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能力訓練14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能力訓練14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能力訓練14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能力訓練14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專題實力訓練14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專題實力訓練第28頁

1.(2024課標全國Ⅰ,4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創(chuàng)于商鞅變法時為嘉獎軍功所設立的軍功爵制。漢承秦制,接著沿用“二十等爵”制,但依據實際狀況有所調整。曹魏末年,專權的晉王司馬昭為取代曹魏政權,“深覽經遠之統(tǒng),思復先哲之軌,分土畫疆,建爵五等,或以進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禮》,設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把爵位封授給支持司馬氏的群臣。受封者獲得民戶數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孫承襲?!白则T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對文武官員的“五等爵”制確立。通過五等爵分封,司馬昭對曹魏朝廷中的大臣進行了一次比較徹底的區(qū)分,將那些傾向于司馬氏的大臣與其他曹魏大臣明確區(qū)分開來,成為司馬氏建立晉朝的前奏?!幾詶罟廨x《漢唐封爵制度》等(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別說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別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對象,并簡析兩種爵位制的各自作用。參考答案:(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2)對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軍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員。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祿制,激發(fā)了軍隊斗志,促成秦統(tǒng)一;“五等爵”制壯大了司馬氏力氣,為晉朝建立奠定基礎。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爵位制度的變遷。第(1)問,依據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創(chuàng)于商鞅變法時”,可知其反映的思想流派是法家思想;依據材料“此次改革仿照《周禮》”,可知曹魏末年的“五等爵”制反映的思想流派是儒家思想。第(2)問,依據材料“嘉獎軍功”,可知“二十等爵”制主要授予對象是軍人;依據材料“把爵位封授給支持司馬氏的群臣”,可知“五等爵”制主要授予對象是官員。然后再從打破世卿世祿制,激發(fā)軍隊斗志和促進秦統(tǒng)一的角度來分析“二十等爵”制的作用;依據材料“把爵位封授給支持司馬氏的群臣”“成為司馬氏建立晉朝的前奏”等,可知應從壯大司馬氏力氣及為晉朝建立奠定基礎等角度來分析“五等爵”制的作用。2.(2024課標全國Ⅱ,4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同等”,中下級武士被列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絕大多數。給士族支出的俸祿占政府財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負擔沉重,多次實行措施進行改革,最終以30年期公債的形式,一次性解決。很多士族將所得公債債券投入到經濟領域,但多因不善經營而失敗,急劇沒落,生活艱難,對政府極度不滿。1877年,明治維新的功臣西鄉(xiāng)隆盛在多數士族的擁護下,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武裝叛亂,對政府構成嚴峻威逼。政府派兵鎮(zhèn)壓,史稱“西南斗爭”。斗爭歷時8個月,以政府的成功而結束。武士階級漸漸消亡。——摘編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別說明中下級武士在明治維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緣由。(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斗爭”中取勝的意義。參考答案:(1)作用:前期為推動領導力氣,后期為阻礙反對勢力。緣由:前期:在武士階級中地位低下,俸祿微薄,接觸西方思想,反對幕府。后期:明治維新改革的深化觸及中下級武士的利益,政治、經濟等方面特權被取消;難以適應向近代社會的轉變,生存艱難。(2)保證了明治政府的穩(wěn)定;有利于改革的推動;有利于發(fā)展資本主義。解析:本題考查日本明治維新后武士階級的變更。第(1)問求答項為武士階級在明治維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和緣由。材料未涉及武士階級在明治維新前期的狀況,須要運用所學學問回答,后期狀況則須要提取材料信息:中下級武士的地位漸漸下降,最終滅亡。第(2)問涉及“西南斗爭”,依據材料進行理解,即明治政府鎮(zhèn)壓武士階級的斗爭,其意義應從明治政府和武士階級所代表的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兩大勢力分析。3.(2024課標全國Ⅱ,4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熙寧二年(1069年),宋廷起先精簡軍隊,壓縮編制,到元豐八年(1085年)禁、廂軍總數減為80萬左右,比原先削減30多萬。熙寧七年,起先實行“將兵法”,把當地各部分禁軍以及有戰(zhàn)斗力的廂兵、蕃兵、鄉(xiāng)兵等,混合編組為“將”,下設“指揮”。每“將”自2000多人至1萬多人不等,通常為5000人左右,設正、副將為長官,選擇有作戰(zhàn)閱歷和才能的人擔當。諸將長官統(tǒng)領并訓練本將士兵,以達到將知兵、兵知將的目的。將兵多數戍守本路,在本路轄區(qū)內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將兵到指定的別路更戍?!幾园讐垡涂傊骶帯吨袊ㄊ贰?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王安石實行將兵法的歷史背景。(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評價王安石將兵法改革。參考答案:(1)冗兵眾多,老弱兵士多;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戰(zhàn)斗力下降,積貧積弱。(2)變更了宋軍的編制,提高了軍隊戰(zhàn)斗力;削減軍費開支,肯定程度上緩解了財政壓力;未從根本上解決北宋的社會危機。解析:本題考查王安石的軍事改革。第(1)問,依據材料“到元豐八年(1085年)禁、廂軍總數減為80萬左右,比原先削減30多萬”得出存在冗兵現(xiàn)象;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北宋實行更戍法,導致兵不知將、將不識兵,從而導致軍隊戰(zhàn)斗力下降;北宋在與遼和西夏的斗爭中敗多勝少,形成積弱局面;北宋與遼、西夏簽訂和約,巨大的財政支出導致積貧局面的出現(xiàn)。第(2)問,依據材料“把當地各部分禁軍以及有戰(zhàn)斗力的廂兵、蕃兵、鄉(xiāng)兵等,混合編組為‘將’,下設‘指揮’”“選擇有作戰(zhàn)閱歷和才能的人擔當。諸將長官統(tǒng)領并訓練本將士兵,以達到將知兵、兵知將的目的”得出變更了宋軍的編制,提高了軍隊戰(zhàn)斗力;依據材料中宋廷精簡軍隊、壓縮編制的做法,可知有利于削減軍費開支,肯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家財政壓力;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將兵法雖在肯定程度上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北宋的社會危機。4.(2024課標全國Ⅲ,4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甲午戰(zhàn)后,以康有為為代表的維新派主見開議院。隨著維新運動的高漲,康有為認為“民智未開”,開議院為時過早。1898年,康有為在《應詔統(tǒng)籌全局折》中提出:設制度局,負責“審定全規(guī),重立典法”,“撰敘儀制官制諸規(guī)則”,甚至“酌定憲法”;制度局議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稅計局、學校局、農商局等12個專局來負責執(zhí)行;制度局成員由皇帝擢拔,對皇帝負責;議事程序是“派王大臣為總裁,體制同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內,同共探討”,最終由皇帝裁決。開制度局的建議得到了光緒皇帝的重視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最終未能實現(xiàn)?!幾浴段煨缱兎n案史料》等(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康有為從主見設議院轉向開制度局的緣由。(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康有為所設計的制度局的特點。參考答案:(1)削減變法的阻力;爭取光緒皇帝的支持;自身相識的轉變。(2)變法的核心機構;注意維護皇帝權威;肯定程度上具有議院的性質。解析:本題考查康有為主見的變更。第(1)問,依據材料“康有為認為‘民智未開’,開議院為時過早”并結合所學學問,可得出削減變法阻力、自身相識的轉變等結論;依據材料“開制度局的建議得到了光緒皇帝的重視和支持”可得出爭取光緒皇帝的支持的結論。第(2)問,首先依據材料明確制度局的職權地位、官員產生方式、議事程序等內容,進而對應得出制度局是變法的核心機構、注意維護皇帝的權威、肯定程度上具有議院的性質等特點的結論。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朝的改土歸流(引者注:廢除少數民族首領擔當土司的制度,由中心派流官對少數民族地區(qū)進行管理)始于康熙朝,盛于雍正朝,收于乾隆朝。自雍正四年(1726年),清廷即在云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等地大力推行改土歸流,廢除土司,依據內地的府、州、縣行政制度,委派非世襲的流官進行統(tǒng)治。軍事上解除了土司的土兵,清廷另派軍隊到土司原來的管轄區(qū)駐扎。經濟上由中心政府統(tǒng)一丈量土地,然后制定統(tǒng)一的稅收標準?!幾园讐垡涂傊骶帯吨袊ㄊ贰?1)依據材料,概括指出清朝改土歸流的目的及其舉措。(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說明改土歸流所產生的主動影響。參考答案:(1)目的:加強中心集權。舉措:政治上,廢除土司,委派流官,仿照內地建立行政制度;軍事上,解除土司的兵權,中心干脆派兵駐扎;經濟上,重新丈量土地,制定統(tǒng)一的稅收標準。(2)主動影響:加強了中心集權;促進了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俄歷1861年)3月5日,一個宏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拿到了一份。閱讀這份珍貴的法案時,我無法表達自己的喜悅。在俄羅斯幾千年的歷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全部的路口都貼有長官發(fā)布的告示,人們聚集在它四周,一個人大聲念,其他人靜靜聽?!粋€店員一邊念著聲明,發(fā)覺有個地方說,莊園農奴對他們的主子還要擔當兩年的義務,生氣地大叫:“讓這個文件見鬼去吧!兩年?我絕不干!”其他人都默不作聲?!幾訹美]丹尼斯·謝爾曼、喬伊斯·索爾茲伯里《全球視野下的西方文明史》(1)依據材料,對“解放宣言”有哪兩種看法?為什么會這樣?(2)“在俄羅斯幾千年的歷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對于這種贊譽,你是否贊同?說明理由。參考答案:(1)看法一:喜悅(歡迎);緣由:農奴獲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捶ǘ?生氣(反對);緣由:農奴對原來的主子仍要擔當兩年的義務。(2)贊同。理由:“解放宣言”通過解放農奴,為資本主義發(fā)展供應了勞動力、市場和資金,是俄國從封建生產方式過渡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轉折點。不贊同。理由:“解放宣言”保留了農奴主的某些特權,是對農奴的一場“合法”掠奪,具有極大的落后性。解析:第(1)問,依據第一段材料“我無法表達自己的喜悅”,可總結出喜悅的看法,緣由從文件的主動作用方面回答;依據其次段材料“生氣地大叫”可總結出生氣的看法,緣由依據材料“莊園農奴對他們的主子還要擔當兩年的義務”進行概括。第(2)問,首先要說明看法,贊同或者不贊同,然后依據材料和所學學問說明理由即可;贊同可從“解放宣言”解放農奴、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角度回答,不贊同可從“解放宣言”的局限性進行回答。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明治維新初期,變更日本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極端做法,不僅花費了大量的珍貴資金,而且損害了一般日本人的感情,因而引起他們的反感,并引發(fā)社會振動?!髞碓诼劽咝=淌?、小說家夏目漱石的提倡下,轉而實行盡量少拋棄日本傳統(tǒng)文化,而對西方文化應盡量多汲取的“少棄多采主義”的原則。材料二19世紀70年頭以后反映日本社會發(fā)展狀況的有關圖片:(1)依據材料和所學學問,指出日本在明治維新中是如何體現(xiàn)“少棄多采主義”原則的。(2)結合所學學問,簡要指出這些措施對日本社會發(fā)展產生的主動作用。參考答案:(1)“少棄”:在政治上保留天皇專制體制,實行君主立憲,確立近代天皇政治體制?!岸嗖伞?在經濟上全面學習西方先進科技,實行“殖產興業(yè)”;在社會生活方面,實行“文明開化”。(2)主動作用:使日本變更了封建落后的狀況,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推動了日本的近代化進程;實現(xiàn)了國家富強,逐步擺脫了民族危機,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一“轉而實行盡量少拋棄日本傳統(tǒng)文化,而對西方文化應盡量多汲取的‘少棄多采主義’的原則”,可知“少棄多采主義”是指盡量少拋棄日本傳統(tǒng)文化,盡量汲取西方文化;“少棄”方面可回答日本明治維新中保留傳統(tǒng)文化的措施,如政治上保留了天皇專制體制;“多采”方面可回答日本向西方學習的措施,如經濟上“殖產興業(yè)”、社會生活上“文明開化”。第(2)問依據所學學問,回答明治維新的主動作用即可。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工資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沒有大的變動。1978年9月,中共中心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組織力氣調查探討,提出工資改革看法。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資制度。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有關確定,其中提出尤其要變更腦力勞動者酬勞偏低的狀況。隨后,中心確定于1985年進行工資改革,其原則:企業(yè)職工的工資和獎金要同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凹凸、個人貢獻大小掛鉤,職工工資總額同企業(yè)經濟效益按比例浮動;要逐步適當拉開職工收入的檔次,變更平均主義狀況;今后中心只管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中心兩級機關,以及全國性的重點大專院校和科研、文化、衛(wèi)生事業(yè)單位,其他各級機關和事業(yè)單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