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
《病原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
《病原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
《病原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4頁
《病原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病原生物學》教學大綱課程名稱:病原生物學英文名稱:PathogenBiology課程編號:F045122151學分:6總學時/課內實踐學時:108/30課程性質:必修課程開課單位:醫(yī)學院醫(yī)學檢驗系適應對象: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五年制本科)一、課程簡介病原生物學主要是研究與醫(yī)學有關的病原生物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和免疫性,病原學的診斷方法和防治原則。在病原生物學基本理論中重點闡述病原生物引起的感染和抗感染的機制,遺傳變異的原理和消毒滅菌的基本知識及應用,對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病原生物從對比的角度,闡述各自的特性與區(qū)別。通過該課程的教學,使得學生掌握本專業(yè)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能,為進一步學習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有關課程和對微生物及寄生蟲所致疾病的診斷、預防及治療奠定基礎,并通過討論典型案例加強醫(yī)學倫理文化滲透,培養(yǎng)具有全球視野、職業(yè)道德以及人文精神的合格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人才。二、課程目標1.學習尊重患者和醫(yī)者,弘揚社會正義和人文關懷,樹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一切為患者服務、保障人類健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2.讓學生對病原生物及其引起的疾病對人類個體及其群體健康的危害有較系統(tǒng)全面的認識,對疾病的診斷和防治原則有基本認識,進而能科學解讀病原生物相關的報道或事件;3.了解常見感染性疾病的流行規(guī)律,能辯證認識人類病原-疾病-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對危害個體或群體健康的病原生物及其地球上其他各種生命形式有理性認識,辯證認識病原-疾病,醫(yī)者-患者、人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養(yǎng)成批判性思維。三、課程目標與畢業(yè)要求對應關系本課程的課程目標對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畢業(yè)要求指標點的支撐情況如表1所示:表1:課程目標與畢業(yè)要求對應關系畢業(yè)要求指標點課程目標畢業(yè)要求11-③掌握生命各階段各種常見病、多發(fā)病的發(fā)病原因,認識到環(huán)境因素、社會因素及行為心理因素對疾病形成與發(fā)展的影響,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掌握病原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生物學特性、致病機制;熟悉機體抗感染免疫的特點和常見病原的主要實驗室診斷方法及防治原則。畢業(yè)要求22-?能夠對患者和公眾進行有關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預防等方面知識的宣傳教育。了解常見感染性疾病的流行規(guī)律,能辯證認識人類病原-疾病-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畢業(yè)要求33-⑦具有科學態(tài)度、創(chuàng)新能力和分析批判精神。辯證認識病原-疾病,醫(yī)者-患者、人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養(yǎng)成批判性思維。四、課程教學安排本課程共有36項教學內容,具體安排如下。表2:課程教學安排表序號教學內容思政元素課堂教學學時實驗/實踐教學學時學時小計1緒論引導學生關注時事,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222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yī)德醫(yī)風教育4263細菌的生理3694噬菌體115細菌的遺傳與變異226細菌的感染與免疫培養(yǎng)“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yī)德醫(yī)風。46107細菌感染的檢測方法與防治原則1458球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yī)德醫(yī)風229腸桿菌科2210弧菌屬著名科學家科赫發(fā)現(xiàn)霍亂弧菌“逗號”的過程,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理、孜孜不倦、不畏犧牲的敬業(yè)精神1111厭氧性細菌2212分枝桿菌屬1113動物源性細菌2214其他細菌學習科學家的敬業(yè)精神,對工作對事業(yè)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以及認真踏實、恪盡職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1115放線菌1116支原體1117立克次體1118衣原體1119螺旋體1120病毒的基本性狀2221病毒的感染與免疫1122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與防治原則1123呼吸道病毒2224胃腸道病毒2225肝炎病毒我國一以貫之的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1126蟲媒病毒和出血熱病毒1127皰疹病毒1128逆轉錄病毒黨和政府執(zhí)政為民的本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yōu)越性1129其他病毒1130朊粒1131真菌學我們黨和政府執(zhí)政為民的本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yōu)越性1132總論愛國主義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思考問題2233醫(yī)學蠕蟲-線蟲職業(yè)素質教育;團隊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愛國主義教育841234醫(yī)學蠕蟲-吸蟲職業(yè)教育;祖國醫(yī)學源遠流長62835醫(yī)學蠕蟲-絳蟲祖國醫(yī)學源遠流長42636醫(yī)學原蟲愛國主義教育;樹立正確人生觀10414合計7830108教學安排:1.緒論教學要求: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概念、種類、特點;熟悉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了解微生物研究范疇和發(fā)展簡史。重點難點:微生物的分類及各類特點。思政元素:通過介紹近年來許多傳染病的流行,如新型肺炎、SRAS、禽流感、猩紅熱等,引導學生關注時事,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教學內容:(一)微生物的概念、種類與分布;(二)病原微生物的概念,醫(yī)學微生物研究的范疇及研究對象;(三)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四)微生物發(fā)展簡史。2.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教學要求:掌握細菌的基本形態(tài),G+菌與G-菌細胞壁的結構與功能,細菌的特殊結構與功能,革蘭氏染色的方法與結果判讀,熟悉測量細菌的單位,細菌的基本結構,革蘭氏染色的實際意義;了解細菌的形態(tài)學檢查法。重點難點:細胞壁基本結構組成;G+、G-細胞壁的結構特點、細胞壁功能;細菌L型的定義及其與臨床上的某些慢性感染病之間的關系;特殊結構組成及每種結構的定義、功能及其醫(yī)學上的意義。細胞膜的結構與功能、質粒的種類和功能;核質的組成與功能。思政元素:通過臨床案例導入,引導學生從現(xiàn)在起培養(yǎng)“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yī)德醫(yī)風。教學內容:(一)細菌形態(tài)、大小和排列;(二)細菌的結構;(三)細菌形態(tài)與結構檢查法。3.細菌的生理教學要求:掌握細菌生長繁殖條件、繁殖方式、合成代謝產物種類及其醫(yī)學意義,消毒與滅菌常用術語及概念;熟悉細菌的生長曲線,分解代謝產物的意義,細菌在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情況,物理、化學消毒滅菌方法;了解細菌的營養(yǎng)物質,細菌人工培養(yǎng)的方法、意義及用途,細菌的分類方法。重點難點: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及群體生長的規(guī)律;細菌的合成代謝產物及醫(yī)學上的意義。教學內容:(一)細菌的理化性狀;(二)細菌的營養(yǎng)與生長繁殖;(三)細菌的新陳代謝;(四)細菌的人工培養(yǎng);(五)抑制或殺滅微生物的理化因素;(六)細菌的分類。4.噬菌體教學要求:掌握噬菌體的基本概念、分類、特點;掌握毒性噬菌體的概念,溫和噬菌體的概念及其與細菌遺傳物質轉移的關系;了解噬菌體的應用。重點難點:溫和噬菌體的概念及其與細菌遺傳物質轉移的關系。教學內容:(一)噬菌體的生物學性狀;(二)毒性噬菌體;(三)溫和噬菌體;(四)噬菌體的應用。5.細菌的遺傳與變異教學要求:掌握細菌遺傳與變異的物質基礎;掌握轉化、接合、轉導、溶原性轉換的概念;熟悉耐藥質粒的分類及其與耐藥性的關系;了解細菌變異的實際應用。重點難點:轉化、接合、轉導、溶原性轉換的概念教學內容:(一)細菌基因組;(二)細菌基因突變;(三)基因的轉移和重組;(四)細菌遺傳變異在醫(yī)學上的實際意義。6.細菌的感染與免疫教學要求:掌握正常菌群、機會致病菌的概念,機會致病菌的致病條件,細菌的毒力,內、外毒素的區(qū)別,細菌感染的概念、來源、傳播方式與途徑、細菌的感染類型;熟悉吞噬細胞吞噬作用的后果,胞外菌、胞內菌感染及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點,毒力、侵襲力、毒素、毒血癥、菌血癥、膿毒血癥、敗血癥等的概念以及細菌的致病機制;了解醫(yī)院感染的概念、類型、微生態(tài)特征以及控制。重點難點:細菌的感染與致病機制。思政元素:通過臨床案例導入,引導學生從現(xiàn)在起培養(yǎng)“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yī)德醫(yī)風。教學內容:(一)正常菌群與機會致病菌;(二)細菌的致病作用;(三)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四)感染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五)醫(yī)院感染。7.細菌感染的檢測方法與防治原則教學要求:掌握微生物檢查的標本采集、運送、處理的基本原則;熟悉細菌學診斷的程序與方法;了解血清學診斷的概念與常用方法,細菌類疫苗以及人工被動免疫制劑。重點難點:病原菌的檢測程序;人工主動免疫、人工被動免疫的原理及常用制劑。教學內容:(一)細菌學診斷;(二)血清學診斷;(三)細菌感染的特異性防治。8.球菌教學要求:掌握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腸球菌屬、奈瑟菌屬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物質和所致疾?。皇煜て咸亚蚓鷮?、鏈球菌屬、腸球菌屬、奈瑟菌屬的微生物學檢查方法;了解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腸球菌屬、奈瑟菌感染的防治原則。重點難點: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腸球菌屬、奈瑟菌屬的致病性。思政元素:通過臨床案例導入,引導學生從現(xiàn)在起培養(yǎng)“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yī)德醫(yī)風。教學內容:(一)葡萄球菌屬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二)鏈球菌屬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三)腸球菌屬的致病性與耐藥性特點;(四)奈瑟菌屬的形態(tài)染色與培養(yǎng)特點、標本采集與送檢原則、致病性、防治原則。9.腸桿菌科教學要求:掌握埃希菌屬、志賀菌屬、沙門菌屬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熟悉埃希菌屬、志賀菌屬、沙門菌屬的微生物學檢查方法;了解埃希菌屬、志賀菌屬、沙門菌屬感染的防治原則。重點難點:致病性大腸埃希菌的種類及所致疾病,腸熱癥的標本采集及分離鑒定,肥達試驗和結果判斷。教學內容:(一)埃希菌屬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二)志賀菌屬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三)沙門菌屬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10.弧菌屬教學要求:掌握霍亂弧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熟悉副溶血弧菌的所致疾病。重點難點:霍亂弧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思政元素:著名科學家科赫發(fā)現(xiàn)霍亂弧菌“逗號”的過程,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理、孜孜不倦、不畏犧牲的敬業(yè)精神。教學內容:(一)霍亂弧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二)副溶血弧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11.厭氧性細菌教學要求:掌握破傷風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艱難梭菌的致病性;熟悉破傷風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艱難梭菌的生物學性狀和微生物學檢查方法;了解破傷風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艱難梭菌感染的防治原則。重點難點:破傷風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艱難梭菌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教學內容:(一)破傷風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和艱難梭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物質、所致疾病、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二)無芽胞厭氧菌的致病條件、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種類。12.分枝桿菌屬教學要求:掌握結核分枝桿菌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感染的免疫學特點,結核菌素試驗的原理、結果判斷和應用;熟悉麻風分枝桿菌的形態(tài)染色和致病性;了解非結核分枝桿菌的概念,鳥-胞內分枝桿菌的機會致病性。重點難點:結核分枝桿菌、麻風分枝桿菌的致病性。教學內容:(一)結核分枝桿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二)麻風分枝桿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13.動物源性細菌教學要求:掌握布魯菌、炭疽芽胞桿菌、鼠疫耶爾森菌的主要生物學性狀、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則;熟悉貝納柯克斯體的致病特點;了解巴通體的主要種類及致病特點。重點難點:布魯菌、炭疽芽胞桿菌、鼠疫耶爾森菌的形態(tài)染色特點和所致疾病。教學內容:(一)布魯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物質、所致疾病、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二)炭疽芽胞桿菌的生物學性狀、抵抗力、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則;(三)鼠疫耶爾森菌的生物學性狀、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則;(四)貝納柯克斯體的致病特點;(五)巴通體的主要種類及致病特點。14.其他細菌教學要求:掌握流感嗜血桿菌、百日咳鮑特菌和白喉棒狀桿菌的形態(tài)染色特點、所致疾病及防治原則;熟悉幽門螺桿菌的形態(tài)染色、培養(yǎng)、生化反應特點、所致疾病及防治原則,銅綠假單胞菌的形態(tài)染色、色素和所致疾病,嗜肺軍團菌的傳播途徑及其所致疾??;了解空腸彎曲菌的致病性。重點難點:流感嗜血桿菌、百日咳鮑特菌、幽門螺桿菌、白喉棒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嗜肺軍團菌以及空腸彎曲菌的致病性。思政元素:由幽門螺桿菌的發(fā)現(xiàn)歷程,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家的敬業(yè)精神,對工作對事業(yè)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以及認真踏實、恪盡職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教學內容:(一)流感嗜血桿菌的形態(tài)染色特點、所致疾病及防治原則;(二)百日咳鮑特菌的形態(tài)染色特點、所致疾病及防治原則;(三)幽門螺桿菌的形態(tài)染色、培養(yǎng)、生化反應特點、所致疾病及防治原則;(四)嗜肺軍團菌的傳播途徑及其所致疾??;(五)銅綠假單胞菌的形態(tài)染色、色素和所致疾病;(六)空腸彎曲菌的致病性;(七)白喉棒狀桿菌的形態(tài)染色特點、致病特點及防治原則。15.放線菌教學要求:掌握放線菌屬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物質和所致疾??;熟悉放線菌屬的微生物學檢查方法;了解放線菌屬感染的防治原則和諾卡菌的主要性狀。重點難點:硫磺樣顆粒及其臨床意義。教學內容:(一)放線菌屬的生物學性狀、致病物質、所致疾病、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二)諾卡菌屬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則。16.支原體教學要求:掌握支原體的生物學性狀;熟悉主要病原性支原體所致疾病。重點難點:肺炎支原體和解脲脲原體的致病物質和所致疾病。教學內容:(一)支原體的生物學性狀;(二)肺炎支原體所致疾??;(三)解脲脲原體所致疾病。17.立克次體教學要求:掌握立克次體的生物學性狀;熟悉主要致病性立克次體的傳染源、傳播媒介和所致疾??;了解主要致病性立克次體的防治原則。重點難點:主要致病性立克次體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物質和所致疾病。教學內容:(一)立克次體的概念、生物學性狀;(二)主要致病性立克次體包括普氏立克次體、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恙蟲病東方體的傳染源、傳播媒、所致疾病以及防治原則。18.衣原體教學要求:掌握沙眼衣原體、肺炎衣原體和鸚鵡熱衣原體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物質和所致疾??;熟悉沙眼衣原體、肺炎衣原體和鸚鵡熱衣原體的微生物學檢查方法;了解沙眼衣原體、肺炎衣原體和鸚鵡熱衣原體的防治原則。重點難點:沙眼衣原體的生物型、所致疾??;肺炎嗜衣原體、鸚鵡熱衣原體所致疾病。教學內容:(一)衣原體的生物學性狀;(二)沙眼衣原體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三)肺炎衣原體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四)鸚鵡熱衣原體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19.螺旋體教學要求:掌握鉤端螺旋體、梅毒螺旋體、疏螺旋體屬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物質和所致疾病;熟悉鉤端螺旋體、梅毒螺旋體、疏螺旋體屬的微生物學檢查方法;了解鉤端螺旋體、梅毒螺旋體、疏螺旋體屬的防治原則。重點難點:鉤端螺旋體、梅毒螺旋體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物質和所致疾病。教學內容:鉤端螺旋體的生物學性狀、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則;梅毒螺旋體的生物學性狀、致病物質、所致疾病、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疏螺旋體屬的生物學性狀、致病物質和所致疾病。20.病毒的基本性狀教學要求:掌握病毒的形態(tài)、大小和結構,病毒的增殖方式、干擾現(xiàn)象、頓挫感染;熟悉理化因素對病毒的影響,了解病毒的遺傳與變異,分類。重點難點:病毒的復制周期,病毒的結構、化學組成與功能。教學內容:病毒的形態(tài)、大小與結構、化學組成及其功能;病毒的增殖;病毒的遺傳與變異;理化因素對病毒的影響;病毒的分類。21.病毒的感染與免疫教學要求:掌握病毒感染的致病機制;熟悉病毒的傳播方式,病毒的感染類型;了解抗病毒免疫。重點難點:病毒感染的致病機制。教學內容:病毒的致病作用;抗病毒免疫。22.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與防治原則教學要求:掌握病毒標本采集、運送、處理的基本原則;熟悉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了解病毒感染的預防原則。重點難點: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教學內容: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病毒感染的特異性預防;病毒感染的治療。23.呼吸道病毒教學要求:掌握流行性感冒病毒、副黏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風疹病毒等呼吸道感染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熟悉流行性感冒病毒、副黏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風疹病毒的微生物學檢查方法;了解流行性感冒病毒、副黏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風疹病毒的防治原則。重點難點:流行性感冒病毒、副黏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風疹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和防治原則。教學內容:正黏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和防治原則;副黏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則;冠狀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腺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風疹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24.胃腸道病毒教學要求:掌握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刹《尽⒛c道病毒70型及71型和急性胃腸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和致病性;熟悉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腸道病毒70型及71型和急性胃腸炎病毒的防治原則。重點難點: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腸道病毒70型及71型和急性胃腸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則。教學內容:概述;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則;柯薩奇病毒、??刹《尽⒛c道病毒70型及71型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則;急性胃腸炎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25.肝炎病毒教學要求:掌握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熟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微生物學檢查方法;了解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防治原則。重點難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和防治原則。思政元素:“甲肝病毒”,1988年上海爆發(fā)甲肝流行,30萬人被感染,主要原因是當?shù)厝水敃r有生食毛蚶的習慣。在政府的高效動員和市民的全力配合下,短短兩個月內疫情被迅速控制。我們看到了黨和政府綜合防控的決心和舉措,感受到了我國一以貫之的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教學內容:甲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丁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戊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26.蟲媒病毒和出血熱病毒教學要求:掌握蟲媒病毒的主要共同特點,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登革病毒、寨卡(ZiKa)病毒、出血熱病毒(漢坦病毒、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埃博拉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熟悉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登革病毒、寨卡(ZiKa)病毒、出血熱病毒(漢坦病毒、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埃博拉病毒)的防治原則;了解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登革病毒、寨卡(ZiKa)病毒、出血熱病毒(漢坦病毒、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埃博拉病毒)的流行病學特征和微生物學檢查方法。重點難點: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登革病毒、出血熱病毒(漢坦病毒、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埃博拉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教學內容: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的生物學性狀、流行病學特征、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登革病毒的致病性;寨卡(ZiKa)病毒的致病性;出血熱病毒(漢坦病毒、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學性狀、傳播途徑、致病性。27.皰疹病毒教學要求:掌握皰疹病毒科的主要共同特點,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和EB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熟悉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和EB病毒的微生物學檢查方法;了解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和EB病毒的防治原則。重點難點: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和EB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和防治原則。教學內容:皰疹病毒的共同特點;單純皰疹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巨細胞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EB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28.逆轉錄病毒教學要求:掌握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熟悉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微生物學檢查方法;了解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防治原則。重點難點: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和防治原則。思政元素:我國政府對艾滋病患者非常關注,出臺了各種政策,對所有艾滋病患者全程免費治療,這體現(xiàn)了我們黨和政府執(zhí)政為民的本色,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yōu)越性。教學內容: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29.其他病毒教學要求:掌握狂犬病病毒、人乳頭瘤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熟悉狂犬病病毒、人乳頭瘤病毒的微生物學檢查方法;了解狂犬病病毒、人乳頭瘤病毒的防治原則。重點難點:狂犬病病毒、人乳頭瘤病毒的致病性。教學內容: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學性狀、流行病學特征、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人乳頭瘤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30.朊粒教學要求:掌握朊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熟悉朊粒的微生物學檢查方法;了解朊粒的防治原則。重點難點:朊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和防治原則。教學內容:朊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31.真菌教學要求:掌握真菌的概念和生物學性狀,皮膚癬真菌的致病性,白假絲酵母菌、新生隱球菌的致病性;熟悉真菌的感染與免疫特點,真菌感染的臨床類型;皮膚癬菌的生物學性狀和微生物學檢查方法;了解真菌的生物學地位、種類,皮下組織感染真菌、曲霉、毛霉、卡氏肺孢子菌的生物學性狀性狀和致病性。重點難點:真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致病性;白假絲酵母菌和新生隱球菌的生物學性狀、所致疾病。教學內容:真菌的生物學性狀;真菌的感染與免疫;真菌感染的檢查和防治;主要病原性真菌的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32.寄生蟲總論教學要求:掌握醫(yī)學寄生蟲學常用基本概念:寄生、寄生蟲、宿主、中間宿主、終宿主、保蟲宿主、轉續(xù)宿主、寄生蟲生活史、感染階段、伴隨免疫等;熟悉人獸共患寄生蟲病以及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作用;了解寄生蟲病的流行的特點和因素。重點難點:醫(yī)學寄生蟲學常用基本概念的理解,如中間宿主、終宿主、生活史、感染階段、致病階段等;寄生蟲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寄生蟲感染的免疫。思政元素:我國政府在寄生蟲病防治中的工作和成效使學生更具有愛國主義情懷。寄生蟲在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應用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科研興趣,也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思維思考問題。教學內容:(一)寄生現(xiàn)象、寄生蟲病、生活史、宿主;(二)醫(yī)學寄生蟲分類:醫(yī)學原蟲、醫(yī)學蠕蟲、醫(yī)學節(jié)肢動物;(三)寄生蟲與宿主相互作用;(四)寄生蟲感染;(五)寄生蟲感染的免疫;(六)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流行因素。33.醫(yī)學蠕蟲——線蟲教學要求:掌握蛔蟲、鞭蟲、蟯蟲、鉤蟲、絲蟲的生活史、臨床致病、實驗室診斷;熟悉蛔蟲、鞭蟲、蟯蟲、鉤蟲、絲蟲的形態(tài)、流行與防治;了解其它線蟲。重點難點:蛔蟲、鞭蟲、蟯蟲、鉤蟲、絲蟲形態(tài)、生活史、臨床致病和實驗室診斷、流行與防治;兩種鉤蟲成蟲和兩種絲蟲微絲蚴的形態(tài)鑒別。思政元素:講授蛔蟲幼蟲的腸外移行過程,可啟發(fā)學生在生活、學習中要不畏艱苦,向既定方向努力;講授蛔蟲病并發(fā)癥的誤診病例,激勵學生刻苦學習,進行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鉤蟲病案例教學加翻轉課堂既提高學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又鍛煉討論小組團隊協(xié)作能力;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是一個寶庫,介紹中醫(yī)中藥對晚期絲蟲病象皮腫的治療應用,發(fā)揚祖國醫(yī)學,加強學生祖國榮譽感。教學內容:(一)似蚓蛔線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臨床致病、實驗室診斷、流行情況和防治原則;(二)毛首鞭形線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臨床致病、實驗室診斷、流行情況和防治原則;(三)蠕形住腸線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臨床致病、實驗室診斷、流行情況和防治原則;(四)鉤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臨床致病、實驗室診斷、流行情況和防治原則;(五)絲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臨床致病、實驗室診斷、流行情況和防治原則。34.醫(yī)學蠕蟲——吸蟲教學要求:掌握肝吸蟲、肺吸蟲、血吸蟲的形態(tài)、生活史、臨床表現(xiàn);熟悉肝吸蟲、肺吸蟲、血吸蟲的實驗室診斷、流行與防治;了解其他吸蟲。重點難點:肝吸蟲、肺吸蟲、血吸蟲的形態(tài)、生活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診斷。肝吸蟲、肺吸蟲、血吸蟲的形態(tài)特點;日本血吸蟲的致病機制、實驗室診斷。思政元素:講授肺吸蟲病在臨床上易誤診案例,給患者帶來經濟精神的巨大壓力,勉勵學生要刻苦學習,提高臨床技能,治理血吸蟲病的過程中國家起到的主導作用,從而對學生起到愛國主義教育。教學內容:(一)華支睪吸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臨床致病、實驗室診斷、流行情況和防治原則;(二)衛(wèi)氏并殖吸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臨床致病、實驗室診斷、流行情況和防治原則;(三)日本裂體吸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臨床致病、實驗室診斷、流行情況和防治原則。35.醫(yī)學蠕蟲——絳蟲教學要求:掌握豬帶絳蟲、牛帶絳蟲、細粒棘球絳蟲的形態(tài)、生活史、臨床致病;熟悉豬帶絳蟲、牛帶絳蟲、細粒棘球絳蟲的實驗室診斷,流行與防治;了解其他絳蟲。重點難點:豬帶絳蟲、牛帶絳蟲、細粒棘球絳蟲的形態(tài)、生活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棘球蚴砂的概念。思政元素:講授祖國醫(yī)學在絳蟲病治療中的顯著療效,祖國醫(yī)學蘊含的豐富的智慧,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學內容:(一)鏈狀帶絳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臨床致病、實驗室診斷、流行情況和防治原則;(二)肥胖帶絳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臨床致病、實驗室診斷、流行情況和防治原則;(三)細粒棘球絳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臨床致病、實驗室診斷、流行情況和防治原則。36.醫(yī)學原蟲教學要求:掌握溶組織內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蟲、藍氏賈第鞭毛蟲、陰道毛滴蟲、瘧原蟲、剛地弓形蟲的形態(tài)、生活史、臨床致?。皇煜と芙M織內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蟲、藍氏賈第鞭毛蟲、陰道毛滴蟲、瘧原蟲、剛地弓形蟲實驗室診斷、流行與防治;了解其他原蟲。重點難點:溶組織內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蟲、藍氏賈第鞭毛蟲、陰道毛滴蟲、瘧原蟲、剛地弓形蟲的形態(tài)、生活史、臨床致??;瘧疾、剛地弓形蟲病的實驗室診斷;思政元素:講授我國黑熱病從建國初期年發(fā)病幾十萬病例到目前只在某些省份有散發(fā)病例的防控工作,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陰道毛滴蟲病屬于性病的一種,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講授我國瘧疾防控工作,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yī)學獎等故事,激發(fā)學生對科研工作者的敬意,對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認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內容:(一)溶組織內阿米巴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臨床致病、實驗室診斷、流行情況和防治原則;(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