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新》課程實施大綱_第1頁
《心理健康新》課程實施大綱_第2頁
《心理健康新》課程實施大綱_第3頁
《心理健康新》課程實施大綱_第4頁
《心理健康新》課程實施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實施大綱

目錄

1.教學理念..................................................................-1-

1.1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1-

1.2知識與能力的統(tǒng)一.................................................-1-

1.3教學與育人的統(tǒng)一.................................................-1-

1.4師生關系的和諧統(tǒng)一...............................................-1-

2.課程介紹..................................................................-2-

2.1課程的性質........................................................-2-

2.2課程在學科專業(yè)結構中的地位、作用................................-2-

2.3課程的歷史與文化傳統(tǒng).............................................-2-

2.4課程的前沿與發(fā)展...................................錯誤!未定義書簽。

2.5課程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關系3

2.6課程可能涉及到的道德倫理關系3

2.7學習本課程的必要性4

3.教師簡介..................................................................-4-

4.先修課程..................................................................-4-

5.課程目標..................................................................-4-

6.課程內容..................................................................-4-

6.1課程的內容概要...................................................-5-

6.2教學目標、重點、難點.............................................-5-

6.3學時安排..........................................................-6-

7.課程實施....................................................錯誤!未定義書簽。

8.學生課程學習要求........................................................-47-

9.課程考核....................................................錯誤!未定義書簽。

10.學術誠信規(guī)定...........................................................-48-

10.1考試違規(guī)與作弊.................................................-49-

10.2杜撰數(shù)據(jù)、信息處理等49

10.3抄襲和學術剽竊.................................................-49-

11.課堂規(guī)范...............................................................-49-

11.1課堂紀律.......................................................-49-

11.2課堂禮儀.......................................................-49-

12.課程資源...............................................................-50-

教材與參考書...........................................錯誤!未定義書簽。

專業(yè)學術著作51

專業(yè)刊物...............................................錯誤!未定義書簽。

網(wǎng)絡資源51

13.學術合作備忘錄(契約)................................................-50-

1.教學理念

1.1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也是學生成長的最好導師。陶行知指出:“教學做

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边@個“做”,就是實踐,是生活實

踐、社會實踐;“做”就是行動,是有計劃、有目的的行動;“做”就是知識的應用,是親

自的實踐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論是課程實施的方針,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教學既是知識性、思想性、藝術性的統(tǒng)一,也是知識

教育、情感教育、行為教育的結合?!敖虒W做合一”指引我在課程實施中,積極引導學生從

事探究式學習,以“做”為中心,進行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和善于思考

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真正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踐,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

1.2知識與能力的統(tǒng)一

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是一致的,決不能機械地對立起來。一堂好課教學目的明確,教

學內容符合大綱和教材要求,也符合學生實際;教法運用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教師滿懷創(chuàng)造

的激情,全神投入,循循善誘,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愿望,不是“要我學”,而是“我要學”,

知識不是“灌”的,而是通過思考“悟”出來的,教師要讓學生能體會到通過自己“豁然頓

悟”獲得知識的喜悅。

1.3教學與育人的統(tǒng)一

艾恩?蘭德曾說過:“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以及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來教會他怎么去生活。他應該學會如何思考、如何理解、如何歸納、如何求證?!苯處煹?/p>

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和繼承,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理解和思考。當學生開始思考事

物的意義與價值、探究結果的緣由、用心去發(fā)現(xiàn)新知識的時候,才是真正學到知識的時候。

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如何教學生做一個真正的人,這既是教育的出發(fā)點,也是教育的過程,

還是教育的歸宿,離開了培養(yǎng)人這一點,教育也就不復存在。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樣的道理:

培育學生良好的人格是教師的重要職責,教育必須以人為本,方能興教育人。這就對教師的

教學與育人提出了要求,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教學的目的不再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

輸,而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

中成長。

1.4師生關系的和諧統(tǒng)一

教育教學活動是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是在一定的師生關系下進行的活動。師生

關系對整個教學過程,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甚至相互間教學信息的傳輸都有著及其重要的影

響。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坝H師”就是指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接受教師教育

的前提。教育教學活動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基礎,

-1-

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也是真正走進學生內心深處了解學生認識學生的必要條件。良

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體現(xiàn)在師生人格上的平等,也要實現(xiàn)學問上的平等。這也就要

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的意見,與學生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從單一的傳統(tǒng)灌輸講授

為主轉變?yōu)檎n堂講授與師生間討論、交流、反饋相結合,做到課堂中有交流、有談話、有問

答,教師能隨時了解學生的反饋,學生能隨著教師的表情、眼神、手勢、聲調、語氣以及板

書等調動感官進行積極思考,實現(xiàn)師生間的知識同步、思維共振、感情共鳴。

2.課程介紹

2.1課程的性質

《大學生心理健康》是一門重要的素質核心必修課程,共15個課時。該課程旨在使學

生全面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評價、控制自我,培養(yǎng)學生自我認知能力、

人際溝通能力、自我調節(jié)能力,增強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識和心理危機預防意識,促進學生人

格和諧發(fā)展,提升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

2.2課程在學科專業(yè)結構中的地位、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屬于心理學理論的具體應用與操作,是一門實用的學科。進入20

世紀90年代后,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廣泛受到社會的關注。隨著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加快,

競爭壓力的增大,大學生在工作,學習,生活,人際關系,自我意識和升學就業(yè)等方面心理

的失衡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從本質上改善學生觀念,讓大學生學會心

理調節(jié)的基本技巧,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勢在必行。

2.3課程的歷史與文化傳統(tǒng)

我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經(jīng)歷一個由認識到重視再到加強的過程。自20

世紀90年代起,國家開始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994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

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要積極開展青春期衛(wèi)生教育,通過各種

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和指導?!?995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

(試行)》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1999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強調,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必須更加

重視德育工作,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3月,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

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闡明了在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對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2003年2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fā)了《關于

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黨委切實把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搞好這項工作;2004年4月,教育部

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綱要》,就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

-2-

作做了全面部署;200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意見》中指出: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根據(jù)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

律、自強的優(yōu)良品格,增強大學生克服困難、經(jīng)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

教育部日前印發(fā)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各

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充分認識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見》明確了當前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依據(jù)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

康知識,開展輔導或咨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yōu)化心理素質,增強心理

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環(huán)境適應、自我

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yè)、人格發(fā)展和情緒調節(jié)等方面的困惑,

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

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學校對大學生

進行心理測試,分析和研究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開展心理咨詢活動,教育和引導大學生不

斷地加強心理品質修養(yǎng)和鍛煉,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2.4課程的前沿及發(fā)展趨勢

心理健康康教育價值取向表現(xiàn)出發(fā)展性與積極性的價值取向;咨詢的重點正在由障礙咨

詢?yōu)橹飨虬l(fā)展咨詢?yōu)橹鬓D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內容、目標也相應發(fā)生了積極

變化,呈現(xiàn)出覆蓋面廣、針對性強的特點;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的專業(yè)化與標準化建設;

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途徑的多元化與個性化。

2.5課程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水平、改善對待個人和社會的態(tài)度、增強自我保健能力和對社

會健康的責任感、預防心理疾病,促進心理健康、形成有益于個人、集體和社會的健康行為

和生活習慣,逐步確立一個實際的、合理的、寬闊的人生信念,以寬容的態(tài)度,飽滿的情緒

對待社會、自己和他人,加深對人生意義的正面理解,降低心理疾病的發(fā)病率;解決大學生

心理沖動,壓抑,郁悶而引發(fā)的情緒及行為障礙,加強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鍛煉大學生的

思維能力,使大學生學會用辯證的、全面的、客觀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從認識,情感,行為

各方面去適應社會,有效地面對生活。

2.6課程內容可能涉及到的倫理與道德問題

心理健康主要表現(xiàn)為人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實質是從社會關系中獲得優(yōu)良個性和道德,

從而對社會關系進行正確認識與處理。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歸因于"三觀”問題和思

想道德問題。所以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應著重抓好"三觀''教育與理想信念教育,

并努力營造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社會關系。2002年4月,教育部印發(fā)的《普通高等學

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也指出,推進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

-3-

作,要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確方

向。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應該包括人生觀價值觀與心理健康、自我意識與心理

健康、個性與心理健康、學習與心理健康、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戀愛及性心理與心理健康、

情緒與心理健康、挫折與心理健康、擇業(yè)求職與心理健康等內容。

2.7學習本課程的必要性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課程任務主要是使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把握健康心理

的標準,正確認識自我心理發(fā)展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學會心理調適的基本方法,讓學生能

用有關的心理健康知識解決自身心理問題,及時調節(jié)負面情緒,積極面對人生的各種挫折和

困境,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3.教師簡介

4.先修課程

《心理學》

5.課程目標

5.1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論。

(2)使學生明確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意義。

(3)使學生了掌握自我調適的基本知識。

5.2能力(技能)目標

(1)使學生掌握自我探索的基本技能。

(2)使學生能根據(jù)自身情況,進行自我調適,掌握心理調適的技能。

5.3素質(態(tài)度)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認識心理科學,培養(yǎng)科學的心理觀。

(2)使學生通過學習,能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在遇到心理問題時能進行自我調適

或尋求幫助。

6.課程內容

-4-

6.1課程的內容概要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論,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和意

義;學會維護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自我調適的策略,能用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解決自身存在的

問題,及時調節(jié)情緒,增強適應社會變化發(fā)展的能力。

6.2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第一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1)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能夠了解心理健康的相關理論,認識心理健康的標準及

意義,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

教學目標

(2)使學生了解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學會用相關方

法調節(jié)自身,提升個體心理健康水平。

教學重點(1)心理健康的內涵(2)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3)如何提升個體心理健康水平

教學難點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參考資料余孟輝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

第二章自我意識與大學生心理健康

(1)明確自我意識的概念、心理結構、特點、作用,了解大學生自我意識中可能存在

教學目標的矛盾及調節(jié)的方法

(2)掌握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識的基本途徑。

(1)自我意識的概述

教學重點(2)大學生自我意識的誤區(qū)

(3)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

教學難點自我意識的結構

參考資料張大均,吳明霞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第三章大學生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

(1)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際交往的意義、特點及類型,認識影響大

教學目標學生人際交往的因素。

(1)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交往的基本原則和技巧,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1)了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類型及影響因素。

教學重點

(2)掌握人際交往的策略。

-5-

教學難點大學生人際關系如何改善

參考資料《大學生人際交往理論與方法》王秀閣等著

第四章實踐教學

1、5人為一組,每組選擇一個主題進行調查

調查主題:人格特征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大學生戀愛心理、大學生性心理調查研究、

實踐教學內容大學生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大學生的學習心理、大學生擇業(yè)觀調查、大學新生生活

適應性調查、大學生的價值觀現(xiàn)狀、大學生的情緒與健康、大學生沉迷網(wǎng)絡調查等

2、每組指派一個代表以PPT的形式為大家介紹該組的調查結果與過程。

教學要求通過課堂活動要求學生深入領會理論知識,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第五章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內容電影賞析《心靈捕手》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用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分析電影,能學以致用。

6.3學時安排

本課程總學時16課時,課堂講授10課時、實踐教學6課時

7.課程實施

7.1教學單元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7.1.1教學日期:2017年3月5日,3課時

7.1.2教學目標

(1)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能夠了解心理健康的相關理論,認識心理健康的標準及

意義,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

(2)使學生了解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學會用相關方

法調節(jié)自身,提升個體心理健康水平。

7.1.3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心理健康內涵;心理健康的意義;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大學生常見的心

理問題;如何提升個體心理健康水平。

教學重點:心理健康的內涵;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如何提升個體心理健康水平

教學難點: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7.1.4教學過程

-6-

【導入】用健康的三圍結構圖引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課堂講授】

1心理健康的內涵

1.1健康概念

(1)鍵康的初始概念

個體自誕生伊始,便祈求健康。然而,對什么是健康,健康的概念應包括哪些內涵,人

們一直有不同的見解。人類對健康概念的認識是隨著社會發(fā)展以及人類自身認識的深化而不

斷豐富的。在生產(chǎn)力低下的時期,人類只關注如何適應和征服自然,維護自身的生存。其后,

隨著生產(chǎn)力水平的提高,人類開始關心身體健康,防病、治病的醫(yī)學科學應運而生。數(shù)百年

來,生物醫(yī)學的巨大成就為人類的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這種成就使人們對健康的認識局

限于過分關注軀體的生物學變化,而忽視了人的心理活動及社會存在對健康的影響。20世

紀初,《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對健康下的定義為:“沒有疾病和營養(yǎng)不良以及虛弱狀態(tài)。”

甚至我國《辭?!?1989年版)中,也將健康定義為:“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發(fā)育良好,功能

正常,體質健壯,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勞動效能的狀態(tài)。通常用人體測量、體格檢驗和各

種生理指標來衡量?!笨梢钥闯鲞@種解釋是一種生物醫(yī)學的模式。

(2)健康新概念

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與社會文化的迅猛變革,使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人普遍面臨著激烈的

競爭,頻繁的應激,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壓力使人不堪重負,這對人們的

健康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人們逐漸認識到了心理、社會因素在健康與疾病及其相互轉化中的不

容忽視的重要作用,進而逐步確立了心身統(tǒng)一的健康觀,從更全面的角度詮釋健康概念。由

此,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yī)學模式應運而生。194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成立憲章中指出:

“健康乃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tài),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現(xiàn)

象?!边@是對健康較為全面、科學、完整、系統(tǒng)的定義。這種對健康的理解意味著,衡量一

個人是否健康必須從生理、心理、社會、行為等因素分析,不僅看他/她有沒有器質性或功

能性異常,還要看他/她有沒有主觀不適感,有沒有社會公認的不健康行為。為了加深人們

對健康的認識,世界衛(wèi)生組織還規(guī)定了健康的10條標準:

(1)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態(tài)度積極,樂于承擔責任,不論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7-

(4)能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各種變化,應變能力強。

(5)能夠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臀的位置協(xié)調。

(7)反應敏銳,眼睛明亮,眼瞼不發(fā)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元出血現(xiàn)象,齒齦顏色正常。'

(9)頭發(fā)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和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

從這10條健康標準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缺

一不可。嚴格地說,沒有一種病是純粹的身體方面的,也沒有一種病是純粹的心理方面的。

健康的目標是追求一種更積極的狀況、更高層次的適應和發(fā)展,是一種身心健康、社

會幸福的完好狀態(tài)。

(3)亞健康概念

20世紀80年代初,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了一個嶄新的概念一一“亞健康”,即一種介

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第三狀態(tài)”,又稱為“次健康”、“疾病前狀態(tài)”?!暗谌隣顟B(tài)”。

“灰色狀態(tài)”?!皾撆R床狀態(tài)”、“半健康人”等等。它具有以下特征:生理。心理、軀體

均存在活力減低,適應能力呈不同程度減退現(xiàn)象,即有自覺癥狀,但作全面的理化檢查又未

能發(fā)現(xiàn)異?;蛱幱谂R床狀態(tài),沒有出現(xiàn)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因此,198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

在對健康人群進行大量調查后,對“健康”的概念作出了如下的闡述:“健康就是精力旺盛

地、敏捷地、不感覺過分疲勞地從事日常活動,保持樂觀、蓬勃向上及有應激能力?!泵绹?/p>

學者杜巴認為:“真正的健康并不是全無疾病的理想境界,而是在一個現(xiàn)成的環(huán)境中有效運

作的能力。環(huán)境是在不斷地變,所謂健康便是不斷適應無數(shù)每日威脅人們的微生物、刺激物、

壓力和問題?!边€有學者提出了現(xiàn)代人應有的健康觀:能對抗緊張,經(jīng)得住壓力和挫折,能

積極安排自己的各種活動,使自己的智慧、情感融為一體,生活和精神充滿生機,且富有文

明意義。

(4)21世紀健康新概念

198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又提出了21世紀健康新概念:“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

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1世紀人類的健康是生理的、心理

的、社會適應與道德健康的完美整合。在這一新概念中,以生理健康為物質基礎并發(fā)展;心

理健康與良好的社會適應,道德健康則是整體健康的統(tǒng)帥。止匕外,關于死亡的定義,幾千年

來的傳統(tǒng)觀念中,都將心跳和呼吸停止視作人的死亡。現(xiàn)代,隨著心臟、腎等器官的功能可

以靠機器維護,還可進行移植,于是提出了腦死亡的概念,才最后在邏輯上統(tǒng)一了對人體生

命中樞問題的認識,而腦死亡的新概念也更強調了人格生命中的心理因素。這種認識是現(xiàn)代

社會人們對健康概念的全面總結與更新,健康不再僅僅是軀體狀況的反映,而且還必須是心

-8-

理活動正常,社會適應良好的綜合體現(xiàn)。

1.2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不像人的軀體健康與不健康有明顯的生理指標,比如

脈搏、體溫,所以要區(qū)別心理是否健康并不那么容易。心理健康的參照系是,相對的心理健

康的理想狀態(tài)是以無心理疾病為準的;而“正常”這一概念不論對于整體還是個體都是有階

段性的,因為一個人隨時都可能產(chǎn)生心境不良,所以個體的心理健康也不是一條直線。這里

的“正常”是用于評價階段行為的,不是用來描述某一階段行為的。要區(qū)分心理正常與異常,

尚無一個適用于任何人的任何情境的心理健康標準,因為人的心理世界是復雜多樣的,即使

一個健康的人,也可以有突發(fā)性、暫時的心理異常。因此,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可能產(chǎn)生心理

問題,心理沖突有如感冒、發(fā)燒一樣不足為奇。因此,界定心理健康與否應遵循三條基本原

則:心理活動與外部環(huán)境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一個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是否正確地反

映外部世界,有無明顯的差異;心理過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協(xié)調性。即人的心理活動中認知、

情感、意志三個過程內容是否完整,是否協(xié)調一致;個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即

人的個性心理特征在沒有重大的外部環(huán)境改變的前提下,人的氣質、性格。能力等個性特征

相對穩(wěn)定,行為表現(xiàn)出一貫性。

綜上所述,我們定義心理健康為: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xù)良好的心境,個體在這種狀態(tài)

下,其認識活動、情緒反應、意志行動處于積極狀態(tài),而且具有正常的適當?shù)恼{控能力,并

能充分發(fā)揮其身心的潛能。

1.3心理健康的特點

1.3.1心理健康的狀態(tài)具有相對性。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與一個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

和行為,并非完全是一回事。

1.3.2心理健康的狀態(tài)具有連續(xù)性。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為不同的等級,“心理健康”

與“心理不健康”不是徑渭分明的對立面,而是一種連續(xù)或交叉的狀態(tài)。良好的心理健康狀

態(tài)到嚴重的心理疾病之間是漸進的、連續(xù)的,異常心理與正常心理,變態(tài)心理與常態(tài)心理之

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只是程度的差異。

L3.3心理健康的狀態(tài)具有可逆性。如果我們不注意心理保健,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良的心理狀

態(tài),那么心理健康水平就會下降,甚至出現(xiàn)心理變態(tài)和心理疾?。环催^來,如果心理有了困

擾或出現(xiàn)失衡時,學會及時自我調整和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就會很快解除煩惱,恢復健康

的心理。

1.3.4心理健康的狀態(tài)具有動態(tài)性。心理健康的狀態(tài)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一個動態(tài)

發(fā)展過程。心理健康的水平會隨著個人的成長、經(jīng)驗的積累、環(huán)境的改變,以及自我保健意

識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變化。

2心理健康的意義

-9-

2.1為時代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

2.1.1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與思考

2.1.2心理健康一一21世紀的通行證

2.2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途徑

3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3.1環(huán)境應激問題

3.1.1學校環(huán)境的變遷。學校環(huán)境對大學生尤其是新生有重要影響。對于絕大部分新生

來說,他們面臨的是陌生的校園、生疏而且關系密切的新群體。多數(shù)學生首次遠離家門,離

開父母以及其他的親人、朋友和熟悉的環(huán)境,意味著今后將開始獨立生活,對眾多的問題要

自己拿主意,自己動手解決。所有這些都會給每個大學生帶來不同程度的環(huán)境應激。當這種

應激超過限度時,就會造成心理衛(wèi)生問題,出現(xiàn)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重者出

現(xiàn)煩躁、嚴重焦慮不安、頭痛、神經(jīng)衰弱等表現(xiàn)。

3.1.2學習條件和方法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許多大學生在人

學前是當?shù)貙W習的尖子,老師、家長對其寵愛備至,在同學中也備受尊重,自我感覺良好,

信心十足。但在集中了各地學習優(yōu)等生的新群體中,他們可能不再是校園中的寵兒,學習上

也可能不再是優(yōu)等生了,假如對此現(xiàn)實不能恰當?shù)亟邮芎蛯Υ蜁斐尚睦硇l(wèi)生問題。表

現(xiàn)為自信心降低,強烈的自卑感,甚至會出現(xiàn)強烈的嫉妒心理和攻擊行為,從而使其更難于

順應現(xiàn)實。第二,學習方法不當?shù)仍斐傻膶W習困難,比如對新的大學課程仍沿用己不適應的

中學學習方法,結果造成學習成績不理想,又忽視了對學習方法的探討,使之在學習問題上

疲于被動應付,心理上承受較大壓力,出現(xiàn)焦慮、緊張等情緒反應,反過來又會嚴重影響其

自信。乙,帶來苦惱及產(chǎn)生自我否認等心理問題。

3.1.3生活習慣的變化。南、北方學生的倒位就學等,帶來飲食方面的顯著差異和生活

習慣的不適應,這也會造成部分學生的環(huán)境應激。如果他們不能短期內順利適應,心理應激

便會影響到正常的學習、睡眠等活動,形成心理衛(wèi)生問題。另外,隨著學生家庭經(jīng)濟情況的

改善,大學生中女同學攀比衣著打扮,男同學抽煙飲酒,追求享樂,過生日及郊游消費逐漸

上漲已成為值得重視的問題。部分經(jīng)濟能力有限而又愛面子、講虛榮的學生會因此造成心理

問題,比如嚴重的自卑、憂慮、緊張等精神壓力,甚至于引發(fā)違法行為。

3.2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中的問題

3.2.1“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矛盾。大學生作為同輩人中的餃餃者,步人大學殿堂后在腦

海里即設計出自我的完美未來。然而現(xiàn)實社會中的種種客觀障礙會阻礙“理想自我”的實

現(xiàn),這一矛盾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結果是大部分學生試圖重建被現(xiàn)實排斥的自我,

重新樹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也有部分大學生企圖逃避與現(xiàn)實的矛盾沖突,甚至反過來攻

擊現(xiàn)實。部分學生消極頹廢、苦悶、不求上進、沉涸于玩樂放縱,甚至有自殺企圖等心理衛(wèi)

-10-

生問題。

3.2.2自我發(fā)展過程中的問題。在大學階段的青年人已更加意識到了“自我”,并注意

到了自我的脆弱,因此便產(chǎn)生出強烈地充實自我、發(fā)展自我和強化自我的需求。但是,這是

一項復雜而難于駕馭的系統(tǒng)工程。其中有個別同學,在追求發(fā)展自我的過程中,顧此失彼,

沒能達到期望的目標,并因此而產(chǎn)生了不良心理反應。另外,還有一類同學,他們在發(fā)展自

我的過程中卻放大了自我的“劣勢”,忽略了自我的優(yōu)勢,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點而采取

了某種防御性和壓抑性的心態(tài),表現(xiàn)為少與同學、老師交流,常多獨處,部分人還表現(xiàn)為敏

感多疑、不信任他人,常伴隨嚴重煩惱和恐懼不安等情緒,即所謂“庸人自擾”。

3.2.3自我同一性混亂。自我同一性是指對自我存在意識的一種感受,即感受到一個實

在的自我,一個與生活、與社會、與世界一體感的確實的自我,努力形成和確立自我同一性

是青年期的重要課題之一。在這個過程中,青年人需要完成對某種社會職業(yè)的選擇,對個人

終生目標及其展望的形成和人生觀的建立。在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確立過程中,部分大學生

會陷入混亂,產(chǎn)生心理衛(wèi)生問題。他們在多樣價值體系中很難找到自己的目標及人生觀,也

即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命的存在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結果使他們陷于苦悶、絕望,

甚至自殺的境遇中。

3.3人際關系及個性方面的問題

3.3.1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在大學階段中,個體獨立地步人了準社會群體的交際圈,

大學生們嘗試人際交往,并試圖發(fā)展這方面的能力及以此做出評估,為將來進人成人社會做

準備。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涉及師生、同學、親友等不同層次,但以同學問的關系最重要。大

多數(shù)學生由于學習目標和志趣相同,都能融洽相處。部分學生會因遭受過某種挫折,或表現(xiàn)

為自我否定而陷人苦悶與焦慮,或企圖對抗而陷人困境,并由此產(chǎn)生了心理衛(wèi)生問題。也有

部分學生表現(xiàn)為常擔心自己是否被別人所喜歡,是否被朋友所接納。有時候同學或朋友的言

語接納也是很敏感的問題,有的學生或嫉妒別人或嘩眾取寵,造成人際關系不良;還有的人

由于個性不健全和幼稚,常導致交友失敗,使自己陷人孤獨之中,表現(xiàn)為常因故與同學發(fā)生

矛盾和摩擦,進而互相猜忌、疏遠,個別會發(fā)生打架、斗毆現(xiàn)象,因斗毆而致殘或致命者也

偶有發(fā)生。

3.3.2個性方面的問題。在大學階段個體的人格特征在遺傳和后天因素影響下已基本形

成。但是,部分大學生人格特質中存在著不良方面,問題出現(xiàn)在:一是這些不良方面嚴重影

響著他們的學習、人際關系、社會性活動以及進一步的發(fā)展和完善自我等,由此產(chǎn)生了心理

問題。二是當個體意識到這些不良方面及其后果,又無力改變的情況下表現(xiàn)出消極性防御反

應及自我的否定,結果給個體的順利發(fā)展造成了嚴重影響。

3.4與性有關的問題

3.4.1性意識的困擾。這種困擾通常只會帶來一般程度的不安和躁動。但當其達到嚴重

-II-

程度時,即會產(chǎn)生心理問題,從而影響到學生的生活、休息等各個方面。

3.4.2失戀。目前大學生戀愛現(xiàn)象已相當普遍,與之相伴的失戀現(xiàn)象也越來越多,因為

失戀是戀愛的反面,部分大學生把失戀看成是極端嚴重的生活事件,這會使他們的情緒、自

我評估、人際交往、學習、生活規(guī)律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由此造成諸多心理問題。

3.4.3性行為問題。部分學生因獲知不正當?shù)男灾R,或對性有不正當?shù)恼J識和理解,

因而造成諸多心理壓力,嚴重的心理壓力就可形成心理問題。

3.5與擇業(yè)有關的問題

畢業(yè)分配是將要面臨畢業(yè)的大學生最為關心和憂慮的問題。有許多大學生把職業(yè)方向

的選擇與個人成長相聯(lián)系,更多地從自己發(fā)展和完善方面考慮。他們希望找到一份滿意的工

作,以便學以致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同時,他們又對工作報酬的高低,崗位和地區(qū)是

否理想,自己家庭和戀人關系是否得到照顧等感到憂慮。因此,在臨近畢業(yè)分配之際,他們

往往具有情緒不安,思想不穩(wěn)的特點,加上他們畢竟尚未完全具備成年人飽經(jīng)風霜所形成的

穩(wěn)定思想狀態(tài),所以在這一分階段往往會發(fā)生大的思想波動,甚至會出現(xiàn)意料不到的問題。

3.6學習的壓力問題

在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因學習問題而產(chǎn)生煩惱。雖然多數(shù)人能認識

到學習是維護和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條件,但又是體現(xiàn)其個人價值的主要途徑。而且,

對大多數(shù)大學生而言,學習仍是作為一項繁重的任務來完成的。當對自己期望過高或與實際

能力不符時,往往容易產(chǎn)生煩惱、抑郁和自卑情緒。

3.7與心理障礙及精神疾病有關的問題

國內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良的發(fā)生率在10%?30%,1989

年全國126萬名大學生抽樣調查表明,我國大學生心理疾病患病率達20.23%。除精神

疾病外,大學生中還存在心身疾病、人格障礙、同性戀、藥物依賴等心理衛(wèi)生問題和賭搏、

賣淫等行為問題。

3.8社會適應不良問題

隨著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成人感的增強,他們對社會環(huán)境常常很敏感,同時會表現(xiàn)

出明顯的社會適應不良現(xiàn)象。具體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崇尚時髦,喜歡追趕潮流,常常是

社會上流行什么,他們就信什么;二是容易批判傳統(tǒng)的社會觀念,由于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其

思維的獨立性與批判性增強,導致他們極力批判傳統(tǒng)。

4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4.1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是個體持續(xù)高效、積極滿意的心理狀態(tài),是認知、情感和人格等內在心理活

動與外部行為的和諧統(tǒng)一及協(xié)調,是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的集合,是將過去、現(xiàn)在、

未來有效整合在一起,并基于當下努力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人生態(tài)度。

-12-

心理健康具體表現(xiàn)為悅納自我,悅納他人,面對和接受現(xiàn)實,情緒健康以及合理的自

我實現(xiàn)等。

4.1.1悅納自我,具有自尊、自信、自立的人格特征

在清楚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不因優(yōu)點而驕傲,不因缺點

而自卑,善于剖析自己,并從中挖掘自己的潛力,能積極地看待自己的現(xiàn)在和未來,能把自

己的目標、當前的行為以及過去的經(jīng)驗統(tǒng)一起來,為實現(xiàn)自我目標而努力。

4.1.2情緒穩(wěn)定健康,心境狀態(tài)良好

能夠經(jīng)常體驗到積極的情緒,如快樂、幸福、樂觀等。若體驗到不良情緒,也能夠及

時調整和疏導,能夠用社會許可的方式來宣泄,保持穩(wěn)定、愉悅的心態(tài)。

4.1.3重視自我實現(xiàn),追求人生價值

自我實現(xiàn)是人們所追求的理想狀態(tài),是影響乙理健康最重要的內在因素,是指個人可以

充分發(fā)揮潛力和才能,對社會作出有意義、有價值的貢獻,實現(xiàn)理想和抱負。其特征是積極

幽默,富有責任感,具有創(chuàng)造性,對生活保持新鮮感,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能感受到發(fā)自心

靈深處的愉快和滿足。

4.1.4悅納他人,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能夠和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夠關愛他人,適當認同、接納、依賴他人,與周圍

人有良好積極的互動,能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能容忍他人的不足與缺陷,也能欣賞別

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

4.1.5面對現(xiàn)實,接受現(xiàn)實,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能夠準確、客觀地知覺現(xiàn)實,也能接受生活中的美好和陰暗面,并把這些作為人生中的

一段閱歷,以開放、接受的心態(tài)去看待,從中提取積極的、有意義的一面加以吸收和利用,

不斷成長,使自己更成熟、更完善、更能適應變化的環(huán)境和改造環(huán)境。

4.1.6有相應的年齡特征性。

不同年齡段形成不同的心理行為模式。心理健康者的心理行為應與所處的年齡特征相

符,就如三歲的孩童只可能幼稚單純,不可能像老人看透世事。正常人的心理水平是隨著年

齡提高和環(huán)境變化而相應改變的,一般要符合同齡人大多數(shù)的心理行為特征。如果一個大學

生的認知、思維、行為過于幼稚簡單,或相反,過于老謀深算,世故圓滑,可以說這個學生

的心理存在著不健康的可能。大學生應該精力充沛,朝氣蓬勃,思維敏捷,情感活躍,求知

欲旺,不能過于脫離了特定的年齡特征和社會角色約要求。這一點也可視為與環(huán)境相適應相

和諧的表現(xiàn)。

4.2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標準有如下八條:1.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2.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3.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能悅納自我;4.具有完整統(tǒng)一的

-13-

人格品質;5.具有協(xié)調和控制情緒的能力,心境良好;6.具有良好的適應和改造環(huán)境的

能力;7.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人際關系和諧;8.具有符合年齡特征的心理行為。

5如何提升個體心理健康水平

5.1了解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

5.1.1大學生的心理成長特點

(1)心理發(fā)展的過渡性

(2)心理發(fā)展的可塑性

(3)心理發(fā)展的矛盾性

①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

②理想性和現(xiàn)實性的矛盾;

③強烈的成才意識與知識經(jīng)驗不足的矛盾;

④心理閉鎖與尋求理解的矛盾;

⑤群集友誼與爭強好勝的矛盾;

⑥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成熟相對遲緩的矛盾等等。

(4)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差異性

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差異性主要表現(xiàn)在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的不同。

入學適應階段(適應期):新生從高考成功的喜悅中走進大學。面對的是從中學生活到

大學生活的一系列急劇的轉變:生活環(huán)境變了,生活條件變了,人際關系變了,學習的方式、

方法變了……這些變化,使他們很恐慌,一時適應不過來。原有的、習慣了的心理機能被打

亂了,心理定勢被破壞了。在這陌生的環(huán)境中,只有努力去適應新的環(huán)境,建立新的心理結

構,才可以實現(xiàn)新的心理平衡。這一時期(一般是大學一年級)突出的問題主要是如何適應

大學生活,建立起新的人際關系。人學適應階段是整個大學階段最困難的時期。適應不好,

會影響到整個大學時期的學習和生活。適應期的長短因人而異,適應能力強的人,所需時間

少一些。一般來講,大約要一個學期左右。—

穩(wěn)定發(fā)展階段(發(fā)展期):這是大學生活全面發(fā)展和深化的階段。大學生基本適應了大

學生活,新的心理平衡已初步建立起來。大學生活進入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這是大學生成長。

成才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時間較長,一般要到大學畢業(yè)前夕。在這一階段中,大學生會遇

到許多新問題、新情況,需要作出抉擇和回答;大學生極強的心理可塑性得到充分的詮釋,

每個人都按自身獨特的方式塑造著自己。這一階段突出的心理問題是:戀愛與性心理健康,

成才道路的選擇與理想的樹立,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與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形成優(yōu)良

的學習心理結構。這個時期是大學生人生觀形成時期,也是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關鍵時期。

準備就業(yè)階段(成熟期):大學生經(jīng)過四年的生活和學習,世界觀、人生觀逐步形成,

心理漸臻成熟。這一時期是大學生從學生生活向職業(yè)生活過渡的時期,他們又將面臨新的心

-14-

理挑戰(zhàn),如是繼續(xù)深造還是就業(yè)?是留在國內學習還是聯(lián)系出國進修?擇業(yè)就業(yè)中雙向選擇

的壓力等,又使大學生的心理掀起波瀾。不過,此時的大學生已接受了嚴格的專業(yè)訓練和獨

特的校園生活的磨碩,自主感較強,自我意識也有了很大提高,對未來的生活道路會產(chǎn)生種

種設想,而這些設想多數(shù)與現(xiàn)實有一定距離。大學生在此階段必須開始作走向社會的心理準

備。進一步深人了解社會,把握好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是所有大學生面臨的任務。這一階

段是大學生各方面素質進行綜合考驗的階段,同時又是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心理成熟的階段,

此時期大學生的主要心理特點是:緊迫感、責任感和憂慮。

5.1.2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特征

根據(jù)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許多大學生所作的調查和測試,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狀況

有下述一些特征:

5.1.2.1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規(guī)律,多數(shù)人是健康的

心理健康與不健康之間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狀態(tài),從心理健康到心理不健康是一個連

續(xù)狀態(tài),呈正態(tài)分布(圖『1),每個狀態(tài)間沒有絕對的界限。

嚴重失調輕度失調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水平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可能因為內外環(huán)境

的變化向反方向發(fā)展,而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也可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外界的幫助成為一個

心理健康的人。在特定環(huán)境下,健康的人可能會表現(xiàn)出不健康的情緒和行為,不健康的人也

有可能表現(xiàn)出健康的情緒和行為。所以,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不斷地在兩級狀態(tài)間波動。因此,

重要的是能及時意識到自己的不健康狀態(tài),并能主動調整和轉變。

5.1.2.2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問題是成長和發(fā)展中的矛盾

大學時期是個人成長過程中又一次面臨新的心理矛盾發(fā)生、轉化而趨向成熟的時期。這

個時期產(chǎn)生的心理矛盾,有環(huán)境適應問題,有學習問題,有人際關系問題,有自我觀念問題,

有戀愛和性的問題,還有進一步升學和就業(yè)的問題,這些問題是每一屆大學生都會面臨的。

5.1.2.3大學生是心理障礙的高發(fā)群體

心理障礙是所有心理與行為失常的總稱,通常所說的精神疾病、心理異常和變態(tài)行為都

屬于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可分為心身疾病、神經(jīng)癥、精神病和變態(tài)人格等幾種類型,這幾種類型又可以

細分為各種不同的心理疾病。

-15-

5.2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原則、途徑與方法

5.2.1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則

(1)客觀性原則

(2)發(fā)展的原則

(3)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

(4)系統(tǒng)性原則

(5)教育性原則

5.2.2心理健康的途徑和方法

(1)實踐法

通過學校的傳媒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發(fā)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保健。

做好積極的心理干預,建立三級保健網(wǎng)絡.

(2)調查法

開展新生心理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檔案,掌握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德

育工作提供依據(jù);特殊的學生要給予跟蹤關懷。

專題調查,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如“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調查”,“貧困生心理

狀況調查”,“大學生睡眠狀況調查”,“優(yōu)秀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等。

(3)訪談法

7.1.5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7.1.6作業(yè)安排及課后反思

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是21世紀的通行證。讓學生感受到心理健康的

重要性。

作業(yè):1、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大學生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2、根據(jù)心理健康標準,描述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

7.1.7課前準備情況及其他相關特殊要求

提供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閱讀材料。摘要如下:

一、心理健康的標志

自我評價正確。了解自我,悅納自我。人際關系和諧。接受他人、善與人處,關系和

諧,無孤獨感,積極態(tài)度多于消極態(tài)度。社會適應正常。正視現(xiàn)實,接受現(xiàn)實(不逃避現(xiàn)實,

對困難挑戰(zhàn))。熱愛生活,樂于工作意志健全。情緒健康。能協(xié)調與控制情緒,心境良好,

積極情緒總是占優(yōu)勢,能適度地表達控制自己的情緒,喜不枉、憂不絕、勝不驕、敗不餒、

謙而不卑、自尊自重。人格和諧完整。人格結構包括氣質能力、性格、理想、信念、動機、

-16-

興趣、人生觀等能平衡發(fā)展。人格作為人的整體的精神面貌能夠完整、協(xié)調、和諧地表現(xiàn)出

來,思考問題方式是適中的合理的。智力正常(〉70)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是觀察力、

記憶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綜合。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

二、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生活在現(xiàn)在里”。

2.“生活在這里”。

3.“停止猜想,面向實際”。

4.“暫停思考,多去感受”。

5.”也要接受不愉快的情感”。

6.“不要先判斷,先要講出自己的感受”。

7.“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權威”。

8.“我就是我”。

9.“要對自己負責”。

10.“向大自然學習”

7.1.8參考資料(具體到哪一章節(jié)或頁碼)

余孟輝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第一章、第二章

7.2教學單元二:自我意識與大學生心理健康

7.2.1教學日期:2017年3月12日,3課時

7.2.2教學目標

(1)明確自我意識的概念、心理結構、特點、作用,了解大學生自我意識中可能存在

的矛盾及調節(jié)的方法

(2)掌握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識的基本途徑。

7.2.3教學內容

(1)自我意識的概述

(2)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

(3)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識

教學重點:自我意識的概述;大學生自我意識的誤區(qū);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

教學難點:自我意識的結構

7.2.4教學過程

【導入】討論問題:我是誰?

進行“我是誰”心理測試

【課堂講授】

-17-

1自我意識概述

作為大學生,你了解自己的價值嗎?你是一塊不起眼的石頭,還是價值不菲的寶石呢?

這取決你怎么認知自我、評價自我以及發(fā)展自我。良好自我意識是大學生成長、成才、成功

的必備心理素質之一。

1.1自我

自我,通俗的理解就是個體自己。在心理學上有兩個詞用于表示自我,是“eso”,一

是“self”?!白晕遥╡so)”的概念是由精神分析學派鼻祖弗洛伊德于1895年提出的。

弗洛伊德通過大量病例分析發(fā)現(xiàn)人的沖動、欲望、思維、情感等精神活動會在不同的意識層

次發(fā)生和進行,深淺不同。這些意識層次可劃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他認為意識只是

人精神世界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則是水面之下的無意識。在精神層次理論基礎上,弗洛伊德

又提出個體的人格結構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組成,如圖

所示。

自我的分類:

1、主體自我和客體自我。

2、物質自我、社會自我和精神自我。

3、現(xiàn)實自我、鏡中自我和理想自我。

4、公開自我、秘密自我、盲目自我和未知自我。

1.2自我意識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彳二

*為什么我總這么矮,這么丑?f

*為何我總是不開心?又為何總是失敗?J

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就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的覺察和認識,包括個體對自己。

對他人以及對自己與周圍人的關系的認知和評價。

根據(jù)精神分析理論,將人格的結構:

本我:滿足勝利本能的需要,快樂原則;

自我:有意識的行為活動,現(xiàn)實原則;

超我:用社會規(guī)范進行約束,道德原則

人的心理結構:由意識、前意識、潛意識構成意識的冰山理論:

人的意識就像是一座浮在海面的冰山,所能看見的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而潛

藏在海面以下、無法發(fā)覺的起碼占90%,這無法發(fā)覺的部分就是潛意識。

弗洛伊德的暗示實驗:

“你有病!”

1.3自我意識的結構

根據(jù)心理過程知、情、意三方面來分析,自我意識可分為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

■44-

To

-18-

(1)自我認識(s,Ifknowledge)是自我思識的認知成分,也是首要成分,是自我調節(jié)

控制的心理基礎。它包括自我感覺、自我概念、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自我評價

是自我認識的核心,最能代表自我認識的水平,是對自我外表、能力、行為等方面社會價值

的評估。

(2)自我體驗(selfexPerience)是自我意識的情感成分。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體驗

的具體內容。自尊心是指個體在社會比較過程中所獲得的有關自我價值的積極的評價與體

驗。自信、是對自己的能力是否適合所承擔的任務而產(chǎn)生的自我體驗。自信心與自尊心都是

和自我評價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在我

,

細數(shù)你的幸福

不要念念不忘你的苦

(3)自我調節(jié)(selftegulation)是自我意識的意志成分。自我調節(jié)主要表現(xiàn)為個人對自

己的行為、活動和態(tài)度的調控。它包括自我檢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