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11課《論語十二章》分層練習_第1頁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11課《論語十二章》分層練習_第2頁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11課《論語十二章》分層練習_第3頁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11課《論語十二章》分層練習_第4頁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11課《論語十二章》分層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工課《論語》十二章

分層練習

MS

1.下列加點字詞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不亦說乎(sh.)不慍(或八)三省吾身(x%g)

B.傳不習乎(chuWh)逾隼(肚)學而不思則反(kWhg)

U好之者(曲。)診語(傷八)思而不學則歹f(dai)

D.為人謀(w&')曾子(z"g)樂之者(他)

【答案】C

【詳解】考查字音。

A.不亦說乎(shuo)-----yixe;

B.逾矩(及)---ju,學而不思則罔(k4ng)-----w4ng;

D.為人謀(we/)-----wei;

故選C。

2.下列古文默寫有錯的一項是()

A.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C.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名篇背誦。

則其善者而從之“中的"則"應為"擇:

故選c。

3.下列加點字詞翻譯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傳不習乎(傳授)與朋友交而不停乎(誠信)

B.不逾矩(規(guī)矩)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檢查,反?。?/p>

C.三十而立(指能有所成就)溫鼓而知新(學過的知識)

D?思而不學則殆(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不莘其憂(能忍受)

【答案】C

【詳解】考查文言詞語解釋。

A.“傳不習乎''句意為: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不曾復習。傳:這里指老師傳授的知識;

不逾矩”句意為:不越過法度。矩:法度;

思而不學則殆”句意為: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心中充滿疑惑而無定見。殆:疑惑;

故選C。

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人不知而不慍/博學而篤志反為人謀而不忠乎/可以為師矣

????

C.擇其善者而從之/人不堪募憂D.學而時習*/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連詞,表轉折,可譯作"卻"/連詞,表并列;

8.介詞,替/動詞,做,擔任;

C.代詞,他的/代詞,那種;

P.都是代詞,它;

故選D。

5.以下加點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倬不習乎

A.溫故而知新g一簞食,一瓢像C.飯疏食飲水D.學而即習之

【答案】8

【詳解】例句句意: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傳:傳授,這里指老師傳授的知識,

動詞作名詞;

A.句意: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故:以前的知識,形容詞作名詞;

8.句意:一碗飯,一瓢水。飲:動詞作名詞,水;

C.句意:吃粗糧,喝冷水。飯:名詞作動詞,吃;

D.句意:學習(知識)然后按時復習它。時:按時,為副詞;

故選Bo

6.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飯疏食飲水水:指飲用水8.三軍可奪帥也奪:改變

心不亦說乎說:通“悅:高興D.人不莘其憂堪:能忍受

【答案】A

【詳解】A.句意:吃粗糧,喝冷水。水:冷水;

故選Ao

7.下列對《論語》十二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仁在其中矣“中的"仁"意為"仁德",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8“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與“小人”相對,指有才德的人。

C.”為人謀而不忠乎“中的“忠”指竭盡心力,它是儒家倡導的為人之道。

D.“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反映了孔子淡泊名利、鄙視富貴的思想。

【答案】B

【詳解】B.有誤,“君子”指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故選B。

8.下列句子均出自《論語》,其中沒有涉及到學習方法的一句是()

A.溫故而知新8.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C.學而時習之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答案】8

【詳解】本題考查名著的理解。

A.“溫故而知新”句意是溫習學過的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這是學習方法的介紹;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句意是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做學問。這不是關于學習方法的介紹;

學而時習之”句意是學習并且要按時復習學過的內容。這是關于學習方法的介紹;

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句意是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蒙蔽;思

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一無所得。這是學思結合的學習方法介紹;

故選Bo

久同學們參與文學社討論時,引用《論語》中的句子,下面有錯誤的一項是()

A.當說起"學"和“思”的關系時,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在向同學介紹學習方法時,他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p>

C.當說起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時,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p>

D.當說到交友要講誠信時,他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課文內容辨析。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

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缺點,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強調的是謙虛好學的

學習態(tài)度,而不是交友,當說到交友要講誠信時,應該使用“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故選D。

W.下面句子中不是關于修身的一項是()

A.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8.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C.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答案】C

【詳解】A.句意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品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表

明做人要寬容大度,有修養(yǎng);

B.句意是: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呢敻缓偷匚?,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樣。表明做人

要正義,不義之財不??;

C.句意是:我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習,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

的缺點。是關于學習方面的,要學人之長,補己之短;

D.句意是: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平民百姓的志向卻不可改變。表明做人要堅定志向;

故選C.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罚?/p>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p>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選自《〈論語〉十二章》)

[乙]

古之欲明①明德②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③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齊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④。

(節(jié)選自《禮記?大學》)

[注釋J①明:動詞,彰明。②明德:美德。③齊;治理,整理。④格物:格,就是確實研究清

楚。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在讀書中求知,在實踐中

求知,而后明辨事物,盡事物之理。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意思。

(2)溫收而知新故:(2)思而不學則彈殆:

(3)不如牛之者樂:(4)”治其國者欲:

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13.請從'學習態(tài)度'或"學習方法'任一方面,在[甲]文中選擇一句,寫出對你的啟示。

14.除“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外,[甲兀乙]兩文都提到①的重要性。[甲]文告訴我們要

“博學、篤志、切問、近思[乙]文告訴我們要②。

【答案】工].故:學過的知識:殆:疑惑樂:以……為樂欲:想要12.(工)

(我)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來學習,如果(自己身上)也有他們的缺點,就加以改正。

(2)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先進行自我修養(yǎng)。13.示例一:我選寫學習態(tài)

度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一句,它給我的啟示是:學完一個知識要及時復習這樣,

才能對過去的知識有更深的理解。

示例二:我選寫學習方法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聯(lián)一句,它給我的啟示是:只有

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真知。14.身養(yǎng)性;正心、誠意、致知、

格物。

【解析】工工.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

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工)句意: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故:學過的知識;

(2)句意: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殆:疑惑;

(3)句意: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樂:..以.為樂;

(4)句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欲:想要。

22.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

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

完整。重點詞有:

(工)擇:選擇;善:有點;從:指學習;改:改正;

(2)欲:想要;齊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修其身:進行自我修養(yǎng)。

23.本題考查閱讀啟示,從甲文選擇一句,從“學習態(tài)度”或“學習方法”任一方面表述即可。

示例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啟發(fā)我們要享受學習的樂趣,以學習為

快樂,更有利于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示例二:“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啟發(fā)我們要向他人學

習,隨時隨地的去學習,彌補自身的不足。

示例三:“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啟發(fā)我們做人要講究“仁'應博覽群書,

廣泛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

14.本題考查內容分析。

根據(jù)甲文“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乙文"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知,兩

文都提及了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性;

根據(jù)乙文“欲修其身者先正齊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

物”可知,要想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

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知研究萬事

萬物??梢娨椅母嬖V我們要正心、誠意、致知、格物。

【點睛】參考譯文:

(甲)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當(別

人的)老師了?!?/p>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p>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

孔子說:“在多個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習,發(fā)

現(xiàn)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

子夏說:“博覽群書并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

德就在其中了。”

(乙)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

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

要想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

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知研究萬事萬物。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

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廠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爭與時馳,

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

(節(jié)選自諸葛亮《誡子書》)

【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

而》)

子夏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節(jié)選自《〈論語》十二章》)

工S.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非學無以「才廣而告之B.爭與時馳爭歲久遠

°意與日去目似瞑,蕈暇甚D.將復何冬望塵莫及

16.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17.甲文中,諸葛亮告誡兒子,成才需要具備幾個條件?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

18.甲、乙兩文都講到修身養(yǎng)德。請根據(jù)乙文段的內容,思考儒家弟子修身養(yǎng)德的途徑有哪

些?

【答案】15D16.用寧靜來修養(yǎng)身心,用節(jié)儉來培養(yǎng)品德。(意思對即可)17.①

明確志向,樹立目標;②摒除雜念和干擾,心無旁鷲地學習;③勤學苦讀,努力學習,增長才

干;④善于利用時間,將時間用在學習上不可虛度光陰18.①自我反省。把外在的道德

約束內化為內在的自覺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

②廣泛學習,堅定志向,懇切發(fā)問,善于思考。

【解析】IS.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一詞多義。

A.增長/推廣;

8.年紀/時間;

C.意志/神情;

D.趕得上;

故選D。

26.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

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

重點的詞有“以(來)”“修(修養(yǎng))”“養(yǎng)(培養(yǎng))”等。

27.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办o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志無以成學”寫明確志向,樹立目標;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寫摒除雜念和干擾,心無旁鷲地學習;“學須靜也,才須

學也,非學無以廣才”寫勤學苦讀,努力學習,增長才干;“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寫善于利用時間,將時間用在學習上不可虛度光陰。

28.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拔崛杖∥嵘怼币馑际俏颐刻於啻畏词∽约骸8嬖V我們要自我

反省。把外在的道德約束內化為內在的自覺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意思是廣泛地學習,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fā)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

告訴我們要廣泛學習,堅定志向,懇切發(fā)問,善于思考。

【點睛】參考譯文:

(甲)德才兼?zhèn)淙说钠沸?,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yǎng)身心的,是依靠自律、儉樸的作風

來培養(yǎng)德的。不看淡眼前的名利得失,心有雜念與糾結,就不會有明確堅定的志向;不能安靜

平和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身心寧靜、專心致志,增長才干必須

不斷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學有所成。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

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莽撞草率、輕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

消磨,最后就像枯枝敗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

到那時,困守在自家狹小的窮家破舍里,悲傷嘆息,又怎么來得及呢!

(乙)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謀劃事情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

是做到誠實守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

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fā)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仁德就

在其中了。”

拓展練

閱讀下文,完成下題。

長沮、桀溺①耦而耕②??鬃舆^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zhí)輿者為誰?“子路曰:“為

孔丘?!痹唬骸笆囚斂浊鹋c?”曰:“是也。"曰:"是知津矣?!皢栍阼钅?。桀溺曰:"子為誰?”

曰:“為仲由?!痹唬骸笔囚斂浊鹬脚c?”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

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梭③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恍然④曰:

“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p>

(選自《論語》)

【注釋】①長沮(攸)、桀溺(j揚2):都是當時的隱士。長沮、桀溺可能不是這兩個人

的真實姓名。②耦(01A)而耕:古代的一種耕田方法,兩人并排用相(類似鏟子)翻土。③

梭(you):用土覆蓋播下的種子,并把土耙平。④恍然:悵然,失意。

工q.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使子路問津焉津:渡口

13.是魯孔丘之徒與徒:學生

&而誰以易之易:交換

D.慢而不輟輟:停止

20.下列句子中,“而”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A.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土也

B.人不知而不慍

C.溫故而知新

D.博學而篤志

21.下列句子,與“子路行以告”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8.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C.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D.賢哉,回也

22.對選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長沮、桀溺最后都沒有告知子路渡口,是因為想勸子路離開孔子,跟他們一起做一名

獨善其身的隱者。

8.文中的“辟世之士”具體指孔子,“辟人之士”具體指長沮、桀溺。

C.桀溺認為天下如同滔滔洪水般動蕩不安,孔子雖然自以為能改變混亂的世局,實則無

力改變。

D.孔子認為,正因為社會動亂、天下無道,他才與自己的弟子們不知辛苦地四處呼吁,

為社會改革而努力,這是一種可貴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

2-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答案】IdC2.0.A2.1.B22.B2.3.(1)孔子路過,讓子路去詢問

渡口在哪里。(2)(天下已亂,)壞人壞事像滔滔的洪水一樣泛濫,到處都是這樣,你們同誰

去改變它呢?

【解析】Id"而誰以易之“:你們同誰去改變它呢?易:改變。故選C。

20.例句”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你的父親回來,自然會跟你算賬?!岸巴ā盃?:你。

A.人稱代詞“你'

B.表轉折。

C.表承接。

D?表并列。

故選Ao

."子路行以告”:子路回來(把這些)告訴了孔子。省略句。

A.判斷句。

天下有道,丘不與(你們)易也”省略句。

C.“誰與”賓語前置句。

D.判斷句。

故選Bo

22.應改為:文中的“辟人之士”具體指孔子,“辟世之士”具體指長沮、桀溺。故選0。

2.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