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一語文上學期復習14必修上冊:詩歌鑒賞(考題猜想+知識清單)_第1頁
2024年高一語文上學期復習14必修上冊:詩歌鑒賞(考題猜想+知識清單)_第2頁
2024年高一語文上學期復習14必修上冊:詩歌鑒賞(考題猜想+知識清單)_第3頁
2024年高一語文上學期復習14必修上冊:詩歌鑒賞(考題猜想+知識清單)_第4頁
2024年高一語文上學期復習14必修上冊:詩歌鑒賞(考題猜想+知識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古詩詞閱讀(考題猜想)一、(24-25高一上·福建莆田·期中)閱讀詩歌,完成下面1-2小題?!队^刈麥》①·【唐】白居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②去,丁壯③在南岡④。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①《觀刈麥》作于唐憲宗元和二年(807),詩人三十六歲時任周至縣縣尉時有感于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作品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于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②餉田:給在田里勞動的人送飯。前蜀韋莊《紀村事》詩:“數聲牛上笛,何處餉田歸?”③丁壯:青壯年男子?!妒酚洝ぱ袅袀鳌罚骸埃ㄗ赢a)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曰:‘子產去我死乎!民將安歸?’”④南岡:地名。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芣苢》是一曲勞動的歡歌,重章疊句,反復地表達勞動的過程,通過對采摘芣苢這一勞動場面的細膩描繪,將勞動者的形象和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詩歌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队^刈麥》則以通俗形象的描述讓人喜悅的豐收景象,深刻真實地揭示了農民生活的苦難,表達了對勞動人民辛苦勞動的同情,全詩語言樸實、通俗易懂。B.《芣苢》全詩十二句六個動詞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疊,卻又在不斷重疊中,產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huán)的音樂感。詩中完全沒有寫采芣苢的人,卻能夠明白地感受到她們滿載而歸歡快的心情在詩歌的音樂節(jié)奏中傳達出來?!队^刈麥》中“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堪稱“神來之筆”,透過這句敘事,我們不難感受到農家勞動的辛苦;運用側面描寫的寫作手法,作用突出了天氣的炎熱與人們收麥勞動的辛勞。C.從內容上看,《芣苢》描述的是古代婦女們采集野生植物芣苢的歡樂場景。詩中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等,生動地展現了婦女們采摘芣苢的過程。這些動作不僅富有節(jié)奏感,而且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使得整首詩洋溢著勞動的歡樂和熱情,詩歌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而《觀刈麥》詩人將全景式刻畫與特定人物描寫相結合,使全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敘事明白,描繪了詩人目睹的農民勞作艱辛、生活窮苦的情景,直抒其事,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D.《芣苢》一詩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勤勞、美麗、善良的勞動婦女形象。在采摘芣苢的過程中,不僅展現出了她們的勤勞與智慧,還體現出了她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這鮮明形象的個性特征,代表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共同精神面貌。《觀刈麥》首聯總領全篇,概括了農民勞作的忙碌。一個“倍”字領起下文。“夜來”二句,一派豐收景象,是“倍忙”的原因?!皨D姑”四句,是“倍忙”的具體描繪。農忙時無閑人,女人、小孩簞食壺漿送飯忙。這四句突出了刈麥“倍忙”的艱辛,尤其是“蒸”字,生動、形象、傳神,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敬鸢浮緽【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B.“運用側面描寫的寫作手法”錯誤。“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這兩句正面描寫收麥勞動和天氣的炎熱。人們臉對著大地,背對著藍天,下面如同籠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們用盡一切力量揮舞著鐮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記了炎熱。故選B。2.清人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中就幻想過這一場景:“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痹鷧菐煹勒f:“此詩(《芣苢》)終篇言樂,不出一樂字,讀之自見意思?!蹦敲础镀]苢》是如何將這種快樂傳遞給我們的?【答案】①通過生動的場景描寫,展現了婦女們在田野間采摘芣苢的歡樂情景,讓讀者感受到勞動的快樂和滿足。②全詩通過“采”“有”“掇”“捋”“袺”“襭”六個動詞的變換運用,在重章復沓中展現出勞動婦女從采摘到收獲的全過程以及愉悅歡快的心情。【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表達技巧的能力。①詩中的六個動詞,是按勞動情景的推進來展開的,畫面優(yōu)美、質感分明,表現出一種詩意的勞動情態(tài)。從一開始的三三兩兩、呼朋引伴,到走到長滿茂盛芣苢的山野而歡快地“采之”“有之”,然后是一片片地“掇之”、一把把地“捋之”,最后到個個心滿意足地手提衣襟而“袺之”、掖起衣襟而“襭之”。這簡簡單單的動作,呈現的卻是一次完整的采摘過程。詩中雖沒有出現一個“樂”字,但字里行間流淌著的卻都是勞動的快樂、勞動的美好。②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個動詞“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疊,這種重疊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章節(jié)的重復,第二是句子和詞語的重復。這種看似單調的重疊,卻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斷重疊中,產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huán)的音樂感。詩中完全沒有寫采芣苢的婦女,讀起來卻能感受到她們歡快的心情和她們對勞動的熱愛,情緒就在詩歌反復的音樂節(jié)奏中傳達出來。二、(2023高二上·寧夏·學業(yè)考試)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3-4小題。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在表達向往田園生活的同時,也直接表達了對黑暗官場的強烈批判。B.這首詩運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鄉(xiāng)村的日常生活圖景。C.“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中巧用疊詞,寫出了平靜祥和的鄉(xiāng)村生活。D.詩歌中運用巧妙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詩人歸隱的愿望?!敬鸢浮緼【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的能力。A.“直接表達”錯,誤落塵網中”“久在樊籠里”,詩人將官場生活比作束縛自由的“塵網”“樊籠”,表示詩人已看透了官場的污穢黑暗,委婉表達了對官場的極大厭棄。故選A。4.詩人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哪些情感?【答案】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污濁官場的厭惡,對田園隱居生活的無限向往與怡然陶醉?!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意思為:錯誤地陷落在人世的羅網中,一去就是三十年。關在籠中的鳥兒依戀居住過的樹林,養(yǎng)在池中的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詩人作為一個熟讀儒家經書、欲在社會中尋求成功的知識分子,也必須進入社會的權力組織;便是為了供養(yǎng)家小、維持較舒適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違逆自己的“韻”和“性”,奔波于官場?;仡^想起來,那是誤入歧途,誤入了束縛人性而又骯臟無聊的世俗之網。雖是“誤入塵網”,卻是情性未移?!傲b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兩句集中描寫做官時的心情,強化了厭倦舊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緒。后幾句描寫和平寧靜的田園景色,最后說“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環(huán)境,又是指順適本性、無所扭曲的生活。從中可見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三、(2023高二上·山西·學業(yè)考試)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5-6小題。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開篇用十分凝練的語言,描寫了富有特征的六種景物,使形態(tài)、聲音、色彩一一得到表現。B.頷聯采用了擬人、疊音的手法,借“落木”和“長江”喟嘆時間無窮,而生命短暫,人生遲暮。C.頸聯的“萬里”“多病”寫自己遠離故鄉(xiāng),身體衰疾,表達羈旅漂泊之情,感慨自己疾病纏身。D.詩人一生顛沛流離,坎坎坷坷。結尾的“艱難”既有國家的艱難,又有個人的苦難,含蘊豐厚。【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B.“擬人”錯,頷聯中作者沒有把“落木”“長江”人格化,故未運用擬人手法。故選B。6.這首詩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請簡要分析?!敬鸢浮竣俦镏椤J茁撁鑼戀缰萸锞?,猛烈的秋風送來陣陣猿的哀鳴;鳥兒因為風急,在有著白沙的小洲上空回旋著不能前進,給人不盡的傷感。②韶光易逝、生命短暫的感傷。落葉無邊,長江奔騰,會使人想到時光流逝,人生短暫,壯志難酬。③長年羈旅漂泊之愁?!俺W骺汀睂懗隽嗽娙似粗谩"芾喜」陋氈睢!鞍倌辍?,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晚年。詩人年老且體弱多病,獨自一人登高,無限悲愁頓時涌上心頭。⑤憂國憂民之愁?!捌D難苦恨”除了寫詩人潦倒的生活之苦,還寫出了無法釋懷的國難家愁,詩人心憂國家和時局。⑥仕途潦倒、懷才不遇的悵恨。詩人仕途“潦倒”,白發(fā)很多,因病無奈斷酒后,悲愁越發(fā)難以排遣。(答出任意三點即可。)【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悲秋之情。首聯描寫夔州秋景,構造了一幅以冷色調著墨的絕妙的水墨畫,給人不盡的傷感,渲染悲涼氣氛。②韶光易逝、生命短暫的感傷。落葉無邊,長江奔騰,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③長年羈旅漂泊之愁?!叭f里悲秋常作客”中“常作客”寫出了詩人漂泊之久,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④老病孤獨之愁。“百年多病獨登臺”中“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晚年。詩人年老且體弱多病,獨自一人登高。詩人暮年登高,力不從心,體弱多病,處境艱難,孤苦伶仃,愁苦難遣,無限悲愁頓時涌上心頭。⑤憂國憂民之愁。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已經使詩人白發(fā)日多,苦不堪言。詩人心憂國家和時局,其憂國傷時的情操表現得淋漓盡致。⑥仕途潦倒、懷才不遇的悵恨。詩人仕途“潦倒”,白發(fā)很多,因病無奈斷酒后,悲愁越發(fā)難以排遣?!捌D”“難”“苦”“恨”,組合在一起,突出詩人內心的痛苦和郁悶程度之深。四、(2021·山東沂水·高一期中)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7-8小題。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中的“大江”既是實景,又虛化成歷史的長河,才能夠“淘盡”了“風流人物”。B.“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句承上啟下,總結上文之景,引出下文的豪杰英雄。C.下闋寫周瑜這個令自己仰慕的英雄形象,是表明自己“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D.“故國神游”句是說詞人去神游赤壁之戰(zhàn)故地,被周瑜嘲笑華發(fā)早生,功業(yè)未成。【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D.“被周瑜嘲笑華發(fā)早生”錯,應該是詞人的自嘲。故選D。8.這首詞一般被認為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品,請簡要分析本詞如何體現豪放之情的。【答案】①詞人選用的景物如“大江”“驚濤”等都具有開闊、激烈奔放的特點,有利于抒發(fā)豪放之情。②懷想的人物周瑜年少有為,雄姿英發(fā);指揮了赤壁大戰(zhàn),以少勝多,戰(zhàn)績顯赫,給人慷慨豪放之感。③詞人遭遇挫折打擊,處境失意,但仍懷有思慕英雄、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藝術特色的能力。本詞上片寫景。詞一開始,以一瀉千里、日夜東流的長江著筆,“大江”“驚濤”等都具有開闊、激烈奔放的特點,給人以突兀崢嶸、震驚耳目的感覺,有利于抒發(fā)豪放之情。下片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這三句描寫周瑜風華正茂的形象?!坝鹕染]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寫周瑜手執(zhí)羽扇,頭戴綸巾,表明他雖為武將,卻有文士的風度,這樣就突出了周瑜蔑視強敵的英雄氣概?!罢勑﹂g”三字充分反映了周瑜當年赤壁破曹時那種輕而易舉的神態(tài)。“檣櫓灰飛煙滅”將火燒赤壁的情景和曹操覆滅的慘象逼真地再現出來了。周瑜以少勝多,戰(zhàn)績顯赫,給人慷慨豪放之感。詞人雖遭貶謫,處境失意,甚至“早生華發(fā)”,但仍思慕英雄,渴望建功立業(yè),這份壯志更是其體現豪放之情的體現。五、(2021·廣東·普寧市第二中學高一期中)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9-10小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還正確的項是()A.詩人起筆便抒發(fā)其江山依舊,英雄不再、后繼無人的感慨。非但再也找不到孫權這樣的英雄人物,連那些反映他光輝功業(yè)的遺物,也都被“雨打風吹去”,杳無蹤跡了。B.“元嘉草草”三句用南朝宋文帝劉裕好大喜功、倉促北伐、遭到重創(chuàng)的古事影射現實,尖銳地提醒南宋統(tǒng)治者吸取歷史教訓。C.“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與“四十三年,烽火揚州路”形成鮮明對比,當年淪陷區(qū)的人民與異族統(tǒng)治者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但如今淪陷區(qū)的人民已安于異族的統(tǒng)治。D.在這首詞中用典雖多,然而這些典故卻用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劉?!卞e誤,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的年號,“劉裕”應為“劉義隆”。故選B。10.詞的末尾,辛棄疾以廉頗自比,內蘊豐富。請簡要分析。【答案】(1)表明決心。自己和廉當年一樣,對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被起用,就愿隨時奔赴疆場,報效國家。(2)顯示能力。自己雖然年老,但仍然和廉頗一樣老當益壯,勇武不減當年,可以為北伐效力。(3)抒寫憂慮。詞人以廉頗自況,憂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轍,無法施展才能,不能實現壯志?!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皯{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意思是,有誰會來尋問,廉頗將軍年紀已老,他的身體是否強健如故?這三句是說武將廉顏被免職,他年老時,趙王又想起用他,就派人去看他的身體狀況。“廉顏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痹~人由此典故聯想到自己,他并不如廉頗老邁,卻沒有人來過問。作者以廉頗自比,這個典用得很貼切,內蘊非常豐富:一是表白決心,和廉頗當年服事趙國一樣,自己對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當仁不讓,奮勇爭先,隨時奔赴疆場,抗金殺敵。二是顯示能力,自己雖然年老,但仍然和當年廉頗一樣,老當益壯,勇武不減當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帥;三是抒寫憂慮。廉頗曾為趙國立下赫赫戰(zhàn)功,可為奸人所害,落得離鄉(xiāng)背井,雖愿為國效勞,卻是報國無門,詞人以廉頗自況,憂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轍,朝廷棄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無法施展,壯志不能實現。六、(2024·廣東茂名·三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11-12小題。菩薩蠻·歸鴻聲斷殘云碧①李清照歸鴻聲斷殘云碧,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②輕。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咀ⅰ竣龠@首詞寫于作者南渡后的最初幾年。②人勝:剪成人形的首飾。1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兩句,一寫外景,一寫內景,前者凄清冷落,后者狹小靜寂,渲染了氛圍。B.爐火映照在頭上的鳳釵上,鳳釵顯得更加明亮,詞人觀察敏銳,抓住了細節(jié)。C.“催”字富有表現力,號角聲似乎催促著曙色的到來,反映詞人盼望天明出游。D.凄冷的西風留著舊年的寒意,春意遲遲不到,缺少花信,此處和上闋的雪呼應?!敬鸢浮緾【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詞內容及藝術特色的能力。C.“反映詞人盼望天明出游”錯誤,似乎是一夜角聲把曉色“催”來,反映了詞人徹夜不眠的苦況。故選C。12.在李清照的《菩薩蠻》和《聲聲慢》兩首詞中,季節(jié)變化不僅是自然景象的描繪,更是詞人內心世界的反映。請簡要分析?!敬鸢浮竣俦驹~寫早春之際,春寒料峭,百花不發(fā)。這里不僅指景色,暗喻南渡以后小王朝偏安不振的局面;一年尹始,在寒凝大地的氛圍中,作者聯想到國事和自身遭遇,心情格外沉重。②《聲聲慢》寫晚秋時節(jié),秋風帶來寒意,吹落黃花;秋雁觸發(fā)鄉(xiāng)情;秋雨更填凄涼。詩人借景抒情,抒發(fā)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賞析詩詞的內容及情感的能力。從“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中可以看出,本詞是寫早春:春寒料峭,百花不發(fā)。結合【注】①可知,“不發(fā)”的不僅僅是“花”,還有小王朝偏安不振的局面;“寒”的不僅是早春的天氣,更有詞人內心因國事和自身遭遇帶來的悲涼。通過“雁”“黃花”“梧桐雨”等意象可知,《聲聲慢》寫的是晚秋時節(jié):秋風帶寒,黃花凋零,北雁南歸,秋雨填涼。詩人借景抒情,渲染了凄涼的氛圍,抒發(fā)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七、(23-24高一上·山西陽泉·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13-14小題。靜女詩經·國風·邶風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閑雅而又美麗的姑娘,與小伙子約好在城墻角落會面,卻故意遲到來考驗男子,男子非常著急。B.“貽我彤管”“自牧歸黃”之事是倒敘,是那位癡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時的回憶。C.黃草非常普通,男子卻大贊“洵美且異”,是因為黃草是女子從遠處郊野親手采來的,純屬愛屋及烏。D.全詩是以男子的第一人稱方式敘述的,充分刻畫了一位癡情男子的形象?!敬鸢浮緼【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A.“故意遲到”錯,姑娘并未遲到,而是躲了起了跟男子開玩笑。故選A。14.清代陳震《讀詩識小錄》評價此詩“有寫形寫神之妙”,請結合詩句分析本詩是如何描寫男子之形神的?【答案】①“靜女其姝”“靜女其孌”,反復贊美戀人的外貌,生動寫出對女子的愛戀。②動作描寫,“搔首踟躕”寫出男子心急如焚之狀,表現出男子的癡情。③側面描寫,“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黃,洵美且異”極力刻寫女子贈物的美麗,側面烘托男子對女子的喜愛。④心理描寫,“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直白真切地道出男子對女子無限的真情。【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人物形象及寫作手法的能力。①“靜女其姝”“靜女其孌”,通過他對戀人外貌的贊美,生動寫出對女子的愛戀,而這又反過來使讀者對小伙子的癡情加深了印象。②動作描寫,“搔首踟躕”寫出男子心急如焚之狀,表現出男子的癡情。他早早趕到約會地點,急不可耐地張望著,卻被樹木房舍之類東西擋住了視線,于是只能抓耳撓腮,一籌莫展,徘徊原地?!皭鄱灰姡κ柞剀X”雖描寫的是人物外在的動作,卻極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劃了人物的內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戀慕至深、如癡如醉的有情人形象。③側面描寫,“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黃,洵美且異”,照理說,彤管比荑草要貴重,但男主人公對受贈的彤管只是說了句“彤管有煒”,欣賞的是它鮮艷的色澤,而對受贈的普通荑草卻由衷地大贊“洵美且異”,欣賞的不是其外觀而別有所感。原來,荑草是她跋涉遠處郊野親手采來的,物微而意深。通過極力刻寫女子贈物的美麗,側面烘托男子對女子的喜愛。④心理描寫,“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兩句對戀人贈物的“愛屋及烏”式的反應,可視為一種內心獨白,直白真切地道出男子對女子無限的真情。八、(23-24高一上·天津河北·期中)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15-16小題。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

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首詩反映出東漢中后期,游宦、游學之風盛行,大批士子遠離故鄉(xiāng)的社會現象。B.“采之欲遺誰”說明思念的人已經棄我而去,因此以“離居”的形式獨自終老。C.芙蓉,指荷花;蘭澤,是長著蘭草的低濕之地;遺,贈送之意;還顧,指回頭看。D.主人公采擷美草香花想要贈送“同心”之人,卻有礙于長路漫漫,因此欲贈不能?!敬鸢浮緽【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B.“說明思念的人已經棄我而去”錯,“采之欲遺誰”,寫當姑娘們采摘著荷花,聲言要揀最好的一朵送給“心上人”時,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卻正遠在天涯,不是棄我而去。詩歌將人物置于美好、歡樂的采蓮背景上,抒寫女主人公獨自思夫的憂傷,更具有以“樂”襯“哀”的強烈效果。故選B。16.“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描繪了怎樣的畫面?【答案】主人公駕著小舟采荷花、集芳草,一幅清新雅麗,溫潤美好的畫面?!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景物畫面的能力?!吧娼绍饺?,蘭澤多芳草”,意為我踏過江水去采荷花,生有蘭草的水澤中長滿了香草。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開的美好季節(jié)。在風和日麗中,蕩一葉小舟,穿行在“蓮葉何田田”“蓮花過人頭”的湖澤之上,開始一年一度的采蓮活動,可是江南農家女子的樂事。采蓮之際,摘幾枝紅瑩可愛的蓮花,歸去送給各自的心上人,難說就不是妻子、姑娘們真摯情意的表露。何況在湖岸澤畔,還有著數不清的蘭、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發(fā)際、幽香襲人,更教人心醉。這樣的如畫之境,畫面清新雅致。九、(24-25高一上·廣東廣州·階段練習)閱讀《短歌行》《歸園田居》,完成下面17-19小題。短歌行

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公。歸園田居陶淵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17.下列各項中,加點的字沒有活用的一項是(

)A.何時可掇 B.烏鵲南飛 C.天下歸心 D.榆柳蔭后檐【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A.“掇”,無活用現象,動詞,拾取,摘取。句意:什么時候才可以摘???B.“南”,名詞作狀語,向南。句意: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C.“歸”,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歸服。句意:使天下的英杰真心歸服于我。D.“蔭”,名詞作動詞,遮蔽。句意:生長茂盛的榆樹柳樹遮蔽了后屋檐。故選A。18.下列對詩句的分析鑒賞,有誤的一項是(

)A.“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兩句詩中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以“杜康”代指酒,表明只有酒可以排解自己的憂愁。B.“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四句詩,引用《詩經》成句,表達自己對賢才的期盼之情。C.“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兩句詩,巧妙運用比喻修辭,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詩人對污濁官場的厭惡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D.“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兩句詩運用了比擬的修辭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情感和動作,抒發(fā)了詩人對恬淡自由生活的贊美?!敬鸢浮緿【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D.“兩句詩運用了比擬的修辭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情感和動作”錯誤。這兩句詩直接用白描的手法寫雞和狗,并非運用了比擬的修辭手法,而是對偶的修辭手法。故選D。19.下列對相關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青青子衿”中的“子”是對對方的尊稱,“衿”是“衣服的交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青色交領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詩歌受樂府民歌的影響很深,但富有創(chuàng)造性,氣魄雄偉,情調蒼涼悲壯。C.曹操是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chuàng)者,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詩也有不少優(yōu)秀之作,如《短歌行》《觀滄?!贰.《歸園田居》的作者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東晉時期著名詩人,是我國詩歌史上“山水田園”詩風的開創(chuàng)者?!敬鸢浮緿【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D.“是我國詩歌史上‘山水田園’詩風的開創(chuàng)者”錯誤?!吧剿飯@”應改為“田園”,“山水”詩的開創(chuàng)者是謝靈運。故選D。十、(23-24高一上·山東德州·階段練習)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20-21小題。芣苢《詩經·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鄉(xiāng)村四月[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20.下面對詩歌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兩詩均描寫了“勞動”的景象,畫面生動鮮明,寫出了勞動的歡快與繁忙。B.《芣苢》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表現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勞動過程。C.《鄉(xiāng)村四月》前兩句是靜景,描寫了山原河水、杜鵑鳴叫、煙雨飄飄的初夏風光。D.“才了蠶桑又插田”,“才”與“又”極富表現力,不寫“忙”而“忙”意自見?!敬鸢浮緾【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C.“《鄉(xiāng)村四月》前兩句是靜景”錯誤。前兩句意思是: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前句是靜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綠”一“白”,色彩明麗;后句是動景,有子規(guī)的鳴叫,有細雨的飄灑,情意綿綿。因此,“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是視覺、聽覺描寫,杜鵑啼叫屬于動景。故選C。21.兩首詩在寫勞動場景和鄉(xiāng)村景象時,運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敬鸢浮竣佟镀]苢》重章疊句,反復詠唱,以鮮明輕快的節(jié)奏、和諧優(yōu)美的音韻,抒發(fā)了純真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人物的歡快情緒和贊美勞動的主題。②《鄉(xiāng)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jié)的田野風光和農忙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镀]苢》是一曲勞動的歡歌,是當時人們采芣苢時所唱的歌謠,詩中寫出了整個勞動的過程和場面,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全詩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疊句,僅僅只變換了少數幾個動詞,其余一概不變,反復詠唱。此外,詩歌通篇鋪陳采摘“芣苢”的場景,反復地表達勞動的過程,這是采用了《詩經》中賦的手法。在這一過程中,勞動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達出來,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v觀全詩,可以看出全詩以鮮明輕快的節(jié)奏、和諧優(yōu)美的音韻,描寫婦女們一邊高興地歌唱贊嘆,一邊動手采摘芣苢的過程,抒發(fā)了純真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人物的歡快情緒和贊美勞動的主題。《鄉(xiāng)村四月》運用白描手法,前兩句寫自然景象。前句是靜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綠”一“白”,色彩明麗;后句是動景,有子規(guī)的鳴叫,有細雨的飄灑,情意綿綿。“綠”,寫樹木蔥郁,“白”,寫水光映天。詩人從視覺角度著眼,描繪出明麗動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僅以煙喻雨,寫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鳥聲,平添了無限的生機?!班l(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兩句,繪盡農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化繁為簡,勾畫鄉(xiāng)村的忙碌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十一、(24-25高一上·湖北·期中)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22-23小題。插秧歌楊萬里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①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文氏外孫入村收麥蘇轍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注】①蒔:種植。22.下列對詩句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楊詩一、二句,連用四個動詞寫出了全家插秧時緊張忙碌的場景。B.蘇詩首句,點出農忙時節(jié),亟待收割新麥以接續(xù)去年的存糧。C.楊詩描寫農民在雨中插秧的勞動情景,典雅新奇的用語使農事的輕松之感躍然紙上。D.蘇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既展示了農村生活的真實畫面,又流露出詩人對外孫的贊賞之情?!敬鸢浮緾【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典雅新奇的用語使農事的輕松之感躍然紙上”錯誤。根據全詩來看,語言并不典雅新奇,而是通俗淺白,反映的也并不是農事的輕松。故選C。23.這兩首詩都寫了勞動,但運用的手法不同。請結合詩句賞析?!敬鸢浮竣贄钤娬婷鑼憚趧拥膱鼍?。如:一、二句“拋”“接”“拔”“插”四個動詞用白描寫出勞作緊張,插秧繁忙;如:第三、四句把斗笠比作頭盔,蓑衣比作鐵甲,用比喻貼切地寫出冒著大雨插秧的情形,寫出插秧就是一場緊張的戰(zhàn)斗,突出了勞動的艱辛;如:五至八句通過對話描寫,進一步表現了勞動的緊張。②蘇詩側面描寫表現勞動場景。如:第五、六句通過描寫家里人忙著做飯、忙著酤酒“勞苦辛”間接刻畫收麥勞動的艱辛和勞苦。如:用“一竿晴日舞比鄰”表現鄉(xiāng)鄰盼來晴日的喜悅,渲染搶收的迫切氣氛,令人仿佛看到外孫收麥時熱火朝天的景象?!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①楊詩正面描寫勞動的辛苦和農人的勤勞。人物的動作描寫:如田夫“拋”、田婦“接”、小兒“拔”、大兒“插”,四個動詞,準確具體,分工明確,描繪了緊張熱烈的勞動場面?!暗皖^折腰只不答”也寫出了農人的勞作的繁忙和緊張?!绑沂嵌钓仕蚴羌住?,用比喻手法把“笠”和“蓑”分別比作“兜鍪”和“甲”,暗示搶插稻苗無異一場緊張的戰(zhàn)斗;“雨從頭上濕到胛”進一步點明雨中搶插的艱辛。人物的對話(語言描寫):農婦招呼農夫用早餐,點出農夫起早出工一直未歇,說明農事緊張到極點。農夫保持著插秧的姿勢,顧不上回答。后來農夫告訴妻子秧苗剛種下,尚未挺拔,回去照管好雛鴨,不用管自己吃飯和歇息,表明這當口農事繁忙緊張,事事需要操持,顧不上其他的。②蘇詩通過側面描寫表現勞動的繁忙和辛苦?!凹贝洞箫瀮旔嚪Γ嗖┐弭诳嘈痢?,雖沒有直接描寫麥收場景,但“急炊”“多博”和“償饑乏”“勞苦辛”通過家里人忙著做飯、忙著酤酒慰勞辛勤的收麥人的場面可以看出收麥勞動的艱辛和勞苦?!耙桓颓缛瘴璞揉彙北憩F鄉(xiāng)鄰盼來晴日的喜悅,前面是“三夜陰霪敗場圃”,好容易迎來一個可以收麥的大晴天,農人們十分高興,這就渲染了搶收的迫切氣氛,令人仿佛看到外孫收麥時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十二、(24-25高一上·廣東廣州·期中)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24-25小題。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九日齊山登高①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②?【注】①唐會昌五年(845)杜牧任池州刺史,友人張祜遭逢失意前未拜訪,二人重陽登高,詩人有感而作。②牛山句:春秋時齊景公游于牛山之上,北望國都臨淄流淚說:“若何去此而死乎!”后以“牛山淚”“牛山下涕”喻為人生短暫而悲嘆。24.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登高》開篇描寫登高之所見,多感官、多角度地渲染出一種凄冷孤苦的意境氛圍。B.《九日齊山登高》標題點明了登高的時令是重陽節(jié),詩中多處體現重陽佳節(jié)的習俗。C.《登高》全詩意境深沉,憂國傷己,無一景不悲,無一語不悲,無限悲涼溢于言表。D.《九日齊山登高》全詩意境清冷、低沉悲凄,頸聯、尾聯都體現了詩人情感的悲凄?!敬鸢浮緿【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D.“全詩意境清冷、低沉悲凄,頸聯、尾聯都體現了詩人情感的悲凄”錯誤。首聯描寫了雁過秋江,與客提壺登山的美景,表現出詩人置酒會友,佳節(jié)登高的愉悅之情;頷聯的“開口笑”及“菊花滿頭”,也能體現詩人及時行樂的思想。由此兩聯來看,意境并非清冷悲凄。再者最后兩聯,詩人只想用酩酊大醉來酬答這良辰佳節(jié),無須在節(jié)日登臨時為夕陽西下而感嘆,更不必像齊景公那樣獨自傷感流淚,也飽含詩人友人和自我的安慰。故選D。25.《九日齊山登高》的頸聯“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有何含意?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敬鸢浮款i聯的表層意思:只應縱情痛飲來酬答這重陽佳節(jié),不必為登高遠眺落日余暉而心懷嘆恨。深層含義:結合背景來看,杜牧懷有很高的抱負而在晚唐的政治環(huán)境中難以施展,同游的友人張祜又遭逢失意,難免面對落日余暉而生人生遲暮之感?!暗珜ⅰ薄安挥谩北憩F詩人希望借登高飲酒,暫時排遣心中的郁悶,表達了詩人大醉忘憂、暫得行樂的思想?!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語句含義的能力。表層意思:即翻譯詩句,“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意味著詩人認為在這個美好的重陽佳節(jié)里,應該盡情享受,暢飲美酒,以此來慶祝這個節(jié)日。這里的“酩酊”指的是醉酒的狀態(tài),表現出一種放縱自我的態(tài)度?!安挥玫桥R恨落暉”則是說,在登高望遠的時候,不應該因為看到夕陽西下而感到悲傷或遺憾。這里“落暉”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深層含義:即詩句表達的情感,這兩句詩不僅僅是對節(jié)日活動的描述,更深層次地反映了詩人的生活態(tài)度和對人生的理解。杜牧生活在晚唐時期,那時國家衰敗,個人的政治理想難以實現,加上友人張祜也遭遇了失意,這樣的背景下,面對自然界的壯麗景色和個人的渺小,很容易產生一種無力感和悲觀情緒。但是,通過“但將”“不用”這兩個轉折詞,詩人表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即使處于逆境之中,也不應該被消極情緒所控制,而是應該尋找快樂,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光。這種態(tài)度既是對個人情感的調節(jié),也是對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一種回應,展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觀和樂觀的生活哲學。十三、(22-23高一下·江蘇鹽城·開學考試)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下面26-271小題。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赤壁[清]趙翼①依然形勝扼荊襄,赤壁山前故壘長。烏鵲南飛無魏地,大江東去有周郎。千秋人物三分國,一片山河百戰(zhàn)場。今日經過已陳跡,月明漁父唱滄浪②?!咀ⅰ竣偾宕娙?、史學家,因不滿官場的庸俗黑暗辭官歸里,途經赤壁寫下此詩。②漁父唱滄浪:屈原被放逐后漁父唱《滄浪歌》,勸他世道清廉,就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就與世沉浮,不必過于清高。26.下列對兩首詩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趙詩首聯“故壘”化用了蘇軾的“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雖寫地理,但“依然”“故壘”等詞蘊含了深沉的歷史感。B.兩首詩詞都涉及歷史人物曹操,蘇詞中的曹操英氣勃發(fā);趙詩巧妙用典,曹操統(tǒng)一中國的政治抱負在赤壁一戰(zhàn)中破滅,鎩羽而歸。C.兩首詩詞寫景各有千秋。蘇詞多感官描摹雄奇壯闊的赤壁之景,趙詩寫景虛實結合,意境壯闊,筆觸大開大合。D.兩位詩人登山臨海,思接千載,縱覽古今,抒寫了自己的“思古之幽情”,融入主觀情感,體現了“有我”之境?!敬鸢浮緽【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B.“蘇詞中的曹操英氣勃發(fā)”錯,蘇詞中“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是寫周瑜英氣勃發(fā),而不是曹操;“曹操統(tǒng)一中國的政治抱負在赤壁一戰(zhàn)中破滅,鎩羽而歸”錯,趙詩用曹操的典故,“烏鵲南飛無魏地”,主要是感嘆歷史的滄桑變遷。故選B。27.兩首詩詞的最后兩句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答案】①蘇詞最后兩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表達了蘇軾對人生的感慨,他認為人生如夢,一切都是虛幻的;同時,他選擇以酒祭江月來排遣心中的塊壘,表達了他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②趙詩最后兩句“今日經過已陳跡,月明漁父唱滄浪”,趙翼看到已經成為歷史遺跡的赤壁,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同時,借《滄浪歌》的典故表達了自己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向往?!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蘇詞最后兩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作者認為人生如同夢境一般,充滿了變幻無常,而自己雖然懷有才華,但卻未能得到應有的認可和機會,感到自己的努力和奮斗都付諸東流。這種情感反映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是詞人仕途坎坷、壯志難酬的悲嘆和憤慨。同時,他又能自我安慰與排解,以酒祭江月,讓心中的塊壘隨著江水的流逝而消散,體現出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②趙詩最后兩句“今日經過已陳跡,月明漁父唱滄浪”,作者今日經過赤壁的遺跡,那些陳年舊事已成為歷史,只有漁夫在月光下唱著歌謠,既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同時借“屈原被放逐后漁父唱《滄浪歌》”的典故,世道清廉就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就與世沉浮,表達了自己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十四、(22-23高一上·河南鄭州·期中)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28-30小題。聲聲慢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郡圃春晚韓琦[注]溶溶春水滿方塘,欄檻風微落蕊香。盡日楊花飛又歇,有時林鳥見還藏。沉疴不為閑來減,流景知從靜處長。欲戰(zhàn)萬愁無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注]韓琦,北宋政治家,這是詩人晚年因病申請回到故鄉(xiāng)相州任職時的作品。28.下列對兩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詞開篇用七組疊字寫詞人的動作、感受、心理,由內及外,層層深入。B.李詞寫大雁空是“舊時相識”,卻再也無法為她傳遞情思,徒增空寂和凄楚。C.韓詩因芳時難留,產生傷春之情,又因年老體衰,沉疴難愈,產生傷己之愁。D.韓詩末句的“堂堂”為公然、毫不顧及之意,寫出了春光離去的浩蕩之勢?!敬鸢浮緼【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A.“由內及外”錯誤,由外在行動而內在心理,應該是“由外到內”。故選A。29.下列對有關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同樣寫春天,韓詩用細膩筆觸描繪出落蕊飄香的暮春之景,《歸園田居》則用白描手法簡筆勾勒出淡雅的陽春之景。B.同樣寫愁,韓詩以“萬”字修飾,夸張地突出愁之多;李詞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化繁為簡,化多為少,欲說還休。C.“可堪”在韓詩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均為“不堪”之意,以肯定形式表達否定含義,有強化情感之效。D.“流景知從靜處長”以明月初升的動態(tài)渲染了景色之靜美,《琵琶行》以樂曲結束后水中映月的靜態(tài)側面烘托音樂之動人?!敬鸢浮緿【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有關詩歌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D.“以明月初升的動態(tài)渲染了景色之靜美”錯誤,“流景”指如流的光陰,句意為“在空閑時分才知光陰漫長”,選項曲解詩句意思。故選D。30.《聲聲慢》中的“更”字與《郡圃春晚》中的“又”字在詩中有異曲同工之妙,試簡析?!敬鸢浮竣佟拔嗤└婕氂辍?,雨滴打在梧桐葉上,點點滴滴,連綿不斷。秋風“梧桐”本含悲意?!案?,再加上(細雨)。兩種內容融而為一,筆更直而悲情更切。②“楊花飛又歇”,楊花一整天被風吹了又落,落了又起?!坝帧币庠诒憩F景物的不斷重復,單調可厭,從而展示出詩人心境的煩悶、孤寂。③“又”和“更”是表示表景象重復、程度加深的副詞,都強化了抒情主人公無聊單調之感,表現了詩人的煩亂和孤寂?!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字的能力。“梧桐更兼細雨”中“更”字表示遞進,“再加上”的意思,秋風“梧桐”本含悲意,“更”字與“梧桐”“細雨”相結合,營造出一種清冷、孤寂的氛圍。黃昏時分,細雨打在梧桐葉上,發(fā)出點點滴滴的聲音,這種聲音與詞人的孤獨心境相互呼應,使整個畫面充滿了凄涼之感。所以,“更”字將詞人的愁緒推向了更深的層次,使讀者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她內心的痛苦和無奈?!氨M日楊花飛又歇”中“又”字體現出一種反復和持續(xù)的狀態(tài)。楊花一整天被風吹了又落,落了又起。楊花整日飛舞又停歇,給人一種飄忽不定的感覺。欄檻風微,落蕊飄香,林鳥時見時藏,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寧靜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這種意境與詩人內心的愁苦相互交融,使讀者更能感受到詩人在暮春時節(jié)的孤寂和煩悶?!坝帧焙汀案倍际潜硎颈砭跋笾貜汀⒊潭燃由畹母痹~,都加深了景物的單調和孤寂,所以都強化了抒情主人公無聊單調之感,表現了詩人的煩亂和孤寂。十五、(23-24高一上·江蘇南通·階段練習)閱讀下面三首詩詞,完成下面31-32小題。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秋夕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鵲橋仙秦觀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31.下列對詩詞有關內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迢迢牽牛星》從織女的角度來寫織女勞動的情景、勤勞的形象和孤寂苦悶心情,最后兩句突出地表達了牛郎對織女的纏綿情意。B.《秋夕》中一三句寫景,描繪了深宮秋夜的景象,二四句寫宮女活動,情蘊其中,耐人尋味。C.《鵲橋仙》“忍顧鵲橋歸路”寫男女短暫相會,不忍心分手,蘊含了千回百轉、無限辛酸。D.“夜色涼如水”與“柔情似水”都用水比作喻,“水”在兩首詩詞中的意蘊不同?!敬鸢浮緼【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A.“最后兩句突出地表達了牛郎對織女的纏綿情意”說法錯誤。“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主要是通過描寫銀河相隔,織女雖含情脈脈卻無法言語的狀態(tài),重點突出的是織女的孤寂苦悶以及被銀河阻隔的無奈,而非牛郎對織女的情意。故選A。32.這三首詩詞都寫了牛郎織女的故事,但主題各有側重,請結合內容分析?!敬鸢浮俊短鎏鰻颗P恰分饕獜目椗嵌葋韺懀荚诒憩F愛情的煎熬愁苦?!肚锵Α访鑼憣m中七夕之夜仰望星空的場景,表現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情?!儿o橋仙》通過敘述“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表達了一種全新愛情觀?!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短鎏鰻颗P恰愤@首詩從織女的角度出發(fā),描述了織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的勞動情景,展現了她勤勞的形象?!敖K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體現了她因思念牛郎而心緒不寧,無法完成織布工作,突出了她內心的孤寂苦悶。整首詩通過對織女的描寫,深刻地表現了愛情被銀河阻隔所帶來的煎熬愁苦。《秋夕》詩的一、三句“銀燭秋光冷畫屏,天街夜色涼如水”描繪了深宮秋夜清冷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二、四句“輕羅小扇撲流螢。坐看牽牛織女星”寫宮女用輕羅小扇撲打螢火蟲以及仰望牽??椗堑幕顒印m女在七夕之夜的這些行為,暗示了她們生活的孤獨寂寞和凄涼。此詩借七夕之景,主要表現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情。《鵲橋仙》“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描繪了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情景,其中“飛星傳恨”表達了他們之間的相思之苦?!敖痫L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高度贊美了牛郎織女的愛情,認為他們的一次相會勝過人間無數次的相聚?!皟汕槿羰蔷瞄L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表達了一種全新的愛情觀,即真正的愛情不在于朝暮相處,而在于長久的深情和堅守。十六、23.(23-24高一上·河南南陽·階段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33-34小題。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注]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注]本詩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中秋夜,時白居易因直言進諫觸怒權貴,已被貶為江州司馬,居于潯陽。3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同樣是在八月十五的明月之夜,去年詩人在皇家御園曲江杏園邊賞月,今年就被貶到江州,境遇改變,令人感慨。B.頸聯“西北望鄉(xiāng)”“東南見月”浸透著詩人的孤寂和凄苦,“何處是”“幾回圓”強化了詩人內心的孤苦之情。C.“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表現出詩人歷經磨難之后極其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耐人尋味。D.全詩慨嘆物是人非,今昔殊異,表達了詩人謫居生活的愁悶,其感情基調與《琵琶行》一脈相承。【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A.“去年詩人在皇家御園曲江杏園邊賞月”理解錯誤,“昔年八月十五夜”中的“昔年”并非“去年”,而是“往昔、往年”之意。故選A。34.本詩中“月”這意象,對表情達意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敬鸢浮?①以眼前之月渲染凄清的氣氛,烘托孤苦的情懷;②以眼前之月寄托相思之情,抒發(fā)思鄉(xiāng)之苦;③將昔年賞中秋之月的愉悅與今年賞中秋之月的孤苦對比,進一步突出自己無法主宰命運的無奈和感傷之情?!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詩歌意象的作用的能力。(1)詩人由望月而觸發(fā)情思。往昔賞月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那時是愉悅的;而今年中秋賞月,孤獨凄清。今昔對比中徒添了詩人不盡的凄苦感,眼前的月亮烘托了詩人孤苦的情懷。(2)頸聯寫到,身處湓亭向四方眺望故鄉(xiāng)和四野觀望明月。從此處能想象出一個人觀望的心神不定和急切之情,希望能望到家鄉(xiāng)帶給自己溫暖,能看到心中一輪明月留給自己關懷,用眼前之月寄托相思之情,抒發(fā)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苦。(3)尾聯詩人細節(jié)化地再現秋風月光。“昨風一吹無人會”,往日沉浸在喜悅中忽略這凄冷秋風;“今夜清光似往年”,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這樣的月光照在身上,卻令人清冷至極。今昔對比突出了自己無法主宰命運的無奈和感傷。十七、(24-25高一上·全國·課后作業(yè))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35-36小題。鷓鴣天[注]蘇軾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注]這首詞作于元豐六年(1083)蘇軾在黃州時。3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兩句鏡頭由遠而近,描繪自己身處的具體環(huán)境,把景物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B.“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這兩句寫景有色有香,有動有靜,空中與地上兩組景象相得益彰,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麗圖卷。C.“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這幾句寫雨后初晴,詞人拄著藜杖,踏著斜陽,漫步在古城旁,徜徉于鄉(xiāng)村外,直接展現了詞人的內心世界。D.這首詞先寫詞人游賞時所見村景,接著才點明詞中所寫之游賞和游賞所見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這種寫法,避免了平鋪直敘,讀來婉轉蘊藉,回味無窮?!敬鸢浮緾【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C.“直接展現了詞人的內心世界”說法錯誤。應該是通過詞人的外部形象展現其內心世界。故選C。36.本詞的最后兩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畫龍點睛,反映了詞人怎樣的感慨?請結合句子中的詞語簡要分析。【答案】反映了詞人被貶黃州、百般寂寥、懷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凄涼之感。①“殷勤”二字運用擬人手法,含有自嘲之意,而“三更雨”則烘托了凄涼的氣氛與詞人夜不能寐的落寞心境;②“浮生”表達了詞人對貶謫生活無所作為以及飄忽人生的感慨;③“涼”字一語雙關,既是天氣涼,更是詞人內心的凄涼;④一個“又”字加重了這層凄苦,表現了詞人被貶后無所事事、得過且過的空虛之感。【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情感的能力。①“殷勤”本是指熱情、周到。在這里將“三更雨”擬人化,仿佛雨是很熱情周到地在昨夜降臨。從詞人的處境來看,他被貶黃州,心中滿是壯志難酬的失落。這種“殷勤”的雨在詞人這里帶有一種自嘲的意味,就好像上天特意安排這場雨來提醒他如今的寂寥處境。在這三更的雨夜,詞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烘托出一種凄涼的氛圍和夜不能寐的落寞心境。②“浮生”意思是空虛不實的人生。蘇軾在村舍外、古城旁,拄著藜杖漫步,看著斜陽,深感人生的飄忽不定。這種貶謫生活讓他覺得自己的生命在無所作為中流逝,“浮生”一詞精準地表達了他對這種被貶謫后空虛、無所事事生活的感慨。③“涼”字在句中有兩層意思,是雙關手法。表層意思是因為昨夜的雨,天氣變得涼爽。但結合詞人的心境,深層含義則是內心的凄涼。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個人理想無法實現,這種處境就如同這雨后的涼意,讓他感到無比的凄冷。④“又”字強調了這種日子的重復性。“又得浮生一日涼”說明這樣無所事事、在凄涼中度過一天的生活是日復一日。這加重了詞人內心的凄苦之感,表現出他被貶后只能在這種空虛寂寞的狀態(tài)中得過且過,體現了他被貶后精神上的壓抑和空虛。十八、(24-25高一上·江蘇揚州·期中)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下面37-38小題。滿江紅·赤壁懷古戴復古①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qū)宇。萬騎臨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注]①戴復古,生于1167年,南宋詩人。戴復古為人正直愛國,他生活的時代,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茍且求存。②貔虎:猛獸,此處指軍隊,勇士。37.對本詞及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開頭三句,顯得起勢平淡,遠不如蘇詞開頭幾句氣勢雄偉,但以樸素的敘述入題,倒也顯得自然輕快。B.“卷長波、一鼓困曹瞞”句,寫出曹軍崩潰之快、周瑜取勝之速,與“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有異曲同工之妙。C.本詞以“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結尾,詞人將滿腔的傷感融入到向道旁楊柳的發(fā)問之中,含蓄蘊藉,意味深長。D.蘇詞中的周瑜形象,著墨較多,形象較鮮明;本詞寫周郎,僅寫他氣吞區(qū)宇、指揮若定的儒將風度,別是一種寫法。【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D.“指揮若定的儒將風度”錯誤。從戴復古的詞中來看,“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qū)宇”,這是寫周瑜“氣吞區(qū)宇”的英雄氣概,并不能體現“儒將風度”,而蘇軾的詞中倒是借助“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展示了周瑜“指揮若定的儒將風度”。故選D。38.本詞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都寫到周郎故事,其在兩詞中的作用有何不同?【答案】蘇詞是要用周郎的年少有為來反襯自己的老大無功,戴詞是用周郎破曹軍時的軍事力量之強、功業(yè)之偉來反襯如今南宋朝廷的軍事不振、國事衰頹?!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藝術特色的能力。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描繪長江中赤壁之戰(zhàn)的戰(zhàn)場,緬懷赤壁之戰(zhàn)的英雄周瑜,“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結合“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分析,是說應笑我過早地生長出花白的頭發(fā)。蘇軾懷古是為傷己,他仰慕周瑜年少功成,而自己卻是年華逝去,而功業(yè)難成。戴復古的《滿江紅?赤壁懷古》則是借“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把戰(zhàn)爭的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生動、貼切地描繪出吳蜀聯軍的高昂士氣,寫出了火攻曹軍時的翻江倒海之勢?!熬黹L波、一鼓困曹瞞”,刻畫出波瀾壯闊的中流水戰(zhàn),氣勢磅礴,傳神地描繪出曹軍崩潰之快,周瑜取勝之速。戴復古用周郎破曹軍時的軍事力量之強、功業(yè)之偉,用周瑜破曹時赫赫軍威,反襯了南宋朝廷的軍事不振、國事衰頹,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深深憂慮。十九、(四川省安寧河高中振興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39-40小題。青玉案·元夕①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②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③。笑語盈盈④暗香⑤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⑥處。注釋:①這首詞大約寫在辛棄疾被迫退休與江西上饒之后,當時南宋國勢日下,民心渙散,金兵壓境。惟統(tǒng)治階級偏安于江南,沉醉于歌舞享樂,粉飾太平。②玉壺:指月亮,也指玉制的燈。③“蛾兒”句:元夕節(jié)婦女的裝飾。蛾兒、雪柳、黃金縷,皆為古代婦女元宵節(jié)時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這里指盛裝的婦女。④盈盈:指儀態(tài)嬌美的樣子。⑤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們身上散發(fā)出來的香氣。⑥闌珊:零落,將盡。3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的上闋寫元夕夜,滿城燈火,盡情狂歡的景象。“東風夜放花千樹”化用岑參了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盉.“寶馬雕車香滿路”一句寫達官顯貴也攜帶家眷出門觀燈。跟下句的“魚龍舞”構成萬民同歡的景象。C.“他”此處指男子,指詞人的友人,“千百度”意為“千百遍”。該句主要寫詞人因與友人走散,到處尋找他。D.全詞采用對比手法,上闋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闋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尋覓一位立于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致,含蓄婉轉,余味無窮?!敬鸢浮緾【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C.“‘他’此處指男子,指詞人的友人”“該句主要寫詞人因與友人走散,到處尋找他”錯誤。這里的“他”并非指詞人的友人。結合全詞情境及下闋所描述的在眾多盛裝女子中尋覓的情節(jié)來看,“他”應是一位女子形象?!氨娎飳にО俣取敝饕潜磉_詞人在熱鬧的元夕夜人群中,尋覓自己心中所期待的那個獨特之人的過程,而不是與友人走散后尋找友人。故選C。40.本詞中“燈火闌珊處的那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詞人塑造這個形象的用意是什么?【答案】①詞人刻畫了一位孤高脫俗、傲然不群(或淡泊自持、不同流俗)的女子形象;②詞人以此自喻,寄寓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苦悶心情,諷刺了南宋統(tǒng)治者茍且偷安,突顯自己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能力。(1)形象特點:①孤高脫俗:“他”沒有置身于熱鬧非凡、人頭攢動的元夕狂歡人群之中,而是獨自站在燈火將盡、較為冷落的地方,與周圍那些盛裝打扮、笑語盈盈地參與狂歡的女子形成鮮明對比,顯示出“他”不隨波逐流、孤高的一面。②傲然不群:在眾人都熱衷于享受這歌舞升平的元夕之夜時,“他”卻能保持一種獨立的姿態(tài),仿佛對這世俗的熱鬧有著別樣的態(tài)度,不屑于融入其中,凸顯出其傲然不群的特質。③淡泊自持:“他”不被眼前的繁華和熱鬧所誘惑,堅守著自己的一片寧靜天地,在燈火闌珊處靜靜佇立,體現出“他”內心的淡泊以及對自我的把持,不同流俗。(2)詞人用意:①自喻:詞人辛棄疾當時處于南宋國勢日下的時期,自己雖有報國之志,卻被迫退休,無法在政治舞臺上大展拳腳。他就如同這位孤高的女子一樣,在眾人沉醉于歌舞享樂、粉飾太平之時,自己卻有著別樣的情懷和堅守,以女子的孤高形象自比,表達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與苦悶。②諷刺南宋統(tǒng)治者:通過刻畫這位與熱鬧場景格格不入的孤高女子,對比出那些南宋統(tǒng)治階級偏安于江南,只知沉醉于歌舞享樂、粉飾太平的丑態(tài),諷刺了他們茍且偷安的行為。③突顯高尚情操:強調自己不愿與那些只知享樂、不顧國家安危的世俗之人同流合污,要堅守自己的愛國之志和高潔品性,借這一形象突顯自己的高尚情操。二十、(2024·陜西咸陽·三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41-42小題。登岳陽樓(其一)陳與義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咀ⅰ勘彼尉缚刀辏ü?127年)四月,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當時,陳與義被貶在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做監(jiān)酒稅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難民行列中,南奔襄漢,顛沛湖湘,流離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幾次登岳陽樓,與朋友悲傷國事,借酒消愁,寫下了數首詩歌以記其事,其中就有兩首《登岳陽樓》。4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寫詩人面朝洞庭湖背靠長江,在一片慘淡的夕陽余暉之下,樓上的帷幔一動不動。B.頷聯寫詩人登臨三國時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黃昏時在湖山下徘徊,感慨萬千。C.頸聯寫詩人三年來行程萬里,多災多難,今日登上這快要倒塌的岳陽樓眺望遠處。D.尾聯寫滿頭白發(fā)的詩人在風霜里登樓憑吊古人,看著遠處的古樹和湖水,無限傷悲?!敬鸢浮緾【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這快要倒塌的岳陽樓”錯,“危”是“高”的意思,不是“倒塌”的意思。故選C。42.歷代評論家都認為,此詩是陳與義學習杜甫詩歌的成功之作。請結合杜甫的《登高》一詩,從意境和用詞兩個角度,簡要分析這首詩是如何學習杜甫表達自己的感傷之情的?!敬鸢浮竣偈拙湟饩抽_闊,氣勢磅礴,是學習杜甫《登高》的名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的寬闊宏偉的意境,為感懷家國、慨嘆時勢蓄勢。②頸聯效法杜甫《登高》詩“萬里”“百年”的用詞,詩從用“萬里“三年”對舉,既寫出了逃難的路途之遠,又指出了逃難的時間之長,抒發(fā)亡國后輾轉流離的憂憤之情。③尾聯“白頭吊古”“老木蒼波”則兼有杜甫《登高》“艱難若恨繁霜鬢”的用詞和“無邊落林蕭蕭下”的悲涼意境,氣韻蒼涼?!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評價詩歌表達手法和情感的能力。①首聯寫岳陽樓的地理位置,先從大處著墨,以洞庭湖和長江為背景,在一個宏觀視野中隆重推出岳陽樓。簾旌不動,湖面風平浪靜,夕陽緩緩西沉。頷聯從靜態(tài)舒緩的景物描寫中振起,轉而為強烈的抒情。杜詩前兩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也是寫景,寫詩人登高所見之景,取景開闊,意境蒼涼悲壯。由此可知本詩首句意境開闊,氣勢磅礴,是學習杜甫《登高》的名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的寬闊宏偉的意境,為感懷家國、慨嘆時勢蓄勢。②頸聯以近于直呼的方式,發(fā)出了最高亢最強烈的吶喊:“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边@兩句詩,道出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萬里”與“三年”對舉,分別從空間、時間的跨度上來敘述其事,收到了雙重疊加的藝術效果,讀之讓人感慨萬分。詩人的“萬里來游”不過是萬里逃難的高雅說法,但是又無可奈何。心中的苦悶,只好在“遠望”中消解?!叭甓嚯y”,本來已經不勝觳觫,卻還要在這里登高臨危,讓人不堪忍受。詩人處境窘迫,心系國家安危,感情深沉。頸聯效法杜甫《登高》詩“萬里”“百年”的用詞,詩從用“萬里“三年”對舉,既寫出了逃難的路途之遠,又指出了逃難的時間之長,抒發(fā)亡國后輾轉流離的憂憤之情。③尾聯情景相生,“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這樣的蒼涼氣韻,與杜詩中“無邊落木瀟瀟下”,“艱難苦恨繁霜鬢”相同。同樣的國破家亡,天涯淪落,此時此刻,杜甫成了詩人患難中的知己,因此,詩中自然有了杜詩中雄闊慷慨的風格。這首詩通過登樓觀感,抒發(fā)了詩人輾轉江湘、顛沛流離之苦,國家甌缺、中原動蕩之憂,以及老大悲傷的落寞情懷。詩的最后一聯,顧影自憐,以無限悲涼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淪落天涯無盡的凄涼,國破家亡的無限悲痛,一切盡在不言中。尾聯“白頭吊古”“老木蒼波”則兼有杜甫《登高》“艱難若恨繁霜鬢”的用詞和“無邊落林蕭蕭下”的悲涼意境,氣韻蒼涼。二十一、(2024·廣東廣州·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43-44小題。病后登快哉亭①賀鑄②經雨清蟬得意鳴,征塵斷處見歸程。病來把酒不知厭,夢后倚樓無限情。鴉帶斜陽投古剎,草將野色入荒城。故園又負黃華③約,但覺秋風發(fā)上生?!咀ⅰ竣倏煸胀ぃ何挥诮裥熘輺|南。本詩是詩人任職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賀鑄,北宋文人,一生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③黃華;菊花。4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以雨后蟬鳴起興,“得意”二字既寫出蟬鳴的神態(tài),又微露出詩人的歆羨之情,以蟬之“得意”反襯自己的失意。B.頷聯言近旨遠,詩人病后頻頻把盞不知足,夢醒倚樓遠眺,心中生起無限情,可見情之深重,揮之不去,斥之又來。C.頸聯虛寫鴉投古剎,黃昏時萬物棲息,人卻不知歸處,唯見遠去的道路漸漸隱沒在一片凄迷的荒城草色之中。D.尾聯中“秋風發(fā)上生”幾字,用語新穎奇警,不落陳腐,不僅指秋風吹動鬢發(fā),而且指秋風蕭蕭,給人以清冷的感覺?!敬鸢浮緾【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及藝術特色的理解和賞析能力。C.“虛寫”錯,頸聯從回憶回到現實,實寫鴉投古剎,黃昏時萬物棲息,而人卻不知歸處。故選C。44.同是寫詩人以多病之身登高望遠,本詩與杜甫的《登高》相比,在營造的意境、抒發(fā)的感情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答案】本詩以清蟬,暮鴉、斜陽、衰草、秋風為主要意象,營造出凄清蕭瑟的意境,抒發(fā)了詩人仕途失意、急于歸鄉(xiāng)的愁情。杜詩以急風、高天、無邊落木、不盡長江為主要意象,營造出雄闊蒼涼的意境,抒發(fā)了詩人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xiāng)的憂時傷世之悲情。【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意境及理解詩人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時先理解全詩的內容,然后分析意境的特點,再分析景和情的關系,分析表達的情感。賀詩一開首以雨后蟬鳴起興。秋高氣爽,雨過天晴,再加病愈登亭,十分暢快,連枝上的蟬也仿佛有所領略而在歡快地鳴叫;二句由“聽”轉向“見”:秋雨新洗,值此黃昏之際,行人漸少,塵土不揚,那通往故鄉(xiāng)的道路顯得分外清晰,這一句在眺望中透露出詩人的心事:懷鄉(xiāng)情重,思歸心切,不曾有一日忘懷。本詩意象眾多,首聯寫清蟬、頸聯寫斜陽、暮鴉、衰草,尾聯寫秋風,這些意象營造出凄清蕭瑟的意境,表達不得志想回家的心情。杜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里寫到風、天、猿嘯、渚、沙、鳥。風是急的,帶來的自然是寒涼之意;天是高遠的,自然讓天底下的詩人感覺到生命的渺??;猿嘯是哀的,飛鳥徘徊不前,這些引發(fā)的自然是傷感之情。色調上,“清”“白”是冷色調,根據這些即可概括畫面特點:這是一幅凄涼的秋景圖,營造了一種蒼涼、悲愴、雄闊的意境,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將個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流寓他鄉(xiāng)的憂時傷世之悲情融于悲涼的秋景之中。二十二、(2023春·江蘇蘇州·高一??茧A段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45-46小題。梅花落[南朝]鮑照中庭雜樹多,偏為梅咨嗟。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搖蕩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①?!咀ⅰ竣偎|:耐寒的品質。4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偏為梅咨嗟”中的“咨嗟”,意思是贊許、感嘆。庭院中有各種樹木,而詩人獨獨贊賞的是梅花,其態(tài)度十分鮮明。B.本詩第三句“問君何獨然”運用了擬人修辭,寫“梅”迷惑不解,詢問詩人為何對自己情有獨鐘。C.末兩句以感慨作結,以雜樹的有華無質突出梅的品質,表明了作者不愿順隨俗流的堅定不拔的志趣。D.全詩采用雜言,音節(jié)頓挫激揚,構思新穎巧妙,借助對話、對比等手法,使詩作的深刻含意得到形象的體現?!敬鸢浮緽【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B.“寫‘梅’迷惑不解,詢問詩人為何對自己情有獨鐘”錯誤?!皢柧为毴??”這句是假托雜樹的問話:“你為什么單單贊賞梅花呢?”故選B。46.詩中的“梅”和“雜樹”各有什么象征意義?請作簡要分析?!敬鸢浮竣倜坊?,不畏嚴寒,能在霜中開花,露中結實,象征節(jié)操高尚的曠達之士;②雜樹,只能在春風中搖曳,在春日下盛開,有的雖然也能在霜中開花,卻又隨寒風零落而沒有耐寒的品質,象征一般無節(jié)操的士大夫?!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意象的能力?!澳钇渌心茏骰?,露中能作實。搖蕩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的意思是:是因為它能在寒霜中開花,在寒露中結果實;可是,一旦到了春天,在春風中搖蕩,在春日里嫵媚的你,卻紛紛隨風飄落凈盡,徒有抗寒霜的外表,卻沒有抗寒霜的本質。詩人將雜樹擬人,并將它與梅花放在一起,用對比的方式加以描繪、說明,通過對耐寒梅花的贊美,批判了雜樹的軟弱動搖。此詩主要是托諷之辭,梅花象征節(jié)操高尚的曠達之士,雜樹象征一般無節(jié)操的士大夫,其一褒一貶,表現了詩人鮮明的態(tài)度。他那質樸的詩句中明確表示了對節(jié)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視和對曠達之士的贊揚。二十三、(24-25高二上·浙江寧波·期中)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47-48小題。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鐘①辛棄疾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驚志西窗②眠不得,卷地西風?!咀ⅰ竣俦驹~創(chuàng)作于作者閑居帶湖、瓢泉時期,其間除南宋紹熙三年(1192年)至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一度被起用為福建安撫使外,一直賦閑在家。②西窗:思念,代指抱負。47.下列對這首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首句“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統(tǒng)領全篇,充盈著詞人家國身世之感,風格沉郁悲涼。B.“雨打風吹”原指花木遭受風雨摧殘,用來比喻惡勢力對弱小者的迫害,此處表達作者對惡勢力的厭惡痛恨之情。C.下闋寫少年夢被山僧撞破,驚醒后難眠,只有西風嗚咽。寫出了詞人沒有忘記國家大事,時刻想著報效國家。D.本詞運用豐富的聯想與跌宕起伏的筆法,由此及彼,由近及遠,蘊含開闔頓挫的氣勢?!敬鸢浮緽【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能力。B.“此處表達作者對惡勢力的厭惡痛恨之情”分析錯誤,此處表達出作者舍身報國的決心。故選B。48.《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與本詞中對英雄的刻畫有異曲同工之妙,試比較分析兩首詞中詞人對英雄有著怎樣共同的情感。【答案】兩首詞都充滿了詞人對英雄人物的贊嘆與敬仰。歷史變化,物是人非,古今往來的英雄們,隨時間的流逝而淹沒,詞作充滿無奈與感傷。但是詞人心中的宏大夢想卻不曾忘卻,依然擁有像千古英雄一樣建功立業(yè)的決心與抱負?!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1)本詞“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意思是古今往來的英雄們本就不多,卻因時間的流逝而淹沒,再也難找到像劉邦、秦始皇那樣的英雄。劉邦和秦始皇的時代,是他認為兩個英雄豪杰輩出又命運起伏的時代。古今往來的英雄們,為時間的流逝而淹沒,但是心中的宏大夢想缺不曾忘卻,字里行間中蘊含著對英雄人物的贊嘆與敬仰,以及英雄惜英雄的悵然,作者為國家舍身立命而不達的情懷更加讓人感慨。(2)《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闋“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起筆便抒發(fā)江山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