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2 八年級上冊文言文知識點梳理(一)_第1頁
專題22 八年級上冊文言文知識點梳理(一)_第2頁
專題22 八年級上冊文言文知識點梳理(一)_第3頁
專題22 八年級上冊文言文知識點梳理(一)_第4頁
專題22 八年級上冊文言文知識點梳理(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上冊文言文知識梳理(一)1.《三峽》一、作者作品?!端?jīng)注疏》酈道元(466或善長北魏地理學(xué)廣泛補(bǔ)充發(fā)展,自成巨著。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二、內(nèi)容概括。色的四季風(fēng)光,展現(xiàn)出了長江萬里圖中一幀挺拔雋秀的水墨山水畫。文章從山水兩方面描寫三峽的自然景觀。寫山突出了上的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秋季則是水枯氣寒,猿鳴凄涼。如此將三峽的美麗景觀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三、朗讀節(jié)奏:自/三峽/七百里中/連山/疊嶂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彼?、字音字形略無闕處(quē)重巖疊嶂(zhàng)不見曦月()夏水襄陵(xiāng)沿溯阻絕()tuān)yǎn)shù)zhǔ)jiàn五、詞語匯總(一)重點詞語釋義1、略無闕處2、重巖疊嶂“略無”:完全沒有。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第1頁共18頁.3、不見曦月4、至于夏水襄陵5、則素湍綠潭6、飛漱其間7、良多趣味8、沿溯阻絕9、屬引凄異10、故漁者歌曰11、不以疾也(二)通假字曦:早晨的陽光,這里指太陽。至于:到素:襄:上,上升到高處湍:急流或急流的水漱:這里是沖蕩的意思。良:的確,實在沿:順流而下屬:zhǔ,連續(xù)故:溯:逆流而上引:疾:快、急速略無闕處。通“缺”,空隙、缺口。(三)古今異義(1)王命急宣(2)乘奔御風(fēng)(3)至于夏水襄陵古義:有時。古義:即使。今義:或者。今義:雖然。古義:是兩個詞,動詞“至”和介詞“于”。今義:連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四)一詞多義自峽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介詞,在連詞,假如,如果沿溯阻絕動詞,斷絕絕巘多生怪柏衷轉(zhuǎn)久絕形容詞,極高的動詞,消失(3)清回清倒影清榮峻茂形容詞,水清澈(4)其:其間千二百里飛漱其間代詞,這代詞,它們,代古柏第2頁共18頁.(五)詞類活用(1)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2)回清倒影(3)空谷傳響(4)林寒澗肅(5)晴初霜旦(6)素湍綠潭六、特殊句式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清: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空谷:名詞作狀語,在空曠的山谷肅:形容詞用作動詞,寂靜霜:名詞用作動詞,降霜湍:形容詞用作名詞,指急流省略句:清榮峻茂分別省略了主語水、樹、山、草有時朝發(fā)白帝飛漱其間“白帝”前省略了介詞“于”,意思是“從白帝城”“飛漱(于)其間,省略介詞“于”不以疾也“不以(之)疾也,省略代詞“之”七、課文翻譯在七百里長的三峽之中,兩岸都是群山連綿,完全沒有一點空缺的地方。重重疊疊的見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暴漲,漫上兩岸的山陵,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斷了。千二百多里,即使是騎著奔馳的駿馬,駕著長風(fēng),也不如船行得快啊。春、冬季節(jié),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極高的山谷里傳來回聲,悲哀婉轉(zhuǎn),很久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八、理解性默寫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第3頁共18頁.2、文中側(cè)面寫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3、全文描寫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4、文中描繪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寫盡了深秋的凄婉幽美的句子是: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5、作者寫了春冬之時八種景物的特點和給予作者的感受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6、寫三峽山連綿不斷(長)的句子: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7、寫水勢兇險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絕。8、由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边@一詩句,你想到《三峽》中與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九、內(nèi)容理解: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描繪出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2、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qū)?,而是從夏、春冬寫到秋?主要根?jù)三峽江水的特點來選擇寫作順序的,①夏水最盛,最為兇險、迅疾,最具有特3、《三峽》一文寫景有何特色?試具體分析。收筆底。寫春冬之景,著“素”“綠”“清”“影”數(shù)字;寫秋季的景色,著“寒”“肅”“凄”“哀”數(shù)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xiàn)了出來。4、結(jié)尾引用了漁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怎樣理解這一歌謠的作用?涼的氣氛。5、寫“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這是什么寫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詩?第4頁共18頁.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漲流急,也突出了三峽夾江對峙、狹窄險要的特點。寫法:側(cè)面描寫。想到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6、本文在語言運用方面有怎樣的特點和作用?強(qiáng),充滿生氣。十、文章主旨《三峽》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激發(fā)人們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十一、寫作特色1通過這樣的峽谷必然比其它處更急,更壯觀。水漲總有水落時,一年四季,漲落有素。夏天江水暴漲,春冬風(fēng)平浪靜,秋天水枯谷空。由此,水成了串連全文的一根紅線。2水暴漲寫的是動勢,文氣劇變似異峰突起。這里作者運用欲揚(yáng)先抑,先弛后張的手法,前后節(jié)奏,反差強(qiáng)烈,一張一弛,扣人心弦。3至于”“”“每至引出肅殺之秋,用“”總束第四層,引出漁者歌謠。4三層寫水。后三層寫水又層層有山,與篇首遙相呼應(yīng)。2.《答謝中書書》一、作者作品。本文是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通明華陽隱居山中宰相南朝齊梁思想家《陶隱居集》第5頁共18頁.二、寫作背景。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謝微任中書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作品。三、內(nèi)容概括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此文稱道江南山水之美,筆籠山川,紙納四時,文辭清麗,堪稱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四、朗讀節(jié)奏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五、字音字形夕日欲頹(tuí)六、詞語匯總沉鱗競躍(yuè)猿(yuán)與其奇者()(一)重點詞語釋義1、四時俱備四時:四季。俱:都2、曉霧將歇歇:3、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欲:將要。頹:墜落。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著跳躍競躍:爭4、未復(fù)有能與奇者5、五色交輝與:參與,這里指欣賞交輝:交相輝映(二)古今異義(1)四時(2)曉霧將歇(3)夕日欲頹(4)古來共談古義:古義:今義:某個時候今義:停止、休息今義:衰敗,萎靡今義:古義:古義:(三)詞類活用第6頁共18頁.(1)五色交輝(名詞做動詞,輝映)(2)夕日欲頹(形容詞做動詞,墜落)(四)一詞多義①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動詞,參與,文中指置身其中)②念無與為樂者(動詞,和)(2)書:①謝答中書書:與“中”合用為官職名;②謝答中書書:書信,是一種文體。③乃丹書帛曰:動詞,書寫七、重點句子翻譯1、兩岸石壁,五色交輝譯文: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2、夕陽欲頹,沉鱗競躍。譯文: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3、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譯文: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八、課文翻譯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九、理解性默寫:1、總領(lǐng)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來共談。2、俯視的句子:清流見底。仰視的句子:高峰入云。平視的句子: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第7頁共18頁.四時具備。4、描寫晨景的句子:曉霧將歇,猿鳥亂鳴。描寫傍晚景色的句子:夕日欲頹,沉鱗競5、將聽覺、視覺結(jié)合,由靜入動,表現(xiàn)一日之美,傳達(dá)了生命氣息的對偶句是: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6、表現(xiàn)作者自豪之情的句子: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十、內(nèi)容理解:1、全文抓住哪一個字去寫?共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哪些特點?①“美”字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鳥、魚③有靜有動,有聲有色。2、作者描寫景物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使山川景物和諧、完整、統(tǒng)一。3、《答謝中書書》寫景是如何體現(xiàn)動靜相襯之美的?上各種景物,交相作用,互為影響,構(gòu)成了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4、文中所提到的“康樂”是指誰?作者舉他有什么深意?謝靈運;說明能夠欣賞領(lǐng)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現(xiàn)作者的自得之情。5、“猿鳥亂鳴”一句中的“亂”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它寫出了“鳴”的狀態(tài),寫出了晨景的熱烈歡躍的氣氛6、沉鱗競躍”一句中的“競”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它寫出“躍”的狀態(tài),爭相跳,靜中有動,寫出熱鬧的氣氛。7.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試分析美在何處。(1)意境美。風(fēng)光綺麗,融入感情,形成優(yōu)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第8頁共18頁.③晨昏變化之美。④動靜相襯之美。(2)結(jié)構(gòu)美。全文分三部分?!吧酱ㄖ溃艁砉舱劇笨傤I(lǐng)全文,以“美”點明全文中心。井然。態(tài)表露無遺。如滔滔急流,瀉入大海。十一、文章主旨本文以清峻的筆觸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共談”的觀點,表達(dá)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十二、課文賞析。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遠(yuǎn)、高遠(yuǎn)的視角極目遠(yuǎn)眺,青翠的竹木與五彩的山石相映襯,呈現(xiàn)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fā)的生命力。“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由靜景轉(zhuǎn)入對動景的描寫。猿鳥的鳴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生物使讀者對山川景物產(chǎn)生完整、統(tǒng)一的印象。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悅,體現(xiàn)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3.《記承天寺夜游》第9頁共18頁.一、作者作品《記承天寺夜游》選自《東坡志林》。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子瞻東坡居北宋三蘇唐宋八大家《赤壁賦》《飲湖上初晴后雨》二、寫作背景本文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當(dāng)時,作者正因“烏臺詩案”被貶謫到黃州已三、內(nèi)容概括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前三句)記敘:首句點明夜游的時間,為美好的月色而心動,遂起夜游之意。第二部分(第四句)描寫:運用比喻的手法描繪庭院皎潔的月光。者安適的心情。四、朗讀節(jié)奏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五、字音字形未寢(qǐn)相與(yǔ)六、詞語匯總(一)重點詞語釋義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戶:這里指門窗。欣然:愉快地)遂(suì)藻(zǎo)荇(xìng)竹柏(bǎi)2、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念:考慮、想到。遂:于是。)3、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寢:睡覺。相與:共同、一起。步:散步。于:在。)4、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凈明亮的樣子5、交橫:交錯縱橫。6、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但:只是)閑人:清閑的人。耳:罷了。)(二)古今異義第10頁共18頁.1、蓋竹柏影也古義:大概是今義:器物上部有遮蓋作用的東西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古義:清閑的人今義:指與事無關(guān)的人,多含貶義3、念無與為樂者古義:考慮,想到今義:4、月色入戶古義:單扇的門今義:主要指人家(三)詞類活用相與步于中庭(四)一詞多義與名詞做動詞,散步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動詞,參與,文中指置身其中)念無與為樂者七、特殊句式(1)判斷句:(動詞,和)蓋竹柏影也(“……也”表判斷)(2)省略句:解衣欲睡(省略主語“余”)(3)倒裝句:相與步于中庭(狀語后置,應(yīng)為“相與于中庭步”)八、重點句子翻譯1、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很高興地起來走動。2、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第11頁共18頁.譯:想到?jīng)]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3、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譯: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4、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譯:庭院地面猶如一池空靈澄澈的積水,水中藻、荇交織縱橫,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5、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譯:哪個夜晚沒有月光?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呢?6、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譯:只不過缺少像我們這樣的“閑人”罷了。九、理解性默寫:1、全文以“月光”為線索,依據(jù)作者的行蹤,以詩的筆觸描繪了夏夜月光圖,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清冷皎潔的意境,表達(dá)了作者曠達(dá)心境。2、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語句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3、表達(dá)作者微妙復(fù)雜的感情語句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賞月喜悅。(4)漫步悠閑。十、內(nèi)容理解: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幅月夜圖,作者沒有直接寫月,卻處處在寫月,這樣寫妙在何處?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充滿詩情畫意。2、“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笔侨牡狞c睛之筆,請參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說說為什么作者稱自己為閑人,這體現(xiàn)了作者當(dāng)時怎樣的心境?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和自我排遣的曠達(dá)。3、你是如何理解蘇軾所說的“閑人”的含義?第12頁共18頁.“閑人”并非閑極無聊、無所事事而包含著復(fù)雜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閑情雅致的人;被貶的閑人。4.從文中可見當(dāng)時作者思想怎樣?你從中能得到什么啟發(fā)?取之心,從而迎來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十一、文章主旨清幽寧靜復(fù)雜微妙的心境: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在其中。十二、寫作特色1.信筆疏意,隨物賦形。2.描寫月色,如詩如畫。3.語言凝練含蓄,饒有余味。4.多種表達(dá)方式相結(jié)合。4.《與朱元思書》一、作者作品。朱元思江的景色。這看似隨興之所至而寫下的一段文字,可稱得上一篇山水小品。吳均(469-520),南朝梁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字叔庠,吳興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寫景,吳均體簿。其生平雖想奮發(fā)有為,但終未顯達(dá),因而有些消極遁世的思想情緒。書信尺牘信札抒情,也可以寫景,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談?wù)撐膶W(xué),談?wù)撜蔚?。?3頁共18頁.二、寫作背景魏晉南北朝時,政治黑暗,社會動亂。因而不少知識分子寄情山水來排解心中的苦悶。元思的一封書信。三、內(nèi)容概括全文共分三段首段是總寫全景,寫出富春江山水之美。第二段寫“異水”。第三段寫“奇山”。四、朗讀節(jié)奏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五、字音字形縹碧piǎo無礙ài泠泠作響líng嚶嚶yīng鳶飛戾天yuān經(jīng)綸世務(wù)lúnlì互相軒邈xuānmiǎo急湍tuān橫柯kē六、詞語匯總(一)重點詞語釋義1、風(fēng)煙俱凈2、從流飄蕩俱:全,都從:3、水皆縹碧,千丈見底。縹碧:青白色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負(fù)勢競上甚:比得過負(fù):奔:飛奔的馬6、蟬則千轉(zhuǎn)不窮轉(zhuǎn):通"囀"叫7、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戾:到8、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經(jīng)綸:第14頁共18頁息:反:通"返".9、橫柯上蔽柯:(二)通假字1.蟬則千轉(zhuǎn)不窮“轉(zhuǎn)”同“囀”,鳥婉轉(zhuǎn)地叫。這里指蟬鳴“反”同“返”,返回.2.窺谷忘反.(三)古今異義1.一百許里古義:附在整數(shù)詞之后,表示約數(shù)。今義:應(yīng)允,或者,可能。.2.鳶飛戾天者古義:至,到達(dá)。今義:罪過,乖張。.3.經(jīng)綸世務(wù)者古義:籌劃,治理。今義:比喻規(guī)劃、管理政治的才能。..(四)詞類活用1.負(fù)勢競上名詞做動詞,向上生長.2.互相軒邈形容詞做動詞,爭著往高處和遠(yuǎn)處伸展名詞做動詞,向東或向西形容詞做動詞,消凈,散凈方位名詞做狀語,在上面..3.任意東西..4.風(fēng)煙俱凈.5.橫柯上蔽.6.猛浪若奔動詞做名詞,飛奔的馬.7.望峰息心動詞使動用法,使……平息.(五)一詞多義猿則百叫無絕天下獨絕動詞,窮盡、斷絕形容詞,絕妙負(fù)勢競上橫柯上蔽動詞,向上生長名詞做狀語,在上面直視無礙爭高直指形容詞,一直形容詞,筆直一百許里猿則百叫無絕數(shù)詞,指十個十。數(shù)詞,極言其多。這里指不停地,相當(dāng)于副詞。第15頁共18頁.直視無礙副詞,沒有副詞,不猿則百叫無絕七、特殊句式省略句1.急湍甚箭“甚”字的后面省略了介詞“于”,即“急湍甚于箭”。2.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省略了主語“高山”,即“高山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八、語句翻譯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譯:(空中的)煙霧都消散盡凈,天和山連成一片呈現(xiàn)出同樣的顏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譯:(我乘著船)隨著江流飄蕩,任憑小船隨水漂去。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譯:從富陽到桐廬,大約一百多里,一路都是奇山異水,可說是天下絕無僅有的。水皆縹(piǎo)碧,千丈見底。譯:江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得)即使千丈深也能看見水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譯:游動的魚兒和江底的細(xì)石,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譯:(那)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浪濤像(馬一般)飛奔。夾(ji?。┌陡呱?,皆生寒樹。譯: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陰森森的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miǎo),爭高直指,千百(bǎi)成峰。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響;好鳥相鳴,嚶嚶(yīng)成韻。譯:山泉沖擊著巖石,泠泠地發(fā)出聲響。鳥兒們相向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則千轉(zhuǎn)(zhuà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譯:蟬兒長久不斷地叫,沒有窮盡。猿猴長久不斷的叫,沒有停止。第16頁共18頁.鳶(yuān)飛戾(lì)天者,望峰息心;譯:那些為名為利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就會不再想功名利祿;經(jīng)綸(lún)世務(wù)者,窺(kuī)谷忘反。譯:那些忙于治理社會事務(wù)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柯(kē)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有時偶爾漏出(一絲一線的)陽光。九、理解性默寫:1.本文的主旨句(作者的感慨):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