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歷程讀書筆記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1/09/wKhkGWdG_s2ARrwTAAMcfF6vi6w785.jpg)
![科學的歷程讀書筆記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1/09/wKhkGWdG_s2ARrwTAAMcfF6vi6w7852.jpg)
![科學的歷程讀書筆記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1/09/wKhkGWdG_s2ARrwTAAMcfF6vi6w7853.jpg)
![科學的歷程讀書筆記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1/09/wKhkGWdG_s2ARrwTAAMcfF6vi6w7854.jpg)
![科學的歷程讀書筆記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1/09/wKhkGWdG_s2ARrwTAAMcfF6vi6w78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學的歷程讀書筆記【篇一:科學的歷程】1.在下列原始人的崇拜中,屬于典型的原始宗教崇拜的是祖先崇拜死人崇拜圖騰崇拜生殖崇拜c2.在下列古代西亞法典中,最具典型性的法典是《蘇美爾法典》《漢謨拉比法典》《烏爾那木法典》伊新的法典b3.古代埃及的象征是神廟獅身人面像金字塔木乃伊c4.在下列宗教中,不屬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猶太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a5.被稱為“歷史之父”的史學家是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修昔底德希羅多德d6.《十二銅表法》產生于公元前350年450年550年650年b7.中古西歐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基督教哲學教育文學藝術a8.第一個經院哲學家是阿奎那落色林阿伯拉爾安塞倫d9.中古阿拉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生命力的作品是《麥噶麻特》《動物書》《天方夜談》(又名《一千另一夜》)《古蘭經》c10.人文主義的核心是公開反對神的價值強調人的價值反對神學強調人權b11.主持編撰《百科全書》的啟蒙思想家是狄德羅孟德斯鳩伏爾泰愛爾維修a12.在下列空想社會主義者中,不屬于“三大空想”的是圣西門傅立葉歐文梅葉d13.在下列理論流派中,不屬于馬克思主義三個來源的是空想社會主義德國古典哲學自由主義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c14.在小斯特勞斯下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皇帝》《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南方的玫瑰》b15.提出“日心說”的科學家是伽利略開普勒布魯諾哥白尼d16.近代力學“泰斗”是胡克牛頓波義爾阿蒙頓b17.生物進化論的“鼻祖”是拉馬克施旺達爾文弗萊明c18.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俄國文學“泰斗”是列夫.托爾斯泰契可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ashang19.美國頒布《道斯土地分配法案》,印第安人成為美國公民的時間是1777年1887年1787年1897年b20.馬丁.路德.金主張黑人與白人社會分離尋求黑人解放黑人與白人社會融合建立一個“黑人國家”c21.“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在國會通過的時間是1781年9月24日1782年9月24日1790年9月24日1791年9月24日d22.近代美國文化的主流是()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教佛教文化儒教文化a23.美國實用主義哲學集大成者是()皮爾斯杜威詹姆斯埃德華茲a24.在下列作家中,不屬于近代美國“文壇之巨頭”的是()馬克。吐溫豪厄爾斯華盛頓。歐文詹姆斯c25.加利福尼亞的“好萊塢”開始逐漸成為美國電影的中心是()1910年1911年1912年1913年d26.日本出現“蘭學”的時間是16世紀前期17世紀前期16世紀后期17世紀后期b27.近代印度文化中的伊斯蘭建筑藝術瑰寶是德里大清真寺紅堡法特普爾---西克里古都泰姬陵d28.被稱為“佛教之都”的城市是曼谷仰光金邊萬象a29.佛教傳入日本的時間大約是公元三世紀公元四世紀公元五世紀公元六世紀c30.在下列宗教中,屬于日本國有的宗教是伊斯蘭教神道教佛教基督教b31.阿里改革的中心是學習東方大力引進西方的技術和教育學習阿拉伯國家宏揚埃14世紀15—16世紀b62.羅馬帝國一分為二的時間是()公元195年公元295年公元395年公元495年c63.伊斯蘭教的經典是()《古蘭經》《天方夜譚》《古蘭經注》《黃金草原》a64.創(chuàng)造吳哥文化的是今()印度人尼泊爾人緬甸人柬埔寨人d65.在今墨西哥等地,分布著古()印加文化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拜占庭文化b66.文藝復興的核心內容是()人文主義人性理性宗教改革a67.歐洲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啟蒙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德國農民運動b68.德國宗教改革的領導人是()托馬斯。閔采爾加爾文馬丁。路德茲溫利c69.歐洲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德國農民運動啟蒙運動d70.啟蒙時代法國最著名的思想家當數()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c71.1824年在美國創(chuàng)辦共產主義新村(“新和諧”)的是()圣西門傅立葉魏特林歐文d72.德國古典哲學集大成者是()黑格爾康德費希特謝林a73.文藝復興第一個偉大學者是()彼特拉克但丁薄卡丘莎士比亞b74.《波斯人信扎》的作者是()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狄德羅c75.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戲劇作家和詩人是()但丁喬叟莎士比亞喬托c76.席勒的代表作是悲?。ǎ顿M加羅的婚禮》《陰謀與愛情》《愛彌兒》《魯濱遜漂流記》b77.小說《紅與黑》的作者是()巴爾扎克福樓拜莫泊桑司湯達d78.被馬克思稱為“階級斗爭之父”的法國資產階級史學家是()梯葉里基佐米葉萊巴克爾a79.被譽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的詩人是()萊蒙托夫普希金馮維辛杰爾查文b80.舞劇《天鵝湖》的作者是()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柴可夫斯基d81.塞萬提斯的不朽之作是()《堂吉珂德》《羊泉村》《看守菜園的狗》《最好的法官是國王》a82.《共產黨宣言》發(fā)表于()1838年2月1848年2月1858年2月1868年2月b83.《海燕》的作者是()馬雅可夫斯基肖洛霍夫高爾基阿。托爾斯泰c84.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看瓜田的人》《靜靜的頓河》《死敵》《道路》b85.“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最時髦的哲學”是()生命哲學分析哲學新黑格爾主義存在主義d86.精神分析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是()克羅齊馬利坦弗洛伊德吉爾松c87.“新政”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是()丘吉爾羅斯福希特勒墨索里尼b88.德國的“民族社會主義”簡稱()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種族主義非理性主義a89.提出“相對論”的物理學家是()居里居里夫人愛因斯坦費密c90.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的時間是1945年()5月6、9日6月6、9日7月6、9日8月6、9日d91.第三次技術革命把人類推進到()電力時代原子能時代信息時代工業(yè)化時代b92.提出“邊疆學說”的美國歷史學家是()比爾德帕林頓特納魯濱遜c【篇二:科學的歷程書本】《科學的歷程》緒論一、科學史的意義我坐在這里,應邀為正在或將要學習自然科學的年輕人寫干部科學技術的歷史。夏秋時節(jié)溫暖的陽光從寬大的鋼窗中投撤進來,使人感到幾分安逸和慵倦。遠處建筑工地上的轟鳴聲和農貿市場上的哨雜人聲,顯示了外面世界正發(fā)生的熱烈的經濟生活。雖然一想到科學的歷史,我就會掠過一陣異樣的激動,為擺脫觀念的困擾,擺脫愚昧與無知所作的艱苦卓絕的斗爭場面,以及為刷新文明社會的面貌,科學先賢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景象,仿佛一部向大自然勝利進軍的英雄史詩,勾起人的崇敬和景仰之情。但今天,在這個由科學自身造就的繁忙的世界上,誰還有閑暇來回顧過去呢?科學的歷史就其作為獵奇的材料而言已甚至遠遠不如科幻作品。在當代,年輕的讀者也許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學習科學史有什意義?我們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為什么還要了解科學的歷史?這確實是一個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1.知識就是力量今天,不大可能有人間科學有什么用了,科學的實際用處隨處可見。我們的社會生活、日常生活的每一細節(jié)都由科學支撐著,吃的是經科學栽培和科學的工藝烹制出的蔬菜、瓜果和食品,穿的是用科學工藝紡織加工出的衣服,住的是帶有電梯、電燈、電話、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錄像機、組合音響等電器的混凝土鋼架高層建筑。我們享受著科技文明的成果,誰也不會懷疑科學的用處。相反,當代中國人正越來越意識到科技對于發(fā)展生產力、發(fā)展經濟的決定性意義。2.讀史使人明智這位在近代科學創(chuàng)造時期為新時代高聲吶喊的英國哲人,這位未來科學時代的預言家,同樣說了一句對本書而言,很重要的話:“讀史使人明智”。在科學已經無孔不入地滲透在人類生活各個層面的20世紀9。年代,我們不再對我們身邊的科學表現出驚奇,我們已經對科學無動于衷。而恰恰在此時,我們需要回顧科學的歷史,因為讀史使人明智,閱讀科學的歷史使科學時代的人明智。也許,對科學史的重視首先是因為人們不再問科學有什么用。在人們還未認識到科學的用處時,也就是在科學遠末成熟、遠未進入社會生活之前,對科學歷史的回顧的確只有有限的意義。往往只有各學科的科學家在向學生講授該門學科時,為了增強趣味性而略微提一下。增加自然科學教學的趣味性確實是科學史的功能之一,今天依然有很多科學史教育工作者只是在這種意義上陳述科學史教學的必要性和理由,他們說,學習科學史能使自然科學課程變得生動有趣,它有助于理科教學。這的確是一個比較好的理由,也是對科學史有什么用這個問題的一個較直接的回答。但是,這只是科學史用處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是理解科學本身。“熟知”往往并非“真知”,今天,科學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角落,為人們所“熟知”,但正因為這樣,我們可能并不“真知”,科學。科學對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未來、人類的命運影響如此之大,可我們并不真正懂得科學是怎么一回事,這當然是十分危險的事情,應該引起高度警醒,這大概是科學史學科在本世紀迅速成長起來的重要原因。3.傳奇式的科學故事讓我們先看看科學史對學習科學知識的用處。首先當然是使功課變得有趣,它把某些科學理論與某個非常有意思的歷史故事相聯系,這樣使學習該理論變得更有吸引力一些。不過這些歷史故事往往傳說的成分很大,很難肯定是真實的科學歷史事件。我們熟知的幾個傳奇故事有:阿基米镕在浴盆里發(fā)現了浮力定律后,大喊大叫著跑上街道,赤身裸體地告訴每一個人他終于發(fā)現了浮力定律;伽利略為了證明落體定律,把一個木球和同樣大小的一個鐵球從比薩斜塔上扔下,結果是同時著地的,于是反駁了亞里士多德派哲學家認為重者先落的理論;牛頓在一個炎熱的午間躺在一棵蘋果樹下思考行星運動的規(guī)律,結果一個熟透了的蘋果掉下來打中了他,使他茅塞頓開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瓦特在他外祖母家度假,有一天他偶然發(fā)現燒水壺的壺蓋被正在沸騰的開水所掀動,結果他發(fā)明了蒸汽機??等等、等等。僅類科學傳奇故事誘發(fā)了兒童對神奇的科學世界的向往,但對于學習理科課程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幫助。倒是相反,某些傳奇故事對于深入理解科學理論還是有害的。此外,傳奇故事往往強調了科學發(fā)現的偶然性、機遇性,這使人們忽略了科學發(fā)現的真實歷史條件和科學工作的極端艱苦性。本書將盡量搜集已知的一些傳奇故事,但目的不是進一步渲染其傳奇色彩,而在于指出其真實亦或虛構,有益的啟示亦或有害的誤導。4.“古怪”科學概念的歷史由來科學思想的邏輯行程和歷史行程對學習科學理論是有益的。當我們開始學習物理學時,我們?yōu)槟切┡c常識極為格格不入的觀念而煩惱。這時候,如果我們了解一下這些物理學觀念逐步建立的歷史,接受這些觀念就變得容易多了??茖W家們并不是一開始就這樣“古怪”地思考問題,他們建立“古怪”的科學概念的過程是極好理解而且極引人入勝的。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運動”問題。物體為什么會運動呢2亞里士多德說,運動有兩種,一是天然運動,一種是被迫運動。輕的東西如氣、火向上走,重的東西如水、土向下跑,這是天然運動,這是由它們的本性決定的,就像俗話所說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輕的東西有“輕性”,重的東西有“重性”,但總的說來是向往它們各自的天然位置,也就是有所謂各歸其所的傾向。輕的東西天然處所在上面,重的東西天然處所在下面,在“各歸其所”的傾向支配下,它們自動地、出自本性地向上或向下運動。一旦物體到達了自己的天然位置,就不再有運動的傾向了。這時候只有外來的力才能迫使物體運動,這樣的運動是被迫運動。地面上物體的運動都是被迫運動,因為它們已經達到了最低處所。被迫運動依賴于外力,外力一旦消失,被迫運動也就停止了。亞里士多德關于運動的這些觀念很符合常識。比如從其天然運動理論可以得出重的東西下落得快,而輕的東西下落得慢的結論。這我們是有體會的,玻璃彈子當然比羽毛下落得快。又比如,由其被迫運動理論可以得出,不推一個物體,物體是不動的,推力越大動得越快,突然撒手,運動就會停止,這一點我們也經常體驗到。對這些結論,我們從常識的角度覺得很自然,很有道理??墒墙锢韺W首先要破除這些觀念。“運動”觀念上的變革首先是由伽利略作出的。伽利略從一個邏輯推理開始批評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他設想一個重物(如鐵球)與一個輕物(如紙團)同時下落,按亞里士多德的理論,當然是鐵球落得快,紙團落得慢,因為較重物含有更多的重性?,F在,伽利略設想把重物與輕物綁在一起下落會發(fā)生什么情況。一方面,綁在一起的兩個物體構成了一個新的更重的物體,因此,它的速度應該比原來的鐵球還快,因為它比鐵球更重。但另一方面,兩個不同下落速度的物體綁在一起,快的物體必然被慢的物體拖住而不再那么快,同時,慢的物體也被快的物體所帶動,比從前更快一些。這樣,綁在一起的兩個物體最終達到一個平衡速度,這個速度比原來的鐵球速度饅,但比原來紙團速度快。這兩方面的推理都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但卻是相互不一致的。因此,伽利略推測落體速度與其重量有關系的說法值得懷疑。從邏輯上講,解決這個矛盾的唯一途徑是:下落速度與重量無關,所有物體的下落速度都相同。伽利略這位真正的近代科學之父,近代實驗科學精神的創(chuàng)造者,并不滿足于邏輯推理,而是繼續(xù)做了斜面實驗。他發(fā)現,斜面上的落體作加速運動,而且加速度與重量無關。他還發(fā)現,斜面越陡,加速度越大,斜面越乎,則加速度越小。在極限情況下,斜面垂直,相當于自由下落,不同物體的加速度應該是一樣的。斜面完全水平,加速度為零,這時一個運動物體就應該是沿直線永遠運動下去。物體運動的保持并不需要力,需要力的是物體運動的改變。這實在是一個重大的觀念更新。伽利略沒有直接觀察落體運動狀況,因為自由落體加速度太大,而當時準確的計時裝置還未出現。想一想,伽利略發(fā)現擺的等時性時,是用自己的脈搏計時的,就可以明白當時科學儀器的缺乏。斜面可以使物體下落的加速度減小,因而可以對其進行觀測,在此基礎上,伽利略最終用“思想實驗”由斜面的情形推到自由落體和水平運動的情形。所謂比薩斜塔實驗大概是沒有什么根據的,因為:一,伽利略本人沒有留下任何記載;二,這個實驗當時也無法真的做出來;三,即使真做出來了,其結論恐怕對伽利略也是不利的,因為,該實驗的實驗條件很復雜,有空氣阻力,不是理想狀態(tài)。對于這一點,讀者運用中學學過的力學知識就可以理解。這個關于“運動問題”的科學史故事,對讀者深入學習牛頓力學知識是有好處的。因為在回顧這個觀念更替的過程中,我們自己的觀念也不知不覺地發(fā)生了改變,這比直接從概念、定律和公式出發(fā)去學習牛頓力學當然要生動有趣得多,而且印象深刻得多。當然,前面所講極為簡短,實際所發(fā)生的比這要復雜得多。5.“知道”不等于“理解”追究科學史的用處,使我們有必要在“知道”(knowing)和“理解”(mnderstanding)之間作出區(qū)別。為了掌握一門科學知識,我們大多不是從閱讀這門學科的歷史開始,相反,我們從記住一大堆陌生的符號、公式、定律開始。然后是在教師和課本的示范下,反復做各種情形下的練習題,直至能把這些陌生的公式、定律靈活運用到處理各種情況為止,我們才算掌握了這些知識。但我們真的“理解”這些知識嗎?那可不一定。理解這些定律的含義可以完全是另一回事。我知道一位非常年輕的大學生,他高考的物理成績幾乎是滿分,但是在興高采烈地去大學報到的旅途上,他卻一直在苦苦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人從輪船和火車上跳起來時,仍能落回原處,而輪船和火車在他跳離的這段時間中并沒有從他腳底下溜走一段距離??蓱z的孩子,他在輪船上試了好幾次,情況都差不多,輪船一點兒也沒有溜走的意思。后來,他突然想起,地球時時刻刻都在轉動,而且轉速極大,也從來沒有發(fā)生過跳起來后落不回原地的事情,這是怎么回事呢?想著想著,高分的大學生睡著了。后來,他讀了一門有關的科學史書,懂得了牛頓第一定律的真實含義,他才恍然大悟,痛罵自己愚昧無知。這個故事應該很恰當地說明“知道”與“理解”的區(qū)別。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因為這位年輕大學生的故事就是我自己早年的經歷。有了知識并不等于理解,會解題不意味著掌握了物理概念。在深入地理解物理定律的本質方面,科學史是有用處的。6.理科教學的缺憾也許是文化傳統的關系,中國教育界盛行的依然是分數教育、技能型教育。這種教育的一個消極后果是培育了不少科學神話,樹立了不正確的科學形象,以及對科學產生了不正確的看法。首先是將科學理論靜止化、僵化,其次是將科學理論神圣化、教條化,再次是將科學技術化,最后是將科學實用化、工具化。不用說,試圖破除種種科學神話,糾正不正確的科學形象,正是本書的重要使命。不過我們首先得仔細具體地看一看,這些科學神話是如何掩蓋了真正的科學世界的面貌,以便心中有數,有的放矢。與當代科學的專門化、專業(yè)化相適應,基礎教育也實行分科。先是文理分科,再是數理化生分科,再是更細致的分科,如物理分成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等等。分科教育很顯然是為了造就專門人才。但在中學時期,通才教育是更有實際意義的。只有極少數人將來成為科學家,但為了這極少數人的未來成長,所有學生都得接受極專門的訓練,這是相當不合理而且是浪費智力資源的。大多數人真正需要的是樹立恰如其分的科學形象,以便在這個科學時代理智地對待科學、對待社會、對待生活。7.教條的態(tài)度與批判的態(tài)度在教科書中紛至杳來的新概念、新術語、新公式、新定律面前,學生逐漸形成了這樣的觀念:這就是真理,學習它、記住它。久而久之,歷史性的、進化著的科學理論被神圣化、教條化,人們不知道這個理論從何而來,為什么會是這樣。但我們還要相信‘它是真的,因為它是科學。這種教條的態(tài)度明顯地與科學精神格格不入,但在科學教育中產生這樣的態(tài)度又是相當普遍的。因為學生不知道一個理論源于哪些問題,有多少種解決問題的方案,以及為什么人們選擇了其中一種并稱之為科學理論。學生也不知道這種理論是可錯的,并非萬古不變的教條,也許學生自己經過思考就能對偉大科學家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出異議。所有這一切,在以灌輸知識為目的的教學中肯定是得不到應有反映的,它不自覺剝奪了學生的懷疑和批判精神,而懷疑和批判精神對于科學發(fā)展恰恰是不可或缺的。我們毫不奇怪地看到,大多數人對科學理論太遠懷著一種崇敬心情,這種心情無論對于理解該理論的真正價值,還是理解該理論的條件性和局限性都沒有益處。在我的印象中,達爾文的進化論一直享受著真理的位置,達爾文之后生物學上對進化論的發(fā)展在普通教育界一直是模糊的,仿佛它已進入了絕對真理的行列。久為傳頌的是達爾文主義所經受的責難以及對這些責難作成功地的駁斥的一段故事。那是在1860年的英國牛津,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剛剛在上一年出版并引起廣泛的注意和爭論,學術界內部亦有分歧。達爾文主義的著名斗士赫胥黎堅定地捍衛(wèi)進化論,遭到牛津大主教威爾伯福斯的譏諷,他責問道:我要請問一下坐在我的旁邊,在我講完以后會把我撕得粉碎的赫胥黎教授,請問“與猴子發(fā)生關系的是你祖父這一方,還是你祖母這一方?”面對這惡意中傷,赫胥黎從容不迫地先從科學事實方面進行駁斥,然后說:“我過去說過,現在再說一次,一個人沒有理由因為猴子作他祖父而感到羞恥。在我的回憶中叫我感到羞恥的倒是這樣一種人:他慣于信口雌黃,并且不滿足于他自己活動范圍里的那些令人懷疑的成就,卻要粗暴地干涉他根本不理解的科學問題。所以他只能避開辯論的焦點,而用花言巧語和詭辯的辭令來轉移聽眾的注意力,企圖煽動一部分聽眾的宗教偏見來壓倒別人。這才是真正的羞恥啊!”這段故事確實是捍衛(wèi)科學真理的典范。然而,如果從進化論本身的缺陷以及面臨的發(fā)展角度看,威爾伯福斯主教的責問也有重要的科學意義。他實際上表達了這樣一個問題:是否“存在一種通過特殊遺傳而積累有利變異的能力,它與競爭規(guī)律以及所出現的有利變異一起在自然界中積極地起作用;”達爾文其時,細胞學說剛剛建立,遺傳學尚未開始,這樣的“能力”也就是在進化中起作用的遺傳因子尚未出現,主教的譏諷中所包含的有意義的問題實際上無法回答。今天,進化論經過了新達爾文主義進入了綜合進化論時期。威爾伯福斯的問題可以回答了,其作為惡意中傷已變得毫無力量,而這恰恰是生物學的進步和進化論本身的發(fā)展所帶來的。8.片面的理解與全面的理解科學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發(fā)展的、進化著的。幾乎沒有什么比科學史更能使人認識到這一點了。不僅如此,自然科學各個分支領域相互聯系的方面,在按學科分塊的教科書中肯定也得不到體現。最典型的例子大概要數熱力學第一定律,這個定律又稱為能量守恒定律。就我自己的經驗,從教科書中我始終未能獲得關于這個定律的完整理解,因為它涉及的面太廣了。從歷史上看,它首先來自運動不滅原理,雖然古代哲學家們已經提出過運動不滅的思想,但只有給出了運動的量度,運動不滅原理才可成為一個科學原理并付諸應用。有意思的是,運動的量度一開始就出現了分歧,有人把質量與速度的乘積作為運動的量度,也有人認為運動量應由質量與速度的平方的乘積來標度。經過長時間的爭論和力學本身的發(fā)展,人們在18世紀發(fā)現了機械能的守垣定律。能量守恒原理的最終確立有賴于在更多領域里相關研究的出現,第一是熱與機械運動相【篇三:八月炮火讀書心得體會】淺談讀書讀書的益處:使人更充實、豐富,有知識。是思想訓練,境界提升,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魯迅)強調閱讀面一定要廣,要不斷擴充。保持一生的閱讀習慣。不斷進步,終生學習。大學畢業(yè)后仍要學習。一生中都要不斷豐富自己。人是要提高境界的,而人的境界是無止境的。人生應有意義,有價值。要學會自主學習。讀書和沒讀書肯定是不一樣的,境界會不同。(如有可能閱讀原著)為什么讀書:人生與追求因讀書而有根據,一旦找到此類書籍就應讀熟,作為行為根據讀書的態(tài)度: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改變氣度。讀書肯定是有用的,可以提升個人的修養(yǎng),修養(yǎng)是長期積累而成的,讀書并不需要有很明確的目的。我們已經具備自我學習和自我發(fā)展的能力,要對讀書重視,觀念的轉變很重要。學術的態(tài)度:學習本應有嚴肅的態(tài)度,要努力,有自覺的意識,學術水平的高低靠積累,不強調客觀,強調人自身的努力,是對個人品質的要求。閑說“讀書”:讀書與做人做事有著割舍不開的聯系,因為覺得讀書對人的教育和啟示,是其它的事情替代不了的。其作用和享受是影響人生與激勵人生獲取“財富”最寶貴的東西。讀書使我們懂得道理,使我們知道美好,使我們學會思考,使我們更加聰明。不讀書人就會荒廢,就會失去思考和美麗,失去聰明和品質。一個人假如沒有了思考,也就失缺了聰明,不聰明就近于動物和走向愚昧。讀書讓我們明白很多,清楚很多,懂得很多。光讀書還不夠,我們還得以讀書的方式來讀人、讀事,讀時代、讀社會,讀懂城鄉(xiāng)、讀懂山水,讀懂歷史,讀懂自己。在生活中,不認識人,不認識自己的人不在少數。有的事情不知道是人不會讀,還是讀不懂,有的東西不知道是人不愿讀,還是讀不明。很多人倒是讀了,卻都讀糊涂了,讀懶惰了,讀自私了。原因是他們讀來了一點物質上的享受,就不再有更高更雅更善更美的追求了。讀書能讀到一份工作,讀來一個飯碗,也算是沒有白讀。這是現實中普遍讀書的目的。如果讀書不是為了修身養(yǎng)性,不是為了更高境界和其它目的,讀書只能是為升官發(fā)財和為工作飯碗而經濟實惠。讀書讀到何種地步,達到何種境界,這都是因人因事因環(huán)境因條件而不同。讀書若讀得超凡脫俗,那人的氣質、性格、品德、風度、才能和才情等都將是過人的。讀書讀出思想和智慧,讀得不被他人它物所左右所誘惑,這就進入了不一般的生活境界了。我們讀書開始總有目的,因目的不同而要求也不一樣,選擇的不同,方式方法也不相同。無論讀書的結果如何,讀書的行為和過程,是熏陶人、教育人、成長人的重要途徑。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書,要學會讀、能讀、愛讀,從讀中品,在讀中賞。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讀出自己的一份心情;讀出自己的陽光和雨露,讀出自己的養(yǎng)分和空氣。這委實是讀書帶來的益處。它有一種獲得知識而增強生活信心的力量,有一種發(fā)現美欣賞美又擁有美的機會和能力。讀書的美好是不讀書的人無法體驗和知道的。讀書是為了充實自己,為滿足心理和感情的需要。越是充實滿足,就越覺得不充實不滿足,也就越需要讀書。因此,生活的內容就越離不開書。我們讀書不僅是解讀自己,而且是解讀社會和人生。懂得什么書需要精讀泛讀,什么書需要誦讀默讀,什么書可讀和不可讀。其實生活就是讀書。讀到什么樣,讀什么?都有自己的愛好和選擇。讀書的根本就是為做人做事,為提高豐富自己,也是更好地為奉獻自己。十種讀書方法(1)泛讀(2)精讀朱熹在《讀書之要》中說:“大抵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爾?!边@里“熟讀而精思”,即是精讀的含義。也就是說,要細讀多思,反復琢磨,反復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華。對本專業(yè)的書籍及名篇佳作應該采取這種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說,精讀是最重要的一種讀書方法.(3)通讀即對書報雜志從頭到尾閱讀,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了解全貌,以求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鳥瞰全景”的效果。對比較重要的書報雜志可采取這種方法。(4)跳讀這是一種跳躍式的讀書方法??梢园褧袩o關緊要的內容放在一邊,抓住書的筋骨脈絡閱讀,重點掌握各個段落的觀點。有時讀書遇到疑問處,反復思考不得其解時,也可以跳過去,向后繼續(xù)讀,就可前后貫通了。(5)速讀這是一種快速讀書的方法,即陶淵明提倡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梢圆蓜駫呙璺ā?,一目十行,對文章迅速瀏覽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適用于閱讀同類的書籍或參考書等。(6)略讀這是一種粗略讀書的方法。閱讀時可以隨便翻翻,略觀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而這一部分內容常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7)再讀有價值的書刊雜志不能只讀一遍,可以重復學習,“溫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斯泰認為“重讀一本舊書,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復是學習之母。重復學習,有利于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強化劑。(8)寫讀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語也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之說。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手腦共用,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并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9)序例讀讀書之前可以先讀書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內容概要,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有指導地進行閱讀。讀書之后,也可以再次讀書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鞏固提高。(10)選讀就是讀書時要有所選擇。古往今來,人類的文化寶藏極為豐富。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不加選擇,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讀書,就不會收到好的效果??梢越Y合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目,進行閱讀,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必讀(40種)*《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魯迅選集》《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國史大綱》錢穆《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陳旭麓《古代漢語》王力主編*《美的歷程》李澤厚*《萬歷十五年》黃仁宇《鄉(xiāng)土中國》費孝通《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索爾茲伯里*《走向世界——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考察西方的歷史》鐘書河《陳寅格的最后二十年》陸健東*《中國:傳統與變革》費正清與賴肖爾《劍橋晚清史》*《現代化新論》羅榮渠《古詩源》沈德潛*《史記選》王伯祥《傅譯傳記五種》*《荒蕪英雄路》張承志*《孤獨的狂歡——數字時代的交往》吳伯凡《經濟學》斯蒂格利茨*《科學史》q?c?丹皮爾*《世界史綱》h?g?韋爾斯《第三帝國的興亡》威廉?夏伊勒*《光榮與夢想》曼徹斯特*《西方哲學史》羅素*《精神分析引論》弗洛伊德《理想的沖突》l?t?賓克萊*《展望二十一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權力的轉移》阿爾溫?托夫勒*《熵:一種新的世界觀》里夫金與霍華德*《控制論、信息論、系統科學與哲學》王雨田主編《社會心理學》)時蓉華《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霍金《唐吉河德》塞萬提斯,楊絳譯*《莎士比亞悲劇四種》卞之琳譯《幻滅》巴爾扎克,傅雷譯二、選讀(80種)《網絡創(chuàng)世紀》郭良*《數字化生存》尼葛洛龐帝*《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頓*《第三次浪潮》托夫勒《企業(yè)之魂》喬治?吉爾德《莊子淺注》曹礎基《論語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據清理服務合同范例
- 2025合資買房合同
- 公司食堂 供貨合同范例
- 承包油漆車間合同范例
- fidic國際合同范例
- 個體 雙方合作合同范例
- 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教育應用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檔案信息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銅陵學院《數理統計(多元統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三峽》說課稿9篇
- SB/T 10952-2012實木復合門
- 大洋洲-澳大利亞(區(qū)域課件)【知識精講+備課精研】 高中區(qū)域地理教學 課件 (世界地理、中國地理)
- GB/T 917-2017公路路線標識規(guī)則和國道編號
- GB/T 16823.3-1997螺紋緊固件擰緊試驗方法
- 《學法-知法-守法》PPT-完美版
- GB/T 10003-2008普通用途雙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
- 中國民俗禮儀課程
- 不同的節(jié)日與習俗
- 傷口造口學習匯報課件
- 公積金調研報告3篇
- 英語口語 購物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