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模擬試卷
物理試卷共四大題23小題,滿分70分。物理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
一、填空題(共10題,20分)
1.同學們利用鉛垂線來檢查教室里的獎狀是否端正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總是的原
理。推門時施力的位置離門軸越遠越容易把門推開,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有關。
2.下雨天,老師常會提醒學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間變得光滑,摩擦力_
(選填“增大”或“減小”),容易摔倒。學生進入教室后,甩動雨傘,傘上的雨水就會被甩出,原因是
雨水具有O
3.工程師把攔河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形狀,是因為液體內部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如圖所示,船閘是利用原理工作的。
下曙門。閘室上曾門c
4.潛水艇是靠改變實現上浮與下沉的。輪船從長江駛入大海輪船所受浮力
(選填“變大”“變小”“不變”)。
5.如圖甲,小明漫步江陰黃山湖公園,百花爭艷百花香,“百花香”是現象,圖乙是近處
水面上“水邕”(像蜘蛛的小蟲子)在快速行走,小明發(fā)現“水量”不會掉入水中,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
作用的(選填'引力”或“斥力”)。
甲乙
6.如圖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塊A和B緊靠著平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6N的水平推
力F作用下,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將A、B疊放到該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著B使它們一
起勻速運動(如圖乙所示),則拉力F=N;此時木塊A所受的摩擦力為N?
7.共享單車使人們出行便捷,而且低碳環(huán)保。共享單車的輪胎上制有花紋,是為了
摩擦;車座做得寬大能對人體的壓強;共享單車勻速轉彎時所受到的力(選填
“是”或“不是”)平衡力。
8.行駛中的汽車突然剎車時,車上的乘客會向(選填“前傾”或“后仰”)。汽車上
的安全帶比較寬大,是為了壓強。
9.有一潛水艇懸浮在水中,當用壓縮空氣把水艙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時,潛水艇將(選填“上
浮”或“下沉”)。在剛露出水面至最終漂浮的過程中,潛水艇所受浮力(選填“變大”“變小”或
“不變”)。
10.如圖所示是兩個不同種類的物體A和B在摩擦時,原子之間電荷轉移情況的示意圖,則A
物體原子核束縛電子本領較(選填“強”或“弱”),B物體將(選填“帶正電”或“帶
負電”或“不帶電”),由此可知摩擦起電的本質是(選填“創(chuàng)造了電荷”或“電子的轉
移”)
二、單選題(7小題,共14分)
11.下列關于壓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核桃夾夾核桃時增大了受力面積,從而增大了壓強
B.我國全海深自主控潛水器“海斗一號”在海水中下潛的過程中,深度越深,受到海水的壓強越
小
C.將完整的果凍殼稍微擠一擠就可以貼到臉上,此現象利用了大氣壓
D.“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狂風吹過屋頂,上方空氣流速變大,壓強變大
12.東漢時期的哲學家王充在《論衡》中記錄了“頓牟掇芥”,意思是經過摩擦的琥珀(頓牟)能吸
引(掇)芥菜籽(芥),這一記錄說明()
A.分子間有引力B.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C.原子還可以再分D.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13.下列現象中,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沒有改變的是()
A.發(fā)動汽車使它從靜止變?yōu)檫\動B.細繩拴住石塊在空中做勻速圓周運動
C.降落傘在空中勻速直線下降D.石塊在空中豎直向下越落越快
14.如圖所示為小車載著木塊向右運動過程中發(fā)生的現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都是由于小車具有慣性
B.都是由于木塊具有慣性
C.圖甲所示的現象可能是小車在運動中突然停止
D.圖乙所示的現象可能是小車在運動中突然加速
15.下面事例與所應用的物理知識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三峽船閘-連通器B.鉛垂線-重力的方向
C.滾珠軸承-減小摩擦D.啄木鳥細長的喙-減小壓強
16.兩個燒杯中分別裝滿兩種不同的液體,把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輕輕放入兩杯中,小球都沉在杯
底,且從乙杯中溢出的液體質量較大,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杯中液體的密度較大B.兩杯中液體的密度相等
C.甲杯中的小球受到浮力較大D.乙杯中的小球受到浮力較大
17.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最基本、最深沉、最特久的力量,堅持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
化,體會其中富含的千年智慧。古詩文中常常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古詩文能夠說明分子不停無規(guī)
則運動的是()
A.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B.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流水落花春也去,天上人間D.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三'實驗探究題(共16分)
18(6分).在學習“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知識后,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來探究“壓力的
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請你利用學過的知識分析:
J1M
T
(1)此實驗通過觀察來判斷壓力的作用效果,這種物理研究方法
叫________
(2)通過觀察甲、乙兩組實驗得出的結論
是O
(3)圖甲中小桌對海綿的壓強設為p甲,圖丙中小桌對木板的壓強設為p丙,則p甲p丙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丙是同一小桌同一祛碼)。
(4)比較丙、丁兩組實驗得出“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顯”的結論。
這個結論(“正確”、“不正確”),理由O
19(5分).某同學按照如圖所示的操作,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1)物體全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No
(2)由兩圖可得出結論: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3)由C圖到D圖的過程中,浮力將(選題“增大”、“減小”或“不變”),可得出結
論: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無關。
(4)由D、E兩圖可得出結論: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的有關,在E圖中,物體
在該液體受到的浮力為No
20(5分).小明為了研究分子動理論的知識,進行了幾個實驗:
一
精
酒
水和
一
三
酒精
三
的混
三
水
一
合物
三
二
D
(1)圖1實驗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實驗現象,主要說明了能否先加酒精
再加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實驗,a是一個鐵絲圈,中間較松弛的系著一根棉線,圖中是浸過肥皂水的鐵絲網,圖
c表示用手指輕碰一下棉線的左邊,圖d表示棉線左邊的肥皂膜破了,棉線被拉向右邊,這個實驗說
明了;
(3)圖3實驗時,先在量筒里裝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銅溶液。如圖所示,是小明觀察
到的溶液在“實驗開始時”、“靜放10日后”、“靜放30日后”所呈現的現象,其中(選填標
號“甲、乙、丙”)量筒是表示溶液靜放30日后的實驗現象,現象主要說明
了。
四'計算題(20分)
21(6分).如圖所示,是呼和浩特市在疫情防控期間消毒車為街道噴灑消毒液的情景。圖中消毒車
凈重103裝有l(wèi)On?消毒液,此時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5m2,如圖是消毒車。已知消毒液的
密度為L01xl03kg/m3,g取10N/kg,求:
(1)消毒液的質量;
(2)噴灑前消毒車和消毒液整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22(6分).小明家的餐桌上放著一個薄壁圓形魚缸,魚缸重為40N,底面積為0.25m2。缸內有質量
為31.5kg的水和一條質量為0.5kg的魚,此時水的深度為0.2m(已知p*=1.0x103kg/m3)o請計算:
■F"
(1)水對魚缸底部的壓強;
(2)水對魚缸底部的壓力。
23(8分).如圖實心正方體,體積1.2x10-3m3,重ION。用細繩吊著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有三分之一
的體積露出水面,此時容器中水面高度為30cm。求:⑦*=1.0x103kg/m3,g取10N/kg)
(1)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2)物體受到的浮力;
(3)繩子的拉力;
(4)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的浮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豎直向下;作用點
【解析】【解答】鉛垂線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施力的位置離門軸越遠是施力的位置不同,就是作用點不
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分析】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2.【答案】減?。粦T性
【解析】【解答】下雨天,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間變得光滑,在壓力一定時,摩擦力減小,容
易摔倒;
甩動雨傘,雨傘上的雨水與雨傘一起運動,雨傘受力后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由運動變?yōu)殪o止,傘上
的雨水由于具有慣性,繼續(xù)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就會被甩出。
【分析】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慣性及其現象。
3.【答案】增大;連通器
【解析】【解答】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有關,密度一定時,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船閘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當同種靜止時,液面相平。
【分析】液體壓強的特點;連通器原理。
4.【答案】改變自身重力;不變
【解析】【解答】潛水器靠改變自身重力實現沉?。惠喆瑥拈L江駛入大海時,仍然漂浮,受到的浮力
不變。
【分析】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沉??;漂浮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的重力。
5.【答案】擴散;引力
【解析】【解答】聞到“百花香”是擴散現象,近處水面上“水邕”在快速行走,“水邕”不會掉入水中,
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分析】聞到氣味,是分子在不停的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間有引力。
6.【答案】6;0
【解析】【解答】根據圖像,AB分開放置時和疊放時,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
不變,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等于摩擦力,拉力為6N,疊放時,A和B間沒有相對運動趨勢,
不產生摩擦力。
【分析】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摩擦力相等。
7.【答案】增大;減??;不是
【解析】【解答](1)共享單車使人們出行便捷,而且低碳環(huán)保。共享單車的輪胎上制有花紋,是為
了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
(2)車座做得寬大,能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式減小對人體的壓強;
(3)共享單車勻速轉彎時,它的運動方向不斷改變,沒沒有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
所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或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
(3)平衡狀態(tài)包括: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8.【答案】前傾;減小
【解析】【解答】(1)行駛中的汽車突然剎車時,人的下半身由于受到阻力而速度減小,上半身由于
慣性保持原來的速度,即上半身的速度大于下半身的速度,即乘客會向前傾倒。
(2)汽車上的安全帶比較寬大,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式減小壓強。
【分析】(1)根據慣性的知識分析;
(2)減小壓強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增大受力面積。
9.【答案】上浮;變小
【解析】【解答】(1)潛水艇懸浮在水中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用壓縮空氣排出一部分水后,
潛水艇的重力減小,即此時浮力大于重力,那么潛水艇上浮。
(2)在剛露出水面至最終漂浮的過程中,潛水艇排開水的體積逐漸減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p
流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將變小。
【分析】(1)根據浮沉條件分析解答;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fT=pagV排分析潛水艇受到浮力的變化。
10.【答案】弱;帶負電;電子的轉移
【解析】【解答】由示意圖可知,物體A和物體B相互摩擦時,A物體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的本領
弱,失去電子而帶正電;B物體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的本領強,得到電子而帶負電,摩擦起電的實
質是電子的轉移,并非創(chuàng)造電荷。
【分析】相互摩擦的兩物體,束縛電子能力弱的失去電子帶正電;束縛電子能力強的得到電子帶負
電;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
11.【答案】C
【解析】【解答】A用核桃夾夾核桃是減小了受力面積,增大了壓強,故A錯誤;
B液體壓強與密度和深度有關,深度越大,壓強越大,所以深度越深,受到海水的壓強越大,故B
錯誤;
c將果殼內的空氣擠壓出去,由于大氣壓,就可以使果殼貼在臉上,故C正確;
D空氣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故D錯誤;
故選Co
【分析】壓強的影響因素;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大氣壓存在的現象;流體流速與壓強的關系。
12.【答案】D
【解析】【解答】經過摩擦的琥珀能吸引芥菜籽,說明摩擦后的琥珀帶了電,帶電體可以吸引輕小物
體,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不同物質間通過摩擦可以帶電,帶電體可以吸引輕小物體。
13.【答案】C
【解析】【解答】A.發(fā)動汽車使它從靜止變?yōu)檫\動,屬于運動狀態(tài)改變,故A不合題意;
B.細繩拴住石塊在空中做勻速圓周運動,即運動方向不斷改變,屬于運動狀態(tài)改變,故B不合題
思;
C.降落傘在空中勻速直線下降,處于平衡狀態(tài),即運動狀態(tài)沒有改變,故B符合題意;
D.石塊在空中豎直向下越落越快,速度大小不斷改變,即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故C不合題意。
故選C。
【分析】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由靜止變運動,由運動變靜止,速度大小改變或運動方向改
變。
14.【答案】B
【解析】【解答】甲:當木塊和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如果小車突然加速,那么木塊的下
面由于受到小車的摩擦力而加速,木塊的上面由于慣性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因此向后傾倒;
乙:當木塊和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如果小車突然減速或停止,那么木塊的下面由于受
到小車的摩擦力而減速,木塊的上面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因此向前傾倒。
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分析】(1)(2)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3)(4)根據慣性的知識分析判斷。
15.【答案】D
【解析】【解答】A.三峽船閘,利用的是連通器原理,故A正確不合題意;
B.鉛垂線,利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的原理,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滾珠軸承,利用變滑動為滾動減小摩擦,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啄木鳥細長的喙,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式增大壓強,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o
【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16.【答案】D
【解析】【解答】從乙杯中溢出的液體質量較大,根據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m排g可知,乙中小
球受到的浮力較大,故C錯誤,D正確;
兩個小球都浸沒在液體中,則它們排開液體的體積都等于自身體積,即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根據
阿基米德原理F浮=「喏丫排可知,液體的密度乙大于甲,故A、B錯誤。
故選D。
【分析】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3=Gw=psgV排分析即可。
17.【答案】D
【解析】【解答】A、“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中的“風煙望五津”,煙是可見的,是機械運動,不
是分子的運動,故A錯誤;
B、“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的“塵埃也”,塵埃是可見的,是機械運動,不是分子的
運動,故B錯誤;
C、“流水落花春也去,天上人間”中的“流水落花”,是機械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故C錯誤;
D、“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中的“香如故”,是擴散現象,說明氣體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
動,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分子運動屬于擴散現象,是肉眼看不見的運動,機械運動是物體的運動,是宏觀上的運
動,是看的見的運動。
18.【答案】(1)海綿的凹陷程度;轉換法
(2)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3)等于
(4)不正確;受壓物體的材料不同
【解析】【解答】(1)該實驗使用了轉換法,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判斷壓力的作用效果;
(2)觀察甲、乙兩組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3)根據壓強公式。=2,壓力相等,受力面積相同,可得p,=p丙;
(4)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所以結論錯誤,圖中不明顯是因為,受
壓物體的材料不相同。
【分析】“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
19.【答案】(1)1
(2)BC
(3)不變;深度
(4)密度;0.8
(5)1x10-4;0.8X103
【解析】【解答】(1)根據圖像A和C,物體受到的重力為4N,全部浸沒在水中時,測力計的拉力
為3N,受到的浮力是4N-3N=1N;
(2)由BC兩圖,液體密度相同,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可得出結論:物體受到
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3)由C圖到D圖的過程中,深度改變,測力計示數不變,浮力將不變,可得出結論:物體受到
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4)由D、E兩圖,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液體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可得出結論:物體受
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E圖中,物體在該液體受到的浮力為4N-3.2N=0.8N;
【分析】(1)根據物體受到的重力和進入液體中拉力差,計算浮力;
(2)液體密度一定時,浮力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3)物體受到的浮力和進入液體的深度無關;
(4)根據物體的重力和測力計的拉力差計算浮力;
20.【答案】(1)分子間有間隙;不能;混合后總體積變化不明顯
(2)分子間有引力
(3)甲;分子在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
【解析】【解答】(1)圖1實驗說明水和酒精的混合物體積小于水和酒精混合前的體積和,說明分子
間有間隙;不能先加酒精再加水,這樣混合后總體積變化不明顯。
(2)用手輕輕地碰一下附著肥皂泡棉線的任意一側,這一側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線被拉向了另一
側,這是由于分子間存在引力。
(3)剛開始時,水與硫酸銅溶液兩者各自獨立,界面分明;由分子動理論可知,水分子和硫酸銅分
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上面的水分子要向下運動,進入到硫酸銅溶液中,同理硫酸銅分子
向上運動,進入到上面的水中,時間越長,兩者混合的越均勻。由圖所示,甲圖兩者混合的最均
勻,所以甲是靜放30日后的實驗現象。
【分析】(1)液體混合后總體積變小,說明分子間有間隙;
(2)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3)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的無規(guī)則運動。
vn
21.【答案】(1)解:由p=-得,消毒液的質量得
m-pV=1.01xl03kg/m3xl0m3=1.01xl04kg
答:消毒液的質量1.01xU)4kg
34
(2)解:噴灑前,消毒液的體積為10m,質量為1.01xl0kgo
消毒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m^g=(10xIO3k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離職補償合同范本
- 環(huán)衛(wèi)項目合同范本
- 7 多元文化 多樣魅力 第3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白楊教學設計
- 2023-2024學年泰山版信息技術(2018)第六冊《第一單元 裝扮美好生活 4 漂亮花瓶巧設計》教學設計
- Module 4 Unit 2 Children's Day(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牛津上海版(試用本)英語三年級下冊
- Module 12 help unit 3 language in use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八年級英語上冊
- 新一年家長會教師的演講稿
- 21涼州詞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秋季學期散學典禮校長講話稿
- 【MOOC】中級財務會計-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延續(xù)護理服務課件
- 2024年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
- 【MOOC】斷層影像解剖學-山東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課件全套 陳冬花 第1-10章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概述-小學英語課堂管理
- 電力線路常見故障培訓
- 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英語試卷與參考答案(2024年)
- 2024建筑用輻射致冷涂料
- 酒店項目招商引資報告
- 江蘇省南京市高三2024-2025學年上學期第一次學情調研英語試題(解析版)
- 2024年公司稅務知識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