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擬生物真題分類匯編(北京專用) 專題16 發(fā)酵工程(原卷版)_第1頁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擬生物真題分類匯編(北京專用) 專題16 發(fā)酵工程(原卷版)_第2頁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擬生物真題分類匯編(北京專用) 專題16 發(fā)酵工程(原卷版)_第3頁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擬生物真題分類匯編(北京專用) 專題16 發(fā)酵工程(原卷版)_第4頁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擬生物真題分類匯編(北京專用) 專題16 發(fā)酵工程(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4年五年高考真題分類匯編PAGEPAGE1專題16發(fā)酵工程五年考情考情分析發(fā)酵工程2024年北京卷第17題2023年北京卷第16題2021年北京卷第12題北京卷對于科技文閱讀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20題,考查的難度最低,得分率較高,綜合性較高。近幾年的高考題和模擬題中,對于這部分的考查比較頻繁,考生在本專題的普遍得分率較高,大家在復習的時候需要多做典型題目,進行綜合訓練1、(2024·北京·高考真題)啤酒經酵母菌發(fā)酵釀制而成。生產中,需從密閉的發(fā)酵罐中采集酵母菌用于再發(fā)酵,而直接開罐采集的傳統(tǒng)方式會損失一些占比很低的獨特菌種。研究者探究了不同氧氣含量下酵母菌的生長繁殖及相關調控,以優(yōu)化采集條件。(1)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在密閉發(fā)酵罐中會產生___________和CO2。有氧培養(yǎng)時,酵母菌增殖速度明顯快于無氧培養(yǎng),原因是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產生大量___________。(2)本實驗中,采集是指取樣并培養(yǎng)4天。在不同的氣體條件下從發(fā)酵罐中采集酵母菌,統(tǒng)計菌落數(圖甲)。由結果可知,有利于保留占比很低菌種的采集條件是______。(3)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可知,采集酵母菌時O2濃度的陡然變化會導致部分菌體死亡。研究者推測,酵母菌接觸O2的最初階段,細胞產生的過氧化氫(H2O2)濃度會持續(xù)上升,使酵母菌受損。已知H2O2能擴散進出細胞。研究者在無氧條件下從發(fā)酵罐中取出酵母菌,分別接種至含不同濃度H2O2的培養(yǎng)基上,無氧培養(yǎng)后得到如圖乙所示結果。請判斷該實驗能否完全證實上述推測,并說明理由_____。(4)上述推測經證實后,研究者在有氧條件下從發(fā)酵罐中取樣并分為兩組,A組菌液直接滴加到H2O2溶液中,無氣泡產生;B組菌液有氧培養(yǎng)4天后,取與A組活菌數相同的菌液,滴加到H2O2溶液中,出現明顯氣泡。結果說明,酵母菌可通過產生__________以抵抗H2O2的傷害。2、(2023·北京·高考真題)自然界中不同微生物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有些細菌具有溶菌特性,能夠破壞其他細菌的結構使細胞內容物釋出。科學家試圖從某湖泊水樣中分離出有溶菌特性的細菌。(1)用于分離細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包含水、葡萄糖、蛋白胨和瓊脂等成分,其中蛋白胨主要為細菌提供和維生素等。(2)A菌通常被用做溶菌對象。研究者將含有一定濃度A菌的少量培養(yǎng)基傾倒在固體培養(yǎng)平板上,凝固形成薄層。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薄層變渾濁(如圖),表明。(3)為分離出具有溶菌作用的細菌,需要合適的菌落密度,因此應將含菌量較高的湖泊水樣后,依次分別涂布于不同的渾濁薄層上。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能溶解A菌的菌落周圍會出現。采用這種方法,研究者分離、培養(yǎng)并鑒定出P菌。(4)為探究P菌溶解破壞A菌的方式,請?zhí)岢鲆粋€假設,該假設能用以下材料和設備加以驗證(主要實驗材料和設備:P菌、A菌、培養(yǎng)基、圓形濾紙小片、離心機和細菌培養(yǎng)箱)。3、(2021·北京·高考真題)人體皮膚表面存在著多種微生物,某同學擬從中分離出葡萄球菌。下述操作不正確的是()A.對配制的培養(yǎng)基進行高壓蒸汽滅菌B.使用無菌棉拭子從皮膚表面取樣C.用取樣后的棉拭子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涂布D.觀察菌落的形態(tài)和顏色等進行初步判斷一、單選題1.(2024·北京海淀·二模)細菌素是某些細菌產生的具有抑菌活性的多肽類物質,可代替食品防腐劑使用。研究人員將乳酸菌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發(fā)酵,取發(fā)酵液上清滴加到長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的孔洞中,測定所形成的抑菌圈直徑,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固體培養(yǎng)基孔洞中滴加的上清液體積需保持一致B.培養(yǎng)約8h收獲細菌素相對節(jié)約成本C.整個培養(yǎng)過程中上清液的抑菌活性與乳酸菌密度呈正相關D.細菌素進入人體腸道可以被消化酶分解,安全性較高2.(2024·北京海淀·二模)乙醇梭菌可利用氧化H2釋放的能量,以CO和氨水等為主要原料合成乙醇、蛋白質等有機物。我國科學家利用乙醇梭菌發(fā)酵,收集發(fā)酵產物和菌體,作為燃料和飼料。以下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乙醇梭菌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中的生產者B.利用乙醇梭菌生產燃料和飼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C.以乙醇梭菌菌體蛋白作為飼料有助于提高能量利用率D.使用乙醇梭菌發(fā)酵產物作為燃料有助于減少化石燃料導致的污染3.(2024·北京朝陽·二模)糖化酶可將淀粉、麥芽糖等水解為葡萄糖,常用于淀粉加工產業(yè)。研究者使用好氧真菌黑曲霉以麥芽糖為碳源生產糖化酶,不同發(fā)酵階段菌體細胞干重、麥芽糖濃度及糖化酶活性如下圖所示。注:20h后根據發(fā)酵狀態(tài)進行陸續(xù)補料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前20h消耗的麥芽糖主要用于菌體的生長、繁殖B.僅需在發(fā)酵前期檢測罐內溶氧量以保證菌體生長C.20~70h糖化酶活性快速增加與菌數增加、補料有關D.可進一步調控補料方式以期實現糖化酶產量的提高4.(2024·北京順義·一模)下述實驗操作需在無菌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的是()A.將外植體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上B.從新鮮洋蔥中粗提取DNAC.對平板中分解尿素細菌計數D.用PCR儀對DNA片段進行擴增5.(2024·北京通州·模擬預測)為探究校內植物園土壤中的細菌種類,某興趣小組采集園內土壤樣本并開展相關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土壤溶液稀釋倍數越低,越容易得到單菌落B.培養(yǎng)細菌時,可以選用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C.采集土壤樣本時,應隨機采集植物園中多個不同地點的土壤D.鑒定細菌種類時,除形態(tài)學鑒定外,還可借助生物化學的方法6.(2024·北京豐臺·二模)原漿蘋果醋的簡要工藝流程為:蘋果采摘→挑選清洗→破碎榨汁→酵母發(fā)酵→醋酸發(fā)酵→陳釀2年左右。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酵母發(fā)酵結束后,改變通氣條件和升高溫度有利于醋酸發(fā)酵B.工藝流程中的“酵母發(fā)酵”發(fā)生在蘋果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中C.釀醋過程中發(fā)酵液的pH逐漸降低,與釀酒制作過程中相反D.醋酸發(fā)酵階段中釋放的CO2是由醋酸菌的線粒體基質釋放的7.(2024·北京房山·一模)《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強調均衡飲食的重要性,提倡科學飲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隔夜飯菜易產生有害物質,應少食用B.保持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C.與長期喝飲料相比,飲用白開水更利于保持水平衡D.熏制品和腌制品口味更佳,營養(yǎng)更豐富8.(2024·北京房山·一模)透明質酸(HA)是關節(jié)滑液的主要成分,若HA長鏈遭受攻擊會被分解為短鏈,則關節(jié)軟骨容易磨損而患上骨關節(jié)炎??蒲腥藛T通過改造谷氨酸棒桿菌獲得幾種工程菌生產HA,幾種工程菌所產生的HA產量和分子量如下圖,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應選擇工程菌株3進行擴大培養(yǎng)B.工程菌接種前需要擴大培養(yǎng)C.接種工程菌前培養(yǎng)基需要滅菌D.發(fā)酵過程需要及時檢測溫度和pH9.(2024·北京海淀·一模)橄欖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研究者利用“橄欖油平板透明圈法”篩選獲得兩株產脂肪酶的菌株X和Y,檢測結果如表。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酶活性(U?mL-1)透明圈空白-菌株X6.9菌株Y7.7A.可將樣液梯度稀釋后涂布于平板進行篩選B.培養(yǎng)基中的橄欖油提供微生物生長的碳源C.圖中透明圈大小僅與酶活性的大小成正比D.以上兩株菌株均可將脂肪酶分泌至細胞外10.(2024·北京朝陽·一模)酵母菌作為模式生物被廣泛地用于科學研究。下列中學生物學實驗中,酵母菌作為實驗材料使用正確的是()A.利用酵母菌進行無氧發(fā)酵制作酸奶或泡菜B.固體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酵母菌研究種群數量變化C.利用酵母菌探究細胞呼吸是否都需要氧氣D.觀察酵母菌細胞內葉綠體和細胞質的流動11.(2024·北京朝陽·一模)研究者從土壤中分離得到多株細菌,篩選出對草莓灰霉病病原體(G菌)有顯著抑制作用的菌株Z,Z菌株的發(fā)酵液對G菌的抑制效果如下。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從土壤中分離獲得Z菌單菌落時可使用平板劃線法B.使用平板培養(yǎng)Z菌株后提取該菌株的發(fā)酵液C.對照組應加入等量培養(yǎng)Z菌株的無菌培養(yǎng)基D.實驗組、對照組G菌接觸發(fā)酵液前菌落直徑應相同12.(2024·北京西城·一模)科研人員分離并篩選發(fā)酵能力強的釀酒酵母,以提高葡萄酒產量及品質。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可從新鮮葡萄表面獲得天然酵母 B.可通過稀釋涂布平板法純化菌株C.根據菌落的形態(tài)等特征初步篩選酵母 D.有氧條件下檢測菌株產氣速率鑒定其發(fā)酵能力13.(2024·北京石景山·一模)曲酸(KA)對沙門氏菌具有抑制作用。為研究荷葉提取物(LLE,用乙醇作提取液)對沙門氏菌的抑菌效果,開展抑菌實驗,結果如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培養(yǎng)皿和培養(yǎng)基都要經過滅菌處理B.倒平板操作應在酒精燈火焰旁進行C.對照組的濾紙片上滴加的是無菌水D.LLE抑制沙門氏菌的效果比KA好14.(23-24高三上·北京昌平·期末)研究者用酸筍開發(fā)具有降低膽固醇功能的益生菌。先將酸筍發(fā)酵液接種到含有CaCO3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篩選出乳酸菌。然后將乳酸菌接種到含有膽固醇的培養(yǎng)液中,篩選出能夠降解膽固醇的乳酸菌。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腌制酸筍需要水封,為乳酸菌發(fā)酵提供無氧環(huán)境B.將酸筍發(fā)酵液用稀釋涂布法接種到固體培養(yǎng)基中C.溶鈣圈直徑與菌落直徑比值大的菌落為目標菌落D.膽固醇屬于脂質,主要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氮源15.(2024·北京密云·模擬預測)下列發(fā)酵食品與發(fā)揮作用的微生物之間的對應關系不匹配的是()A.面包和饅頭:酵母菌 B.酸奶和泡菜:乳酸菌C.腐乳和醬油:青霉 D.米醋和果醋:醋酸菌16.(23-24高三下·北京延慶·階段練習)下表是某公司研發(fā)的一種培養(yǎng)大腸桿菌菌群的培養(yǎng)基配方,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成分蛋白胨乳糖蔗糖K2HPO4指示劑瓊脂含量(g)10.05.05.02.00.212.0將上述物質溶解后,用蒸餾水定容到1000mLA.蛋白胨可為目標微生物提供氮源B.根據用途劃分,該培養(yǎng)基屬于選擇培養(yǎng)基C.該培養(yǎng)基也可用來篩選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D.該培養(yǎng)基的制備流程為滅菌→加入瓊脂→倒平板17.(23-24高三下·北京延慶·階段練習)安徽名菜“臭鱖魚”是以新鮮鱖魚為原料,配以食鹽、花椒等輔料,由乳酸菌等多種微生物共同發(fā)酵制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在制作過程中加入花椒、食鹽是為了滅菌和提鮮B.經過發(fā)酵,鱖魚的蛋白質被分解為肽和氨基酸,肉質變得更加鮮嫩C.乳酸菌是厭氧微生物,家庭制作臭鱖魚需要用保鮮膜將魚裹好、用重物壓實D.利用從自然發(fā)酵的臭鱖魚中分離的乳酸菌可以制作果酒、果醋等其它發(fā)酵產品二、非選擇題18.(2024·北京門頭溝·一模)為探究蘋果中基因M在蘋果響應蘋果褐斑病病原菌(A菌)侵染過程中的功能,科研人員開展了相關實驗。(1)獲取A菌:①從田間收集的蘋果褐斑病病葉取樣,用無菌水配制成懸浮液。②純化:用法將懸浮液接種于培養(yǎng)基上,一段時間后,選擇挑取邊緣少量菌絲于新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如此經過3~4次,可使菌種得到純化。③鑒定:將分離純化得到的菌種接種于田間采集的健康蘋果葉片,待接種點出現病斑,與田間的相比并進行形態(tài)學觀察,以確認分離純化的菌株就是A菌。(2)研究者利用分離純化的A菌進行下列實驗。①將A菌接種于健康蘋果葉片,測定不同處理時間葉片中M基因的相對表達量,結果如圖1.對照組用處理。圖1顯示,表明A菌能促進M基因的表達。

②研究者進一步利用野生型和M基因過表達株系葉片進行實驗,處理后觀察葉片發(fā)病情況,結果如圖2實驗結果表明。(3)為探究M基因發(fā)揮作用的方式,請?zhí)岢鲆粋€假設,該假設能用以下材料和設備加以驗證。主要實驗材料和設備:A菌、純化的M蛋白、圓形濾紙小片和細菌培養(yǎng)箱。19.(2024·北京昌平·二模)古人為防止肉類腐爛變質,發(fā)明了臘肉這一保存方法,其中酵母菌在防腐和提升風味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研究者從農家腌制的臘牛肉中獲取A酵母菌(來源于A地區(qū)臘牛肉)和B酵母菌(來源于B地區(qū)臘牛肉),進行系列實驗。(1)以下為獲取A、B酵母菌的實驗步驟:①配制選擇培養(yǎng)基,經處理殺死全部微生物;②將兩種臘牛肉塊分別浸泡在無菌水中,一段時間后,取等量浸泡液置于不同平板上,用無菌涂抹均勻;③將接種好的平板放置在恒溫培養(yǎng)箱中,一段時間后,挑取單菌落,以獲得目的酵母菌。(2)研究者用多種香辛料腌制牛肉,腌制過程中加入0.01%亞硝酸鈉防腐,再用上述兩種目的酵母菌分別發(fā)酵處理。檢測發(fā)酵牛肉的水分含量,結果如圖1所示,并測定其他理化指標,結果如下表所示。組別A酵母菌處理組B酵母菌處理組A地區(qū)臘牛肉B地區(qū)臘牛肉蛋白質含量(%)18.0922.1925.1129.89pH5.515.415.444.80亞硝酸鹽(mg/kg)25.2125.335.444.76N-二乙基亞硝胺NDEA(μg/kg)39.7040.6049.1565.55①據圖1可知,純化的酵母菌,可使臘肉擁有更長的保質期。②據表可知,農家臘牛肉中蛋白質含量相對較高,原因是在自然發(fā)酵時,酵母菌,合成并釋放蛋白酶少,產生的氨基酸量減少,影響風味。③兩種菌株產生的亞硝酸鹽還原酶,將亞硝酸鹽轉化為NO,NO與肉中的肌紅蛋白結合,最終使肉制品呈現鮮亮的紅色。NDEA是致癌物質之一,其主要形成途徑如圖2所示。兩種菌株發(fā)酵過程中NDEA形成最可能的是途徑。與A、B地區(qū)農家臘牛肉相比,純化菌株在發(fā)酵中通過提高產品的安全性。20.(2024·北京順義·一模)靈芝是一種真菌(見圖1),生長緩慢,其中的藥用成分靈芝酸(A)具有抗癌作用。為提高A的產量,科研人員進行了系列探索。(1)傳統(tǒng)獲得A的方式是從靈芝子實體和孢子中直接提取。近年來,利用菌絲體發(fā)酵生產A被廣泛應用,其優(yōu)勢包括___。A.縮短生產周期 B.提高A的產量 C.無需提純處理(2)科研人員改進了全程振蕩培養(yǎng)菌絲的方法,將錐形瓶中振蕩培養(yǎng)2天的培養(yǎng)液倒入培養(yǎng)皿中靜置培養(yǎng)14天,檢測發(fā)現靜置培養(yǎng)時A的含量顯著高于全程振蕩培養(yǎng);進行顯微觀察,結果如圖2。①振蕩培養(yǎng)2天后,不在錐形瓶中繼續(xù)靜置培養(yǎng),而是分裝到多個培養(yǎng)皿中靜置培養(yǎng)的原因是。②結合圖2結果推測,A的合成與細胞密切相關。(3)在靜置培養(yǎng)基中添加(Ca2+能進一步提高A產量,為驗證Ca2+通過C酶促進A的合成。請選擇以下材料設計實驗補充證據(預期結果用“+”的量代表“A”的量)。a.C酶

b.C酶抑制劑

c.CaCl2溶液

d.無菌水組別菌種實驗處理檢測指標預期結果1組野生型菌株①A含量②2組d++3組③④4組⑤⑥(4)經進一步研究,科研人員構建Ca2+促進A合成的機制,如圖3。Cr可入核與F、S、L酶基因的啟動子結合調控其表達,圖4顯示,在不同培養(yǎng)條件下,檢測A合成途徑中相關酶基因的表達。綜合以上研究,評價構建圖3中調控和代謝途徑的證據是否充分。21.(2024·北京朝陽·一模)學習以下材料,回答(1)~(4)題。構建“動態(tài)調控”的工程酵母菌釀酒酵母作為極具潛力的細胞工廠,經遺傳改造后被廣泛的應用于生物燃料、化工產品、醫(yī)藥保健品等的合成,但代謝途徑改變常造成細胞生長受損即存在“生長”與“生產”之間的矛盾。為解決這一矛盾,我國研究者在釀酒酵母中構建了群體密度調控的蛋白降解系統(tǒng)。在釀酒酵母中表達擬南芥的細胞分裂素合成酶和細胞分裂素受體.并使細胞分裂素響應途徑與酵母菌內源的Ypd1-Skn7信號轉導途徑結合,構建出群體密度感應系統(tǒng),如圖。當菌體密度增至足夠高時,擴散到胞外的細胞分裂素濃度達到一定閾值,會進入細胞與受體結合,引起Skn7與特定啟動子中一段重復序列(SD)結合,導致下游基因從低表達狀態(tài)顯著上調表達水平,通過選擇適當的下游基因,實現了細胞分裂素信號的正反饋激活。研究者利用綠色熒光蛋白基因(GFP)作為報告基因進行檢測,發(fā)現當酵母菌菌體數量達到一定值時,熒光強度開始隨菌體數量增加而顯著增強。生長素受體與生長素(IAA)結合后,可進一步結合特定蛋白并導致特定蛋白的降解。這些特定蛋白中共同的氨基酸序列稱為IAA蛋白降解決定子。研究者在酵母菌中表達生長素受體,并將IAA蛋白降解決定子與目標蛋白融合表達,構建了IAA誘導的蛋白降解系統(tǒng)。法尼烯是噴氣燃料的替代品。釀酒酵母可利用F酶將法尼基焦磷酸(FPP)合成為法尼烯,E酶會與F酶競爭FPP催化合成麥角固醇,麥角固醇過少時嚴重影響菌體數量增加。研究者將群體密度感應系統(tǒng)和IAA誘導的蛋白降解系統(tǒng)整合,使工程酵母菌生長到一定密度后,才啟動E酶的降解,實現對其代謝的動態(tài)調控,提高了生產效率。(1)研究者從擬南芥中目的基因,構建后再導入釀酒酵母,經檢測鑒定后獲得工程菌。(2)如何通過提高細胞分裂素濃度實現其信號的正反饋激活,請選擇適宜的基因和啟動子填在圖中。①②③基因A:基因B:a.持續(xù)表達下游基因的啟動子b.能結合細胞分裂素的啟動子c.含有SD的啟動子d.細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e.細胞分裂素受體基因(3)為將群體密度感應系統(tǒng)和IAA誘導的蛋白降解系統(tǒng)整合入釀酒酵母,從而解決法尼烯生產中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將群體密度感應系統(tǒng)中的基因替換為IAA合成酶基因,一方面還需導入基因替換酵母菌內源的E酶基因。(4)綜合所學知識和文中信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A.利用釀酒酵母工業(yè)生產法尼烯涉及發(fā)酵工程和基因工程技術B.文中的兩個系統(tǒng)均屬于轉錄水平的代謝調控手段C.工程菌大量增殖后,細胞分裂素合成多,IAA合成少,利于F酶催化FPP合成法尼烯D.通過引入兩個系統(tǒng),實現了工程菌生長和生產的平衡,有利于提高法尼烯生產效率E.該策略也可推廣至釀酒酵母多種代謝途徑的調控,應用前景廣闊22.(2024·北京海淀·一模)溫度是影響微生物生長的重要因素,科研人員應用基因工程以實現通過溫度控制工程菌合成所需物質。(1)大腸桿菌是一種常見的微生物,常被改造為基因工程菌,其原因包括(寫出2點)。(2)為實現溫度控制蛋白質合成,科研人員設計了方案1,構建表達載體(見圖1),將其導入大腸桿菌,獲得轉基因工程菌。大腸桿菌在30℃和37℃均可生長和繁殖,當培養(yǎng)溫度為30°C時,C基因編碼的C蛋白形成二聚體,,因而大腸桿菌表達熒光蛋白。(3)為更精準調控熒光蛋白表達,將上述表達載體改造為方案2中的載體(見圖2)。與方案1相比,方案2的主要優(yōu)勢是。(4)為檢測方案2,科研人員將該方案中的工程菌稀釋涂布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形成單菌落,培養(yǎng)溫度周期控制見圖3.依據方案2,每個菌落生長2天后可出現4個不同的熒光環(huán)帶,請預測圖4所示菌落每個環(huán)帶的工程菌中熒光蛋白表達情況,在下面表格中按時間順序,依次寫出所表達熒光蛋白的顏色。菌落環(huán)帶1234所表達熒光蛋白的顏色綠、紅、綠(5)聚羥基脂肪酸酯(PHA)常用于制備可降解的塑料包裝材料。PHA是一種生物大分子,可由單體分子3HB和4HB隨機聚合,或通過分段聚合形成嵌段共聚物(見圖5),其中嵌段共聚物性能更優(yōu)。共聚物的合成過程如圖5.請完善以下表格,通過改造方案2以實現應用工程菌大規(guī)模生產優(yōu)質PHA(不考慮各種酶在不同溫度下的活性差異)。操作目的對方案2表達載體的改造為:。將構建好的表達載體導入大腸桿菌,獲得工程菌。獲得可以合成PHA的工程菌。以葡萄糖為原料配置培養(yǎng)基,滅菌后加入上述工程菌。配制培養(yǎng)基、接種??刂瓢l(fā)酵條件:。發(fā)酵48小時,獲得3HB比例為25%的嵌段共聚物。菌落環(huán)帶1234所表達熒光蛋白的顏色紅、綠、紅、綠紅、綠綠23.(2024·北京朝陽·一模)研究者從青枯菌中分離得到一種分泌蛋白C,并對其在植物抗青枯病中的作用進行了探究。(1)為獲得青枯菌的純培養(yǎng)物,可利用法將菌種接種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獲得后,再接種到液體培養(yǎng)基中擴大培養(yǎng),收集發(fā)酵液離心后,從(填“上清液”或“沉淀物’)分離得到C蛋白。(2)用等量C蛋白和無菌水處理番茄幼苗根部,檢測根部免疫反應的水平,結果如圖1。構建C蛋白分泌缺陷的青枯菌突變菌株,灌根接種番茄幼苗四周后,統(tǒng)計幼苗的存活率如圖2。圖1、2結果(填“支持”或“不支持”)“青枯菌侵染植物時通過分泌C蛋白激發(fā)的番茄根部的免疫反應增強植株生存能力”這一推論,理由是。(3)研究發(fā)現,青枯菌分泌的C蛋白與其分泌的A酶共同參與分解寄主植物的細胞壁,其中A酶可催化果膠分解為產物甲,而C蛋白則可催化產物甲進一步分解為產物乙。分別用果膠、產物甲、產物乙處理番茄根部,檢測免疫反應水平,結果如圖3。①綜合上述研究,在圖4中標出C蛋白、產物乙,并用“→”和簡要的文字將上述物質與植物細胞、青枯菌構建聯系,體現兩種生物的相互作用。②依據圖4,推測圖2結果出現的原因。24.(2024·北京西城·一模)人類腸道微生物具有限制病原體在腸道定植的能力,稱為定植抵抗力??蒲腥藛T開展了相關研究。(1)將含有熒光素酶基因的導入病原菌,獲得轉基因菌株Al,該菌株產生的熒光素酶可催化底物發(fā)熒光。通過檢測熒光強度可以確定。(2)將10種非致病腸道微生物(B1—B10)在適宜條件下進行體外培養(yǎng)。加入Al共培養(yǎng)2天,實驗結果如圖1,結果表明。(3)進一步將不同菌種組合與Al共培養(yǎng),實驗結果如圖2,結果顯示,說明微生物多樣性導致的定植抵抗依賴B5。(4)為證明體外研究的結論適用于體內。研究者使無菌小鼠被腸道微生物定植,檢測Al感染1天后Al菌的濃度。結果支持以上結論。但哺乳動物腸道中實現相同的定植抵抗效果需更高的微生物多樣性。將實驗結果(106、108、109)填入下表對應位置。B5-++-其他腸道微生物無10種50種10種50種Al菌濃度1010iiiiii108(5)Al和B5能利用半乳糖醇而其他腸道微生物不能。B5的突變體b5失去了該能力。科研人員利用B5、b5和其他腸道微生物進行實驗,結果如圖3。除半乳糖醇外,培養(yǎng)基還應含有營養(yǎng)物質。據圖3實驗結果,下列推測合理的是。A.③顯著低于①,說明b5對營養(yǎng)的需求與Al重疊度高于其他9種微生物B.④顯著高于③的原因是半乳糖醇對b5有害C.⑥顯著低于④是因為B5能利用半乳糖醇D.生態(tài)位重疊度越高,競爭越激烈(6)結合本研究及所學知識,闡述濫用抗菌藥可能帶來的風險(兩點)。專題16發(fā)酵工程五年考情考情分析發(fā)酵工程2024年北京卷第17題2023年北京卷第16題2021年北京卷第12題北京卷對于科技文閱讀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20題,考查的難度最低,得分率較高,綜合性較高。近幾年的高考題和模擬題中,對于這部分的考查比較頻繁,考生在本專題的普遍得分率較高,大家在復習的時候需要多做典型題目,進行綜合訓練1、(2024·北京·高考真題)啤酒經酵母菌發(fā)酵釀制而成。生產中,需從密閉的發(fā)酵罐中采集酵母菌用于再發(fā)酵,而直接開罐采集的傳統(tǒng)方式會損失一些占比很低的獨特菌種。研究者探究了不同氧氣含量下酵母菌的生長繁殖及相關調控,以優(yōu)化采集條件。(1)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在密閉發(fā)酵罐中會產生___________和CO2。有氧培養(yǎng)時,酵母菌增殖速度明顯快于無氧培養(yǎng),原因是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產生大量___________。(2)本實驗中,采集是指取樣并培養(yǎng)4天。在不同的氣體條件下從發(fā)酵罐中采集酵母菌,統(tǒng)計菌落數(圖甲)。由結果可知,有利于保留占比很低菌種的采集條件是______。(3)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可知,采集酵母菌時O2濃度的陡然變化會導致部分菌體死亡。研究者推測,酵母菌接觸O2的最初階段,細胞產生的過氧化氫(H2O2)濃度會持續(xù)上升,使酵母菌受損。已知H2O2能擴散進出細胞。研究者在無氧條件下從發(fā)酵罐中取出酵母菌,分別接種至含不同濃度H2O2的培養(yǎng)基上,無氧培養(yǎng)后得到如圖乙所示結果。請判斷該實驗能否完全證實上述推測,并說明理由_____。(4)上述推測經證實后,研究者在有氧條件下從發(fā)酵罐中取樣并分為兩組,A組菌液直接滴加到H2O2溶液中,無氣泡產生;B組菌液有氧培養(yǎng)4天后,取與A組活菌數相同的菌液,滴加到H2O2溶液中,出現明顯氣泡。結果說明,酵母菌可通過產生__________以抵抗H2O2的傷害。2、(2023·北京·高考真題)自然界中不同微生物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有些細菌具有溶菌特性,能夠破壞其他細菌的結構使細胞內容物釋出??茖W家試圖從某湖泊水樣中分離出有溶菌特性的細菌。(1)用于分離細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包含水、葡萄糖、蛋白胨和瓊脂等成分,其中蛋白胨主要為細菌提供和維生素等。(2)A菌通常被用做溶菌對象。研究者將含有一定濃度A菌的少量培養(yǎng)基傾倒在固體培養(yǎng)平板上,凝固形成薄層。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薄層變渾濁(如圖),表明。(3)為分離出具有溶菌作用的細菌,需要合適的菌落密度,因此應將含菌量較高的湖泊水樣后,依次分別涂布于不同的渾濁薄層上。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能溶解A菌的菌落周圍會出現。采用這種方法,研究者分離、培養(yǎng)并鑒定出P菌。(4)為探究P菌溶解破壞A菌的方式,請?zhí)岢鲆粋€假設,該假設能用以下材料和設備加以驗證(主要實驗材料和設備:P菌、A菌、培養(yǎng)基、圓形濾紙小片、離心機和細菌培養(yǎng)箱)。3、(2021·北京·高考真題)人體皮膚表面存在著多種微生物,某同學擬從中分離出葡萄球菌。下述操作不正確的是()A.對配制的培養(yǎng)基進行高壓蒸汽滅菌B.使用無菌棉拭子從皮膚表面取樣C.用取樣后的棉拭子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涂布D.觀察菌落的形態(tài)和顏色等進行初步判斷一、單選題1.(2024·北京海淀·二模)細菌素是某些細菌產生的具有抑菌活性的多肽類物質,可代替食品防腐劑使用。研究人員將乳酸菌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發(fā)酵,取發(fā)酵液上清滴加到長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的孔洞中,測定所形成的抑菌圈直徑,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固體培養(yǎng)基孔洞中滴加的上清液體積需保持一致B.培養(yǎng)約8h收獲細菌素相對節(jié)約成本C.整個培養(yǎng)過程中上清液的抑菌活性與乳酸菌密度呈正相關D.細菌素進入人體腸道可以被消化酶分解,安全性較高2.(2024·北京海淀·二模)乙醇梭菌可利用氧化H2釋放的能量,以CO和氨水等為主要原料合成乙醇、蛋白質等有機物。我國科學家利用乙醇梭菌發(fā)酵,收集發(fā)酵產物和菌體,作為燃料和飼料。以下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乙醇梭菌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中的生產者B.利用乙醇梭菌生產燃料和飼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C.以乙醇梭菌菌體蛋白作為飼料有助于提高能量利用率D.使用乙醇梭菌發(fā)酵產物作為燃料有助于減少化石燃料導致的污染3.(2024·北京朝陽·二模)糖化酶可將淀粉、麥芽糖等水解為葡萄糖,常用于淀粉加工產業(yè)。研究者使用好氧真菌黑曲霉以麥芽糖為碳源生產糖化酶,不同發(fā)酵階段菌體細胞干重、麥芽糖濃度及糖化酶活性如下圖所示。注:20h后根據發(fā)酵狀態(tài)進行陸續(xù)補料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前20h消耗的麥芽糖主要用于菌體的生長、繁殖B.僅需在發(fā)酵前期檢測罐內溶氧量以保證菌體生長C.20~70h糖化酶活性快速增加與菌數增加、補料有關D.可進一步調控補料方式以期實現糖化酶產量的提高4.(2024·北京順義·一模)下述實驗操作需在無菌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的是()A.將外植體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上B.從新鮮洋蔥中粗提取DNAC.對平板中分解尿素細菌計數D.用PCR儀對DNA片段進行擴增5.(2024·北京通州·模擬預測)為探究校內植物園土壤中的細菌種類,某興趣小組采集園內土壤樣本并開展相關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土壤溶液稀釋倍數越低,越容易得到單菌落B.培養(yǎng)細菌時,可以選用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C.采集土壤樣本時,應隨機采集植物園中多個不同地點的土壤D.鑒定細菌種類時,除形態(tài)學鑒定外,還可借助生物化學的方法6.(2024·北京豐臺·二模)原漿蘋果醋的簡要工藝流程為:蘋果采摘→挑選清洗→破碎榨汁→酵母發(fā)酵→醋酸發(fā)酵→陳釀2年左右。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酵母發(fā)酵結束后,改變通氣條件和升高溫度有利于醋酸發(fā)酵B.工藝流程中的“酵母發(fā)酵”發(fā)生在蘋果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中C.釀醋過程中發(fā)酵液的pH逐漸降低,與釀酒制作過程中相反D.醋酸發(fā)酵階段中釋放的CO2是由醋酸菌的線粒體基質釋放的7.(2024·北京房山·一模)《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強調均衡飲食的重要性,提倡科學飲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隔夜飯菜易產生有害物質,應少食用B.保持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C.與長期喝飲料相比,飲用白開水更利于保持水平衡D.熏制品和腌制品口味更佳,營養(yǎng)更豐富8.(2024·北京房山·一模)透明質酸(HA)是關節(jié)滑液的主要成分,若HA長鏈遭受攻擊會被分解為短鏈,則關節(jié)軟骨容易磨損而患上骨關節(jié)炎??蒲腥藛T通過改造谷氨酸棒桿菌獲得幾種工程菌生產HA,幾種工程菌所產生的HA產量和分子量如下圖,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應選擇工程菌株3進行擴大培養(yǎng)B.工程菌接種前需要擴大培養(yǎng)C.接種工程菌前培養(yǎng)基需要滅菌D.發(fā)酵過程需要及時檢測溫度和pH9.(2024·北京海淀·一模)橄欖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研究者利用“橄欖油平板透明圈法”篩選獲得兩株產脂肪酶的菌株X和Y,檢測結果如表。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酶活性(U?mL-1)透明圈空白-菌株X6.9菌株Y7.7A.可將樣液梯度稀釋后涂布于平板進行篩選B.培養(yǎng)基中的橄欖油提供微生物生長的碳源C.圖中透明圈大小僅與酶活性的大小成正比D.以上兩株菌株均可將脂肪酶分泌至細胞外10.(2024·北京朝陽·一模)酵母菌作為模式生物被廣泛地用于科學研究。下列中學生物學實驗中,酵母菌作為實驗材料使用正確的是()A.利用酵母菌進行無氧發(fā)酵制作酸奶或泡菜B.固體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酵母菌研究種群數量變化C.利用酵母菌探究細胞呼吸是否都需要氧氣D.觀察酵母菌細胞內葉綠體和細胞質的流動11.(2024·北京朝陽·一模)研究者從土壤中分離得到多株細菌,篩選出對草莓灰霉病病原體(G菌)有顯著抑制作用的菌株Z,Z菌株的發(fā)酵液對G菌的抑制效果如下。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從土壤中分離獲得Z菌單菌落時可使用平板劃線法B.使用平板培養(yǎng)Z菌株后提取該菌株的發(fā)酵液C.對照組應加入等量培養(yǎng)Z菌株的無菌培養(yǎng)基D.實驗組、對照組G菌接觸發(fā)酵液前菌落直徑應相同12.(2024·北京西城·一模)科研人員分離并篩選發(fā)酵能力強的釀酒酵母,以提高葡萄酒產量及品質。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可從新鮮葡萄表面獲得天然酵母 B.可通過稀釋涂布平板法純化菌株C.根據菌落的形態(tài)等特征初步篩選酵母 D.有氧條件下檢測菌株產氣速率鑒定其發(fā)酵能力13.(2024·北京石景山·一模)曲酸(KA)對沙門氏菌具有抑制作用。為研究荷葉提取物(LLE,用乙醇作提取液)對沙門氏菌的抑菌效果,開展抑菌實驗,結果如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培養(yǎng)皿和培養(yǎng)基都要經過滅菌處理B.倒平板操作應在酒精燈火焰旁進行C.對照組的濾紙片上滴加的是無菌水D.LLE抑制沙門氏菌的效果比KA好14.(23-24高三上·北京昌平·期末)研究者用酸筍開發(fā)具有降低膽固醇功能的益生菌。先將酸筍發(fā)酵液接種到含有CaCO3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篩選出乳酸菌。然后將乳酸菌接種到含有膽固醇的培養(yǎng)液中,篩選出能夠降解膽固醇的乳酸菌。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腌制酸筍需要水封,為乳酸菌發(fā)酵提供無氧環(huán)境B.將酸筍發(fā)酵液用稀釋涂布法接種到固體培養(yǎng)基中C.溶鈣圈直徑與菌落直徑比值大的菌落為目標菌落D.膽固醇屬于脂質,主要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氮源15.(2024·北京密云·模擬預測)下列發(fā)酵食品與發(fā)揮作用的微生物之間的對應關系不匹配的是()A.面包和饅頭:酵母菌 B.酸奶和泡菜:乳酸菌C.腐乳和醬油:青霉 D.米醋和果醋:醋酸菌16.(23-24高三下·北京延慶·階段練習)下表是某公司研發(fā)的一種培養(yǎng)大腸桿菌菌群的培養(yǎng)基配方,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成分蛋白胨乳糖蔗糖K2HPO4指示劑瓊脂含量(g)10.05.05.02.00.212.0將上述物質溶解后,用蒸餾水定容到1000mLA.蛋白胨可為目標微生物提供氮源B.根據用途劃分,該培養(yǎng)基屬于選擇培養(yǎng)基C.該培養(yǎng)基也可用來篩選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D.該培養(yǎng)基的制備流程為滅菌→加入瓊脂→倒平板17.(23-24高三下·北京延慶·階段練習)安徽名菜“臭鱖魚”是以新鮮鱖魚為原料,配以食鹽、花椒等輔料,由乳酸菌等多種微生物共同發(fā)酵制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在制作過程中加入花椒、食鹽是為了滅菌和提鮮B.經過發(fā)酵,鱖魚的蛋白質被分解為肽和氨基酸,肉質變得更加鮮嫩C.乳酸菌是厭氧微生物,家庭制作臭鱖魚需要用保鮮膜將魚裹好、用重物壓實D.利用從自然發(fā)酵的臭鱖魚中分離的乳酸菌可以制作果酒、果醋等其它發(fā)酵產品二、非選擇題18.(2024·北京門頭溝·一模)為探究蘋果中基因M在蘋果響應蘋果褐斑病病原菌(A菌)侵染過程中的功能,科研人員開展了相關實驗。(1)獲取A菌:①從田間收集的蘋果褐斑病病葉取樣,用無菌水配制成懸浮液。②純化:用法將懸浮液接種于培養(yǎng)基上,一段時間后,選擇挑取邊緣少量菌絲于新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如此經過3~4次,可使菌種得到純化。③鑒定:將分離純化得到的菌種接種于田間采集的健康蘋果葉片,待接種點出現病斑,與田間的相比并進行形態(tài)學觀察,以確認分離純化的菌株就是A菌。(2)研究者利用分離純化的A菌進行下列實驗。①將A菌接種于健康蘋果葉片,測定不同處理時間葉片中M基因的相對表達量,結果如圖1.對照組用處理。圖1顯示,表明A菌能促進M基因的表達。

②研究者進一步利用野生型和M基因過表達株系葉片進行實驗,處理后觀察葉片發(fā)病情況,結果如圖2實驗結果表明。(3)為探究M基因發(fā)揮作用的方式,請?zhí)岢鲆粋€假設,該假設能用以下材料和設備加以驗證。主要實驗材料和設備:A菌、純化的M蛋白、圓形濾紙小片和細菌培養(yǎng)箱。19.(2024·北京昌平·二模)古人為防止肉類腐爛變質,發(fā)明了臘肉這一保存方法,其中酵母菌在防腐和提升風味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研究者從農家腌制的臘牛肉中獲取A酵母菌(來源于A地區(qū)臘牛肉)和B酵母菌(來源于B地區(qū)臘牛肉),進行系列實驗。(1)以下為獲取A、B酵母菌的實驗步驟:①配制選擇培養(yǎng)基,經處理殺死全部微生物;②將兩種臘牛肉塊分別浸泡在無菌水中,一段時間后,取等量浸泡液置于不同平板上,用無菌涂抹均勻;③將接種好的平板放置在恒溫培養(yǎng)箱中,一段時間后,挑取單菌落,以獲得目的酵母菌。(2)研究者用多種香辛料腌制牛肉,腌制過程中加入0.01%亞硝酸鈉防腐,再用上述兩種目的酵母菌分別發(fā)酵處理。檢測發(fā)酵牛肉的水分含量,結果如圖1所示,并測定其他理化指標,結果如下表所示。組別A酵母菌處理組B酵母菌處理組A地區(qū)臘牛肉B地區(qū)臘牛肉蛋白質含量(%)18.0922.1925.1129.89pH5.515.415.444.80亞硝酸鹽(mg/kg)25.2125.335.444.76N-二乙基亞硝胺NDEA(μg/kg)39.7040.6049.1565.55①據圖1可知,純化的酵母菌,可使臘肉擁有更長的保質期。②據表可知,農家臘牛肉中蛋白質含量相對較高,原因是在自然發(fā)酵時,酵母菌,合成并釋放蛋白酶少,產生的氨基酸量減少,影響風味。③兩種菌株產生的亞硝酸鹽還原酶,將亞硝酸鹽轉化為NO,NO與肉中的肌紅蛋白結合,最終使肉制品呈現鮮亮的紅色。NDEA是致癌物質之一,其主要形成途徑如圖2所示。兩種菌株發(fā)酵過程中NDEA形成最可能的是途徑。與A、B地區(qū)農家臘牛肉相比,純化菌株在發(fā)酵中通過提高產品的安全性。20.(2024·北京順義·一模)靈芝是一種真菌(見圖1),生長緩慢,其中的藥用成分靈芝酸(A)具有抗癌作用。為提高A的產量,科研人員進行了系列探索。(1)傳統(tǒng)獲得A的方式是從靈芝子實體和孢子中直接提取。近年來,利用菌絲體發(fā)酵生產A被廣泛應用,其優(yōu)勢包括___。A.縮短生產周期 B.提高A的產量 C.無需提純處理(2)科研人員改進了全程振蕩培養(yǎng)菌絲的方法,將錐形瓶中振蕩培養(yǎng)2天的培養(yǎng)液倒入培養(yǎng)皿中靜置培養(yǎng)14天,檢測發(fā)現靜置培養(yǎng)時A的含量顯著高于全程振蕩培養(yǎng);進行顯微觀察,結果如圖2。①振蕩培養(yǎng)2天后,不在錐形瓶中繼續(xù)靜置培養(yǎng),而是分裝到多個培養(yǎng)皿中靜置培養(yǎng)的原因是。②結合圖2結果推測,A的合成與細胞密切相關。(3)在靜置培養(yǎng)基中添加(Ca2+能進一步提高A產量,為驗證Ca2+通過C酶促進A的合成。請選擇以下材料設計實驗補充證據(預期結果用“+”的量代表“A”的量)。a.C酶

b.C酶抑制劑

c.CaCl2溶液

d.無菌水組別菌種實驗處理檢測指標預期結果1組野生型菌株①A含量②2組d++3組③④4組⑤⑥(4)經進一步研究,科研人員構建Ca2+促進A合成的機制,如圖3。Cr可入核與F、S、L酶基因的啟動子結合調控其表達,圖4顯示,在不同培養(yǎng)條件下,檢測A合成途徑中相關酶基因的表達。綜合以上研究,評價構建圖3中調控和代謝途徑的證據是否充分。21.(2024·北京朝陽·一模)學習以下材料,回答(1)~(4)題。構建“動態(tài)調控”的工程酵母菌釀酒酵母作為極具潛力的細胞工廠,經遺傳改造后被廣泛的應用于生物燃料、化工產品、醫(yī)藥保健品等的合成,但代謝途徑改變常造成細胞生長受損即存在“生長”與“生產”之間的矛盾。為解決這一矛盾,我國研究者在釀酒酵母中構建了群體密度調控的蛋白降解系統(tǒng)。在釀酒酵母中表達擬南芥的細胞分裂素合成酶和細胞分裂素受體.并使細胞分裂素響應途徑與酵母菌內源的Ypd1-Skn7信號轉導途徑結合,構建出群體密度感應系統(tǒng),如圖。當菌體密度增至足夠高時,擴散到胞外的細胞分裂素濃度達到一定閾值,會進入細胞與受體結合,引起Skn7與特定啟動子中一段重復序列(SD)結合,導致下游基因從低表達狀態(tài)顯著上調表達水平,通過選擇適當的下游基因,實現了細胞分裂素信號的正反饋激活。研究者利用綠色熒光蛋白基因(GFP)作為報告基因進行檢測,發(fā)現當酵母菌菌體數量達到一定值時,熒光強度開始隨菌體數量增加而顯著增強。生長素受體與生長素(IAA)結合后,可進一步結合特定蛋白并導致特定蛋白的降解。這些特定蛋白中共同的氨基酸序列稱為IAA蛋白降解決定子。研究者在酵母菌中表達生長素受體,并將IAA蛋白降解決定子與目標蛋白融合表達,構建了IAA誘導的蛋白降解系統(tǒng)。法尼烯是噴氣燃料的替代品。釀酒酵母可利用F酶將法尼基焦磷酸(FPP)合成為法尼烯,E酶會與F酶競爭FPP催化合成麥角固醇,麥角固醇過少時嚴重影響菌體數量增加。研究者將群體密度感應系統(tǒng)和IAA誘導的蛋白降解系統(tǒng)整合,使工程酵母菌生長到一定密度后,才啟動E酶的降解,實現對其代謝的動態(tài)調控,提高了生產效率。(1)研究者從擬南芥中目的基因,構建后再導入釀酒酵母,經檢測鑒定后獲得工程菌。(2)如何通過提高細胞分裂素濃度實現其信號的正反饋激活,請選擇適宜的基因和啟動子填在圖中。①②③基因A:基因B:a.持續(xù)表達下游基因的啟動子b.能結合細胞分裂素的啟動子c.含有SD的啟動子d.細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e.細胞分裂素受體基因(3)為將群體密度感應系統(tǒng)和IAA誘導的蛋白降解系統(tǒng)整合入釀酒酵母,從而解決法尼烯生產中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將群體密度感應系統(tǒng)中的基因替換為IAA合成酶基因,一方面還需導入基因替換酵母菌內源的E酶基因。(4)綜合所學知識和文中信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A.利用釀酒酵母工業(yè)生產法尼烯涉及發(fā)酵工程和基因工程技術B.文中的兩個系統(tǒng)均屬于轉錄水平的代謝調控手段C.工程菌大量增殖后,細胞分裂素合成多,IAA合成少,利于F酶催化FPP合成法尼烯D.通過引入兩個系統(tǒng),實現了工程菌生長和生產的平衡,有利于提高法尼烯生產效率E.該策略也可推廣至釀酒酵母多種代謝途徑的調控,應用前景廣闊22.(2024·北京海淀·一模)溫度是影響微生物生長的重要因素,科研人員應用基因工程以實現通過溫度控制工程菌合成所需物質。(1)大腸桿菌是一種常見的微生物,常被改造為基因工程菌,其原因包括(寫出2點)。(2)為實現溫度控制蛋白質合成,科研人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