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魚我所欲也學習目標1.抓住文章的主要論點,理解全篇內容。2.理清文章層次結構,把握其論證方法。3.體會本文的論述風格和語言特色。學法指引如何分析文中蘊含的道理?這是中考文言文尤其是議論性文言文常見的考點。文中蘊含的道理,是指作者寄寓在文章中的觀點或情感傾向。常見的考查方式有:①選文闡述了怎樣的觀點?②選文告訴了我們哪些道理?請用簡要的語言概括。解答此類題目,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①仔細分析文題;②抓住中心句;③找議論抒情句?!粽n程導航一、作者簡介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人,戰(zhàn)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于孔子,與孔子并稱“孔孟”,被后世稱為“亞圣”,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二、寫作背景孟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上下交征利”的時代。在《孟子》的第一篇《梁惠王上》中就記載: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泵献诱J為,一國上下不顧道義地逐利,就會作亂犯上,必然導致國破家亡。三、知識積累◎孟子辭萬鐘孟子是一個清高自持的人,他不肯遷就,不肯趨附權勢。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泵献釉浽邶R國任客卿,后來因為與齊王意見不合,便決定辭官回家。齊王托人挽留孟子,準備在國都的中心地區(qū)給孟子建一座房子,并送給孟子萬鐘作為弟子們的生活費用,結果遭到孟子的嚴詞拒絕?!艋A夯實1.用課文中的原句填空。(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句體現(xiàn)了孟子“性善論”的主張,作者認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賢者能做到堅持不喪失。
(5)面對元朝統(tǒng)治者高官厚祿的誘惑,文天祥斷然拒絕,因為他深知背信棄義換來的高官厚祿,一文不值。正如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所說的:“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魚,我所欲也(想要)(2)二者不可得兼(得到)(同時)(3)舍魚而取熊掌者也(舍棄)(選?。?)所欲有甚于生者(超過,勝過)(比)(5)故不為茍得也(為:做)(茍得: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6)死亦我所惡(討厭,憎恨)(7)故患有所不辟也(禍患,災難)(同“避”,躲避)(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沒有)(9)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因此)(10)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種心)(11)賢者能勿喪耳(喪失)(罷了)(12)弗得則死(否定詞,不)(13)呼爾而與之(吆喝)(給)(14)行道之人弗受(接受)(15)蹴爾而與之(踩踏)(16)乞人不屑也(認為不值得,表示輕視而不肯接受)(17)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優(yōu)厚的俸祿)(同“辨”,辨別)(18)萬鐘于我何加焉(對,對于)(益處)(19)為宮室之美(為了)(20)妻妾之奉(侍奉)(2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德”,感恩、感激)(同“歟”,語氣詞)(22)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同“向”,先前、從前)(23)今為宮室之美為之(為了)(接受)(24)是亦不可以已乎(這種做法)(停止)(25)此之謂失其本心(叫作)(本性,這里指人的羞惡之心)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如果)兩者不能同時得到,(我就)舍棄生命而選取道義。
(2)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然而)我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會做茍且偷生的事。
(3)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禍患(而保全生命)的,什么(手段)不用呢?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不只是賢德的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德的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5)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一碗飯,一碗湯,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會死亡。
(6)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路上饑餓的行人不會接受。
(7)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如果用腳踩踏著給人(吃),連乞丐也不肯接受。
(8)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優(yōu)厚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符合)禮與義就接受了,(那么這)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
(9)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先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今天卻為了所認識的窮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
(1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這種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嗎?這就叫作喪失了人的羞惡之心。
◆課文精讀1.完成《魚我所欲也》的自學結構圖。2.閱讀課文,完成下面各題。(1)孟子說過“人皆可以為堯舜”。課文中的哪一句話與這一觀點相符?(2分)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課文中的“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鐘”相比,哪個更珍貴?為什么?(4分)“一簞食,一豆羹”更珍貴。因為它“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決定的是人的生命,而“萬鐘”影響的只不過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
(3)結合課文內容,分析孟子是如何看待義和利的。(4分)從“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可以看出,孟子認為,在生與義不能兩全的情況下,要“舍生而取義”。從“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可以看出,孟子并非絕對否定“利”,他認為,符合禮義的“利”是可以接受的。
3.閱讀課文,完成下面各題。(內容寫法理解)(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D)A.文章開頭以“魚”和“熊掌”設喻引出論點,既使說理明白易懂,又可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B.面對生死抉擇的時候,那些“舍生取義”者的表現(xiàn)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C.“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講的是“本心”賦予人的極大力量,屬于正面論證;“不辯禮義”接受“萬鐘”的故事講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屬于反面論證。D.孟子認為,雖然只有賢者才有“舍生取義”的“本心”,但如果其他人不喪失本心也可以成為這樣的賢者。(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A.“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這種心”,即“羞惡之心”;用原文句子說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B.第二段運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人,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C.文章多次運用對比手法,如把魚和熊掌作對比,把生和死作對比,把重義輕生的人和貪利忘義的人作對比等,大量的對比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D.本文體現(xiàn)出孟子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生動活潑的特點,充分體現(xiàn)了孟子大義凜然的個性,表現(xiàn)了孟子雄辯、善辯的才華?!敉卣归喿x【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1)魚,我所欲也想要
(2)賢者能勿喪耳喪失
(3)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同“辨”,辨別
(4)萬鐘于我何加焉益處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如果)兩者不能同時得到,(我就)舍棄生命而選取道義。
(2)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是為了住宅的華麗、為了妻妾的侍奉、所認識的窮困的人感激我嗎?
【乙】律①知武②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③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④,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茛莸?,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⑥草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淞粜倥彩艢q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節(jié)選自《漢書·李廣蘇建傳》,有刪改)【注釋】①律:衛(wèi)律,匈奴人,曾在漢朝廷當官,后又投降匈奴。②武:蘇武,漢朝的使臣。③旃:同“氈”,毛織物。④羝(dī):公羊。⑤?;荩喝嗣?,蘇武的隨從之一。⑥去:即“弆”(jǔ),收藏。3.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D)A.白單于/余強飲三大白而別B.單于愈益欲降之/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C.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食之不能盡其材D.羝乳,乃得歸/太守歸而賓客從也4.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5.簡答。(5分)(1)【甲】文開頭講“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請簡要作答。(2分)文章以魚與熊掌設喻,以“魚”比喻“生”,以“熊掌”比喻“義”,通過類比推理的手法,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同時,也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與思考。
(2)試用【甲】文作者的觀點,結合【乙】文內容,說說你眼中的蘇武。(3分)【甲】文作者提出了“舍生取義”的觀點;【乙】文通過詳細記敘蘇武在匈奴經受種種生活上的磨難,終不投降的事跡,表現(xiàn)出蘇武是一個堅貞、頑強、心中有“義”(民族大義)的人。
◆核心素養(yǎng)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在我國,“信”文化意蘊豐厚,深入人心。請你參加“‘信’文化的魅力”綜合性學習。(6分)1.信,金文=(千)+(言,說話),表示用千言萬語保證,可見其造字本義為許諾,發(fā)誓?!靶攀牡┑钡摹靶拧本褪怯闷浔玖x?!拜p諾必寡信”中的“信”則引申為遵守誓言,信守諾言。(2分)
2.根據(jù)下面的材料,概括“信”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內涵。(2分)①信者,誠也。專一不移也。(《白虎通·性情》)②不我信兮。(《詩·邶風·擊鼓》)③曾子之妻欲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汝)還,顧反為女殺彘(zhì)。”妻適市來,曾子捕彘殺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④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劌論戰(zhàn)》)⑤定身以行事謂之信。(《國語·晉語》)示例:誠信,專一不變;遵守承諾;說話算話;說實話;堅持自己的人格等。
3.班級舉辦“‘信’遠流長”文化傳承活動。請你提出一項活動倡議。(2分)示例一:舉辦“誠信做人”故事會,講述中國古往今來先賢圣哲、明君忠臣、領袖英雄“講誠信”的典故史實。示例二:開展“‘信’義探究”讀書報告會活動,評說經典著作,闡釋“信”的思想內涵。示例三:組織“‘信’在身邊”論文征集活動,闡述當今時代傳承“信”文化的意義、途徑、措施等。
9魚我所欲也(答案版)學習目標1.抓住文章的主要論點,理解全篇內容。2.理清文章層次結構,把握其論證方法。3.體會本文的論述風格和語言特色。學法指引如何分析文中蘊含的道理?這是中考文言文尤其是議論性文言文常見的考點。文中蘊含的道理,是指作者寄寓在文章中的觀點或情感傾向。常見的考查方式有:①選文闡述了怎樣的觀點?②選文告訴了我們哪些道理?請用簡要的語言概括。解答此類題目,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①仔細分析文題;②抓住中心句;③找議論抒情句?!粽n程導航一、作者簡介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人,戰(zhàn)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于孔子,與孔子并稱“孔孟”,被后世稱為“亞圣”,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二、寫作背景孟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上下交征利”的時代。在《孟子》的第一篇《梁惠王上》中就記載: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泵献诱J為,一國上下不顧道義地逐利,就會作亂犯上,必然導致國破家亡。三、知識積累◎孟子辭萬鐘孟子是一個清高自持的人,他不肯遷就,不肯趨附權勢。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泵献釉浽邶R國任客卿,后來因為與齊王意見不合,便決定辭官回家。齊王托人挽留孟子,準備在國都的中心地區(qū)給孟子建一座房子,并送給孟子萬鐘作為弟子們的生活費用,結果遭到孟子的嚴詞拒絕?!艋A夯實1.用課文中的原句填空。(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句體現(xiàn)了孟子“性善論”的主張,作者認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賢者能做到堅持不喪失。
(5)面對元朝統(tǒng)治者高官厚祿的誘惑,文天祥斷然拒絕,因為他深知背信棄義換來的高官厚祿,一文不值。正如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所說的:“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魚,我所欲也(想要)(2)二者不可得兼(得到)(同時)(3)舍魚而取熊掌者也(舍棄)(選?。?)所欲有甚于生者(超過,勝過)(比)(5)故不為茍得也(為:做)(茍得: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6)死亦我所惡(討厭,憎恨)(7)故患有所不辟也(禍患,災難)(同“避”,躲避)(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沒有)(9)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因此)(10)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種心)(11)賢者能勿喪耳(喪失)(罷了)(12)弗得則死(否定詞,不)(13)呼爾而與之(吆喝)(給)(14)行道之人弗受(接受)(15)蹴爾而與之(踩踏)(16)乞人不屑也(認為不值得,表示輕視而不肯接受)(17)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優(yōu)厚的俸祿)(同“辨”,辨別)(18)萬鐘于我何加焉(對,對于)(益處)(19)為宮室之美(為了)(20)妻妾之奉(侍奉)(2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德”,感恩、感激)(同“歟”,語氣詞)(22)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同“向”,先前、從前)(23)今為宮室之美為之(為了)(接受)(24)是亦不可以已乎(這種做法)(停止)(25)此之謂失其本心(叫作)(本性,這里指人的羞惡之心)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如果)兩者不能同時得到,(我就)舍棄生命而選取道義。
(2)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然而)我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會做茍且偷生的事。
(3)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禍患(而保全生命)的,什么(手段)不用呢?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不只是賢德的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德的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5)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一碗飯,一碗湯,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會死亡。
(6)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路上饑餓的行人不會接受。
(7)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如果用腳踩踏著給人(吃),連乞丐也不肯接受。
(8)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優(yōu)厚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符合)禮與義就接受了,(那么這)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
(9)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先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今天卻為了所認識的窮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
(1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這種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嗎?這就叫作喪失了人的羞惡之心。
◆課文精讀1.完成《魚我所欲也》的自學結構圖。(略)2.閱讀課文,完成下面各題。(1)孟子說過“人皆可以為堯舜”。課文中的哪一句話與這一觀點相符?(2分)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課文中的“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鐘”相比,哪個更珍貴?為什么?(4分)“一簞食,一豆羹”更珍貴。因為它“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決定的是人的生命,而“萬鐘”影響的只不過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
(3)結合課文內容,分析孟子是如何看待義和利的。(4分)從“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可以看出,孟子認為,在生與義不能兩全的情況下,要“舍生而取義”。從“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可以看出,孟子并非絕對否定“利”,他認為,符合禮義的“利”是可以接受的。
3.閱讀課文,完成下面各題。(內容寫法理解)(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D)A.文章開頭以“魚”和“熊掌”設喻引出論點,既使說理明白易懂,又可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B.面對生死抉擇的時候,那些“舍生取義”者的表現(xiàn)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C.“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講的是“本心”賦予人的極大力量,屬于正面論證;“不辯禮義”接受“萬鐘”的故事講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屬于反面論證。D.孟子認為,雖然只有賢者才有“舍生取義”的“本心”,但如果其他人不喪失本心也可以成為這樣的賢者。(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A.“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這種心”,即“羞惡之心”;用原文句子說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B.第二段運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人,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C.文章多次運用對比手法,如把魚和熊掌作對比,把生和死作對比,把重義輕生的人和貪利忘義的人作對比等,大量的對比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D.本文體現(xiàn)出孟子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生動活潑的特點,充分體現(xiàn)了孟子大義凜然的個性,表現(xiàn)了孟子雄辯、善辯的才華?!敉卣归喿x【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1)魚,我所欲也想要
(2)賢者能勿喪耳喪失
(3)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同“辨”,辨別
(4)萬鐘于我何加焉益處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如果)兩者不能同時得到,(我就)舍棄生命而選取道義。
(2)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是為了住宅的華麗、為了妻妾的侍奉、所認識的窮困的人感激我嗎?
【乙】律①知武②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③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④,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茛莸?,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⑥草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淞粜倥彩艢q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節(jié)選自《漢書·李廣蘇建傳》,有刪改)【注釋】①律:衛(wèi)律,匈奴人,曾在漢朝廷當官,后又投降匈奴。②武:蘇武,漢朝的使臣。③旃:同“氈”,毛織物。④羝(dī):公羊。⑤?;荩喝嗣?,蘇武的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審計流程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幼兒師范高等??茖W?!渡鐣茖W名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傳媒職業(yè)學院《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課外讀寫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電子線路CAD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黑龍江三江美術職業(yè)學院《中文工具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經濟地理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科技學院《材料綜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年產2萬噸鹽酸二甲雙胍原料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立項備案
- 噪聲監(jiān)測服務投標方案
- 2023年中考語文備考之名著閱讀《經典常談》思維導圖合集
- 2023年湘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整式的乘法》單元質量檢測(含答案)
- 氣柜安裝工程施工方案
- GB/T 28750-2012節(jié)能量測量和驗證技術通則
- 分子生物學本基因組及基因組學概論
- 《人工智能》全冊配套課件
- 統(tǒng)編部編版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優(yōu)秀課件【全冊】
- 高職大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預防艾滋病講座PPT珍愛生命預防艾滋病PPT課件(帶內容)
- 測量儀器自檢記錄表(全站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