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朝花夕拾》任務(wù)閱讀了解魯迅生活的“那些年”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_第1頁
第三單元《朝花夕拾》任務(wù)閱讀了解魯迅生活的“那些年”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_第2頁
第三單元《朝花夕拾》任務(wù)閱讀了解魯迅生活的“那些年”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_第3頁
第三單元《朝花夕拾》任務(wù)閱讀了解魯迅生活的“那些年”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_第4頁
第三單元《朝花夕拾》任務(wù)閱讀了解魯迅生活的“那些年”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朝花夕拾》任務(wù)閱讀了解魯迅生活的“那些年”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朝花夕拾》任務(wù)閱讀:

了解魯迅生活的“那些年"

教學目標

1.在通讀的基礎(chǔ)上概括各篇內(nèi)容。

2.精讀部分內(nèi)容,歸納內(nèi)容要點,分析探究魯迅從不同學校離開的原因,感悟魯迅的成長之路。

3.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并參考魯迅先生的生平資料,梳理并有創(chuàng)意地呈現(xiàn)的“魯迅成長史”。

【情境導入】

同學們已經(jīng)通讀完了這本書,對全書的大致內(nèi)容有了一定了解。那么,在百草園、三味書屋之外的魯迅還有哪些經(jīng)歷呢?

《朝花夕拾》是魯迅從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記憶中抄出來的"片段,展現(xiàn)了他的一段段人生歷程。這節(jié)課,我們以自己喜歡的形式,有創(chuàng)意地呈現(xiàn)“魯迅成長史”。

學習任務(wù)一:概括各篇內(nèi)容大意,梳理作者人生經(jīng)歷

【略讀:梳理課文內(nèi)容】

《狗·貓·鼠》:講自己仇貓的原因,追憶了自己童年時救養(yǎng)的一只可愛的隱鼠,最終卻慘遭殺害的往事。

《阿長與〈山海經(jīng)〉》記述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jié)"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jīng)》的感念。

《〈二十四孝圖〉》:重點描寫了作者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

《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前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痛苦。

《無常》:記述了兒時在鄉(xiāng)間迎神會和戲臺上所見的“無?!毙蜗蟆?/p>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玩耍的無限樂趣以及在三味書屋讀書的生活。

《父親的病》: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y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yī)"的行醫(yī)態(tài)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xiàn)。

《瑣記》:回憶了自己離開紹興去南京求學的過程。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如饑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和棄醫(yī)從文的經(jīng)過,記述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

《范愛農(nóng)》:回憶了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后與好友范愛農(nóng)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nóng)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備受打擊迫害,最后悲慘死去的遭遇。

【瀏覽:展示生歷程】

結(jié)合《朝花夕拾》各篇內(nèi)容,梳理作者早年的大致經(jīng)歷。

不同時期大致經(jīng)歷相關(guān)篇目

兒童時代在紹興,開始入塾《狗·貓·鼠》《五猖會》《〈二十四孝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無?!贰栋㈤L與〈山海經(jīng)〉》《瑣記》

少年時期在紹興上學,家庭變故《父親的病》

步入青年南京求學《瑣記》

青年時期日本留學《藤野先生》

從青年漸入中年回國任教,從紹興到南京,再到北京《范愛農(nóng)》

學習任務(wù)二:結(jié)合具體篇目,研讀魯迅的兒童時代

【精讀:走近兒童時代】

精讀相關(guān)內(nèi)容,分析探究魯迅童年時期的趣味與遺憾。

一、閱讀《阿長與山海經(jīng)》《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探究魯迅童年時期的趣味。

1.長媽媽給我買來《山海經(jīng)》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jīng)’,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nèi)。

這又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分析:選文寫沒有什么學識的長媽媽買來“我"渴求已久的《山海經(jīng)》,表現(xiàn)了長媽媽善良淳樸、樂于助人、對兒童有最無私真實的愛。

百草園的趣味

(選文一)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嬋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luò)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選文二)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jiàn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mì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燥,養(yǎng)不過夜的。

分析:通過描寫四季的百草園的發(fā)生的趣事,勾勒出百草園的總印象,說明百草園趣味多,突出泥墻一帶趣味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百草園的喜愛之情。

三味書屋的趣事

三味書屋后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蠟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

分析:三味書屋后的園子不僅是孩子們嬉戲的場所,也是他們學習和成長的地方。通過這些活動,孩子們學會了觀察自然、享受生活,并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這些美好的回憶成為了魯迅文學作品中的寶貴財富,也讓讀者感受到了童年的純真與美好。

閱讀《二十四孝圖》《五猖會》,探究魯迅童年時期的遺憾。

《二十四孝圖》選文

至于玩著“搖咕咚"的郭巨的兒子,卻實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親的臂膊上,高高興興地笑著;他的父親卻正在掘窟窿,要將他埋掉了。說明云,“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分析:《二十四孝圖》中,郭巨埋兒的故事便是一種“偽禮"的體現(xiàn)。為了所謂的孝道,要供養(yǎng)母親,郭巨竟要殘忍地埋掉自己的兒子,這是一種愚孝,這種行為既違背了人情,也背離了真正的孝道。因此,“偽禮”不僅不能真正體現(xiàn)人的情感和道德,反而可能成為束縛人性和社會的枷鎖。魯迅對此持批判態(tài)度。

《五猖會》選文

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fā)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

夢似的就背完了?!安诲e。去罷。”父親點著頭,說。

大家同時活動起來,臉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將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賀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頭。

我卻并沒有他們那么高興……

分析:父親強迫我背的書是《鑒略》。全文記述了作者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心情,以及被父親強迫背書的痛苦感受,揭露了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思維導圖】

學習任務(wù)三:結(jié)合具體篇目,研讀魯迅求學歷程

【精讀:探究求學歷程】

精讀《瑣記》《藤野先生》相關(guān)內(nèi)容,分析探究魯迅從不同學校離開的原因。

求學經(jīng)歷離開原因

1.魯迅離開S城及中西學堂的原因:

大約此后不到一月,就聽到一種流言,說我已經(jīng)偷了家里的東西去變賣了,這實在使我覺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來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現(xiàn)在,只要有地方發(fā)表,我總要罵出流言家的狐貍尾巴來,但那時太年青,一遇流言,便連自己也仿佛覺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見人們的眼睛,怕受到母親的愛撫。好。那么,走罷!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臉早經(jīng)看熟,如此而已,連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偟脤e一類人們?nèi)?,去尋為S城人所詬病的人們,無論其為畜生或魔鬼。

但我對于這中西學堂,卻也不滿足,因為那里面只教漢文、算學、英文和法文。

分析:被衍太太的流言重傷,對周圍人失望,想要尋求別樣的人們。離開中西學堂是因為課程過于單一。

2.魯迅離開雷電學堂的原因:

開設(shè)課程:功課簡單——四天英文、一天讀漢文、一天做漢文

學校風氣:

初進去當然只能做三班生,臥室里是一桌一凳一床,床板只有兩塊。頭二班學生就不同了,二桌二凳或三凳一床,床板多至三塊。不但上講堂時挾著一堆厚而且大的洋書,氣昂昂地走著,決非只有一本“潑賴媽"和四本《左傳》的三班生所敢正視;便是空著手,也一定將肘彎撐開,像一只螃蟹,低一班的在后面總不能走出他之前?!?/p>

原先還有一個池,給學生學游泳的,這里面卻淹死了兩個年幼的學生。當我進去時,早填平了,不但填平,上面還造了一所小小的關(guān)帝廟……

總覺得不大合適,可是無法形容出這不合適來?,F(xiàn)在是發(fā)現(xiàn)了大致相近的字眼了,“烏煙瘴氣”,庶幾乎其可也。只得走開。

分析:學生有等級之分,風氣不好;學習內(nèi)容脫離實際生活;迷信。

3.魯迅離開礦路學堂的原因

但第二年的總辦是一個新黨,他坐在馬車上的時候大抵看著《時務(wù)報》,考漢文也自己出題目,和教員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華盛頓論》,漢文教員反而惴惴地來問我們道:“華盛頓是什么東西呀?

……看新書的風氣便流行起來,我也知道了中國有一部書叫《天演論》。

……

但一到畢業(yè),卻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幾次桅,不消說不配做半個水兵;聽了幾年講,下了幾回礦洞,就能掘出金銀銅鐵錫來嗎?實在連自己也茫無把握,沒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那么容易。爬上天空十丈和鉆下地面二十丈,結(jié)果還是一無所能,學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了。所余的還只有一條路:到外國去。

——《瑣記》

補充資料:

其時我是十八歲,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師學堂了,分在機關(guān)科,大約過了半年,我又走出,改進礦路學堂去學開礦,畢業(yè)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學。但待到在東京的豫備學校畢業(yè),我已經(jīng)決意要學醫(yī)了。原因之一是因為我確知道了新的醫(yī)學對于日本維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進了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學了兩年。

——《魯迅自傳》

分析:教師懈怠迂腐;畢業(yè)學無所用,但讀了很多新書,接受到了新的思想;醫(yī)學可以助力國家走向維新。

4.魯迅離開仙臺醫(yī)專的原因: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也是低能兒,分數(shù)在六十分以上,便也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自然都是日本戰(zhàn)勝俄國的情形。單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藤野先生》

補充資料:

從那一回以后,便覺得醫(y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吶喊·自序》

分析:經(jīng)歷匿名信、看電影事件,國家之弱、國人的愚弱麻木,觸動了魯迅,促使他思考改變國民精神的問題,于是決定棄醫(yī)從文,根治人們的思想頑疾。

5.歸納比較魯迅幾次離開的原因,看看有何異同。

明確:

一貫的:抵制丑惡,追求新知,積極尋求出路。

發(fā)展的:面對流言,由被動逃離到在異國學校的直面拆穿;離開的動機由叛逆負氣到主動追求,從個人發(fā)展到為國為民。

學習任務(wù)四:魯迅人生的轉(zhuǎn)折點

《朝花夕拾》中,魯迅記錄了自己人生的三次“告別”,這是魯迅人生的三次轉(zhuǎn)變。以下是魯迅求學時待過的地方以及當時的身份,從求學地點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魯迅求學經(jīng)過了“離家”“離鄉(xiāng)"離國”三個階段,即三次告別。

第一次告別:從老家到私塾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作者寫道:

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都無從知道??偠灾覍⒉荒艹5桨俨輬@了。Ade(再見),我的蟋蟀們!Ade(再見),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在告別象征著自由、快樂的“百草園”,即將邁進三味書屋的時候,魯迅是那樣的留戀與不舍。從此,魯迅從一名玩學兒童,成為一名私塾學生,接受了比較正規(guī)的學堂教育,對魯迅的人生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第二次告別:從家鄉(xiāng)到南京

1898年5月,17歲的魯迅經(jīng)歷了家庭變故和思想裂變,離開紹興赴南京求學。《瑣記》一文寫道:

流言的來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現(xiàn)在,只要有地方發(fā)表,我總要罵出流言家的狐貍尾巴來,但那時太年青,一遇流言,便連自己也仿佛覺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見人們的眼睛,怕受到母親的愛撫。

好。那么,走罷!

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臉早經(jīng)看熟,如此而已,連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偟脤e一類人們?nèi)ィ镾城人所詬病的人們,無論其為畜生或魔鬼。

魯迅在《〈吶喊〉自序》中,對當時的心境和選擇也有坦露:

我有四年多,曾經(jīng)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于質(zhì)鋪和藥店里……我從一倍高的柜臺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里接了錢,再到一樣高的柜臺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欢业母赣H終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進K學堂去了,仿佛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

在南京,魯迅先后進入江南水師學堂和礦路學堂學習。起初,他認為洋務(wù)派的“富國強兵”思想能夠拯救社會。然而,江南水師學堂卻是“烏煙瘴氣”,令人哭笑不得。在礦路學堂,雖然功課非常新鮮,魯迅也能大量地閱讀新書、新報,但畢業(yè)后依然感到“一無所能”,這種感受促使魯迅繼續(xù)探索新的求知之路。

第三次告別:從南京到日本

《瑣記》文末寫道:

畢業(yè),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畢業(yè),卻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幾次桅,不消說不配做半個水兵;聽了幾年講,下了幾回礦洞,就能掘出金銀銅鐵錫來么?實在連自己也茫無把握,沒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的那么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鉆下地面二十丈,結(jié)果還是一無所能,學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了。所余的還只有一條路:到外國去。

《藤野先生》一文集中講述了魯迅在日本的留學生活。而在《〈吶喊〉自序》一文中,魯迅更清晰地表述了當時的想法:“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yè)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zhàn)爭時候便去當軍醫(y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于維新的信仰?!比欢诮?jīng)歷了我們熟知的“幻燈片事件"后,魯迅便覺得醫(y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他認為:“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而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p>

從離家到離鄉(xiāng)再到離國,從被動告別到主動求索,從關(guān)注個人到關(guān)注國家。通過梳理魯迅的三次“告別”,我們看到“小魯迅”一步步成長為后來的“大先生”,用手中的筆喚醒沉睡的中國民眾的靈魂。

學習任務(wù)五:魯迅的成長軌跡

魯迅青少年時代價值取向和人生選擇的變化,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童年到1898年出走紹興城。

其間魯迅在私塾讀書,接受陳腐的封建正統(tǒng)教育。他幾乎沒有離開過紹興城,強加給他的是封建士大夫家族傳統(tǒng)的“讀書應試”、“科舉進仕"的價值觀念。

代表作品:《從百草園到三昧書屋》《五猖會》《二十四孝圖》《父親的病》《瑣記》

這種價值觀念說穿了就是要以“學而優(yōu)則仕”的教育觀去塑造魯迅的性格與靈魂,塑造出一個合乎封建規(guī)范、適合于本階級利益的孝子賢孫。這是一種典型的傳統(tǒng)的封建價值觀念。因此,魯迅必須在看迎神賽會之前背涌《鑒略》;一定要離開自己的“樂園"被送到“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熟";“能在大眾面前,冠冕堂皇地看的,最后魯迅迅速成長起來,終于決心“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

第二階段是1898年到1902年的南京求學時期。

這一時期魯迅經(jīng)歷了從“富國強兵"的社會理想到擁護變法維新的改良主義思潮的演變。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隨著家庭的敗落徹底地丟棄了,從完全為個人、為家庭榮耀的桎梏中擺脫出來,投身于為國家時代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