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學語文與情感教育_第1頁
2019年小學語文與情感教育_第2頁
2019年小學語文與情感教育_第3頁
2019年小學語文與情感教育_第4頁
2019年小學語文與情感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年小學語文與情感教育小學語文的“詩性化”教育【1】摘要:鑒于現(xiàn)在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出現(xiàn)的死記硬背和一知半解的現(xiàn)象,“詩性化”教育的概念由此提出,它專注于學生對課文中詩意的理解,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詩性化性格。由于小學生正處于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這種教育理念是我們在學生的小學階段必須要重視的。也正因為如此,詩性化的教育對語文教師也有嚴格的要求――既要有一顆感性的心,又要有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同時,詩性化教育對學生的要求也更加注重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關鍵詞:“詩性化”教育;教師素質;課堂硬件;課后作業(yè)一、“詩性化”教育理念的提出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根本之處在于它的人文性質,其目的在于通過對文學作品的研讀和探究,培養(yǎng)和塑造出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的人。這種人文性質涉及人的生活態(tài)度、道德情操,以至格調品味和人格修養(yǎng)等各個方面,它可以塑造人的靈魂,培養(yǎng)人的性情,影響學生的未來,同樣也關系到中國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傳承[1]。人文性質是其他學科所不能與語文學科相比擬的,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們的語文教育也確實十分重視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效果如何卻令人憂慮。例如,在學習《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課文時,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這種革命傳統(tǒng)題材的課文,離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不容易與文章中的人物產生感情的共鳴,體會不到文中人物李大釗的沉著,勇敢,從容等精神,也就無法培養(yǎng)這種文化素養(yǎng)。古詩詞,因為其中蘊藏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內涵和思想道德精髓,不僅語言優(yōu)美凝練,意境也特別深遠悠長,而經(jīng)歷了千百年的洗禮和篩選,能夠留存下來的經(jīng)典篇章堪稱至善至美,能夠選進教材的則更加百里挑一,因此更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養(yǎng)。但這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又是怎樣的呢?大多數(shù)孩子對古詩詞的背誦還僅僅停留在死記硬背上,對于詩詞的意思尚且一知半解甚至懵懂無知,更不用說對詩詞里優(yōu)美意境和動人情感的理解了。我認為,這個問題主要出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并沒有真正地把優(yōu)美而飽含感情的文學作品講解得生動、富有感染力且易于理解,學生也就無法領會其中的真味,教學也就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尤其是對于小學生。小學生處于人生的童年時期,他們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和想象力十分活躍,這一點與成年人有很大不同。成年人由于多年習得的經(jīng)驗和習慣,對世界的看法已經(jīng)成形,思想容易僵化,除非有意鍛煉,否則很難有思維的突破。而孩子由于生活閱歷少,思維方式不固定,反而更加活潑新穎。鄒靜之先生認為:“孩子是天生的詩人?!倍磐舱J為,教育如果不能與兒童活動相一致,那么“它將會遇到阻力、不協(xié)調,或者束縛了兒童的天性”[2]。因此,我們必須用孩子的方式,也就是用孩子的“詩性”的特點來教語文。這一點也符合文化發(fā)展的歷史進程。我們都知道,人類的發(fā)展進程與個體的發(fā)展進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人類的童年時期――原始社會以及奴隸社會時期,人們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也就是最初的文學樣式即詩歌;中國古代也有“詩言志”“詩緣情”之說??梢?,詩歌是最能夠直抵人心的東西。因此,“詩性化”的教育理念更能夠對學生有所觸動,也更有效。二、“詩性化”教育的概念“詩意”,原指詩歌的內容和意境,后用來泛指像詩歌一樣能給人以美的感受并帶有強烈抒情意味的意境。正所謂“詩情畫意”,詩歌與繪畫一樣,都能為人們營造唯美的境界和讓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心感受。縱覽小學語文課本中,凡是富有人文精神的課文以及古典文學(包括古詩詞、古文、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的篇目等,都無不充滿著這種詩意。如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課文《秋天的童話圖畫》、《清澈的湖水》,小學三年級課文《七顆鉆石》、《在金色的海灘上》,以及古詩《詠柳》、《春日》和神話故事《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等。這些滲透在字里行間的優(yōu)美的意境和誠摯的感情,應該被我們從字面挖掘出來,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我們語文教師的任務就是要把課本中的詩意用有效的方式解讀好,教給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自己內心深處潛藏的詩意。這就是我所說的“詩意化”教育。三、詩性化特征對教師的具體要求要讓學生融入詩意的氛圍,教師這個課堂的主宰者才是關鍵,也就是說,只有教師自己是詩性的,才能解讀蘊含在課文中的詩意,也才能讓學生體會。那么,詩性化教育對教師有怎樣的要求呢?1.感性。所謂“感性”,原指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而產生的感覺、知覺和表象等直觀認識,相對于“理性”。按西方的說法,感性是與理性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人們認識事物的最初階段。而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感,動人心也”[2],“感”是外界事物的觸動所引起的內心的波瀾?!吧聘小眲t是善于被事物所觸動。小學生由于認知水平不高,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他們都無法盡力感知,也缺乏觀察感悟生活的能力和細心,因此,語文教師則更應該是感性的,教師只有善于被外物所感染,才能盡可能地抓住事物傳達出來的信息,也才能盡可能傳達給學生,代替學生來感知生活,為學生做出表率,才能培養(yǎng)出感性的學生,對于以后學生理性認識的培養(yǎng)也極為有利。下面就以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中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為例,這是一首著名的送別友人,表達依戀之情的詩篇。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只有十歲左右,自然領會不了好友遠去、離愁斷腸的情感,這就需要語文教師留心生活,積極感悟,用自己對日常生活的感觸啟發(fā)學生的情感,再聯(lián)系學生們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這樣既好理解,也讓學生體會了中國古典文化的詩意精髓。2.有效的教學語言。語文教師不僅要有敏銳的感悟力也就是“感性”,更應該要把這樣的感觸用最有效的語言表達出來,傳遞給學生。語文課堂的教學語言應該有三個特點:第一,淺顯易懂。小學生處在最基礎的學習期間,因此語言肯定不會很深奧,但是也不應該是口語,應該是要在其學習水平之上一點,容易理解也便于學習。比如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的《可貴的沉默》一文,講的是教師啟發(fā)學生孝敬回報父母的故事,這其中蘊含著的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美德,這種感情的詩意抒發(fā)是渾厚的,但更應該是直白易懂的。所以在講解的時候,教師應該用學生可以理解的語言講解什么是中國的孝道,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第二,優(yōu)美生動。為了展現(xiàn)課文優(yōu)美詩意,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應該是優(yōu)美的,在一片詩意當中,學生的想象力馳騁縱橫,學生的詩意情懷也漸漸滋長。拿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白居易的《憶江南》為例: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這首詞描寫江南的美妙風景,但是北方的孩子們可能并不能理解這種美,尤其是剛剛十幾歲的小學生,他們也不一定都有機會去江南旅行,那么怎樣才能領會那樣的詩意呢?這時候,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是像江南的風景一樣美才可以。用語言在學生面前展示一個多彩美妙的詩意畫面,不僅僅限于這首詞的范疇,更可以擴大范圍,描繪在教師腦海中的江南景象,把學生帶入一個杏花春雨的時節(jié),一個流年似水的世界。從小培養(yǎng)學生這樣的詩意,需要教師自己不遜于古詩詞的語言美。第三,貼近生活。教師的教學語言還需要貼近孩子的生活,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內容來講述課本中他們不熟知的內容,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樣才能夠事半功倍。比如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望天門山》一詩,其中“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一句,北方的孩子對于水沒有那么熟悉,也很難領會所謂的“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情景,這時候需要教師用貼近生活的舉例還解釋,比如行車,讓孩子們懂得這種現(xiàn)象,再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天門山美麗的景致,讓孩子沉浸在詩情畫意之中。四、詩性化的硬件要求多媒體是現(xiàn)在廣泛用于課堂教學的設備,它是計算機和視頻技術的結合,利用聲音和圖像來傳達教學內容。它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方面地展現(xiàn)教學內容,給教師的授課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也使學生的聽講變得更加新穎有趣,有利于調動和訓練學生的所有感官,增加學生對于課程的興趣,讓課堂活躍起來。那么,在“詩性化”教授語文課程的過程中,多媒體設備也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圖片,包括繪畫和攝影作品,指的是教師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通過展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來營造詩意的氛圍,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是作者蘇軾在僧人――當然也是有名的畫家――惠崇的《春江晚景》一畫上題的詩,那么,在講解此詩的時候,搭配上富有中國氣息的國畫圖片,必然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展現(xiàn)廣闊的詩意。2.視頻,包括視頻短片、影視作品、紀錄片等一切可用的視頻資料,這是比圖片更有效的媒介,更能夠營造詩意氛圍,比如在講解《敕勒川》一詩的時候,就可以選取介紹草原風光的紀錄片或影視作品,讓學生們親眼看到“天蒼蒼,野茫?!笔呛畏N開闊宏偉的景象,是何種遼闊悠遠的意境,也勢必更能夠深入人心。3.音樂,相比較前兩種媒介,音樂是更富有詩意的藝術形式,它與詩歌一樣,都可以讓人感受到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和氛圍,更有共通性。那么,在展現(xiàn)詩歌意境的同時,讓學生們在音樂的氛圍里暢想和馳騁則更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感受的良好方法?!陡呱搅魉分v述俞伯牙和鐘子期的知音故事和深厚友情,在講解這篇古文的同時,伴以《高山流水》的古箏彈奏,讓學生們也來分辨,哪段音樂彈奏的是高山,高山的旋律給人怎樣的意境;哪段彈奏的流水,流水又是怎樣的湍急奔流或者悄然流逝。讓學生們在音樂的抑揚頓挫中體會中國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能夠體會古人那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懷。參考文獻:[1]蔡穎.新時期師德修養(yǎng)[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2]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XX.[3]商友敬.活潑潑的教育,活潑潑的人――我的小學語文教育理想.吳國平.教師人文情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XX.[4]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杭州大學教育系編譯.現(xiàn)代西方資產階級教育思想流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