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9講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知識梳理知識梳理一、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1.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1)實驗探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按表中實驗步驟要求完成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填寫下表:實驗原理eq\o(2NO2g,\s\do16(紅棕色))?eq\o(N2O4g,\s\do16(無色))ΔH=-56.9kJ·mol-1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熱水中混合氣體顏色;冰水中混合氣體顏色實驗結(jié)論混合氣體受熱顏色加深,說明NO2濃度,即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混合氣體被冷卻時顏色變淺,說明NO2濃度,即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2)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規(guī)律①任何化學反應都伴隨著的變化(放熱或吸熱),所以任意反應的化學平衡狀態(tài)都受溫度的影響。②當其他條件不變時:溫度升高,平衡向反應方向移動;溫度降低,平衡向反應方向移動。(3)用v—t圖像分析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已知反應:mA(g)+nB(g)?pC(g)ΔH<0,當反應達平衡后,若溫度改變,其反應速率的變化曲線分別如下圖所示。t1時刻,升高溫度,v′正、v′逆均,但吸熱反應方向的v′逆增大幅度,則v′逆v′正,平衡逆向移動。t1時刻,降低溫度,v′正、v′逆均,但吸熱反應方向的v′逆減小幅度。則v′正v′逆,平衡正向移動。2.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規(guī)律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催化劑改變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反應混合物的組成,但是使用催化劑能改變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所需的。(2)用v—t圖像分析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t1時刻,加入催化劑,v′正、v′逆同等增大,則v′正v′逆,平衡?!緟⒖即鸢浮考由钭儨\增大減小能量可逆吸熱放熱增大大>減小大>不能時間倍數(shù)=不移動二、勒夏特列原理1.定義: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如溫度、濃度、壓強等),平衡將向著能夠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簡單記憶:改變→減弱這種改變。2.適用范圍(1)勒夏特列原理僅適用于的反應體系,過程或未達到平衡的均不能使用該原理。此外,勒夏特列原理對所有的(如溶解平衡、電離平衡和水解平衡等)都適用。(2)勒夏特列原理只適用于判斷“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時平衡移動的。若同時改變影響平衡移動的條件,則不能簡單地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來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只有在改變的對平衡移動的方向影響時,才能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進行判斷。【參考答案】減弱已達到平衡不可逆可逆過程動態(tài)平衡方向幾個條件一致典例分析典例分析考點一: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典例1】1,3丁二烯與HBr發(fā)生的加成反應是可逆反應。加成反應分兩步:第一步生成碳正離子();第二步碳正離子進行1,2加成或1,4加成。反應進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2加成產(chǎn)物比1,4加成產(chǎn)物穩(wěn)定B.與0℃相比,40℃時1,3丁二烯的轉(zhuǎn)化率增大C.從0℃升至40℃,1,2加成正反應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應速率的增大程度D.從0℃升至40℃,1,2加成正反應速率增大,1,4加成正反應速率減小【答案】C【解析】A.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1,4加成產(chǎn)物比1,2加成產(chǎn)物穩(wěn)定,故A錯誤;B.1,3丁二烯與HBr發(fā)生的加成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與0℃相比,40℃時1,3丁二烯的轉(zhuǎn)化率減小,故B錯誤;C.1,3丁二烯與HBr發(fā)生的加成反應是放熱反應,從0℃升至40℃,平衡逆向移動,1,2加成正反應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應速率的增大程度,故C正確;D.從0℃升至40℃,反應速率都加快,故D錯誤;選C??键c二: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典例2】CO2催化加氫制CO技術(shù)是兼顧新能源和實現(xiàn)碳達峰的重要途徑之一,該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CO2(g)+H2(g)CO(g)+H2O(g)ΔH達到平衡后,若升溫,c(H2)降低,則ΔH>0B.催化劑表面易于形成氧空位,有效促進CO2的吸附活化C.圖中的a、b、c、d、e五個步驟中,每個步驟都有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D.催化劑(In2O3)能加快催化加氫的速率,是因為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答案】C【解析】A.升高溫度,反應CO2(g)+H2(g)=CO(g)+H2O(g)中c(H2)降低,則平衡正向移動,所以ΔH>0,A正確;B.隨著催化劑表面氧空位的形成,催化劑的吸附能力增強,有效促進CO2的吸附與活化,B正確;C.圖中e步驟,發(fā)生的是CO2的吸附作用,沒有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C錯誤;D.催化劑(In2O3)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從而加快催化加氫的速率,D正確;故選C??键c三:勒夏特列原理的應用【典例3】已知:[Co(H2O)6]2+呈粉紅色,[CoCl4]2呈藍色,[ZnCl4]2為無色?,F(xiàn)將CoCl2溶于水,加入濃鹽酸后,溶液由粉紅色變?yōu)樗{色,存在以下平衡:[Co(H2O)6]2++4Cl=[CoCl4]2+6H2O,用該溶液做實驗,溶液的顏色變化如圖所示,以下結(jié)論和解釋正確的是()A.由實驗①可推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B.等物質(zhì)的量的[Co(H2O)6]2+和[CoCl4]2中σ鍵數(shù)之比為8∶2C.實驗②是由于c(H2O)增大,導致平衡逆向移動D.由實驗③可知配離子的穩(wěn)定性:[ZnCl4]2>[CoCl4]2【答案】D【解析】A.置于冰水浴中溶液變成粉紅色,說明平衡逆向移動,也說明逆反應為放熱反應,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故A錯誤;B.1個[Co(H2O)6]2+中σ鍵數(shù)為6+26=18,1個[CoCl4]2中σ鍵數(shù)為4,則等物質(zhì)的量的[Co(H2O)6]2+和[CoCl4]2中σ鍵數(shù)之比為18:4=9:2,故B錯誤;C.水溶液中水的濃度可視為定值,平衡移動與c(H2O)沒有關(guān)系。加水稀釋,溶液變成粉紅色,加水稀釋,溶液的體積增大,導致[Co(H2O)6]2+、[CoCl4]2和Cl的濃度都減小,而Co(H2O)6]2+、Cl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和大于[CoCl4]2的化學計量數(shù),即左側(cè)微粒濃度減小的多,平衡逆向移動,故C錯誤;D.加少量ZnCl2固體,溶液變成粉紅色,說明平衡Co(H2O)6]2++4Cl[CoCl4]2+6H2O逆向移動,是因為Zn2+結(jié)合Cl生成了更穩(wěn)定的配離子[ZnCl4]2,導致溶液中c(Cl)減小,平衡逆向移動,故配離子的穩(wěn)定性:[ZnCl4]2>[CoCl4]2,故D正確;答案選D。同步訓練同步訓練一、單選題1.2NO(g)+O2(g)?2NO2(g)體系中能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A.及時分離出NO2氣體 B.擴大容器體積C.增大O2的濃度 D.選擇高效催化劑【答案】C【解析】A.及時分離出NO2氣體,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動,正向移動;但是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A錯誤;B.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擴大容器體積,平衡逆向移動,且物質(zhì)的濃度均減小,反應速率減慢,B錯誤;C.增大O2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反應物濃度變大,反應速率變大,C正確;D.選擇高效催化劑可加快反應速率,但不改變平衡移動,D錯誤;故選C。2.有一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反應:3A(s)+2B(g)3C(g),ΔH>0。為了使平衡向生成C的方向移動,應選擇的條件是()①高溫
②低溫
③高壓
④低壓
⑤加催化劑A.①③ B.①③⑤ C.①④ D.②④⑤【答案】C【解析】3A(s)+2B(g)=3C(g),ΔH>0,正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①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向(放熱)反應移動;②降低溫度,平衡向逆向(吸熱)反應移動;③壓強增大,平衡向逆向(氣體體積減?。┓较蛞苿樱虎芙档蛪簭?,平衡向正向(氣體體積增大)方向移動;⑤加催化劑不會引起化學平衡的移動;①④符合題意,故選C。3.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N2(g)+3H2(g)=2NH3(g)
△H=92.4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氨氣液化分離或升高溫度,都有利于提高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B.保持容積不變時充入少量Ar氣體,壓強增大,平衡不移動C.將1molN2(g)和3molH2(g)充入一密閉容器中反應,放出92.4kJ的熱量D.加入催化劑,改變了反應的路徑,反應的△H也隨之改變【答案】B【解析】A.反應為放熱的反應,升高溫度,反應逆向移動,不利于提高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A錯誤;B.保持容積不變時充入少量Ar氣體,壓強增大,但是各反應物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B正確;C.反應為可逆反應,進行不徹底,故將1molN2(g)和3molH2(g)充入一密閉容器中反應,放出小于92.4kJ的熱量,C錯誤;D.加入催化劑,改變了反應的歷程,但不改變反應的△H,D錯誤;故選B。4.下列實驗事實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A.工業(yè)上用SO2和O2制備SO3時,選擇常壓而不用高壓B.將氯化鋁溶液加熱蒸干,最終得氫氧化鋁固體C.對2HI(g)=H2(g)+I2(g),減小容器體積,氣體顏色變深D.使用鐵觸媒能加快合成氨的反應速率【答案】B【解析】A.工業(yè)上用SO2和O2制備SO3時,選擇常壓而不用高壓是因為常壓時SO2的轉(zhuǎn)化率已經(jīng)很高,若加壓對設(shè)備要求高,增大投資和能量消耗,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A不選;B.氯化鋁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和HCl,HCl易揮發(fā),升高溫度促進其揮發(fā),水解徹底進行,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加熱至蒸干,得到氫氧化鋁固體,可以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B選;C.對,減小容器體積,濃度增大,顏色變深,平衡并不發(fā)生移動,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C不選;D.鐵觸媒為催化劑,使用鐵觸媒,能加快合成氨的反應速率,但不能使平衡發(fā)生移動,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D不選;答案選B。5.工業(yè)上可通過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在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投入等物質(zhì)的量和CO,測得相同時間內(nèi)CO的轉(zhuǎn)化率隨溫度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增大壓強甲醇轉(zhuǎn)化率增大B.b點反應速率C.平衡常數(shù),反應速率D.生產(chǎn)時反應溫度控制在80~85℃為宜【答案】B【解析】A.該反應是體積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則甲醇轉(zhuǎn)化率增大,故A正確;B.根據(jù)圖中曲線,最高點是達到平衡即,最高點以前的點都是未達到平衡的點,是正在建立平衡的點即b點反應速率,故B錯誤;C.根據(jù)圖中最高點以后的點,升高溫度,平衡轉(zhuǎn)化率降低,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則平衡常數(shù),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越快即,故C正確;D.根據(jù)圖中曲線在80~85℃時,轉(zhuǎn)化率最大,因此生產(chǎn)時反應溫度控制在80~85℃為宜,故D正確。綜上所述,答案為B。6.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C(s)+H2O(g)?CO(g)+H2(g)
△H>0,達到平衡后,其他條件不變時,下列措施能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的是()A.減小壓強 B.降低溫度 C.移走CO D.加入催化劑【答案】B【解析】由題干已知C(s)+H2O(g)?CO(g)+H2(g)
△H>0正反應是一個氣體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結(jié)合勒夏特列原理解題即可:A.減小壓強,化學平衡向著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即向正反應方向移動,A不合題意;B.降低溫度,化學平衡向著放熱反應方向移動,即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符合題意;
C.移走CO即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不合題意;D.加入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能是平衡發(fā)生移動,D不合題意;故答案為:B。7.一定溫度下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對于可逆反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達到化學平衡時,(正)=(逆)=0B.當體系壓強不隨時間變化時,C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保持不變C.達到化學平衡后,減小體系壓強,增大,減小,平衡逆向移動D.不變時,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答案】B【解析】A.達到化學平衡時,(正)=(逆)0,A錯誤;B.根據(jù)題干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氣體的系數(shù)之和發(fā)生改變,當體系壓強不隨時間變化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C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保持不變,B正確;C.達到化學平衡后,減小體系壓強,生成物和反應物的濃度同時減小,則減小,減小,平衡逆向移動,C錯誤;D.只與反應的始態(tài)和終態(tài)有關(guān),與平衡無關(guān),故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D錯誤;故答案為:B。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N2(g)+3H2(g)=2NH3(g)
△H=?92.4kJ?mol?1,平衡后,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B.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組分濃度不再改變,正、逆反應速率不再變化C.升高溫度時,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是由于反應的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D.常溫下鐵與稀硫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若將稀硫酸改為濃硫酸,產(chǎn)生氫氣速率更快【答案】B【解析】A.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N2(g)+3H2(g)=2NH3(g)△H=?92.4kJ?mol?1,平衡后,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度增大,平衡向吸熱反應即逆向移動,故A錯誤;B.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組分濃度不再改變,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故B正確;C.升高溫度時,活化能沒有變化,故C錯誤;D.常溫下鐵與濃硫酸發(fā)生鈍化,故D錯誤;綜上所述,答案為B。9.已知:2SO2(g)+O2(g)=2SO3(g)ΔH,不同條件下反應過程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反應的ΔH<0B.過程b發(fā)生兩步反應,第一步為吸熱反應C.過程b使用了催化劑,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D.反應物斷鍵吸收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成鍵釋放能量之和【答案】C【解析】A.根據(jù)圖象可知,反應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則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即ΔH<0,A正確;B.由圖可知,過程b的中間產(chǎn)物的能量比反應物能量高,故第一步為吸熱反應,B正確;C.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使平衡發(fā)生移動,不能提高SO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C錯誤;D.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熱=反應鍵能之和生成物鍵能之和<0,即反應物斷鍵吸收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成鍵釋放能量之和,D正確;故選C。10.研究表明汽車尾氣處理存在反應:N2O(g)+CO(g)=N2(g)+CO2(g),N2O與CO在Fe+作用下發(fā)生反應的能量變化及反應歷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升高溫度,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減小B.Fe+不影響該反應的焓變C.FeO+可以有效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zhuǎn)化率D.Fe++N2O→FeO++N2,F(xiàn)eO++CO→Fe++CO2兩步反應,前者反應速率慢【答案】C【解析】A.根據(jù)反應物的能量高,生成物的能量低,則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減小,故A正確;B.根據(jù)反應歷程圖可知,總反應為N2O(g)+CO(g)=N2(g)+CO2(g),實際過程是分兩步進行的,第一步由Fe+和N2O經(jīng)過過渡態(tài)得到產(chǎn)物FeO+和N2,第二步反應為FeO++CO→Fe++CO2,F(xiàn)e+為反應的催化劑,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率,不影響反應的焓變,故B正確;C.FeO+為中間產(chǎn)物,中間產(chǎn)物與反應物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無關(guān),所以FeO+不能有效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故C錯誤;D.由圖可知,第一步反應Fe++N2O→FeO++N2所需活化能大,所以反應速率慢,故D正確;答案選C。二、綜合題11.氫氣既是一種優(yōu)質(zhì)的能源,又是一種重要化工原料,高純氫的制備是目前的研究熱點。(1)甲烷水蒸氣催化重整是制備高純氫的方法之一,甲烷和水蒸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CH4(g)+2H2O(g)CO2(g)+4H2(g)△H=+165.0kJ·mol1已知反應器中存在如下反應過程:ⅰ.CH4(g)+H2O(g)CO(g)+3H2(g)△H1=+206.4kJ·mol1ⅱ.CO(g)+H2O(g)CO2(g)+H2(g)△H2化學鍵H—HO—HC—HC≡O(shè)鍵能E/(kJ·mol1)436465a1076根據(jù)上述信息計算:△H2=____。(2)欲增大CH4轉(zhuǎn)化為H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填標號)。A.適當增大反應物投料比n(H2O):n(CH4)B.提高壓強
C.分離出CO2(3)H2用于工業(yè)合成氨:N2+3H22NH3。將n(N2):n(H2)=1:3的混合氣體,勻速通過裝有催化劑的反應器反應,反應器溫度變化與從反應器排出氣體中NH3的體積分數(shù)φ(NH3)關(guān)系如圖,反應器溫度升高NH3的體積分數(shù)φ(NH3)先增大后減小的原因是____。(4)某溫度下,n(N2):n(H2)=1:3的混合氣體在剛性容器內(nèi)發(fā)生反應,起始氣體總壓為2×107Pa,平衡時總壓為開始的90%,則的轉(zhuǎn)化率為____?!敬鸢浮?1)41.4kJ·mol1(2)AC(3)當溫度低于T0時,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相同時間內(nèi)生成的NH3越多,高于T0時,反應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升高溫度,化學平衡逆向移動,導致NH3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4)20%【解析】(1)根據(jù)題干信息可知,反應I:CH4(g)+2H2O(g)CO2(g)+4H2(g)△H=+165.0kJ·mol1,反應ⅰ.CH4(g)+H2O(g)CO(g)+3H2(g)△H1=+206.4kJ·mol1,則反應I減去反應i可得反應ii,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H2=△H△H1=(+165.0kJ·mol1)(+206.4kJ·mol1)=41.4kJ·mol1,故答案為:41.4kJ·mol1;(2)根據(jù)題干方程式CH4(g)+2H2O(g)CO2(g)+4H2(g)△H=+165.0kJ·mol1可知正反應是一個氣體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據(jù)此分析解題:A.適當增大反應物投料比n(H2O):n(CH4),即增大H2O蒸氣的用量,平衡正向移動,CH4的轉(zhuǎn)化率增大,A符合題意;
B.提高壓強,上述平衡逆向移動,CH4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減小,B不合題意;、C.分離出CO2即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CH4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C;(3)H2用于工業(yè)合成氨:N2+3H22NH3。將n(N2):n(H2)=1:3的混合氣體,勻速通過裝有催化劑的反應器反應,即氣體經(jīng)過反應器的時間相同,反應器溫度變化與從反應器排出氣體中NH3的體積分數(shù)φ(NH3)關(guān)系如圖,由圖示信息可知,當溫度低于T0時,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相同時間內(nèi)生成的NH3越多,高于T0時,反應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升高溫度,化學平衡逆向移動,導致NH3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故答案為:當溫度低于T0時,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相同時間內(nèi)生成的NH3越多,高于T0時,反應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升高溫度,化學平衡逆向移動,導致NH3的體積分數(shù)減?。?4)某溫度下,n(N2):n(H2)=1:3的混合氣體在剛性容器內(nèi)發(fā)生反應,起始氣體總壓為2×107Pa,平衡時總壓為開始的90%,根據(jù)三段式分析可知:,恒溫恒容時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即=90%,即得x=0.2a,則的轉(zhuǎn)化率為=20%,故答案為:20%。12.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實驗:向2支試管中分別加入0.5gNa2CO3固體和0.5gNaHCO3固體,再分別加入30mL0.3mol·L1鹽酸,充分反應后,用手觸摸試管,明顯感覺到加Na2CO3固體的試管變熱了,加NaHCO3固體的試管變冷了。甲同學由此得出結(jié)論:(aq)+2H+(aq)=H2O(l)+CO2(g)△H1<0,(aq)+H+(aq)=H2O(l)+CO2(g)△H2>0?;卮鹣铝袉栴}:(1)乙同學認為該實驗不一定能得到甲同學的結(jié)論,因為碳酸鈉或碳酸氫鈉固體溶于水時會有能量變化,乙同學的觀點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2)查閱資料:反應I:(aq)+2H+(aq)=H2O(l)+CO2(g)△H1=12.14kJ·mol1反應II:(aq)+H+(aq)=H2O(l)+CO2(g)△H2+12.64kJ·mol1反應III:(aq)+H+(aq)=(aq)
△H3=_______kJ·mol1②向VmLcmol·L1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2VmLcmol·L1稀鹽酸。下列圖像中,能正確表示該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的是_______(填標號)。A.B.C.D.(3)該化學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設(shè)計實驗驗證碳酸鈉、碳酸氫鈉分別與稀鹽酸反應的熱效應。表格一:試劑1試劑2混合前溫度/℃混合后溫度/℃0.5gNa2CO340mLHCl19.021.70.5gNaHCO340mLHCl19.018.1表格二:試劑1試劑2混合前溫度/℃溶解后溫度/℃靜置后的溫度/℃試劑3混合前溫度/℃混合后溫度/℃0.5gNa2CO310mLH2O19.022.319.010mLH2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東莞正規(guī)購房合同范本
- 公司用車租賃合同范本
- 加入合作社合同范本
- 儲蓄存款合同范本
- 關(guān)于旅游合作合同范本
- 分包價格合同范本
- 養(yǎng)雞養(yǎng)殖服務(wù)合同范本
- 書寫墻體大字合同范本
- 勞務(wù)合同范本工人
- 保時捷卡宴保護膜施工方案
- 華東師大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1周周考”
- DBJ50-T-385-2023半柔性復合路面技術(shù)標準
- 職業(yè)院校教師人工智能素養(yǎng):內(nèi)涵流變、框架構(gòu)建與生成路徑
- 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如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 2025年廣東中考物理學科模擬試卷(廣東專屬)
- (完整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20以內(nèi)進退位加減法(1600道題)計算卡
- 2025年包頭鐵道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光伏安全施工方案范本
- 北京2024年北京市測繪設(shè)計研究院面向應屆生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上半年江蘇省南通如東事業(yè)單位招聘7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