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紡織印染生產作業(yè)指導書TOC\o"1-2"\h\u2599第1章紡織品印染基礎知識 4287961.1紡織品印染原理 412941.1.1染料的吸附 424531.1.2染料的滲透 4108761.1.3染料的固著 473591.1.4洗滌 4260481.2印染常用染料及助劑 539251.2.1染料 564001.2.2助劑 5276961.3紡織品印染工藝流程 5224581.3.1前處理 512101.3.2染色 546211.3.3固色 5172911.3.4洗滌 680281.3.5后整理 61277第2章前處理工藝 6192182.1紡織品退漿工藝 6116112.1.1退漿目的 6237002.1.2退漿方法 6126992.1.3退漿工藝流程 670702.2紡織品煮練工藝 6119662.2.1煮練目的 673222.2.2煮練方法 7197802.2.3煮練工藝流程 7155462.3紡織品漂白工藝 7228882.3.1漂白目的 7132772.3.2漂白方法 7322442.3.3漂白工藝流程 74732第3章染色工藝 8161063.1直接染色工藝 8297573.1.1工藝流程 8313283.1.2工藝參數 8132733.2拔染工藝 8105483.2.1工藝流程 849863.2.2工藝參數 898753.3緞面染色工藝 894033.3.1工藝流程 9154493.3.2工藝參數 921996第4章印花工藝 9255614.1滾筒印花工藝 9302914.1.1印花滾筒準備 9260034.1.2涂料制備 9208534.1.3印花工藝流程 961084.1.4注意事項 10168174.2網版印花工藝 10152394.2.1網版制作 10237334.2.2涂料制備 10120454.2.3印花工藝流程 10124344.2.4注意事項 10132584.3數字印花工藝 10323804.3.1圖案設計 1177494.3.2印花設備準備 1121694.3.3印花工藝流程 11208994.3.4注意事項 1129061第5章后整理工藝 11101565.1水洗工藝 11276495.1.1水洗目的 11128195.1.2水洗流程 1141935.1.3水洗參數 11263315.1.4注意事項 12180335.2預縮工藝 1264185.2.1預縮目的 12157935.2.2預縮流程 12266855.2.3預縮參數 1255215.2.4注意事項 12256285.3功能整理工藝 1273205.3.1功能整理目的 12204115.3.2功能整理方法 1214685.3.3功能整理參數 1215165.3.4注意事項 1311632第6章印染設備操作與維護 13211446.1印染設備操作規(guī)范 1351756.1.1操作前準備 13285526.1.2設備啟動 1388926.1.3印染操作 1322016.1.4設備停機 13112016.2印染設備維護與保養(yǎng) 1326856.2.1日常保養(yǎng) 136066.2.2定期保養(yǎng) 13226346.3常見設備故障排除 14285236.3.1機械故障 14103486.3.2電氣故障 14263796.3.3液壓故障 148296.3.4氣動故障 1410154第7章印染質量控制與檢測 1430137.1印染質量標準 14302037.1.1色差標準 1450447.1.2染色均勻性標準 1414517.1.3牢度標準 15281157.1.4物理功能標準 15237817.2質量檢測方法 15133137.2.1色差檢測 15125187.2.2染色均勻性檢測 1597217.2.3牢度檢測 15276907.2.4物理功能檢測 15121087.3質量問題分析與改進 15212387.3.1色差問題 15220757.3.2染色均勻性問題 1685297.3.3牢度問題 1687887.3.4物理功能問題 165544第8章印染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 17166398.1印染廢水治理技術 17137478.1.1物理法 1780268.1.2化學法 17182588.1.3生物法 17112858.1.4膜分離技術 1713998.2廢氣處理技術 17187478.2.1吸附法 1765028.2.2吸收法 17299428.2.3生物法 18252818.2.4燃燒法 18107168.3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 18115908.3.1物理法 18149218.3.2化學法 18105358.3.3生物法 18183788.3.4焚燒法 18254348.3.5資源化利用 1816044第9章印染生產安全管理 1895739.1生產現場安全管理 18161629.1.1安全生產責任制 1882899.1.2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 19268009.1.3安全生產檢查 1995539.1.4安全防護措施 19250079.2作業(yè)人員安全培訓 19320049.2.1安全培訓內容 1910619.2.2安全培訓方式 19174259.2.3安全培訓考核 1987879.3應急處理與預防 1950419.3.1應急預案 19103939.3.2應急演練 19180599.3.3預防 19203929.3.4報告與處理 1924742第10章印染生產優(yōu)化與節(jié)能 202690710.1生產過程優(yōu)化 20719710.1.1優(yōu)化生產工藝 202506210.1.2生產參數控制 202670010.1.3生產計劃調度 201261310.2節(jié)能減排技術 202241410.2.1節(jié)能技術 202458410.2.2減排技術 20608710.2.3節(jié)能減排管理 202956110.3清潔生產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201338110.3.1清潔生產 20823410.3.2可持續(xù)發(fā)展 20第1章紡織品印染基礎知識1.1紡織品印染原理紡織品印染是一種通過染料與纖維之間的物理或化學作用,將色彩和圖案固定在紡織品上的技術。印染原理主要包括染料的吸附、滲透、固著和洗滌等過程。1.1.1染料的吸附染料在印染過程中首先需要被紡織品纖維吸附。纖維對染料的吸附主要依賴于其自身的化學結構和表面性質。染料分子與纖維分子之間通過范德華力、氫鍵、離子鍵等作用力相互吸附。1.1.2染料的滲透染料在纖維內的滲透是指染料分子從染浴中向纖維內部擴散的過程。滲透功能取決于染料分子的大小、形狀以及纖維的孔隙結構和濕度。1.1.3染料的固著染料在纖維上的固著是指染料分子與纖維分子之間形成穩(wěn)定的化學鍵,使染料牢固地附著在纖維上,不易脫落。固著過程通常需要通過加熱、酸堿處理等方法促使染料與纖維發(fā)生化學反應。1.1.4洗滌洗滌過程是為了去除纖維表面未固著的染料以及過量助劑,保證印染效果的穩(wěn)定性和紡織品的使用功能。1.2印染常用染料及助劑1.2.1染料印染過程中常用的染料分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堿性染料、活性染料等。各種染料的特性和適用范圍如下:(1)直接染料:適用于纖維素纖維,色澤鮮艷,但色牢度相對較低。(2)酸性染料:適用于蛋白質纖維,色澤鮮艷,色牢度較好。(3)堿性染料:適用于纖維素纖維和蛋白質纖維,色牢度較好,但部分品種對皮膚有一定刺激性。(4)活性染料:適用于纖維素纖維和蛋白質纖維,色牢度優(yōu)良,環(huán)保功能較好。1.2.2助劑印染過程中使用的助劑主要包括:勻染劑、固色劑、堿劑、酸劑、柔軟劑等。(1)勻染劑:提高染料的均勻度,使紡織品色澤均勻。(2)固色劑:提高染料的色牢度,降低染料在洗滌過程中的脫落。(3)堿劑:用于調節(jié)染浴的pH值,促進染料的吸附和固著。(4)酸劑:用于調節(jié)染浴的pH值,中和堿性染料。(5)柔軟劑:改善紡織品的觸感,提高穿著舒適度。1.3紡織品印染工藝流程紡織品印染工藝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3.1前處理前處理主要包括退漿、煮練、漂白等工序,目的是去除紡織品上的雜質、漿料、天然色素等,提高纖維的白度和染料的吸附功能。1.3.2染色染色是將處理好的紡織品放入染浴中,加入染料和相應助劑,通過控制溫度、時間等條件,使染料均勻地吸附在紡織品上。1.3.3固色固色是指在染色后,對紡織品進行加熱、酸堿處理等,使染料與纖維形成穩(wěn)定的化學鍵,提高色牢度。1.3.4洗滌洗滌過程用于去除紡織品上未固著的染料和過量助劑,保證印染效果的穩(wěn)定性和紡織品的使用功能。1.3.5后整理后整理主要包括定型、柔軟處理、防水處理等,目的是改善紡織品的物理功能和使用功能,滿足不同用途的需求。第2章前處理工藝2.1紡織品退漿工藝2.1.1退漿目的紡織品在生產過程中,為提高其可織性和穩(wěn)定性,常在經紗上施加漿料。但是漿料的存在會影響后續(xù)印染加工的質量,因此需進行退漿處理。退漿目的是去除紡織品上的漿料,以提高織物的吸濕性、吸附性和白度,為后續(xù)加工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2.1.2退漿方法退漿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熱水退漿:將紡織品放入熱水中,通過溫度和時間的控制,使?jié){料分解、脫落。(2)酶退漿:利用生物酶對漿料進行分解,達到退漿的目的。(3)酸退漿:使用酸性物質對漿料進行分解,實現退漿效果。2.1.3退漿工藝流程(1)檢查織物:保證紡織品無破損、無油漬等影響退漿效果的因素。(2)預處理:對紡織品進行浸泡、翻布等預處理,以提高退漿效果。(3)退漿:根據所選退漿方法,進行相應工藝操作。(4)水洗:將退漿后的紡織品進行充分水洗,去除殘留漿料。(5)烘干:將紡織品烘干至所需濕度。2.2紡織品煮練工藝2.2.1煮練目的煮練是通過加熱和堿性條件,對紡織品進行物理和化學處理,以提高其吸色性、手感和外觀質量。2.2.2煮練方法煮練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堿煮練:使用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堿性物質,對紡織品進行煮練處理。(2)酶煮練:利用生物酶的作用,對紡織品進行煮練。(3)氧化煮練:采用氧化劑,如過氧化氫等,進行煮練。2.2.3煮練工藝流程(1)檢查織物:保證紡織品無破損、無油漬等影響煮練效果的因素。(2)預處理:對紡織品進行浸泡、翻布等預處理。(3)煮練:根據所選煮練方法,進行相應工藝操作。(4)水洗:將煮練后的紡織品進行充分水洗,去除殘留的堿性和氧化性物質。(5)中和:對水洗后的紡織品進行中和處理,以消除殘余堿性。2.3紡織品漂白工藝2.3.1漂白目的漂白是為了提高紡織品的白度,去除雜質和色素,為后續(xù)印染加工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2.3.2漂白方法漂白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氧化漂白:采用氧化劑,如過氧化氫、漂白粉等,對紡織品進行漂白處理。(2)還原漂白:使用還原劑,如保險粉等,對紡織品進行漂白。(3)光漂白:利用紫外線、臭氧等光源對紡織品進行漂白。2.3.3漂白工藝流程(1)檢查織物:保證紡織品無破損、無油漬等影響漂白效果的因素。(2)預處理:對紡織品進行浸泡、翻布等預處理。(3)漂白:根據所選漂白方法,進行相應工藝操作。(4)水洗:將漂白后的紡織品進行充分水洗,去除殘留的漂白劑。(5)中和:對水洗后的紡織品進行中和處理,以消除殘余酸性或堿性。第3章染色工藝3.1直接染色工藝直接染色工藝是將染料直接應用于纖維上的染色方法。該工藝適用于纖維素纖維、蛋白質纖維及合成纖維等。在染色過程中,染料分子通過分子間作用力與纖維分子結合,達到上色目的。3.1.1工藝流程(1)前處理:對紡織品進行煮練、漂白等前處理,提高纖維的親染性。(2)染色:將染料溶解于染浴中,控制溫度、時間、pH值等工藝條件,使染料與纖維充分結合。(3)固色:通過固色處理,提高染色牢度。(4)后處理:對染色品進行洗滌、柔軟等后處理,提高產品品質。3.1.2工藝參數(1)染料:根據纖維種類和產品要求,選擇合適的染料。(2)染?。喝驹囟?、pH值、染料濃度等需根據染料特性和纖維種類調整。(3)時間:染色時間視染料和纖維種類而定,一般控制在30分鐘至數小時。3.2拔染工藝拔染工藝是指在染色過程中,通過調整染浴pH值,使纖維上的染料顏色發(fā)生變化的染色方法。拔染工藝適用于纖維素纖維和蛋白質纖維。3.2.1工藝流程(1)初染:將染料與纖維充分結合。(2)拔色:調整染浴pH值,使染料顏色發(fā)生變化。(3)固色:通過固色處理,提高染色牢度。(4)后處理:對染色品進行洗滌、柔軟等后處理。3.2.2工藝參數(1)染料:選擇具有拔色效果的染料。(2)染浴:控制染浴pH值,實現染料顏色的變化。(3)時間:拔色時間一般控制在數分鐘至30分鐘。3.3緞面染色工藝緞面染色工藝是一種特殊的染色方法,主要用于棉、麻等纖維的染色。該工藝能使染色品表面呈現出類似緞面的光澤。3.3.1工藝流程(1)前處理:對紡織品進行煮練、漂白等前處理。(2)染色:采用緞面染色劑進行染色。(3)固色:通過固色處理,提高染色牢度。(4)后處理:對染色品進行洗滌、柔軟等后處理。3.3.2工藝參數(1)染料:選擇適合緞面染色工藝的染料。(2)染?。嚎刂迫驹囟取H值等條件,使染色品呈現出良好的緞面效果。(3)時間:染色時間視染料和纖維種類而定,一般控制在30分鐘至數小時。注意: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纖維種類、染料特性和產品要求,合理調整工藝參數,保證染色品質。第4章印花工藝4.1滾筒印花工藝滾筒印花工藝是一種傳統(tǒng)的紡織印花方法,其主要特點是采用滾筒作為印花工具。以下是滾筒印花工藝的詳細步驟及要求:4.1.1印花滾筒準備選用合適的滾筒,保證其表面光滑、無損傷。根據設計圖案制作印花滾筒,保證圖案清晰、層次分明。4.1.2涂料制備根據印花圖案的顏色要求,選用合適的涂料。將涂料攪拌均勻,調整粘度,使其滿足印花工藝要求。4.1.3印花工藝流程(1)將面料平整地固定在印花機架上;(2)將印花滾筒放置在面料上,調整壓力,使?jié)L筒與面料緊密接觸;(3)將涂料均勻涂抹在印花滾筒上;(4)通過滾筒旋轉,將涂料均勻地轉移到面料上;(5)待面料上的涂料干燥后,進行固色處理;(6)將印花面料進行后處理,如洗滌、晾干等。4.1.4注意事項(1)保證印花滾筒與面料之間的壓力適當,以免影響印花效果;(2)控制涂料的粘度,避免因粘度過高或過低影響印花質量;(3)注意面料與印花圖案的對位,保證印花效果準確;(4)及時對印花設備進行清洗和維護,以保證印花效果的穩(wěn)定。4.2網版印花工藝網版印花工藝是一種常見的紡織印花方法,其主要特點是采用網版作為印花工具。以下是網版印花工藝的詳細步驟及要求:4.2.1網版制作根據設計圖案制作網版,選用合適的網版材料,保證網版平整、無漏洞。將圖案繪制在網版上,并進行感光膠處理。4.2.2涂料制備根據印花圖案的顏色要求,選用合適的涂料。將涂料攪拌均勻,調整粘度,使其滿足印花工藝要求。4.2.3印花工藝流程(1)將面料平整地固定在印花機架上;(2)將制作好的網版放置在面料上,調整對位;(3)將涂料均勻地涂抹在網版上;(4)通過刮刀或膠刮板將涂料均勻地壓印到面料上;(5)待面料上的涂料干燥后,進行固色處理;(6)將印花面料進行后處理,如洗滌、晾干等。4.2.4注意事項(1)保證網版質量,避免因網版問題影響印花效果;(2)控制涂料的粘度,避免因粘度過高或過低影響印花質量;(3)注意面料與印花圖案的對位,保證印花效果準確;(4)及時清洗網版,避免因網版堵塞影響印花效果。4.3數字印花工藝數字印花工藝是一種現代紡織印花技術,其主要特點是采用數字噴墨技術進行印花。以下是數字印花工藝的詳細步驟及要求:4.3.1圖案設計根據設計要求,使用專業(yè)軟件設計印花圖案。保證圖案清晰、色彩豐富,滿足客戶需求。4.3.2印花設備準備選用合適的數字印花設備,保證設備功能穩(wěn)定、打印精度高。4.3.3印花工藝流程(1)將面料平整地固定在印花設備上;(2)將設計好的圖案傳輸到印花設備;(3)調整印花設備,保證打印精度;(4)根據面料特性和圖案要求,選用合適的墨水;(5)通過數字印花設備將墨水均勻地噴灑在面料上;(6)待面料上的墨水干燥后,進行固色處理;(7)將印花面料進行后處理,如洗滌、晾干等。4.3.4注意事項(1)保證印花設備的打印精度,避免因設備問題影響印花效果;(2)選用合適的墨水,保證印花圖案的色彩鮮艷度和色牢度;(3)注意面料與印花圖案的對位,保證印花效果準確;(4)掌握好印花過程中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以保證印花效果穩(wěn)定。第5章后整理工藝5.1水洗工藝5.1.1水洗目的水洗工藝的主要目的是去除面料中的浮色、漿料、助劑等雜質,提高面料的舒適性和親水性,同時對面料進行預縮處理,為后續(xù)整理工藝打好基礎。5.1.2水洗流程水洗工藝流程包括:進布、水洗、漂洗、脫水、出布等環(huán)節(jié)。5.1.3水洗參數(1)水溫:根據面料種類和色牢度要求,控制水溫在適當范圍內。(2)洗滌劑:選用適合面料種類和要求的洗滌劑,并控制用量。(3)洗滌時間:根據面料厚薄、牢度等因素,調整洗滌時間。(4)脫水速度:控制脫水速度,避免面料變形。5.1.4注意事項(1)避免水洗過程中產生色差、皺折等問題。(2)洗滌劑需充分攪拌均勻,以保證洗滌效果。(3)定期檢查洗滌設備,保證設備正常運行。5.2預縮工藝5.2.1預縮目的預縮工藝旨在降低面料的縮水率,提高面料的尺寸穩(wěn)定性,為后續(xù)加工和使用提供便利。5.2.2預縮流程預縮工藝流程包括:進布、預縮、定型、出布等環(huán)節(jié)。5.2.3預縮參數(1)溫度:根據面料種類和預縮效果要求,調整預縮溫度。(2)濕度:控制預縮過程中的濕度,以獲得良好的預縮效果。(3)張力:調整預縮過程中的張力,避免面料變形。5.2.4注意事項(1)預縮過程中要保證面料平整,避免產生皺折。(2)預縮設備需定期維護,保證設備精度。(3)預縮后的面料需充分冷卻,以穩(wěn)定尺寸。5.3功能整理工藝5.3.1功能整理目的功能整理工藝是為了賦予面料特定的功能,如防水、防油、抗菌、抗紫外線等,以滿足不同用途的需求。5.3.2功能整理方法根據所需功能,選擇相應的整理劑和整理工藝,如涂層、浸軋、真空吸塑等。5.3.3功能整理參數(1)整理劑:根據功能要求,選擇合適的整理劑,并控制用量。(2)整理溫度:根據整理劑的特性和面料種類,調整整理溫度。(3)整理時間:保證足夠的整理時間,以保證功能效果的持久性。5.3.4注意事項(1)功能整理前,保證面料表面干凈、無雜質。(2)遵循整理劑的使用說明,保證安全、環(huán)保。(3)功能整理后的面料需進行功能測試,以保證功能效果。第6章印染設備操作與維護6.1印染設備操作規(guī)范6.1.1操作前準備在進行印染設備操作前,操作人員需熟悉設備結構、功能及操作流程。檢查設備周圍環(huán)境是否整潔,確認安全防護設施完好,保證設備處于正常狀態(tài)。6.1.2設備啟動(1)打開電源,檢查設備控制系統(tǒng)是否正常;(2)啟動設備,進行空載試運行,觀察設備運行是否平穩(wěn),有無異常聲音;(3)檢查各執(zhí)行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如:泵、閥門、電機等。6.1.3印染操作(1)根據工藝要求,調整設備參數,如:溫度、速度、壓力等;(2)按照工藝流程進行操作,注意觀察設備運行狀態(tài),發(fā)覺異常及時處理;(3)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保證生產安全。6.1.4設備停機(1)完成生產任務后,關閉設備電源;(2)對設備進行清潔,清理工作現場;(3)記錄設備運行情況,為后續(xù)生產提供參考。6.2印染設備維護與保養(yǎng)6.2.1日常保養(yǎng)(1)保持設備清潔,定期清理設備上的油污、灰塵等雜物;(2)檢查設備各部件的緊固情況,如有松動,及時緊固;(3)檢查設備潤滑系統(tǒng),保證潤滑良好;(4)定期檢查設備電氣系統(tǒng),保證安全可靠。6.2.2定期保養(yǎng)(1)根據設備保養(yǎng)計劃,進行定期保養(yǎng);(2)對設備進行詳細檢查,包括:機械、電氣、液壓、氣動等系統(tǒng);(3)更換損壞或磨損的零部件;(4)對設備進行調試,保證設備功能穩(wěn)定。6.3常見設備故障排除6.3.1機械故障(1)設備運行異常聲音:檢查各部件連接是否牢固,軸承、齒輪等傳動部件是否磨損;(2)設備振動:檢查設備基礎是否牢固,地腳螺栓是否緊固;(3)設備卡頓:檢查進料、出料口是否有異物堵塞,清理異物。6.3.2電氣故障(1)設備無法啟動:檢查電源是否正常,熔斷器是否熔斷;(2)設備運行中突然停機:檢查控制系統(tǒng)是否故障,電氣線路是否短路;(3)設備運行速度不穩(wěn)定:檢查調速器是否故障,電機是否損壞。6.3.3液壓故障(1)液壓系統(tǒng)壓力不穩(wěn)定:檢查液壓泵、液壓閥是否故障;(2)液壓油溫過高:檢查液壓油是否變質,冷卻器是否工作正常;(3)液壓缸動作緩慢:檢查液壓油是否充足,液壓缸是否漏油。6.3.4氣動故障(1)氣源壓力不足:檢查空壓機是否工作正常,氣源管道是否泄漏;(2)氣動執(zhí)行元件動作緩慢:檢查氣動元件是否磨損,氣管是否堵塞;(3)氣動控制系統(tǒng)故障:檢查電磁閥、氣控閥等元件是否損壞。第7章印染質量控制與檢測7.1印染質量標準7.1.1色差標準印染產品的色差應符合我國相關行業(yè)標準。對于同批次產品,色差等級不得低于4級;對于不同批次產品,色差等級不得低于3級。7.1.2染色均勻性標準印染產品的染色均勻性應達到以下要求:在正常觀察距離內,無明顯色點、色團、色斑等缺陷。7.1.3牢度標準印染產品的各項牢度應符合以下要求:(1)水洗牢度:變色不得低于3級,沾色不得低于3級;(2)摩擦牢度:干摩擦不得低于3級,濕摩擦不得低于2級;(3)日曬牢度:不得低于4級。7.1.4物理功能標準印染產品的物理功能應符合以下要求:(1)斷裂強度:經向不得低于300N,緯向不得低于250N;(2)斷裂伸長率:經向不得低于15%,緯向不得低于15%;(3)縮水率:不得高于5%。7.2質量檢測方法7.2.1色差檢測采用色差計進行檢測,參照GB/T8424.12001《紡織品色差的測定》進行。7.2.2染色均勻性檢測采用目視觀察法進行檢測,參照FZ/T100012008《色織布染色均勻性評定方法》進行。7.2.3牢度檢測(1)水洗牢度:采用GB/T3921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洗色牢度》進行;(2)摩擦牢度:采用GB/T3920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摩擦色牢度》進行;(3)日曬牢度:采用GB/T8427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日曬色牢度》進行。7.2.4物理功能檢測(1)斷裂強度和斷裂伸長率:采用GB/T3923.12013《紡織品織物拉伸功能的測定》進行;(2)縮水率:采用GB/T292001《紡織品試驗用家庭洗衣機》進行。7.3質量問題分析與改進7.3.1色差問題原因分析:(1)染料批次不同;(2)染色工藝參數不穩(wěn)定;(3)染色設備磨損、污染。改進措施:(1)嚴格篩選染料供應商,保證染料質量穩(wěn)定;(2)優(yōu)化染色工藝參數,提高染色穩(wěn)定性;(3)定期檢查、維護設備,減少磨損和污染。7.3.2染色均勻性問題原因分析:(1)染液循環(huán)不充分;(2)布面張力不均勻;(3)設備功能不穩(wěn)定。改進措施:(1)優(yōu)化染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保證染液充分循環(huán);(2)調整布面張力,保持布面平整;(3)定期檢查設備功能,及時維修、更換零部件。7.3.3牢度問題原因分析:(1)染料、助劑選擇不當;(2)染色工藝不合理;(3)后整理工藝不完善。改進措施:(1)選用適合的染料、助劑,提高牢度;(2)優(yōu)化染色工藝,保證染料充分上染;(3)加強后整理工藝,提高產品牢度。7.3.4物理功能問題原因分析:(1)原紗質量不穩(wěn)定;(2)織造工藝不合理;(3)印染工藝對物理功能影響。改進措施:(1)加強原紗質量檢測,保證原紗質量穩(wěn)定;(2)優(yōu)化織造工藝,提高織物物理功能;(3)調整印染工藝,降低對物理功能的影響。第8章印染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8.1印染廢水治理技術印染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其中含有各種有害物質,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印染廢水的治理。以下是幾種常用的印染廢水治理技術:8.1.1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過濾、沉淀、吸附等,可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色素等。其中,活性炭吸附技術具有很好的脫色效果。8.1.2化學法化學法主要包括混凝、氧化、還原等,可改變廢水中有害物質的性質,使其易于去除。常用的化學處理劑有聚合硫酸鐵、硫酸鋁、次氯酸鈉等。8.1.3生物法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物質。常用的生物處理技術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8.1.4膜分離技術膜分離技術通過半透膜將廢水中的有害物質與水分離,具有處理效果好、操作簡便等優(yōu)點。常用的膜分離技術有超濾、納濾、反滲透等。8.2廢氣處理技術印染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主要包括有機溶劑、粉塵、酸性氣體等,對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以下為幾種常用的廢氣處理技術:8.2.1吸附法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沸石等吸附劑對有害氣體進行吸附,適用于低濃度有機廢氣的處理。8.2.2吸收法吸收法利用吸收劑(如水、堿液等)與廢氣中的有害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從而達到凈化廢氣的目的。8.2.3生物法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對有機廢氣進行降解,適用于處理低濃度、生物可降解的有機廢氣。8.2.4燃燒法燃燒法將有害氣體在高溫下氧化分解,轉化為無害物質。適用于處理高濃度、易燃的有機廢氣。8.3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印染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染料、助劑、污泥等。對這些固體廢棄物進行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有助于減輕環(huán)境負擔。8.3.1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篩分、磁選、浮選等,可對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類回收。8.3.2化學法化學法主要包括氧化、還原、中和等,可改變固體廢棄物的性質,使其易于處理。8.3.3生物法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對有機固體廢棄物進行降解,實現資源化利用。8.3.4焚燒法焚燒法將固體廢棄物在高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法學人才培養(yǎng)的方向及問題試題及答案
- 信息處理技術真正重要考點試題及答案
- 網絡安全審計的實施策略試題及答案
- 行政法學形勢變化試題及答案
- 軟件測試流程與工具試題及答案
- 網絡環(huán)境與管理模式的風險試題及答案
- 跨界創(chuàng)新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研究試題及答案
- 公司生產工作計劃推動生產檢驗標準化與檢驗員培訓
- 高考作文世代傳承的試題與答案
- 2025設備租賃合同主要內容與寫作格式
- GB/T 20140-2016隱極同步發(fā)電機定子繞組端部動態(tài)特性和振動測量方法及評定
- GB 15193.1-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
- 鞏漢林小品《最后一堂課》臺詞劇本手稿
- DL∕T 2006-2019 干式空心電抗器匝間絕過電壓試驗設備技術規(guī)范
- 糧食平房倉設計規(guī)范課件
- 物質創(chuàng)造普遍秩序中文版
- 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申請書
- 高校在完善國防動員機制中的作用與實現路徑
- 化工原理習題(譚天恩)解答上
- 庫欣綜合征英文教學課件cushingsyndrome
- 聚酯合成的酯化與縮聚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