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上學期深圳高中語文高一期末提升卷1_第1頁
2024-2025學年上學期深圳高中語文高一期末提升卷1_第2頁
2024-2025學年上學期深圳高中語文高一期末提升卷1_第3頁
2024-2025學年上學期深圳高中語文高一期末提升卷1_第4頁
2024-2025學年上學期深圳高中語文高一期末提升卷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4-2025學年上學期深圳高中語文高一期末提升卷1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2小題)1.(2023秋?羅湖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中國章回小說存在三種創(chuàng)作方式:一是世代累積型集體創(chuàng)作。所謂世代累積型集體創(chuàng)作,是指一部小說的產生經(jīng)過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它的主要人物與情節(jié)是眾多作者集體創(chuàng)造出來的,不是某個作家獨立完成的。中國早期的章回小說如《三國志演義》等屬于世代累積型集體創(chuàng)作。在文人獨創(chuàng)章回小說產生之后,世代累積型小說并沒有就此消失,如晚清的《三俠五義》。二是文人獨立創(chuàng)作。文人獨創(chuàng)與世代累積型集體創(chuàng)作不同,這類小說的人物和情節(jié),沒有前人作品作基礎,而是文人作家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審美觀念虛構想象出來的。如清代的《儒林外史》《紅樓夢》等。三是根據(jù)前人作品改編、續(xù)寫。一些章回小說續(xù)書、補書便屬于此類,如清代的《蕩寇志》等,其主要人物均從《水滸傳》中來,雖然立意和人物性格不完全相同,但前后的因襲關系是非常明確的。在上述三種創(chuàng)作方式中,文人獨創(chuàng)無疑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創(chuàng)作方式,不僅取得了較其他創(chuàng)作方式更為杰出的成就,而且給章回小說創(chuàng)作帶來了深刻的變化。文人獨創(chuàng)給章回小說帶來的最明顯的變化體現(xiàn)在題材方面。世代累積型小說取材于前代歷史和傳說,文人獨創(chuàng)的小說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早期章回小說大多從講史演變而來,史書記載的主要是政治、軍事、外交大事。章回小說雖然摻入了一些虛構的成分,但是所敘述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的特點與史書一脈相承。文人獨創(chuàng)章回小說則完全不同,作者不再關注歷史上的政治軍事斗爭,而是從自己耳聞目睹的現(xiàn)實生活中取材,或為友人的事跡,或為自身的經(jīng)歷,或為家族的興衰。吳敬梓寫《儒林外史》,盡管他將小說背景放在明代初年,這只不過是作家為避清朝文網(wǎng)采取的自我保護策略,所寫人物與故事,都出現(xiàn)在作者生活的時代乃至作者的身邊。文人獨創(chuàng)給章回小說帶來的最關鍵的轉變,便是寫現(xiàn)實生活中人。而現(xiàn)實中人并非“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因此,文人作家獨立創(chuàng)作章回小說,不再將筆下人物作善惡絕對化的處理,而是將他們寫得和現(xiàn)實生活中人一樣真實和復雜,很難給他們貼上好人或者壞人的標簽?!度辶滞馐贰分械鸟R二先生,吳敬梓是以其至交馮粹中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作家既寫了他的庸俗迂拙,對八股的執(zhí)迷不悟讓他失去了一切的人生樂趣和創(chuàng)造才能;又寫了他的忠厚誠篤,他真心誠意地規(guī)勸匡超人習八股考科舉,聽說匡生父親病重,并不富裕的馬二先生還資助十兩銀子,讓他回家奉養(yǎng)父母。庸俗而又善良,馬二先生就是如此矛盾的統(tǒng)一體。刻畫真實而普通的形象,則是此類小說共同特征。從借鑒前人的作品到文人作家獨立創(chuàng)作,是中國章回小說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外小說發(fā)展的共同規(guī)律。文人獨創(chuàng)方式一旦成熟,其創(chuàng)造力被徹底地激發(fā)出來,作家的觸角伸向各個領域,于是作家對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思考能夠彰顯人文色彩與時代精神,其深刻性與豐富性可與同時代的思想家比肩。作家在小說藝術上的探索為近代乃至現(xiàn)代小說家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摘編自傅承洲《文人獨創(chuàng)與章回小說的新變》)材料二:眾所周知,在中西小說的敘事方式中,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差異,那就是,在中國古典小說中,無論是文言小說還是白話章回小說,幾乎沒有采用第一人稱敘述的情況,但無論在印度、埃及還是希臘、羅馬,用第一人稱敘述都是相當常見的類型。如世界上最早的小說之一、屬于埃及十二王朝早期的《遇難水手的故事》的主體部分就是一位水手講述其早年在海上遇險的經(jīng)歷,采用的是第一人稱敘事。在希臘、羅馬,色諾芬的《遠征記》,就是以自己為主人公創(chuàng)作的傳奇體。中西小說之間的這種差異已經(jīng)成為眾所周知的一個常識。至于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學者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過探討。有人認為:中國小說來源于史傳,而歷史敘述需要干預的絕對自由,并忠實于實錄的原則,因此只能采用第三人稱全知敘事;而儒家文化對個性的約束,小說地位的卑微與文人懼禍的心理,都使得小說家對第一人稱敘事心懷顧慮。這種解釋對于文言小說來講是部分成立的,因為文言小說確實屬于歷史性書面敘事,與史傳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但這種解釋對于白話章回小說來說則遠遠不夠,因為白話章回小說的淵源與文言小說完全不同,它脫胎于從西域傳入的講唱表演,原本屬于表演性口頭敘事。為什么它同樣缺少第一人稱的敘述?這就必須從早期中西方職業(yè)說書藝人不同的表演方式中尋找原因。在西方,很早就存在著以吟唱史詩為職業(yè)的所謂游吟詩人,在希臘的史詩吟唱傳統(tǒng)中,誕生了像荷馬這樣偉大的游吟詩人。而在印度,同樣存在著職業(yè)的史詩吟唱者,正是這些史詩吟唱者的長期積累,才產生了《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這樣的長篇史詩。在此基礎上,西方社會產生了一種職業(yè)說書人,他們走村串鄉(xiāng),在集市上講述種種娓娓動聽的故事以換取微薄的報酬。他們被稱為“阿雷托勞戈斯”,意為頌美者,因為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頌揚某種美德的主題;或者被叫做“伊昔科勞戈斯”,意為表演者,因為他們講述得生動傳神,并不時伴以各種姿式,表現(xiàn)出一定的表演技能。他們中的許多人為了不致遺忘故事的細節(jié)或者為了傳授給他們的子女,常常把所講的故事記錄下來,于是便形成了希臘小說的最初的書面形式。中國同樣存在著一批以表演為生的職業(yè)藝人,這其中包括了主要以講故事謀生的說話者。但與印度、希臘等地流動性極強的表演方式不同,中國職業(yè)表演者的演出往往是具有固定地點的。從早期資料來看,這些固定地點主要是宮廷和達官貴人的堂會,如秦始皇時期的優(yōu)旃、漢武帝時期的郭舍人,是職業(yè)的宮廷表演者。而三國時期的大臣吳質宴請賓客時,會邀請說書人前來助興。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集市成為藝人表演最普通的場所,如宋朝以后的職業(yè)說書人有專門的瓦舍勾欄。而中國市集的形制是周置市門,早啟晚閉,市內有店肆,依行業(yè)列肆,完全是一個集中、封閉的場所。因此,在中國,很難誕生以流動表演為職業(yè)的藝人。無論在宮廷、堂會還是集市,都屬于在固定場合的表演,與西方職業(yè)表演者那種流動性極大的表演方式有顯著不同。流動性表演所面對的觀眾群自始至終是陌生的,今后也不會有熟悉的機會,表演者對于他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外鄉(xiāng)人與流浪者,他們的表演是一次性的。表演者以講故事的方式向路人解釋他何以流落此地的原因,早期經(jīng)歷與現(xiàn)實狀況的反差愈大,經(jīng)歷越是具有傳奇色彩,就越容易博得聽眾的同情,從而越容易獲得報酬。但在固定場合表演的藝人,他們面對的許多觀眾則是熟悉的或是今后有可能熟悉的,觀眾中時時可能存在了解表演者底細的人。而他們的表演則是需要多次重復的,這導致中國的表演者不適合用第一人稱來講述虛構故事。設想一下,當表演者用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其海外歷險、或其他英勇傳奇時,觀眾中認識他的人會當場揭穿,“我從你出生時就認識你,你從未去過你所說的那些地方”。這會使得表演無法繼續(xù)下去,甚至無法獲得報酬;但在面對陌生的觀眾時就無須有這些顧慮,中國的表演者盡可以發(fā)揮自己想象虛構的天賦。(摘編自王青《中西說書方式對小說敘事的不同影響》)(1)下列關于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世代累積型、文人獨創(chuàng)型與改編續(xù)寫型是中國章回小說的三種創(chuàng)作方式。在清朝,這三種類型的小說都有相對應的作品。B.在文人獨創(chuàng)章回小說出現(xiàn)之前,中國章回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全部依照“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標準進行創(chuàng)作。C.當文人獨創(chuàng)方式成熟,致使小說家創(chuàng)作力被徹底地激發(fā)時,他們對于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思考才能具有深刻性和豐富性。D.文言小說的淵源與白話章回小說完全不同,它脫胎于從西域傳入的講唱表演,屬于表演性口頭敘事,缺少第一人稱敘述。(2)根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如果不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吳敬梓很有可能將《儒林外史》的故事背景放在清朝。B.中西方的職業(yè)說書人,雖然他們的表演場地不同,但他們表演的相同目的是獲得報酬。C.早期章回小說大多從講史演變而來,在敘述歷史人物和事件時,特點與史書一脈相承。D.中國表演者不適合用第一人稱來講述虛構故事是因為觀眾限制了他們想象虛構的天賦。(3)下列說法中,不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古羅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金驢記》,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講述了一位貴族青年魯齊伊遠游途中寄宿友人家中,誤以魔藥涂身變成一頭驢子后的故事。小說情節(jié)荒誕離奇,語言幽默風趣。B.唐代著名志怪小說家段成式,在他的小說《酉陽雜俎》續(xù)集四《貶誤》中提到,“太和后期,先生因為弟弟生日觀看了雜戲,借生日之機請戲曲藝人說書,那說書藝人將‘扁鵲’讀作‘褊鵲’”。C.小說家施耐庵積極參加張士誠的軍事活動,張士誠因貪享逸樂而身亡國滅,施耐庵隨之浪跡天涯,漫游山東、河南等地,最后隱居在興化縣白駒場,感時政衰敗,作《水滸傳》寄托自己的情感。D.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就曾經(jīng)是一個職業(yè)的講故事者。他在亡國以后,家產蕩然無存。隨后他便在雅典等地漫游,公開誦讀他的著作,聽眾會給他一定的報酬,用于支付漫游各地的旅費。(4)假如你是小說寫作的初學者,即將在班級分享小說寫作經(jīng)驗,請根據(jù)上述兩則材料,提煉出小說寫作經(jīng)驗的要點。2.(2023秋?南山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父子(節(jié)選)石鐘山在我上小學二年級前,從沒見過爺爺奶奶,甚至在父母嘴里都沒聽過關于爺爺奶奶的片言只字??蓜e人卻有爺爺奶奶,比如王大頭、朱革子等人,①從我記事起,他們的爺爺奶奶就生活在家里,似乎與生俱來他們就是一家人。上幼兒園時,朱革子的爺爺和奶奶還成雙入對地每天接送他。剛上小學那一年,朱革子在外面打碎了人家一塊窗子上的玻璃,人家找上門來時,朱革子他爹從樹上折了一根柳樹條要抽朱革子,我見到他爺爺死死地抱住朱革子的爹,把朱革子隔在身后,氣喘吁吁地說:要打你就打我吧,不就是塊玻璃嘛,我去賠人家就是了。我眼見著朱革子他爹揮舞柳樹枝的那條手臂垂落下去。從那一次開始,我就非常羨慕朱革子,因為他有爺爺奶奶。有一次,趁父親心情較好的時候,我問父親:別人家都有爺爺奶奶,我怎么沒有?我問這話時,正是某天吃晚飯時,記得二哥在桌子下踢了我一腳。當時我不明就里,拿眼睛瞪了二哥幾眼,他卻沒看我,匆匆扒拉幾口飯,便離開了飯桌。父親似乎沒有看我一眼,他把酒杯里還剩一半的酒一口倒進嘴里,喉嚨里發(fā)出咕嚕一聲響,之前心情還算好的父親,似乎不好了,臉陰著,眉頭疙瘩似的擰在一起。記得那天晚上,父親背著手,望著窗外,許久,動都不動一下。②母親的目光在我身上掃了幾個來回,我在母親的目光中讀到了叫復雜的東西,又說不準到底是什么??傊?,那晚,家里的氣氛很凝重。從那以后,我沒敢再提爺爺奶奶的話題。直到我上了小學二年級,記得是一個夏天,我放學回家,突然發(fā)現(xiàn)家里多了兩位老人,確切地說是一男一女兩位老人。我們那會兒,一般會把這個年齡的老人稱為爺爺、奶奶。我進門時,兩位老人一起把目光集中在我的臉上,那位奶奶坐在沙發(fā)上的身子似乎欠起來一些,想站起來,目光又瞥到正站在窗前背對著他們的父親,最后終于沒站起來,但我能感受到他們投在我身上的目光是火熱的。因為不知家里發(fā)生了什么,我像一只老鼠似的鉆回到了我和二哥住的房間,把門留了一條縫,暗中觀察著外面的動靜。許久,我聽見父親長長嘆息了一聲說:跟我去招待所吧,家里孩子多,沒地方住。另兩個人沒說什么,就聽見他們移動身子的聲音,然后就是門響。從那天開始,我知道,那一對老人就是我的爺爺奶奶,但他們和別人家的爺爺奶奶又不太一樣,父親似乎對他們很疏遠,一點兒也不像一家人。③過了幾天,聽二哥說,爺爺奶奶搬到院外去住了,在一條胡同里,有一片平房,是父親為爺爺奶奶租下來的。我還看到,父親肩上扛了米袋,手里提著面袋,在那條胡同口出入過。那會兒,大姐下鄉(xiāng),大哥剛參軍不久。家里只剩下二姐二哥和我三個孩子,其實湊合一下,完全有爺爺奶奶住的地方。但不知父親為何為爺爺奶奶租了一處房子,而不讓他們住到家里來。我晚上睡不著,曾和住在上鋪的二哥探討過這樣的話題。二哥剛上初中,總把自己當成大人模樣,對我問他的許多問題,總是嗤之以鼻,果然,那天也是同樣以不耐煩的口氣對我說:咱們的爺爺奶奶跟別人家的不一樣。我在放學的路上,途經(jīng)爺爺奶奶居住的那條胡同口,每天放學時分,都會見到爺爺奶奶。兩人小心地站在胡同口,爺爺?shù)难E著,奶奶立在爺爺?shù)纳砼?,兩人看見我的那一刻,爺爺用手背擦擦眼睛,奶奶抿著嘴,小聲地叫道:三兒。爺爺也把缺了門牙的嘴咧開一條縫。因為父親對爺爺奶奶的態(tài)度,我一時拿捏不好和爺爺奶奶的關系,況且,我就和爺爺奶奶在家里見過幾次面,別說有感情,連熟悉都算不上。面對爺爺奶奶的熱情,我只能快步,逃也似的過了馬路,一直走到軍區(qū)大門前時,才回頭向馬路對面望過去,見爺爺奶奶仍立在原地,奶奶還用一只手搭了涼棚向我這里張望著。他們不僅對我這樣,對二哥二姐也一樣熱情。有兩次我看見二哥途經(jīng)爺爺奶奶面前時,還停了下來,離爺爺奶奶很近地站著,我不知他們都說了些什么,見奶奶伸出手在二哥的臉上摸了一把。二哥離開爺爺奶奶時,還揮舞了幾次手臂,一步三回頭的樣子。晚上,我沖上鋪的二哥問:今天爺爺和奶奶跟你說了什么?二哥身子沒有動,也沒有說話,靜了好半晌,才鼻子不通氣似的說了句沒頭沒腦的話:咋說,也是咱們的爺爺奶奶。我對二哥故作高深的回答很不滿意,伸出腳朝上鋪踹了兩下。二姐那會兒上小學五年級,有天放學我看見她照著鏡子正朝頭發(fā)上扎紅頭繩,那條紅頭繩很顯眼,鮮艷得有點刺眼,映得二姐的一張小臉也紅撲撲的。二姐見我望著她,她轉過身子,把那條紅頭繩在手里抖了抖說:你知道這是誰送給我的嗎?——是奶奶送給我的。二姐的話讓我心里咯噔一下,瞪大眼睛說:你見到爺爺奶奶了?二姐抿著嘴一邊笑一邊說:爺爺奶奶每天等在胡同口,一放學就看到了。二哥和二姐都見了爺爺奶奶,就我像膽小的老鼠一樣從他們眼皮底下溜走。④再一次見到爺爺奶奶時,我大膽地走過去,顯然,這有點出乎爺爺奶奶的意料。爺爺還把雙手在褲子上蹭了蹭,奶奶又揉了揉眼睛,伸出手在我頭上摩擦了一下,顫了聲說了句:三兒……我看見奶奶濕了眼睛,眼淚含在眼圈里。爺爺也咧著嘴,熱氣從缺牙的嘴里呼出來,黏稠著撲在我的臉上。(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部分講述了別人家爺爺奶奶疼愛孫子的故事,與“我”家的家庭狀況形成對比,為后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做鋪墊。B.小說采用第一人稱回憶往事的方式進行敘事,娓娓道來,不急不緩,給讀者展現(xiàn)出兩代父子之間的親情關系。C.對于“我怎么沒有爺爺奶奶”的問題,二哥想要阻止“我”又怕被父親發(fā)現(xiàn),而父親沒有看“我”,是因為根本無法回答。D.小說未明確指出寫作背景,卻通過“下鄉(xiāng)”“軍區(qū)大院”等詞暗示了當時的特殊背景,這似乎也是“父子”關系尷尬的緣由。(2)對小說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子①中“似乎與生俱來”強調了“我”作為孩子對家庭關系的一種懵懂認知。B.句子②母親的目光既有對“我”的責怪,又透露出母親對父親的父子關系的無奈和難受。C.句子③中“聽二哥說”可見二哥一直關注著爺爺奶奶,并經(jīng)常去他們住的地方。D.句子④中“我”的“大膽”與前文形成照應,反映出“我”對爺爺奶奶態(tài)度的改善。(3)二哥曾對我說過兩句話:一句是“咱們的爺爺奶奶跟別人家的不一樣”,一句是“咋說,也是咱們的爺爺奶奶”。請分析這兩句話透露出來的二哥的心態(tài)。(4)小說采用“兒童視角”這一特殊的小說敘述方式,請結合小說談談這一敘述方式所起到的藝術效果。二.詩歌閱讀(共1小題)3.(2023秋?南山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題。臨江仙?辛未離杭至潤,別張弼秉道①蘇軾我勸髯張歸去好,從來自己忘情。塵心消盡道心平。江南與塞北,何處不堪行。俎豆庚桑真過矣,憑君說與南榮。②愿聞吳越報豐登。君王如有問,結襪賴王生③。[注]①辛未年蘇軾從杭州升調京城,張弼(字乘道)送他到潤州。②庚桑楚向弟子南榮說明不贊成百姓為自己建生祠的理由。③西漢賢士王生設法成就廷尉張釋之的好名聲。此處王生指張弼等人。(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詞人勸友人歸隱,“歸去”與陶淵明“歸去來兮”中的“歸去”意思不同。B.詞人表示無論“江南”還是“塞北”自己都可以去,體現(xiàn)他隨遇而安的心境。C.詞人離任杭州后,仍然心系百姓,希望聽到吳越一帶農作物豐收的消息。D.下闋因事用典,連用幾個相關典故表達了詞人為人處世態(tài)度,含蓄而貼切。(2)詞評家認為蘇軾為官“造福百姓”“功成不居”。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三.默寫(共1小題)4.(2023秋?龍崗區(qū)期末)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荀子在《勸學》中說,能成為君子的人,同一般人的差別并不在天性上,而在于他們能“”,這個“物”當然也包括“師”,正如韓愈在《師說》中所說的“師”之作用在于“”。②對時光易逝的感慨,是人類共通的情感,曹操在《短歌行》中直接唱出“”,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笑自己“”,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嘆自己“”。但在這些無奈感慨的背后,都隱藏著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求。③年輕的我們更容易體會到的是“秋月春風等閑度”的歡樂,如果不把自己代入作者的身世中,就很難真切體會到李清照晚年那種“”的度日如年般的煎熬。四.文言文閱讀(共1小題)5.(2023秋?南山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凡戰(zhàn),若敵眾我寡,敵強我弱,兵勢不利;彼或遠來,糧餉不絕,皆不可與戰(zhàn),宜堅壁持久以避之,則敵可破。法曰:“不戰(zhàn)在我。”唐武德中,太宗帥兵渡河東討劉武周。江夏王李道宗時年十七,從軍,與太宗登玉壁城觀賊陣,顧謂道宗曰:“賊恃其眾,來邀我戰(zhàn),汝謂如何?”對曰:“群賊鋒不可當,易以計屈,難以力爭。今深溝高壘,以挫其鋒,烏合之徒,莫能持久。糧運將竭,當自離散,可不戰(zhàn)而擒也?!碧谠唬骸叭暌娮R與我相合?!焙蠊潮M夜遁,追入介州,一戰(zhàn)敗之。(節(jié)選自《百戰(zhàn)奇略?不戰(zhàn)》)材料二:亮屯于陽平,遣魏延諸軍并兵東下,亮惟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而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里所,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逼,欲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勢不相及,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軍北趣山。明日食時,亮謂參佐拊手大笑曰:“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焙蜻夁€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為恨。難曰:案陽平在漢中。亮初屯陽平,宣帝尚為荊州都督,鎮(zhèn)宛城,至曹真死后,始與亮于關中相抗御耳。魏嘗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之前后,無復有于陽平交兵事。就如沖①言,宣帝既舉二十萬眾,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設防持重,何至便走乎?案《魏延傳》云:“延每隨亮出,輒欲請精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己才用之不盡也?!绷辽胁灰匝訛槿f人別統(tǒng)豈得如沖言頓使將重兵在前而以輕弱自守乎?且沖與扶風王②言,顯彰宣帝之短,對子毀父,理所不容,而云“扶風王慨然善沖之言”,故知此書舉引皆虛。(節(jié)選自裴松之《三國志注》)注:①指郭沖,太康年間述《條亮五事》,材料二第一段即《條亮五事》相關內容。②指司馬懿的兒子司馬駿。(1)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亮尚不以延為萬人A別統(tǒng)B豈得C如沖言D頓使E將重兵F在前G而以輕弱H自守乎?(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堅壁,指加固城墻和堡壘的屏障,與成語“堅壁清野”中的“堅壁”意思相同。B.偵候,指偵察兵,與《蘇武傳》中“募士斥候百余人俱”的“斥候”意思相同。C.垂,文中指將近,將要,與《報任安書》中“思垂空文以自見”的“垂”意思相同。D.難,文中指疑問、質疑,以此來表明作者裴松之要發(fā)表與上述內容不同的看法。(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戰(zhàn)時,如果對方的實力比較強大,且補給豐富,就應該避其鋒芒,以靜制動。B.唐太宗討伐劉武周的時候,和李道宗的看法一致,避免正面迎敵,最終不戰(zhàn)而勝。C.郭沖所述司馬懿在明知諸葛亮兵少力弱的情況下,仍因多疑撤兵,失去大好機會。D.《條亮五事》記載諸葛亮在得知大軍壓境時,大唱空城計,意在稱頌諸葛亮的智慧。(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今深溝高壘,以挫其鋒,烏合之徒,莫能持久。②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5)裴松之認為郭沖《條亮五事》所記載的內容并不可靠,理由有哪些?五.語言文字應用(共2小題)6.(2023秋?南山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魯迅是文學家,但他不是吟風弄月的文學家,也不是謀求高雅地位的成功人士,而是一生致力于用文學來改良社會的文學踐行者。他說自己小說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A,引起療救的注意。魯迅對病態(tài)社會的批判毫不留情,盡顯文學家的敏感和現(xiàn)代眼光。像《狂人日記》中對狂人病態(tài)心理的描寫,像《祝?!分袑ο榱稚┙?jīng)歷了巨大的人生變故后的神態(tài)的捕捉,像《故鄉(xiāng)》中對少年閏土和成年閏土的對照,像《孔乙己》中對跌入社會底層的讀書人的同情和悲哀,這些文學上的探索都顯示出B。①這種自覺的社會批判意識不僅構成了中國新文學最強大的思想傳統(tǒng)和藝術亮點,②也大大提高了新文學的文化品格和社會影響。③受魯迅作品的影響下,④小說不再是“雕蟲小技”,⑤人們不再把“小說”當作“閑書”,⑥而是視為人生的教科書,⑦是“為人生”的文學,⑧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⑨值得人們花費畢生精力去從事的偉大事業(yè)。⑩我們無法想象,?在那個風雨飄搖、萬馬齊喑的舊中國,?竟會橫空誕生舉世無雙、影響深遠像魯迅這樣的文化巨匠。(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7.(2023秋?南山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孫少平剛從寂靜的山莊來到這里,城市千奇百怪的噪音聽起來像洪水一般喧囂。盡管滿眼都是人群,但他感覺自己像置身于一片荒無人煙的曠野里。一種孤單和恐慌使他忍不住把眼睛閉起來,現(xiàn)實的景象消失了,他通過心靈的視覺,卻看見了炊煙裊裊的雙水村,看見夕陽殷殷的東拉河……孫少平盡量使自己振作起來。他想,他必須在這個城市里活下去?,F(xiàn)在是和平年月,他充其量吃些苦罷了,總不會有死的威脅。比起死亡來說,此刻你心里安安地立在這橋頭,并且還準備勞動和生活,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你知道,幸福不僅僅是吃飽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戰(zhàn)勝困難……是的,他現(xiàn)在只能和一種更艱難的生活比較,而把眼前大街上幸福和幸運的人們忘掉,忘掉?、偻魷嘏魷厝?,忘掉一切享樂,而②把饑餓,把寒冷,把受辱,把一切受苦,當作自己的正常生活。(1)文中有三個重疊形式“裊裊、殷殷、安安”,說說它們有何妙處。(2)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xiàn)力。請分析文中兩處畫橫線部分的逗號是怎樣增強表現(xiàn)力的。(3)語言文字運用Ⅰ和Ⅱ中畫波浪線部分,都有“像”,說說二者表意上的不同。①像《狂人日記》中對狂人病態(tài)心理的描寫。②但他感覺自己像置身于一片荒無人煙的曠野里。六.作文(共1小題)8.(2023秋?鹽田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抖音、快手等平臺上的很多視頻向我們展示了無數(shù)普通人的精彩人生。但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人常感慨人生并非如此精彩。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學年上學期深圳高中語文高一期末典型卷1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2小題)1.(2023秋?羅湖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中國章回小說存在三種創(chuàng)作方式:一是世代累積型集體創(chuàng)作。所謂世代累積型集體創(chuàng)作,是指一部小說的產生經(jīng)過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它的主要人物與情節(jié)是眾多作者集體創(chuàng)造出來的,不是某個作家獨立完成的。中國早期的章回小說如《三國志演義》等屬于世代累積型集體創(chuàng)作。在文人獨創(chuàng)章回小說產生之后,世代累積型小說并沒有就此消失,如晚清的《三俠五義》。二是文人獨立創(chuàng)作。文人獨創(chuàng)與世代累積型集體創(chuàng)作不同,這類小說的人物和情節(jié),沒有前人作品作基礎,而是文人作家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審美觀念虛構想象出來的。如清代的《儒林外史》《紅樓夢》等。三是根據(jù)前人作品改編、續(xù)寫。一些章回小說續(xù)書、補書便屬于此類,如清代的《蕩寇志》等,其主要人物均從《水滸傳》中來,雖然立意和人物性格不完全相同,但前后的因襲關系是非常明確的。在上述三種創(chuàng)作方式中,文人獨創(chuàng)無疑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創(chuàng)作方式,不僅取得了較其他創(chuàng)作方式更為杰出的成就,而且給章回小說創(chuàng)作帶來了深刻的變化。文人獨創(chuàng)給章回小說帶來的最明顯的變化體現(xiàn)在題材方面。世代累積型小說取材于前代歷史和傳說,文人獨創(chuàng)的小說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早期章回小說大多從講史演變而來,史書記載的主要是政治、軍事、外交大事。章回小說雖然摻入了一些虛構的成分,但是所敘述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的特點與史書一脈相承。文人獨創(chuàng)章回小說則完全不同,作者不再關注歷史上的政治軍事斗爭,而是從自己耳聞目睹的現(xiàn)實生活中取材,或為友人的事跡,或為自身的經(jīng)歷,或為家族的興衰。吳敬梓寫《儒林外史》,盡管他將小說背景放在明代初年,這只不過是作家為避清朝文網(wǎng)采取的自我保護策略,所寫人物與故事,都出現(xiàn)在作者生活的時代乃至作者的身邊。文人獨創(chuàng)給章回小說帶來的最關鍵的轉變,便是寫現(xiàn)實生活中人。而現(xiàn)實中人并非“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因此,文人作家獨立創(chuàng)作章回小說,不再將筆下人物作善惡絕對化的處理,而是將他們寫得和現(xiàn)實生活中人一樣真實和復雜,很難給他們貼上好人或者壞人的標簽?!度辶滞馐贰分械鸟R二先生,吳敬梓是以其至交馮粹中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作家既寫了他的庸俗迂拙,對八股的執(zhí)迷不悟讓他失去了一切的人生樂趣和創(chuàng)造才能;又寫了他的忠厚誠篤,他真心誠意地規(guī)勸匡超人習八股考科舉,聽說匡生父親病重,并不富裕的馬二先生還資助十兩銀子,讓他回家奉養(yǎng)父母。庸俗而又善良,馬二先生就是如此矛盾的統(tǒng)一體??坍嬚鎸嵍胀ǖ男蜗?,則是此類小說共同特征。從借鑒前人的作品到文人作家獨立創(chuàng)作,是中國章回小說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外小說發(fā)展的共同規(guī)律。文人獨創(chuàng)方式一旦成熟,其創(chuàng)造力被徹底地激發(fā)出來,作家的觸角伸向各個領域,于是作家對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思考能夠彰顯人文色彩與時代精神,其深刻性與豐富性可與同時代的思想家比肩。作家在小說藝術上的探索為近代乃至現(xiàn)代小說家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摘編自傅承洲《文人獨創(chuàng)與章回小說的新變》)材料二:眾所周知,在中西小說的敘事方式中,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差異,那就是,在中國古典小說中,無論是文言小說還是白話章回小說,幾乎沒有采用第一人稱敘述的情況,但無論在印度、埃及還是希臘、羅馬,用第一人稱敘述都是相當常見的類型。如世界上最早的小說之一、屬于埃及十二王朝早期的《遇難水手的故事》的主體部分就是一位水手講述其早年在海上遇險的經(jīng)歷,采用的是第一人稱敘事。在希臘、羅馬,色諾芬的《遠征記》,就是以自己為主人公創(chuàng)作的傳奇體。中西小說之間的這種差異已經(jīng)成為眾所周知的一個常識。至于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學者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過探討。有人認為:中國小說來源于史傳,而歷史敘述需要干預的絕對自由,并忠實于實錄的原則,因此只能采用第三人稱全知敘事;而儒家文化對個性的約束,小說地位的卑微與文人懼禍的心理,都使得小說家對第一人稱敘事心懷顧慮。這種解釋對于文言小說來講是部分成立的,因為文言小說確實屬于歷史性書面敘事,與史傳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但這種解釋對于白話章回小說來說則遠遠不夠,因為白話章回小說的淵源與文言小說完全不同,它脫胎于從西域傳入的講唱表演,原本屬于表演性口頭敘事。為什么它同樣缺少第一人稱的敘述?這就必須從早期中西方職業(yè)說書藝人不同的表演方式中尋找原因。在西方,很早就存在著以吟唱史詩為職業(yè)的所謂游吟詩人,在希臘的史詩吟唱傳統(tǒng)中,誕生了像荷馬這樣偉大的游吟詩人。而在印度,同樣存在著職業(yè)的史詩吟唱者,正是這些史詩吟唱者的長期積累,才產生了《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這樣的長篇史詩。在此基礎上,西方社會產生了一種職業(yè)說書人,他們走村串鄉(xiāng),在集市上講述種種娓娓動聽的故事以換取微薄的報酬。他們被稱為“阿雷托勞戈斯”,意為頌美者,因為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頌揚某種美德的主題;或者被叫做“伊昔科勞戈斯”,意為表演者,因為他們講述得生動傳神,并不時伴以各種姿式,表現(xiàn)出一定的表演技能。他們中的許多人為了不致遺忘故事的細節(jié)或者為了傳授給他們的子女,常常把所講的故事記錄下來,于是便形成了希臘小說的最初的書面形式。中國同樣存在著一批以表演為生的職業(yè)藝人,這其中包括了主要以講故事謀生的說話者。但與印度、希臘等地流動性極強的表演方式不同,中國職業(yè)表演者的演出往往是具有固定地點的。從早期資料來看,這些固定地點主要是宮廷和達官貴人的堂會,如秦始皇時期的優(yōu)旃、漢武帝時期的郭舍人,是職業(yè)的宮廷表演者。而三國時期的大臣吳質宴請賓客時,會邀請說書人前來助興。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集市成為藝人表演最普通的場所,如宋朝以后的職業(yè)說書人有專門的瓦舍勾欄。而中國市集的形制是周置市門,早啟晚閉,市內有店肆,依行業(yè)列肆,完全是一個集中、封閉的場所。因此,在中國,很難誕生以流動表演為職業(yè)的藝人。無論在宮廷、堂會還是集市,都屬于在固定場合的表演,與西方職業(yè)表演者那種流動性極大的表演方式有顯著不同。流動性表演所面對的觀眾群自始至終是陌生的,今后也不會有熟悉的機會,表演者對于他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外鄉(xiāng)人與流浪者,他們的表演是一次性的。表演者以講故事的方式向路人解釋他何以流落此地的原因,早期經(jīng)歷與現(xiàn)實狀況的反差愈大,經(jīng)歷越是具有傳奇色彩,就越容易博得聽眾的同情,從而越容易獲得報酬。但在固定場合表演的藝人,他們面對的許多觀眾則是熟悉的或是今后有可能熟悉的,觀眾中時時可能存在了解表演者底細的人。而他們的表演則是需要多次重復的,這導致中國的表演者不適合用第一人稱來講述虛構故事。設想一下,當表演者用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其海外歷險、或其他英勇傳奇時,觀眾中認識他的人會當場揭穿,“我從你出生時就認識你,你從未去過你所說的那些地方”。這會使得表演無法繼續(xù)下去,甚至無法獲得報酬;但在面對陌生的觀眾時就無須有這些顧慮,中國的表演者盡可以發(fā)揮自己想象虛構的天賦。(摘編自王青《中西說書方式對小說敘事的不同影響》)(1)下列關于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A.世代累積型、文人獨創(chuàng)型與改編續(xù)寫型是中國章回小說的三種創(chuàng)作方式。在清朝,這三種類型的小說都有相對應的作品。B.在文人獨創(chuàng)章回小說出現(xiàn)之前,中國章回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全部依照“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標準進行創(chuàng)作。C.當文人獨創(chuàng)方式成熟,致使小說家創(chuàng)作力被徹底地激發(fā)時,他們對于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思考才能具有深刻性和豐富性。D.文言小說的淵源與白話章回小說完全不同,它脫胎于從西域傳入的講唱表演,屬于表演性口頭敘事,缺少第一人稱敘述。(2)根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DA.如果不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吳敬梓很有可能將《儒林外史》的故事背景放在清朝。B.中西方的職業(yè)說書人,雖然他們的表演場地不同,但他們表演的相同目的是獲得報酬。C.早期章回小說大多從講史演變而來,在敘述歷史人物和事件時,特點與史書一脈相承。D.中國表演者不適合用第一人稱來講述虛構故事是因為觀眾限制了他們想象虛構的天賦。(3)下列說法中,不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CA.古羅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金驢記》,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講述了一位貴族青年魯齊伊遠游途中寄宿友人家中,誤以魔藥涂身變成一頭驢子后的故事。小說情節(jié)荒誕離奇,語言幽默風趣。B.唐代著名志怪小說家段成式,在他的小說《酉陽雜俎》續(xù)集四《貶誤》中提到,“太和后期,先生因為弟弟生日觀看了雜戲,借生日之機請戲曲藝人說書,那說書藝人將‘扁鵲’讀作‘褊鵲’”。C.小說家施耐庵積極參加張士誠的軍事活動,張士誠因貪享逸樂而身亡國滅,施耐庵隨之浪跡天涯,漫游山東、河南等地,最后隱居在興化縣白駒場,感時政衰敗,作《水滸傳》寄托自己的情感。D.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就曾經(jīng)是一個職業(yè)的講故事者。他在亡國以后,家產蕩然無存。隨后他便在雅典等地漫游,公開誦讀他的著作,聽眾會給他一定的報酬,用于支付漫游各地的旅費。(4)假如你是小說寫作的初學者,即將在班級分享小說寫作經(jīng)驗,請根據(jù)上述兩則材料,提煉出小說寫作經(jīng)驗的要點?!敬鸢浮浚?)A(2)D(3)C(4)①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從現(xiàn)實生活中取材。②對人物形象善惡不作絕對化處理,刻畫真實而普通的形象。③在作品中體現(xiàn)出對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思考,彰顯人文底色和時代精神。④采用第一人稱,讓作品顯得更真實。⑤讓作品人物前后形成反差,讓作品情節(jié)充滿傳奇色彩。⑥充分的發(fā)揮想象虛構的天賦。【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材料內容,結合相關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說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對論據(jù)和相應觀點的關系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觀點,仔細比對各個選項,正確選擇。(4)本題考查對原文內容進行篩選、歸納、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型,考生通讀所有材料,然后根據(jù)題目要求對材料進行篩選整合。【解答】(1)B.“全部依照‘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標準進行創(chuàng)作”錯誤。根據(jù)材料一第四段“而現(xiàn)實中人并非‘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因此,文人作家獨立創(chuàng)作章回小說,不再將筆下人物作善惡絕對化的處理”可知,文中只是說文人作家獨立創(chuàng)作章回小說創(chuàng)作不再作善惡絕對化的處理,選項說法絕對。C.“致使小說家創(chuàng)作力被徹底地激發(fā)”“才能具有深刻性和豐富性”錯誤。根據(jù)材料一第五段“文人獨創(chuàng)方式一旦成熟,其創(chuàng)造力被徹底地激發(fā)出來,作家的觸角伸向各個領域,于是作家對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思考能夠彰顯人文色彩與時代精神”可知,“文人獨創(chuàng)方式成熟”與“小說家創(chuàng)作力被徹底地激發(fā)”之間不存在前后的條件與結果的關系。同時“小說家創(chuàng)作力被徹底地激發(fā)”,能夠讓作者們對于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思考具有深刻性和豐富性,但二者之間也不存在絕對的條件關系。D.“文言小說的淵源”錯誤。根據(jù)材料二第二段“因為白話章回小說的淵源與文言小說完全不同,它脫胎于從西域傳入的講唱表演,原本屬于表演性口頭敘事”可知,本句的主語是“白話章回小說”,選項屬于張冠李戴。故選:A。(2)D.“因為觀眾限制了他們想象虛構的天賦”錯誤。根據(jù)材料二第五段“但在固定場合表演的藝人,他們面對的許多觀眾則是熟悉的或是今后有可能熟悉的……而他們的表演則是需要多次重復的,這導致中國的表演者不適合用第一人稱來講述虛構故事”可知,是固定的演出場所,導致中國表演者不適合用第一人稱講述虛構想象的故事,不能理解為是觀眾限制了他們想象虛構的天賦。故選:D。(3)根據(jù)材料二的內容,材料提出的話題是,在中國古典小說中,無論是文言小說還是白話章回小說,幾乎沒有采用第一人稱敘述的情況,但無論在印度、埃及還是希臘、羅馬,用第一人稱敘述都是相當常見的類型。然后重點從中西方職業(yè)說書藝人不同的表演方式中尋找原因,即西方是不固定的、陌生的場所,中國是固定的、熟悉的場所。A.古羅馬作家阿普列尤斯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荒誕離奇的故事,符合西方職業(yè)說書人不固定的、陌生的場所的表演方式。正確。B.寫因為弟弟生日觀看了雜戲,所以在生日之機請戲曲藝人說書,屬于中國職業(yè)說書人固定的、熟悉的場所表演方式。正確C.寫施耐庵創(chuàng)作《水滸傳》的歷史背景,與職業(yè)說書人沒有關聯(lián),故錯誤。D.希臘的希羅多德在雅典等地漫游,公開誦讀自己的著作,符合西方職業(yè)說書人不固定的、陌生的場所的表演方式。正確。故選:C。(4)根據(jù)材料一第三段“而是從自己耳聞目睹的現(xiàn)實生活中取材,或為友人的事跡,或為自身的經(jīng)歷,或為家族的興衰”“所寫人物與故事,都出現(xiàn)在作者生活的時代乃至作者的身邊”,可以概括出,創(chuàng)作小說時,要能夠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取材,描寫生活中或身邊的人物。根據(jù)材料一第四段“文人作家獨立創(chuàng)作章回小說,不再將筆下人物作善惡絕對化的處理,而是將他們寫得和現(xiàn)實生活中人一樣真實和復雜”“刻畫真實而普通的形象,則是此類小說共同特征”,可以概括出,創(chuàng)作小說時,不要對人物形象作善惡絕對化的處理,要讓他們和現(xiàn)實生活中一樣真實而復雜,刻畫真實而普通的形象。根據(jù)材料一第五段“作家的觸角伸向各個領域,于是作家對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思考能夠彰顯人文色彩與時代精神”,可以概括出,創(chuàng)作小說時,要能夠在作品中體現(xiàn)出自己對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思考,能夠彰顯人文底色和時代精神。根據(jù)材料二第一段“無論在印度、埃及還是希臘、羅馬,用第一人稱敘述都是相當常見的類型”,可以概括出,創(chuàng)作小說時,可以采用第一人稱手法,用“我”的視角來敘述故事,讓作品顯得更真實。根據(jù)材料二第五段“表演者以講故事的方式向路人解釋他何以流落此地的原因,早期經(jīng)歷與現(xiàn)實狀況的反差愈大,經(jīng)歷越是具有傳奇色彩”,可以概括出,創(chuàng)作小說時,可以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經(jīng)歷前后形成反差,讓作品情節(jié)充滿傳奇色彩。根據(jù)材料二第五段“在面對陌生的觀眾時就無須有這些顧慮,中國的表演者盡可以發(fā)揮自己想象虛構的天賦”,可以概括出,創(chuàng)作小說時,充分的發(fā)揮自己想象虛構的天賦,使情節(jié)曲折生動。答案:(1)A(2)D(3)C(4)①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從現(xiàn)實生活中取材。②對人物形象善惡不作絕對化處理,刻畫真實而普通的形象。③在作品中體現(xiàn)出對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思考,彰顯人文底色和時代精神。④采用第一人稱,讓作品顯得更真實。⑤讓作品人物前后形成反差,讓作品情節(jié)充滿傳奇色彩。⑥充分的發(fā)揮想象虛構的天賦。2.(2023秋?南山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父子(節(jié)選)石鐘山在我上小學二年級前,從沒見過爺爺奶奶,甚至在父母嘴里都沒聽過關于爺爺奶奶的片言只字??蓜e人卻有爺爺奶奶,比如王大頭、朱革子等人,①從我記事起,他們的爺爺奶奶就生活在家里,似乎與生俱來他們就是一家人。上幼兒園時,朱革子的爺爺和奶奶還成雙入對地每天接送他。剛上小學那一年,朱革子在外面打碎了人家一塊窗子上的玻璃,人家找上門來時,朱革子他爹從樹上折了一根柳樹條要抽朱革子,我見到他爺爺死死地抱住朱革子的爹,把朱革子隔在身后,氣喘吁吁地說:要打你就打我吧,不就是塊玻璃嘛,我去賠人家就是了。我眼見著朱革子他爹揮舞柳樹枝的那條手臂垂落下去。從那一次開始,我就非常羨慕朱革子,因為他有爺爺奶奶。有一次,趁父親心情較好的時候,我問父親:別人家都有爺爺奶奶,我怎么沒有?我問這話時,正是某天吃晚飯時,記得二哥在桌子下踢了我一腳。當時我不明就里,拿眼睛瞪了二哥幾眼,他卻沒看我,匆匆扒拉幾口飯,便離開了飯桌。父親似乎沒有看我一眼,他把酒杯里還剩一半的酒一口倒進嘴里,喉嚨里發(fā)出咕嚕一聲響,之前心情還算好的父親,似乎不好了,臉陰著,眉頭疙瘩似的擰在一起。記得那天晚上,父親背著手,望著窗外,許久,動都不動一下。②母親的目光在我身上掃了幾個來回,我在母親的目光中讀到了叫復雜的東西,又說不準到底是什么。總之,那晚,家里的氣氛很凝重。從那以后,我沒敢再提爺爺奶奶的話題。直到我上了小學二年級,記得是一個夏天,我放學回家,突然發(fā)現(xiàn)家里多了兩位老人,確切地說是一男一女兩位老人。我們那會兒,一般會把這個年齡的老人稱為爺爺、奶奶。我進門時,兩位老人一起把目光集中在我的臉上,那位奶奶坐在沙發(fā)上的身子似乎欠起來一些,想站起來,目光又瞥到正站在窗前背對著他們的父親,最后終于沒站起來,但我能感受到他們投在我身上的目光是火熱的。因為不知家里發(fā)生了什么,我像一只老鼠似的鉆回到了我和二哥住的房間,把門留了一條縫,暗中觀察著外面的動靜。許久,我聽見父親長長嘆息了一聲說:跟我去招待所吧,家里孩子多,沒地方住。另兩個人沒說什么,就聽見他們移動身子的聲音,然后就是門響。從那天開始,我知道,那一對老人就是我的爺爺奶奶,但他們和別人家的爺爺奶奶又不太一樣,父親似乎對他們很疏遠,一點兒也不像一家人。③過了幾天,聽二哥說,爺爺奶奶搬到院外去住了,在一條胡同里,有一片平房,是父親為爺爺奶奶租下來的。我還看到,父親肩上扛了米袋,手里提著面袋,在那條胡同口出入過。那會兒,大姐下鄉(xiāng),大哥剛參軍不久。家里只剩下二姐二哥和我三個孩子,其實湊合一下,完全有爺爺奶奶住的地方。但不知父親為何為爺爺奶奶租了一處房子,而不讓他們住到家里來。我晚上睡不著,曾和住在上鋪的二哥探討過這樣的話題。二哥剛上初中,總把自己當成大人模樣,對我問他的許多問題,總是嗤之以鼻,果然,那天也是同樣以不耐煩的口氣對我說:咱們的爺爺奶奶跟別人家的不一樣。我在放學的路上,途經(jīng)爺爺奶奶居住的那條胡同口,每天放學時分,都會見到爺爺奶奶。兩人小心地站在胡同口,爺爺?shù)难E著,奶奶立在爺爺?shù)纳砼?,兩人看見我的那一刻,爺爺用手背擦擦眼睛,奶奶抿著嘴,小聲地叫道:三兒。爺爺也把缺了門牙的嘴咧開一條縫。因為父親對爺爺奶奶的態(tài)度,我一時拿捏不好和爺爺奶奶的關系,況且,我就和爺爺奶奶在家里見過幾次面,別說有感情,連熟悉都算不上。面對爺爺奶奶的熱情,我只能快步,逃也似的過了馬路,一直走到軍區(qū)大門前時,才回頭向馬路對面望過去,見爺爺奶奶仍立在原地,奶奶還用一只手搭了涼棚向我這里張望著。他們不僅對我這樣,對二哥二姐也一樣熱情。有兩次我看見二哥途經(jīng)爺爺奶奶面前時,還停了下來,離爺爺奶奶很近地站著,我不知他們都說了些什么,見奶奶伸出手在二哥的臉上摸了一把。二哥離開爺爺奶奶時,還揮舞了幾次手臂,一步三回頭的樣子。晚上,我沖上鋪的二哥問:今天爺爺和奶奶跟你說了什么?二哥身子沒有動,也沒有說話,靜了好半晌,才鼻子不通氣似的說了句沒頭沒腦的話:咋說,也是咱們的爺爺奶奶。我對二哥故作高深的回答很不滿意,伸出腳朝上鋪踹了兩下。二姐那會兒上小學五年級,有天放學我看見她照著鏡子正朝頭發(fā)上扎紅頭繩,那條紅頭繩很顯眼,鮮艷得有點刺眼,映得二姐的一張小臉也紅撲撲的。二姐見我望著她,她轉過身子,把那條紅頭繩在手里抖了抖說:你知道這是誰送給我的嗎?——是奶奶送給我的。二姐的話讓我心里咯噔一下,瞪大眼睛說:你見到爺爺奶奶了?二姐抿著嘴一邊笑一邊說:爺爺奶奶每天等在胡同口,一放學就看到了。二哥和二姐都見了爺爺奶奶,就我像膽小的老鼠一樣從他們眼皮底下溜走。④再一次見到爺爺奶奶時,我大膽地走過去,顯然,這有點出乎爺爺奶奶的意料。爺爺還把雙手在褲子上蹭了蹭,奶奶又揉了揉眼睛,伸出手在我頭上摩擦了一下,顫了聲說了句:三兒……我看見奶奶濕了眼睛,眼淚含在眼圈里。爺爺也咧著嘴,熱氣從缺牙的嘴里呼出來,黏稠著撲在我的臉上。(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CA.小說開頭部分講述了別人家爺爺奶奶疼愛孫子的故事,與“我”家的家庭狀況形成對比,為后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做鋪墊。B.小說采用第一人稱回憶往事的方式進行敘事,娓娓道來,不急不緩,給讀者展現(xiàn)出兩代父子之間的親情關系。C.對于“我怎么沒有爺爺奶奶”的問題,二哥想要阻止“我”又怕被父親發(fā)現(xiàn),而父親沒有看“我”,是因為根本無法回答。D.小說未明確指出寫作背景,卻通過“下鄉(xiāng)”“軍區(qū)大院”等詞暗示了當時的特殊背景,這似乎也是“父子”關系尷尬的緣由。(2)對小說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CA.句子①中“似乎與生俱來”強調了“我”作為孩子對家庭關系的一種懵懂認知。B.句子②母親的目光既有對“我”的責怪,又透露出母親對父親的父子關系的無奈和難受。C.句子③中“聽二哥說”可見二哥一直關注著爺爺奶奶,并經(jīng)常去他們住的地方。D.句子④中“我”的“大膽”與前文形成照應,反映出“我”對爺爺奶奶態(tài)度的改善。(3)二哥曾對我說過兩句話:一句是“咱們的爺爺奶奶跟別人家的不一樣”,一句是“咋說,也是咱們的爺爺奶奶”。請分析這兩句話透露出來的二哥的心態(tài)。(4)小說采用“兒童視角”這一特殊的小說敘述方式,請結合小說談談這一敘述方式所起到的藝術效果。【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1)本題考查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的能力。解答此題,考生要根據(jù)對文本內容的感知與理解,仔細辨識選項與原文的細微差別,應從語句理解、手法分析、內容分析、主題理解等角度分析,判定出符合題干的答案。(2)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中畫線句子的賞析能力。答題時要結合畫線句在文中的位置及其語境從內容、手法、表達效果等方面進行賞析。(3)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語言描寫的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全文,找到人物語言的具體背景,結合語境分析人物心理特點。(4)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敘述故事的方式及其藝術效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小說,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解答】(1)C.“是因為根本無法回答”分析錯誤,父親是可以回答的,但是因為某些原因父親不愿意說。故選C。(2)C.“并經(jīng)常去他們住的地方”于文無據(jù),原文無法確定,并且與當時的情況不符。故選C。(3)①第一句話“咱們的爺爺奶奶跟別人家的不一樣”相關的語言環(huán)境是“不知父親為何為爺爺奶奶租了一處房子,而不讓他們住到家里來”“我晚上睡不著,曾和住在上鋪的二哥探討過這樣的話題。二哥……以不耐煩的口氣對我說:咱們的爺爺奶奶跟別人家的不一樣”,可見這是二哥對父親與爺爺奶奶之間尷尬關系的默認,內心無奈而痛苦。②第二句話的語言環(huán)境是“有兩次我看見二哥途經(jīng)爺爺奶奶面前時,還停了下來,離爺爺奶奶很近地站著,我不知他們都說了些什么,見奶奶伸出手在二哥的臉上摸了一把。二哥離開爺爺奶奶時,還揮舞了幾次手臂,一步三回頭的樣子”“晚上,我沖上鋪的二哥問:今天爺爺和奶奶跟你說了什么?”“二哥身子沒有動,也沒有說話,靜了好半晌,才鼻子不通氣似的說了句沒頭沒腦的話:咋說,也是咱們的爺爺奶奶”,可見這是二哥認識到爺爺奶奶對我們的愛,體會到久違的親情,內心激動。從以上兩句話里,可以看到二哥對爺爺奶奶情感認知的改變。(4)小說采用“兒童視角”這一特殊的小說敘述方式,①原文“記得那天晚上,父親背著手,望著窗外,許久,動都不動一下。母親的目光在我身上掃了幾個來回,我在母親的目光中讀到了叫復雜的東西,又說不準到底是什么??傊?,那晚,家里的氣氛很凝重。從那以后,我沒敢再提爺爺奶奶的話題”,以兒童的視角寫父子之間的關系在敘述中呈現(xiàn)出一種與現(xiàn)實不符的扭曲,卻是“我”所認為的合理,形成內部張力,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②原文“我在放學的路上,途經(jīng)爺爺奶奶居住的那條胡同口,每天放學時分,都會見到爺爺奶奶。兩人小心地站在胡同口,爺爺?shù)难E著,奶奶立在爺爺?shù)纳砼?,兩人看見我的那一刻,爺爺用手背擦擦眼睛,奶奶抿著嘴,小聲地叫道:三兒。爺爺也把缺了門牙的嘴咧開一條縫。因為父親對爺爺奶奶的態(tài)度,我一時拿捏不好和爺爺奶奶的關系,況且,我就和爺爺奶奶在家里見過幾次面,別說有感情,連熟悉都算不上。面對爺爺奶奶的熱情,我只能快步,逃也似的過了馬路,一直走到軍區(qū)大門前時,才回頭向馬路對面望過去,見爺爺奶奶仍立在原地,奶奶還用一只手搭了涼棚向我這里張望著”,以兒童的視角寫“我”與哥哥姐姐的天真與家庭的尷尬關系形成鮮明的反差,“我”的敘述越是平靜、超然好奇,讀者就越會激動、不能自已。③原文“剛上小學那一年,朱革子在外面打碎了人家一塊窗子上的玻璃,人家找上門來時,朱革子他爹從樹上折了一根柳樹條要抽朱革子,我見到他爺爺死死地抱住朱革子的爹,把朱革子隔在身后,氣喘吁吁地說:要打你就打我吧,不就是塊玻璃嘛,我去賠人家就是了。我眼見著朱革子他爹揮舞柳樹枝的那條手臂垂落下去”“從那一次開始,我就非常羨慕朱革子,因為他有爺爺奶奶”,小說以兒童的語言敘述日常生活,直接無雕飾,更能表現(xiàn)家庭關系的本相,直達深層的精神層面。答案:(1)C(2)C(3)①第一句話是二哥對父親與爺爺奶奶之間尷尬關系的默認,內心無奈而痛苦。②第二句話是二哥認識到爺爺奶奶對我們的愛,體會到久違的親情,內心激動而動情。③兩句話反映出二哥對爺爺奶奶情感認知的改變。(4)①形成了陌生化效果:父子之間的關系在敘述中呈現(xiàn)出一種與現(xiàn)實不符的扭曲,卻是“我”所認為的合理,形成內部張力,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②帶來更強烈的情感震撼:“我”與哥哥姐姐的天真與家庭的尷尬關系形成鮮明的反差,“我”的敘述越是平靜、超然好奇,讀者就越會激動、不能自已。③語言自然生動,獨特新鮮:小說以兒童的語言敘述日常生活,直接無雕飾,更能表現(xiàn)家庭關系的本相,直達深層的精神層面。二.詩歌閱讀(共1小題)3.(2023秋?南山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題。臨江仙?辛未離杭至潤,別張弼秉道①蘇軾我勸髯張歸去好,從來自己忘情。塵心消盡道心平。江南與塞北,何處不堪行。俎豆庚桑真過矣,憑君說與南榮。②愿聞吳越報豐登。君王如有問,結襪賴王生③。[注]①辛未年蘇軾從杭州升調京城,張弼(字乘道)送他到潤州。②庚桑楚向弟子南榮說明不贊成百姓為自己建生祠的理由。③西漢賢士王生設法成就廷尉張釋之的好名聲。此處王生指張弼等人。(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A.首句詞人勸友人歸隱,“歸去”與陶淵明“歸去來兮”中的“歸去”意思不同。B.詞人表示無論“江南”還是“塞北”自己都可以去,體現(xiàn)他隨遇而安的心境。C.詞人離任杭州后,仍然心系百姓,希望聽到吳越一帶農作物豐收的消息。D.下闋因事用典,連用幾個相關典故表達了詞人為人處世態(tài)度,含蓄而貼切。(2)詞評家認為蘇軾為官“造福百姓”“功成不居”。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觥T诶斫饷恳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lián)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把握詩人的內心感受?!窘獯稹浚?)A.“意思不同”錯,兩個“歸去”都是歸隱之意,意思相同。故選A。(2)題干中“造福百姓”“功成不居”提示我們要找到相關詩句加以理解,其中“功成不居”就是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于自己。與之相關的詩句是“俎豆庚桑真過矣,憑君說與南榮”,此句運用典故,庚桑:復姓,此處為庚桑楚,老子的弟子。庚桑楚治理地區(qū)受人民愛戴,而自認為無功。這里借指蘇軾自己,由此說:“真過矣”。南榮:庚桑楚的弟子。此處指杭州百姓。根據(jù)注釋可知,庚桑楚向弟子南榮說明不贊成百姓為自己建生祠的理由。蘇軾治理杭州時治理西湖,為杭州百姓辦了實事,受到百姓愛戴,想要為他建造生祠,而蘇軾卻請張弼轉告百姓不要這么做,認為治績應歸功于鄉(xiāng)賢。正體現(xiàn)蘇軾為官“造福百姓”“功成不居”。答案:(1)A(2)杭州百姓感念蘇軾,為他建造生祠,蘇軾不贊成,認為治績應歸功于鄉(xiāng)賢。三.默寫(共1小題)4.(2023秋?龍崗區(qū)期末)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荀子在《勸學》中說,能成為君子的人,同一般人的差別并不在天性上,而在于他們能“善假于物也”,這個“物”當然也包括“師”,正如韓愈在《師說》中所說的“師”之作用在于“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②對時光易逝的感慨,是人類共通的情感,曹操在《短歌行》中直接唱出“人生幾何”,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笑自己“早生華發(fā)”,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嘆自己“廉頗老矣”。但在這些無奈感慨的背后,都隱藏著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求。③年輕的我們更容易體會到的是“秋月春風等閑度”的歡樂,如果不把自己代入作者的身世中,就很難真切體會到李清照晚年那種“凄凄慘慘戚戚”的度日如年般的煎熬?!敬鸢浮浚?)善假于物也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2)人生幾何早生華發(fā)廉頗老矣(3)凄凄慘慘戚戚【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相關名句。【解答】故答案為:(1)善假于物也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重點字:受)(2)人生幾何早生華發(fā)廉頗老矣(重點字:頗)(3)凄凄慘慘戚戚(重點字:戚)四.文言文閱讀(共1小題)5.(2023秋?南山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凡戰(zhàn),若敵眾我寡,敵強我弱,兵勢不利;彼或遠來,糧餉不絕,皆不可與戰(zhàn),宜堅壁持久以避之,則敵可破。法曰:“不戰(zhàn)在我。”唐武德中,太宗帥兵渡河東討劉武周。江夏王李道宗時年十七,從軍,與太宗登玉壁城觀賊陣,顧謂道宗曰:“賊恃其眾,來邀我戰(zhàn),汝謂如何?”對曰:“群賊鋒不可當,易以計屈,難以力爭。今深溝高壘,以挫其鋒,烏合之徒,莫能持久。糧運將竭,當自離散,可不戰(zhàn)而擒也。”太宗曰:“汝見識與我相合。”后果食盡夜遁,追入介州,一戰(zhàn)敗之。(節(jié)選自《百戰(zhàn)奇略?不戰(zhàn)》)材料二:亮屯于陽平,遣魏延諸軍并兵東下,亮惟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而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里所,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逼,欲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勢不相及,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軍北趣山。明日食時,亮謂參佐拊手大笑曰:“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候邏還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為恨。難曰:案陽平在漢中。亮初屯陽平,宣帝尚為荊州都督,鎮(zhèn)宛城,至曹真死后,始與亮于關中相抗御耳。魏嘗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之前后,無復有于陽平交兵事。就如沖①言,宣帝既舉二十萬眾,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設防持重,何至便走乎?案《魏延傳》云:“延每隨亮出,輒欲請精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己才用之不盡也?!绷辽胁灰匝訛槿f人別統(tǒng)豈得如沖言頓使將重兵在前而以輕弱自守乎?且沖與扶風王②言,顯彰宣帝之短,對子毀父,理所不容,而云“扶風王慨然善沖之言”,故知此書舉引皆虛。(節(jié)選自裴松之《三國志注》)注:①指郭沖,太康年間述《條亮五事》,材料二第一段即《條亮五事》相關內容。②指司馬懿的兒子司馬駿。(1)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亮尚不以延為萬人A別統(tǒng)B豈得C如沖言D頓使E將重兵F在前G而以輕弱H自守乎?(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堅壁,指加固城墻和堡壘的屏障,與成語“堅壁清野”中的“堅壁”意思相同。B.偵候,指偵察兵,與《蘇武傳》中“募士斥候百余人俱”的“斥候”意思相同。C.垂,文中指將近,將要,與《報任安書》中“思垂空文以自見”的“垂”意思相同。D.難,文中指疑問、質疑,以此來表明作者裴松之要發(fā)表與上述內容不同的看法。(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BA.作戰(zhàn)時,如果對方的實力比較強大,且補給豐富,就應該避其鋒芒,以靜制動。B.唐太宗討伐劉武周的時候,和李道宗的看法一致,避免正面迎敵,最終不戰(zhàn)而勝。C.郭沖所述司馬懿在明知諸葛亮兵少力弱的情況下,仍因多疑撤兵,失去大好機會。D.《條亮五事》記載諸葛亮在得知大軍壓境時,大唱空城計,意在稱頌諸葛亮的智慧。(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今深溝高壘,以挫其鋒,烏合之徒,莫能持久。②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5)裴松之認為郭沖《條亮五事》所記載的內容并不可靠,理由有哪些?【答案】(1)BDG(2)C(3)B(4)①如今我們挖深壕溝筑高營壘,來挫敗敵人鋒芒,這群烏合之眾,不能持久作戰(zhàn)。②司馬懿必然認為我是在示弱,應該有強大的埋伏,(他一定)順著山而逃走了。(5)①諸葛亮屯兵陽平的時候,司馬懿鎮(zhèn)守宛城,兩人不可能相遇作戰(zhàn)。②司馬懿在明知諸葛亮兵少力弱的情況下輕易逃走,不符合常理。③諸葛亮不可能把重兵交給魏延,自己領弱兵守城。④郭沖宣揚司馬懿短處,其子司馬駿卻深表贊同,這不合常理,以此佐證郭沖的記載不可靠?!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該題可以根據(jù)文意、虛詞和結構判斷。(2)本題考查的是掌握文言文一詞多義的能力。我們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當然平時要識記重要實詞的比較重要的幾種意義。(3)本題考查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能力,注意將選項與原文作細致比較。(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5)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段內容的篩選和理解能力。找到相關內容,在仔細理解的基礎上,抓住關鍵信息,仔細概括?!窘獯稹浚?)“豈”表反問,其前一般要斷開;“豈得如沖言”大意是“怎么可能如郭沖所說”,表意完整,其后斷開;“而”表轉折,連接的兩個句子中間需要斷開,應在“而”前斷句,綜上應在BDG三處斷開。句意:諸葛亮既然都不讓魏延率兵萬人獨自統(tǒng)帥,怎么可能如郭沖所說,突然讓重兵交予魏延,而自己領弱兵獨自守城?(2)C.“意思相同”有誤,“垂”,將要;流傳。句意:當時諸葛亮也獲知司馬懿馬上攻打陽平;想讓自己的著作流傳后世來表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故選:C。(3)B.“最終不戰(zhàn)而勝”錯,原文表述為“后果食盡夜遁,追入介州,一戰(zhàn)敗之”,意思是“其后,敵人果然糧盡而連夜北逃,李世民率軍追到介州,一戰(zhàn)而把劉武周軍打得大敗”。故選:B。(4)①“深”,挖深;“挫”,挫敗。譯文:如今我們挖深壕溝筑高營壘,來挫敗敵人鋒芒,這群烏合之眾,不能持久作戰(zhàn)。②“怯”,示弱,;“循”,順著;“走”,逃跑。譯文:司馬懿必然認為我是在示弱,應該有強大的埋伏,(他一定)順著山而逃走了。(5)文中說到“亮初屯陽平,宣帝尚為荊州都督,鎮(zhèn)宛城,至曹真死后,始與亮于關中相抗御耳”。諸葛亮屯兵陽平的時候,司馬懿鎮(zhèn)守宛城,兩人不可能相遇作戰(zhàn);還說到“就如沖言,宣帝既舉二十萬眾,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設防持重,何至便走乎”。司馬懿在明知諸葛亮兵少力弱的情況下輕易逃走,不符合常理;還說到“亮尚不以延為萬人別統(tǒng),豈得如沖言,頓使將重兵在前,而以輕弱自守乎”。諸葛亮不可能把重兵交給魏延,自己領弱兵守城;還說到“且沖與扶風王言,顯彰宣帝之短,對子毀父,理所不容,而云‘扶風王慨然善沖之言’,故知此書舉引皆虛”。郭沖宣揚司馬懿短處,其子司馬駿卻深表贊同,這不合常理,以此佐證郭沖的記載不可靠。答案:(1)BDG(2)C(3)B(4)①如今我們挖深壕溝筑高營壘,來挫敗敵人鋒芒,這群烏合之眾,不能持久作戰(zhàn)。②司馬懿必然認為我是在示弱,應該有強大的埋伏,(他一定)順著山而逃走了。(5)①諸葛亮屯兵陽平的時候,司馬懿鎮(zhèn)守宛城,兩人不可能相遇作戰(zhàn)。②司馬懿在明知諸葛亮兵少力弱的情況下輕易逃走,不符合常理。③諸葛亮不可能把重兵交給魏延,自己領弱兵守城。④郭沖宣揚司馬懿短處,其子司馬駿卻深表贊同,這不合常理,以此佐證郭沖的記載不可靠。參考譯文:材料一:大凡戰(zhàn)爭,如果處于敵眾我寡,敵強我弱,兵力對比于我不利的形勢下;或者敵人雖遠道而來,但糧餉供應源源不斷,對于此種敵人我們都不可立即與其進行決戰(zhàn),而應當堅守壁壘,持久防御以消耗和拖垮敵人。這樣,就可以最后打敗敵人。誠如兵法所說:“不輕易與敵決戰(zhàn)的主動權要牢牢掌握在我手中?!碧瞥涞露辏赝趵钍烂穹蠲受姈|渡黃河討伐割據(jù)勢力劉武周。江夏王李道宗當時十七歲,隨軍從征,與李世民一道登上玉壁城,觀察敵人陣勢。世民回過頭來對道宗說:“敵人依仗其兵多勢眾,企圖與我軍決戰(zhàn),你說我們應當怎么辦?”道宗回答說:“敵人鋒芒正銳不可直接抵擋,但容易用計謀使他屈服,難以單憑武力同它爭勝。如今我們挖深壕溝筑高營壘,來挫敗敵人鋒芒,這群烏合之眾,一定不能持久作戰(zhàn)。等到其糧草耗盡,必定自然離散,那時我們將不戰(zhàn)而擒獲敵人?!笔烂穹Q贊地說:“你的見解與我的想法完全相合?!逼浜?,敵人果然糧盡而連夜北逃,李世民率軍追到介州,一戰(zhàn)而把劉武周軍打得大敗。材料二:諸葛亮駐扎在陽平,派遣魏延等軍隊合兵向東,只留有不足一萬人守城。司馬懿親率大軍二十萬抵擋諸葛亮,恰好與魏延軍隊錯道,直接開到陽平,距離六十里路時,其偵查哨兵說諸葛亮在城中兵少力弱。當時諸葛亮也獲知司馬懿馬上攻打陽平,大戰(zhàn)在前,考慮與魏延軍隊合兵,但是軍隊已經(jīng)走遠,派人令軍隊回防,恐怕時間也來不及,將士失色,都不知道如何應對。諸葛亮神態(tài)自若,命令軍中都偃旗息鼓,不得妄出,又命令打開四方城門,出幾個人于城門前掃地。司馬懿經(jīng)常說諸葛亮謹慎持重,但是很少見到其示弱,因此懷疑有伏兵,于是領軍向北依山而走。第二天吃飯的時候,諸葛亮與身邊的參謀說話時,拊手大笑,說“司馬懿必然認為我是在示弱,應該有強大的埋伏,他一定順著山而逃走了?!钡人抉R懿的偵察兵回復情況,跟諸葛亮所言一致。司馬懿知曉后,非常后悔。問:按記載陽平在漢中。諸葛亮在陽平時,司馬懿還只是荊州都督,鎮(zhèn)守宛城,直到曹真死后,才與諸葛亮相抗衡。魏明帝曾經(jīng)派遣司馬懿從宛城途經(jīng)西城伐蜀,正值大雨,未成。這前后,在陽平根本沒有戰(zhàn)爭記載。即便如郭沖所言,司馬懿既然統(tǒng)領二十多萬軍隊,已經(jīng)探知其兵少力弱,如果懷疑有伏兵,正可以設防慢攻,何至于迅速撤退?根據(jù)魏延記載,“魏延每次隨諸葛亮出征即請兵萬人,與其分道在潼關相會,諸葛亮并未答應;魏延認為諸葛亮怯弱,感嘆自己才不盡其用?!敝T葛亮既然都不讓魏延率兵萬人獨自統(tǒng)帥,怎么可能如郭沖所說,突然讓重兵交予魏延,而自己領弱兵獨自守城?況且郭沖與扶風王說,彰顯司馬懿的劣跡,面對人子揭其父的短處,理所不容,居然說“扶風王慨然贊同郭沖所說”,就可以知道該敘事都為子虛烏有。五.語言文字應用(共2小題)6.(2023秋?南山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魯迅是文學家,但他不是吟風弄月的文學家,也不是謀求高雅地位的成功人士,而是一生致力于用文學來改良社會的文學踐行者。他說自己小說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A,引起療救的注意。魯迅對病態(tài)社會的批判毫不留情,盡顯文學家的敏感和現(xiàn)代眼光。像《狂人日記》中對狂人病態(tài)心理的描寫,像《祝福》中對祥林嫂經(jīng)歷了巨大的人生變故后的神態(tài)的捕捉,像《故鄉(xiāng)》中對少年閏土和成年閏土的對照,像《孔乙己》中對跌入社會底層的讀書人的同情和悲哀,這些文學上的探索都顯示出B。①這種自覺的社會批判意識不僅構成了中國新文學最強大的思想傳統(tǒng)和藝術亮點,②也大大提高了新文學的文化品格和社會影響。③受魯迅作品的影響下,④小說不再是“雕蟲小技”,⑤人們不再把“小說”當作“閑書”,⑥而是視為人生的教科書,⑦是“為人生”的文學,⑧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⑨值得人們花費畢生精力去從事的偉大事業(yè)。⑩我們無法想象,?在那個風雨飄搖、萬馬齊喑的舊中國,?竟會橫空誕生舉世無雙、影響深遠像魯迅這樣的文化巨匠。(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浚?)A目的在于揭出病苦B其在文學批判上的自覺意識(2)語句②可改為:也大大提升了新文學的文化品格和社會影響語句③可改為:在魯迅作品的影響下(或“受魯迅作品的影響”)語句?可改為:竟會橫空誕生像魯迅這樣舉世無雙、影響深遠的文化巨匠【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句子補寫的能力。解答時,先把握文段語脈,定位句子關系;然后根據(jù)上下語境,進行合理推導。(2)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學生要明確病句的類型,包括語序不當、搭配不當、句子成分的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然后結合具體語境進行修改?!窘獯稹浚?)A處,根據(jù)“他說自己小說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引起療救的注意”可知,此處可填“目的在于揭出病苦”。B處,根據(jù)“像《狂人日記》中對狂人病態(tài)心理的描寫,像《祝?!分袑ο榱稚┙?jīng)歷了巨大的人生變故后的神態(tài)的捕捉,像《故鄉(xiāng)》中對少年閏土和成年閏土的對照,像《孔乙己》中對跌入社會底層的讀書人的同情和悲哀”及下一段“這種自覺的社會批判意識”可知,此處填“其在文學批判上的自覺意識”。(2)語句②“也大大提高了新文學的文化品格和社會影響”搭配不當,把“提高”改為“提升”;語句③“受魯迅作品的影響下”句式雜糅,可改為“在魯迅作品的影響下”或“受魯迅作品的影響”;語句?“竟會橫空誕生舉世無雙、影響深遠像魯迅這樣的文化巨匠”語序不當,可改為“竟會橫空誕生像魯迅這樣舉世無雙、影響深遠的文化巨匠”。答案:(1)A目的在于揭出病苦B其在文學批判上的自覺意識(2)語句②可改為:也大大提升了新文學的文化品格和社會影響語句③可改為:在魯迅作品的影響下(或“受魯迅作品的影響”)語句?可改為:竟會橫空誕生像魯迅這樣舉世無雙、影響深遠的文化巨匠7.(2023秋?南山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孫少平剛從寂靜的山莊來到這里,城市千奇百怪的噪音聽起來像洪水一般喧囂。盡管滿眼都是人群,但他感覺自己像置身于一片荒無人煙的曠野里。一種孤單和恐慌使他忍不住把眼睛閉起來,現(xiàn)實的景象消失了,他通過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