對照課下注釋,讀通課文。2、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3、掌握重點字詞讀音。4、每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5、文章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比從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比提取合乎通“揉”,使……彎曲通“又”圓規(guī)合乎通“曝”,曬直省察,反省即使通“智”(zhì),智慧通“三”,表多次,即經(jīng)常動詞,靠攏連詞,表遞進連詞,表并列判斷句狀語后置省略句式有學問修養(yǎng)的人停止判斷句判斷句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顏色比藍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塊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線,假如用火烤使它彎曲做成車輪,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圓規(guī)畫的圓圈。即使又曬干了,也不再能挺直,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變成這樣的。所以木材經(jīng)墨線劃過,斧鋸加工就直了,金屬刀劍拿到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達,行為就會沒有過錯了。靛青蓼藍取于木頭輪輮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輮木

受繩

就礪

利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寒文本探究第一自然段共用了五個比喻句,怎樣論述了學習的意義?博喻:就是用一連串的喻體,從不同角度,多個方面描繪,說明同一個本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春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1)作者以青青于藍,冰寒于水兩個比喻說明了什么?(提示:青比藍更青,冰比水更寒,說明事物本身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是提高了,發(fā)展了。這里的所以比喻都是為了說人的,人通過學習會怎樣呢?——提高自己請同學舉出青出于藍勝于藍的例子(2)木材從非常直的狀態(tài)經(jīng)過火烤變成了彎曲的車輪,說明了什么道理?

明確:說明了事物后天可以改造。人呢?人的資質(zhì)可以通過學習來改變,而且一旦提高和發(fā)展了,就不會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人不斷學習下去,會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改變自己。(3)金就礪、木受繩,兩個比喻引出了什么結(jié)論?

明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學習

人君子

改變學習的意義:通過學習

成為君子設喻論證提高、改變自己通過什么方法論證的?關于設喻

設喻是一種說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論證,即通常所說的“比喻論證”。設喻的基本原則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說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設喻的一種,如“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等,同樣也有深入淺出的效果。改變自己,適者生存關于恐龍滅絕之謎,我們還沒有完全解開,有的說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有的說是發(fā)生了強烈的火山噴發(fā)。無論哪種說法,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恐龍不能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才導致了滅絕。而與恐龍同時期的蜥蜴等動物則成功地適應了變化,生存下來,發(fā)展到現(xiàn)在。面對永恒變化的自然界,動物遵循著“適者生存”的法則,進化著,發(fā)展著。人類也是如此,我們必須根據(jù)環(huán)境的變化來不斷學習,不斷改變自己,主動地去適應社會,否則成功將無法生存。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片刻提起腳后跟見得廣清楚借助,憑借到達橫渡連詞,表修飾,“地”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修飾,“地”連詞,表修飾連詞,表承接連詞,表轉(zhuǎn)折形容詞使動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強,洪大車名做動,游泳通“性”,資質(zhì),稟性形作名,高處······的人判斷句判斷句我曾整天地空想,(結(jié)果)不如片刻學習所得的收獲大;我曾踮起腳跟遠望,(結(jié)果)不如登上高處能夠見得廣。登上高處招手,手臂并沒有增長,但是人們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向呼喊,聲音并沒有增強,但是聽的人卻聽得特別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但是能到達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擅長游泳,但是能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沒有什么差別,是他們善于借助外物進行學習罷了。登高招

見者遠順風呼

聞者彰假輿馬

致千里假舟楫

絕江河登高

博見

假學習

人君子

彌補不足、達到目標第二自然段中運用5個比喻,作者論證了什么問題?學習的作用哪句話表明了作者的觀點?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興起深水形作名,善行表因果半步獲得語氣詞沒有用來······的(方法)劣馬駿馬馬拉車走一天的路程指示代詞,于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定語后置判斷句式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浮躁,不專心數(shù)詞作形容詞,專一雕刻連詞,表并列刻積土成為高山,風雨就會從那里興起;積水成為深潭,蛟龍就會在那里生長;積累善行,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達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發(fā)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所以不積累小步,就沒有借以到達千里之外的辦法;不匯聚細流,就不能成為江海。駿馬跳躍一次,不能有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于走個不停。(如果)雕刻一下就放棄它不刻,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如果)雕刻不停的話,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硬強壯的筋骨,卻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飲地下水,這是用心專一的緣故。螃蟹有六只腳,兩只蟹鉗,可是沒有蛇和鱔魚洞穴就沒有地方可以寄托自己的身體,這是因為用心浮躁不專一的緣故啊。土(積)山興風雨水(積)淵生蛟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學習人見識廣博

積累文章第三自然段分幾層論述?各是論述哪個方面的?正面反面

一躍騏驥

不能十步

十駕駑馬

功在不舍

舍之鍥

朽木不折

不舍鍥

金石可鏤

學習

人學有所成

堅持正反對比蚓無爪牙之利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學習

人學有所成

專心正反對照明確:分三層論述,論述了積累、堅持、專心。論述了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正反對照反復設喻運用了什么樣的方法進行論證?●積累、堅持、專心順序能否調(diào)整?明確:不行。積累必須是日積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堅持不懈。在積累和堅持的過程中有一點特別重要就是專心,專心了可以事半功倍。論點:學不可以已

從學習的意義上論證: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從學習的作用上論證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從學習的態(tài)度、方法上論證:

本文的結(jié)構(gòu):

分論點一分論點二分論點三積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就積累、堅持、專心各舉出一句名言警句或者對聯(lián)來。

積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泰山不辭小土,方能成其大。堅持:貴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專心:人生有三只兔子不可追。少年時,課堂外的嬉戲玩耍這只兔子不可追,它會帶給你荒廢的人生;青年時,校園外的功名利祿這只兔子不可追,它會帶給你虛榮的人生;中年時,社會上的燈紅酒綠這只兔子不可追,它會帶給你墮落的人生。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xiàn)象作為喻體2、設喻方式多3、設喻與說理結(jié)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正面設喻正反設喻反復設喻道理隱于比喻先設喻,后引出道理先設喻,后引出道理,再設喻本文的設喻特點通假字輮以為輪:雖有槁暴: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輮”通“揉”,使……彎曲“有”通“又”,暴通曝,曬“知”通“智”(zhì),智慧?!吧蓖ā靶浴?,資質(zhì),稟性君子生非異也:

詞類活用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表時間的名詞,放在動詞“參省”前,作狀語,當“每日”講。2.其曲中規(guī)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3.木直中繩,輮以為輪輮:動詞的使動,使…彎曲4.非利足也足:形容詞使動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5.非能水也:能:名詞做動詞,游泳6.登高而招:高:形作名高處7.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方位名詞分別用在動詞“食”、“飲”前,作狀語,當“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講。8.用心一也一:數(shù)詞作形容詞,專一9.積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古今異義(古/今)1.勸學:2.輮以為輪:3.金就礪則利:4.君子博學而日

參省乎己:勉勵/規(guī)勸、勸戒把…做成/認為金屬做成的刀劍/金子通“三”/參加、加入5.聲非加疾也:6.假輿馬者:7.絕江河:8.用心一也:9.蟹六跪而二螯:10.爪牙之利:強,洪亮/疾病;快借助、利用/不真橫渡/斷絕爪子和牙齒/壞人的黨羽或幫兇因為思想意識活動/讀書用功腳/跪下積累一詞多義的實詞

(1)

絕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口技》):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以為妙絕(《口技》):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停止隔絕極點非常橫渡(2)強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杜甫《前出塞》)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木蘭詩》):乃自強步,日三四里(《觸龍說趙太后》):有力的弓強健、強壯有余、略多qiǎng,勉強

(3)假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乃吾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借、借用借助、利用假裝

(4)望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先達德隆望尊(《送東陽馬生序》):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賦》):遠看盼望、希望聲望農(nóng)歷十五日

(5)聞順風而乎,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勸學》):博聞強志(《屈原列傳》):初聞涕淚滿衣裳(《聞軍官收河南河北》):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鄒忌諷齊王納諫》):以勇氣聞于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掃后更聞香(《和張秀才落花有感》):聽見見聞、見識聽說使上級聽見聞名、出名用鼻子嗅虛詞積累

(1)而(用作連詞)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勸學》)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勸學》)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①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②表示遞進關系??勺g為“并且”或“而且”。③表示承接關系??勺g為“就”、“接著”,或不譯。④表示轉(zhuǎn)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以大王之威而先割十五城于趙,立奉璧來。(《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⑤表示假設關系??勺g為“如果”、“假如”。⑥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⑦表示因果關系。相當于“因而”。⑧表示目的關系,可譯為“來”、“用來”。于①青,取之于藍。(從,介詞)②而青于藍。(比,介詞)③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對于,介詞)者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者,代詞。組成名詞的“者字結(jié)構(gòu)”,作“的人”講。)②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者,助詞,表停頓,并提示下文要說的原因。)文言句式

①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輮(之)以(之)為輪判斷句式省略句式

倒裝句式

A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B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之”助詞,表定語后置。)①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②定語后置句同步練習1、從下面的比喻句中找出正面設喻的一項[

]

(1)青出于藍

(2)冰寒于水

(3)騏驥一躍,不能十步(4)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5)車柔以為輪

(6)金就礪則利

(7)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8)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A.(1)(3)(5)(7)

B.(1)(2)(5)(6)C.(2)(4)(7)(8)

D.(3)(5)(6)(8)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B.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C.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D.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B

C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吾嘗跂而望矣跂:踮起腳后跟。

B.聲非加疾也

疾:快,這里引申為“洪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