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我國耕食文化源遠流長,為了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以及節(jié)氣與植物生長之間的關系,我園按照四季節(jié)氣特點,遵循節(jié)氣時令,以“耕”和“食”為生活的線索,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參與勞作、體驗農耕、制作美食等,參與從土地到餐桌完整的耕食過程,感受勞動果實來之不易,開啟了一段耕食生活之旅。本文將以“三場進階”為抓手展開幼兒園“四季耕食”課程,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一系列有益實踐探索與研究。關鍵詞:“三場進階”“四季耕食”幼兒園課程新路徑我園構建的特色“四季耕食”課程依托園所獨特的地域環(huán)境,周邊有四季變化鮮明的農田與農作物,伴隨四季的變化節(jié)律,按照各自的四季節(jié)氣特點,以“耕”和“食”為生活的線索,從觀察自然大地、培育土壤、種植蔬菜、采摘收獲、美食制作等角度入手系統(tǒng)地了解季節(jié)、鄉(xiāng)土植物的變化,讓耕食文化體驗回歸生活,建立更健全的認知框架,促進幼兒身心平衡發(fā)展??傊ㄟ^不斷地教育教學實踐和研討,發(fā)揮集體力量,筆者得以在實踐和理論之間架起一道橋梁,進而梳理“田園耕種場—食俗體驗場—生活實習場”的三站策略(圖1),讓幼兒借助耕作了解食材來源,認識食物本來的樣子,懂得順時擇食,拉近了人與土地、土地與餐桌之間的距離。一、“田園耕種場”:體驗農耕妙旅我園充分發(fā)揮戶外種植園、班級自然角和花草園的資源優(yōu)勢,積極打造“田園耕種場”的農耕場域,推進“四季耕食”課程的實施,讓幼兒都能夠參與農耕勞動體驗活動。(一)讓幼兒在“農博館”感受農耕文化“農博館”是我園打造的注重自然體驗的空間環(huán)境與材料投放場地,以種植、收獲、加工等農事勞作、農藝實踐、農具創(chuàng)制活動為核心體驗內容,旨在幫助每一位幼兒在親歷種植、觀察、收獲、探究、品嘗、再加工的農耕過程中深入了解家鄉(xiāng)本土農俗和傳統(tǒng)農耕文化。1.“田間耕種”依據節(jié)令變化,教師帶領幼兒走進耕種苑,討論種什么、怎么種,在農事勞作中基本掌握播種、鋤地、采摘、晾曬等勞動技能,嘗試自主種植和管理,體驗收獲的快樂,并能與同伴協商合作,積極參與切洗、曬干等農作物再加工的過程。2.“玩創(chuàng)農具”幼兒可以隨時根據需要自主取放和認識鐵耙、鋤頭和石臼等實用的傳統(tǒng)農耕器具,幫助幼兒豐富和拓展關于農用勞動工具的認知經驗,促使其能主動學習農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勞動技能,感受其中蘊含的勞動智慧。3.“耕學小組”在實地觀察后,通過圖片、視頻等記錄方法,記錄農民伯伯的農耕動作與不同農具?;貓@后,通過成立小組探討不同耕種技能的要領,一步步分析“耕”的動作。通過幼兒自主回憶再現農耕步驟與共同解析的方法,加深幼兒對“耕”的印象,為實踐操作做好充分準備。(二)讓幼兒在“試驗田”參與農事勞作我園注重幼兒的好奇心,順應幼兒的探究興趣,以小組形式領取一塊“試驗田”,讓幼兒在參與“種—養(yǎng)—收—享”系列活動過程中(見圖2),學會主動觀察、發(fā)現、對比、合作,學會通過連續(xù)的觀察記錄及種植故事去表達自己的發(fā)現和感受,真正使自然環(huán)境成為幼兒主動探究的田地。1.菜園勞作之“種”——種什么谷雨時節(jié),教師根據幼兒自己的愛好和季節(jié)特點,梳理了“我們想種什么”思維導圖,激發(fā)幼兒參與耕種活動的情感,引導幼兒自主確定種植內容、認識種子、比較種子、認識工具、了解種子的生長條件等,在種植前做了充分的準備。2.菜園探究之“養(yǎng)”——如何養(yǎng)為了便于幼兒隨時記錄和觀察發(fā)現農作物的生長變化,筆者自主制定了《小農夫手賬日記》,幫助幼兒記錄下除草、澆水、除蟲等養(yǎng)護工作(見圖3),幼兒通過“伙伴式”“外交式”養(yǎng)護活動來培養(yǎng)合作勞動能力,經過辛苦勞動,切實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3.菜園探究之“收”——豐收啦在收獲蔬菜的過程中,教師追隨幼兒的腳步,以兒童會議形式討論“怎么收”“需要哪些工具”(見表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勞動成果的采摘游戲,雖然人人都干得汗流滿面,但是也能讓幼兒真正體會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喜悅之情大于勞力之辛。4.菜園探究之“享”——怎么吃主要以時蔬美食、蔬菜藝創(chuàng)、菜園故事等形式表達和分享豐收的喜悅。幼兒還用自己靈巧的雙手進行蔬菜藝術創(chuàng)作(見圖4),運用繪畫、講述等形式表達種、養(yǎng)、收等菜園故事。二、“食俗體驗場”:品味食育滋味我園秉承食育和勞動互融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設了一個讓幼兒感知食物味道的場所——“食俗體驗場”,讓幼兒增進對食物的興趣和喜好,體驗制作和分享的樂趣,在做一做、嘗一嘗中,豐富幼兒食育知識,鍛煉幼兒動手能力,同時將家鄉(xiāng)食俗文化植根于幼兒心中。(一)讓幼兒在“廚藝室”探索食技魅力兒童廚藝工作室的設立為幼兒開啟了一段奇妙的美食之旅。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安全的工具、新鮮的食材,幼兒在參與實際制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清洗食材、切配分裝、烹制食物。在這一過程中讓幼兒完整地體驗廚房勞作,不僅能使幼兒體驗動手操作和共同分享食物的樂趣,也能探索到食技魅力所在。1.私定食譜——“我的餐點我做主”對于幼兒而言,“吃”是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他們萌生出自主制定食譜的想法。為了給幼兒一份專屬的“私人定制”,教師鼓勵幼兒先調查了解不同人的口味,再進行甄選,于是我們成立“私廚食譜”的專項小組,根據膳食寶塔結構圖和保健醫(yī)生營養(yǎng)搭配食譜,幼兒篩選出健康、有機的食材,配置出葷素搭配、粗細中和、菜湯結合的健康食譜。為了給幼兒提供更好的體驗,大家還對每日的餐點進行回訪,將個性化定制做到既營養(yǎng)均衡,又滿足其他幼兒需求,這也許就是孩子們心中的“完美食譜”。通過“我的健康食譜”系列活動,幼兒了解了飲食與健康的密切聯系,了解了各種營養(yǎng)成分,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初步養(yǎng)成了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2.營養(yǎng)搭配——“我的飲食我選擇”食育是生活化的教育,要求分辨出健康與不健康的食物,選擇對身體有益的食物,是生活中健康飲食的根基。所謂擇食力是指幼兒對于不同食物的選擇能力,從不由自主地挑食,變成主動、健康地擇食,讓幼兒學會“挑”食,選擇對自身有益的食物。以白菜為例,基于幼兒的興趣及白菜主題的價值,從幼兒視角出發(fā),共同商討并設計了“我喜歡的白菜”食育活動實施路徑(見圖5),引導幼兒在眾多蔬菜中找到白菜,通過以白菜為主題的感官認知、浸入式體驗等引導幼兒充分調動感官認識白菜的顏色、形態(tài)、味道,從而進一步認識白菜對身體的重要作用。還可以以講故事、談話為主題進行白菜主題食育,充分拓展講解白菜的特征及烹飪方法,如白菜湯、白菜餅,讓幼兒選擇最喜愛的一種做法并讓他們主動參與,親手勞作,從而使幼兒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不挑食,擁有正確的擇食力。這不僅加深了健康飲食文化在幼兒心中的印象,還讓幼兒對飲食的分類有了初步的了解,讓幼兒學會獨立進行健康飲食的搭配。(二)讓幼兒在“食味坊”領略四季食俗食俗風味館是一個讓幼兒感知食物味道的場所,主要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主線,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季更迭,彰顯飲食之道,弘揚中國傳統(tǒng)食俗文化。食俗館本著“當時、當季、當地”的進食原則,通過直接感知、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的方式,激發(fā)幼兒對四季食物的興趣,使其能夠認識時令果蔬、了解食物五味,進一步選擇當季食材、制作時令美食,從而體驗不同時令季節(jié)的調料與適宜的烹飪方式。1.春之味——“野菜正當食”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隨處可見的野菜,更是春季特有的絕佳美食之一。有了前期的調查,幼兒知道餐桌上常吃到的野菜有:蕨菜、折耳根、香椿、薺菜、菊花腦……緊接著,幼兒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描畫出野菜的形態(tài)。不同野菜的外形特征烙印在幼兒心中。整個過程中幼兒自己動手挖野菜、自己擇菜、清洗、動手制作,感受野菜田間美味,享受“咬春”的獨特魅力。2.夏之味——“夏至涼面多”中國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江南一帶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qū)的重要習俗。通過前期的行走研學和調查訪問,幼兒了解到面條有很多品種,在南方有陽春面、干湯面、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面等,而北方則有打鹵面和炸醬面。教師可引導幼兒在品嘗和分享中各自說說面條的味道,幫助幼兒形成順時而食的飲食習慣。3.秋之味——“甜蜜梨膏糖”干燥的秋冬季節(jié)來臨,幼兒圍繞“關于梨膏糖,我知道”“關于梨膏糖,我想知道”展開討論,歸納出最終所需要的材料和制作梨膏糖的步驟:“洗梨—削梨—切梨—榨汁—攪拌—放入模具—插上紙棒—糖漿冷卻—脫?!保w驗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4.冬之味——“冬藏來腌制”在冬至、大寒節(jié)氣的食育課中腌制食物為冬藏美食佳作。俗話說“冬臘風腌,蓄以御冬”,冬至節(jié)氣前后,天氣越來越干燥,正是腌制臘肉的好時機。在安徽,臘肉是非常受歡迎的美食,親手腌制臘肉,才是冬天的味道。幼兒通過選擇不同肉質、調配腌制和晾曬等過程收獲了勞動果實。三、“生活實習場”:開啟耕食生活“四季耕食”課程是一種回歸生活的課程,更是一種回歸教育的課程。我園將課程延續(xù)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垃圾分類、廚余堆肥、光盤行動等活動,它不僅僅是一份飽足,更是學會珍惜、分享與感恩的體現。這無時無刻不在告訴我們,要正確引導幼兒認識到一食一味皆是生活,踐行健康、有機的耕食生活,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情趣,為幼兒健康成長、快樂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一)讓幼兒在“光盤行動”中懂得珍惜糧食生活即教育,回歸生活,處處有課堂。節(jié)日猶如生活的調味劑,賦予生活更豐富的色彩和情感。我園一直特別重視每年的每個節(jié)日,注重以節(jié)日來開啟耕食生活。恰逢世界糧食日,教師注重“四季耕食”課程在真實的生活中開展,與幼兒的個體經驗相匹配,引導幼兒為迎接“世界糧食日”做各項與耕食相關的準備,通過“光盤行動”使節(jié)日更具儀式感、教育感,并及時總結自己在節(jié)日中的收獲與耕食能力。首先,引導幼兒親身體驗,了解水稻種植生長的過程,體驗水稻耕種的艱辛,感知糧食的來之不易。其次,正確引導幼兒認識米飯,充分感知一粒米的重要性。最后,幼兒提議道:“我們可以在紙上畫個格子做記錄啊,每次吃完的小朋友就在紙上做一個標記?!蔽顼埡?,大家將自己的用餐情況用表格打卡的方式來記錄,大家還特地定制了專屬徽章用來獎勵“光盤小能人”的小朋友。時至今日,在物質條件優(yōu)越的情況下,節(jié)約糧食仍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需要具備的美德。教師以糧食日這一節(jié)日話題為切入點,開展一系列“光盤行動”活動,讓幼兒了解光盤的意義,從小養(yǎng)成不挑食、不浪費、節(jié)約糧食的好習慣。光盤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厲行節(jié)約、倡導珍惜的生活態(tài)度。(二)讓幼兒在“堆肥計劃”中形成環(huán)保理念踐行“四季耕食”課程理念,從土地到餐桌,再從餐桌到土地,營造一個綠色的環(huán)保家園,形成生態(tài)平衡的再循環(huán)。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親近自然、直接感知和實際操作的耕食方式將環(huán)保理念滲透到幼兒的生活中,將生活中的廚余垃圾進行有效再利用,人人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美化生活環(huán)境。幼兒組建“環(huán)保護衛(wèi)聯盟”,通過前期調查,大家發(fā)現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廚余垃圾制作有營養(yǎng)的堆肥,幫助菜園里的農作物生長。最終大家決定從家里收集堆肥桶、紙箱、泡沫箱和塑料瓶等工具進行堆肥計劃。幼兒觀察到小的果皮比大塊的果皮發(fā)酵得更快,將收集的果皮和菜葉等切碎,再進行堆肥,這樣加快堆肥的制作時間。制作堆肥成功后,幼兒把自己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車間安全生產協議書
- 防止股東競爭協議書
- 買賣房車庫合同協議書
- 體育生紀律管理協議書
- 勞動培訓簽服務協議書
- ktv股東合同協議書
- 餐館合股開店協議書
- 鋁礦施工合作協議書
- 購車簽訂免責協議書
- 黃山定點醫(yī)藥協議書
- 中國鐵路西安局招聘高校畢業(yè)生考試真題2024
- (五調)武漢市2025屆高三年級五月模擬訓練生物試卷(含答案)
- 2023北京初三一模數學試題匯編:代數綜合(第26題)
- 畢業(yè)設計產品包裝設計
- 2025-2030年中國服務器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安全生產月活動查找身邊安全隱患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課件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聽力錄音稿+聽力音頻
- 【MOOC】線性代數-浙江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江蘇省啟東市高中數學 第二章 平面向量 第6課時 2.3.2 向量的坐標表示(1)教案 蘇教版必修4
- 社會主義發(fā)展簡史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北方工業(yè)大學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吸收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