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語文考生注意:1.本學科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時量120分鐘,滿分120分。2.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在試卷上無效。本學期學校進行“探尋古典中國”研學活動,目前活動正在進行中,請跟隨小瀟和小湘的研學步履,一起來領略古典中國的美好吧!活動一尋古韻:清音會盡天地情一、積累與運用(本大題共6小題,共20分)【研學倡議】小瀟和小湘同學想召大家一起參與“探尋古典中國”雅集。他們寫了一份倡議書,倡導大家一起享受雅集之樂。倡議書中國何以成為中國?有詩云:“駿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毕热藗冊谶@片古老的大地上,曾經(jīng)詩意地生活著:那三月三的雅集,詩酒酬唱才情朗朗;五月五的龍舟,先賢之風山高水長;九月九的登高,青云之志不受(jībàn)……①然而,多少令人A嘆為觀止的美景,在今天的視野中卻B銷聲匿跡了。曾經(jīng)層巒疊翠的青山卻是雀獸絕跡,當年波瀾壯闊的黃河也已干涸C龜裂。②面對熙熙攘攘的人群,D美輪美奐的車流,我們不禁為古典詩意的缺席而(chàngwǎng)……然而,我們還有很多閃光的東西不愿被時間埋藏:先人留下來的輝煌典籍,這是我們不可浪費的精神脊梁。③為了使我國的經(jīng)典古籍得以流傳避免被人遺忘,探尋古典進行文化尋蹤已經(jīng)成為當務之急的大事。讓我們走近古典,感受它的優(yōu)美意蘊吧!1.以上是小瀟寫的倡議書,有幾個字是用拼音替代的,請你幫助他寫出來吧!(2分)(1)jībàn()(2)chàngwǎng()2.小瀟撰寫的倡議書中下列加點詞語使用不當?shù)囊豁?)(3分)A.嘆為觀止B.銷聲匿跡C.龜裂D.美輪美奐3.倡議書中三個畫線句子里有一個病句,請你幫小瀟找出并改正。(3分)(寫句子序號)改為:(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雅集之樂】為了打響“探尋古典中國”研學活動的知名度,小瀟和小湘策劃到毓師園舉行名為“古詩苑·探君子之風”的雅集活動。4.小瀟和小湘想在毓師園外張貼一幅彰顯君子之風的活動對聯(lián),請幫助他們擬寫下聯(lián)。(3分)上聯(lián):正人仁善光天地下聯(lián):5.小瀟和小湘想為本次雅集編一本主題為“君子之風”的專題詩集,他們?yōu)樵娂×藗€文藝的名字———“清風集”。詩集收錄了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小瀟建議為其配一張插圖,小湘找到了兩張圖片,你覺得哪張更合適?請結合詩句分析理由。(3分)卜算子·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6.以下是小湘為“君子之風”專題詩集寫的小序。請根據(jù)提示,完成詩文填空。(6分)博大精深的古詩文中,處處閃現(xiàn)著古人的君子之風。君子之風是劉禹錫“①,②”(《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堅定意志與樂觀精神;是蘇軾“③,④(《水調歌頭》)的豁達胸襟;是孟子“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⑤”的向善之心;是秋瑾“⑥,因人常熱”的濟世情懷……活動二探古風:吾土吾民多風雅二、閱讀((本大題共14小題,共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6分)通過本次活動,小瀟和小湘對“古風文化”興趣愈濃。為探古風傳統(tǒng),感知傳承之美,他們收集了部分資料,請認真閱讀,完成下面小題?!静牧弦弧繚h服分為古代漢服和現(xiàn)代漢服兩個歷史階段。古代漢服源自黃帝創(chuàng)制衣裳,至清初行“剃發(fā)易服”政策而消亡,是自成一體的服飾文化體系?,F(xiàn)代漢服是現(xiàn)代繼承古代漢服基本內容而建構的民族傳統(tǒng)服飾體系。之所以劃分為古代和現(xiàn)代兩個部分,是因為歷史造成的中斷,不僅有民族服裝屬性的消失,還有現(xiàn)代化進程導致的傳統(tǒng)斷裂,雙重斷裂導致很多人對“漢服”這一概念產(chǎn)生誤讀,特別是在民族性和傳統(tǒng)性兩個方面。一方面,社會風俗習慣的力量遠遠大于歷史記憶,漢服在現(xiàn)實和歷史記憶中都消失已久,與其他民族服裝的一脈相承形成鮮明對比,使很多人認為只有其他民族才有民族服裝。在多民族的中國社會里,民族服裝是其他民族最重要和醒目的標識之一,往往可以成為少數(shù)民族的身份標識和民族認同的象征,這是漢族所不具有的。清初的“剃發(fā)易服”政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消解了黃帝以來的“衣冠之治”,也中斷了漢服作為漢族唯一服飾的屬性。漢族服飾從生活世界中消失,更不再作為國家公服、儀式禮服,只是在特定人群和場合中保留了部分結構和元素。與此同時,承載漢服記憶的穿著群體發(fā)生了變化,漢服由“漢民族服飾”解構為“古人的服裝”。這也導致漢服的樣式對當代人來說顯得陌生,甚至被當作戲服、和尚服等特定群體的著裝,而近日一些韓國網(wǎng)友竟認為“漢服源于韓服”。另一方面,工業(yè)革命后社會向現(xiàn)代轉型,非西方文明國家的傳統(tǒng)服飾都經(jīng)歷了應用場景的轉換。日本和服與韓國韓服盡管不再是本民族的唯一服飾,但可以應用在儀式、節(jié)日等重要場景。而漢服在三百余年前的消失,導致它錯過了現(xiàn)代演化的可能歷程,一些人視之為被現(xiàn)代化、全球化淘汰的前工業(yè)時代產(chǎn)物。(摘編自楊娜《現(xiàn)代漢服:在重構中傳承》)【材料二】漢服的全稱是漢民族傳統(tǒng)服飾體系?,F(xiàn)代漢服是現(xiàn)代人繼承古代漢服基本特征而建構的民族傳統(tǒng)服飾體系,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為“平中交右、寬祿合纓”八個字,它不僅是對外觀的描述,更蘊含了與中華文化息息相關的內涵,充分體現(xiàn)中華服飾崇尚含蓄內斂、端莊穩(wěn)重的氣質與美感。第一個“平”字:指漢服運用平面對折剪裁的方式制作而成,前后衣身裁片肩線相連呈平面結構,整件衣服平鋪時呈現(xiàn)出中線對折的形態(tài),不論服飾的款式如何變化,都堅守“平裁對折”這一制衣理念。第二個“中”字:指漢服的衣身前后均有中縫,體現(xiàn)了左右均分、守正執(zhí)中的民族身姿和文明形態(tài)。保持中縫對稱的剪裁習慣,與其他民族服飾形成結構性差異。又因前后中縫與地面垂直,被賦予“剛正、公平、正直”的含義。第三個“交”字:指漢服穿著時通過“相交”完成閉合,如交領是左右襟交疊,裙腰是左右圍合,褲腰是兩片重疊等。衣裳疊穿、衣身前后閉合,也被賦予天地交泰、陰陽相合的含義。第四個“右”字:指左衣襟向右閉合固定后的外觀形態(tài)和習俗,這一原則擴展到下裝也是向右側交疊閉合固定?!坝摇弊鳛闈h服的本質特征之一,蘊含了文明有序的觀念。衣襟向右掩視為陽,表示在世的人;衣襟向左掩視為陰,表示故去的人??鬃诱f:“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反映的正是當時漢民族服飾“右衽”的特點。第五個“寬”字:漢服的用料遠大于覆蓋人體的需要,形成“松袼寬擺”的特征,袖根寬松使腋下能自由運肘,裳或裙擺是腰圍的兩倍以上,形成文質彬彬、君子之服的形象,蘊含天人合一的哲學氣韻。第六個“祿”字,讀作tuàn,字意為衣服緣邊,是一種包邊工藝。古人認為衣領若不加緣邊則為粗陋之服,稱之為“襤”;如又加以縫補,則稱“褸”,成語“衣衫襤褸”形容生活困苦?,F(xiàn)代漢服禮服傳承《周禮》之制,保持“續(xù)衽鉤邊”的結構,即前衣襟加接一幅和緣邊,遮掩交疊之處有傳承禮義之邦的含義。第七個“合”字,即“腹手合袖”,約束袖長和儀態(tài)。特別是禮服,根據(jù)《玉藻》和《深衣》篇的記載,“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指袖長遮住手外能反折至肘部,雙手合攏時袖子褶皺堆積,袖口左右相合,陰陽互補,蘊含“和合共生”的含義。第八個“纓”字,字意泛指用于固定的帶狀部件或穗狀飾物,也是衣襟的固定方式,不同于西式服裝的單紐式或拉鏈固定式,而是采用衣帶或假綬等部件收束和裝飾,若用紐扣則隱藏于不起眼處,形成隱扣系帶,佩綬結纓的衣冠風貌??偠灾瑵h服與西式服飾的差別,在于漢服幾乎所有部件和結構都有相應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內涵,即在自然之中尋找規(guī)律,進而賦予文化的解釋。制衣理念的差異,表現(xiàn)為審美趣味的不同。從結構上看漢服是平面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就會隨之呈現(xiàn)不同的曲線,其行云流水般的外形,給人以隨風而動、瀟灑飄逸的感覺。這一點與崇尚開放性感、強調人體曲線審美的西方服飾,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服飾類別,表現(xiàn)出中西方文化的認識差異。(摘編自楊娜《現(xiàn)代漢服的文化密碼》)7.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民族服裝屬性的消失和現(xiàn)代化進程導致的傳統(tǒng)斷裂,使一些人對漢服產(chǎn)生誤讀,認為漢族沒有民族服飾,漢服是“古人的服裝”。B.古代漢服具有漢族的唯一服飾屬性,并作為國家公服、儀式禮服而長期存在,其在生活中的消失意味著漢族的民族認同感在削弱。C.漢服崇尚含蓄內斂、端莊穩(wěn)重、瀟灑飄逸的美感,表現(xiàn)出與西式服飾截然不同的審美趣味,就是源于東西方制衣理念的巨大差異。D.現(xiàn)代漢服呈現(xiàn)“平中交右、寬祿合纓”的典型特征,其中外觀上的“松格寬擺”特征,蘊含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涵。8.根據(jù)材料二內容,下列選項最符合現(xiàn)代漢服主流典型特征的一項是()(3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18分)探尋古典中國,感受古代風韻。小瀟和小湘在閱讀文學作品時,被《桃花園里秦腔》深深吸引,對其進行了探究。請與他們一起完成文后研讀任務。桃花園里唱秦腔鄒冰①那一年,我八歲。塬上的桃花開了。早上喝罷湯,老人和孩子們穿上鮮亮的.年輕姑娘們脖子上纏著粉紅色的紗巾,相約去塬下看戲。平時鮮有人影的小路上,喳喳的聲音,匯成了一條歡樂的河。我在桃花園里鋤草,一陣春風拂過,桃花紛紛我聽著小路上的歡笑聲,手執(zhí)鋤頭,暗自獨吟。不大的桃花園仿佛是我的戲臺,我也想唱一出秦腔大戲。②有一天,我放學回家。路上,肚子餓得咕咕叫。忽然,從麥田地里“冒”出來一個人。那個人,是我的本家二哥。③那時,在我們村子,二哥就是秦腔,秦腔就是二哥,二哥是一個為秦腔活著的人。二哥如果在村里遇見唱戲的好苗子,一定會激動不已,歡天喜地找到人家。村里的娃兒們,分不清他是活在生活中,還是秦腔戲里。二哥在生活和秦腔戲里跳出跳進,舉手投足間,全是秦腔戲里的范兒。④二哥熱情地迎上來,遞給我半塊點心。我連忙囫圇吞下。二哥幫我背書包,一路走,一路說秦腔戲給我聽。起初,我聽不慣他沙啞的嗓音。但因為吃了二哥的半塊點心,不好意思拒絕,便任由他絮絮叨叨說戲。⑤從那以后,放學回來的路上,二哥一定會在麥田地里等我,他要給我說戲。⑥二哥說戲的時候喜歡手舞足蹈,眼中閃著光。他常常是一手叉腰,另一只手如刀一樣,在空中往下砍,顯得很有氣勢。他所講的那些戲文,與我后來看到的真正現(xiàn)場全都符合。有一年,縣里的劇團來村里唱戲,一本《秦香蓮》里的戲文和二哥講的,竟然一字不差。⑦二哥說,三尺戲臺演的是人生。二哥又說,秦腔來源于生活,秦腔和秦人的性格一樣,不拐彎子,直抒胸臆。⑧我聽得有些蒙,卻莫名地覺得二哥的話有些道理。二哥鼓勵我說:“我在麥田里割草,在桃花園里鋤地,聽過你唱戲,你聲線開闊,是唱戲的好材料?!蹦菚r候在鄉(xiāng)村,沒有多少娛樂活動,大人們喜歡在田間地頭哼唱秦腔,年少的我耳邊“逮”到幾句戲腔,便也胡亂地哼唱起幾聲調調,沒想到,二哥竟然聽進去了。⑨能得到二哥的鼓勵,我很是高興。二哥給我說戲,讓我單調的生活有了不一樣的色彩?;丶液?,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父親。父親對我說,你二哥先前在縣里的劇團唱戲,做功和唱功蓋過了名角,可有一天,嗓子傷了,唱不出音來了,才回到村子里。⑩我知道二哥沙啞嗓子的秘密之后,不知是出于同情,還是出于對秦腔的熱愛,開始積極地配合二哥。二哥也更加認真起來,正式教我唱戲。教戲的二哥格外地嚴格,他右手執(zhí)柳條,左手上下打拍子。我哪個地方唱得不對,二哥的柳條便落在我身上。?那一日,塬上空無一人,我和二哥在桃花園里唱戲,唱的是《三擊掌》,王寶釧彩樓飄彩的那段戲。桃花園里靜極了,二哥醞釀片刻,然后登場。他一個人在塄坎上面負責演,我在塄坎下面負責唱。二哥一會兒演相府老爺,一會兒演丫環(huán),一會兒演小姐王寶釧。二哥演得很投入,我唱得很動情。那一日,桃花園里,我們兩人珠聯(lián)璧合。那場景,讓我至今難忘。?一晃多年過去了,我終究還是沒有走上二哥期待的那條路。今年4月,我在西安的城市公園里漫步。那一日桃花灼灼,一幫戲迷們請了專業(yè)團體的老師前來輔導,唱的也是《三擊掌》。男演員一聲吼,桃花紛紛飄落。?我從旁邊經(jīng)過,瞬間有點恍惚。那一刻,我想起了在臺上唱秦腔的二哥。在鄉(xiāng)間教戲的二哥,弟子已經(jīng)遍布各地,如今,他們活躍在秦腔的各個舞臺上。而我,每次聽到那熟悉的唱腔,心依然會為之悸動……(刊發(fā)于2024年5月26日《人民日報》)二哥為了讓“我”學秦腔做了哪些努力?(3分)10.聯(lián)系上下文,品析第⑥段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4分)有一年,縣里的劇團來村里唱戲,一本《秦香蓮》里的戲文和二哥講的,竟然一字不差。11.根據(jù)文章內容,完成對話。(4分)小瀟:我發(fā)現(xiàn)本文在第⑨段畫線句子中,通過父親的口吻介紹了二哥以前的經(jīng)歷。不知道作者這樣安排有什么深意,你能幫我嗎?小湘:我這樣理解:文章結尾處提到,“我每次聽到那熟悉的唱腔,心依然會為之悸動……”。你認為“我”心情悸動的原因有哪些?請分條概述。(3分)請簡要分析選文以“桃花園里唱秦腔”為題的妙處。(4分)活動三憶古人:人間曾有妙人在讓我們在追尋古人的足跡中,學習他們的文化,感受他們的才情,傳承他們的風骨。請按要求完成文后的研讀任務。(三)古詩文閱讀Ⅲ(18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送別湖南部曲①辛棄疾青衫匹馬萬人呼,幕府當年急急符②。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負君赤手縛於菟④。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萬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風雨破吾廬?!咀ⅰ竣俨壳床繉?。詩人被彈劾罷官,退居帶湖。數(shù)年后,他當年任湖南安托使時創(chuàng)建的飛虎軍中的老部下來拜訪,臨別時作者寫了這首詩相送。②急急符:緊急命令。③薏苡(yìyǐ):語出《后漢書·馬援傳》,馬援從交趾還朝,帶回一車薏苡,有人誣陷說他私載一車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④於菟(wūtú):虎的別稱,楚人“謂虎於菟”。14.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成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萬人呼”采用側面描寫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跨上駿馬,在萬眾歡呼中騰躍向前的勇猛的壯士形象。B.古詩講究煉字,頷聯(lián)中一個“愧”字,表現(xiàn)了詩人因為自己的才能有限而深感愧疚的謙虛胸懷。C.頸聯(lián)表明自己年紀雖老而眼光明亮,有知人之明,自己談論國事,仗義執(zhí)言D.全詩充滿聚宕不平之氣,顯得悲壯而蒼涼,雄健而沉郁,展現(xiàn)出作者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15.詩歌尾聯(lián)“萬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風雨破吾廬”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4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題?!炯住眶~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①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疽摇棵坊◣X記(節(jié)選)全祖望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②然倉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后。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倍迦?,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zhí)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馬副使鳴騄、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閣部也。”被執(zhí)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敝潦?,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注釋】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謚號。因曾擔任內閣大學士,故自稱“閣部”。16.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3分)A.人皆有之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B.呼爾而與之為諸將所擁而行C.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汝當以同姓為吾后D.蹴爾而與之諸將果爭前抱持之17.選文內容,小瀟有兩處不能領悟,把你幫他翻譯下列句子促進理解。(4分)①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②然倉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18.乙文中史忠烈公身上是如何體現(xiàn)甲文中孟子“舍生取義”的觀點的?(4分)(四)名著閱讀Ⅳ(8分)名著閱讀《水滸傳》19.“梁山好漢”中被逼上梁上的原因不盡相同,下列人物上梁山的原因不符合原著情節(jié)的項是()(3分)A.官逼民反型——林沖、武松B.俠義過火型——魯智深、史講C.戰(zhàn)場降將型——宋江、李逵D.梁山計逼型——盧俊義、秦明20.《水滸傳》以其獨特的魅力一直廣受人們喜愛,民間用多種藝術形式來再現(xiàn)它的精彩內容。下面是水滸故事剪紙,請任選一幅,結合書中情節(jié),從情節(jié)主題、人物或內容的角度談談《水滸傳》廣為流傳的原因。(100字左右)(5分)活動四唱今謠:錦心妙手著文章三、寫作(本大題共1小題,共50分)21.古老的種子,它生命的胚芽蘊藏于內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的土壤里播種。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作文。“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這是魯迅先生《這也是生活》中的一句話。無論時代怎樣變遷,社會怎樣發(fā)展,重溫先生當年說的這句話,依然讓我們有很多的感悟。心里有集體,胸中有國家。關愛他人,奉獻社會;尊重自然,珍惜生命;傳承文化,熱愛國家……請以“與我有關”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請在橫線上將題目補充完整。②立意自定,可寫實,可想象,不限文體(詩歌除外)。③不得在文中泄露個人和學校信息。④不少于600字,書寫工整,字跡清楚。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本大題共6小題,共20分)1.(1)羈絆(1分)(2)悵惘(1分)2.D【解題分析】美輪美奐:多用于形容建筑物雄偉壯觀,也用來形容雕刻或建筑藝術的精美效果。(3分)3.③(1分)“當務之急的大事”其后面的“大事”要去掉。(2分)【解題分析】“當務之急”指當前應做的事情中最急需辦的事,其后面的“大事”屬于重復的,需要去掉。4.君子賢德貫古今(答案不唯一)(3分)5.B(1分)“斷橋”“風雨”寫出了梅花生長環(huán)境的惡劣,處境悲涼;(1分)“零落成泥”寫出了梅花凋落于地,馬踏車碾化為塵埃,仍是香氣不改,借此表達了作者孤高傲世(獨立不倚)的品性。(1分)【解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的理解,一要把握詩中各意象如“梅”“斷橋”“風雨”“群芳”的含義;二要理解本詞的意境、感情基調和主題思想,可從“斷”“寂寞”“妒”“零落”去把握。圖A過于安逸清幽,圖B更適合本詞的意境。6.①沉舟側畔千帆過②病樹前頭萬木春③人有悲歡離合④月有陰晴圓缺⑤賢者能勿喪耳⑥算平生肝膽(一空一分,錯、漏、多字不計分)二、閱讀(本大題共14小題,共50分)7.A【解題分析】B錯在“其在生活中的消失意味著漢族的民族認同感在削弱”,于文無據(jù);C錯在“這源于東西方制衣理念的巨大差異”,根據(jù)材料二最后一段,形成差異的深層原因應當是東西方文化的認識差異;D錯在“現(xiàn)代漢服呈現(xiàn)‘平中交右、寬褖合纓’的典型特征”,根據(jù)材料一第一段“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為“平中交右、寬褖合纓”可知,這只是漢服的主流典型特征,選項表述不準確。8.C(3分)C項除了“中”這個特征不明顯,其它都符合;A項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祿”“右”的特征;B項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中”“交”“右”“寬”“纓“的特征;D項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中”“交”“右”“寬”的特征。9.①二哥熱情地給“我”半塊點心,在路上給“我”說戲;(1分)②鼓勵“我”,認為“我”是唱戲的好材料;(1分)③嚴格教“我”唱戲,用柳條督促我。(1分)10.“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二哥對戲文內容的了解極其精準,(1分)表達出“我”內心的震撼以及對二哥的敬佩之情。(2分)11.①這一段插敘;②交代了二哥在縣級劇團唱劇的經(jīng)歷,解釋了二哥回到村子里的原因;③使故事情節(jié)更完整,人物形象更豐滿;④為下文“我”積極配合二哥的教唱做鋪墊。(4分)12.①想起二哥對“我”的悉心指導,“我”的內心感到無比溫暖以及對他的感激之情;②想到二哥對秦腔的堅守與執(zhí)著,“我”的內心充滿著對他的敬佩與景仰之情;③想到二哥的弟子遍布各地且活躍在秦腔的各個舞臺上,“我”的內心充滿著對二哥傳承傳統(tǒng)技藝的贊美之情。(3分)13.①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營造出富有詩意和藝術氛圍的情境,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②“秦腔”是貫穿全文的線索;③暗示文章主題;④表達了“我”對二哥的懷念和贊美之情,強調了秦腔在“我”心中如桃花般美好而難忘的記憶。(4分)14.B(3分)【解題分析】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ACD.正確。B.有誤,詩人所“愧”的是因自己受讒去職,壯士赤手縛虎,立了功勞卻沒有得到應得的賞賜。15.前一句寫詩人祝愿部下鵬程萬里,直上青云,抒發(fā)了一位久經(jīng)沙場的大將對部屬的關愛與惜別之情;(2分)后一句化用杜甫“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典故,寫只要被送的壯士有廣闊的前途,將來能為國家效忠宣勞,即使自己遭受政治上的挫折,在風雨交加的日子里,忍受“吾廬獨破”的困厄生活也心甘情愿,可見詩人為國效忠、先公后私的高尚愛國情懷。(2分)16.C(3分)【解題分析】A項都是“都”的意思;B項都是表修飾;C項介詞,為了/動詞,作為;D項都是代詞。17.①(對于)優(yōu)厚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那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2分)②但匆忙慌亂中不能落到敵人的手里死去,誰(能)替我在城破時完成這個(為國而死)的大節(jié)呢?(2分)18.示例:城池陷落,史忠烈公寧愿以死殉國,不肯茍且偷生;(2分)落入敵手,不屈服,不卑躬屈膝,大罵敵軍,慷慨赴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舍生取義”的內涵。(2分)附乙文譯文:順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被(清兵)圍困的(形勢)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勢(已)不可挽救,(就)召集眾將領告訴他們說:“我發(fā)誓與揚州城同作殉國(之物),但(在)匆忙慌亂中不能落在敵人的手里死去,誰(能)替我在城破時完成這個(為國而死)的大節(jié)呢?”副將軍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擔負這一任務。忠烈高興地說:“我還沒有兒子,你應當憑同姓的關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寫信(稟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記入(我的)家譜,排在(太夫人的)孫兒輩中。”二十五日,(江都)城淪陷,忠烈抽出刀來自刎。眾將領果然爭著上前抱住他(不讓他自殺)。忠烈大聲呼喚德威,德威(悲痛)流淚,不能舉刀,于是被眾將領簇擁著走。到小東門,清兵像密林般地到來,副使馬鳴碌等眾將領都戰(zhàn)死了。忠烈就瞪著眼看敵人說:“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閣部”。被(俘)押到南門,和碩豫親王用“先生”(的名稱)稱呼他,勸他投降。忠烈大罵而死。當初,忠烈(留下)遺言:“我死后應葬(在)梅花嶺上。”到這時,德威尋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嶺上)。19.C(3分)【解題分析】C.戰(zhàn)場降將型,如關勝、呼延灼、張清、董平等。李逵屬于俠義過火型。宋江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