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4章種群和群落2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的演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4章種群和群落2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的演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4章種群和群落2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的演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4章種群和群落2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的演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頁
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4章種群和群落2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的演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0-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的演替考點一群落的結構1.垂直結構:(1)植物的垂直結構。①詳細表現(xiàn):植物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層。②影響因素:主要與光照強度有關,群落中的光照強度總是隨高度的下降而漸漸減弱(如圖所示)。(2)動物的垂直結構:主要緣由是植物為動物創(chuàng)建了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2.水平結構: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強度、地形、鹽堿度和濕度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段上分布著不同的生物種群?!靖呖季尽糠治鋈郝淇臻g結構的三個關鍵(1)垂直結構涉及的群落中“不同物種”在空間垂直方向上呈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切不行將“同種生物”的高矮差異視作垂直結構。(2)各個種群間要形成不同的種間關系,如捕食、競爭等。通過各種不同的種間關系,使各個生物種群分別占據(jù)不同的空間,形成群落的空間結構。(3)要存在形成分層現(xiàn)象的環(huán)境條件,如光照、溫度、食物、棲息場所等?!镜淅?2024·鄭州模擬)下列有關種群或群落的說法,正確的是 ()A.群落有空間特征(結構),種群沒有空間特征B.森林動物的垂直分層主要與光照有關C.種群密度能精確反映種群數(shù)量的變更趨勢D.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qū)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解析】選D。種群和群落都有空間特征,種群的空間特征有隨機分布、勻稱分布和集群分布三種,A錯誤;森林動物的垂直分層主要與食物有關,B錯誤;種群密度反映某一區(qū)域種群數(shù)量的多少,不能反映種群數(shù)量的變更趨勢,反映種群數(shù)量的變更趨勢的是年齡組成,C錯誤;不同的群落中物種的組成不同,因此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qū)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正確。(1)不同種群的分層分布形成群落的垂直結構,植物分層現(xiàn)象主要與光照(環(huán)境因素)有關。(2)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結構為動物創(chuàng)建了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因此動物也有分層現(xiàn)象。在一個發(fā)育良好的森林里,從樹冠到地面可劃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和地衣層,同時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點,植物種類也有所區(qū)分,這表明群落有肯定的 ()A.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B.彼此間有干脆或間接的養(yǎng)分關系C.對群落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優(yōu)勢種D.物種比例和豐富度【解析】選A。森林群落中垂直方向上分布著不同的植被,水平方向上植物種類也有差別,這體現(xiàn)了群落具有肯定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炯庸逃柧殹?.將一荒地改建成(復合種植的)果園后,該地的昆蟲種類和數(shù)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更。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果園中果樹生長整齊,但該群落也有垂直結構B.將荒地建成果園,說明人類的活動可以變更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該地植物種類和數(shù)量的變更,引起了昆蟲種類和數(shù)量的變更,說明信息傳遞可以調整生物的種間關系D.若各種昆蟲之間的競爭、捕食等關系發(fā)生了變更,對果樹的產(chǎn)量沒有影響【解析】選D。果園中有各種生物,此群落存在垂直結構,A正確;人類活動往往可以變更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確;該地植物種類和數(shù)量的變更,引起了昆蟲種類和數(shù)量的變更,說明信息傳遞可以調整生物的種間關系,C正確;若各種昆蟲之間的競爭、捕食等關系發(fā)生了變更,可能對果樹的產(chǎn)量產(chǎn)生影響,D錯誤。2.為解決合肥市民飲用水源而建設的大房郢水庫已經(jīng)是相對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下列關于大房郢水庫的種群和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水庫中全部的鯽魚是一個種群,可通過標記重捕法調查其種群密度B.水庫中群落演替到相對穩(wěn)定階段后,群落內的物種組成不再發(fā)生變更C.水庫淺水區(qū)域和深水區(qū)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構成群落的水平結構D.不同水層分布的動物不同,與群落中植物垂直結構造成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有關【解析】選B。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同種生物的總和稱為種群,故生活在水庫的全部鯽魚為一個種群,由于鯽魚的活動實力強,活動范圍廣,所以可通過標記重捕法調查其種群密度;水庫中群落演替到相對穩(wěn)定階段后,群落內的物種組成也會發(fā)生變更;群落的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水庫淺水區(qū)域和深水區(qū)域生物分布不同,構成群落的水平結構;動物的垂直分層由植物的分層確定,因為植物為動物供應食物和棲息空間??键c二群落的種間關系1.四種常見種間關系比較:關系名稱數(shù)量關系圖能量關系圖特點舉例互利共生數(shù)量上兩種生物同時增加,同時削減,呈現(xiàn)出“同增同減”的同步性變更大豆與根瘤菌寄生對宿主有害,對寄生生物有利,假如分開,則寄生生物難以獨立生存,而宿主會生活得更好蛔蟲與人、T2噬菌體與被侵染的大腸桿菌競爭兩種生物生存實力不同,如圖1所示;兩種生物生存實力相同,如圖2所示牛與羊、農(nóng)作物與雜草捕食數(shù)量上表現(xiàn)為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削減”,捕食者“后增加后削減”的不同步性變更狼與兔、青蛙與昆蟲2.捕食關系中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推斷技巧(1)若兩種生物的最大數(shù)量有明顯差異,一般數(shù)量多的為被捕食者,如圖1中A為被捕食者。(2)若兩種生物數(shù)量相當,則從變更趨勢看,先到達波峰的為被捕食者,后到達波峰的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變更在先,捕食者變更在后,如圖2中A為捕食者,B為被捕食者?!镜淅磕撤N植物病毒V是通過稻飛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間傳播的。稻田中青蛙數(shù)量的增加可削減該病毒在水稻間的傳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青蛙與稻飛虱是捕食關系B.水稻與青蛙是競爭關系C.病毒V與青蛙是寄生關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關系【解析】選A。本題主要考查生物種間關系的推斷。A項中,稻田中青蛙數(shù)量增加抑制病毒傳播,緣由是青蛙捕食稻飛虱,青蛙與稻飛虱是捕食關系,正確。B項中,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資源,兩者之間不是競爭關系,錯誤。C、D項中,病毒V與青蛙之間沒有干脆關系,但和水稻之間是寄生關系,C、D均錯誤。(1)以葉為食的菜粉蝶幼蟲與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它們不能(填“能”或“不能”)構成競爭關系。緣由是菜粉蝶幼蟲吃葉片,而蜜蜂采食花蜜。(2)生活在同一環(huán)境中的兩種綠藻,因爭奪陽光、養(yǎng)料等,導致一種數(shù)量增多,一種數(shù)量削減,則兩種綠藻屬于競爭關系。如圖表示狼攻擊麝牛群時的勝利率與麝牛群大小間的關系,下列敘述中能正確說明圖中所表示的含義的是 ()A.狼與麝牛間構成捕食和競爭關系B.狼與麝牛間構成互利共生關系C.種內互助有利于物種的生存和繁衍D.麝牛的種內斗爭隨種群增大而減弱【解析】選C。麝牛是被狼捕獲的對象,所以兩者是捕食關系,A、B項錯誤;從題圖中可以看出隨著麝牛群數(shù)量的增加,狼捕獲麝牛的勝利率會降低,說明種內互助有利于物種的生存和繁衍,C項正確;麝牛的種內斗爭隨種群增大而增大,D項錯誤??键c三群落的演替1.群落演替的類型比較:類型項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點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殲滅了的地方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時間經(jīng)驗時間漫長經(jīng)驗時間短影響因素自然因素人類活動較為關鍵實例裸巖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棄耕農(nóng)田上的演替2.演替的方向:演替一般朝著群落結構越來越困難,能量越來越多,穩(wěn)定性越來越高的方向進行。3.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1)人類活動使群落演替依據(jù)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2)有利于群落演替的人類活動,如退耕還林等。(3)不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人類活動,如填湖造地等?!镜淅?2024·江蘇高考)如圖是某處沙丘發(fā)生自然演替過程中的三個階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從形成沙丘起先發(fā)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階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優(yōu)勢,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結構C.階段Ⅰ與Ⅱ的沙丘上生長的植物種類完全不同D.階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對外界干擾的反抗力穩(wěn)定性最強【解析】選D。從沙丘起先的演替為初生演替,A項錯誤;任何群落都有垂直結構,B項錯誤;階段Ⅱ群落是由階段Ⅰ群落演替而來,其中仍有階段Ⅰ中的植物種類,C項錯誤;階段Ⅲ相對于前兩個階段,其中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明顯增多,養(yǎng)分結構困難,其反抗力穩(wěn)定性最強,D項正確。(1)棄耕的農(nóng)田上進行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它與冰川泥上所發(fā)生的演替的根本區(qū)分在于起始條件不同。(2)演替能否形成森林與當?shù)氐沫h(huán)境條件有關,而與演替類型無關。甲地因森林火災使原有植被消逝,乙地因火山噴發(fā)被火山巖全部覆蓋,之后兩地均發(fā)生了群落演替。關于甲、乙兩地群落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甲地和乙地發(fā)生的演替類型相同B.若沒有外力干擾,甲地可重現(xiàn)森林C.地衣會比苔蘚更早地出現(xiàn)在乙地火山巖上D.甲、乙兩地隨著時間延長生物多樣性漸漸增加【解析】選A。甲地植被消逝,地下部分保留,發(fā)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乙地生物全部消逝,發(fā)生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A錯誤;甲地因氣候相宜,若沒有外力干擾,可重現(xiàn)森林,B正確;初生演替最先定居的是地衣,然后是苔蘚,C正確;演替的最終結果是生物多樣性增加,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增加,D正確。推斷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1)從起點上推斷。①起點是從沒有過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徹底殲滅的環(huán)境是初生演替。②起點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還保留土壤的環(huán)境是次生演替。(2)從時間、速度上推斷。①經(jīng)驗的時間長,速度緩慢的是初生演替。②經(jīng)驗的時間短,速度較快的是次生演替?!炯庸逃柧殹坑嘘P群落演替的說法錯誤的是 ()A.群落中一個種群被另一個種群代替的過程叫做演替B.保留植物繁殖體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為次生演替C.在干旱的荒漠地區(qū),群落演替很難形成森林D.人類活動可以影響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解析】選A。群落演替是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键c四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探討1.試驗原理:(1)土壤條件:不僅為植物供應水分和礦質元素,也是一些小動物的良好棲息場所。(2)取樣方法:很多土壤動物身體微小且有較強的活動實力,可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3)統(tǒng)計方法: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2.采集小動物所用到的儀器:(1)誘蟲器(A圖):誘蟲器中的電燈是發(fā)揮作用的主要裝置,誘蟲器利用土壤動物具有避光、避高溫、趨濕的習性,使土壤動物遠離光源、熱源。(2)吸蟲器(B圖):吸蟲器中紗布的作用是防止將土壤小動物吸走,便于將其收集在試管中?!靖呖季尽孔龊迷撛囼灥奈鍌€留意事項(1)從不同養(yǎng)分環(huán)境中采集土壤樣本要分別統(tǒng)計。(2)盡可能多地收集小動物。收集小動物時,依據(jù)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趨濕性來收集。(3)從同樣養(yǎng)分環(huán)境中采集的樣本,多組進行統(tǒng)計比較。(4)識別命名要精確,并進行分類。(5)遠離危急地帶,不要破壞當?shù)丨h(huán)境?!镜淅吭诮y(tǒng)計土壤中小動物的物種豐富度的試驗中,某小組設計的采集小動物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動物的趨光性B.燈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蟲逃跑C.金屬篩網(wǎng)阻擋小動物向下移動D.廣口瓶中須要加入體積分數(shù)為70%的酒精溶液【解析】選D。采集的原理應是利用土壤動物的避光、避高溫、趨濕的生活習性,A項錯誤;燈罩的功能是保證更多的光線和熱量集中到土壤樣品,B項錯誤;一些小動物正是通過金屬篩網(wǎng)向下移動進入廣口瓶的,C項錯誤;廣口瓶中須要加入體積分數(shù)為70%的酒精溶液,作用是殺死樣本,并進行防腐處理,D項正確。(1)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常采納取樣器取樣法,采集的原理利用土壤動物的避光、避高溫、趨濕的生活習性。(2)統(tǒng)計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方法有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2024·長沙模擬)下列有關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探討的說法,錯誤的是 ()A.一般不采納標記重捕法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B.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時,應取表層土進行采集、調查C.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統(tǒng)計方法有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D.采集到的土壤小動物可放入體積分數(shù)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解析】選B。很多土壤動物有較強的活動實力,而且身體微小,因此不適于用樣方法或標記重捕法進行調查,A正確;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時,應去除表層土后利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B錯誤;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統(tǒng)計方法有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C正確;采集到的土壤小動物可放入體積分數(shù)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D正確?!炯庸逃柧殹?.某地土壤中小動物的物種數(shù)和個體總數(shù)如表,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土層物種數(shù)個體總數(shù)0~5cm11795~10cm42010~15cm313A.表中的信息說明群落具有垂直結構B.不同土層中小動物的分布與光照無關C.不同土層中的小動物都是消費者D.土壤中某種小動物個體總數(shù)下降,則該地物種豐富度也隨之下降【解析】選A。表中的信息說明不同的土層中分布有不同的生物,體現(xiàn)了群落具有垂直結構,A正確;不同土層中小動物的分布與光照有關,B錯誤;不同土層中的小動物有些是消費者,有些是分解者,C錯誤;土壤中某種小動物個體總數(shù)下降說明該種群數(shù)量下降,物種豐富度并未下降,D錯誤。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