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系 課件-高三一輪復習人教版(2019)地理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4.1-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系 課件-高三一輪復習人教版(2019)地理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4.1-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系 課件-高三一輪復習人教版(2019)地理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4.1-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系 課件-高三一輪復習人教版(2019)地理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4.1-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系 課件-高三一輪復習人教版(2019)地理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講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系

·目前人類利用的主要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1.陸地水體2、河流的補給類型雨水補給永久性積雪和冰川融水補給湖泊水補給地下水補給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①單一補給的河流很少,大多數(shù)河流往往都是同時擁有幾種補給方式;②同一條河流在不同季節(jié)占主導的補給方式不同;③一些流經多個氣候帶的大河,在各河段的補給情況可能有很大的差別。2、河流的補給類型(1)大氣降水補給影響因素:①降水量

②季節(jié)變化

③年際變化補給特點:①時間集中,不連續(xù);

②水量變化大;分布地區(qū):普遍,我國東部季風

區(qū)河流最典型(2)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影響因素:①太陽輻射;

②氣溫變化;

③積雪儲量;補給特點:①有春汛;

②水量變化較和緩;

③有日變化和季節(jié)變化;分布地區(qū):冬季降雪量較大的地區(qū)

(例如我國東北;俄羅斯、

中亞、北歐、北美等地)春汛平穩(wěn)而有規(guī)律夏汛陡漲急落,峰高量大我國東北的河流兼有積雪消融造成的春汛和雨水補給造成的夏汛(3)冰川融水補給影響因素:①太陽輻射;

②氣溫變化;

③冰川儲量;補給特點:①集中在夏季;

②補給總量不大;

③有日變化和季節(jié)變化;④冬季有斷流分布地區(qū):高緯和中低緯度高山有

冰川分布的地方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它的水量變化與氣溫變化是一致的,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甚至斷流。區(qū)分: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和高山冰川融水【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特點】(1)地點:有雪,因此必須是中高緯度及高山地區(qū)。(2)融化時間:春季。由于回溫從低緯度到高緯度,緯度越高的地區(qū),積雪融化慢。(3)補給量跟回溫速度和(去年冬季的)積雪量有關。在我國東北地區(qū)最為典型,以及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qū)、東歐、加拿大等地都有分布。【高山冰川融水補給特點】(1)地點:多位于內陸且有高山地區(qū)。(我國青藏和西北的高山常見)(2)時間:夏季氣溫最高時(融化最多)補給量最多,冬季斷流。(3)(結合氣溫變化)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河段)的徑流量季節(jié)變化較大而年際變化較小,還有明顯的日變化,一天中徑流也有明顯變化。(4)湖泊和沼澤水補給影響因素:①湖泊與河流的水位高低;(豐水期與枯水期)②湖泊與河流的相對位置;補給特點:①豐水期河水補給湖泊,枯水期湖水補給河流,起到“削峰補枯”;②調節(jié)河流徑流的作用,流量曲線趨于平緩;(4)湖泊和沼澤水補給湖泊或水庫對河流徑流有調節(jié)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庫下游的河段年徑流量變化比較平穩(wěn),水位變化曲線的起伏較小。(4)湖泊和沼澤水補給內流湖(咸水湖):河流水單向補給湖泊(4)湖泊和沼澤水補給湖泊為河流源頭:湖泊水位始終高于河流水位,總是湖泊水補給河流水。也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長白山天池為松花江的南源源頭。天池被16座山峰環(huán)繞,僅在天豁峰和龍門峰間有一狹道池水溢出,飛瀉成長白瀑布。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為甲、乙水文站之間()A.河道淤積B.河谷變寬C.湖泊分流D.湖水補給量減小C

下圖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圖a)和該流域內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兩水文站觀測到的河流流量變化曲線(圖b)。讀圖,完成1~2題。圖a圖b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現(xiàn)在圖a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D(5)地下水補給影響因素:①地下水補給區(qū)降水量②地下水與河流相對水位補給特點:①全年較為穩(wěn)定②一般與河流存在互補關系分布地區(qū):普遍,西南喀斯特地貌區(qū)最典型【補充】潛水面的等高線圖,它是根據(jù)潛水面上各點的水位高度繪制成的,一般繪制在地形圖上。潛水的自由表面稱潛水面;潛水面的海拔稱為潛水位。等潛水位線數(shù)值反映地勢高低,潛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等潛水位線與河流、湖泊相交時,其數(shù)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特征應用數(shù)值判斷地勢的分布和河流的流向:地勢高潛水位高,地勢低潛水位低潛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潛水海拔疏密潛水的流速:等潛水位密——流速快;潛水位稀疏——流速慢。走向和彎曲潛水流向:垂直于等潛水位線,從高處指向低處閉合中心潛水位低:地下水過度開采;中心潛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5)地下水補給判讀地下水與河流的補給關系:方法一:首先,作出河流兩岸的潛水流向;然后,依據(jù)潛水的流向進行判斷。若潛水的流向向河流匯合,則潛水補給河水;若潛水的流向向河流分開,則河水補給潛水。方法二:依據(jù)等潛水位線的凹凸關系判斷,河流流經處,若等潛水位線是高處凸向低處,則河流補給潛水;河流流經處,若等潛水位線是低處凸向高處,則潛水補給河流。(19-20高三上·山東日照·階段練習)三葉草,喜溫暖、向陽,喜降水較多、排水良好的環(huán)境,平均根深20~33cm。最大根深可達120cm。下圖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風景區(qū)等高線和等潛水位線(潛水位海拔相等的點連成的線稱作等潛水位線)分布狀況,景區(qū)內有一較大溪流發(fā)育,該溪流徑流量季節(jié)差異明顯。景區(qū)內廣泛種植三葉草。完成下面小題。1.結合三葉草生長習性,該區(qū)域三葉草生長最為旺盛的地點可能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圖示區(qū)域()A.③④兩地的相對高度可能為0米B.①地表的坡面徑流方向流向東南C.景區(qū)內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東北D.④地夜晚可看到電視塔頂?shù)闹甘緹粼谔厥馇闆r下,如黃河下游為地上河,河流水位總是高于地下水位,因此總是河流水補給地下水;Q:若某河段枯水期出現(xiàn)地下水不再補給河水的現(xiàn)象,可能有哪些原因?①生產生活用水量大,過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降低;②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河水水位升高;地下水水位低于河水水。

(2022年浙江卷)下圖為塔里木河下游某地部分地理要素剖面示意圖。該地的地下水主要靠地表徑流補給。3.圖中,相對于荒漠(

)A.河岸林地地下水含鹽量低

B.耕地地下水埋藏較深C.河岸林地地表水下滲較少

D.耕地地表水蒸發(fā)量小【答案】由圖可知,與荒漠相比,河岸林地距河流更近,地下水位更高,地下水直接接受河水的補給,含鹽量較小,而荒漠的地下水中含有更多的地下水流動過程中和地表徑流下滲過程中溶解的鹽類物質,A正確;由圖可看出,耕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小于荒漠,B錯誤;林地植被能涵養(yǎng)水源,增加下滲,河岸林地地表水下滲的更多,C錯誤;與荒漠相比,耕地土壤水分含量高,故耕地地表水蒸發(fā)量更大,D錯誤。故選A。A奧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爾干半島,是沿斷層形成的典型構造湖,由巖性為石灰?guī)r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圖)。奧赫里德湖面積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歐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漁產不甚豐富;普雷斯帕湖面積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較小,漁產頗豐。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9.奧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補給來源是(

)A.雨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10.導致兩湖漁產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溫

B.水深

C.水量 D.水質DC緯度較低;最高海拔只有2000米左右;湖泊周邊無河流注入石灰?guī)r透水,雨水降落地表后難以留存,易下滲到地下,斷裂發(fā)育利于地下水補給湖泊兩湖緯度和海拔差距不大水越深水溫差異小水量越大魚類活動空間大,漁產豐富奧赫里德湖水深、水量大,但漁產不甚豐富奧赫里德湖透明度高浮游生物少缺乏餌料物質,漁產不豐富【總結】河流的補給類型河流補給類型補給時間主要影響因素補給特點分布雨水補給雨季時間決定降水量及其季節(jié)變化(年際變化)集中性不連續(xù)河流徑流量隨降水量變化而變化世界上多數(shù)河流我國東部季風區(qū)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春汛氣溫高低積雪多少地形狀況補給在春季水量變化比較和緩溫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我國東北冰川融水補給主要在夏季氣溫變化地形狀況冰川儲量補給在夏季水量變化較穩(wěn)定冰川分布地區(qū)我國西北青藏地區(qū)湖泊水補給全年河流與湖泊的相對位置,水位高低對河流具有調節(jié)作用水量較穩(wěn)定較為普遍地下水補給全年地下水補給區(qū)降水量地下水與河流水相對位置水量較穩(wěn)定與河流互補較為普遍典例講解(2022年湖南卷)位于中亞的某內陸咸水湖,擁有較豐富的濕地和動植物資源,該湖泊近60年水量變化顯著。湖濱地下水與湖泊互為補給,但補給量較少。下圖示意該湖泊1961-2020年各時期入湖地表徑流量、降水量、蒸發(fā)量的變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4.引起該湖泊近60年水量變化的主導因素是()A.氣溫 B.降水量 C.蒸發(fā)量 D.地表徑流量湖泊水量=降水量+地下水+入湖地表徑流匯入量—蒸發(fā)量地下水與湖泊互為補給,但補給量較少,忽略由圖可知,變化不大,B錯誤由圖可知,變化不大,AC錯誤由圖可知,變化大,D錯誤D典例講解(2022年湖南卷)位于中亞的某內陸咸水湖,擁有較豐富的濕地和動植物資源,該湖泊近60年水量變化顯著。湖濱地下水與湖泊互為補給,但補給量較少。下圖示意該湖泊1961-2020年各時期入湖地表徑流量、降水量、蒸發(fā)量的變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5.推測湖濱地下水補給該湖泊較多的時期是()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地下水湖泊水地下水水位較高湖泊水位較低由圖可知1970-1989年,B項正確入湖地表徑流匯入量較少B典例講解(2022年湖南卷)位于中亞的某內陸咸水湖,擁有較豐富的濕地和動植物資源,該湖泊近60年水量變化顯著。湖濱地下水與湖泊互為補給,但補給量較少。下圖示意該湖泊1961-2020年各時期入湖地表徑流量、降水量、蒸發(fā)量的變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6.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2000年以來該湖泊湖岸地區(qū)()A.沙塵天氣增多 B.灌溉面積擴大C.湖岸線較穩(wěn)定 D.綠洲面積增加湖泊水量=降水量+地下水+入湖地表徑流匯入量—蒸發(fā)量地下水與湖泊互為補給,但補給量較少,忽略由圖可知,變化不大由圖可知,變化不大由圖可知,先減后增先減后增其他條件不變下,湖泊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湖泊湖岸地區(qū)綠洲面積增加,D正確出露的湖灘減少,沙源減少,沙塵天氣減少,錯誤入湖徑流增多,湖泊水位上升,灌溉用水量減少,灌溉面積縮小,湖岸線后退,BC錯誤D河流水文特征:指河流中水的特征影響因素補給類型(流域內的氣候類型)、流域面積、支流數(shù)量補給類型(流域內的氣候類型)最冷月均溫流域內的地面植被狀況、降水強度、地形地勢、土質狀況落差大+水量大1.流量大小2.汛期及水位

季節(jié)變化4.河流結冰期(凌汛)5.含沙量特征6.水能量位速冰沙能3、我國河流的水文特征3.流速地形落差地形地勢特征、陸地面積大小影響因素地形地勢特征(主要看支流的排列形狀)地形地勢特征地形地勢特征、侵蝕方向、凹岸/凸岸、地轉偏向力等地形地勢特征、氣候1.河流流向、流程2.水系形態(tài)3.流域面積4.河道寬窄曲直特征5.河網密度(支流數(shù)量)向系積道度4、我國河流的水系特征

水系是指由河流干流和支流等組成的水網系統(tǒng)。

研究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對河流徑流量具有重要影響。下圖為我國某河流上游一水文站月平均徑流量變化圖,該流域氣溫日較差、年較差均較大。4.與1956~1998年相比,1999~2021年該河流夏季徑流量明顯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氣降水補給量增多②冰川融水補給量增多③湖泊沼澤補給量增多④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增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A

讀鄱陽湖湖口站(長江中游末端與鄱陽湖交匯處)多年月均徑流量和輸沙量圖。完成下面小題。5.每年8、9月贛江流域經常會出現(xiàn)夏旱、秋旱或夏秋連旱,但河流不會出現(xiàn)斷流,此時河流的主要補給是(

)A.地下水 B.大氣降水C.冰雪融水 D.積雪融水6.關于鄱陽湖湖口站多年月平均輸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