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解剖學教案_第1頁
畜禽解剖學教案_第2頁
畜禽解剖學教案_第3頁
畜禽解剖學教案_第4頁
畜禽解剖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畜禽解剖教案緒言一、畜禽解剖生理的概念:畜禽解剖生理是研究正常畜禽體的形態(tài)結構及其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包括解剖和生理兩部分。解剖部分講述畜禽體的形態(tài)、位置、結構,其中各器官的結構又分肉眼可見的大體結構和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組織結構。生理部分講述畜禽體各種生命活動規(guī)律和各器官的機能。二、學習畜禽解剖生理的意義:畜禽解剖生理是畜牧獸醫(yī)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通過學習畜禽解剖生理,可以掌握畜禽各系統(tǒng)器官的位置、形態(tài)、結構、機能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了解畜禽的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環(huán)等生理過程和這些過程發(fā)生的原因、條件、影響因素等。作為畜牧獸醫(yī)工作者,只有先掌握了這些知識,才能學好畜牧獸醫(yī)專業(yè)的其他課程,才能合理地飼養(yǎng)、科學地繁殖、能動地改良畜禽,有效地防治疾病,才能加快畜牧業(yè)產業(yè)化、現(xiàn)代化進程,‘為廣大農民致富提供技術指導,并為社會提供豐富的畜產品,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三、學習畜禽解剖生理的方法:畜禽體的形態(tài)、構造和機能較為復雜,要想學好畜禽解剖生理,必須正確處理好以下四方面的關系。第一章畜體的基本結構細胞細胞細胞的概念:細胞是有機體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它由蛋白質、核酸、脂類、糖類等有機物和水、無機鹽等無機物構成。細胞的形態(tài)與大?。杭毎男螒B(tài)是多種多樣的,這與其所處的環(huán)境和執(zhí)行的生理機能相適應。如在血液中流動的血細胞呈圓形;能舒縮的肌細胞呈長梭形或圓柱形;能傳遞神經沖動的神經細胞有許多長的突起等。細胞的大小也極不一致。畜體內最小的細胞是小腦的顆粒細胞,直徑僅有4;最大的細胞是成熟的卵細胞,直徑可達200,最長的細胞是神經細胞,其突起長達1m左右。細胞的構造: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構成。(一)細胞膜是位于細胞表面的一層具有一定通透性的薄膜。1.細胞膜的構造細胞膜是由脂類(主要是磷脂)、蛋白質和少量的多糖類組成。在光學顯微鏡下,細胞經染色后,只能看到不清晰的膜狀界限。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細胞膜分為內、中、外三層,內、外兩層色暗,中層較明亮。具有這三層結構的膜又稱為單位膜。關于細胞膜的結構,目前較為公認的是“液態(tài)鑲嵌模型”學說。該學說認為,細胞膜是由兩層磷脂分子和嵌入其中的蛋白質構成,其中磷脂分子處于液態(tài),嵌入的蛋白質可以橫向移動。細胞膜的許多功能就是靠這些膜蛋白來完成的。2.細胞膜的生理機能細胞膜除了可以維持細胞形態(tài)結構的完整性外,還能控制和調節(jié)細胞與它周圍環(huán)境間的物質交換,具有物質轉運的功能。常見的轉運方式有如下幾種:(1)單純擴散是分子或離子從濃度高的一側透過細胞膜向濃度低的一側轉運的過程。因為細胞膜是脂質雙層構成的,所以只有脂溶性物質才能通過單純擴散的方式透過細胞膜,如氧和二氧化碳。(2)易化擴散某些不溶于脂的物質,在膜蛋白的幫助下,由細胞膜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轉運的過程。如葡萄糖、氨基酸等。(3)主動轉運是指物質由細胞膜的低濃度側向高濃度側轉運的過程。這種逆濃度差的物質轉運,是在膜蛋白的幫助下,通過消耗細胞內的三磷酸腺苷(A。rP)所提供的能量來完成的。人們形象地將完成這種主動轉運的膜蛋白稱為“泵”,如鈉泵、鉀泵、鈣泵等。主動轉運是體內細胞最重要的物質轉運形式。(二)細胞質是填充于細胞膜與細胞核之間的物質,呈均勻透明的膠狀。細胞質中懸浮有細胞器和內含物等。1.細胞器。細胞器是位于細胞質內具有一定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器官。一般細胞內有如下細胞器:(1)線粒體在光鏡下線粒體呈線狀或粒狀。線粒體內含有各種氧化酶,參與細胞內物質的氧化,釋放能量,供細胞活動需要。所以,線粒體又稱為細胞的“能量供應站”。(2)核蛋白體(核糖體)在電鏡下,核蛋白體由大小兩個亞基組成,呈不規(guī)則的啞,鈴狀。有些散在于細胞漿中,稱為游離核蛋白體;有些附著在內質網上,稱為膜旁核蛋白體。二者都有合成蛋白質的作用。(3)內質網在電鏡下,內質網是由互相連通的扁平囊組成。有些囊泡表面附有核蛋白體,稱為粗面內質網;有些囊泡表面光滑,稱為攢面內質網。內質網有運輸和合成作用。(4)高爾基復合體在電鏡下,高爾基復合體由扁平囊、大泡和小泡三部分構成。(5)溶酶體在電鏡下,溶酶體是散在于細胞質中的一種致密小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6)中心體位于細胞中央,在光鏡下可見它是由兩個中心粒組成。中心體參與細胞的分裂,與細胞的繁殖有關。(三)細胞核是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除哺乳動物的紅細胞外,所有紐胞均有核。細胞核的形狀多樣,有圓形、橢圓形、桿狀等,多位于細胞中央。多數細胞只有一個細胞核,少數也有兩個或多個核?!绺渭毎?、心肌細胞有兩個核,骨骼肌細胞則有幾百個核。細胞核由核膜、核基質、核仁和染色質構成。細胞的生命活動:凡是活的細胞都有以下生命活動。(一)新陳代謝新陳代謝是生命活動的基礎,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它包括兩個過程:一是從外界攝取營養(yǎng)物質;并將它們合成為細胞本身所需要的物質,這一過程稱為合成作用(同化作用);同時,又能分解本身的物質,放出能量供細胞活動需要,并排出廢物,這一過程稱為分解作用(異化作用)。這兩個過程的對立統(tǒng)一就是新陳代謝。(二)興奮性是細胞對外界環(huán)境刺激發(fā)生反應的能力。(三)運動體內的某些細胞有運動能力。如白細胞的變形運動,肌細胞的收縮運動,精子的尾部運動等。(四)生長與繁殖動物的生長發(fā)育和衰老死亡細胞的不斷補充,都是細胞生長與繁殖的結果。(五)衰老和死亡每種細胞都必然經歷衰老死亡的過程。各種細胞衰老死亡的速度不同,一般壽命長的細胞,衰老死亡慢,如神經細胞和心肌細胞;壽命短的細胞,衰老死亡快,如血細胞和表皮細胞。組織組織由來源相同、形態(tài)和機能相似的細胞群和細胞間質構成。動物體內的組織可分為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上皮組織上皮組織簡稱上皮,由一層或多層排列緊密的細胞和少量的細胞間質構成,分布于動物的體表、內臟器官的表面和腔性器官的內表面,具有保護、分泌、吸收、排泄等功能。按照上皮組織形態(tài)和機能特點,分類如下:1)單層上皮單層扁平上皮:細胞呈扁平狀,如內臟器官的外表面和心臟、血管的內表面的上皮,有保護作用。單層立方上皮:細胞呈立方形,如甲狀腺腺泡上皮和腎小管上皮,有分泌作用。單層柱狀上皮:細胞呈柱狀,如胃、腸黏膜上皮,有吸收作用。假復層柱狀纖毛上皮:類似復層,實際上每個細胞都與基膜相連,實為一層。細胞有纖毛。如呼吸道黏膜上皮,有保護作用。2)復層上皮復層扁平上皮:表面細胞呈扁平深層細胞則多為立方形和多邊形。變移上皮:細胞的形態(tài)和層數隨器官功能狀態(tài)而發(fā)生變化,如膀胱黏膜上皮,有保護作用。3)腺上皮: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細胞構成,如甲狀腺、腸腺上皮。4)感覺上皮:由具有接受刺激,形成神經沖動的上皮細胞構成,分布在舌、鼻、眼、耳等感覺器官內,有感覺功能。結締組結締組織是機體內分布較廣、種類較多、結構復雜的基本組織,都是由細胞和細胞間質構成,具有連接、支持、營養(yǎng)、保護和修復作用。此種組織的主要特點是:細胞少,細胞間質多,間質中有纖維。根據結締組織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將其分為疏松結締組織、致密結締組織、網狀組織、脂肪組織、軟骨組織、骨組織、血液和淋巴。(一)疏松結締組織呈白色網泡狀,分布廣泛,主要存在于皮下、肌間和黏膜下,并伸人器官內,具有支持、連接、填充等多種功能。此種組織的結構特點是基質多,纖維和細胞成分少,結構疏松。其中位于皮下的疏松結締組織最為典型,眼觀呈蜂窩樣,又稱為蜂窩組織。疏松結締組織:1.細胞在疏松結締組織中,細胞種類較多,主要有:成纖維細胞:光鏡下呈星形或梭形,可產生纖維,參與創(chuàng)傷修復。組織細胞(巨噬細胞):來源于血液中的單核細胞。光鏡下呈不規(guī)則的星形、梭形。此細胞有趨化性,能做變形運動。具有活躍的吞噬能力,能吞噬進入體內的細菌和異物,對機體有保護作用。肥大細胞:光鏡下細胞呈球形或卵圓形,核較小,胞質內含有大量顆粒,顆粒內含有肝素、組織胺等,有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漿細胞:光鏡下細胞呈橢圓形,核多位于一側,呈車輪狀。漿細胞能產生抗體,參與免疫。2.纖維主要有兩種,一種叫膠原纖維,數量多,顏色白,聚集成束,質地堅韌,煮沸時能溶解成明膠,亦能被胃液消化;另一種叫彈性纖維,數量少,顏色發(fā)黃,常單根存在,有很強的彈性,煮沸時不易溶解。3.基質為無色透明的膠狀液體,黏性強,主要成分是透明質酸。在局部感染時,基質能限制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擴散。但有的細菌(如溶血性鏈球菌)能分泌透明質酸酶,溶解透明質酸,易使炎癥擴散。(二)致密結締組織結構同疏松結締組織。其特點是細胞和基質少,纖維多,結構致密而堅韌,有支持和保護作用。如真皮、肌腱等。(三)脂肪組織主要分布于皮下、腸系膜、·網膜及腎周圍。由大量的脂肪細胞聚集而成,具有貯脂、保溫·、緩沖等作用。(四)網狀組織由網狀細胞、網狀纖維和基質構成,網狀纖維互相連接,形成網狀結構。主要分布于淋巴結、骨髓和脾臟。(五)軟骨組織軟骨由軟骨細胞、基質和纖維構成。軟骨細胞和纖維深埋在凝膠狀的基質中。根據軟骨中纖維種類和數量的不同,軟骨可分為透明軟骨(如關節(jié)軟骨、肋軟骨、氣管環(huán)等)、彈性軟骨(如耳廓等)及纖維軟骨(如椎間盤等)三種,有支持、緩沖等作用。(六)骨組織骨是一種堅硬的組織,由細胞(骨細胞)、基質(有機物和無機物)和纖維(膠原纖維)構成。骨基質中的有機物比較少,無機物比較多。有機物主要是骨膠原(蛋白質),成年動物約占有1/3,它決定骨的韌性;無機物主要是鈣鹽,約占2/3,它決定骨的硬度。因此,骨是一種既堅硬又有韌性,能承受多方面壓力的組織,具有強大的支持作用。(七)血液和淋巴為液體的結締組織,存在于血管和淋巴管中(詳見第二章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三、肌組織肌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細胞間夾有少量的疏松結締組織。由于肌細胞多為長梭形或長柱狀,·故又稱為肌纖維。肌細胞具有收縮和舒張能力,是動物體運動的基礎。肌組織可分為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三種。(一)平滑肌平滑肌細胞呈長梭形,兩端尖細,中央有一個核。平滑肌收縮不受意識支配,收縮力弱而緩慢,但能持久,不易疲勞。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內臟器官和血管管壁內。(二)骨骼肌骨骼肌細胞呈長圓柱狀,多核。在一條肌纖維上,有時核多達一百多個,位于肌纖維的邊緣。在光鏡下,可見骨骼肌細胞上有排列整齊的橫紋,所以骨骼肌又稱橫紋肌。骨骼肌的收縮受意識支配,收縮力強而迅速,但易疲勞,不能持久。骨骼肌多附于骨骼上。(三)心肌心肌纖維呈長圓柱狀,有分支并相互吻合,彼此相連。肌纖維也有橫紋,但不明顯。細胞核一般有1~2個,位于細胞中央。心肌的收縮不受意識支配,有很強的自動節(jié)律性。心肌僅分布于心臟。四.神經組織(一)神經元神經元是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神經組織的主要成分。1.神經元的結構神經元由神經胞體和突起兩部分構成。(1)胞體呈星形或圓形,細胞核呈圓形,位于細胞中央。胞體存在于腦、脊髓和神經節(jié)內。(2》突起由神經元的細胞體發(fā)出,分為樹突和軸突。樹突呈樹枝狀,數目較多,樹突能接受刺激,把沖動傳向神經細胞體。軸突是一條長的突起,一般一個神經細胞只有一個軸突。軸突能把細胞體發(fā)出的沖動傳向另一個神經元,或傳向某一器官和組織。2.神經元的類型不同的分類方法可把神經元分為不同的種類。如按神經元突起的數目可將其分為假單極神經元、雙極神經元和多極神經元;如按神經元的機能可將其分為感覺神經元(傳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傳出神經元)和中間神經元(聯(lián)絡神經元)。3.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系神經元雖是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但它們不能獨立完成神經系統(tǒng)的各種活動,而是通過相互接觸,構成神經傳導通路(即反射弧),才能實現(xiàn)其復雜的反射活動。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系是通過突觸來實現(xiàn)的。突觸是一個神經元的軸突與另一個神經元的胞體或突起相接觸的結構。在電鏡下觀察,突觸由三部分構成,即突觸前膜(前一個神經元的軸突膜)、突觸后膜(后一個神經元的細胞膜)和突觸前后膜之間寬約15—30m的突觸間隙。·突觸小體在靠近突觸前膜的軸突內有很多突觸小泡和線粒體。突觸小泡內含有高濃度的化學遞質(如乙酰膽堿、去甲腎上腺素等)。突觸后膜上有許多種化學遞質的特異性受體。4.神經纖維指神經元的突起,其功能是傳導神經沖動。神經纖維的典型構造是以軸突為中軸,外面包有髓鞘和神經膜。其中有些神經纖維具有髓鞘,叫有髓神經纖維,如腦神經和脊神經;有的神經纖維沒有髓鞘,叫無髓神經纖維,如植物性神經的節(jié)后纖維。根據神經纖維的生理機能不同,將其分為感覺神經纖維和運動神經纖維。感覺神經纖維是能把感受器接受的刺激傳向中樞的纖維,又稱傳人神經纖維;運動神經纖維是從中樞把興奮傳向效應器的纖維,又稱傳出神經纖維。5.神經末梢是指外周的神經纖維末端分支的部分,終止于其他組織形成的一定結構。按其生理機能不同,分為感覺神經末梢和運動神經末梢。感覺神經末梢是感覺神經元外周突的末梢,又稱感受器,分布于皮膚、肌腱等部位,能感受痛覺、壓覺、本體感覺等;運動神經末梢是運動神經元軸突的末梢,終止于肌肉和腺體,并支配這些器官的活動。(二)神經膠質細胞又稱神經膠質,是構成神經組織的組成部分。呈星形,有突起,但無樹突和軸突之分。分布于神經元之間或包在神經纖維的周圍,對神經元有支持、營養(yǎng)、保護及修復等多種功能器官是由幾種不同組織按一定的規(guī)律結合在一起構成的具有一定外形和功能的結構。如胃臟、肌肉等。器官可分為中空性器官和實質性器官兩大類。中空性器官是內部有較大空腔的器官,如食管、胃、腸、氣管等。實質性器官是內部沒有大的空腔的器官,,如肝、脾、肺、腎、肌肉等。它的基本結構分實質與間質兩部分:實質部分,是指代表這個器官主要特征的某一種組織,如腦的實質部分是腦組織;間質部分,是指器官內的輔助成分,一般由結締組織構成。二、系統(tǒng)幾個功能上密切相關的器官聯(lián)合在一起,彼此分工合作來完成體內某一方面的生理機能,這些器官就構成一個系統(tǒng)。如口腔、咽、食管、胃、腸及消化腺等器官,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共同完成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等功能,叫消化系統(tǒng)。畜體由一系列不同的系統(tǒng)組成。每個畜體都是由運動系統(tǒng)、被皮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及感覺器官組成。其中的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個系統(tǒng)又合稱為內臟,構成內臟的各個器官統(tǒng)稱為內臟器官,簡稱臟器。牛的解剖生理一、骨骼(一)骨1.骨的形態(tài)和構造骨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可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guī)則骨四種類型。但各種類型骨的構造是一樣的,都是由骨膜、骨質、骨髓和血管、神經構成骨膜:是覆蓋在骨表面的一層結締組織膜,呈粉紅色,內含有成骨細胞和豐富的血管、神經,對骨有保護、營養(yǎng)、新生等作用。在進行骨折等手術時,要注意保護骨膜。骨質:是構成骨的主要成分,可分為骨密質和骨松質兩種。骨密質堅硬,耐壓性強,分布在長骨的骨干部和其他類型骨的外層;骨松質結構疏松,分布在長骨的兩端和其他類型骨的內部。骨密質和骨松質在骨內的這種配布,使骨既輕便又堅固,適于運動。骨髓:位于長骨的骨髓腔和骨松質的間隙內。成年家畜的骨髓有紅骨髓和黃骨髓兩種(幼畜的骨髓全是紅骨髓)。紅骨髓分布在各種類型骨的骨松質內,有造血功能;黃骨髓填充在長骨的骨髓腔內,主要由脂肪組織構成,無造血功能。家畜失血過多時,黃骨髓可變成紅骨髓,恢復造血功能。2.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骨是體內最堅硬的組織,它能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和張力,另外還具有很顯著的彈性。骨的這種性質,與骨的化學成分有密切的關系。骨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有機物主要是骨膠原(蛋白質),是骨的彈性和韌性的物質基礎;無機物主要是鈣鹽(碳酸鈣、磷酸鈣等),是骨的堅固性的物質基礎。成年家畜的骨約含1/3的有機物和2/3的無機物,這樣的比例使骨具有最大的堅固性。幼畜的骨內有機物較多,故彈性和韌性大,不易骨折,但易彎曲變形;老年家畜骨內無機物含量增多,故脆性較大,易發(fā)生骨折。妊娠和泌乳母畜骨內的鈣質可被胎兒吸收或隨乳汁排出,造成無機質的減少,易發(fā)生軟骨病。因此,應注意飼料成分的合理調配,以預防軟骨病的發(fā)生。{二)關節(jié)骨與骨之間相互連接的部位稱為骨連接,包括纖維連接(如顱骨間的骨縫)、軟骨連接(如椎間連接)和滑膜連接。其中的滑膜連接即是人們通常說的關節(jié)。1.關節(jié)的構造關節(jié):由關節(jié)面、關節(jié)軟骨、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腔構成。關節(jié)面:是骨與骨相接觸的光滑面,骨質致密,形狀彼此相互吻合。其中的一個面略凸,稱關節(jié)頭;另一個面略凹,稱關節(jié)窩。關節(jié)軟骨:是附著在關節(jié)面上的一層透明軟骨,光滑而有彈性和韌性,可減少運動時的沖擊和摩擦。關節(jié)囊:是包圍在關節(jié)周圍的結締組織囊。囊壁分內、外兩層,外層為纖維層,厚而堅韌,有保護作用;內層為滑膜層,薄而柔軟,有豐富的血管網,能分泌滑液。關節(jié)腔:是關節(jié)軟骨和關節(jié)囊之間的密閉腔隙,內有少量淡黃色的滑液,有潤滑作用。2.關節(jié)的類型不同的分類方法可把關節(jié)分成不同的類型。根據構成關節(jié)的骨數目,可把關節(jié)分為單關節(jié)(由兩塊骨構成)和復關節(jié)(由多塊骨構成);根據關節(jié)運動軸的數目,可把關節(jié)分為單軸關節(jié)(只能作屈、伸運動)、雙軸關節(jié)(能作屈、伸運動和左、右擺動)和多軸關節(jié)(能向各個方向運動)。(三)全身骨骼的組成牛的全身骨骼,按其所在部位分為頭部骨骼、軀干骨骼、前肢骨骼和后肢骨骼。顱骨位于頭部后上方,圍成顱腔,容納并保護腦。顱骨包括成對的額骨(位于顱腔頂壁)、顳骨(位于顱腔兩側壁)、頂骨(位于顱腔后壁)和不成對的頂間骨、枕骨(位于顱腔后壁)蝶骨(位于顱腔底壁)以及篩骨(位于顱腔前壁,介于顱腔與鼻腔之間)。面骨:位于頭部前下方,構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面骨包括成對的淚骨、顴骨、鼻骨、上頜骨、頜前骨、腭骨、翼骨、鼻甲骨和不成對的下頜骨、犁骨以及舌骨。副鼻竇:又稱鼻旁竇,是鼻腔附近一些頭骨內的含氣腔體的總稱。它們直接或間接與鼻腔相通,主要有額竇和上頜竇。顳下頜關節(jié):是頭部惟一的活動關節(jié),由下頜骨和顳骨構成,能做開口、閉口運動。頭部的骨性標志:顳骨、顴弓、眶下孔、齒槽間隙、血管切跡、下頜間隙。2.軀干骨骼軀干骨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它們連接起來構成脊柱和胸廓。(1)椎骨可分為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和尾椎。牛有7塊頸椎,13塊胸椎,6塊腰椎,5塊薦椎,18~20塊尾椎。各椎骨相互連接起來,形成脊柱。脊柱中央有縱行的椎管,由各椎骨的椎孔相連而成,內藏脊髓。椎管兩側各有一排椎間孔,有脊神經通過。脊柱的背側正中有一排棘突,第2—6胸椎棘突最高,構成髻甲的骨質基礎。脊柱的兩側各有一排橫突,腰椎的橫突最長,可在體表觸摸到。脊柱的作用是支持體重,保護脊髓,傳遞推動力。(2)肋骨為左右成對的弓形長骨,連于胸椎與胸骨之間,構成胸腔的側壁。兩相鄰肋骨之間的間隙,稱肋間隙。肋骨的對數與胸椎枚數一致。每根肋骨包括肋骨和肋軟骨。肋骨的上端與相鄰的胸準形成關節(jié),肋骨的下端接肋軟骨。第1~8對肋骨以肋軟骨直接與胸骨相連,稱真肋。其余的肋骨,以肋軟骨依次連于前位肋軟骨上,稱假肋。最后肋骨和假肋肋軟骨依次連接所形成的弓形結構,稱為肋弓。(3)胸骨位于胸廓底壁的正中,由6~8塊胸骨片借軟骨連接而成。胸骨由前向后分為胸骨柄、胸骨體和劍狀軟骨(劍突)三部分。(4)胸廓由胸椎、肋骨和胸骨共同構成,呈前小后大的圓錐形,胸廓前日由第一胸椎、第一對肋骨和胸骨柄圍成;胸廓后口由最后一個胸椎、左右肋弓和劍狀軟骨圍成。胸廓前部的肋骨短而粗,具有較大的堅固性,以保護心、肺,并便于連接前肢;胸廓后部的肋骨細而長,具有較大的活動性,以利于呼吸運動。軀干的骨性標志:腰椎橫突、肋骨、肋弓、肋間隙及劍狀軟骨。3.前肢骨骼(1)前肢骨包括肩胛骨、臂骨、前臂骨、腕骨、掌骨、指骨和籽骨。肩胛骨:為三角形的扁骨,斜位于胸側壁前上部。其上緣附著肩胛軟骨,外側有一縱行的嵴,稱為肩胛岡。肩胛岡上方為岡上窩,·下方為岡下窩,下端有一突起,稱為肩峰。臂骨:為一管狀長骨。前臂骨:包括橈骨和尺骨,兩骨彼此愈合。尺骨位于后外側,上端粗大,突向后上方,稱肘突(鷹嘴)。腕骨:由6塊短骨組成,排成上、下兩列。掌骨:牛有三塊掌骨,第3、4掌骨愈合為大掌骨,只有其遠端分開,第5掌骨為小掌骨,僅留有一個遺跡。指骨:牛有四個指,其中第3、4指發(fā)育完整,第2、5指只有遺跡。每指都具有三個指節(jié)骨,依次為系骨、冠骨和蹄骨。籽骨:分近籽骨和遠籽骨。近籽骨位于掌骨下端與系骨之間的掌側;遠籽骨位于冠骨與蹄骨之間的掌側。(2)前肢關節(jié)除肩胛骨借肌肉與軀干連接外,前肢各骨之間均形成關節(jié),自上而下形成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系關節(jié)、冠關節(jié)和蹄關節(jié)。這些關節(jié)主要進行屈、伸運動。4.后肢骨骼(1)后肢骨包括髖骨、股骨、膝蓋骨、刀腿骨、跗骨、跖骨、趾骨和籽骨。髖骨:由髂骨、恥骨和坐骨結合而成。三骨結合處形成一個深關節(jié)窩,稱髖臼。髂骨位于背外側,其前部寬而扁,呈三角形,稱髂骨翼;后部呈三棱形,稱髂骨體。髂骨翼的外側面稱臀肌面,內側面(骨盆面)有一粗糙部分稱耳狀面。髂骨翼的外角粗大,稱髖結節(jié),內角稱薦結節(jié)。恥骨位于腹側前方,坐骨位于腹側后部。兩骨之間的結合處,分別稱為恥骨聯(lián)合和坐骨聯(lián)合,合稱為骨盆聯(lián)合。兩側坐骨后緣形成坐骨弓,弓的兩端突出且粗糙,稱坐骨結節(jié)。股骨:為畜體最大的管狀長骨。膝蓋骨:又叫髕骨,位于股骨遠端前方的滑車關節(jié)面上。小腿骨:包括脛骨(內側)和腓骨(夕L惻)。牛的腓骨已退化,僅兩端留有殘余部分。跗骨:由5塊短骨組成,排成三列。近側列的兩塊比較發(fā)達,前內側的一塊叫距骨,后外方的一塊叫跟骨。跟骨后上方的突起,稱跟結節(jié)。跖骨、趾骨和籽骨:分別與前肢相應的掌骨、指骨和籽骨相似。(2)后肢關節(jié)及骨盆后肢關節(jié)包括薦髂關節(jié)、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跗關節(jié)、系關節(jié)、冠關節(jié)和蹄關節(jié)。后肢關節(jié)主要做屈、伸運動。骨盆:由左右髖骨、薦骨、前四個尾椎和薦坐韌帶圍成,呈前寬后窄的圓錐形。骨盆腔具有保護盆腔臟器和傳遞推力的作用,又是母畜娩出胎兒的骨性產道,所以,母畜的骨盆腔較公畜的大而寬敞。二、肌肉運動系統(tǒng)的肌肉屬于橫紋肌,因其附著在骨上,故又稱骨骼肌。每塊肌肉都是一個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態(tài)構造和功能。(一)肌肉的形態(tài)和構造畜體肌肉的形狀多種多樣,根據形態(tài)可將其分為長肌、短肌、闊肌和環(huán)形肌四種。長肌多分布于四肢;短肌主要存在于脊柱相鄰椎骨之間;·闊肌多見于胸、腹壁;環(huán)形肌分布在自然孔周圍。每一塊肌肉都分肌腹和肌腱兩部分。肌腹由許多骨骼肌纖維聚集而成,肌腹收縮,產生運動。在肌肉的兩端,致密結締組織取代肌纖維而形成肌腱,肌腱在四肢多呈索狀,在軀干多呈薄板狀。肌腱不能收縮,但非常堅韌,能將肌肉牢固地連于骨骼上。在肌肉周圍,還有一些肌肉的輔助器官,如筋膜、黏液囊和腱鞘等。筋膜分為淺筋膜,(位于皮下)和深筋膜(位于肌間),由結締組織構成,有連接和支持肌肉的作用;黏液囊·是密閉的結締組織囊,內含少量滑液,多位于骨的突起與肌肉、肌腱、皮膚之間,有減少摩擦的作用;腱鞘是卷曲成長筒狀的黏液囊,包圍于腱的周圍,多位于四肢關節(jié)部,有減少摩擦、保護肌腱的作用。(二)全身主要肌肉的分布畜體全身的肌肉,按部位可分為頭部肌肉、軀干肌肉、前肢肌肉和后肢肌肉。1.頭部肌肉頭部肌肉包括位于口、鼻周圍的顏面肌和位于顳下頜關節(jié)周圍的咀嚼肌。咀嚼肌收縮使下頜發(fā)生運動,實現(xiàn)咀嚼。頭部最大的肌肉是咬肌,位于下頜骨支的外側,有閉口的作用。2.軀干的主要肌肉可分為脊柱肌、頸腹側肌、胸壁肌和腹壁肌。(1)脊柱肌主要肌肉有位于胸腰椎棘突兩側的背最長肌及其外側的髂肋肌。二者之間的溝,稱為髂肋肌溝。(2)頸腹側肌位于頸部氣管、食管腹側和兩側的長帶狀肌肉。。有胸頭肌、肩胛舌骨肌和胸骨甲狀舌骨肌。胸頭?。何挥陬i部腹外側皮下,臂頭肌的下緣。胸頭肌與臂頭肌之間的溝稱為頸靜脈(3)胸壁肌主要有肋間肌和膈。肋間?。何挥诶唛g隙,分肋間外肌和肋間內肌兩層。肋間外?。杭±w維從前上方斜向后下方,收縮時,牽引肋骨向前外方移動,使胸腔橫徑擴大,助吸氣。肋間內?。杭±w維從后上方斜向前下方,收縮時,牽引肋骨向后內方移動,使胸腔縮小,助呼氣。膈:位于胸腹腔之間。為圓頂狀的板狀肌,凸面向前,周圍為肌質,中央為腱膜。收縮時,膈后移,擴大胸腔縱徑,助吸氣;舒張時,膈頂回位,助呼氣。膈上有三個裂孔:上方是主動嘲L,中間是舒酩野L,下方是膳閡>腡嗪蚜L,分SU有主動脈、食管和后腔靜脈通過。(4)腹壁肌是構成腹腔側壁和底壁的板狀肌。腹腔側壁的肌肉有三層,由外向內依次為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各層肌纖維的走向不同。腹外斜肌的肌纖維由前上方斜向后下方;腹內斜肌的肌纖維由后上方斜向前下方;腹橫肌的肌纖維橫行。腹肌的作用:腹壁肌各層肌纖維走向不同,彼此重疊,加上被覆在腹肌表面釣腹黃筋膜,構成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腹壁,對腹腔臟器起著重要的支持和保護作用。腹肌收縮,能增大腹壓,協(xié)助呼氣、排便和分娩等活動。3。前肢的主要肌肉前肢的主要肌肉可分為肩帶肌和作用于前肢各關節(jié)的肌肉。(1)肩帶肌是連結前肢與軀干的肌肉,大多數為板狀肌。背側肌群有斜方肌、菱形肌、臂頭(2)作用于肩關節(jié)的肌肉作用于肩關節(jié)的肌肉有伸肌、屈肌、內收肌和外展肌。4.后肢的主要肌肉后肢肌肉是推動軀體前進的主要動力,以伸肌最強大。被皮系統(tǒng)[教學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皮膚和蹄的構造;了解皮膚和蹄的機能。能夠在皮膚和蹄的標本上識別其結構。被皮系統(tǒng)包括皮膚和皮膚的衍生物。皮膚的衍生物是由皮膚演化來的特殊器官,包括毛、皮膚腺、蹄、角等。一、皮膚(一)皮膚的構造皮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構成。1.表皮表皮位于皮膚的表層,由復層扁平上皮構成。表皮的厚薄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凡長期受摩擦的部位,表皮較厚,角化也較顯著。皮膚的表皮由外向內分為角化層、顆粒層和生發(fā)層。角化層:由大量已角化的扁平細胞構成,不斷脫落,形成皮屑。顆粒層:由數層已開始角化的梭形細胞構成。生發(fā)層:由數層形態(tài)不同的細胞組成。其中最深一層細胞呈立方形,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的細胞,以豐,、充表層脫落的細胞。生發(fā)層中還有呈星狀的色素細胞,含有色素。色素決定皮膚的顏色,并能防止日光中的紫外線損傷深部組織o2.真皮真皮位于表皮的深面,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堅韌而富有彈性,是皮膚最厚的一層。皮革就是由真皮鞣制而成的。真皮分為乳頭層和網狀層。乳頭層:緊靠表皮,形成許多乳頭狀的突起,以擴大真皮與表皮的接觸面,有利于二者的結合和表皮的營養(yǎng)及代謝。網狀層:位于乳頭層的深面,較厚,由粗大的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交織而成。真皮分布有汗腺、皮脂腺、毛囊及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等。臨床上所進行的皮內注射,就是把藥液注入真皮層內。家畜中,牛的真皮最厚,綿羊的最薄;老齡的厚,幼畜的?。还蟮暮?,母畜的?。煌患倚?,背部和四肢外側的厚,腹部和四肢內側的薄。3.皮下組織皮下組織位于真皮下面,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皮膚借皮下組織與深在的筋膜、腱膜相連接。皮下組織結構疏松而有彈性,利于皮膚作有限度的往返滑動。在皮下組織發(fā)達的部位,如頸部,皮膚易于拉起形成皺褶,臨床上常選作皮下注射的部位。皮下組織內除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外,還有較多的間隙以容納組織液,或貯存大量的脂肪組織。(二)皮膚的機能皮膚包被身體,既能保護深層的軟組織,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fā),又能防止有害物質侵入體內,是畜體和周圍環(huán)境的屏障。此外,皮膚能產生溶菌酶和免疫體,從而提高皮膚對微生物的抵抗力。因此,皮膚是畜體重要的保護器官。皮膚中存在著各種感受器,能夠感受觸、壓、溫、冷、痛等不同刺激,,畜體由此作出相應的反應以適應周圍環(huán)境。皮膚能吸收一些脂類、揮發(fā)性液體(如醚、酒精等)和溶解在這些液體中的物質,但不吸收水和水溶性物質。只有在皮膚破損或有病變時,水和水溶性物質才會滲入。因此,應用外用藥物治療皮膚病時,應當注意藥物濃度和擦藥面積的劃、,以防止吸收過多而引起中毒。皮膚還能通過排汗排出體內的代謝物,并具有調節(jié)體溫、分泌皮脂、合成維生素D和貯存脂肪的功能。消化系統(tǒng)一、概述(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消化系統(tǒng)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消化管為食物通過的通道,起于口腔,經咽、食管、胃、小腸、大腸,止于肛門。消化腺為分泌消化液的腺體,包括唾液腺、胃腺、腸腺、肝臟和胰臟。其中胃腺和腸腺分別位于胃壁和腸壁內,稱為壁內腺;而唾液腺、肝和胰則在消化管外形成獨立的腺體,由腺管連通消化管,稱壁外腺。(二)消化管的一般構造消化管各段雖然在形態(tài)、機能上各有特點,但其管壁的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由內向外可分為四層: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和外膜。1.黏膜層是消化管的最內層,柔軟而濕潤,色澤淡紅,富有伸展性。當管腔空虛時,常形成皺褶。黏膜層具有保護、吸收和分泌等功能,可分為以下三層。上皮:是消化管執(zhí)行機能活動的主要部分。在口腔、食管、前胃和肛門為復層扁平上皮,有保護作用。其余各部均為單層柱狀上皮,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固有膜:由結締組織構成,內含有豐富的血管、神經、淋巴管、淋巴組織和腺體等。黏膜肌層:是固有膜下的一薄層平滑肌,收縮時可使黏膜形成皺褶,有利于物質的吸收、血液的流動和腺體分泌物的排出。2.黏膜下層位于黏膜和肌層之間的一層疏松結締組織,內含有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經叢和腺體(食管腺和十二指腸腺)。3.肌層除口腔、咽、食管和肛門的管壁為橫紋肌外,其余各段的肌層均為平滑肌。4。外膜位于管壁的最表面,是富有彈性纖維的結締組織膜。在胃、腸的表面,外膜表面尚有一層間皮覆蓋,稱為漿膜。漿膜表面光滑濕潤,有減少摩擦的作用。二、消化系統(tǒng)的構造(一)口腔是消化器官的起始部,具有采食、咀嚼、味覺;吞咽等功能。其前壁為唇,兩側壁為頰,頂壁為硬腭,底壁為下頜骨和舌,后壁為軟腭??谇煌ㄟ^咽峽與咽相通。1.唇分上、下兩部分。牛唇堅實、短厚、不靈活。上唇中部和兩鼻孔之間有一尢毛區(qū),稱鼻唇鏡,有鼻唇腺的開口。健康牛的鼻唇鏡濕潤、低溫,是牛體健康的標志。羊唇薄而靈活,上唇中間有明顯的縱溝,在鼻孔間形成無毛的鼻鏡。2.頰位于口腔的兩側。牛羊的頰黏膜上有許多尖端向后的錐狀乳頭。3。硬腭為口腔的頂壁。硬腭的黏膜厚而堅硬,正中有一縱行的腭縫,腭縫的兩側為橫行的膨褶。前端與齒板之間有一突起稱為切齒乳頭。切齒乳頭兩側有鼻腭管的開口,鼻腭管的另一端通鼻腔。4.軟腭由硬腭延續(xù)而來,其游離端伸向后下方,與舌根之間形成咽峽。咽峽是口腔與咽之間的通道。5.舌舌分為舌根、舌體和舌尖三部分。舌根附著在舌骨上,舌尖向前呈游離狀態(tài)。舌尖與舌體交界處的腹側面有兩條舌系帶,與口腔底部相連。舌系帶的兩側各有一突起,稱為舌下肉阜(又稱臥蠶),是頷下腺管的開口處。舌黏膜的表面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突起,稱舌乳頭。其中有的乳頭含有味蕾,可感受食物的味道。牛舌寬厚有力,是采食的主要器官。在舌背面分布有很多尖端向后角質化的錐狀乳頭。舌背后部有一隆起,稱舌圓枕。6.齒是咀嚼和采食的器官,由堅硬的骨組織構成。齒鑲嵌于上下頜骨的齒槽內,因其排列成弓形,所以又分別稱為上齒弓和下齒弓。每一側的齒弓由前向后順序排列為切齒、犬齒和臼齒。其中切齒由內.向外又分別稱為門齒、內中間齒、外中間齒和隅齒臼齒可分為前臼齒和后臼齒。齒在牛出生后逐個長出。除后臼齒外,其余齒到一定年齡均按一定順序進行脫換。脫換前的齒稱為乳齒,脫換后的齒稱恒齒或永久齒。牛無上切齒和犬齒,上切齒被堅硬的齒板代替。齒的位置和數目可用齒式表示:齒在外形上可分三部分,埋于齒槽內的部分稱齒根,露于齒齦外的部分稱齒冠,介于二者之間被齒齦覆蓋的部分稱為齒頸。上、下齒冠相對的咬合面稱咀嚼面。齒齦為包圍在齒頸外的一層黏膜,呈淡紅色,有固定齒的作用。在生產上,可根據齒的生長、咀嚼面磨損程度來判斷牛的年齡7.唾液腺唾液腺為口腔的壁外腺。主要有腮腺(位于耳根下方,下頜骨后緣皮下)、頜下腺(位于腮腺的深層)和舌下腺(位于口腔底部黏膜內),均有導管開口于口腔黏膜上。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參與消化。(二)咽咽位于口腔、鼻腔的后方,喉和氣管的前上方,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咽有七個孔與周圍鄰近器官相通:前上方經兩個鼻后孔通鼻腔;前下方經咽峽通口腔;后背側經食管口通食管;后腹側經喉口通氣管;兩側壁各有一耳咽管口通中耳。(三)食管是將食物由咽運送到胃的一肌質管道。分頸、胸、腹三段,頸段起始于喉和氣管的背側,至頸中部逐漸轉向氣管的左側。胸段位于胸腔縱隔內,沿氣管的背側向后延伸,穿過膈的食管裂孔進入腹腔后轉為腹段,與胃的賁門相接。食管的黏膜上皮為復層扁平上皮。黏膜表面可形成許多縱行的皺襞,當食團通過時,管腔擴大,皺襞展平,利于食團下行。(四)胃胃是消化管的膨大部分,前接食管處形成賁門,后形成幽門通十二指腸。牛、羊的胃為多室胃,由瘤胃、網胃、瓣胃、皺胃四個胃室組成。其中前三個胃無消化腺,主要起貯存食物和發(fā)酵、分解粗纖維的作用,稱前胃;第四個胃有消化腺分布,能分泌胃液,進行化學性消化,故又稱真胃。1.瘤胃容積最大,約占四個胃總容積的80%。呈前后稍長、左右略扁的橢圓形,占據了整個左腹腔,其下部還伸向右側腹腔。瘤胃的前端和后端可見到較深的前溝和后溝,左、右側面有較淺的左、右縱溝,瘤胃的內壁上有與上述各溝相對應的肉柱。溝和肉柱共同圍成環(huán)狀,把瘤胃分成背囊和腹囊兩大部分。較深的瘤胃前、后溝又把背囊和腹囊分成前背盲囊、后背盲囊、前腹盲囊、后腹盲囊。在后背盲囊和后腹盲囊之前,分別有后背冠狀溝和后腹冠狀溝。瘤胃與網胃間的連通口較大,稱瘤網胃口,其背側形成一個穹隆,稱為瘤胃前庭。前庭頂壁有賁門,與食管相接。瘤胃黏膜呈棕黑色或棕黃色,無腺體,表面有無數密集的乳頭,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肉柱上無乳頭,顏色較淡。2.網胃容積最小,約占四個胃總容積的5%。網胃外形呈梨狀,前后稍扁,位于季肋部的正中矢狀面上,瘤胃背囊的前下方,約與6—8肋相對。網胃的后上方有較大的瘤網胃口與瘤胃背囊相通;右下方有網瓣胃口與瓣胃相通。自賁門至網瓣胃口之間有一條.螺旋狀的溝,稱為食管溝。溝兩側隆起的黏膜褶,稱食管溝唇。犢牛的食管溝唇很發(fā)達,可閉合成管。成年牛的食管溝閉合不嚴。網胃的黏膜形成許多網格狀(蜂巢狀)的皺褶,皺褶上密布角質乳頭。3.瓣胃瓣胃約占四個胃總容積的7%~8%,呈兩側稍扁的球形,很堅實,位于右季肋部,約與第7—11肋相對。瓣胃的黏膜形成百余片大小、寬窄不同的葉片,故又稱“百葉肚”。瓣葉上有許多角質化的乳頭。在瓣胃底部有一瓣胃溝,前接網瓣胃口與食管溝相連,后接瓣皺胃口與皺胃相通,液態(tài)飼料可經此溝直接進入皺胃。4.皺胃皺胃容積約占四個胃總容積的7%一8%,呈長囊狀。前端粗大稱為胃底部,與瓣胃相連;后端狹窄稱幽門部,與十二指腸相連。位于右季肋部和劍狀軟骨部,左鄰網胃和瘤胃的腹囊,下貼腹腔底壁,約與第8~12肋相對。皺胃胃壁的黏膜光滑、柔軟,有12~14條螺旋形的皺褶,表面形成許多凹陷,稱胃小凹,是胃腺的開口。根據其位置、顏色和腺體的不同,可分為賁門腺區(qū)(靠近瓣皺胃口)、胃底腺區(qū)(位于胃底部)和幽門腺區(qū)(靠近幽門)。胃底腺區(qū):腺區(qū)最大,位于胃底部,是分泌胃液的主要部位。在其黏膜層的固有膜內有大量的胃腺。胃腺主要由三種腺細胞構成<主細胞,數量較多,個體較小,可分泌胃蛋白酶原和胃脂肪酶,犢牛還能分泌凝乳酶;壁細胞,數量較少,個體較大,能分泌鹽酸;頸黏液細胞,成群分布在腺體的頸部,分泌黏液,保護胃黏膜。賁門腺區(qū)和幽門腺區(qū):較小,黏膜內的腺體主要由黏液細胞構成,能分泌堿性黏液,保護胃黏膜。皺胃的肌層可分為內斜、中環(huán)、外縱三層,其中中層環(huán)形肌發(fā)達,在幽門部增厚,形成幽門括約肌。(五)小腸小腸是食物進行消化吸收的最主要部位,前接胃的幽門,后以回盲口通盲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三段。1.小腸的形態(tài)和位置牛的十二指腸長約1m,位于右季肋部和腰部,在起始部形成乙狀彎曲??漳c位于右季肋部、右髂部和右腹股溝部,形成無數腸圈,以短的空腸系膜懸掛于結腸圓盤下,形似花環(huán)?;啬c短而直,長約50cm,以回盲口與盲腸相通?;啬c與盲’腸之間有回盲韌帶相連。2.小腸的組織構造小腸的腸壁基本上符合管腔器官的一般構造,其特點在黏膜層。小腸的黏膜形成許多環(huán)形的皺褶,表面有許多指狀突起,稱為腸絨毛。絨毛由上皮和固有膜組成,上皮覆蓋在絨毛的表面,固有膜存在于絨毛的中軸,其中央有一條貫穿絨毛全長的毛細淋巴管(綿羊的可以有兩條或多條),稱中央乳糜管。在中央乳糜管周圍有毛細血管叢。固有膜內還有分散的、與絨毛長軸平行的平滑肌,收縮時,絨毛縮短,使絨毛內毛細血管和中央乳糜管中所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隨血液、淋巴進入較深層的血管和淋巴管。絨毛的這種不斷延伸與收縮,促進了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和運輸。小腸的黏膜上皮為單層柱狀上皮,由柱狀細胞、杯狀細胞組成。柱狀細胞有吸收作用;杯狀細胞有分泌功能,能分泌黏液,潤滑和保護上皮。上皮下為固有膜,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內含有大量的血管、淋巴管、神經和腸腺,有的部位還有淋巴小結。(八)大腸大腸包括盲腸、結腸和直腸三段,前接回腸,后通肛門。大腸的結構與小腸基本相似,,但腸腔寬大,黏膜表面平滑,無腸絨毛。黏膜內有排列整齊的大腸腺,但大腸腺的分泌物中不含消化酶。1.盲腸呈直筒狀,位于右髂部,起自回盲口,盲端向后伸達骨盆前口(羊的可伸人到骨盆腔內),并呈游離狀態(tài),可以移動。2.結腸可分為初袢、旋袢、終袢三段。初袢為結腸前段,呈“乙”狀彎曲,大部分位于右髂部;旋袢為結腸中段,較長,盤曲成一平面的圓盤狀,稱結腸圓盤,位于瘤胃的右側。終袢是結腸的末段,向后伸達骨盆前口,移行為直腸。3.直腸位于骨盆腔內,較短。(九)肛門肛門是消化管末端,外為皮膚,內為黏膜。黏膜襯以復層扁平上皮。皮膚與黏膜之間有平滑肌形成的內括約肌和橫紋肌形成的外括約肌,控制肛門的開閉。呼吸系統(tǒng)一、呼吸系統(tǒng)的構造呼吸系統(tǒng)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構成。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出入肺的通道,稱為呼吸道,主要起保障氣流暢通的作用。肺是呼吸的核心器官,主要作用是發(fā)生氣體交換。呼吸道和肺在輔助器官協(xié)助下共同完成呼吸功能。(一)鼻腔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是氣體出入的通道,又是嗅覺器官。(二)咽見消化系統(tǒng)。(三)喉喉是呼吸通道,也是發(fā)音器官。喉位于下頜間隙的后方,頭頸交界的腹側,前方通咽和鼻腔,后接氣管。喉由喉軟骨、喉肌和喉黏膜構成。(四)氣管和支氣管氣管位于頸、胸椎腹側。前端接喉,后端進入胸腔中,在心基上方分為左、右支氣管和右尖葉支氣管(右上支氣管),分別進入左、右兩肺中,并繼續(xù)分支形成支氣管樹。氣管呈圓筒狀,由一連串“U”形氣管軟骨環(huán)連接而成,其朝上的缺口間連有富含平滑肌的彈性纖維膜。氣管壁自內向外分為黏膜、黏膜下層和外膜三層。黏膜包括黏膜上皮和固有膜。黏膜上皮是夾有杯狀細胞的假復層柱狀毛上皮;杯狀細胞可分泌黏液以吸附氣流中的塵粒和細菌,纖毛可向喉部擺動,將黏液排向喉腔,經咳嗽排出。黏膜下層為疏松結締組織,內含氣管腺、血管和神經。外膜由氣管軟骨環(huán)和環(huán)間結締組織構成。(五)肺1.肺的位置、形態(tài)和構造肺在胸內縱隔兩側,左、右各一。右肺通常大于左肺,兩肺占據胸腔的大部分。健康的肺呈粉紅色,海綿狀,質地柔軟而輕,富有彈性。左右兩肺都有三個面(肋面、縱隔面和膈面)和三個緣(背緣、底緣和腹緣)。肋面在外側,略凸,與胸腔側壁接觸,有肋壓跡。縱隔面在內側,與縱隔接觸,前部有心壓跡,后上方有肺門,是支氣管、肺血管、淋巴管和神經出入肺的門戶。膈面在后下方,較凹,與膈肌接觸。背緣位于肋椎溝內,較長且圓鈍,在體表的投影為一條略沿胸椎前傾延伸的連線(由第1肋1庀處到第12肋骨上端)。底緣位于肋膈竇內,較薄銳,在體表的投影為一條前傾下弧線(由第4肋間隙到第12肋骨下端)。背、底兩緣的體表投影線是臨床確定肺區(qū)的參照依據。腹緣位于心包外側,具有心切跡和其他葉間切跡,使肺出現(xiàn)分葉。2.肺的組織結構肺表面覆蓋光滑濕潤的漿膜(肺胸膜),漿膜下的結締組織伸入肺內,將肺實質分隔成眾多肉眼可見的肺小葉。肺小葉是以細支氣管為軸心,由更細的呼吸細支氣管和所屬肺泡管、肺泡囊、肺泡構成的相對獨立的肺結構體,一般呈錐體形,錐底朝肺表面,錐尖朝肺門。家畜小葉性肺炎即肺以肺小葉為單位發(fā)生的病變。肺實質包括肺內各級支氣管和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六)胸腔、胸膜和縱隔1.胸腔是以胸廓為框架并附著胸壁肌和皮膚的截頂圓錐狀體腔,該腔在胸壁肌群的幫助下可擴大和縮小。2.胸膜胸膜屬于漿膜,可分為壁層和臟層。臟層緊貼在肺的表面稱肺胸膜。壁層按所在部位可分為:肋胸膜,襯貼在肋及肋間肌內面;膈胸膜,貼在膈肌上;縱膈胸膜,貼在縱膈兩側。胸膜腔是胸膜壁層與胸膜臟層之間的腔。胸膜腔左、各一,互不相通,內有少量漿液,有潤滑作用。3.縱膈是兩側的縱膈胸膜及其之間器官和組織的總稱??v膈內夾有胸腺、心包、心臟、氣管、食管和大血管等??v膈位于胸腔正中,將胸腔分為左右兩個互不相通的腔。(1)吸氣過程的發(fā)生,吸氣過程是一個主動過程。當吸氣肌(肋間外肌和膈肌)收泌尿系統(tǒng)一、泌尿系統(tǒng)的構造反芻動物的泌尿系統(tǒng)由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構成。(一)腎1.腎的形態(tài)和位置(1)牛腎呈紅褐色,左、右腎不對稱。右腎呈長橢圓形,位于最后肋骨上端至前2—3腰椎橫突的腹面。右腎呈厚三棱形,位于第2~5腰椎橫突的腹面,往往隨瘤胃充滿程度的不同而左右移動。腎的周圍包有脂肪,稱為腎脂肪囊,具有保護、固定腎的作用。腎的表面緊貼一層白色堅韌的纖維膜,此膜在正常情況下很容易剝離。腎的內側緣中部凹陷處稱為腎門,是腎動脈、腎靜脈、輸尿管、神經和淋巴管出入的地方。腎門向腎的深部擴大成空隙,叫腎竇。腎竇內有輸尿管的起始部、腎盞、血管、淋巴管和神經等。牛腎表面深淺不一的葉間溝,將腎分為16—20個大小不等的腎葉。每個腎葉由位于淺部的皮質和位于深部的髓質構成。皮質呈紅褐色,內有許多細小色暗的顆粒,是腎小體;髓質顏色較淺,內有許多清晰的放射狀條紋,是成束的腎小管和集合管。髓質由許多呈圓錐形的腎錐體構成,腎錐體的錐底與皮質相連,錐尖伸向腎竇。一個或數個錐尖構成一個腎乳頭,腎乳頭突人腎竇內相應的腎小盞。幾個腎小盞匯合,形成腎大盞,腎大盞進一步匯合形成兩條集合管(牛無腎盂),后接輸尿管。(2)羊腎羊腎的位置與牛相似,但在形態(tài)結構上有很大差別。羊腎呈豆形,表面平滑,腎乳頭合并成一個腎總乳頭,與腎盂相接。故羊腎屬于平滑單乳頭腎。2.腎的組織構造腎的實質是由腎單位和集合管組成。(1)腎單位腎單位是腎臟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每個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兩部分構成。①腎小體腎小體位于皮質內,由腎小球和腎小囊兩部分組成。腎小球是一個毛細血管球,位于腎小囊中。腎小囊是腎小管起始部盲端膨大凹陷形成的杯狀囊,分為內外兩層。內層上皮與緊貼的’旨小球毛細血管構成濾過膜,具有良好的選擇通透性。內外兩層間的腔隙叫腎小囊腔,與腎小管腔直接連通。②腎小管是一條細長而彎曲的小管,起始于腎小囊腔,順次可分為近曲小管、髓袢(包括降支和升支)和遠曲小管。近曲小管是腎小管中最長而彎曲的部分。髓袢是從皮質進入髓質,又從髓質返回皮質的“U”形小管,連接近曲小管與遠曲小管。遠曲小管位于皮質內,比近曲小管短而且彎曲少,其末端匯人集合管。(2)集合管許多條遠曲小管末端匯合形成較粗的集合管。進入乳頭后的集合管稱為乳頭管,乳頭管在腎乳頭上開口于腎盞。(二)輸尿管輸尿管是一條輸送尿液到膀胱的細長管道。它起于集合管或腎盂,出腎門后,沿腹腔頂壁向后伸延,開口于膀胱頸部。輸尿管末端突人膀胱內,這種結構有利于防止尿液倒流。輸尿管壁由黏膜、肌層和外膜三層構成。(三)膀胱膀胱是暫時貯存尿液的器官,呈梨形。其前端鈍圓叫膀胱頂,中部膨大叫膀胱體,后端狹窄叫膀胱頸。公牛膀胱背側是直腸,母牛的膀胱背側是子宮和陰道。膀胱由黏膜、黏膜下層、肌層和漿膜構成。黏膜上皮為變移上皮,空虛時有許多皺褶。膀胱朋層較厚,在膀胱頸部形成括約肌。(四)尿道尿液通過尿道排出體外。尿道起于膀胱頸的尿道內口,后段并行于生殖道內。公牛尿道細長而彎曲,開口于陰莖頭的尿道突上。母牛.尿道比較寬短,開口于尿道前庭前端底壁,在開口處的腹側面有一凹陷,稱尿道憩室。導尿時切忌將導尿管誤插入尿道憩室。生殖系統(tǒng)一、生殖系統(tǒng)的構造生殖系統(tǒng)是牛繁殖后代,保證種族延續(xù)的一個系統(tǒng)。包括雄性生殖系統(tǒng)和雌性生殖系統(tǒng)兩部分。牛和羊生殖系統(tǒng)的構造基本相同。(一)公牛生殖系統(tǒng)的構造公牛生殖器官包括睪丸、附睪、輸精管、尿生殖道、副性腺、陰莖、及其附屬器官(精索、陰囊、包皮)等。1.睪丸牛的睪丸成對,位于陰囊內,呈橢圓形,可分為頭、體、尾三部分。睪丸頭向上,尾朝下。在胚胎時期,睪丸位于腹·腔內腎臟的兩側,隨著胎兒的發(fā)育,睪丸和附睪經腹股溝管下降到陰囊內。如果睪丸沒有下降到陰囊內,則叫隱睪,這樣的公牛不宜作種用。睪丸的外面被覆一層漿膜性的固有鞘膜。固有鞘膜的深面是一層較厚的致密結締組織,叫白膜。白膜從睪丸頭部伸人睪丸內形成睪丸縱隔。縱隔中的結締組織呈放射狀伸人睪丸實質形成睪丸小梁,將睪丸分成許多錐形小室,叫睪丸小葉。每個睪丸小葉由2—3條長而盤曲的曲細精管和周圍的間質構成。曲細精管在縱隔附近匯合成一條短而直的直細精管,各直細精管進入睪丸縱隔并相互吻合形成睪丸網,最后匯合成6—12條較粗的睪丸輸出小管,穿出睪丸頭端的白膜,進入附睪。曲細精管是產生精子的地方,其管壁可分兩層,外層是很薄的基膜,,內層是生精上皮。上皮中有兩類不同的細胞:一類是處于不同發(fā)育階段的生精細胞,包括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子細胞和精子;另一類是支持細胞,呈高柱狀或錐形體,游離端朝向管腔。支持細胞對各級生精細胞具有支持、保護和營養(yǎng)作用。間質是睪丸小梁伸入睪丸小葉內的結締組織,內有豐富的血管、神經和間質細胞。間質細胞在性成熟后能分泌雄性激素。2.附睪附著在睪丸的后面,可分為頭、體、尾三部分。睪丸輸出小管穿過睪丸后形成附睪頭,并匯合成一條附睪管,附睪管高度盤曲形成附睪體和附睪尾。附睪尾借附睪韌帶與睪丸尾相連。附睪韌帶由附睪尾延續(xù)到陰囊(總鞘膜)的部分,稱為陰囊韌帶。附睪具有貯存精子和使精子進一步成熟的作用。3.輸精管是輸送精子的管道。起始于附睪尾的末端,經腹股溝管上行人腹腔,隨后轉向后上方進入骨盆腔,開口于尿生殖道起始部的背側壁的精阜上。輸精管的末端膨大,形成輸精管壺腹。4.尿生殖道可分為骨盆部和陰莖部。骨盆部指膀胱頸到坐骨弓的一段,位于骨盆腔內。在起始部的背側黏膜上有一圓隆起,稱為精阜,是輸精管和精囊腺輸出管開口的地方。陰莖部指坐骨弓至陰莖頭的一段,位于陰莖海綿體腹側尿道溝內,,構成陰莖的一部分。尿生殖道具有排尿和輸送精液等功能。5.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它們的分泌物叫精清,.與精子混合構成精液,具有營養(yǎng)精子、中和陰道酸性分泌物等作用。(1)精囊腺位于輸精管壺腹外側,左右各一,導管開口于精阜。(2)前列腺由體部和擴散部兩部分構成。體部小,位于尿道起始部的背側;擴散部發(fā)達,包住尿道骨盆部。其輸出管較多,開口于尿道內。羊的前列腺只有擴散部。(3)尿道球腺位于尿道骨盆部后端的背外側,左右各一,略呈半球形。每側腺體以一條輸出管開口于尿道骨盆部后端背側。6.陰莖陰莖由海綿體構成,細而長,可分為根、體和頭三部分。陰莖根以兩個陰莖腳附著于坐骨結節(jié)腹面,然后合并為陰莖體;陰莖體在陰囊的后方形成“乙”狀彎曲,勃起時,“乙”狀彎曲伸直;陰莖頭尖而扭轉,其游離端膨大形成陰莖頭帽?!り幥o是排尿、排精和交配的器官,平時柔軟,隱藏于包皮之內,交配時海綿體血竇內充滿血液,陰莖變硬和伸長(勃起),便于交配。(二)母牛生殖系統(tǒng)的構造母牛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尿生殖前庭和陰門。1.卵巢牛的卵巢呈橢圓形,左右各一,分別以卵巢系膜懸掛于腰椎下面。因有成熟卵泡和黃體突出于表面而凹凸不平,直腸檢查時可以感覺到。卵巢由被膜、·皮質和髓質三部分構成。(1)被膜包括生殖上皮和白膜。生殖上皮位于卵巢的表面,上皮細胞在幼年時呈柱狀或立方形,‘以后呈扁平狀。白膜位于生殖上皮的下面,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2)皮質位于卵巢的外周部,白膜的下面,占卵巢的大部分。由基質、卵泡、閉鎖卵泡和黃體組成。①基質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含有大量網狀纖維和少量的彈性纖維。②卵泡由位于中央的卵母細胞和位于.周圍的卵泡細胞構成。根據發(fā)育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初級卵泡、,生長卵泡和成熟卵泡。初級卵泡:呈球形,位于皮質淺層,體積小,數量多,由初級卵母細胞和周圍的一層扁平的卵泡細胞組成。生長卵泡(次級卵泡):由初級卵泡發(fā)育而成。卵泡中的初級卵母細胞體積增大,細胞周圍出現(xiàn)一層厚膜,稱透明帶;卵泡細胞由單層變?yōu)槎鄬樱毎g出現(xiàn)卵泡腔,內含卵泡液;由于卵泡液擠壓,一部分卵泡細胞包著卵細胞移到卵泡的一側形成卵丘,另一部分卵泡細胞襯于卵泡膜的內側形成顆粒層。成熟卵泡:由生長卵泡繼續(xù)發(fā)育而成。由于卵泡液增多,卵泡體積明顯增大,并突出于卵巢表面。圍繞在卵細胞透明帶外的一層卵泡細胞呈放射狀排列,稱為放射冠。成熟卵泡的顆粒細胞和卵泡細胞能分泌雌激素。③閉鎖卵泡正常情況下,絕大多數的卵泡不能發(fā)育成熟,在發(fā)育階段逐漸退化消失或形成瘢痕組織,這些退化的卵泡稱閉鎖卵泡。④黃體成熟卵泡破裂,排出卵細胞(卵子),會伴隨出血。血液流人原來的卵泡腔內,使該處明顯變紅,稱為紅體。隨著周圍血管伸人卵泡,吸收血液,使該處顏色變黃,稱為黃體(能分泌孕酮)。若卵泡沒有受精,黃體則逐漸退化,最后被結締組織代替,變成白色瘢痕,稱為白體。(3)髓質髓質位于卵巢中央,占小部分,由富含彈性纖維的疏松結締組織構成。髓質內含有較豐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經和少量的平滑肌。2.輸卵管是位于卵巢和子宮角之間的一對彎曲的細管,其管壁由黏膜、肌層和漿膜構成。黏膜上皮為單層柱狀上皮,有纖毛,能向子宮端顫動,協(xié)助卵細胞移動。輸卵管的前端擴大成漏斗狀,稱輸卵管漏斗。漏斗的邊緣不整齊,形如荷葉邊,稱輸’卵管傘。漏斗的中央有輸卵管腹腔口,卵細胞排出后由此口進入輸卵管。輸卵管的作用是輸送卵細胞,提供受精所需的內環(huán)境。3,子宮大部分位于腹腔內(經產母牛的全部位于腹腔內),小部分位于骨盆腔內,在直腸和膀胱之間,由子宮闊韌帶附著于腰下部和骨盆腔的側壁上。子宮可分為子宮角、子宮體和子宮頸三部分。兩個子宮角較長,呈羊角狀彎曲,連接輸卵管。子宮體短。.子宮頸壁厚而堅實,管腔黏膜呈螺旋狀;平時關閉,不易開張。子宮頸和陰道之間分界清楚。子宮頸突入陰道內的部分,稱子宮頸陰道部。子宮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胎兒發(fā)育成長所需的內環(huán)境。心血管系統(tǒng)的構造(一)心臟1.心臟的形態(tài)和位置心臟是一個中空的肌質器官,呈倒圓錐形。錐底朝向前上方稱為心基,有大血管進出;錐尖朝向后下方,稱心尖??拷幕幱协h(huán)繞心臟的冠狀溝把心臟分為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冠狀溝的下面右前方有竇下室間溝(右縱溝),左后方有對應的圓錐旁室間溝(左縱溝),相當于室中隔的附著部‘兩溝的右前方為右心室,構成心臟的前緣,左后方為左Jb室,構成心臟的后緣。冠狀溝和左、右縱溝內有冠狀血管和脂肪。心臟位于胸腔縱隔中的兩肺之間,略偏于左側。牛的心臟位于第3~6肋骨之間,心基位于肩關節(jié)水平線上,心尖位于第6肋骨下端,距胸骨約2cm,距膈約2—5cm。2.心臟的內部構造(1)心腔的構造心臟的內腔被房中隔和室中隔分為互不相通的左右兩部分,每一部分又分為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同側心房與心室之間以房室口相通?!ひ虼?,心臟可分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四個腔。(2)心壁的構造心壁分三層,由外向內分別為心外膜、心肌和心內膜。心外膜表面光滑、濕潤,緊貼于心肌表面。心內膜薄而光滑,緊貼于心肌內面。心肌由心肌細胞構成,呈紅褐色。心房肌與心室肌是兩個獨立的肌系,且心房肌薄,心室肌厚。(3)心臟的血管心臟本身的血管是營養(yǎng)性血管,包括冠狀動脈和心靜脈。冠狀動脈由主動脈基部分出,行走于冠狀溝和室間溝,并分支于心房和心室壁內,在心肌內形成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最后匯集成心靜脈返回右心房。(4)心臟的傳導系統(tǒng)心臟中除具有收縮機能的心肌細胞外,尚有一些特殊分化的細胞,可自動地產生興奮,并進行傳導,稱為自律細胞。這些自律細胞,組成了心臟的傳導系統(tǒng)。傳導系統(tǒng)包括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房室束、浦金野氏纖維。其中竇房結細胞的自動節(jié)律性最高,為心臟的正常起搏點。正常情況下,心臟的興奮總是從竇房結開始,沿傳導系統(tǒng)依次傳播至心房、心室從而引起心臟有節(jié)律地收縮和舒張。3.心包心包是包圍心臟的纖維漿膜囊,分為臟層和壁層。臟層即心外膜,在心基處向外折轉形成壁層。二者之間的密閉腔隙稱心包腔,內有少量滑液,稱心包液,有潤滑作用。(二)血管1.血管的種類和構造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根據其結構和機能,可分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1)動脈是輸送血液出心臟的血管。動脈的特點是管壁厚,彈性強,管腔空虛時不塌陷,血管破裂時,血液呈噴射狀流出。動脈管壁主要由平滑肌、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組成。大動脈管壁以彈性纖維為主,因而具有較大的彈性;小動脈管壁以平滑肌為主,因而彈性較差。(2)靜脈是輸送血液返回心臟的血管。其構造與動脈相似。但其管壁薄,彈性差,易塌陷,出血時呈流水狀。(3)毛細血管是連接動脈與靜脈之間的微細血管。毛細血管短而細,互相交織成網。其管壁非常薄,僅由一層內皮細胞構成,具有很大的通透性,是血液與組織液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場所。另外,位于肝、脾、骨髓等處的毛細血管,形成不規(guī)則的膨大部,稱為血竇。血竇內血流緩慢,有利于進行物質交換和發(fā)揮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2.全身血管的分布家畜全身的血管可分為小循環(huán)血管和大循環(huán)血管。(1)小循環(huán)小循環(huán)把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由右心室經肺動脈運到肺臟,再把含有氧氣的血液經肺靜脈運回左心房。其循環(huán)途徑為:右心室一肺動脈+肺毛細血管一肺靜脈—左心房。(2)大循環(huán)大循環(huán)把含有氧氣的血液從左心室運出,經主動脈而達全身各組織器官,再將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經腔靜脈運回右心房。其循環(huán)途徑為:左心室一主動脈一體毛細血管一腔靜脈一右心房。在體循環(huán)中還有一門脈循環(huán),其循環(huán)途徑為:胃、腸、脾、胰靜脈一門靜脈一肝毛細血管一肝靜脈一后腔靜脈。作用是將從胃、腸、脾、胰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運至肝臟,進行加工、合成、貯藏、解毒。①大循環(huán)的動脈大循環(huán)的主干血管是主動脈,起自左心室的主動脈口,其根部膨大,由此分出的冠狀動脈分布于心臟。從主動脈根部向前分出臂頭動脈總干,進一步分支到兩前肢部、頸部和頭部。主動脈主干伸向后上方形成主動脈弓。向后延續(xù)成為胸主動脈,分出支氣管食管動脈、肋間動脈等側支后,主干繼續(xù)后行,穿過膈進入腹腔,移行為腹主動脈。腹主動脈分支到腹腔、腹壁、骨盆腔和兩后肢的組織器官。大循環(huán)全身動脈分布表解(牛)如下:②大循環(huán)的靜脈是把血液運回右心房的血管。先由毛細血管匯集成小靜脈,小靜脈逐漸匯集成較大的靜脈,最后匯集成四條較大的靜脈:.前腔靜脈、后腔靜脈、奇靜脈和門靜脈。大循環(huán)全身主要靜脈分布表解(牛)如下:’臨床上常用的靜脈主要有頸靜脈,位于頸靜脈溝內,管腔粗,位置淺,是牛進行靜脈注射的主要部位。(三)血液1.體液和機體內環(huán)境體液是家畜體內水和溶于水內的物質的總稱,約占體重的60%一70%。一部分存在于細胞的內部,叫細胞內液;一部分存在于細胞的周圍,叫細胞外液。細胞外液包括存在于組織間隙的組織液、存在于血管內的血液和存在于淋巴管內的淋巴。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下:家畜從外界吸人的氧氣和各種營養(yǎng)物質,都先進入血漿,然后由毛細血管擴散到組織液以供組織細胞代謝的需要。而組織細胞所產生的代謝產物也是先到組織液中,然后擴散到血漿而排出體外。可見組織液既是組織細胞的直接生活環(huán)境,也是組織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因此,常把組織液或細胞外液稱為機體的內環(huán)境。盡管機體的外環(huán)境經常發(fā)生強烈的變化,但內環(huán)境中的各種因素都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這種相對穩(wěn)定是在神經體液的調節(jié)下,在血液不斷運行的過程中完成的?!?.血液的成分血液由液體成分(血漿)和有形成分(血細胞和血小板)組成。血液從血管中流出后,幾分鐘便凝固成血塊,并析出一層液體叫血清。血漿與血清的主要區(qū)別是血清中不含纖維蛋白原。血液的組成:.(1)血漿血漿中的主要溶質成分是血漿蛋白,包括清蛋白、球蛋白和纖維蛋白原。其中清蛋白的數量最多,球蛋白次之,纖維蛋白原最少。清蛋白可形成血漿的膠體滲透壓,維持血漿與組織液間的水平衡;纖維蛋白原可參與血液凝固;球蛋白分為q\q\p、丁四種,其中丁球蛋白中含有大量的抗體,又稱為免疫球蛋白,參與機體的體液免疫反應。(2)血細胞包括紅細胞和白細胞。①紅細胞哺乳動物的紅細胞無核,呈雙面凹的圓盤狀。細胞內布滿了網狀支架,支架間充滿了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是紅細胞的主要成分,約占紅細胞干物質的90%。紅細胞的機能實際上就是血紅蛋白的機能,主要是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6.血液的主要機能(1)運輸作用這是血液的主要機能。可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到各組織細胞,同時將代謝產物運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血液還可運輸激素,實現(xiàn)體液調節(jié)。(2)調節(jié)作用通過與細胞內液、組織間液的不斷交換與運輸,維持內環(huán)境(如溫度、酸堿度、‘滲透壓、離子濃度等)的相對恒定。(3)防御和保護作用血液中的某些白細胞可吞噬消滅病原體;抗體可參與免疫;凝血因子、血小板及纖維蛋白原參與血凝。所以說血液對機體有重要的防御和保護作用。(二)血管生理1.動脈血壓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稱為血壓。血壓可分為動脈血壓、靜脈血壓和毛細血管血壓。動脈血壓最高,毛細血管血壓次之,’靜脈血壓最低。通常所說的血壓就是動脈血壓。它是由心臟的收縮和血管的彈性回縮構成的。當心臟收縮時,動脈血壓升到最高值,稱為收縮壓;當心臟舒張時,血壓下降到最低值,稱為舒張壓。2.脈搏在心動周期中,心室收縮時,血液涌人動脈血管,使血管擴張;心室舒張時,血管可借彈性回縮力而恢復原狀,從而使動脈血管隨著心室的收縮與舒張發(fā)生節(jié)律性的起伏波動,這種動脈管壁的周期性起伏稱動脈脈搏,簡稱脈搏。脈搏反映了心率和心動周期的節(jié)律,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機能狀況。因此,檢查脈搏在臨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神經系統(tǒng)的構造(一)中樞神經1.脊髓脊髓位于椎管內,呈背腹向略扁的圓柱狀。前端經枕骨大孔與延髓相連,后端達薦骨中部。按脊髓在椎管中的位置,分為頸、胸、腰、薦四部分。脊髓粗細不均,有兩個膨大部:在頸、胸交界處的膨大,稱為頸膨大,由此發(fā)出支配前肢的神經;在腰、薦交界處的膨大,稱腰膨大,由此發(fā)出支配后肢的神經。末端呈圓錐形,稱脊髓圓錐。從脊髓圓錐上發(fā)出許多向后延伸的神經,稱為馬尾,脊髓背側有一正中溝,腹側有一正中裂。脊髓兩側發(fā)出成對的脊神經根。每一脊神經根又由背根和腹根組成。背根較粗,其基部有一膨大部,稱脊神經節(jié),由感覺神經元的胞體聚集而成。2.腦腦是神經系統(tǒng)的高級中樞,也是由灰質和白質構成。與脊髓不同的是,灰質在外,白質在內。腦可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大腦在前,腦干位于大腦與脊髓之間,小腦位于腦干背側。1)腦干腦干位于大腦和脊髓之間,由延髓、腦橋、.中腦和間腦四部分構成。延髓緊接脊髓,是脊髓向前的延續(xù)。由延髓向前依次是腦橋、中腦和間腦。其中間腦包括丘腦和優(yōu)腦下部兩部分。丘腦下部有一內分泌腺,稱為腦垂體。另外,在丘腦下部還有一些神經核,能分泌抗利尿素和催產素。這兩種激素通過神經元的軸突輸送到神經垂體貯存,根據需要,釋放人血中。(2)小腦小腦位于延髓的背側,呈球形,分為中間較小的蚓部和兩側較膨大的小腦半球。小腦由灰質和白質構成,灰質主要覆蓋于小腦表面,稱小腦皮質。皮質表面有許多凹陷的溝和凸起的回。白質在深部,呈樹枝狀分布,稱為小腦樹。(3)大腦由左右兩個完全對稱的大腦半球構成,兩大腦半球借胼胝體(由橫行纖維構成)相連。每側半球內有一個呈半環(huán)形的狹窄裂隙,稱側腦室。大腦表面為灰質,較厚,由5~6層神經元構成,稱大腦皮質。大腦皮質表面有許多深淺不同的腦溝,溝與溝之間形成的隆起,稱腦回。溝與回增加了大腦皮質的面積。大腦白質位于皮質深面,由連合纖維、聯(lián)絡纖維和投射纖維構成,在腦內起聯(lián)絡作用。在腦的底部還有一些灰質核團,可調節(jié)骨骼肌的運動。(二)外周神經外周神經包括軀體神經和植物性神經。軀體神經又分為脊神經和腦神經。軀體神經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受意識支配。植物性神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體,不受意識支配。1.脊神經由脊髓發(fā)出,每一對脊神經都是混合神經,含感覺和運動兩種神經纖維。脊神經按照從脊髓發(fā)出的部位,分為頸神經、胸神經、腰神經、薦神經和尾神經。牛的脊神經有37對。脊神經出椎間孔后,分為背側支和腹側支。背側支細,分布于脊柱背側的肌肉和皮膚;腹側支較粗,分布于脊柱腹側(胸腹壁)及四肢的肌肉與皮膚。脊神經的分支很多,分布很廣,現(xiàn)將牛主要脊神經腹側支的分布情況介紹如下。(1)軀干神經①膈神經由后三對頸神經的腹側支聯(lián)合而成,經胸腔前口人胸腔,分布于膈。②肋間神經為胸神經的腹側支,分布于肋間肌。其中最后一對肋間神經在第一腰椎橫突的末端前下緣進入腹壁,分布于腹肌和腹部皮膚。。③髂下腹神經為第一腰神經的腹側支。從第二、三腰椎橫突之間進入腹壁肌肉,分布于腹肌和腹部皮膚。④髂腹股溝神經為第二腰神經的腹側支。沿第四腰椎橫突末端的外側緣進入腹肌之間,分布于腹肌、股內側皮膚和外生殖器。(2)前肢神經在前臂肩關節(jié)的內側,有一個由數條脊神經的腹僅0支構成的神經叢,稱臂神經叢。由此發(fā)出肩胛上神經、肩胛下神經、腋神經、橈神經、尺神經和正中神經,分布到前肢。其中正中神經最長,位于前臂正中溝內(3)后肢神經在腰薦部腹偵0,有一個由數條腰神經和薦神經的腹側支構成的神經叢,稱腰薦神經叢。由此發(fā)出股神經和坐骨神經,分布于后肢。其中坐骨神經是全身最長的神經,扁而寬,它除分布于臀部肌肉和皮膚外,在髖關節(jié)下方,又分為腓神經和脛神經,分布于后肢小腿部以下的肌肉和皮膚。2.腦神經從腦干發(fā)出,共有十二對。腦神經按其所含神經纖維的不同,可區(qū)分為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和混合神經。有的腦神經還含有副交感神經纖維,如迷走神經。腦神經從腦干發(fā)出后,分布于頭部的器官與皮膚,支配頭部器官的活動。3.植物性神經植物性神經是指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的神經。根據中樞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可把植物性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1)交感神經由胸部和腰部脊髓發(fā)出。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位于胸腰部脊髓的灰質側柱內,由此發(fā)出的神經纖維(節(jié)前纖維)隨脊神經腹側根至脊神經,出椎間孔后離開脊神經到達交感神經干。交感神經干位于脊柱兩側,,由許多椎神經節(jié)與連接這些椎神經節(jié)的交感神經纖維(節(jié)間支)構成。交感神經干分為頸部、胸部、腰部和薦尾部。其中頸部的交感神經干與迷走神經并行,外包結締組織膜,稱迷走交感干。交感神經節(jié)前纖維進入椎神經節(jié)后,一部分在椎神經節(jié)內交換神經元,其節(jié)后神經纖維分布到全身皮膚、血管、腺體和心、肺、食管等器官;另一部分只是通過椎神經節(jié)而到椎下神經節(jié)(位于器官壁內或器官附近)內交換神經元,其節(jié)后纖維分布到腹腔、骨盆腔內的臟器。(2)副交感神經由腦干和薦部脊髓發(fā)出。從腦干部發(fā)出的副交感神經與某些腦神經一起行走,分布到頭、頸和胸腹腔器官。其中迷走神經是體內分布最廣,行程最長的混合神經。它起于延髓,出顱腔后行,在頸部與交感神經干形成迷走交感干,經胸腔至腹腔,伴隨動脈分布于胸腹腔器官,如心、肺、氣管、食管、胃、腸、肝、脾、胰腎和腎上腺。從薦部脊髓發(fā)出的副交感神經,形成2—3條盆神經,分布于盆腔器官(膀胱、直腸和生殖器官)。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都是內臟運動神經,且多數是共同支配一個器官。但交感神經在外周分布范圍比較廣,遍及胸腹腔臟器及全身的血管和皮膚。副交感神經的分布則不如交感神經廣泛,汗腺、豎毛肌、腎上腺皮質以及大部分的血管均無副交感神經分布。感覺器官——眼眼能感受光的刺激,經傳人的視神經至中樞引起視覺。眼由眼球和眼的輔助裝置構成。(一)眼球眼球是眼的主要部分,包括眼球壁和內部的折光體。1.眼球壁分三層,由外向內依次是為纖維膜、血管膜和視網膜。(1)纖維膜位于眼球壁的最外層,厚而堅韌,由前部的角膜和后部的鞏膜構成。角膜凸向前方,無色透明,具有折光作用;鞏膜呈白色,不透明,具有保護作用。(2)血管膜襯于纖維膜的里面,富含血管。其主要作用是為眼球提供營養(yǎng)和吸收眼內分散的光線。血管膜由前向后又可分為虹膜、睫狀體和脈絡膜三部分。虹膜位于眼球前部,呈圓盤狀,中央有一孔,叫瞳孔。虹膜上有兩種排列方向不同的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