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概論》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B/22/wKhkGWc_HFWAROGsAAKmptzsOPU074.jpg)
![《考古學概論》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B/22/wKhkGWc_HFWAROGsAAKmptzsOPU0742.jpg)
![《考古學概論》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B/22/wKhkGWc_HFWAROGsAAKmptzsOPU0743.jpg)
![《考古學概論》課程教學大綱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B/22/wKhkGWc_HFWAROGsAAKmptzsOPU0744.jpg)
![《考古學概論》課程教學大綱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B/22/wKhkGWc_HFWAROGsAAKmptzsOPU0745.jpg)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古學概論》教學大綱課程名稱:考古學概論英文名稱:IntroductiontoArchaeology課程編號:F053081071學分:3學分總學時/課內實踐學時:48學時課程性質:必修課程開課單位:文法學院適應對象: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yè)一、課程簡介考古學概論為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yè)基礎課程,課程目的與任務為系統(tǒng)了解考古學的基本概念、研究對象、學科體系、學科歷史、研究內容與基本方法及文化遺產的價值等,并為田野考古概論、科技考古概論等其他課程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以促進專業(yè)教育水平和質量。課程教學方式以課堂授課為主,以平時作業(yè)與期末試卷結合作為考核方式。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案例式教學,將所需掌握理論模塊化、案例化。教學過程中注重融合課程思政元素,注重文物保護、遺產利用、“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考古學”與“四個自信”相結合。根據(jù)考古學科特點從具體內容出發(fā)逐步涵育學生人文綜合素養(yǎng),增強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自覺弘揚民族文化,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領悟度等情感價值。IntroductiontoArchaeologyisoneofthebasiccoursesofcultureandarchaeology.Themainpurposeofteachingistosystematicallyunderstandthebasicconcepts,researchobjects,disciplinesystem,disciplinehistory,researchcontentandbasicmethods,andthevalueofarchaeologicalheritage,andtolayagoodfoundationforthestudyofotherprofessionalcourses,soastopromotethelevelandqualityofprofessionaleducation.Theteachingmethodismainlyclassroomteaching,andtheassessmentmethodisthecombinationofhomeworkandfinalexaminationpaper.Thecombinationoftheoryandpractice,caseteaching,theneedtomasterthetheoryofmodularization,case.Intheteachingproces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lementsofthecurriculumareintegrated,andculturalrelicsprotection,heritageutilization,"Chinesestyle,Chinesestylearchaeology"and"Threeself-confidence"arecombined.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archaeology,thecoursegraduallycultivatesstudents'comprehensivehumanisticqualityfromspecificcontents,enhancesthesenseofidentityofChines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consciouslycarriesforwardnationalculture,andimprovestheunderstandingofsocialistcorevaluesandotheremotionalvalues.二、課程目標1.增強學生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自覺弘揚民族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厚植愛國情懷,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2.了解考古學的基本概念、研究對象、學科體系、發(fā)展歷史,掌握考古學基本的理論與方法。3.初步掌握各類考古遺存的分析方法,運用所學的考古學基本理論及方法分析各類考古現(xiàn)象,以及文化遺產保護相關理論和措施。1.Toenhancestudents'senseofidentityofexcellent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consciouslycarryforwardnationalculture,andstrengthenculturalconfidence.Weshouldhaveabetterunderstandingofthetime-honored,extensiveandprofoundChinesecivilizationandstrengthenourculturalconfidence.2.Tounderstandthedevelopmenthistoryofarchaeologyandmasterthebasictheoriesandmethodsofarchaeology3.applythetheoriesandmethodslearnedtoanalyzearchaeologicalphenomena三、課程目標與畢業(yè)要求對應關系畢業(yè)要求指標點課程目標畢業(yè)要求1:掌握歷史學、考古學、博物館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了解學科發(fā)展概況及學術前沿信息2、3畢業(yè)要求2: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較強的田野考古、文物鑒定、保護及修復實踐能力2、3畢業(yè)要求3:具有堅定、正確政治信念,熱愛祖國,對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有一定了解1、2四、課程教學安排課程共有9項教學內容,具體安排如下。序號教學內容思政元素課堂教學學時實驗/實踐教學學時學時小計1導論:什么是考古學職業(yè)教育552考古學發(fā)展簡史中國考古百年歷程553田野考古根植田野、上下求索664分期與考古學文化“中國風格”考古學885考古遺存分析中華文化博大精深666環(huán)境、資源與經(jīng)濟研究文化自信:中華文明探源1667古代社會研究理論自信:“中國氣派”考古學668思想文化研究文化自信:中華文明探源2449遺址保護與公共考古學保護文化遺產、傳承優(yōu)秀文化22合計4848教學安排1.導論:什么是考古學教學要求:了解考古學的意義和局限、考古學的學科分支及與其他學科的關系,掌握考古學的定義、考古學的研究對象范疇。教學內容:課程的性質、內容與學習方法、什么是考古學、考古學的研究對象、考古學的學科體系。重點難點:考古學定義、考古學研究對象;遺址和區(qū)域思政元素: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特色考古學2.考古學發(fā)展簡史教學要求:了解歐美、中國考古學發(fā)展簡史,以及當前考古學理論流派。教學內容:歐美考古學簡史,中國考古學簡史。重點難點:新考古學、殷墟的發(fā)掘;“三期說”、“后岡三疊層”思政元素:中國考古百年歷程3.田野考古教學要求:了解田野考古工作流程、水下考古與航空遙感考古前沿,掌握考古調查、考古發(fā)掘環(huán)節(jié)中的要點。教學內容:考古調查,考古勘探,考古發(fā)掘,水下考古與航空遙感考古。重點難點:區(qū)域系統(tǒng)調查、常規(guī)勘探方法、發(fā)掘資料的整理;區(qū)域系統(tǒng)調查與聚落考古理論思政元素:根植田野、上下求索4.分期與考古學文化教學要求:了解考古學的分期方法、考古學文化的命名及層次結構,掌握考古地層學與類型學基本原理、文化因素分析法、考古學文化的區(qū)系類型,能夠運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分析古代物質文化。教學內容:年代學分析,考古類型學,考古學文化重點難點:相對年代、絕對年代、類型學、文化因素分析法、區(qū)系類型;文化因素分析法、考古學文化的區(qū)系類型思政元素:“中國風格”考古學5.考古遺存分析教學要求:了解考古遺存的種類、不同種類考古遺存的研究方法。教學內容:人工遺物分析、人工遺跡分析、自然遺存分析重點難點:不同種類遺存的分析方法;操作鏈、微痕分析思政元素:中華文化博大精深6.環(huán)境、資源與經(jīng)濟研究教學要求:了解環(huán)境考古和手工業(yè)考古的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掌握手工業(yè)考古操作鏈理論,能夠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古代環(huán)境、生業(yè)、經(jīng)濟相關問題。教學內容:生存環(huán)境的重建、生業(yè)經(jīng)濟、手工業(yè)經(jīng)濟重點難點:不同的生業(yè)方式、手工業(yè)的門類;專門化生產、環(huán)境考古思政元素:文化自信:中華文明探源17.古代社會研究教學要求:了解聚落考古的方法和理論、聚落組成單位、聚落布局、聚落的空間分布形態(tài)、聚落形態(tài)的歷時演變,能夠用動態(tài)的角度解決聚落考古問題。教學內容:聚落考古、人口與社會組織重點難點:聚落考古的方法和理論,社會組織和社會結構;聚落、聚落形態(tài)和聚落考古思政元素:理論自信:“中國氣派”考古學8.思想文化研究教學要求:了解符號的作用、文字的功能、禮儀和禮制、信仰和宗教在古代思想文化中的作用。教學內容:藝術、符號與文字,習俗、禮儀與宗教重點難點:文字的起源、習俗的產生和發(fā)展;思想文化研究方法思政元素:文化自信:中華文明探源29.遺址保護與公共考古教學要求:了解考古遺址的保護與利用管理制度,掌握公共考古學興起的緣起和內容。教學內容:考古遺址的保護與利用,公共考古學重點難點:公共考古學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公共考古學思政元素:保護文化遺產、傳承優(yōu)秀文化五、課內實踐教學內容及要求無六、課程考核與評價考古學概論課程的考核方式為閉卷考試,最終成績由平時成績與考試成績兩部分構成,其中,平時成績占比30%,依據(jù)學生出勤、課堂表現(xiàn)及中期作業(yè)給出,考試成績占比70%,試題類型主要涵蓋填空、選擇、名詞解釋、簡答、論述等,考查內容主要涉及授課過程中基本概念、理論等。考核環(huán)節(jié)分值考核/評價細則平時作業(yè)20根據(jù)全部作業(yè)的得分再按20%計入總成績課堂表現(xiàn)10根據(jù)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售汽車合同范本
- 土方清運工程合同范例
- 二人和伙合同范例
- 通信鐵塔吊裝施工方案
- 個人協(xié)商合同范例
- 外墻涂漆工程合同范例
- 教育評價體系改革:策略與實施路徑探討
- 企業(yè)勞務安全合同范本
- 共享汽車租賃合同范例
- 儀器維修采購合同范例
- 初中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第六章 力和機械》章節(jié)練習(含答案)
- 金礦管理制度
- 橋梁樁基礎施工概述及施工控制要點
- 云南省普通初中學生成長記錄模板-好ok
- SB/T 10415-2007雞粉調味料
- JB/T 20036-2016提取濃縮罐
- 考古繪圖基礎
- GB/T 3452.4-2020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4部分:抗擠壓環(huán)(擋環(huán))
-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理論(第三版)》第十三章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標準論
- 變更索賠案例分析
- 2022年4月自學考試06093《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歷年真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